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聽課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聽課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聽課心得體會 篇1

上一週我們到潼川二小聽了幾節非常精彩的數學課,讓我感到收穫很大。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不僅領略了各位教師出類拔萃的教學風采,也讓我從中感受到國小數學課堂的靈活多變。下面就從一下幾點談談本人這幾節課感受最為深刻的地方。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聽課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紮實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積累經驗。

二、課前準備過程很有特點,每位教師採取不同的方式創設情境教學,賴老師語言簡潔,思路清晰,引導到位,注重讓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動嘴説,給了學生充分的空間,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課堂教學效果很好。肖老師語言流暢,乾脆利落,問題的指向性強,認識數和數的順序時老師先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張老師課堂教學靈活,不管她的方法多樣,她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他比較有經驗把平時學生常出現的或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展示給學生,讓他們防範於未然。練習題的設計精準並體現出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對以後的教學做好了準備。這樣讓學生既學到了新知識又鍛鍊了能力。

三、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佩服他們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不僅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還配有畫面優美的課件教學。並且老師都能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並能很好的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達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四、練習設計基礎實效,新課過後的練習訂正及時,這樣更好的鞏固新知。只有及時鞏固才能更好的使學生牢記掌握所學知識。

五、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作為一名老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説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説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説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總之,我對此次學習感觸頗深,認為短短的三天的時間,收穫多、收穫的質量高、學習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認真反思我的工作,虛心向各位老師學習,特別是在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如何通過現有的教學設施高效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爭為我校中學數學的發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聽課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已從教二十年的“老”資歷教師,我深知,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的重要性。學期開始,我園參加的“鎮江市幼教藝術教研協作發展共同體”研討活動中邀請了丹陽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狄留芬老師為我們作精彩的講座“幼兒園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早就聽説狄留芬老師長期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有及其豐富且獨到的幼兒園音樂教學經驗,是鎮江市的學科帶頭人。上學期有幸見到過狄老師,她平易近人、温柔隨和,臉上總是呈現一抹淡淡的微笑。她把自己在幼兒園音樂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娓娓道來,使我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瞭解得更全面、更系統;使我更深切地體會到音樂活動的重要性;使我懂得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竟可以創設這麼多有趣、多變的遊戲;使我懂得幼兒園也可進行合唱教學;……更重要的是,我深深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與趣味,感受到音樂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生受益。

這次狄留芬老師帶來了《幼兒園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的研討活動。針對幼兒園歌唱教學中常見的問題:1.教學目標的單一;2.教學方法的枯燥;3.歌唱形式的老套;4.技能方法的缺失。一一做了分析和問題解決的策略。

幼兒園歌唱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一)教學設計規範嚴謹。

解決思路或辦法:目標明確,教學環節要得當,教學程序要嚴謹。

(二)教學準備充分。

解決思路或辦法:教材要熟記,課前準備充分,教態要自然生動。

(三)歌唱活動中忽視對幼兒聲音的關注

解決思路或辦法:1.從養成“輕聲”説話的習慣開始;2.教師正確範唱(熟記:情感投入、合理表達、把幼兒當觀眾);3.引導幼兒在體驗作品情感的基礎上嘗試用咬字、吐字、呼吸變變化。

狄老師重點研討了歌唱活動的三個環節。歌唱活動一般有三個環節:導入、學唱、表現。

導入:動作導入、情景表演導入、講故事導入、歌詞朗誦導入、遊戲導入、提供感性經驗導入、繪畫導入、發聲練習導入、一日活動中的滲透(形成初步印象)。創設情景的目的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學唱(歌詞):藉助圖譜、分句教唱法(難點部分)、按音樂旋律及詞邊做動作、利用課件跟唱、藉助遊戲學唱、反覆重複練習(每一遍的運用不同的形式)運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體驗歌唱帶來的快樂。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興趣易轉移,情緒不穩定。如果僅讓幼兒隨着教師一遍遍的反覆學唱,勢必會引起幼兒的反感,對學唱歌曲失去興趣,教師要想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高質量的進行歌唱教學,就必須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因為幼兒只有在參與音樂實踐的活動中獲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得到發展。從節奏入手對幼兒進行歌唱教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表現:歌表演、單獨、集體、合唱、對唱、接唱、輪唱、集體與個別的互動,啟發引導,使幼兒掌握演唱技巧。

最後,狄老師拋出了2個研究問題:

1.幼兒園唱歌活動有必要發聲練習嗎?

教師:有必要,但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以遊戲為主,增強趣味性,不要過於強調純技術上的發聲練習。明確發聲練習的目的:能用自然美好的聲音歌唱表現什麼樣的聲音是自然美好的?下巴放鬆,嘴巴自然張開,在講話的基礎上唱出

2.是否支持分句教唱的方法?

教師:不支持逐句教唱法,建議可以將歌曲中的難點句單獨拿出來教唱,並採用遊戲的方式。分句教的好處:便於幼兒模仿,提高音準。分句教的不足:破壞了歌曲的完整性、藝術形象和情感;難以促進幼兒積極記憶和思維。

從狄留芬老師的研討裏我學到了歌唱教學活動的新理念,以及歌唱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去把握、去解決,也不禁感慨狄留芬老師對歌唱教學的深入研究,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鮮的教學方法的運用,是我以前都沒做到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狄留芬老師的教研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聽課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培訓的主題是“問題解決”。體會頗深。

從董研老師的培訓中,讓我瞭解到了大到 “智慧教育”以及國內外一些信息網絡化的應用,小到我校雙平台的運用,使我大開眼界深深的感受到現在是一個信息網絡化的時代,我們要不認真用心的去學習,將會被淘汰,尤其學校給老師們提供了有力的資源平台,我們更要學會珍惜有利的資源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從郝晶晶老師的培訓讓我很震驚,一位80後的新教師居然進步這麼的大,無論是專業還是思維、理解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儼然象一位專家型的教師,由此我體會到只要我們做個有心的、用心的、對學生負責的教師,就一定會成長為專家型的教師。

鐵補校長的培訓,讓我最受益的是學道的編寫,即情境的設置、問題的提出、思維導圖的設置等。以開發學生潛能為目標的“問題體系”。這個體系以“問題”為中心,以“方法”為中介,以“答案”為結果,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構建了五個層次的教學結構,揭示了五種類型的“問題解決”情景對於開發學生潛能的功能作用。“所謂基本問題,教師在學道中可以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有一個能夠不受限制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的環境和機會,提出質疑,同時為學生介紹一些適當的研究方法,提供必要的探究條件和手段,讓學生通過自己實踐或實驗來驗證所學的知識,以及提出的解決問題方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rp8d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