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根據學校的安排,20xx年4月28日至4月30日,我校一行3人赴塔城第四中學參加新疆國中課堂教學改革第一屆高效課堂推進活動。對於這次學習的體會,可以説感受頗深,特別是洋思中學校長的講座以及各學校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使我感到驚歎,徹底推翻了我原來對教學改革的認識,下面我談談這次學習的體會。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一、所見、所聽

首先我要解釋一下,這是一次什麼樣的活動,什麼叫新疆國中課堂教學改革聯盟?20xx年9月29日在克拉瑪依第九中學成立,一共有十四個發起學校,包括:新疆醫科大學附屬學校、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石河子第十中學、塔城第四中學、烏蘇第五中學、温泉縣初級中學、布爾津縣初級中學、昌吉市第三中學、阜康市第二中學、吉木薩爾縣第二中學、吐魯番市第一中學、鄯善縣火車站中學、哈密市第四中學、庫爾勒實驗中學。這次講課的教師均是來自以上學校的教師。

4月29日上午聽了兩個講座,第一個是洋思中學校長秦培元做的報告,主要是介紹本校課改的經過和教學改革情況彙報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第二個報告是洋思中學副校長劉金玉的《掃除誤區、把握內涵、科學實施課堂教學策略》的報告。

4月29日下午至30日集中聽課,以同課異構形式呈現,我聽了7節歷史課,只有兩課內容,其中5位教師講授同一節課。講完課,專家現場點評。

二、活動中幾點認識和感受

1、良好的校園環境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這裏的環境不是指自然環境,塔城四中的校園面積並不大,但人文環境氣息濃厚,但這與我們平時見到的大多數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同,校園裏的兩棟教學樓,七年級教學樓的大廳裏掛着中國的傳統節日介紹,走廊裏以感恩教育和書法教育為主。八年級教學樓外是漢字筆畫書寫規範,樓裏是經典誦讀。

2、學生的個人素質良好,一律穿着校服,見老師問好,課前值日生在認真拖掃樓道,無人喧譁或在教室門口擁堵。給我影響最深的一個情景,洋思中學的教師講課時拖堂了,下一班的學生已經站在教室門口,我們都能看見,但卻沒有任何聲音,他們在門口安靜地站了20分鐘。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素質?

3、關於課堂改革,在校園裏的展示牌裏,每個學校都展示了自己本校的課改教學模式,比如阜康市第二中學的“五自”課堂教學模式、新疆醫科大學附屬學校的“四環節活動”課堂教學模式、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三二六教學模式、石河子第十中學三四五九課堂教學模式、塔城第四中學362教學模式、烏蘇第五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温泉縣初級中學的”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吉木薩爾縣第二中學三三三課堂教學模式、吐魯番市第一中學”373“課堂教學模式、鄯善縣火車站中學的”三段六環“教學模式、哈密市第四中學8333課堂教學模式、庫爾勒實驗中學三三六教學模式,這些模式具體怎麼操作,我不知道,但從這次教師的講課來看,雖各有模式,但無一例外都體現了”自主學習、教師引導、當堂訓練“的特點。

三、在工作中如何落實和實施

1、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反思我們的教學,在時間上的打拼,雖不能説是極限,但可再利用的時間也幾乎沒有了,再從時間上搞突破已經不太可能。要想進一步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只有提高課堂效率,走課堂改革之路。對於各中學的做法我們驚歎的不是他們的理念,這種理念我們早就有,驚歎的是他們的實踐。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堅定了自己的認識,只要在正確理論引導下,通過加強教師的理論素養,加上平時認真細緻的訓練,就一定會有新的起色。現在我們既有理論,又有別人成功的實踐,我們為什麼不試一試?其實,不是試不試的問題,而是勢在必行。

2、正視困難,而不能讓困難作為我們不搞教改的藉口。儘管有別人成功的經驗,在實施過程也一定會遇到不少困難。比如怎樣打破教師和學生固有的習慣,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怎樣調控課堂駕馭教學?學生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的差異、改革的氛圍問題等等。但這些問題不是不能克服的。這十幾個中學在教改過程中肯定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但都被他們克服且走向了成功。不是有句話叫“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嗎?關鍵是要邁出第一步。既要克服客觀上的困難,但首要的是克服主觀上的困難。

總之,此次外出觀摩學習,使我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為進一步搞好教學工作增添了後勁,今後將不遺餘力的把學習到的先進經驗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去。

