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教育是一個自人類文明誕生至今,無限存在的永恆課題。她延續至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日,仍是我們無法迴避.異常重視的問題。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3篇)

人生如夢,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應完成的任務,總結起來不過區區兩件,一是在社會中實現自我,獲得事業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後代,完成自我延續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立體.全方位式的教育,僅僅依賴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項異常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個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就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2

與兒子一起參加讀書會,一直以來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耐於身為職場媽媽,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務,實在抽不出太多時間來陪兒子一起讀書。

假期來了,讓我能有充分的時間陪同孩子讀書,感受非常好!

兒子喜歡看書,更喜歡讓爸爸、媽媽陪着一起閲讀的感覺。他曾經説:我覺得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這樣感覺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實從內心是非常期待家長一起讀書的哦。

每次等看完一本後,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兒子會告訴我在書中他認為感興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則幫他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我們還啟發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秀及具有閃光點的地方。

孩子的閲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全面提升閲讀力對於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通過假期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從中體會到了幸福和滿足。希望我以後每天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孩子國小四年級又一個學期馬上就要過去,在這學期,孩子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從孩子的寫作中我感到孩子的寫作知識進步太大了,這正是這學期陪孩子多看一些課外書籍的結果。

如何讓孩子在讀書中獲得豐富知識,我認為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讀書對寫作的重要性,要在寫作中用上平時讀書中學到的好的詞語,只有多讀、多看多用腦子去想,這樣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其次,提高孩子的讀書的興趣,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購買一定的書籍,經常和孩子聊天,在聊天中發覺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為了讓孩子對讀書感興趣,可以多給孩子做些小遊戲,適當買些小玩具等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不要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枯燥無味,挑選一些內容豐富的書籍讓孩子閲讀,引導他們怎樣去理解書中的內容,理解了書中的內容,讓孩子去寫作,用這種讀寫結合的方式去提高孩子獨立寫作的能力。為了讓孩子更好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我經常購買孩子感興趣的書籍給孩子閲讀,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特意結合孩子的特點佈置一個書房,在牆壁上貼一些提高讀書興趣的圖畫。

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做家長的考驗,我們應督促孩子每天朗讀一篇文章,讓孩子有意識的識記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詞語。在讀書中遇到問題提出疑問時做家長應儘量正確的回答孩子的疑問,遇到回籤不出來的問題時要翻閲其它書,一定要正確對街回答孩子疑問,要幫助孩子提高一下思維空間,第一次接觸的詞語要重複的閲讀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記憶才會更深刻。

通過這四年間陪孩子的讀書。讓我這個做家長的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更讓孩子懂得了什麼是自尊,什麼是自愛,什麼是自強,真正體會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含義,把孩子帶進了書的海洋。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伴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做為家長,在享受孩子成長喜悦的同時,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過程是不停嘗試、探索的過程,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讀書的好處就不必多説了,但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着急不得。有人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是激發孩子讀書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最有效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着的,與他們同呼共吸的榜樣,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誘,身體力行,包括親子共讀,還要不擇時機地結合書中內容交流溝通看書的心得,這樣可以加深印象,促進理解。同時,為孩子營造一個家庭書香環境。讀書是一種很好的休閒方式,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讀書的氛圍,那更是妙不可言。引用《閲讀的媽媽》中的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孩子的智慧從哪裏來?從媽媽講的故事中來,從書本中來。有空的時候,我會很喜歡給孩子讀讀書。在家裏擺放書的時候,最好在孩子的牀頭、書桌、沙發上都放些書,以便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讓孩子生活在書的懷抱裏,受到書的薰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愛上書。在培養孩子讀書興趣的過程中,我經常和孩子一起在書城看看書。在書的海洋裏,無數的讀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着自己喜愛的書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齡人,讓孩子置身於書的海洋中,會給孩子一種強烈的薰染。常在書邊逛,自會沾書香。有時回家的時候再買上一兩本。

現在,我們的孩子已經升入國小二年級,他們開始有對知識需求的渴望,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有對心靈深處幻想的憧憬。一旦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就等於在孩子的心裏安裝了一台成長髮動機,孩子未來的成長力量將會是無窮無盡的,這就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種子,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書吧!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5

