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牢記黨的理想宗旨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牢記黨的理想宗旨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83年的光輝歷程。83年來,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跨入新世紀,黨又領導我們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值此建黨83週年之際,我們回顧黨的歷史,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就是要牢記黨的理想和宗旨,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聚精會神搞建設,求真務實謀發展,為早日建成“一户兩地”新巫山而努力奮鬥。

牢記黨的理想宗旨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一、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三次全委會上突出強調,全黨要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語重心長,意藴深刻。“求真”就是要認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務實”就是要在這種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行動和實踐。共產黨人求真務實,就是要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長期艱苦奮鬥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和人類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羣眾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實。與求真務實相對立的是弄虛浮躁,在我們黨員幹部隊伍中,有的同志思想浮躁,行為浮躁,“建功立業”浮躁,對待個人得失浮躁。自我定位太高,自我感覺太好,自我意識太強。稍有“風吹”就會盲動,稍有“誘惑”就會盲從,致使事與願違,欲速則不達。《荀子?勸學》中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求真務實的民族,舉世著稱的四大發明,宏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橫空出世的神州飛船,惠及人類的雜交水稻,無一不是中國人民經過十年百年艱苦奮鬥的結晶,“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浮躁是絆腳石,順境時,它使人心高氣傲,忘乎所以;逆境時,它讓人心灰意冷、隨波逐流。它能使幹部思想、作風、紀律渙散,使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偏離正道。對社會和家庭,對黨的事業和個人前途,有百弊而無一利。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力戒浮躁,培養穩重冷靜氣質,面對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站高一點、看遠一點、想長一點,科學理性地思考問題,客觀正確地分析問題,張弛有序地解決問題。

二、保持共產黨員的情懷。黨員作為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是“具有特種性格的人,是由特殊材料製成的”。先烈們爬雪山過草地吃野菜煮皮帶,焦裕祿、孔繁森治蘭考赴阿里以身殉職,鄭培民、谷文昌“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表現出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現在,有的黨員理想信念淡化、思想覺悟退化、紀律觀念弱化,其思想和行為脱離黨的要求,甚至悖離黨的宗旨,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能客觀分析、正確對待,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異化,喪失了黨員先進性。因此, 每一個黨員幹部必須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生活中要學會平衡。“萬事如意”作為一種美好祝願是人們所期望的,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做到。升學要受名額限制,晉級要受比例限制,待遇要受條件限制,就是鄉鎮的同志要求進城,站所的同志想到機關,一般幹部希望提拔等等,也都要受到工作需要、個人能力乃至機構編制等方面的限制。這些限制會給人帶來“不如意”。有人因為“不如意”產生想法難免,關鍵是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一切以個人為中心,不顧客觀實際,一味要求領導和組織滿足自己的願望,否則便怨天尤人,發牢騷,擺攤子,如此態度只會使人更加“不如意”。生活中有人腰纏萬貫,有人寅吃卯糧;有人顯赫一方,有人默默無聞;有人周遊列國,有人不知秦漢。人生百態,並非所有的人都一定要粉墨登台,冠蓋龍袍,出將入相。一位名人曾感言生活:吉莫吉於知足,廣廈千間,夜眠七尺,珍饈百味,不過一飽,應該有知止不殆、知足常樂的境界。生活中還要學會取捨。蘇格拉底曾要求他的一羣學生把一堆精美的鵝卵石當作人生想要的“珍寶”如榮譽、地位、權力等帶回家去,結果每一個學生都裝了滿滿一大口袋,卻沒有一個人把想要的全都帶回家,只留下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三件“珍寶”——健康、善良和努力。人生的過程就是取捨的過程,獲取的同時也在割捨。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在人民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應該取前者而舍後者。偉人周恩來,死不留灰,生而無後,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無怨,終不留言,他把自己的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人民。在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面前,“我是黨員,我先上”,葉欣、鄧練賢……這些在抗擊非典鬥爭中英勇獻身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行動和生命詮釋了什麼是“三個代表”。生活中更要學會感謝。深谷中的一叢幽蘭,沒有因遠離塵世而懊悔自棄,而是感謝那幽谷給予它的寧靜。雄鷹選擇在藍天翱翔,也就不再羨慕鯨魚在大海遨遊。有人主張人生“三看”,到貧民家看看,到監獄裏看看,到火葬場看看。到貧民家看看,你會感謝工作的重要;到監獄裏看看,你會感謝自由的珍貴;到火葬場看看,你會感謝生活的美好。黨員幹部學會感謝,不僅要學會“換位思考”,更要學會“換位體驗”。機關幹部同下崗職工、鄉鎮幹部和農村羣眾,不妨都作一次換位體驗。這樣,你就會深深懂得“感謝”的內涵,不僅會保持平常心態生活,使人生變得充實而快樂,而且更會體驗到作為共產黨員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使人生價值得到提煉和昇華。

