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通用12篇)

你們好!

我的寶寶在xx幼兒園已經和老師同學一起度過了x個月的時光了,這x個月來我很明顯看到他各方面的進步,我深深的體會到老師的辛苦,目睹了孩子的成長。x月是幼兒園“書香浸潤童年,閲讀點亮人生”讀書月的活動。

我是眾多普通母親中的一員,由於時間和能力的有限無法全身心的養育孩子,常常陷入愧疚和自責之中。我的寶寶很好動愛玩,對外界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好奇,很難讓他靜下心來去認真的看書,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同樣的困惑,不知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安靜快樂的閲讀?

愛玩乃孩子天性,我們要適當控制,但不要壓制,讓孩子在遊戲玩中學習,又快樂,又能學到東西,每次出去的時候身邊的人文事物都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着,要看大人怎麼引導,我家寶寶很愛觀察善於發現,每天都有很多的問題,我很樂意跟他一起探討,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也重新迴歸到了童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個人的閲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幼兒時期需要我們父母去引導培養的。每晚臨睡前的親子閲讀是我和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每當這個時候,寶寶總是依偎在我的懷裏,我們一起品味書的芬香,我想只要愛心耐心,加上動人的故事,再加上堅持,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愛上閲讀。

現在的父母每天都很忙碌,甚少有時間陪着孩子一起玩,但不管有多忙,親子閲讀時間是一定要騰出來給孩子的,親子閲讀的好處數不勝數,但以下幾點對我感觸頗深:

一、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三、增強語言能力、想象力、注意力。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2

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想給孩子找一個學習音樂的地方。因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進人的思維鍛鍊。將來還可作為一項愛好或技能伴隨孩子的一生。但找了幾個地方都不太合適。有的學校教學方法不太適合孩子。對於初入門學習音樂的低齡兒童來説,沒有培養出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卻讓孩子去死記硬背生硬枯燥的音符,休止符等各種單調的樂理知識。這些對大人來説都不是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情,何況小孩子呢?因此給孩子換了幾個地方都沒學成,有的不收,有的甚至報了名上了課,卻沒有辦法繼續下去而退了學。求學無門,我心裏非常着急。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曉雯音樂學校。在老師熱情的介紹下,我被這個學校正規的教學方法和人性化的教學理念打動了.比如學生的錯誤在於老師,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只有堅持不住的家長,沒有教不會的學員等。於是給孩子報了名,參加了學習。

一開始,學習相對枯燥,孩子不願意去,有牴觸情緒,上課時動個不停,一會頭疼一會肚子疼。但任課的鮑老師不氣餒,非常有耐心的對待孩子們。對孩子們從來沒有過教訓,體罰,瞧不起等,從來都是鼓勵,對於孩子們做的不好的地方,老師一邊指出錯誤的地方,同時也用持之以恆的鼓勵温暖着孩子的心,增強着我們家長的信心。在教學方法方面,因為學生基本都是四到六歲的低齡兒童,老師在講解樂理知識時採用擬人化,把複雜的知識分解成簡單易懂的比喻,比如説二分音符是豆芽,四分休止符是彈簧,在打拍子里加入各種水果,讓孩子們充分開動腦筋去想去記去唱。

針對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問題,學校老師就採取遊戲的方法,寓教於樂。比如剛開始學習音符時,孩子們分不清哪個音符在哪條線上,哪個線上是哪個音符。老師就讓孩子們排成一排,每個孩子代表一個音符,然後指着黑板上的音符唱,唱到哪個音符,代表這個音符的孩子就蹲一下,這樣一來,大家馬上就活躍開了,一邊唱一邊蹲,此起彼伏,笑聲連連。回答正確的孩子就指出回答錯誤的孩子的錯誤,回答錯誤的孩子為了回答好,就愈加努力的去記,小孩子之間的競爭激勵的孩子們更加認真了。這樣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把音符記牢了。有的時候學習節拍,老師就教孩子們用腳打拍子,孩子們跟着音樂一邊蹦一邊打拍子,歡聲笑語使整個教室温暖如春,再也不冷了。再比如大家集體拉手唱歌啦,搖着手鈴鼓打拍子啦比比皆是。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讓孩子每天在家裏都把上課學習的內容彈上幾遍,時間不長,但是持之以恆。所謂温故而知新,同時經常在車裏及家裏放跟課程配套的VCD,做到耳熟能詳。經過練習,孩子彈的熟練了,手指也更加靈活了。到了課堂上回課時,老師就經常表揚他,這樣就讓孩子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來到了曉雯音樂學校,猶如來到了一個温暖熱鬧的大家庭,在這裏孩子們開心的學習,玩樂,成長,豐富的業餘活動又增強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了孩子活潑大方的性格。

今年孩子在幼兒園班級聯歡會上,彈奏了兩首歌,<歡樂頌>和<粉刷匠>,一下子震驚四座,很多家長都問我孩子在哪學的,彈的那麼好,在校園裏也經常有家長指着我兒子説,這就是那個彈琴彈的好的孩子,經過了這些,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膽子也大了。

到了現在,孩子越來越喜歡上曉雯音樂學校了,經常是來了就不願意走。有的時候早上剛起牀就去彈琴。聽着他叮叮咚咚敲擊鍵盤的音樂聲,我感到無比欣慰,高興之餘也感謝曉雯音樂學校,作為孩子音樂的啟蒙人,音樂路上的帶路人,也許你們所做出的努力,所付出的勞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3

