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中秋心得體會(精選11篇)

中秋心得體會(精選11篇)

中秋心得體會 篇1

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愛中秋節,愛月餅的金黃飽滿,愛它的花好月圓。

中秋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八月十六的晚上,夜色降臨時,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廣場,在草地上坐下。月亮還沒出現,天空是一片灰暗的藍色,大街上洋溢着過節的喜慶氣氛。人們手中拿着熒光棒,五顏六色的,把夜晚裝扮得更加美麗了。月亮似乎想跟我們玩捉迷藏,始終不肯出現,天空只有一些零零散散、散發着微弱光芒的星星。忽然,天空出現了一些白色,月亮出現了。此時的月亮還不是很圓,也沒有什麼光亮。一大片烏雲來襲,月亮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終於以一個完美、漂亮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人羣騷動了,大家陸續放起了煙花,煙花的笑容和皎潔的圓月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我不禁想起遠在老家的爺爺奶奶,中秋是一家團聚的時候,我多想讓爺爺奶奶與我們一同享受這夜色的靜寂、美麗,還有月亮的明亮、柔情。希望家鄉的月亮也這麼美、這麼圓。

回家後,我們一家人圍在桌旁吃月餅。我最喜歡吃雙黃月餅,因為它外表金黃飽滿,吃起來口感豐厚。

我愛中秋,更愛中秋的風俗習慣。

中秋心得體會 篇2

今兒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大街上熱熱鬧鬧的,大家都在積極準備着過節,一派歡樂的景象。此時的我,絲毫沒有過節的心情。

看着別人閤家團圓,我的爸爸因為工作特殊,不能回家和一家人團聚,心裏很不是滋味。我騎着自行車,不知道到哪裏去好,旁邊有一個小公園,於是我心想:到公園轉轉,散散心吧。我來到公園,風兒一吹,樹葉沙沙作響,好像它們也在過中秋節似的。忽然,我心中的羨慕嫉妒恨,全部都浮現了出來。此時,我恨不得把這棵樹連根拔起。可沒用,我的心隱隱作痛。

於是,我又來到海邊,抱頭大叫一聲:“啊!”我便跪在地上,對着大海大喊:“求你把我爸爸接回家來過節吧!”我的眼角濕了,眼淚一滴一滴的的掉了下來。我在大海旁放聲痛哭,大海拍打着礁石,貌似在安慰着我,對我説:“孩子,別哭了,你能把你爸哭回來嗎?”我依然放聲痛哭,淚水跑到我的嘴裏,鹹鹹的。我似乎嚐到了我的悲傷。我不停的哭。哭了一會,我覺得,哭也沒用。回去好了,哭出來以後,我心情便好了很多。

回到家裏,我有氣無力、失魂落魄。非常傷心,吃完飯後,我坐在沙發上,情不自禁的吟誦送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忽然,媽媽走出來對我説:“大詩人,準備一下,該去接你爸啦!”“爸爸要回來了”我高興的一下蹦了起來。我的眼角又不知不覺濕了,而這次的淚水是甜的,高興的淚水好甜,好甜······。

將我親愛的爸爸接回家後,我們一家吃着團圓飯,看着月亮。覺得一家人的團聚是那麼幸福!

中秋心得體會 篇3

我早就期盼到這中秋節了,街上早就有可口的月餅了。

中秋節是個傳統的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晚的月亮比其他的月亮更圓更亮,所以又叫做月夕,這一夜全家團圓。在遠方他鄉的親人,也匆匆忙忙地趕過來過節,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人們又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的下午,我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早已把美味的菜餚放在桌子上了。有香噴噴的雞肉,有新鮮的豬肉,還有河塘網的魚……

我問奶奶:“奶奶,你燒這麼多菜,不累呀!”奶奶説:“好不容易才盼望到中秋節,怎麼會累呢?”

