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黃愛華與智慧課堂》,我覺得是一本很值得國小數學教師一讀的書。在這本書中記錄了黃愛華個人的成長之路和他的教學主張。同是數學教師讀後更令我慚愧,黃老師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精選7篇)

首先我覺得身為教師,特別是一名理工科的數學教師,黃愛華老師的成長之路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從不放棄學習與閲讀的習慣。他從走出校門,並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從教以後,他更是流連書海,如痴如醉,頁頁精讀,行行品味,字字琢磨。為了掌握教學規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尋求新的突破,他的業餘時間幾乎都用來鑽研教材,翻閲資料,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他研讀過數學教學法,比較教育學,兒童心理學,以掌握兒童發展的認知規律;分析過國小數學教材的知識體系,研究過國內外不同教法的特點,不斷探索兒童認知的最佳建構過程。每年新年伊始,他都會列出書目,制定詳細的讀書計劃,每年至少讀五本教育專著,讀中外教育史,讀中外教育名著,並做好閲讀札記。多年來,所做的筆記就有80多萬字。書,是他最好的朋友。學無止境,生活中的萬物在他眼中都好似一本本鮮活的教科書,而他則是那一個最痴迷的讀者。因為,他堅信:向書本學習,因書本而智慧;向他人學習,因他人而智慧;向萬物學習,因萬物而智慧;無所不學則無所不智也。

如果説,學習是成長的原動力的話,那麼,思考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黃愛華老師説:思考,讓我的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也正是思考,讓我課堂呈現出別樣的風采;還是思考,引領着我的人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黃愛華時刻都在備課,把生活中的情境靈活的運用到我們的數學課堂中,十分自然,又讓他的學生覺得數學確實在生活中是無所不在的。

他主張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依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學生去思考和實踐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做“數學實驗”,親身體會如何解決問題。把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老師就是一個“適宜的點撥者、親切的慰藉者、無私的協助者和誠摯的合作者”。

在教學方法上,他關注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讓學生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力求:引人入勝地創設問題情境、激情四射地開展探索研究、意猶未盡地實踐延伸。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評課時也是一針見血地進行指導和糾正,給授課教師提出寶貴的課堂教學建議。教研氣氛深深感染了我。

1、本次研討課活動,各年級都有所呈現。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充分研究學情,在課堂教學出現意外時能及時調整教學,在活動中,也看到了老師對於教材、學生的課堂駕馭能力,他們或娓娓道來,或激情四射,或幽默風趣,上出了自己獨有的風采。老師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學情,備課充分,做到了以學定教。

2、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的目的應當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文能力,以文本為依託進行訓練,以達到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高,在我們這次的教研中體現很明顯,如:自學能力、寫作能力、識字寫字能力、合作能力、抓關鍵詞閲讀文本的能力、評價能力等等。老師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能根據學段特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這是難能可貴,同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計後,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

講授新課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6月21上午,我們全鎮的南寶老師到中心培訓,在三樓的多媒體教室,家都很期待這次將要培訓什麼呢?實質上,我們的黃主任培訓是的應對情境的智慧,通過黃主任的講座,我們看到許多課堂都有這樣的傾向:先創設一個所謂“情境”,再釣魚式地引出問題,然後就將“情境”拋在一邊,直接去解決“問題”了。“情境”其表,“灌輸”其裏。實際上,還是一個觀念問題。通過這樣的學習讓我們有很大的收穫與體會

這就要我們反思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創設情境”,或者,“創設情境”應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給傳統教學“包裝”一下,給傳統教學加點“味精”嗎?我想不是,“情境”作為數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價值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把學生引入到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去,自然地生髮學習需求。

(2)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讓學生在經歷和體驗中學習數學,而不是直接獲得結論。

(3)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創設情境,溝通知識點的聯繫,溝通體育與生活的聯繫,科學地思考問題,尋找解題途徑。

(4)促進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避免傳統體育教學中只重知識技能,不重學生人文精神的滋養。

以上分析看出,“情境”創設至少有一個基本原則:從兒童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上述現象的出現,也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這一基本需要的緣故。如果情境創設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如果情境創設不能科學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如果情境創設不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協調發展,甚至是偽造的情境,這樣的情境要堅決摒棄。我們呼喚一個“求真”的教學情境。

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內在的矛盾衝突。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學生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發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活動。為此,老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善於提出一些既讓學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動腦筋才能解決的`問題,將學生置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各種矛盾,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裏趨向,產生自主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慾望。

創設情境的種類有很多,比如有問題情境,合作情境,操作情境,開放實踐情境等,而創設情境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比賽情境,遊戲情境,操作情境,等。總之,創設的情境應是學生較為熟悉或能夠理解的生活實例或體育等等材料。