伴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做為家長,在享受孩子成長喜悦的同時,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過程是不停嘗試、探索的過程,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現在,我們的孩子已經升入國小二年級,他們開始有對知識需求的渴望,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有對心靈深處幻想的憧憬。一旦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就等於在孩子的心裏安裝了一台成長髮動機,孩子未來的成長力量將會是無窮無盡的,這就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種子,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書吧!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近些年來,由於時間的關係,很少能如學生時代枕書而眠,偶爾拈來梁實秋,林語堂的散文和雜文讀上一兩篇,以補凡塵雜事之餘之所缺。今讀林之《論解嘲》,覺得文章頗有見地,寥寥之數語,體現解嘲者之偉大胸襟與機敏之智:原文如是説:“希臘大哲人蘇格拉底,娶了姍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婦,常作河東獅吼。傳説蘇氏未娶之前,已經聞悍婦之名,然而蘇氏還是娶她。他有解嘲方法,説娶老婆有如御馬,御馴馬沒有什麼可學,娶個悍婦,於修心養性的功夫大有補助。有一天家裏吵鬧不休,蘇氏忍無可忍,只好出門。正到門口,他太太由屋頂倒一盆水下來,正淋在他的頭上。蘇氏説。“我早曉得,雷霆之後必有甘霖。”真虧得這位哲學家雍容自若的態度。

林肯的老婆也是有名的,很潑辣,喜歡破口罵人。有—天—個送報的小孩子,十二三歲,不識道送報太遲,或有什麼過失,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惡罵,詈不絕口。小孩去向報館老闆哭訴,説她不該罵人過甚,以後他不肯到那家送報了。這是一個小城,於是老闆向林肯提起這件小事。林肯説:“算了吧!我能忍她十多年,這小孩子偶然捱罵一兩頓,算什麼?”這是林肯的解嘲。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林肯以後成為總統,據他小城的律師同事赫恩頓寫的傳記,説是應歸功於這位太太。赫恩頓書中説,林肯怪可憐的,每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時,獨林肯一人不大願意回家。所以林肯那副出人頭地,簡練機警,應對如流的口才,全是在酒吧中學來的。又蘇格拉底也是家裏不得安靜看書,因此成一習慣,天天到市場去,站在街上談空説理。因此乃開始“遊行派的哲學家”的風氣。他們講學,不在書院,就在街頭逢人問難駁詰。這一派哲學家的養成,也應歸功於蘇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對事情的看法也會五花八門,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解嘲,解嘲好處一在可以練就我們的反應與機敏,二來可以寬慰自身心靈,增加養性與德行。這也正如文中所説:“人生有時頗感寂寞,或遇到危難之境。人之心靈,卻能發出妙用,一笑置之,於是又輕鬆下來。”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這樣的度量,所以成其偉大。”故此大凡智者,不會因別人隻言片語惱羞成怒,更不會為之夜不能寐,而是微笑而了之,幽默而解之。現代人説:“我們要想解除心累,就必須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世界。”如果人云亦云或者是鬱悶而忍受嘲弄,則對健康和工作都不利。為了健康和愉快的心情,我們不妨在誇讚中保持清醒,修身奮進,也不妨在遇到嘲弄時修煉自己的度量和智慧,解之!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7

黃暈的燈光下,時鐘已經接近午夜11點,而我仍然沒有絲毫睡意,手中這本尹建莉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帶給我太多的感觸,特別是裏面樸實卻又有着深刻意藴的做法,更讓我欣喜不已,讓我無時無刻都能體會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大愛,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正所謂大愛無痕。

感動於尹老師設的那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與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一些家長和老師也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加深孩子的記憶,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為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為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品德的培養

合上書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自己的確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良”痕跡,似乎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錯誤,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所以批評一直貫穿在生活中,如果不説就覺得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冷靜想來,犯錯誤是兒童成長的必修課。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不要責怪,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不説”往往是最好的“説”,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給予理解,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在孩子教育細節上,我的確應該自覺糾正自己的言行和方法,換種眼光看孩子,將會發現孩子的優點真是不少。

原來,教育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改變自已比單純地督導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遠大於言教!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一種方式去做去説去做,我想他會慢慢改變的。今後我要把手中的鋤頭換成刻刀,力爭既做一個好媽媽。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黃暈的燈光下,時鐘已經接近午夜11點,而我仍然沒有絲毫睡意,手中這本尹建莉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帶給我太多的感觸,特別是裏面樸實卻又有着深刻意藴的做法,更讓我欣喜不已,讓我無時無刻都能體會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大愛,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正所謂大愛無痕。