犬子恰與晨風友之公子同級——國小四年級,十年來,各種“陪讀”的情況都有,不單單是晨風目前才出現的以陪讀之名行“監督”之實。從陪做作業到陪理書包,從陪上興趣班到陪彈琴,從陪到不陪再到陪,也是出現過反覆等各種情況。但現在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陪了,僅需偶爾行使“抽查”的權利,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心得如下:

一、以大人的智慧、孩子的方式去陪讀。

儘管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彷彿已經懂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孩子,所以,首先在一些技巧和經驗方面,肯定是不如大人的,我們還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掌握局面的,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還是更能夠接受一些“遊戲”的方式,即使在你心裏,你覺得這事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但對於孩子,換了個形式,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説明:本來你是為了監督他做作業,然後坐在他對面看自己的書,你是一本正經地監督他,他是不得不被你監督,可是,如果換個形式,對他説:“兒子,我們來場比賽怎麼樣?”他肯定馬上來了興趣,問:“比什麼?”,然後告訴他:“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個任務……(把你自己定的目標告訴他),你的任務是做完自己的作業,我們看誰在規定的時間裏先完成?”這樣,孩子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也不認為你是在監督他,避免未來產生牴觸和依賴兩種不良的情緒。而且,可以許諾孩子贏的人有獎勵,前面兩次可以故意讓他贏,以激勵他的興趣,然後適當地時候自己贏,讓他輸,給點挫折,激起他更多的興趣。這個方法其實不僅僅適用在陪讀這裏,可以廣泛使用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效果非常不錯。

二、目前的陪讀是為了接下來的不陪讀。

之所以陪讀,除了解決類似“眼面前”的短期任務,還有個觀察和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目的,所以,目前的陪讀歸根結底是為了將來不陪讀。正是因為這個目的,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夠以“等上國中”或者“等上高中”就好了為目標,而要從一開始就主動有目標,有個計劃,準備要逐步“撤退”的,而不是“等”到什麼時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是簡單地“監督”和“陪”了,而是會在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裏,然後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些建議,然後重點地讓孩子改正,給孩子鼓勵,讓他(她)明白自己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個“明白”的過程也可以“遊戲化”一些,比如你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狀況有好轉了,就可以某次藉故正好有應酬或者要加班,向孩子“請假”,説今天不能一起完成競賽遊戲了,看來只能他(她)獨自完成了,孩子會因為這個變化產生新鮮感,會激起某種興趣,家長也正好借記檢驗一下成果,然後給孩子一個積極的鼓勵。如果效果好,逐步增加次數,直至不再陪;如果效果不好,觀察或者詢問,發現問題,繼續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改正,直到完全解決。這才是陪讀的真正目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然後幫助他一起改正和解決問題,樹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知道,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這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很重要。當初我陪兒子去彈琴,因為知道這是一定要家長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剛開始的幾堂課,很認真地跟着一起聽樂理,看指法。

後來,我就覺得這不是個辦法,長此以往下去,就變成我上課了,而且,他因為有大人上也產生了依賴。後來,我有一次特意沒去,然後回來就説要請教他,因為那天的課沒上,他興致高昂,當起了“小老師”,給我講了那天的課堂內容,我極大地鼓勵他,然後告訴他:“媽媽以後肯定跟不上你的進度了,因為你不僅上課,還有練習,媽媽根本就不練習,怎麼能跟得上你的進度和水平呢?!”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上課自己去上了,還會抓緊練習,每次都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已經跟不上我的進度了?!”我説:“是的,媽媽現在最多是能聽出來你彈的不流暢了,但是錯在指法上還是樂理上,媽媽已經分不出了,所以,必須靠你自己了。”

從那以後,兒子彈琴我再沒陪過,但每週他會興致勃勃地演奏給我聽。同理可得,在學習其他功課和知識的過程中,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三、不僅僅是陪讀。

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做功課,學習,讀書方面需要我們家長陪,很多時候,甚至整個人生,他們都需要我們陪!但這個陪,一定只是“陪”,而不是替代,也不是“監督”。我們之所以陪,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面對”,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幫忙,幫助他們面對,但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徹底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者滿意”,做什麼事情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讓我這麼做的”,父母更不要用“你幫我把書讀讀好就行了!”“你快點給我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

以此類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問題和安排,我們家長都會有這種包辦替代的“越權”,而不是真正地“陪”孩子成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説説的口號,而是在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一廂情願地做很多自認為“為了孩子好”的事情,往往適得其反。也只有這樣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僅是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牽掛和付出,不僅僅是讓我們願意傾注一生心血、傾一生積蓄而付出的那個“前世冤家”,而是能讓我們解讀父母養育之恩,讓我們重温來時之路,讓我們感懷同行之人的“精靈”!想起晨風説的那個“蠟燭”的比喻,其實,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刻,就在燃燒了,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或者説我們知不知道。可是,因為孩子的出現,或者我們的某個寄託,或者事業的成功,或者某個理想和追求,讓我們的燃燒更有了目標,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層意義,使這燃燒不僅燃燒自己,還能照亮家人、他人,甚至後人,那就不是一種悲壯,而是一種温暖。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4

今年暑假期間,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為進一步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提高文字和閲讀能力,我陪兒子閲讀了《活了一萬次的貓》和《時代廣場的蟋蟀》這兩本書,共同感受了兩本書中主人公的變化無常和喜怒哀樂,分享了讀書帶來的樂趣。通過親自參與,使我感受頗深,在此,談點體會和認識。