三、牢記“進京趕考”的教導。半個多世紀前,一代偉人毛澤東,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農村的最後一個戰略指揮所——西柏坡村口時,以東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獨特話語,把共產黨在新中國的執政定位為“進京趕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共產黨人以優異的成績,向中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新形勢、新目標、新情況,要求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要常樹“趕考”意識,常懷“趕考”之心,以此去面對和迎接新的考驗、新的挑戰。

“趕考”意味着學習。江澤民同志曾推薦《曾國藩》一書,少年毛澤東“獨服曾文正”。曾國藩一生立功、立德、立言,被後世研究者定格為“完人”。曾國藩是否“完人”,我們不予評論,但他“赫赫有功源學問”是值得推崇的,在他的生活中可以沒有美服、佳餚、華宅,但不能沒有書。他曾説:“書味深者,面自粹潤”,意即讀書不但有益功業,而且有益健康。為了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即使有知識有能力的人也不能“坐吃山空”,本身就是“山間竹筍”的人,就更不該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赴飯局、打麻將、侃大山上。

“趕考”意味着責任。進入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責任歷史地落在了我們肩上,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鐵肩擔重任”。每一位黨員幹部不管權力大小,不論職務高低,都要接受人民的“考試”。當前,必須緊緊把握髮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為羣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僅要“考試”及格,而且要考出好成績。

“趕考”意味着吃苦。莘莘學子求學路上懸樑錐股、囊螢映雪,映現出十年寒窗、不倦苦讀的身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山區縣,基礎薄弱,條件艱苦,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實現“一户兩地三步走”的奮鬥目標,會面臨許多困難,吃苦是不言而喻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當然,我們講吃苦,並不是説要大家再去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在目前還相對艱苦或困難的條件下,要正視艱難困苦,而不是懼怕它,並通過努力奮鬥去改變現狀,創造美好生活。

“趕考”意味着奉獻。我們黨一貫要求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踐行宗旨。從嘉興南湖的紅船第一次揚起鮮紅的黨旗,就有一代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俯首甘為孺子牛”。革命先輩們如此,雷鋒、焦裕祿如此,孔繁森、鄭培民如此。正因為有了這些前仆後繼的“孺子牛”,黨的事業才蓬勃發展、興旺發達。我縣二期移民大決戰中,也正因為有一大批黨員幹部甘當“孺子牛”,大大推進了工作進度,圓滿完成了目標任務。奉獻和獲得既對立又統一。有人認為,共產黨人提倡奉獻精神,就必須否定個人的利益和價值,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黨員作為黨的一份子,其個人價值是與黨的事業、黨的命運息息相關。離開黨的事業,黨員個人價值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可能實現。就像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作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只有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做出成績和貢獻,只有為黨的事業奮鬥不息,個人價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可以肯定,通過全縣幹部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巫山一定會越來越美好,個人所有合理正當的要求也都將在未來的發展中逐步得到滿足,發展也必將為個人價值利益的實現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vy47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