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

下面是為你準備的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作文,歡迎閲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

餘世維經理人講座觀後感

首先,我引用一下餘世維講座裏比較經典的一句話:

柳傳志:中國在還沒有成長和壯大之前各種壓力已經接踵而至。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們每個人都產生了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雖然中國現在已經不存在外憂內患的境地,但是我們國人深知,如果自己再不學習西方列強和緊鄰日本的生存手段或者説生存法則的話,小到我們個人或者公司企業會後退會淘汰,大到國家也會衰退。學習,迫在眉睫。

餘世維的講課生動吸引人,並且用一個一個的事例來説明問題,讓他所提出的問題更加的讓人信服。

今天,我將從個人的角度來談談我在聽課過程中的感悟,和一些見解。

我將今天的演講分為4個在聽課當中印象特別深刻部分,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在培訓過程的第一堂課,承擔個人的責任。我覺得餘世維講的非常好,這個世界人們在做事的時候分為兩種人,第一種人就是不停的在表現,在努力。第二種人就是不停的在辯解,在解釋自己沒有過錯。我們要爭當前者,拒絕後者。怎麼才能成為前者呢,不要常常説:我以為。餘世維在這堂課的培訓中舉了很多不要常常説我以為的例子,比如説他的妻子將坐在牀旁邊的孩子摔在地上,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等等,這些鮮活的事例,可以充分的體現了就算做錯事情,可以原諒,但是千萬不要去辯解不是自己的錯誤。這也時刻的提醒我自己,儘量的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並且能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不管身在何種位置,都應一肩挑起屬於自己的責任。等到發現了錯誤後,關上大門我們自己檢討及時更正。勝於在那不停的辯解。

第二個部分就是強調結果,也要強調思想。我們工作,並不是在打仗,並不是去犧牲一切不擇手段來達到目的。做事需要強調思想。在這堂課中,餘世維舉的例子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菲特列大帝的那個故事:有一次在打仗的時候,一個跟他20多年的士官長為他,大帝啊,為什麼我跟了你20多年到現在我才是一個區區的士官長?菲特列大帝指着旁邊的那頭騾子説:”看,那頭騾子跟了我20多年是否我也要給他封個官?”這個故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他説明了人在成長,是自己的思想在成長,不要強調目的是什麼結果是什麼。我們引用一下在課堂裏説過的名句,民國初年的陳之凡的劍橋導引説過:許多許多的歷史才能形成一點傳統,許多許多的傳統才能形成一點文化。由思想進步到文化,由文化進步到觸動,由觸動進步到行為,由行為最後才能進步到習慣。所以人的一個習慣很難養成很難改變。尤其是在中國,是個需要學習的國家,需要由本質上由思想上的改變。

第三個部分是關於你們,我們和他們的稱謂。在一個公司裏,只有我們。印象非常深的案例就是奧迪斯電梯和三菱電梯的服務態度。維修電梯的工作人員卻説不是自己的事情是安裝電梯人員的錯誤。這種態度不能要,對外,我們就是一個集體一個企業,客户只認識我們的品牌而不是去詢問某一個人,所以只要一出去,一個人就能代表一個公司的形象就能代表整個公司。所以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有集體榮辱觀。

第四個部分我講的是不能只見問題不看目標,就是餘世維講的一樣,一個人在游泳,不能埋着頭拼命的往前遊,等到撞到了牆,才知道到了岸。那樣做事不能抓住重點。做事要前瞻,不能只見眼見的現象。要有大胸懷,大目標,只有看見前方的目標才知道自己不會走錯,如果走錯會及時的更改方向。不要拒小結。我記得餘世維講的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總統死了都有人幹,放下!一生的事情不是一時能做完的。日本三菱在亞洲爆發經濟危機的時候就説:機會來了。別人都認為大難臨頭,他們公司確認為機會來了。三菱就認為,敵人會紛紛的死去。就這樣,三菱經過了7次經濟風暴,發展成為了具有30萬員工的大企業。他們的目標已經定到了2120xx年。他們把危機看作是機遇,問題看作是機會。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就要把他當做是機會,是學習的機會是磨練的機會。

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經過了一段時間培訓後,能真正得發現了自身得一些缺點與不足,需要改正需要彌補。在此也十分感謝公司這次培訓,受益匪淺!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

星期五觀看了餘世維博士為“江蘇移動”公司做的成功經理人培訓講座,心裏頗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系統化規範化管理學培訓的人來説,真的有如醍壺灌頂,相當於在管理學上進行了一次啟蒙教育,受益菲淺。