感動於尹老師設的那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與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一些家長和老師也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加深孩子的記憶,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為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為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品德的培養

合上書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自己的確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良”痕跡,似乎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錯誤,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所以批評一直貫穿在生活中,如果不説就覺得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冷靜想來,犯錯誤是兒童成長的必修課。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不要責怪,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不説”往往是最好的“説”,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給予理解,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在孩子教育細節上,我的確應該自覺糾正自己的言行和方法,換種眼光看孩子,將會發現孩子的優點真是不少。

原來,教育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改變自已比單純地督導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遠大於言教!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一種方式去做去説去做,我想他會慢慢改變的。今後我要把手中的鋤頭換成刻刀,力爭既做一個好媽媽。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伴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做為家長,在享受孩子成長喜悦的同時,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過程是不停嘗試、探索的過程,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書是人類的朋友,讀書的好處就不必多説了,但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着急不得。有人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是激發孩子讀書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最有效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着的,與他們同呼共吸的榜樣,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誘,身體力行,包括親子共讀,還要不擇時機地結合書中內容交流溝通看書的心得,這樣可以加深印象,促進理解。同時,為孩子營造一個家庭書香環境。讀書是一種很好的休閒方式,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讀書的氛圍,那更是妙不可言。

現在,我們的孩子已經升入國小二年級,他們開始有對知識需求的渴望,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有對心靈深處幻想的憧憬。一旦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就等於在孩子的心裏安裝了一台成長髮動機,孩子未來的成長力量將會是無窮無盡的,這就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種子,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書吧!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成為一名媽媽已經九年了,但是平心而論,我並不是一位真正的好媽媽。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而在極少的陪伴時間裏,我又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工作與家庭平衡問題,一直都在困擾着我。甚至讓我一度想要換掉律師這個職業。直到我讀了《愛、金錢和孩子》,我豁然開朗,我意識到,即使我繼續做一個忙碌的律師,也可以做一個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精神引領的好媽媽。

《愛、金錢和孩子》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剖析了全球教育觀念的變化,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為什麼今天在中國“密集型教育”會成為主流。實際上,教育觀念的改變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比如,_年代,家長大多認為能上國小就上,上到一半上不下去了,回家幹活就行了,你讀一個大學出來當一個大學老師一個月大概掙30多塊錢,但如果在工廠裏邊當一個工人,差不了太多。所以,整個社會的人沒那麼焦慮,大家覺得我的孩子上大學也好,不上大學也罷,回報反正都差不多。所以,那時教育方式就趨於鬆散、趨於放鬆。

現如今,當這個社會上的收入差距開始拉大,一個人能夠賺錢,一個月賺上百萬,幾十萬都有可能。生活就差拉大,人們慢慢發現,教育的投資回報很大。你上一個好的學校,和你上一個普通的大學,或者甚至沒有上大學,你所收穫的收入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時候所有的家長和學校就開始使勁,因此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化傳統的問題。它和我們的經濟有着非常大的關係。

本書作者,即兩位經濟學家,將家庭教養方式分為三種:專斷型、放任型、權威型。專斷型,父母有時候會對孩子進行體罰,父母會有特別多的限制和規矩。這種方式之下,孩子沒有什麼發言權,父母跟孩子之間,也沒有過多的交流。父母最主要的是發佈指令。如果孩子做不到的話,他會用強權來要求他一定要做到,這是第一種類型。放任型,放任型的特點是他顯得很開明,他會關注孩子,但是孩子做任何事,哪怕孩子做了一些錯誤的事,他也會笑一笑,一切都隨着孩子去。權威型,權威型方法是通過説理和塑造價值觀來跟孩子溝通。簡言之,在權威型教養的過程當中,父母和孩子是經常溝通的,而溝通的實質內容,最主要的是要推進這個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在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上,以及在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上,權威型都是很好的。但是權威型需要一個良好的前提,權威型的父母,自己首先要有比較高的素質,權威型的父母自己要懂教育,而且也得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是的,我雖然沒有時間每天都有很多的時間陪在孩子身邊,關注他的一舉一動,但是我完全可以努力採用權威型教養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幫助他塑造正確的價值觀、關注他的心理健康。這才是養育的真正目的——使他成為一個好人,而非製造一台高分機器。