最後,引用杜郎口中學的名言“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與大家共勉。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2

非常有幸能夠參加全旗國小數學“高效課堂”展示活動。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聆聽了十位老師的範課,聆聽了十位老師精彩絕倫的評課。此次聽課收穫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出類拔萃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受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藝的洗禮,更讓我從中發覺到了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們學習。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這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吃透”教材,還充分地瞭解學生。她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的發展觀。

2.教學過程精彩紛呈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一位老師都在板書的設計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師書寫工整,排列有序;並且老師們出手一筆清秀的字躍然而上,為課堂增色添彩等。總之,“板書”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發揮了它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每位老師的板書列出了本節知識點,並且將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用線畫出,使本節知識清楚明瞭。

3.學生自主學習

不管是哪節課,老師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差異;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體驗成功。付祥雨老師的四年級數學《合理安排時間》一課,整堂課輕鬆、自然。她那富有親和力的聲音,那親切而温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舒暢。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那種以師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點是讓課堂成為平等的課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放權給孩子,同時給孩子熱情的鼓勵。讓我覺得孩子們能在這種寬鬆,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應該是種享受,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4.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製作精美的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並逐漸進入課堂得到廣泛的使用,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能使教師更好的把握反饋信息,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本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用到了多媒體課件。無論是導入新課,新知識的學習,還是鞏固練習等都採用多媒體課件形式貫穿於整個課堂,環環相扣,真真實實地輔助了整節課的教學。

5.體現國小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的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慾就強,要突破的願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也體現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而這些正是這羣聽課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使學生感到數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着,看得見,易於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更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也實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會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另外,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思考的問題: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我們的教學回歸本真?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教師所要考慮的。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這學期學校組織老師閲讀 蔡林森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關於“先學後教”的操作方法,每門學科都組織了老師閲讀, 使得“先學後教”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對每位老師來説都是受益匪淺的。下面我就來談一談自己的個人體會。

蔡林森能寫出這本書, 並得到廣大師生的學習,在全國推廣, 説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方法還是有可用之處的。這本書應該是蔡林森的經驗之作, 是他多年基層教學管理工作的經驗之談,顯示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抱負之心。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掌握教材。

蔡林森説:“每個教學工作者都要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樣的教學理念。 這樣才能教好學生, 要把自己的愛心投注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這樣才是對學生的負責, 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一、要突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是一堂課中的大環節,而自學的成功是上好這堂課的基礎。要加強學生自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自學就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學生自學前,教師要抓住知識的重難點,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學生思考時,老師不要打擾學生。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巡視,留心觀察,廣泛答疑,有重點地輔導差生。

學生通過這樣的自學,發現問題,帶疑聽講,有效地克服了學生自學中的盲目性。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結束後,就進入了“教”這個環節,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而此環節的時間也只有10分鐘左右,這就決定了教的內容要少而精。教師只須教教材內容的20%,即重點、難點;只教學生不會的教的過程,是學生自學環節的延續和深化,是學生在進入最後一個環節——“當堂作業”中不出錯或少出錯的保證。在“教”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充分發揮。

三、運用“先學後教,當堂練習”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運用“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轉化落後生,培養優等生,縮短差距。由於教師不講,學生自學,教師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後進生,針對個別情況個別輔導。而優等生本身知識就學得牢固,理解得深刻。

2、 “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它符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能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並且很好的把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比如:1、1班的王麗同學,性格內向膽小,數學基礎很差,課堂上她很難跟上學習的步伐,課後,不敢問老師。可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她基本上能完成作業,跟上每天的學習步伐。學習上的信心也有了,課堂上還能看見她舉手發言。每當看見組內的同學互相探討研究問題,互相幫助快樂學習時。我都會想到蔡林森説的那句話:“如果教師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創造,那學生就猶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種的農民一樣,獲得了真正的解放,潛能就釋放出來了。當鞋合腳的時候,腳被忘記了。當教育適合學生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生命的偉大創造。”

3、運用“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減輕教師與學生的負擔,使師生得到了共同解脱。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組織者,不但解放了學生,而且解放了老師,解決了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苦,老師滿堂灌、學生不想學的問題。並且課堂上由於有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也能當堂完成作業,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就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這樣學生學得輕鬆,教師也教得輕鬆,有效減輕了師生的負擔.