一、家庭教育是關鍵。

在我一貫的思維裏,認為孩子教育重點在學校,有老師管理就足夠了,家長只要照顧好孩子的衣食冷暖就行了。通過此次和孩子零距離的接觸,他的調皮、不專心以及需要不停的督促引導,使我發現自己原來那種片面的認識是多麼不靠譜,也使我感受到孩子童年教育是多麼難,更使我聯想到老師在學校同時管理那麼多孩子是多麼辛苦。我深深地認識到,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擔負起責任,家長的適當參與是孩子接受教育不可缺的一部分。

二、親子陪讀很重要。

通過和孩子一起閲讀,我感覺,一方面能激發他的閲讀興趣,使他很快進入狀態,增強認識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大人可以隨時感受到孩子的思想變化,掌握孩子學習方面存在的缺點和短板,瞭解他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其次,通過切身參與,可以增強和孩子的交流,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親情,引導和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三、課外閲讀不可缺。

平時在學校,孩子接受的主要是必修課程學習教育,雖然也有語文課,但側重點不同,有一定的侷限性,閲讀量和麪比較狹隘,風格也比較單一。因此,利用暑假和寒假期間,適當給孩子安排各種風格的課外閲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也可以陶冶情操,增強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我感覺學校的這種做法值得推廣和堅持,在以後的假期中,建議多安排一些類似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活動,以此來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5

新來的校長要求老師們輪流去陪讀。所謂陪讀,其實就是晚託班監督,幾個小朋友在那裏寫作業。一個叫張娜的小女孩很活躍。觀察了她幾分鐘,我就判斷出她是多動症。無法坐穩一分鐘,(老家俗語叫陀螺屁股)也無法做到持續一分鐘不講話。語言很生動,語氣呀,神態呀,都非常出色,東扯西拉,顧盼生情。不時地跟後座一個小男生飛個媚眼,撒個嬌,撅個嘴,發個狠,許個願什麼的。看她的家校聯繫本上有她媽媽的簽名“劉慧”,愣了一下。記得前幾天被臨時叫去給某小女孩報聽寫,報完之後應邀籤其媽媽的名,就是劉慧。那天感覺小女孩還很聽話很乖呀。今天這是怎麼了。

不過這疑惑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後來我問她:“今天要不要老師替你媽媽簽名?”她説不要,還好像有些驚訝的樣子。不多久,劉慧來接她了,很普通的中年勞動婦女,也沒有跟我打招呼。聽她們的對話,知道小女孩還有個弟弟,那麼她應該是農民工子弟了。難怪在街道二小讀書,我的孩子當年在沒有轉户口時,也無法就近入學,而只能進街道二小。

不久,又有一個文靜的小女孩進來寫作業。她的家校本上有她母親的簽名,”劉慧“。啊?原來這才是那天讓我報聽寫的小孩子,真是無巧不成書呀。這個小女孩上的是民辦國小,收費很高。問她為什麼不讓她媽媽簽名,她的解釋是她媽媽有一天籤煩了,從此後就再不簽名了。這個小女孩看上去很文靜聽話,但是成績也不怎麼好。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正常家庭、學業順利的小孩子,恐怕也不會到這個教室裏來。下午還有一個高三藝考生,聽説鋼琴彈得很好,全市第二名,要報考上師大藝術系,擔心文化課過不了三百分,來這裏補習一下。教語文的章老師後來對我説,真不知道她家長怎麼想的。不到兩個月時間,語文也許可以對付着提點分,英語和數學補得起來嗎。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6

上一週我們學校舉行了家長開放日,整個活動中既有老師們的精彩展示課,也有孩子們的課間表現,還有校長的精彩演講。當然更有家長的陪伴上課!這一節課,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記憶特別快,而且掌握知識很牢固!由此我想談談家長陪讀的感想。

首先,我們一年級的孩子,獨立性差,對於父母比較依賴。然而父母的參與,對於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比如孩子的寫字,讀書,家長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提高了整個課堂效率。

其次,一年級的孩子,樂於表現。總想在老師,家長,和全班同學的面前表現自己,從而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講也是一種驕傲自豪,更是自我展示的一個機會,所以,這節的課堂上,我們總能看見孩子們高高舉起的小手。

最後,家長的陪伴對孩子來説無形中有一定的壓力,孩子們能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了。課堂上,看不到孩子們左動右動,也沒有孩子們的悄悄話。整個課堂又靜又竟,時而書聲琅琅,時而靜悄悄的寫字,整個課堂高效有序!孩子們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將知識掌握的紮紮實實,確實比以往的課堂更加高效,務實!

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多舉辦這種親子課堂,既能很好的督促孩子,又能提升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7

看到老師佈置的讓家長寫篇陪讀心得體會後,我深深地的反思在這三年裏我有沒有陪過兒子認真的讀過書呢?答案是肯定的:“我曾經陪兒子認真的讀過。”

