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裏面做人最經常出現的一個標準就是兩個字"君子",其實這是我們在今天也經常説到的一個標準,説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我們今天就説説《論語》中的君子之道。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話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的兩萬多字的論語,其中君子兩個字就出現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將為我們講授于丹論語心得之君子之道。

其實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首先一個標準,君子都是那些內心完滿富足,先自我修繕了修養,而後才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説,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和內心。大家知道人格和風格永遠都是相關的,當我們説一個人在風格上表現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有那麼一副與世無爭與人恭敬的氣度,這種風格的力量一定來自於人格。孔子有一個學生司馬牛曾經問老師:

老師,什麼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

沒有擔憂沒有恐懼就是君子了,這也太簡單了....

學生很不以為然,一下子沒聽明白,覺得這麼簡單就又追問了一句説: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這就能叫君子啦?老師還是淡淡地跟他説: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也就是説,我們老百姓的語言系統説,半夜敲門心不驚。一個人夜裏面睡得踏實,這就叫內省不疚。一個人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在社會上所作的一切的時候沒有愧疚,這就可以做到不擔憂不恐懼。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就是一個君子的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呢,説低也低,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到;説高這也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談過這個問題,孔子一上來先很謙虛,他説我們今天來説説君子,説君子道者三,做一個君子有三點是要做到的,然後他很客氣的先謙虛了一下説我無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點呢?叫做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説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每天行於世間百態之中,真正要做到內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種仁義的大胸懷,讓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憂傷、憂思、憂恐、擔憂,全都沒有。這一切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你內心的仁厚,由於你寬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細節不計較,由於你心懷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糾纏於這個世界給你小的得失;第二點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其實我們看漢字的構成很有意思,這個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個或者的或,下面一個心字底,對吧,其實或者,數學上叫或然率,什麼意思啊,就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此為或者。那麼當世界面臨眾多的抉擇,你可以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的時候,就要看你這個心字底託得是不是足夠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斷,有定力,你明確你就不至於被世界上諸多的選擇壓垮,對於我們當下的人來講,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在過去有人説區區半個世紀之前,每一個人從職業上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從婚姻上一生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居住上一生就是一個大雜院的鄰居,但是在今天選擇太多,視野廣闊,這是一個繁榮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迷惑。怎麼辦呢,我們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們能夠讓自己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這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智者;那麼第三點就是勇者不懼,當這個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懼、恐懼、懼怕,這一切壓來的時候,我們記得老百姓的一個説法,叫做"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説,當你自己的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自己知道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那麼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説,我認為一個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內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憂、惑、懼。他説就這麼個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學生子貢就笑了,説夫子自道爾,您説的這三個標準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這樣的人,真正身體力行了,所以可以把這樣的感受説出來。其實這就是他所説的君子。其實孔子給我們做人的標準是什麼呢,他沒有説你要追緬古聖先賢,你要流芳後世,他所説的就在現世,就在此際就從自我修養做起,做一個真君子。

所以什麼人是君子,君子不去過多的 苛責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這就是孔子所謂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説做人要厚道,什麼是厚道,厚道不是窩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能夠自內心厚道而去薄責於人,少苛責於人這就是君子,一個真君子,他那種坦蕩情懷是一種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從來不抱怨不哭天搶地,這就是孔子所説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説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沒有人瞭解我,人能做到這樣嗎?不容易啊。

話外音:其實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有人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于丹教授認為,《論語》中對於學習的論述很有意思,它認為學習者有兩個目的,一種是為君子學,一種是為小人學,難道在學習的問題上也有君子與小人之分嗎?

孔子説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其實這個觀點在後來儒家的一個大師荀子《勸學篇》中又得到了發揮和解讀。什麼叫古之學問為己呢,説真正尊崇學問的人,遠古的遺風是學術為了人心靈的建樹,真正人去做學問是為什麼,就像今天的讀書,從小讀到大,無非是學會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學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有內心忠誠的公民,再讓自己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就是為了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那麼那種為人之學又是什麼呢,就是學了一點知識以後把它當工具,比如説去寫文章、評職稱,作為一種技能謀一份職業,用這樣的知識和學問來取悦他人,在社會上為自己謀得一份福利,這就是被孔子所説的那種為人之學。所以孔子曾經直接了當跟他的學生説:汝為君子學,不為小人學。何謂君子學,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實用,而要想着修養。因為一個人,只有你內心修養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瞭解自己在這個座標系上的位置以後,你才不能夠有那樣一種起起伏伏的歡喜或者沮喪。應該説這是孔子對於標準一個明確的界定。什麼是君子,君子永遠着眼於當下,君子永遠要做自己內心一個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標從來不好高騖遠,我們看到了,孔子從來不説君子就要象誰誰誰那樣,孔子這裏提出的君子永遠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座標系,從眼前做起,從今天開始學習,讓自己成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其實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説在一條小街上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圖把自己説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説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把這個大牌子掛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所以做了一個更大的牌子,説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第三家想了想説難道我還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擺在那兒,結果那條街上的所有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這第三家牌子寫得是什麼呢?他寫得是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也就是説,他把這個視線放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

話外音: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 對於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呢?于丹教授認為光做一個善良的人是遠遠不夠的,君子還要有第二個標準,這是一個什麼標準呢?