四、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自學的一種形式,是學生走進文本的起始階段,搞好預習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預習的過程,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學習的過程,是探究並體會的過程,是形成見解和成果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過程。

教師為了上好課,總會在課前作一番精心的設計,以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一堂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教材的知識量也很大,僅靠四十分鐘完成要求的內容,時間會顯得非常緊迫,而且效果也未必會理想。

伴隨着新一輪課改及素質教育的落實,在課時減少而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更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課堂上的知識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課後作業卻成了老師最大的麻煩。因此,激發和鼓勵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活動,掌握有效預習策略,養成預習習慣,便成了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

課前預習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檢驗效果方面仍有待提高,這將成為我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先學後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課後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確,才能為學生指明自學的目標和方向,學生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是萬能的,總是在某種場合適用,某種場合不適用。但其精神實質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傳統教學中老師的越俎代庖,這些都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能使課堂精彩紛呈,能使校園生機盎然。做教師的我們應該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真正的融入到生本教學中去。去感動學生的精彩,去收穫成功的喜悦。這條路對我來説還很長很長,但我會盡己所能。相信“守望着春天必能看見春暖花開。能點燃學困生的激情。在我所任教的每個階段,都存在這樣一類學生:他們為數不多,跟不上班集體的整體要求,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對周圍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態度,產生“你好是你的,我不好不關你的事”的消極心理。教師若冷落或無意傷害,他們就會很敏感的在心理上與周圍的人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牆”。其實他們真正的心聲是:想學習好,但感覺很難。在我多年的教學中,也在關注這一羣體,想幫他們,讓他們像別的孩子一樣享受到學習、思考的樂趣,採取過各種方法,但收效都不盡人意。這一年來,學習了許多生本的理論,親歷了生本課堂,也在同行中感受到了生本教學帶來的成果。才真正的領悟了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下沒有差生,只有有差異的學生”這一觀念。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了三個口號:到教師中去!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去!“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好校長,那你就得努力成為一位好教師,一位好的教學專家。”XX市教育局決定開展的校長進課堂月活動恰恰給了我一次對教育家這段至理名言很好的踐行與詮釋的機會。讓我在上課、聽課、評課等活動中收穫滿滿,感悟頗深。

自從走上領導崗位,我始終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積極參與教師的聽評課活動,與教師一起探討課程改革的新發展、新動向。尤其是此次的校長進課堂月活動,進一步督促我更廣泛地深入課堂,上好公開課,為全校教師傳遞教學新理念和教改方向,起到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所以我精心準備教學設計,深入地瞭解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接受水平,並與同學科教師進行研討,選取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課上的每一句話都字斟句酌,做到簡潔、凝練。上課過程中,我不斷調整、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領者,教學中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的進一步理解,對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方式有了新的認識。通過上公開課,使我深刻認識到要做課堂教學的引領者,必須要治學嚴謹、精益求精。教師沒有嚴謹的教風,不會有高效的課堂教學,也不會帶動學生形成嚴謹的學風,更不會有良好的學業成績。

在聽評課中學習與提高。聽課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教師的教學條理是否分明,新教師課程新理念的落實如何,學生是否主動積極的參與,能否照顧學困生的照顧等課堂表現等。我將聽課中挖掘的優勢在校本教研時加以彰顯,中肯提出教師上課中存在的問題,鼓勵教師們發揮教學優點,改正缺點,使教師清醒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工作不足之處。通過聽評課拉近了與教師的距離,瞭解和掌握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學生情況等,更有效指導教師進行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參與集體備課,增強校本教研實效性。在“校長進課堂活動月”活動中,我參與集體備課2次。集備,是教師成長的平台。在集備中,同年組、同學科的教師進行資源共享,並將集備的成果輻射到課堂教學中。在參加集備中,我和其他任課教師在知識點、重難點突破上進行了探討和研究,給予恰當的指導,提出中肯的建議,在備學生方面提出始終要把學生看作是有思想和個性的人,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他們的個體差異。由於我的積極參與,讓所有參加集備的教師認識到集備不是走過場,而是要與教科研緊密結合,促進良好的教研之風形成。