我們這裏的風俗有:吃月餅、賞月、吃團圓飯等。

可是,這一次中秋節沒月亮。

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年中秋節真不可思議。

中秋心得體會範文4

晚霞褪盡夜幕降臨,説話聲和孩子們的玩耍聲不斷在我耳邊迴盪着。這時,月亮還沒有出來,但我們卻坐在天台上面等待着月亮了。

月亮終於露出了臉,羞答答的月姑娘彷彿不好意思地順手撕下一塊雲遮住了自己。但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她終於鼓起勇氣邁進,到達那沒有云的地方,它穿過一縷縷的薄雲,停留在最高處揮手向人們問好。這時,我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一首詩歌令我想起駐守在邊疆的戰士卻在中秋節不能與家人團聚。

這個時候周圍鄰居們已經放起了鞭炮,而且我們是也是不可缺少的。只聽見一聲巨響,我們在響聲裏高興地歡呼,一陣陣巨響之後,我們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在暢所欲言,有的在吃月餅,有的在玩耍,還有的在一邊看月亮一邊吃田螺,這個場景顯得十分熱鬧!

現在已經是深夜了,但歡笑聲和説話聲仍然在我耳邊迴盪着。一個歡笑,一個歡呼,給中秋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中秋心得體會 篇4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

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心得體會 篇5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心得體會 篇6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和家人團圓。“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也是最富有詩意畫情的。我遐想着中秋節關於月亮的美妙故事,帶着這些憧憬,中秋節這天晚上,我催促着爸爸媽媽到天台上賞月。

我和媽媽帶上了月餅、飲料和水果,爸爸帶上了紅酒,我們在仙境般的銀色月光下席地而坐,月光灑在我們的臉上、水果上、酒杯上……那輪明月在深藍色天空的襯托下,伴着涼爽的秋風,顯得極潔白,極温柔,極細膩,極清新。

夜愈深,天空反倒愈加明亮。月亮周圍的七彩光暈變幻成了一個大玉盤,把月光盛在其中,看起來好似一個大大的月餅,讓人垂涎三尺。月影悠悠,在那一泓碧水裏盪漾,皎潔的月光,圓潤的線條,使大地彷彿成了一幅鑲嵌在銀色鏡框裏的水墨畫;遠處的山坡隱匿在霧一樣的月輝之中,撲朔迷離,朦朦朧朧,顯得那樣的神祕莫測。

我靜靜地站在月光下,抬頭仰望:月光如水,像瀑布一瀉千里。所到之處,屋頂、小路,彷彿變成了小池,閃動着銀色的漣漪:月光如影,悄然映照在大樹上,又頑皮地透過那繁茂的枝葉,一絲絲淌下來,在地上留下斑斑點點的銀色,宛如天上的繁星;月光如紗,皎潔的明月在空中一會兒慵懶而自由地漫步,一會兒又偷偷地鑽進雲朵裏,只透出朦朦朧朧的光亮,隱隱地照在草地上,好似給花草們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聽!樹葉“沙沙沙”,讚許地鼓起了掌,它一定是喜歡這月色;青蛙“呱呱呱”地唱起了歡快的歌,它一定是讚美這月色;多嘴的蟈蟈也忍不住讚歎起來:“美呀美呀!”,各種各樣的聲音混在一起,為月亮唱起了讚美的歌。天上的星星聽見了,一個個像頑皮的孩子眨着眼睛,用好奇的目光瞅着大地。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上,柔和的光灑向大地,並照在我的臉上,就像給我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望着又圓又大的明月,心想:是不是每個人此時都沉浸在團圓的幸福氣氛中呢?那些留守兒童是不是已投入了爸爸和媽媽的懷抱?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們現在是否和家人團聚?那些軍人們現在是不是在和自己的親人們共進晚餐?我遐想着,彷彿那些美好的場面已浮現於我的眼簾……

中秋心得體會 篇7

中秋節又名仲秋節,也叫團圓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第二大節日,可謂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中秋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別的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節有着一段悽美的傳説:相傳古時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大地冒煙,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崑崙山,挽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因而很受人敬仰。後來,他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崑崙山求道,巧遇王母,賜予長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將仙丹交與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發現。

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獵之時,叫嫦娥交出靈丹,嫦娥當機立斷,將丹吞下,於是就飛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瞭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舉頭望着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突然發現月亮裏彷彿出現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趕緊在院子裏擺上嫦娥最喜歡的糕點,以此紀念嫦娥。從此,這一中秋祭月的習俗就這樣流傳開了。