也就是説第一個標準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第二個標準他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須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闊的。那麼這種宏闊之志可以要求一個人不是太估計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經説"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麼樣,自己過的子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她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這樣的一份擔當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傳統文化中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實我們想一想,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立的,甚至是針鋒相對的兩個流派,它其實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個人在發達的時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個人在窮途末路困窘於一個不堪境地的時候還要不放棄個人修養,這就是君子了。一個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斷的完善,磨礪自己,然後他走到真正發達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去幫助別人。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代,在孔子之後,經過唐宋,我們能看到諸多名士,他們都是在自己極其窮困潦倒的時候還能做到胸懷天下,這點其實你想來是不可思議的。比如説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説自己的家裏面,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樣一片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蔽天下寒士盡歡顏,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讓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説范仲淹,范仲淹説一個人他即使是處江湖之遠的時候,他不可能居廟堂之高的時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麼這樣一些情懷都是什麼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實一個人有如此的一個志向,有如此一種宏闊的眼界,這在論語中是一直得到鼓勵的。孔子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牽掛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繕的怎麼樣了;而小人懷土呢,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房子,他不會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説我怎麼樣能夠多買一套房啊,我怎麼樣能夠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還可以再多得一點啊,每天就在算計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質生活這些人。這被孔子或者説被整個儒家學派稱為是小人的心思,當然這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這麼一點點利益上,而沒有道德的話他就很危險了。它會導致什麼結果呢,這就是下一句,所謂君子懷刑,而小人懷惠。君子從來是尊重法制的,這個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説一個國家的規矩、尺度,所以君子懷刑就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這個社會的制度,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過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這點限制讓你在一種尊重製約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種社會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就是君子懷刑。但是小人是幹嗎呢?懷惠。這個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説鑽小空子、佔小便宜,一次兩次,這裏面潛藏的危機肯定要吃大虧。一看説紅燈跟綠燈中間閃着黃燈,可以跑過去,就趕緊跑過去吧,一看説車趕緊剎車了等着我過去了,覺得這件事情佔了個小便宜,久而久之,這裏面有多大的隱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麼是小人呢,就是沒有大眼界,搶佔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麼説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個君子不妨從倡導的恆心開始,恆心二字不容易啊,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由於有了多元選擇,所以我們是興奮的,我們是歡喜的,我們是激情的,我們是在眾多選擇中跳來跳去尋找眾多價值的,在今天我們都是一個聰明人,但是我們缺少的是什麼呢,是在浮華選擇中真正的恆心,而恆心是成為君子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恆心與定力,這就讓我們接近了君子的標準,其實每一個人,當他走向這個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圖偉業,希望能夠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但是很快這個幻影會象肥皂泡一樣一一破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恆心的那個光環沒有足矣支撐我們做下去,所以做一個君子我們不見得都能夠做到無恆產有恆心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那麼離君子已經不遠了,這是第二個標準。