創設的情境,只有讓學生心裏產生疑團,內心發生需要時才是成功的。所以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發現你就會發現許許多多的事就是要我去體會,去創設情境。才發現更多的知識。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過查閲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量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着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着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必須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着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裏?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説,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説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説。但是,説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尊重教學條件與教學內容的實際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二、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説,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着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裏不一”走向“表裏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無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樣,途徑多條,關鍵是——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着網絡的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説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具體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幽默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誇耀、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説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智慧課堂”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通過這次學習有如下收穫:

一、什麼是智慧課堂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隨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所呈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艱鉅性、複雜性,以及教學活動自身的特異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都對教師洞悉複雜局面、應對複雜挑戰的智慧品質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由此可見,讓智慧喚醒課堂,讓智慧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是時代的呼喚,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契機,也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使命,我校目前進行的“建構智慧課堂”的課題研究有着鮮明的時代意義。

二、做智慧型教師

智慧的課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師。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扼殺學生的童真、天性,時代需要我們作為學生智慧成長的引導者、促進者和自我智慧成長的反思者、實踐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

智慧型教師就是具有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師。智慧型教師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學與藝術高度融合的產物,是教師在探求教育教學規律基礎上長期實踐、感悟、反思的結果,也是教師教育理念、知識學養、情感與價值觀、教育機智、教學風格等多方面素質高度個性化的綜合體現。智慧型教師與研究型教師有諸多共同之處,如都執着於教育規律的探索,現實問題的研究,對理論學習抱有很高的熱情,將研究視為重要的成長基礎等。但從二者的內涵和目標指向來看,智慧型教師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高的目標指向,它對現代教師的成長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發展境界——在實踐與理論的緊密結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做智慧型教師吧,只有充滿愛心的教師,學會讀書和反思的教師,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才能夠打造新時期的智慧課堂。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6

情境是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創的一種能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的學習場景。怎樣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作了如下的探索:

1、利用圖畫來創設立體情境。

圖畫內容應該是課文的精髓。所設計的圖畫要形象生動、色彩鮮明,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激發學生的愉悦情緒。在創設情境時,還必須有老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渲染,這樣才能有效地再現課文中用語言描寫的情境。在教學《我們去看海》一文時,我精心設計了圖畫,天空是藍藍的,白雲朵朵,海鷗在天上自由飛翔。海水也是藍藍的,我們去看海是白色的。金黃色的沙灘上有貝殼、小蝦。畫面中的人物是一個小女孩,笑得嘴都合不攏,眼睛也眯成了一條縫。孩子們看到了這幅圖,他們完全被吸引了。他們非常樂意地學習《我們去看海》一文,在教到我們去看海悄悄地瘙癢了小女孩的小腳丫時,我抽了一個小朋友像畫中的女孩一樣去“瘙癢”了圖畫中的小女孩的腳丫。小朋友們都像畫中的女孩一樣開心地笑起來,情感上起了共鳴。由於師生情感投入,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朗讀上也有了大的突破,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們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領悟了美,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藉助語言來創設語言情境。

以語言描述為主的情境創設,可以給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語言情境依賴學生已有的表象和想象起作用,要求語言準確、簡練、生動形象,能誘發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感知所學的語言材料。在教師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學生們通過對語言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思維、記憶和想象而進入特定的情境。

教《山雨》我在引導學生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緻而又不失妖嬈的山林雨景圖,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教學時,我以指導朗讀貫穿課堂,先由孩子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然後問:"誰能把優美動聽的雨聲變成朗讀聲來告訴大家?"孩子們在一名同學的配樂朗讀聲中,閉上眼睛想象。當孩子們睜開眼時,紛紛描述着自己的想象:"我幻想自己是一滴雨,像一個個小手指,在樹葉上丁鈴丁玲地響着,實在太好聽了。""我幻想着山雨把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都淋濕了。""我幻想着當山雨落在每一片樹葉,每一片綠草的時候,它一定非常開心!""我彷彿看到了山林的雨變成了各種顏色,""我似乎聽到雨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飄飄灑灑的雨絲就像是神奇的音符,組成一支幽雅的樂曲。"一個又一個富有韻味的朗讀聲帶出了一幅幅令人嚮往的山林雨景圖。

另外,教師的示範朗讀,學生的感情朗讀也是藉助語言來再現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內容和體會文中所藴含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教師應重視自身的朗讀,把握好感情基調,與學生共創一種學習場景。

我運用了以上幾種藝術手段來創設情境,確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根據課文內容、根據教學需要,往往是多種情境綜合運用,有主有輔,關鍵在於運用情境,使語言所描述的形象和語言所包含的情感讓學生身臨其境,使課文教學的思路與學生的思路、教師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如今,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更為教師創設情境提供了方便。我們更應加以利用,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高效性。