月餅的出現始於元朝,由於元朝的殘酷統治,中原廣大人民紛紛起義,當時朝廷搜查得十分緊,軍師劉伯恩想出妙計,將紙條放進餅中,紙條上寫着:“八月十五起義。”再將餅運進義軍軍營,八月十五,一舉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月餅”作為食品賞賜羣臣。於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不僅是一個充滿美麗傳説的節日,也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從古至今,有許多文人墨客為之寫下一篇篇不朽的着作,有的詠月頌月,還有借月抒懷。蘇軾的《水調歌頭》,王唯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讓人想起遠在異鄉的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媽媽拿出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拿出刀切開一瞧,綠茶的,我們嚐了嚐幾口,帶有濃濃的茶香味!媽媽又切出第二個,原來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帶鹹。當切出第三個時,一看是蓮蓉的,我們嚐了嚐,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在中秋前夕,聽着關於中秋的美麗傳説,品着甜甜的月餅,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中秋節氣息。

中秋心得體會 篇8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中秋節的月亮總是那麼圓那麼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麼地令人回味無窮。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這到使我想起了那個月宮孤棲的嫦娥,那一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説。也許這一則略帶悲劇色彩的傳説在於流傳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帶進了這一輪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們無論再怎麼忙,也一定要趕回家和家人吃團圓飯。讓人奇怪的是:在中秋節,人們為什麼都會做同樣的事呢?就為一家團聚?對!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珍貴的,中秋節的意義正是團團圓圓!

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能團聚,有多少戰士守衞着祖國的邊疆,保衞着祖國的領土,在我們度過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時,他們卻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將他們的相思之情寄與明月,讓明月之光傳遞到家鄉,表達對親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將思念之情寄與廣寒宮中的嫦娥,讓她帶給親人祝福—平安,使親人快樂幸福的度過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個不眠之夜。望着圓圓的月亮,即使遠在他鄉異客,也會感到節日的歡樂。

每當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潔的月光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身邊不時還有幾朵雲彩,秋風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風。在這樣悠閒的環境下,能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談談最近的生活,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裏。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着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心得體會 篇9

秋天,在這個節日繁多的季節裏,誰都不會忘記“中秋節”,誰都不會忘記這七個字:“花好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的那天晚上,只見街道旁燈火通明,廣場上圍滿了男女老少。大家三個一團,五個一夥地聚在一起,餐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人們在那兒繪聲繪色地談天説地,臉上洋溢着幸福而歡喜的笑容,共享着天倫之樂。

“快看啊!‘玉盤’出現了,好圓好圓。”一個小朋友激動地站了起來,邊説邊伸出手朝遠方的‘玉盤’指去。我仰起頭來,那‘玉盤’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羞澀地躲進了雲層裏,等我轉過身去,它又從“棉花”裏小心翼翼地鑽了出來,彷彿正在跟我玩“躲貓貓”的遊戲呢,真有趣!正在我出神地欣賞着美麗的圓月時,突然想起了最愛聽的故事:嫦娥奔月,此時此刻,我多麼想邀請嫦娥和玉兔到我們人間來共度一個歡快的中秋夜啊!那樣,她們就不會再孤獨寂寞啦。

正在我高興不已的時候,來了一位風獨殘年的老婆婆,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可是,在老人的臉上卻看不到一點興奮的表情,而只是有一絲絲愁悵和寂寞。

我上前去探問道:“老婆婆,這麼喜慶的節日裏,您為什麼不高興呀?”她憂傷地指着月亮説:“今年的中秋節,兒子又沒能回來,看着別人一家團圓在一起喜洋洋地,唯有我……唉!”老人長長地歎了口氣,頓時眼裏已溢滿了淚水。“別傷心了老婆婆……”在我的安慰下,老婆婆的心情終於有了一些好轉。

我終於知道,中秋節最意味着什麼了,意味着人人團圓。而眼前這位可憐的老婆婆卻沒有感受到團圓的滋味,在中秋節裏,人們最期待的就是與家人團聚了,但是我從這位老人那滿是憂鬱的眼神裏讀到的是,老人已經很久沒有和自己的兒子聚在一起了。

我再次看了看夜空中那明亮的圓月,第一次感覺到,連月亮也在為老人的不幸而默默地“哭泣”呢!是啊,我不禁感慨道,此時此刻,在這月圓之夜,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有許許多多的人們都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着,其實他們內心裏是多麼渴望着與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們團圓啊!可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卻不得不犧牲這一美好的時刻,他們那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多麼可貴啊!