孔子還有第三個標準。

話外音:于丹教授認為,論語中所説的君子並不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其實永遠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朋友,而君子第三個標準恰恰能使我們在同事之中、在朋友圈裏辨別出君子與小人的不同,這第三個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一個真君子的第三個標準就是好處事,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這個人最終在團隊的合作中有所作為,所以孔子曾經説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啊羣而不爭,矜而不黨。君子是合羣的,他在一大羣人裏面他從來是不爭的,不跟別人有太多的糾紛爭執,他一個人內心可以是驕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決不結黨營私。什麼是黨,我們今天有一個詞叫做黨同而伐異,就是結黨營私,君子從來不結黨營私,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這是什麼標準呢,和而不同,這麼多人在一起,我們的觀點肯定不一樣,當我們説出自己觀點的時候,一個真君子會認真的傾聽他人,然後他能夠理解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但他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標準,這叫和而不同。孔子有一個表述,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篇第二)。什麼概念呢?周就是這麼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個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象空氣裏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但是他不張揚自己,他讓所有的人都受到照應;但是小人是什麼,是比,我們看比這個像形字是兩個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説,小人聚小圈子,他不會照顧大家的情緒。比如説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裏面遠近親蔬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那些道德標準稍微低點的人呢,他就會來了以後找他最意氣相投的人,然後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他會覺得説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過他人的感受。所以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這種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為什麼會出現那種比啊,會出現結黨營私啊,就是因為他自己心裏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懈與此,坦蕩蕩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歡欣的快樂的,這就是一個坦然的人。其實中國一直所倡導的古典美是一種和諧為美,而和諧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溶注。其實這就是一個君子之道,君子從來都是好處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經有這樣一段很生動的描述,他説:君子易事而難説也,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論語子路)。一個君子他容易處事,但是你難以取悦他。大家能夠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這中間他喜怒不形於色,不會説輕易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打開後門,説之不與道,不説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給他一點賄賂,你給他一點個人私利,他是不會高興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這個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把你量身訂做安排在一個位子上。我們之道每個人能力都術有專攻,一個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定有他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從不勉強別人,而是審時度勢,根據這個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個功能,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不刁難你。這種人就是很容易處事,但是你很難取悦他的人,這就叫君子。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論語的這種敍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換一個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麼叫小人了。小人難事而易説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別容易高興,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難處事的人。我們想想,就難事而易説這五個字勾勒出來的多生動,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吧,比如説你給他施一個小恩小惠,你幫他一個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請他喝一頓酒,或者説請他去桑拿,去按摩,這個人很快他就高興了,一個真正這麼容易被收買的人就能夠好合作嗎,這個人是不容易共事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取悦他的這種方式是不合乎道的。這就是孔子所説的,説之雖不以道,説也。你取悦他的雖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興,那麼你取得了一時的歡心,你以為他以後就會非常忠誠的一路給你開綠燈嗎,等到真用人的時候,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備是完備的備,什麼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責備,你這個時候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接上了關係,終於有一天他來為你辦事了,你決定他會為你鋪開一條坦途了吧,這個時候他該求全責備了,他開始覺得你這兒不夠格了,那兒不達標了,你為什麼不怎麼怎麼樣,你還可以更好一點嗎,當提出所有這些要求的時候,會被對方覺得很尷尬,很為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話外音:論語中為我們描述的君子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于丹教授認為君子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那就是一個人的言行,也就是説話和做事的標準,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是現行其言,而後從之。一個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話先説出來,是你想説什麼嗎,先去做,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後從之,淡淡地再説出來,我無非是想做一件什麼事,現在就做完了。對孔子來將,那些誇誇其談,能夠描述的天花亂墜的人被他説成"巧言令色鮮以仁"。一個人説得如此光鮮,那麼他內心真正仁義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什麼人是仁義的,什麼人是君子的,孔子説:剛毅木訥近仁。一個人內心是堅定的,剛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他可能沒有那麼多的言談,這就是所謂的君子要敏於行而訥於言,就是一個君子行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語言上寧可慎重。大家知道,在西方聖經裏面有一個説法,説這個世界上最追不會來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説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其實説出去的這些話有的時候就像覆水難收,你是收不回來的,所以一共真君子寧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這就是孔子的標準,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這留在今天是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説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話是君子之恥。所以做一個君子,一定是與他人和諧的、好處事的、保持着對這個世界和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讓自己的事情從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但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其實在融會貫通之後還有一個很高的標準,就是君子從來不是作為一個固定的職業,一個小角色被擺在那裏的,他們是變通的,他是與時俱進的,是在這個社會整個的大變革裏面隨時調整。由於他不斷進步而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地位,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四個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個容器。其實,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的,中規矩的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也就是説,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境界是理想主義。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為,而在於他的所為背後的動機。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的動物,也就是説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體相同,但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情解釋各有不同。我曾經看到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學家他寫的一本書,在這裏面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他説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兒汗流浹背地在那兒搬磚。他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他去了以後就問第一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回答他,説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呢;他想了想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去問第二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這個人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裏的磚先給碼齊,看了看跟他説,我砌這堵牆;後來他又去問了第三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裏的磚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驕傲的跟這個人説,他説你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其實大家可以看一看,這三個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是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我把他稱為悲觀主義者,也就是説我們今天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認為這是生活給你的一份苦役,對吧,我們總要付出嗎,你當然可以看到當下的辛苦他是確實存在的;第二種人的態度,我把他成為職業主義的態度,你知道砌一堵牆,他是一個局部的成品,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個職務和職稱,你知道你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所以呢你不低於職業化的底線,但是你沒有更高的追求。這個境界是什麼,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器的境界,作為一個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個層次,我把他成為理想主義者的境界。也就是説,你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聖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終會有一個夢想。你是為了夢想在走着從腳下到達夢想的歷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你的這種付出一定會有最終的成全。走在這樣一條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作為一個器皿。其實,君子不器,這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這四個字深刻的內涵就在於我們前面幾個層次的君子要求之後,當我們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時候,不要滿足於眼前所作的當下的事情,而要看到這個事情背後的詮釋,他相關於我們的生命,相關於我們的夢想,相關於我自己在整個這個社會座標中,能不能夠建築起來一座教堂。可能由於一個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這個教堂,而也因為有一個教堂夢想的籠罩而成全了一個個體。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謂三省乎己之説,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麼呢,有這麼幾件事:

第一是為人謀而不忠乎。也就是説作為一個社會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晉中職守做到了他的崗位了;第二一個是與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為一個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間的相處,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誠的,守然諾的;曾子的第三個標準很可愛,叫做傳不習乎。你所學的這些個知識,你又温習了嗎。這是一個學習的標準,就是一個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進步了一層,你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個新的心靈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這其實就是君子三省乎己的一種標準。由此可見,君子在論語中是出現的最多的一個字眼,那麼在這個字眼的背後,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諧的,他不存在兩千多年前的古聖先賢的典籍裏面,他其實就存在我們當下,我們眼前的選擇中,也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所。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真君子。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2

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時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來明辨是非。那麼,何為君子?何為小人?我們如何來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釋論語中對君子與小人的界定?請收看《于丹<論語>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裏面做人最經常出現的一個標準就是兩個字“君子”,其實這是我們在今天也經常説到的一個標準,説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我們今天就説説《論語》中的君子之道。

畫外音: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的兩萬多字的論語,其中“君子”兩個字就出現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們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將為我們講授《于丹<論語>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其實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個標準,君子都是那些內心完滿富足,先自我修繕了修養,而後才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説,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和內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風格永遠都是相關的,當我們説一個人在風格上表現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有那麼一副與世無爭與人恭敬的氣度,這種風格的力量一定來自於人格。

孔子有一個學生司馬牛曾經問老師:

畫外音:

“老師,什麼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

“哦,沒有擔憂沒有恐懼就是君子了,這也太簡單了!”