在參與校長進課堂月活動的過程中,我切實地瞭解了各學科的教學現狀,同時,瞭解到教師們在執行新課程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困惑。作為一名教學的管理者,一定要經常置身於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憑藉聽課,能充分挖掘教師的閃光點,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進而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方式,更能督促教師鑽研課標和教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校長進課堂是一種活動,更是一種管理文化的迴歸,讓我們擺脱煩瑣,克服困難,關注課堂,迴歸課堂。校長進課堂月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它帶給每一位校長的意義和價值卻是日久彌新的,讓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收穫快樂。今後,我將繼續努力,要把校長進課堂活動當成一項常規活動,堅持住、實施好,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進,高標準辦好讓學生、家長、社會各界都滿意的學校。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通過閲讀《課堂教學活動透析要略》,我真是受益匪淺。

課堂是教師的主要舞台,傳統的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和教,學生在課堂上聽和學,這是一種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效率很低,並且不太符合社會的發展和人性的需求。新課改之後,對於課堂教學活動特別重視起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主線,以獲取直接經驗為主要目的,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潛能,讓他們通過這種體驗式和主動性的學習獲得進步。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教育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重視學生個性及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際經驗和解決事情的能力與技巧。《課堂教學活動透析要略》一書符合新課改的需要,要求教師做好課前準備活動、注重課堂秩序調控技巧、明瞭課堂教學的要義、掌握管理課堂的藝術、做好課堂組織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效率以適應社會教育發展的.潮流,是教師們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經驗總結和深刻分析。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追求課堂的生命力。課堂上,學生自由思考,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師爭論,隨時向教師質疑,甚至可以不同意教師的觀點。但並不是不需要教師的引導,而是更需要教師恰當、及時地發揮主導作用。一般疑問,可以“接球不回球”,讓學生在自我學習、合作學習中解決;關鍵性問題,可以發動學生精讀、思考、講座、爭辯,這樣就能使教師之心、學生之心、作者之心心心相印。疑中求思,思中探索,才能更好地煥發出生命活力。新課程關注的生長,是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事實上,這就要求教師要真正地把教育的着眼點放在培育璀璨的七色花上,助學生的知識成長,助學生生命的成長。

總之,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於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並在實踐中提煉出真正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6

上週我有幸在縣南小有幸參加了“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聽了6位老師的高效數學課,幾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不斷引導和激勵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一、重視課前師生互動交流

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採取玩遊戲、聊天等各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減輕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從中我發現,有效的課前熱身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必備條件。

二、課堂返璞歸真,還數學課堂的安靜

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公開課在我眼裏大部分是非常“熱鬧”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是“聲聲入耳”。而這次的課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安靜了很多,讓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的真實性、樸實性!

三、課堂上數學味更濃了

數學課堂要體現數學味道,但是以往的課堂上,某些老師為了迎合“時尚”,盲目地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大量生活、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一節課下來,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從導入上看,老師們設計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開門見山;有的直觀、形象;有的生動、有趣;有的巧設鋪墊,每一節課的情境創設都讓我們品出了數學獨有的味道。

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一方面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另一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各種信息,並注意規範學生的語言。

四、較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之間的關係

小組合作學生的優點,簡單説就是“1+1>2”,合作學習使學生有了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合作小組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了一個彼此交流、各展所長、互相幫助、互相彌補、共同學習的環境氛圍。把學生獨立思考説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大多時候公開課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小組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認為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高效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但是隨着我們不斷得探索,發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小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而且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而這次幾位老師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係,靈活運用發揮最佳效果。其實,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並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五、老師評價方式更主動了

為了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有的老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表揚學生,讓學生對錶揚麻木了,面對老師的表揚無動於衷;有的老師對於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不投入到活動中去,“不敢”去直接或間接地批評他們等等的現象。於是,在一些公開課的課堂上,就成了調皮學生們自由馳騁的天地。但是,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看到在表揚鼓勵學生們的同時,並沒有放任自流,而是成為他們學習的指導者,要求他們認真看,仔細傾聽,積極發言,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信息,並且考慮下一步要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7

通過學習學習先學後教教學經驗讓我想到洋思教學的成功,並聯想到洋思人敢於改革、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結果。他們構想了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學習洋思經驗,其根本在於改變觀念,要實實在在的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學洋思的經驗。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裏,學生在課堂裏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係着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 通過本次學習,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自己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

1、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引導--學練--堂堂清”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説,您的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繫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2、“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4、“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5、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恆。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節,並把已經成功的目標教學、創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成績肯定比現在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