這次中秋節,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同時,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團圓”二字的意義。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與祝福着,期盼着明年的中秋節,那位老婆婆能夠與自己心愛的兒子共同度過,願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團團圓圓,幸福平安!

中秋心得體會 篇10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在吟誦無數寄託相思、抒發感悟的詠月名作時,我們心中那股相思、團圓之情便愈加濃烈。

古往今來,中秋節就是中華民間傳統的盛大節日,只要是箇中國人,就註定了八月十五,舉頭望月與天涯共此時。當人們和家團聚,賞月、遊湖之時就賦予了中秋節這樣的意義,把人間温情與風物美景聯繫起來,讓人們感受到和家團員的温馨、幸福與快樂,同時帶給離鄉背井的遊子以濃濃的鄉愁。

記得在《東京夢華筆》中曾描繪出“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聖曉”的熱鬧景象,這正是古人嚮往團圓、慶團圓的形象體現,對於現在的我們過中秋可謂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選擇放煙火,朗朗月下,火樹銀花,普天同慶;可以選擇遊公園,桂花飄香,月色纏繞於那暗香浮動的枝頭,在腳下灑落點點銀光;可以選擇江邊漫步,明月當空,江風清洌,煙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銀螺般給人清新之感,或者乾脆呆在家裏,在輕柔的音樂裏,吃幾樣精細菜餚,嚐點月餅,憑盒賞月,月光傾城的榮美必將充溢你的胸懷,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讓我們體會到“明月照千里”的廣博至美,於是月光又賜予人們一份思索:遠寄鄉思!不論遠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親思鄉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藉着月心之橋將祈禱傳遞到遠方的家中,願親人更好,家鄉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時,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讀出遠方的牽掛與問候。

談到這裏,還不得不提一提久負盛名的中秋月餅。東坡曾讚歎道“小餅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現如今的月餅更是琳琅滿目,花式齊全,但不論如何翻新,不變的是它圓圓滿滿的外形,象徵着家庭温馨和美,家人團圓共聚,所以説呀,大家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一枚枚朋餅,它不僅僅凝聚着製作人的心血與汗水,更是古往今來華夏兒女渴望人月共團圓,天人和諧的縮影,同時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文化源泉!

有人説思念像中秋的滿月,牽掛似漫天的繁星,在這歡樂的節日到來之前,我願藉着柔柔的風,譜上長長的祝福,讓它輕輕飄進所有人的心中!最後祝願全校師生中秋佳節和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心得體會 篇11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又是一年中秋節,晚飯後我獨自坐在院子裏,這十五的月亮就像一個金子做的圓盤,掛在天邊給幾片浮雲,鍍上了金邊。我坐在板凳上,看那圓圓的月盤低低地飄在空中,顯得有點羞澀。過了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灑在地上,像給大地披上了銀光鋥亮的銀毯。

看了一會兒,我覺得有點無聊,於是找來小夥伴和爸爸媽媽,我們來舉辦賽詩大會。規則是每人輪流説一首帶“月”的詩,如果説不上來就被淘汰。冠軍還可以得到一份神祕大禮!小夥伴當裁判,我和爸爸媽媽當選手。

裁判一聲令下我們就開始了,“我先來!”於是我就背起來:“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話音剛落,媽媽就接起:“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爸爸挑釁的看了一眼説,“你們只會背這種小詩,看我的!”於是爸爸背起來:“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立即接上“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媽媽立刻接上“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又輪到爸爸了,可是爸爸一個字也不説不出。最後我竭盡全力的把媽媽趕下去,最終我贏了!於是裁判拿上來幾個月餅,我們每個人拿了一個月餅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期待明年我們再過中秋節時再舉辦一次賽詩大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r8k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