現 實生活中我也是公司一個小小部門的技術主管,但是在若干年的管理工作中,感覺真的有些吃力,主要是沒有掌握一些管理的技巧,不得要領。雖然在技術方面我敢 説自己頗有悟性,公司裏面能超越我的人不多,但是管理與技術完全是兩碼事,沒有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做為部門負責人你會變得很忙很累而且出不了成績和效果, 領導還會頻頻責難你。以前的管理我主要是跟着自己的感覺走,因為自己比較善良,所以從人性化出發,處處為別人着想,為下屬着想,説話很温和,從來不會扮黑 臉,因此缺乏威信,也吃了很多虧。首先有一條就是,作為主管不要與下屬過於廝混在一起,甚至稱兄道弟,要有一些必要的層次區分,否則工作就很難開展。因為 有一天假如下屬站在你的肩膀上,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站在你的頭上!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公司必須要有公司的規矩或者叫做“公司的倫理”,不能壞了規矩。餘博 士有句話是這麼説的:要做人就不要做事,做事就不要做人,管理不等於比賽看誰的愛最多,不能當濫好人!一個主管如果只會壓制自己,這樣不能做,那樣不能 做,他的部屬亂七八糟,這樣叫做怕事;一個主管如果只會糾正自己,不要這樣不要那樣,部屬不敢糾正,公司就會天下大亂;一個主管如果只會節儉自己,這樣不 要花那樣不要花,這叫做犯賤!一個主管應該做的是:壓制你的部屬,糾正你的部下,讓你的組織節約,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使公司運作得井井有條,自己輕輕鬆 鬆,即使遠離公司也不會出事,這樣才叫做有本事!在做人還是做事方面,還有一點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不能在下屬面前發牢騷,講公司上層領導的“壞話”。 雖然你把下屬當成“兄弟”,説話時心理不設防,抑或你表達的言論或者發表的觀點都是對的,但是因為是揹着公司上層領導説的話,就極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 人拿去作為把柄出賣你,當成他晉升的台階。當你有一天感覺在公司裏面舉步維艱的時候,就會為當初輕率的言行而後悔莫及了。

餘世維博士對我觸動很大的管理學觀點還有好幾點:

一、敢於認錯有助於解決問題;

與 外國人相比中國人更不願意認錯。在中國以往的政治鬥爭中,如果認錯就要揹負沉重的“十字架”;現在,在企業中,往往認錯就代表犧牲。作為一名領導者,應該 先學習如何認錯,為事情的結果負責。其實,不能由於認錯而指責某人,也不應該由於認錯而要其負起過失的責任,把矛頭指向他。多數情況下認錯有助於事情的解 決,要培養對事情結果負責的精神。

舉例小孩兒撞桌子的學問

小孩兒不小心撞到桌子上,大哭。中國媽媽和日本媽媽對這 件事情的態度是不同的:中國媽媽往往第一個動作是打桌子,當然這是哄小孩兒的一種方法,可是在無形之中告訴孩子,責任在別人。日本媽媽把孩子帶到桌子旁邊 説:“來,再走一次。一個人跑步會撞到桌子有3個原因:第一個是小孩兒跑步的速度太快,躲閃不及;第二個是小孩兒的眼睛一直看着地沒有注意前方;第三個是 小孩兒心裏面不知道在想什麼,你是哪一種呢?”從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非常注意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桌子是沒有生命的,不能把撞到桌子的責任 歸咎於桌子,推卸責任是不可取的。

拒絕承擔個人責任是一個易犯的錯誤。作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應該為事情的結果負責。

二、避免“不停地辯解”,少説“我以為”;

不 停地辯解是一種惡習,但是有這種習慣的卻大有人在。“我以為”也是一個辯解口頭語,很多人犯錯誤以後經常會用這3個字為自己辯解。少講“我以為”,努力地 表現。當錯誤出現時,及時承認錯誤,少相互推卸責任,少追究是誰的錯,努力解決問題,會大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三、一生只能錯兩次,第 一次是不知道,第二次是不小心,如果第三次仍然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故意。餘博士從訓練自己的女兒從小養成不依賴父母的好習慣出發,講了好幾個生動形象的 故事。讓我們明白人的一生不能犯三次同樣的錯誤,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其實就是在塑造一種優良的品德。

四、正確認識自己,不要常常觀察市場、管區、辦公室和下屬;

一 個人要正確認識自己,要專注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這山望着那山高”。只強調客觀條件,不從自身入手,難以有所成就。經常聽到這樣一些抱怨:“哎呀,銷售 在北京比較好做,天津比較難做;我寧願呆在大連,不喜歡呆在長春;財務部門多好啊,他的人事總是最好的,受過高等教育和訓練,人力資源部不行,我最不喜歡 銷售部了,我喜歡計劃部……”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事情將無法成就。一個人要觀察自己,不要常常去研究管區、下屬、辦公室。行業之間是截然不同的,部門也是 各有分工,不能説我處的行業開展工作比別的行業難,我的部門開展工作比別的部門難,更不能説我的管區跟別的管區不一樣,我的人手也不夠……與其強調客觀, 不如從自身入手。

還有很多很多……

餘世維博士有着豐富的人生閲歷,他是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後,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 後,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曾任美國雅黛公司副總裁、日航副總裁,現任上海慧泉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美國富頓集團中國總經理。他以演説 家的風采,戰略家的氣度,學者型的才華,寓觀念於談笑間,藴哲理於詼諧中,在整個培訓講座中,完全征服了現場的觀眾和學員,博得陣陣掌聲!餘博士在講座中 還經常穿插一些經典案例和對下一代的教育方法,有時還鞭辟入裏地分析中國人身上存在的一些陋習。與其説是從他那裏讓我們學到了許多企業管理學的知識,倒不 如説是他教會了我們更多做人的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wyqn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