二.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

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着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學或者是理化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 對於我所教班級現階段來説,學生沒有養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同學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看不出應該掌握什麼、什麼內容是重點、自己什麼地方還是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學生自學前為同學們寫出引路提綱,引路提綱就是把與教學要求相關的提綱都寫出來,只讓學生根據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昨天今天兩天時間,分別到xx國小、一中觀了幾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感覺教師的課改意識還不夠彰顯,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尚不能有效形成。在和領導、教師的座談中從以下幾方面和大家一道共勉、交流。

一、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和新課程課改課堂模式的關聯認識。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源於上世紀50年代蘇聯班級授課制的引入,那是幾代教師前輩們都沿用下來的一種授課方式,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多體現為教師對課堂的絕對統領作用,教師講解、學生聆聽,時而提問、把握效果,但多是學生羣體性的回答與評價,很少伴有學生個性的展示,即便是有個別提問也多圍繞於少數的幾個尖子生。教師的知識素養、精彩的課堂藝術成了支撐課堂的一個着力點,課堂遂顯得“方便、快捷”。但此課堂模式多屬於接受性、被動性的學習方式,像聽報告一般,多適合於成人、適合於高等教育。在中國小校的課堂上,教師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授,往往忽略了學生間的互動、學生間情感的交流和相互的感染,極大的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時間久了,也便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什麼、學生學什麼,教師不講、學生不學,一旦離開了教師,學生便什麼都不會做了,高分低能大致都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剛入幼兒園的小朋友尚天真爛漫,可以問好多新奇的問題,有時那是連老師都答不上來的,到國小問題少了,到國中問題更少,到高中、到大學幾乎是沒了問題的,我們的課堂幾乎成了加工統一標準零件的車間,不過“次品率”是蠻高的,所謂的優質成品零件不過是一把精密的卡尺卡出來的,大家都認為那一定就是合格、最優秀的產品嗎?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所謂的好學生,不過都是被灌輸知識,能大量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創造性的。

也許有人會説,那都是考試惹的禍,是因為人才的甄別與選拔所致,當然有此方面的原因,並且成分還很大。考試成績是結果,課堂教學是過程,按説從過程到結果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但我們大多的人是過於關注結果了,才導致了過程的枯燥、索然無味。如飲茶一般,最直接的目的該是解渴了,簡單之人往往直奔結果,只顧豪飲、很少能品出其中滋味的。而有些人確飲的極具情調,淺嘗慢飲之間談天論地、古今中外、人間冷暖、世事悲喜,完全是超出了喝茶本身所具有的意義。這就是境界的高低不同所致,做同樣的事,結果雖大致相同,但過程確大相徑庭,我們的教育教學不也深通此理嗎?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前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新課程、新教材才應運而生的,它的內容編排體現了育人功能的轉變。我們的教師是大可不必驚慌,也不必亂了陣腳的,只需稍加調整一下我們以往的教學思路,或説反其道而行之,便會湊效的。就像勤勞的農民,先前總是自己很辛苦地去割了草,回來規整、扎碎後,喂那老牛;一旦把那老牛引至水草豐美處,它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也是很輕鬆、很美的一件事嗎?同樣都是吃草、吃飽為目的,做法不一樣,效果也不盡然相同,吃草的過程美和享受陽光的沐浴卻大相徑庭的。我們的教師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路,以前多是教學生學會,過程多是單向的傳輸;現在是指導、引導學生,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學,多享受追求知識過程的美好;同樣是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別人教會和自己學會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境界,教會的大多是“死”的東西,而自己學會的東西可是價值連城的。

二、對課改課堂的探索性認識。

課改的課堂,一個最重要的考察指標就是要看全體學生一節課都幹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是否學有效果。要看每一個學生是否學的自主,學的主動,學的興趣盎然,學的激情四射;要看學生小組間是否形成了競爭,小組內是否配合默契、既講分工又講協作、更講互幫互助的風格,真是一種完美人格完善的過程。

課改的課堂,要做到教師最大程度的“解放”,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有效地管理和掌控課堂。亦如校長管理學校一樣,忙於雜事的校長未必能管理高效的,相反班子成員若分工具體、責任明確、落實到位了,看教師們忙得熱火朝天,校長才更有時間和精力來謀劃學校的發展,來進一步激發師生學習、工作的潛能發揮。在課改的課堂中,教師那是需要改變以前的主演身份,要以導演、最多加個配角的身份呈現於學生面前的,關注的是學生表演的是否充分、是否有效果、是否成功;課堂上在於能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激情顯現,在於有情境的創設和鋪墊,在於造就課堂的昇華之境,在於不斷成就每一個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和愉悦,達到真正的育人功能。