于丹:

學生很不以為然,一下子沒聽明白,覺得這麼簡單,就又追問了一句説:“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這就能叫君子啦?老師還是淡淡地跟他説:“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也就是説,我們老百姓的語言系統説,半夜敲門心不驚。一個人夜裏面睡得踏實,這就叫內省不疚。一個人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在社會上所作的一切的時候沒有愧疚,這就可以做到不擔憂不恐懼。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就是一個君子的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呢,説低也低,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到,説高,這也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談過這個問題。孔子一上來先很謙虛,他説“我們今天來説説君子”。説“君子道者三”,做一個君子有三點是要做到的,然後他很客氣的先謙虛了一下説“我無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點呢?叫做“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也就是説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每天行於世間百態之中,真正要做到內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種仁義的大胸懷,讓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憂傷、憂思、憂恐、擔憂,全都沒有,這一切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你內心的仁厚。由於你寬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細節不計較,由於你心懷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糾纏於這個世界給你小的得失。

第二點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實我們看漢字的構成很有意思。這個“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個“或者”的“或”,下面一個心字底,對吧?其實“或者”,數學上叫或然率。什麼意思啊?就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此為“或者”。那麼當世界面臨眾多的抉擇,你可以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的時候,就要看你這個心字底託得是不是足夠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斷,有定力,你明確,你就不至於被世界上諸多的選擇壓垮。

對於我們當下的人來講,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在過去有人説區區半個世紀之前,每一個人從職業上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從婚姻上一生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居住上一生就是一個大雜院的鄰居,但是在今天選擇太多,視野廣闊,這是一個繁榮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迷惑。怎麼辦呢?我們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們能夠讓自己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這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智者。

那麼第三點就是“勇者不懼”。

當這個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懼、恐懼、懼怕,這一切壓來的時候,我們記得老百姓的一個説法,叫做“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説,當你自己的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自己知道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那麼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説,我認為一個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內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憂、惑、懼。他説就這麼個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學生子貢就笑了,説“夫子自道爾。”您説的這三個標準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這樣的人,真正身體力行了,所以可以把這樣的感受説出來。其實這就是他所説的君子。

其實孔子給我們做人的標準是什麼呢?他沒有説你要追緬古聖先賢,你要流芳後世,他所説的就在現世,就在此際,就從自我修養做起,做一個真君子。所以什麼人是君子?君子不去過多的苛責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這就是孔子所謂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

我們今天老説做人要厚道,什麼是厚道,厚道不是窩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能夠自內心厚道而去薄責於人。少苛責於人這就是君子。一個真君子,他那種坦蕩情懷,是一種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從來不抱怨,不哭天搶地,這就是孔子所説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説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沒有人瞭解我。人能做到這樣嗎?不容易啊。

話外音:

其實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有人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于丹教授認為,《論語》中對於學習的論述很有意思,它認為學習者有兩個目的,一種是為君子學,一種是為小人學,難道在學習的問題上也有君子與小人之分嗎?

于丹:

孔子説“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其實這個觀點後來在儒家的一個大師荀子《勸學篇》中又得到了發揮和解讀。

什麼叫“古之學問為己”呢?説真正尊崇學問的人,遠古的遺風是學術為了人心靈的建樹。真正人去做學問是為什麼?就像今天的讀書,從小讀到大,無非是學會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學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有內心忠誠的公民,再讓自己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就是為了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麼那種為人之學又是什麼呢,就是學了一點知識以後把它當工具,比如説去寫文章、評職稱,作為一種技能謀一份職業,用這樣的知識和學問來取悦他人,在社會上為自己謀得一份福利,這就是被孔子所説的那種為人之學。

所以孔子曾經直接了當跟他的學生説:“汝為君子學,不為小人學。”何謂君子學,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實用,而要想着修養。因為一個人,只有你內心修養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瞭解自己在這個座標系上的位置以後,你才不能夠有那樣一種起起伏伏的歡喜或者沮喪。應該説這是孔子對於標準一個明確的界定。

什麼是君子?君子永遠着眼於當下,君子永遠要做自己內心一個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標從來不好高騖遠。我們看到了,孔子從來不説君子就要象誰誰誰那樣,孔子這裏提出的君子永遠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座標系,從眼前做起,從今天開始學習,讓自己成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其實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説在一條小街上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圖把自己説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説“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把這個大牌子掛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所以做了一個更大的牌子,説“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第三家想了想説,“我難道還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擺在那兒,結果那條街上的所有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這第三家牌子寫得是什麼呢?他寫得是“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也就是説,他把這個視線放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

畫外音: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呢?于丹教授認為光做一個善良的人是遠遠不夠的,君子還要有第二個標準,這是一個什麼標準呢?.

于丹:

也就是説第一個標準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第二個標準他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須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闊的,那麼這種宏闊之志可以要求一個人不是太顧及眼前的生活。

孔子曾經説“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麼樣,自己過的日子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她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這樣的一份擔當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傳統文化中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其實我們想一想,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立的,甚至是針鋒相對的兩個流派,它其實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一個人在發達的時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個人在窮途末路困窘於一個不堪境地的時候還要不放棄個人修養,這就是君子了。一個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斷的完善,磨礪自己,然後他走到真正發達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去幫助別人。

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代,在孔子之後,經過唐宋,我們能看到諸多名士,他們都是在自己極其窮困潦倒的時候還能做到胸懷天下,這點其實你想來是不可思議的。比如説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説自己的家裏面,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樣一片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讓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説范仲淹,范仲淹説一個人他即使是處江湖之遠的時候,他不可能居廟堂之高的時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麼這樣一些情懷都是什麼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實一個人有如此的一個志向,有如此一種宏闊的眼界,這在《論語》中是一直得到鼓勵的。孔子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牽掛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繕的怎麼樣了;而小人懷土呢,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房子,他不會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説我怎麼樣能夠多買一套房啊,我怎麼樣能夠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還可以再多得一點啊,每天就在算計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質生活這些人。這被孔子或者説被整個儒家學派稱為是小人的心思,當然這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這麼一點點利益上,而沒有道德的話他就很危險了。它會導致什麼結果呢,這就是下一句,所謂“君子懷刑”,而“小人懷惠”。