正如書中所説,要成為權威型父母,對父母的要求較高,要懂教育,要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脾氣。我不敢妄談“教育”,於是,我為自己設定的磨練第一課就要從控制脾氣、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這一點,是我尤為需要反省之處。我默默祈禱,希望愛和時間能夠彌補那些怒氣之下的言語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希望我的行動能夠帶領孩子一起學會控制情緒。

在深刻了反省了幾天之後,我在某天的睡前,鼓起勇氣向孩子真誠的道歉。我對兒子説:“請原諒媽媽曾經用那麼糟糕的方式對你,對你説了那些很重的話,媽媽希望你能理解媽媽的本意是愛你的,但媽媽用錯了方法。你是媽媽的孩子,媽媽很缺乏做好媽媽的經驗,媽媽現在正在努力做一個好媽媽,一個不發脾氣、能夠冷靜思考的媽媽。學習不單單是小孩子的事情,媽媽一樣也學要學習。你願意幫助媽媽成為一個好媽媽嗎?”兒子哭了,我問他是不是很委屈,兒子擦掉眼淚説:“不是委屈……”我抱住兒子,我知道兒子的淚水裏包含着愛與理解,還有希望——兒子,感謝你,無論我有多糟你依舊這麼愛我!

在兒子九週歲生日那天開始,我和兒子開始了“日記本漂流瓶計劃”,每天我會在日記本上一段想和孩子分享的故事或感想,或一句特別有趣的話,或是出差在外時對孩子的想念等等,總之是要把心裏的話分享給孩子。同時希望孩子也能積極的給予迴應,一幅畫、一個手工作品、一個腦筋急轉彎……隨便什麼都可以,回覆形式和回覆期限都不做硬性的要求。

希望我的改變與堅持能夠帶給我更多的成長,更希望我的成長能夠給孩子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兒子,你好!我是媽媽同學!請多多關照,未來我將與你共同成長!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下面結合在家長學校聽課後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啟發談幾點自己教育孩子的體會,同時也與各位老師和家長共同交流與探討:

一、賞識教育

關於賞識教育,我還特地買過碟子來看過,後來也在家長學校的講座裏聽老師提起。我們發現並賞識孩子的進步,不僅影響到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習和做事的態度。如果我們對孩子的進步不聽、不看、不肯定、不讚揚,孩子的學習態度肯定會受到打擊。所以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和表揚,常給他們鼓勵:“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驕傲!”當然,賞識教育並不意味道着拒絕批評,只是別忘了在批評他們過後仍記得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多愛他們!

二、學會寬容,拒絕自私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裏的小皇帝,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我相信眾多的家長對此都深有體會。獨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為中心,從小到大,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無須其操心,因為父母會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貼貼,有什麼好東西都是一個人擁有獨享。做錯了事,打不得,説不得,由此一來就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寬容。所以我們就要培訓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得團隊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我常常告訴兒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時常幫助別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學的幫助時,要懂得謝謝和感恩!

都説獨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們這樣從小缺少必要的磨練和經歷,顯然是人生一大缺憾和危機,而這很容易造成其個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確實很難想象將來步入社會會有怎樣的表現和姿態。

三、接受挫折和失敗

對於自己的兒子,我知道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差。從他出生到現在,幾乎沒受過挫折,也沒經歷過失敗。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兒子在學校由於不小心把同學撞倒了,從沒被老師批評過的他由於太緊張而臉色大變,反倒把老師嚇倒。由此可見,過於的呵護備至讓他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沒有承受能力,所以適當的讓孩子出温室見風雨是有必要的。有一天兒子回來後告訴我説他今天被老師罰站了,我問為什麼?他説因為上課講話,在我還沒來得及發表評論時他説:“媽媽,你不是説要讓我接受挫折教育嗎?被老師罰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當時我就笑了,是啊,也許偶爾犯一下錯誤被老師批評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委屈

承受委屈是堅強、勇敢的表現,是更為成熟更為深沉的勇敢。而這種承受或者這種承受力正是我們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許將來我們不會為他們的學習擔心,不會為他們的成績擔心,但卻會為他們如何走向社會?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適應這個複雜而多變的社會而擔心?!