要做到教師在課堂上的充分“解放”或説叫“放手”,功夫可盡在課下,是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精心備課的。一方面要宏觀備課,備學生基礎與現狀、估量學生所能達到的程度,研究課程標準、整體把握教材等;很希望有些教師能從多年教教材的定式中解脱出來,有一個質的昇華,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把很多自己美好的感受和經驗積累多加利用起來;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備課,多以學生的角度去把握學習目標制定和學習過程的設計。另一方面要微觀細化教與學的過程,要從培養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體系對學習目標進行準確把握;精心設計預習自學提綱或具體題目,保證能涵蓋學習目標的要求,同時要有可操作性、便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交流和展示;精心設計安排學生的小組學習與組織,隨後還要專門交流小組學習的重要性與方式;精心設計多梯度的練習安排,這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我和老師們是這樣比喻課改的課堂的:老師是“紅娘”,在學生和知識之間巧妙的牽一根“紅線”,之後老師是需要“淡出”這個過程的;但也不是與老師無關了,老師得隨時掌控這份“姻緣”過程的美好和結果的有效性,而不至於其隨時就“分離”了;可見這個紅娘的責任非同一般,不是很輕鬆就能夠坐享其成的。

三、在實施課改中,對校長及教師提幾點要求和建議。

首先,學校課改的成敗在於校長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校長去謀劃、去實施的,要多為教師進行課改創設條件。一要思想統一,從自身到教師羣體,要加強對課改有關理論及知識的學習和認識,保證課改工作的勢在必行是做好課改的關鍵;二要組織保障,採取有效措施,保證課改工作的有序進行和突出其有效性、實效性、高效性,要組織教師多學習、多研討、多總結、多反思,保證效果的有效提升。

另外,我們的教師要珍惜這次課改的發展機遇,要捨得下苦功夫,要多學習、多研究、多思考、多總結,那絕對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是一種突破和超越。如果你去用心嘗試和實施了,其結果定會讓你倍感欣慰的,因為那才是一種奇妙而美好的教育景觀的,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效果也必定是可觀的。但願我們的課改之路,能走得順暢而久遠,能讓我們的師生多感美好吧!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很多教育家提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裏。本學期4月底我參加了先學後教的高效課堂的課堂模式,聽了一些這樣的課。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

一、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老師從一線徹底退到二線)“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環節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學”,就是我們上課時先把自學指導,它包括學習內容,有時還有重點、難點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自己帶着思考去看書,去學習,去活動,並且圍繞本節課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開手讓學生自學,不要怕他們學不會,也不要怕他們出問題。對照目標也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或聯想,這也是新的課標新的理念要求我們做到的。第二步是“後教”,也就是老師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按照自學指導看例題,找規律,以達到理解應用。第三步,當堂訓練,就是當堂完成練習,完成作業,我認為這正是洋思經驗的精華。通過先學後教掌握知識必須要通過訓練去強化,通過運用去鞏固和提高,這樣才能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形成學生的能力。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放在首位,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和探索、幫助學生在克服困難上下工夫,這種教學要求有效地制約了習慣於“滿堂灌”的老師,這對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有些屬於教師該講的內容必須講清楚,講準確,當然老師更應該結合檢測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出一些針對性的訓練題,有重點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迅速將缺補上。

二、老師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在“先學”階段,教師要注意三點:

1.要求教師備課時要認真細緻,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及怎麼樣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因材施教。明確提出“先學”要求,使學生帶着任務、帶着問題去學習、讀書;

2.適時指導學生,使學生不僅願學而且會學,在自學過程中,逐步積累學習方法,這一點在起步時尤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先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進行教學調查的過程,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並迅速把問題分清主次,概括歸類,為“後教”作好準備。

三.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着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學或者是理化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

2、高效率發揮提問的應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上課提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學好知識的必用方法了。在提問過程中,一個相同的問題可能要同時問四五個同學,有時一個問題通過幾個同學象成語接龍一樣共同完成。這些對學生們認真讀課本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於學習差些的同學,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複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後,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

綜合自己學習,使我明白,做一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做好學生的“引導者”,讓自己的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這學期學校組織老師閲讀蔡林森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關於“先學後教”的操作方法,每門學科都組織了老師閲讀,使得“先學後教”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對每位老師來説都是受益匪淺的。下面我就來談一談自己的個人體會。