君子從來是尊重法制的,這個“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説一個國家的規矩、尺度,所以君子懷刑就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這個社會的制度,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路過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這點限制讓你在一種尊重製約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種社會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就是君子懷刑。

但是小人是幹嗎呢?懷惠。這個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説,鑽小空子、佔小便宜,一次兩次,這裏面潛藏的危機肯定要吃大虧。一看説紅燈跟綠燈中間閃着黃燈,可以跑過去,就趕緊跑過去吧,一看説車趕緊剎車了,等着我過去了,覺得這件事情佔了個小便宜,久而久之,這裏面有多大的隱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麼是小人呢,就是沒有大眼界,搶佔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麼説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個君子不妨從倡導的恆心開始。恆心二字不容易啊,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由於有了多元選擇,所以我們是興奮的,我們是歡喜的,我們是激情的,我們是在眾多選擇中跳來跳去尋找眾多價值的。在今天我們都是一個聰明人,但是我們缺少的是什麼呢?是在浮華選擇中真正的恆心,而恆心是成為君子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恆心與定力,這就讓我們接近了君子的標準。

其實每一個人,當他走向這個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圖偉業,希望能夠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但是很快這個幻影會象肥皂泡一樣一一破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恆心的那個光環沒有足以支撐我們做下去。所以做一個君子我們不見得都能夠做到無恆產有恆心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那麼離君子已經不遠了,這是第二個標準。

孔子還有第三個標準。

畫外音:

于丹教授認為,《論語》中所説的君子並不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其實永遠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朋友。而君子第三個標準恰恰能使我們在同事之中、在朋友圈裏辨別出君子與小人的不同,這第三個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于丹:

一個真君子的第三個標準就是好處事,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這個人最終在團隊的合作中有所作為。所以孔子曾經説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羣而不爭,矜而不黨”。

君子是合羣的,他在一大羣人裏面他從來是不爭的,不跟別人有太多的糾紛爭執,他一個人內心可以是驕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決不結黨營私。什麼是黨,我們今天有一個詞叫做黨同而伐異,就是結黨營私,君子從來不結黨營私,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是什麼標準呢,和而不同,這麼多人在一起,我們的觀點肯定不一樣,當我們説出自己觀點的時候,一個真君子會認真的傾聽他人,然後他能夠理解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標準,這叫和而不同。

孔子有一個表述,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篇第二)什麼概念呢?周就是這麼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個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象空氣裏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但是他不張揚自己,他讓所有的人都受到照應;但是小人是什麼,是比,我們看比這個像形字是兩個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説,小人聚小圈子,他不會照顧大家的情緒。比如説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裏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道德標準稍微低點的人呢,他就會來了以後找他最意氣相投的人,然後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他會覺得説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顧他人的感受。所以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這種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為什麼會出現那種比啊,會出現結黨營私啊,就是因為他自己心裏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屑與此,坦蕩蕩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歡欣的快樂的,這就是一個坦然的人。

其實中國一直所倡導的古典美是一種和諧為美,而和諧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溶注。其實這就是一個君子之道,君子從來都是好處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經有這樣一段很生動的描述,他説:“君子易事而難説也,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論語.子路》)

一個君子他容易處事,但是你難以取悦他。大家能夠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這中間他喜怒不形於色,不會説輕易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後門。“説之不與道,不説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給他一點賄賂,你給他一點個人私利,他是不會高興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這個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把你量身訂做安排在一個位子上。我們知道每個人能力都術有專攻,一個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定有他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從不勉強別人,而是審時度勢,根據這個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個功能,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不刁難你。這種人就是很容易處事,但是你很難取悦他的人,這就叫君子。

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論語的這種敍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換一個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麼叫小人了。

“小人難事而易説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別容易高興,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難處事的人。我們想想,就“難事而易説”這五個字勾勒出來的多生動,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吧。比如説你給他施一個小恩小惠,你幫他一個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請他喝一頓酒,或者説請他去桑拿,去按摩,這個人很快他就高興了,一個真正這麼容易被收買的人就能夠好合作嗎,這個人是不容易共事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取悦他的這種方式是不合乎道的。這就是孔子所説的,“説之雖不以道,説也。”你取悦他的雖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興。那麼你取得了一時的歡心,你以為他以後就會非常忠誠的一路給你開綠燈嗎,等到真用人的時候,“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備是完備的備,什麼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責備,你這個時候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接上了關係,終於有一天他來為你辦事了,你覺得他會為你鋪開一條坦途了吧?這個時候他該求全責備了,他開始覺得你這兒不夠格了,那兒不達標了,你為什麼不怎麼怎麼樣,你還可以更好一點嗎,當提出所有這些要求的時候,會被對方覺得很尷尬,很為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畫外音:

論語中為我們描述的君子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于丹教授認為君子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那就是一個人的言行,也就是説話和做事的標準,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于丹:

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一個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話先説出來。是你想説什麼嗎,先去做,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後從之,淡淡地再説出來,我無非是想做一件什麼事,現在就做完了。對孔子來講,那些誇誇其談,能夠描述得天花亂墜的人被他説成“巧言令色鮮以仁”。一個人説得如此光鮮,那麼他內心真正仁義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

什麼人是仁義的,什麼人是君子的,孔子説:“剛毅木訥近仁。”一個人內心是堅定的,剛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他可能沒有那麼多的言談,這就是所謂的君子要“敏於行而訥於言”,就是一個君子行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語言上寧可慎重。