那麼孩子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訴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處就要互相謙讓,這種謙讓與委屈不會讓他失去什麼。而我們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時更要勇敢地站立起來,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

五、養成良好的習慣

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也許就是一些良好的習慣!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對孩子而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受用終生。父母的言傳教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和影響着孩子。所以在我們要求孩子別這樣別那樣,要這樣要那樣時請問問自己是否這樣做了。而良好的習慣都是在一些瑣碎和細微的小事中培養和形成的。都説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那麼希望通過努力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將來在尋找成功時不至於兩手空空。

六、一分付出一分收穫

有朋友跟我説國小的孩子應該是在玩耍中度過,不應該整天學習。也許這話不錯。能讓孩子在他的童年想多快樂就多快樂,在他還是無憂少年時盡情享受快樂時光。可是,現實的教育卻讓我們不能這樣。面對如此竟爭激烈的社會,真恨不得教會孩子七十二變的本領,所以為了不輸在起跑線,為了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的地尋找幸福,作家長的只能是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東西。當然,撥苗助長也不好,孩子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那些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實施“開放式”管理的家長,你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記得有這樣一段話: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那就讓他做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吧,他一樣可以給你帶來春天的美麗;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片汪洋,那就讓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樣可以帶給你跳動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位名人,那就讓他做一個平凡的人,無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無論是一名軍人還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誠實、正直、善良、上進,為父母者都應感到驕傲,只要他是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足夠了。

所以,作為家長,我感謝學校、感謝老師,是你們辛勤的培養,才讓我們的孩子獲取知識,茁壯成長。無論將來他們從事什麼職業,能有多大成就,無論他們是大樹還是小草,是汪洋還是浪花,是名人還是凡人,是工人還是農民,是軍人還是商人,只要他們誠實、正直、善良、上進,做父母的也就知足了!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我培養孩子從小讀書、愛書的習慣。在培養孩子讀書、愛書方面總結了一些方法,希與各位家長探討:

一、人在出生時大腦的大部分還是空白,還要在出生後繼續形成,還要經過第二次誕生,也就是在接受外界各種信息的刺激下,人腦才能最終變得聰明和完善。早期外界的信息刺激不僅對人腦的完善有着異乎尋常的重要意義,而且就是對可塑性較小的動物大腦的發育也有着不可小覷的力量。

二、書中認為,人是早產三年的動物,三歲後才漸漸分開。在人生的頭三年存在着一個鏡像期,這時,孩子的大腦像海綿一樣全盤吸收他所感受到的一切。孩子的頭三年不是沒有記憶,恰恰相反,正是這些記憶構成了人生生活的基礎。人存在一個比性本能更為本質的智本能,與性本能不同的是,它的發育期是前幾年,一旦錯過,智本能便迅速遞減,出現萎縮現象。因此嬰兒的一年決非普通意義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於十年。

同時,書中也提醒廣大母親,孩子的頭三年固然是智力發育的最佳期,但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千萬不要只重視孩子的智力而忽視了對孩子行為範式的培養,而這比智力要重要得多。

三、書中認為,孩子越小,母親的作用越大,嬰兒出生時都是同母親聯體的,因此存在着一個宮外孕期。母乳餵養的重要不僅在於身體營養供給,更在於這種精神交流的皮膚傳愛。通過宮外孕期孩子同母親產生心靈感通,這種感通形成戀母情結。戀母情結並非性情結,而是心理情結,強大的戀母情結最終產生心理支持,這便是宗教、信仰的由來。

書中提醒母親,母乳餵養是母嬰連體的一種替代臍帶的乳帶,對孩子精神發育極為重要。哺乳是母親身體恢復的一次軟着陸。孩子最好由母親親自撫育,否則極易出現親生後母現象和孩子的心理混血現象。

四、書中認為,人的成長是由智力、意志、品德、氣概這四個主要方面構成的。這四者中,位於首位的是氣概,其次重要的是品德,它決定的氣概的方向正確與否,併為氣概的實現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持;再次則是意志,它為氣概的實現提供個體非智力方面的支持。最後才是智力,它僅僅提供工具性的幫助。因此,智力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充其量僅僅佔四分之一。

書中提醒母親,孩子在三歲前可以進行早期智力教育,六歲以後就應該重點進行氣概教育,特別是對初、高中的孩子,比較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讀偉人的傳記,以感受偉人博大的胸懷。