自從孩子在培新國小就讀後,我才知道學校一直在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我作為一名家長覺得學校的這一活動非常的可行,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起到了決定性的幫助。一年級孩子要讀的書單下來了,我和他母親迫不及待的到書店去給他買回了必讀的書。孩子拿到新書也非常的的高興。那時的書基本都是帶拼音的讀物,孩子拿着書看着書裏的插圖異常的高興。我慢慢的引導他讓他把看的的圖畫給我講一講,説一説。剛開始他也就只能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在幹什麼確説不明白。我告訴他要想知道畫的到底是什麼,可以看看圖畫下面的字。當時我還很擔心,因為在哪句子中有幾個比較生僻的字和詞孩子不認識。可是當孩子讀後確讓我大吃一驚,因為那些字他通過上面的拼音竟然全讀出來了。雖然音讀的不是很準確還有點磕磕巴巴,但是他的確是讀了出來。雖然對有些句子他還是一知半解,經過我的幫助他還是能明白大概的意思。看着他對讀書有了興趣我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第二學期當我把孩子的必讀開外書買回來確發現有大部分書是沒有拼音的。當孩子拿到書後,看着滿篇的的字,他的閲讀興趣怎麼也提不上來。每當讀幾個字就會問:“爸爸,這個字讀啥?”一會兒“媽媽,這個字讀啥?”問的人不厭其煩。每次我給孩子講後都會告訴他:“你把那個不認識的字的拼音標在上面,後面這個在再出現你就知道讀什麼音啦。”這樣到好,每次遇見那個字都會把書翻到前面去找他標的音節。讓我不免會對學校在選書時有些抱怨的同時對孩子的記憶力有點頭大.......。他們知道了格林兄弟知道了安徒生還能記一些生僻難記的外國名人的名字確不知道毛澤東,鄧小平還有老子,孔子.......。但總的來説孩子的進步還是有的。

現在孩子三年級啦。知識的接觸面廣了。但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很難分辨出語言表述的好壞,很多怪話、髒話他們一下就記住了。求知慾很濃而又對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斷,把讀書的根本意義給歪曲了。他們把讀書放到了次要位置確把買書放在了重點。每次看到買回來的新書放在那裏我作為一名家長我不得不問:“孩子這本書你讀完了嗎?你們學校組織你們用多久的時間讀書的?”孩子回答:“沒有讀完,老師説了,沒有讀完的要在家裏讀。”還有小孩是很貪玩的,但是在同父母一同閲讀的那種大氛圍下,讀書的精神和氣質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慢慢的小孩也就養成愛好閲讀的習慣。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閲讀。

回想這三年來和孩子一起共度的辛酸歲月有苦也有甜。苦的是每次拿到必讀的書單後,我們這羣家長馬不停蹄的去轉書店,通宵達旦的上淘寶。當買到一本新書後那種喜悦就跟中了500萬大獎一樣欣喜若狂。當學期末看見那一本本我們辛辛苦苦淘來的書還是那樣嶄新時不知道我們是應該失落還是應該驕傲

當然,陪孩子讀書不像我寫得那麼容易,關鍵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養成閲讀的習慣,同時要有耐心,要想辦法讓孩子讀懂書中的故事,不然一本看不懂的書我們也不想看何況是孩子。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8

看到老師佈置的讓家長寫篇陪讀心得體會後,我深深地的反思在這三年裏我有沒有陪過兒子認真的讀過書呢?答案是肯定的:“我曾經陪兒子認真的讀過。”

自從孩子在培新國小就讀後,我才知道學校一直在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我作為一名家長覺得學校的這一活動非常的可行,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起到了決定性的幫助。一年級孩子要讀的書單下來了,我和他母親迫不及待的到書店去給他買回了必讀的書。孩子拿到新書也非常的的高興。那時的書基本都是帶拼音的讀物,孩子拿着書看着書裏的插圖異常的高興。我慢慢的引導他讓他把看的的圖畫給我講一講,説一説。剛開始他也就只能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在幹什麼確説不明白。我告訴他要想知道畫的到底是什麼,可以看看圖畫下面的字。當時我還很擔心,因為在哪句子中有幾個比較生僻的字和詞孩子不認識。可是當孩子讀後確讓我大吃一驚,因為那些字他通過上面的拼音竟然全讀出來了。雖然音讀的不是很準確還有點磕磕巴巴,但是他的確是讀了出來。雖然對有些句子他還是一知半解,經過我的幫助他還是能明白大概的意思。看着他對讀書有了興趣我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第二學期當我把孩子的必讀開外書買回來確發現有大部分書是沒有拼音的。當孩子拿到書後,看着滿篇的的字,他的閲讀興趣怎麼也提不上來。每當讀幾個字就會問:“爸爸,這個字讀啥?”一會兒“媽媽,這個字讀啥?”問的人不厭其煩。每次我給孩子講後都會告訴他:“你把那個不認識的字的拼音標在上面,後面這個在再出現你就知道讀什麼音啦。”這樣到好,每次遇見那個字都會把書翻到前面去找他標的音節。讓我不免會對學校在選書時有些抱怨的同時對孩子的記憶力有點頭大.......。他們知道了格林兄弟知道了安徒生還能記一些生僻難記的外國名人的名字卻不知道老子,孔子.......。但總的來説孩子的進步還是有的。

現在孩子三年級啦。知識的接觸面廣了。但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很難分辨出語言表述的好壞,很多怪話、髒話他們一下就記住了。求知慾很濃而又對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斷,把讀書的根本意義給歪曲了。他們把讀書放到了次要位置確把買書放在了重點。每次看到買回來的新書放在那裏我作為一名家長我不得不問:“孩子這本書你讀完了嗎?你們學校組織你們用多久的時間讀書的?”孩子回答:“沒有讀完,老師説了,沒有讀完的要在家裏讀。”還有小孩是很貪玩的,但是在同父母一同閲讀的那種大氛圍下,讀書的精神和氣質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慢慢的小孩也就養成愛好閲讀的習慣。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閲讀。

回想這三年來和孩子一起共度的辛酸歲月有苦也有甜。苦的是每次拿到必讀的書單後,我們這羣家長馬不停蹄的去轉書店,通宵達旦的上淘寶。當買到一本新書後那種喜悦就跟中了500萬大獎一樣欣喜若狂。當學期末看見那一本本我們辛辛苦苦淘來的書還是那樣嶄新時不知道我們是應該失落還是應該驕傲