智慧教學心得體會 篇7

木棉花開,春色盡染,全國九省十一市的教育同仁齊聚順德聚賢國小,開展了為期一週的“智慧教學,贏在系統”的國小教師智慧教學培訓研討會,有幸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培訓,每一天的聆聽都是思想的啟迪,每一次熱烈的討論都是思維的碰撞,收穫頗豐,現略談如下。

一、魅力聚賢,為孩子們的文明禮儀點贊。

“聚合智慧,修身賢達”,當我們輾轉來到順德區聚賢國小時,看到的情景讓我們眼前一亮:學校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校園內綠樹成蔭,角落裏開放的不知名的小花給整個校園增添了幾分恬靜和優雅,最讓人為之稱道的是聚賢國小深厚的校園文化,聚賢書吧,棋藝苑,賢人榜,達人榜,詩意般的校園讓人變得內心寧靜,深深地被這種濃厚的人文氣氛感染着。

讓每一位老師嘖嘖讚歎的還有聚賢國小的孩子們,他們天真活潑,文明禮貌,每一句發自心靈的問好讓人如沐春風,倍感舒心。

二、理論指引,為教學實踐注入智力支持。

劉院長熱情洋溢的關於智慧教學的專題分享,讓每一位與會者記憶猶新:依據學生特點,確立能力目標,構建知識體系,創設教學環境,設計教學活動,創新評價方式,六維一體系統化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和課堂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充滿學習的樂趣。

xx教授關於課程的'思考也讓人受益匪淺,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都是課程的實施者實踐者,可當聆聽了張教授的講解,還是讓我們從不同的高度對課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如國家課程的二次開發,或許我們依據不同的地域特色、學生的具體學情,即使是相同的課程亦可煥發出不同的色彩和光芒。

三、校本課程構建,萬紫千紅總是春。

三所學校,三位別具魅力的校長,三場精彩紛呈的專題彙報,讓大家的眼前一亮。聚賢國小的“賢達教育”課程體系,從人才培養的兩個維度出發,確立“賢人”“達人”的培養目標,在校園的顯著位置張貼賢人榜和達人榜,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如果沒有聽劉明校長的報告,我對“信科+”特色課程體系是生疏無知的,劉校長用自己智慧幽默的語言、踏實認真的實踐和深入透徹的思考,讓我們感受到了樹勛國小課程體系的紮實、完善和高效。趙騰達校長的“互聯網思維下的智慧辦學”,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們見證了互聯網思維下創造的“奇蹟”,也讓我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xx教授在總結髮言中更是強調了校本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性,確定專題能力目標,梳理專題知識體系,師生個性特點分析,創設課題學習環境,組織多元教學活動,師生成長綜合評價,智慧教學的有效開展必須以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為基礎,為我們理清了思路,明晰了目標,也指引了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四、巧用信息技術,推動課堂高效。

xx國小楊主任的專題彙報,讓我們驚歎互聯網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深刻變革,藉助互聯網,真正消除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了資源的互惠和共享,達到了更大意義上的教育公平。

作為集工具性和人文性於一體的語文學科,如何將信息技術用得恰到好處,也是我一直思考的。結合本次的語文專題寫景記敍文,如何在恰當之處引入多媒體資料,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如何藉助信息技術,將語文學習從課堂延展到生活中去,也需要不斷地思索、總結。在《廬山的雲霧》一課的教學實踐中,在學生初讀文本、品詞析句的基礎上播放廬山雲霧的視頻資料,旨在形成視覺衝擊,加深感性認識,為下一環節的有感情朗讀課文奠定基礎。

五、聽課評課,借他山之石琢自身之玉。

聽了十位語文老師的説課展示和幾位專家評委的點評,引發了我無限的思考。第一,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要準確把握多媒體資料的恰當運用,讓它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多媒體資料成為課堂的推動者、促進者,讓一百個讀者能讀出一百個哈姆雷特;第二,三維學習目標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應是互相融合的,任何一個目標都不會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孤立地存在。

如何真正地把學生放在心裏,做到心中有學生,是我未來要持續學習並不斷修煉的,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穫。課堂的主人是學生,而教師僅僅扮演着引導、點撥的角色——在學生遇到學習瓶頸的時候,用恰當的方法啟迪智慧,引發思考;在學生有收穫的時候,要用欣賞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待進步和成長,激勵性評價使之獲取更大的前進動力。成長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過程,在蜕變當中去陳更新。

魅力順德,人文聚賢,且學且思!智慧教學,要做的還有太多,慶幸,我們已經在學習的路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zjdv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