五、書中認為,目前人類的教育已陷入困境,困境的表現是再好的教育卻無法拯救道德水平的下降,其原因是教育的觀念和方法走到了盡頭。他認為目前所強調的教育都是“顯教育”,

即耳提面命、口傳心授,而對於更本質更重要的“潛教育”卻不加關注。道德、勇氣、責任感等都不是通過教育者的“教育”就能起作用,而是通過教育者的“做”才能達到目的。過往的教育學是“教”的教育學。在此之後的教育學將是“做”的教育學。對於這種“潛教育”,書中不僅指出其存在及作用,而且還詳細分析了其特徵,即習育與化育。習育是指行為的學習,化育為精神的學習,從而與現在的教育構成心得大教育觀。

六、書中認為,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學問,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幾年,他生命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東西都是由母親給予的,這種教育不僅影響着孩子自己的一生,而且同樣以社會遺傳的方式,也強烈地影響着更下一代的成長,沒有哪一種教育比、母教的影響更為深遠和永久。書中提醒母親,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母親是孩子的總設計師。

綜上所述,我認為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二、讓孩子學會思考與提問。猶太人從小就教育孩子,一般的學習僅是一種模仿.而沒有任何的創新,學習應該以思考為主,思考是有懷疑和答案組成的,思考是學習的基礎。

三、把握孩子教育成長的關鍵期。人如同瓷器,幼兒時期好比製造瓷器的粘土。培養孩子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四、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疼愛孩子並非是一味地呵護他,一味地順從他,我們應該以謹慎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培養和教育。

五、教育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從小培養“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篇,以補凡塵雜事之餘之所缺。今讀林之《論解嘲》,覺得文章頗有見地,寥寥之數語,體現解嘲者之偉大胸襟與機敏之智:原文如是説:“希臘大哲人蘇格拉底,娶了姍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婦,常作河東獅吼。傳説蘇氏未娶之前,已經聞悍婦之名,然而蘇氏還是娶她。他有解嘲方法,説娶老婆有如御馬,御馴馬沒有什麼可學,娶個悍婦,於修心養性的功夫大有補助。有一天家裏吵鬧不休,蘇氏忍無可忍,只好出門。正到門口,他太太由屋頂倒一盆水下來,正淋在他的頭上。蘇氏説。“我早曉得,雷霆之後必有甘霖。”真虧得這位哲學家雍容自若的態度。

林肯的老婆也是有名的,很潑辣,喜歡破口罵人。有—天—個送報的小孩子,十二三歲,不識道送報太遲,或有什麼過失,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惡罵,詈不絕口。小孩去向報館老闆哭訴,説她不該罵人過甚,以後他不肯到那家送報了。這是一個小城,於是老闆向林肯提起這件小事。林肯説:“算了吧!我能忍她十多年,這小孩子偶然捱罵一兩頓,算什麼?”這是林肯的解嘲。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林肯以後成為總統,據他小城的律師同事赫恩頓寫的傳記,説是應歸功於這位太太。赫恩頓書中説,林肯怪可憐的,每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時,獨林肯一人不大願意回家。所以林肯那副出人頭地,簡練機警,應對如流的口才,全是在酒吧中學來的。又蘇格拉底也是家裏不得安靜看書,因此成一習慣,天天到市場去,站在街上談空説理。因此乃開始“遊行派的哲學家”的風氣。他們講學,不在書院,就在街頭逢人問難駁詰。這一派哲學家的養成,也應歸功於蘇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對事情的看法也會五花八門,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解嘲,解嘲好處一在可以練就我們的反應與機敏,二來可以寬慰自身心靈,增加養性與德行。這也正如文中所説:“人生有時頗感寂寞,或遇到危難之境。人之心靈,卻能發出妙用,一笑置之,於是又輕鬆下來。”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這樣的度量,所以成其偉大。”故此大凡智者,不會因別人隻言片語惱羞成怒,更不會為之夜不能寐,而是微笑而了之,幽默而解之。現代人説:“我們要想解除心累,就必須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世界。”如果人云亦云或者是鬱悶而忍受嘲弄,則對健康和工作都不利。為了健康和愉快的心情,我們不妨在誇讚中保持清醒,修身奮進,也不妨在遇到嘲弄時修煉自己的度量和智慧,解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4o0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