當然,陪孩子讀書不像我寫得那麼容易,關鍵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養成閲讀的習慣,同時要有耐心,要想辦法讓孩子讀懂書中的故事,不然一本看不懂的書我們也不想看何況是孩子。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9

一年前我辭去了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保姆,其實目的還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才,不再吃盡我們這一輩沒有知識文化之苦。

為了孩子的成績我絞盡腦汁,想了很多很多的方法,每天放學後和孩子一起讀書,他所學的課文,每天我都會給他大聲的朗誦一遍,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將來在演講方面有所突破。有的時候我都讀得喉嚨沙啞,脣乾舌裂,每讀一篇課文我都非常的用心,都很有感情的朗讀甚至是還有表情。我發現孩子也漸漸的習慣大聲朗誦課文,有意無意的還邊讀邊表演了起來。讓我非常的欣慰,也很感動。

每一道他不懂的數學難題,我都會給他另出相同類型的題10道,直到孩子弄明白我才放心。

白天我在家裏還得聽孩子學習的外語碟子,目的就是和孩子能有一些簡單的對話,在我們一起玩,一起閒逛的時候輕輕鬆鬆就記住單詞。堅持了一年我發現孩子確實會一部分老師沒有教到的對話。我一直都為孩子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特別是晚上睡覺前,我會和孩子一起看故事書,並且我都給他大聲的朗讀一遍,然後讓孩子自己讀記之後講給他的爸爸聽聽。

週末常常和孩子一起讀經典,這一陪讀讓我非常的感動,特別是讀了《中國經典古詩詞讀本》的第九則:

香九齡,能温席。

孝與親,所當執。

讀了那一則古詩詞後孩子改變了很多,不是成績上的顯著變化而是孩子變得體貼懂事。那是半年前的一個週末,我生病了,病得全身沒有力氣,躺在牀上動都不想動。我沒想都還不到七歲的孩子他居然自己做了一碗酸辣面,還端到我的牀前一口口強迫着讓我吃。後來,他又拿着温度計給我量體温,孩子不會用,也不知道多少度叫高燒,他不眨眼的看着時間一分一分過了五分鐘。然後輕輕的拿着温度計一看嚇壞了,大叫了起來:“媽媽,媽媽不得了你高燒了都27度了,必須起來要上醫院”孩子一邊説就一邊拉我起牀。

我有些哭笑不得的告訴孩子:“我沒有高燒,孩子温度量錯了,媽媽不高燒”他就一個人什麼也不説跑下了樓。那個時候我也懶得去理他幹什麼,沒過多久孩子回來了,一手拿着藥一手端着水走到了我的牀前。他把杯子放好後,又用他的臉貼我的臉和額頭。自言自語的説:“好像不高燒,老師説過,高燒就會很燙的”我當時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但是我沒有力氣和孩子説話。

孩子餵我吃了藥後我就沉沉的睡去了,我自己都不知道睡了多久,等我醒來的時候,我發現孩子也在牀上,他正坐在牀的另一端,他的小腳正對着我的腳,手裏還拿着溜溜球在不停的旋轉。

我感覺一身很輕鬆,看到孩子在牀上玩當時有些生氣,我問孩子你為什麼要在牀上玩?孩子一下子把臉轉過來:“媽媽,媽媽你醒了呀,你好些沒有?你還冷不冷?你睡着了,我摸摸你的腳好冷好冷,我就想到了黃香,他夏天用扇子把涼蓆一扇一扇的扇涼再請父親去睡。冬天黃香怕父親受凍,先鑽到冰涼的被窩裏給父親暖被子,再扶父親上牀。所以今天媽媽很冷我也給媽媽暖腳,媽媽病了我要守着媽媽”

從那以後,我這個家庭保姆也輕鬆了許多,每到週末孩子就和我一起做清潔,每天晚飯時候孩子就幫我擺好餐具,吃完飯很主動的幫我收碗擦桌子。有的時候還跑到邊上幫我把碗清洗乾淨放進櫃子裏。總是要等到我休息了孩子才跑去玩。

我想這一切都應該是來至於我的付出,來自於我堅持下來的陪讀。雖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是100分也不是班裏尖子生,甚至有可能在老師眼裏也不是成績好的乖孩子,但是我很滿意我的孩子,我覺得我的孩子很棒,他善良,體貼,心靈手巧,我相信有一天會有更多的人會看到我家孩子不一樣的閃光點。

現在走在街上,聽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調皮不聽話,成績不好怎麼辦?”教育孩子成了女人的一道難題,一樁難以治癒的心病。

其實在我看來,孩子也各有所長,各有其愛,今天我在文摘上也看到一篇文章《乖孩子總是沒糖吃》我想應該也是引導家長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長來自方方面面,成績只是其中一部分。

要想孩子進步,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發現並及時表揚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點進步,鼓勵孩子在挫折中堅強的站起來。

我覺得陪讀經典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陪讀有感,陪讀快樂,陪讀讓我受益匪淺。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10

謹以此“心得”獻給家有國中以下兒女的博友們,在此格外感謝晨風,讓我有想法整理此心得。

犬子恰與晨風友之公子同級——國小四年級,十年來,各種“陪讀”的情況都有,不單單是晨風目前才出現的以陪讀之名行“監督”之實。從陪做作業到陪理書包,從陪上興趣班到陪彈琴,從陪到不陪再到陪,也是出現過反覆等各種情況。但現在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陪了,僅需偶爾行使“抽查”的權利,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心得如下:

一、以大人的智慧、孩子的方式去陪讀。

儘管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彷彿已經懂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孩子,所以,首先在一些技巧和經驗方面,肯定是不如大人的,我們還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掌握局面的,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還是更能夠接受一些“遊戲”的方式,即使在你心裏,你覺得這事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但對於孩子,換了個形式,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説明:本來你是為了監督他做作業,然後坐在他對面看自己的書,你是一本正經地監督他,他是不得不被你監督,可是,如果換個形式,對他説:“兒子,我們來場比賽怎麼樣?”他肯定馬上來了興趣,問:“比什麼?”,然後告訴他:“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個任務……(把你自己定的目標告訴他),你的任務是做完自己的作業,我們看誰在規定的時間裏先完成?”這樣,孩子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也不認為你是在監督他,避免未來產生牴觸和依賴兩種不良的情緒。而且,可以許諾孩子贏的人有獎勵,前面兩次可以故意讓他贏,以激勵他的興趣,然後適當地時候自己贏,讓他輸,給點挫折,激起他更多的興趣。這個方法其實不僅僅適用在陪讀這裏,可以廣泛使用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效果非常不錯。

二、目前的陪讀是為了接下來的不陪讀。

之所以陪讀,除了解決類似“眼面前”的短期任務,還有個觀察和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目的,所以,目前的陪讀歸根結底是為了將來不陪讀。正是因為這個目的,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夠以“等上國中”或者“等上高中”就好了為目標,而要從一開始就主動有目標,有個計劃,準備要逐步“撤退”的,而不是“等”到什麼時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是簡單地“監督”和“陪”了,而是會在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裏,然後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些建議,然後重點地讓孩子改正,給孩子鼓勵,讓他(她)明白自己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當然,這個“明白”的過程也可以“遊戲化”一些,比如你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狀況有好轉了,就可以某次藉故正好有應酬或者要加班,向孩子“請假”,説今天不能一起完成競賽遊戲了,看來只能他(她)獨自完成了,孩子會因為這個變化產生新鮮感,會激起某種興趣,家長也正好借記檢驗一下成果,然後給孩子一個積極的鼓勵

。如果效果好,逐步增加次數,直至不再陪;如果效果不好,觀察或者詢問,發現問題,繼續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改正,直到完全解決。這才是陪讀的真正目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然後幫助他一起改正和解決問題,樹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知道,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這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很重要。當初我陪兒子去彈琴,因為知道這是一定要家長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剛開始的幾堂課,很認真地跟着一起聽樂理,看指法,後來,我就覺得這不是個辦法,長此以往下去,就變成我上課了,而且,他因為有大人上也產生了依賴。後來,我有一次特意沒去,然後回來就説要請教他,因為那天的課沒上,他興致高昂,當起了“小老師”,給我講了那天的課堂內容,我極大地鼓勵他,然後告訴他:“媽媽以後肯定跟不上你的進度了,因為你不僅上課,還有練習,媽媽根本就不練習,怎麼能跟得上你的進度和水平呢?!”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上課自己去上了,還會抓緊練習,每次都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已經跟不上我的進度了?!”我説:“是的,媽媽現在最多是能聽出來你彈的不流暢了,但是錯在指法上還是樂理上,媽媽已經分不出了,所以,必須靠你自己了。”從那以後,兒子彈琴我再沒陪過,但每週他會興致勃勃地演奏給我聽。同理可得,在學習其他功課和知識的過程中,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三、不僅僅是陪讀。

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做功課,學習,讀書方面需要我們家長陪,很多時候,甚至整個人生,他們都需要我們陪!但這個陪,一定只是“陪”,而不是替代,也不是“監督”。我們之所以陪,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面對”,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幫忙,幫助他們面對,但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徹底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者滿意”,做什麼事情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讓我這麼做的”,父母更不要用“你幫我把書讀讀好就行了!”“你快點給我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

以此類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問題和安排,我們家長都會有這種包辦替代的“越權”,而不是真正地“陪”孩子成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説説的口號,而是在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一廂情願地做很多自認為“為了孩子好”的事情,往往適得其反。也只有這樣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僅是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牽掛和付出,不僅僅是讓我們願意傾注一生心血、傾一生積蓄而付出的那個“前世冤家”,而是能讓我們解讀父母養育之恩,讓我們重温來時之路,讓我們感懷同行之人的“精靈”!想起晨風説的那個“蠟燭”的比喻,其實,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刻,就在燃燒了,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或者説我們知不知道。可是,因為孩子的出現,或者我們的某個寄託,或者事業的成功,或者某個理想和追求,讓我們的燃燒更有了目標,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層意義,使這燃燒不僅燃燒自己,還能照亮家人、他人,甚至後人,那就不是一種悲壯,而是一種温暖。

個人心得,與博友們分享,祝友們都能盡享其樂、樂享其福!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11

謹以此“心得”獻給家有國中以下兒女的博友們,在此格外感謝晨風,讓我有想法整理此心得。

犬子恰與晨風友之公子同級——國小四年級,十年來,各種“陪讀”的情況都有,不單單是晨風目前才出現的以陪讀之名行“監督”之實。從陪做作業到陪理書包,從陪上興趣班到陪彈琴,從陪到不陪再到陪,也是出現過反覆等各種情況。但現在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陪了,僅需偶爾行使“抽查”的權利,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心得如下:

一、以大人的智慧、孩子的方式去陪讀。

儘管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彷彿已經懂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孩子,所以,首先在一些技巧和經驗方面,肯定是不如大人的,我們還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掌握局面的,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還是更能夠接受一些“遊戲”的方式,即使在你心裏,你覺得這事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但對於孩子,換了個形式,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説明:本來你是為了監督他做作業,然後坐在他對面看自己的書,你是一本正經地監督他,他是不得不被你監督,可是,如果換個形式,對他説:“兒子,我們來場比賽怎麼樣?”他肯定馬上來了興趣,問:“比什麼?”,然後告訴他:“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個任務……(把你自己定的目標告訴他),你的任務是做完自己的作業,我們看誰在規定的時間裏先完成?”這樣,孩子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也不認為你是在監督他,避免未來產生牴觸和依賴兩種不良的情緒。而且,可以許諾孩子贏的人有獎勵,前面兩次可以故意讓他贏,以激勵他的興趣,然後適當地時候自己贏,讓他輸,給點挫折,激起他更多的興趣。這個方法其實不僅僅適用在陪讀這裏,可以廣泛使用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效果非常不錯。

二、目前的陪讀是為了接下來的不陪讀。

之所以陪讀,除了解決類似“眼面前”的短期任務,還有個觀察和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目的,所以,目前的陪讀歸根結底是為了將來不陪讀。正是因為這個目的,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夠以“等上國中”或者“等上高中”就好了為目標,而要從一開始就主動有目標,有個計劃,準備要逐步“撤退”的,而不是“等”到什麼時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是簡單地“監督”和“陪”了,而是會在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裏,然後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些建議,然後重點地讓孩子改正,給孩子鼓勵,讓他(她)明白自己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當然,這個“明白”的過程也可以“遊戲化”一些,比如你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狀況有好轉了,就可以某次藉故正好有應酬或者要加班,向孩子“請假”,説今天不能一起完成競賽遊戲了,看來只能他(她)獨自完成了,孩子會因為這個變化產生新鮮感,會激起某種興趣,家長也正好借記檢驗一下成果,然後給孩子一個積極的鼓勵

。如果效果好,逐步增加次數,直至不再陪;如果效果不好,觀察或者詢問,發現問題,繼續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改正,直到完全解決。這才是陪讀的真正目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然後幫助他一起改正和解決問題,樹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知道,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這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很重要。當初我陪兒子去彈琴,因為知道這是一定要家長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剛開始的幾堂課,很認真地跟着一起聽樂理,看指法,後來,我就覺得這不是個辦法,長此以往下去,就變成我上課了,而且,他因為有大人上也產生了依賴。後來,我有一次特意沒去,然後回來就説要請教他,因為那天的課沒上,他興致高昂,當起了“小老師”,給我講了那天的課堂內容,我極大地鼓勵他,然後告訴他:“媽媽以後肯定跟不上你的進度了,因為你不僅上課,還有練習,媽媽根本就不練習,怎麼能跟得上你的進度和水平呢?!”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上課自己去上了,還會抓緊練習,每次都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已經跟不上我的進度了?!”我説:“是的,媽媽現在最多是能聽出來你彈的不流暢了,但是錯在指法上還是樂理上,媽媽已經分不出了,所以,必須靠你自己了。”從那以後,兒子彈琴我再沒陪過,但每週他會興致勃勃地演奏給我聽。同理可得,在學習其他功課和知識的過程中,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三、不僅僅是陪讀。

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做功課,學習,讀書方面需要我們家長陪,很多時候,甚至整個人生,他們都需要我們陪!但這個陪,一定只是“陪”,而不是替代,也不是“監督”。我們之所以陪,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面對”,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幫忙,幫助他們面對,但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徹底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者滿意”,做什麼事情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讓我這麼做的”,父母更不要用“你幫我把書讀讀好就行了!”“你快點給我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

以此類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問題和安排,我們家長都會有這種包辦替代的“越權”,而不是真正地“陪”孩子成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説説的口號,而是在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一廂情願地做很多自認為“為了孩子好”的事情,往往適得其反。也只有這樣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僅是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牽掛和付出,不僅僅是讓我們願意傾注一生心血、傾一生積蓄而付出的那個“前世冤家”,而是能讓我們解讀父母養育之恩,讓我們重温來時之路,讓我們感懷同行之人的“精靈”!想起晨風説的那個“蠟燭”的比喻,其實,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刻,就在燃燒了,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或者説我們知不知道。可是,因為孩子的出現,或者我們的某個寄託,或者事業的成功,或者某個理想和追求,讓我們的燃燒更有了目標,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層意義,使這燃燒不僅燃燒自己,還能照亮家人、他人,甚至後人,那就不是一種悲壯,而是一種温暖。

個人心得,與博友們分享,祝友們都能盡享其樂、樂享其福!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篇12

我是九年級五班黃楊的家長,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孩子的成長心得。在4月28日的直升二中面試中,黃楊以7A全A的成績直升青島二中,三年的國中生活終於劃上了比較滿意的句號。

在這裏,作為家長,請允許我表達一下此刻的心情。首先我要深深地感謝我們的學校--實驗國中,感謝她給予孩子全面發展的舞台,才能讓孩子在直升面試中自信滿滿,化解物理、數學、文綜、創新各種怪題、難題,並且在眾多評委老師面前從容做答,充分展現實驗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要感謝我們的班主任宋老師、以及馬老師等各任課老師,感謝老師們三年來不辭辛勞的付出,嚴謹務實的教學風格,和小雨潤如酥的無微不至的關愛,她們不僅給予孩子知識,也教會孩子如何做人。