大家知道,在西方,在《聖經》裏面有一個説法,説這個世界上最追不回來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説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其實説出去的這些話有的時候就像覆水難收,你是收不回來的,所以一個真君子寧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這就是孔子的標準,“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這留在今天是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説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話是君子之恥。

所以做一個君子,一定是與他人和諧的、好處事的、保持着對這個世界和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讓自己的事情從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但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其實在融會貫通之後還有一個很高的標準,就是君子從來不是作為一個固定的職業,一個小角色被擺在那裏的,他們是變通的,他是與時俱進的,是在這個社會整個的大變革裏面隨時調整。由於他不斷進步而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地位,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四個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個容器。其實,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也就是説,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境界是理想主義。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為,而在於他的所為背後的動機。

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的動物,也就是説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體相同,但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情解釋各有不同。我曾經看到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學家他寫的一本書,在這裏面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他説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兒汗流浹背地在那兒搬磚。他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他去了以後就問第一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回答他,説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呢;他想了想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去問第二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這個人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裏的磚先給碼齊,看了看跟他説,我砌這堵牆;後來他又去問了第三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裏的磚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驕傲的跟這個人説,他説你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其實大家可以看一看,這三個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是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我把他稱為悲觀主義者,也就是説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認為這是生活給你的一份苦役,對吧,我們總要付出嗎,你當然可以看到當下的辛苦他是確實存在的;第二種人的態度,我把他成為職業主義的態度,你知道砌一堵牆,他是一個局部的成品,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個職務和職稱,你知道你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所以呢你不低於職業化的底線,但是你沒有更高的追求。這個境界是什麼,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器的境界,作為一個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個層次,我把他成為理想主義者的境界。也就是説,你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聖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終會有一個夢想。你是為了夢想在走着從腳下到達夢想的歷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你的這種付出一定會有最終的成全。走在這樣一條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作為一個器皿。

其實,“君子不器”這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這四個字深刻的內涵就在於我們融注前面幾個層次的君子要求之後,當我們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時候,不要滿足於眼前所作的當下的事情,而要看到這個事情背後的詮釋,他相關於我們的生命,相關於我們的夢想,相關於我自己在整個這個社會座標中,能不能夠建築起來一座教堂。可能由於一個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這個教堂,而也因為有一個教堂夢想的籠罩而成全了一個個體。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謂日三省乎己之説,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麼呢,有這麼幾件事:

第一是為人謀而不忠乎。也就是説作為一個社會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忠於職守,做到了他的崗位了;第二一個是與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為一個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間的相處,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誠的,守然諾的;曾子的第三個標準很可愛,叫做傳不習乎。你所學的這些個知識,你又温習了嗎。這是一個學習的標準,就是一個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進步了一層,你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個新的心靈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這其實就是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種標準。

由此可見,“君子”這在《論語》中是出現的最多的一個字眼,那麼在這個字眼的背後,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諧的,他不存在兩千多年前的古聖先賢的典籍裏面,他其實就存在當下,我們眼前的選擇中,也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所。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真君子。

畫外結束語: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那麼,我們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朋友對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3

今日看于丹《論語》心得,其中關於君子的論説,值得回味和學習。孔子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曾經認真的同學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説“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一個人如果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就無比仁厚,就能忽略很多細節,可以不糾纏小的得失,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內心安靜;我們內心如何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明白自己的取捨,那麼那些煩惱就沒有了,就沒有很多困惑;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就不害怕了。因此一個君子作到了內心:仁、知、勇,就會少了憂、惑、懼。就自然而然的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綜觀我們的社會,社會中的人們,總是會為了所謂的事情而煩惱,或為了房子、票子,或為了升職,總是每天悶悶不樂。也有這樣一種情況,總是抱怨環境,抱怨客觀事實,所謂的怨天尤人。這些都對自身產生了一種壓力,離幸福的境界越來越遠。我們今天來學習論語,也是希望從這裏找到幸福的道路,找到我們生活的方向。我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成為君子,就要做一個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作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因為在你的心中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左右。

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們胸襟坦蕩,不憂,不惑,不懼的一個自然人吧!!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能告訴我一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點就夠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因為別人欺騙了你,你也就用同樣的方法去騙取別人,這種處世方法實在是不可取的。我曾經與財務經理説過,不能因為有客户不講信譽,不按合同支付車款,一拖再拖,心中產生怨氣,就對我們的供應商也採取同樣的付款方法,也不講信譽,將來公司如何生存呢?無論何時,都要誠信為本,這樣企業才能做得長久啊!

所謂“恕”字,拓展一點説,“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儘量寬容。現實生活中的我,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兩個所謂的小人傷害過,儘管他們兩個人目前的處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們是否還象以前一樣天天算計別人,曾經我在內心暗暗發誓,將來有一天我要報復,但隨着鋭意進取的學習和工作,心境不斷地調整,時至今日,心境變遷,以往那種過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來,但內心深處當時的痛楚還隱約記憶。

現如今擁有一份寬容,奉獻一份真誠,執着一份情節,,把持一份矜持,回頭再想想過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當時的處境所崩發出來的想法卻是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所以現在想想,毛澤東主席的講話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斷總結經驗基礎上日漸成長成熟起來的,”如果一個人不善於總結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將走回頭路,弄不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的!

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從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

老師説,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現如今,生活中仍有許多的人在進行進取,在激烈的競爭中,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忘我的工作,不要健康,不要家人,忘記了朋友。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對照起來,我是否也有相同之處呢,心靈相照的快樂的生活似乎離我不是遙遙無期了?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5

這兩天一直在看于丹的《論語》心得之心靈篇!