回顧陪伴孩子一路走來的三年,緊張、焦慮、欣喜充斥其中,三年來,孩子成長了,作為家長,我感覺也成長了,現在把我陪伴孩子的一點心得,特別是陪伴孩子直升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有不當之處有各位批評指正。

一、多陪伴孩子。記得孩子剛派位進入實驗國中的第一次家長會,我們的班主任宋老師講的一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國中的三年非常的珍貴,青島的會考異常的嚴峻,請各位家長在這三年裏,一定要放緩你事業的腳步,多陪伴孩子,孩子是你人生最大的事業”。是啊,家長做的再成功,但如果因為你忙於自己的事業,疏忽了孩子身心的成長,那你事業做的再大,錢爭得再多,都不能彌補這一心痛。國中這三年,孩子要迎接無數大大小小的考試,成績有好有壞;要參加很多班級、學校和教育局組織的活動和各種比賽,有成功有失敗。作家長的,在照顧還孩子的物質生活的同時,還要做好精神生活的心裏導師,亦師亦友。在孩子日常單元考試的時候,不管考得好與壞,都要幫助她分析原因,而不要光是埋怨,説什麼“為什麼粗心,為什麼不認真聽講,不多做題之類”的話,把埋怨轉換成這樣一句話吧,“唉,多虧了這次考試,讓我們發現了這個單元這個知識點學得不透徹,咱找點題練練吧,肯定沒問題”。也不要對孩子的成績不聞不問,孩子畢竟是孩子,你不管她,她可能也會得過且過,對出現的問題不放在心上,積少成多,到了期中、期末這樣的大考就會暴露出更大的問題。

二、多參加學校的活動。這次直升結束後,我最大的感覺還是:孩子以前參加的任何學校組織的演講、主持、辯論賽、以及主持班級的班會等等這些活動都是值得的,都是有用的,都是有回報的。我們這屆是最後一屆直升政策,但是對八年級七年級的孩子來説,你們還是有高中的自主招生,並且目前大學聯考也有自主招生考試,都有面試環節,這就需要孩子們平時的各種鍛鍊。這次的2中直升面試是,抽取文綜和創新題目各一道,給你8分鐘的時間,來回答這兩個問題,也就是説,每道題只有4分鐘,這4分鐘,用2分鐘的時間迅速整理思路,記下答題要點,然後用2分鐘的時間有條不紊地回答,不僅不能磕絆,還要邏輯清晰、條理。所以説要回答好真不容易,只有平時多參加學校組織的這些演、辯論賽等這些活動,才能鍛鍊孩子出口成章的本領,千萬不要覺得參加這些活動耽誤了學習,耽誤了寫作業,而讓孩子放棄了鍛鍊的機會。

三、功夫在平時。這次直升,我和孩子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幹什麼事情,都不能投機取巧,不能臨陣磨槍,你以為你為這次直升準備的很充分了,結果卻發現,你準備的東西沒有任何用處,所有考得東西都不是你這幾天所準備的,都依賴於你平日的積累。這次數學創新面試,我和孩子把2中最近幾年的直升試題好一個研究,發現2中這幾年主要考得是二次函數和幾何,所以我們就在這兩塊上下了很多功夫,看了高中有關內容,但結果面試的時候,二中卻改變了以前出題的思路,出了2道概率湊數的題,這讓很多孩子傻了眼,但仔細冷靜下來,其實不難,這還需要依賴你日常的數學積累和數學素養。

四、多看書、看雜書。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絕不是死讀書的孩子。所以孩子在日常學習之餘還是應該多看看一些名著和人文類的書,如紅樓夢、西遊記、圍城等;多看一些報刊雜誌,三聯生活週刊、讀者、青年文摘這些刊物都不錯;還有早報、晚報這些報紙,也要多看,特別是第二版那些針對當前時事的議論,都是非常好的。這些不僅有益於你的自主招生面試,還有益於九年級、高中議論文的寫作以及政治的答題。

五、不能有弱科。目前八年級這一屆開始,語數英物化史地生信息等9門課都就實行會考,要進入一所好的高中拿到更多的A,這就要求各科必須起頭並進,有優勢學科是好事,但是不能有弱科。無論哪個學科出現問題,都必須認真對待,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和詳細計劃,嚴格執行。黃楊九年級期末政治只考了58分,比別的孩子拉了10幾分,是她唯一的一門B,當時我和孩子分析原因主要是發現孩子主觀思想不重視,覺得這是一門開卷考試的科目,平時不用複習,到場臨時發揮就行,不就是從書上抄抄嗎,可是真正到了考試,卻發現題量很大,不翻書都做不完,更別説一道道去翻書了。經過與政治老師溝通,才知道原來政治也需要背,需要對課本非常熟,而且也要關注時事,吃包子、嫦娥奔月這些熱門話題平時也要多關注。因此寒假裏,孩子在政治這門科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結果期初考試就考了76分。所以説,出現弱科,就説明孩子學習方法不對,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幫助,一起查找原因,如果這時不能靜下心來與孩子一起解決困難,只是一味的訓斥,只能適得其反。

記得孩子在市三好的競選稿中寫道:三年一路走來,一路歡笑,一路拼搏。看後很是欣慰,因為孩子把三年中的挫折、沮喪、努力,都作為拼搏中的一部分。陪伴孩子國中三年,真的是樂在其中,陪着孩子成長,陪着孩子拼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78d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