看完三遍,我理解最深刻的就是: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遺憾,我們不能老是去抱怨遺憾,老是去追究為什麼會這樣子? 化解遺憾最好最好的方式有兩步: 1, 承認這個遺憾 2 用心地去儘可能彌補。 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至少我個人一直都存在這種現象,大學畢業到現在6年的時間,我付出了很多,所以自已老覺得現在的我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很不甘心,不滿足自己的現狀。 而正是因為這樣,我一直籠罩在自我困擾的小籠子中,搞得自己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做事沒有激情,老想着一步登天,但現實又沒有條件。。。 簡直真的變成了一個憂鬱小子。。。

雖然我現在沒有成就,沒有車,沒有房,沒有錢!但我不能再沒有身心狀態下去了。。否則就真的一直這樣沉倫下去了。。

學會放開自己!看淡自己!看輕塵世間的物是人非,真是不一般的“境 界” 啊。

不管啥,我現在要做的是,從心底改變我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改變那種老是揹着千斤重走路的狀態,恢復四年前的那種勇無不勝的狀態,心神狀態!

承認遺憾並盡力去儘可能地彌補遺憾!

不禁想起一句名言: 如果因為失去月亮而哭泣,你也會失去星星! 不能讓遺憾成為一輩子的陰影! 生命沒有遺憾,只有經歷!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是什麼聲音?是誰?在幹什麼?哈哈!這是我在背《論語》。

《論語》記錄了孔子的言行與他和弟子們的對話。它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就是對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生,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它的意思是,孔子教育弟子,在家就得孝敬父母,出門對待朋友,就像對待自已的兄長一樣尊重。友愛,説話謹慎,説了就守信。對眾人有廣泛的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去做了之後,若還有餘力,就再學文獻知識。這句話説明了孔子把培養學生道德觀念放在首位。不管是誰,在父母面前,都要盡孝。拿漢文帝來説,他可是皇帝,每天需處理的事務不記其數,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向母親問候請安。他母親生病了三年,他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甚至母親喝的藥,他都要先嚐一嘗。難道我們不該向漢文帝學習嗎?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的大意是,人如果沒有信用,根本不可以,就像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一樣,怎麼能走呢?春秋時期,季札出使晉國,路經徐國,徐君想要季札之劍,可又不便説,季札看出來了,在心裏把劍送給了徐君。季札出使完晉國回來時徐君已死,他把劍送給了徐君的兒子,他兒子不敢接受,季札便把劍掛在徐君之墓上。如果我是季札,我就做不到這些,我認為徐君死了,我的約定就沒了。像季札這麼講誠信之人真是太少見了。這讓我明白了,一個人講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如果你沒有信用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就不會有朋友,最終被淘汰。

《論語》是一本好書,希望大家都來讀,受教育,有所得。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7

細品《論語今讀》後,發現它所帶給我的啟示,絕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作者在裏面所提出的很多觀點,不僅向我呈現了《論語》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讓我開始摒棄以往對《論語》的不合理的偏見,試圖重新辯證地去看待《論語》,而且給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發現,《論語》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聖賢之言,它與我們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聯繫的,在此,我將從不同方面細論我讀《論語》及《論語今讀》時所得的體會。

對於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於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性與客觀性。因此,“學而不思則罔”裏的“學”是屬於理性範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性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為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並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8

《論語》是我們從國中時就已經開始接觸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書。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圖書館裏看到這本書就不經意間翻了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為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看到《論語》這本書就像看到初秋時期的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場景。孔子,一個20xx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實了的,不是我説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説了些什麼,他説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假如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説的,從這個角度説,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當然有些真理也還是需要人們不斷去改善它,讓它更加符合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9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後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裏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 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0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非淺。

“温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温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國小時的課本來複習,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覆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__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麼堅韌不拔,是那麼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着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祕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1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着“論語”二字,下面寫着“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2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藴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3

儒家文化是具有鮮明的以“人”為中心的倫理型文化。《論語》把人分為聖人、賢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眾人、野人、小人等,但實際上又可大致可分為聖人、君子、眾人、小人四類。聖人很難做到,誰也不敢説自己能做得到,大家都是眾人,甚至是小人。小人不是我們所推崇的,我們所推崇的是君子。君子是我們做人的目標,是我們努力要做成的一種人。所以在《論語》裏提到君子的就有80餘處。那麼,《論語》裏崇尚的“君子”是怎樣一種人呢?

君子是一種道德高尚的人

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寬容。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坦”即平;“蕩蕩”即寬廣的樣子;“長”指常;“慼慼”是憂愁、悲傷的樣子。意思是説:“君子總是心胸寬廣,小人常是憂愁悲傷。”

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擁護,有親和力的條件。孔子説“寬則得眾”(當權者寬容就會得到百姓的擁護)。所以,商湯説:“如果我本人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萬方;如果天下萬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擔。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謙讓。孔子認為君子有四種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謙遜。

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講仁義。君子明白的是大義,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為如此,君子厭惡傳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處在下位而誹謗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厭惡勇敢卻不懂得禮節的人,厭惡固執任性頑固不化的人。

君子是一種能力高強的人

《論語·為政》記錄了孔子的話“君子不器”。意思是説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只僅僅具有一才一藝就行。“文質彬彬”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論語·里仁》記錄孔子的話:“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無適:沒有專門的規定一定要這樣。無莫:沒有專門的規定不能這樣。義:宜,適合。比:挨着、靠近。意思是説,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固定不變的要怎樣做,也沒有固定不變的不應該怎樣做,而是怎樣適合情理,就怎麼去做。這裏所説的情理,實際上表現了作為君子的一種智慧,一種分辨是非的能力。

君子是一種勤勉自律的人

君子是使自己修身養性恭敬謙遜。君子的自我修養正如《詩經》裏説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説,君子的自我修養就像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還得磨。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4

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5

論語讀後感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説,故《論語》成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6

心靈之道。這章講的是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遺憾後悔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人生難免會有缺憾,沒有缺憾的人生是乏味的是沒有挑戰性的是無法激勵人前進的,而只有有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才是完整的。即使命運不發芽,不惋惜千百次的播種,即使花朵結不成果實,不遺憾千百次的凋零,因為沒有比腳再長的道路,沒有比人在高的山峯。

當一個人失敗後,延其繩索找其導火的源頭,後悔自己的一步之遙,後悔自己的擦肩而過,後悔自己的力求完美的事情如今有了遺憾。後悔無濟於事,天下沒有買後悔藥的。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就如同也許在這回的大學聯考中你因為一分之差沒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並不意味着人生會永遠停留在這一秒,相反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不要只是沉積在後悔後悔,後悔自己哪怕如果能再多對一道選擇題呢,也許自己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現在抱着後悔去看待以後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既然已經有缺憾,那就讓自己的努力去填補那個缺憾,不要讓缺憾的漏洞越來越大,直到無法補救。所謂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之後在文中又提到了自信心,一個人的自信心從何而來?它是發自內心的淡然與坦然。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建立自信是困境中重新崛起的一種特有的力量。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説,信心是命運的主宰,與其悲歎自己的命運,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與其沉寂在後悔之中,不如增強自己的信心,挑戰未來的人生。所謂“老夫聊法少年狂”這難道不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嗎?

所謂“三省吾身”于丹説:“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提倡的真正的勇敢。”不錯,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個人做錯事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了之後卻不知悔過,還是一味的用一些理由與藉口來推託,這是懦弱的表現。要做一個勇於承認錯誤地勇者,才能化去生命中的遺憾,勇者即表現為面對錯誤勇於承認的勇氣,體現出的是理性制約下內心的自信與鎮定。

我喜歡于丹在文中的一句話:“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不錯,魯迅曾説:“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種脊樑背後的風骨之氣,那種形於天的風然之骨。所謂:“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所謂:“富莫富於常知足;貴莫貴於不求人;貧莫貧於無才能;賤莫賤於無骨氣。”傲骨不可侮,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的為君子。我記得一位學者是這麼説的:“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近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澹泊,遺個清白在乾坤。”風骨也許是為中國人所驕傲的資本吧。

其實這章主要講人生多有不順,要如何去彌補不順,自信心,勇敢的勇氣,風骨的氣節。也許站在不同的角度,結果也有所不同。

我認為人生不過是一場賭博,你的籌碼就是自信,勇敢等等一切能想出的高潔的名詞,如果你連這些都不具備的話,就是失去了籌碼,連籌碼都沒有的你,又何談去堵上一把呢?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7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羣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羣。這裏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説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

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

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閲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

再後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

蘇格拉底是被雅典_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_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

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

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8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這個故事結束了。真的是一朵頭花彌補了這個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嗎?其實,彌補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迴歸。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裏?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孔子説,“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為“鄙夫”。鄙夫,意義幾乎等同於小人,就是不上台面的鄙陋的人。

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問老師説:“君子尚勇乎”?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呢?

孔子對他説:“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意思是説,君子崇尚勇敢並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我們想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户,甚至越貨殺人,你能説他不勇敢嗎?但是這種沒有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那麼這個“義”、“道義”又是什麼呢?

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孔子説,“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後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説: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他們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那樣的大業。他不會像平常人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着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有修養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當別人沒有任何緣由地時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嗎?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説,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這個故事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為什麼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温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麼遠嗎?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則説,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孔子説,“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

其實,是什麼樣的武功使茶師取勝呢?就是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的氣勢。所以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而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可能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願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麼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孔子説過,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就叫“失人”,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不好;相反,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你要想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這種心境和胸懷,既可以彌補你先天的遺憾,也可以彌補你後天的過失;同時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飽滿、充盈,讓你有一種大歡心,讓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讓你的每天進行着新鮮的輪迴,並且把這些新鮮的養分疏導給他人。

《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的系統,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不可以僵死地去理解。這些古聖先賢的思想精華,當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你歡欣的態度本身就是我們今人對於古典最高的致敬!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19

其次,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後毀謗的人和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準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準。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觀上也有體現。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路)我們要儘可能地與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這畢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現實中我們既要結交激進者,也要結交狷介者,優勢互補。這樣,我們就可避免偏執。

論語君子之道心得體會 篇20

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儒家的創始人之一,他所堅持的儒家不僅僅在春秋戰國時期廣為流傳,孔子的言行更是被其弟子們編成一部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流傳至今。

然而,起初我卻對孔子有着極大的成見,認為他是一個腐朽的老頭子,只因為孔子曾經説過:“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我對這一句話感到憤憤不平,認為孔子歧視女性,還時常想着孔子的母親不也是女人麼,當讀到孔子的文章時,便和同學用惡毒的話來數落孔子,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是自己誤會了孔子,孔子所説的:“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並沒有歧視女性的意思。而古時候的語言文字和現在的語言文字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我真應該要學好文言文,以免再出現同樣的笑話來,我也明白了不能夠只因為個人的片面觀點去評價一個人的好壞,而是要根據長久的觀察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優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zkjv0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