蔡林森能寫出這本書,並得到廣大師生的學習,在全國推廣,説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方法還是有可用之處的。這本書應該是蔡林森的經驗之作,是他多年基層教學管理工作的經驗之談,顯示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抱負之心。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掌握教材。

蔡林森説:“每個教學工作者都要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樣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教好學生,要把自己的愛心投注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這樣才是對學生的負責,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第一:要突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是一堂課中的大環節,而自學的成功是上好這堂課的基礎。要加強學生自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自學就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學生自學前,教師要抓住知識的重難點,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學生思考時,老師不要打擾學生。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巡視,留心觀察,廣泛答疑,有重點地輔導差生。

學生通過這樣的自學,發現問題,帶疑聽講,有效地克服了學生自學中的盲目性。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中,學生自學結束後,就進入了“教”這個環節,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而此環節的時間也只有10分鐘左右,這就決定了教的內容要少而精。教師只須教教材內容的20%,即重點、難點;只教學生不會的教的過程,是學生自學環節的延續和深化,是學生在進入最後一個環節——“當堂作業”中不出錯或少出錯的保證。在“教”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充分發揮。

三、運用“先學後教,當堂練習”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運用“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轉化落後生,培養優等生,縮短差距。由於教師不講,學生自學,教師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後進生,針對個別情況個別輔導。而優等生本身知識就學得牢固,理解得深刻,

2、“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它符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能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並且很好的.把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比如:1、1班的王麗同學,性格內向膽小,數學基礎很差,課堂上她很難跟上學習的步伐,課後,不敢問老師。可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她基本上能完成作業,跟上每天的學習步伐。學習上的信心也有了,

課堂上還能看見她舉手發言。每當看見組內的同學互相探討研究問題,互相幫助快樂學習時。我都會想到蔡林森説的那句話:“如果教師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創造,那學生就猶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種的農民一樣,獲得了真正的解放,潛能就釋放出來了。當鞋合腳的時候,腳被忘記了。當教育適合學生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生命的偉大創造。”3、運用“先學後教”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減輕教師與學生的負擔,使師生得到了共同解脱。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組織者,不但解放了學生,而且解放了老師,解決了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苦,老師滿堂灌、學生不想學的問題。並且課堂上由於有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也能當堂完成作業,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就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這樣學生學得輕鬆,教師也教得輕鬆,有效減輕了師生的負擔.

第四、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自學的一種形式,是學生走進文本的起始階段,搞好預習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預習的過程,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學習的過程,是探究並體會的過程,是形成見解和成果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過程。

教師為了上好課,總會在課前作一番精心的設計,以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一堂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教材的知識量也很大,僅靠四十分鐘完成要求的內容,時間會顯得非常緊迫,而且效果也未必會理想。

伴隨着新一輪課改及素質教育的落實,在課時減少而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更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課堂上的知識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課後作業卻成了老師最大的麻煩。因此,激發和鼓勵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活動,掌握有效預習策略,養成預習習慣,便成了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

課前預習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檢驗效果方面仍有待提高,這將成為我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先學後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課後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確,才能為學生指明自學的目標和方向,學生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是萬能的,總是在某種場合適用,某種場合不適用。但其精神實質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傳統教學中老師的越俎代庖,這些都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能使課堂精彩紛呈,能使校園生機盎然。做教師的我們應該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真正的融入到生本教學中去。去感動學生的精彩,去收穫成功的喜悦。這條路對我來説還很長很長,但我會盡己所能。相信“守望着春天必能看見春暖花開。能點燃學困生的激情。在我所任教的每個階段,都存在這樣一類學生:他們為數不多,跟不上班集體的整體要求,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對周圍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態度,產生“你好是你的,我不好不關你的事”的消極心理。教師若冷落或無意傷害,他們就會很敏感的在心理上與周圍的人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牆”。其實他們真正的心聲是:想學習好,但感覺很難。在我多年的教學中,也在關注這一羣體,想幫他們,讓他們像別的孩子一樣享受到學習、思考的樂趣,採取過各種方法,但收效都不盡人意。這一年來,學習了許多生本的理論,親歷了生本課堂,也在同行中感受到了生本教學帶來的成果。才真正的領悟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下沒有差生,只有有差異的學生”這一觀念。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以前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理解的還不透徹。現在通過聽課、學習,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備課充分、課堂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時間抓得緊,教學效果明顯。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看書、練習。所謂“後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所謂“當堂訓練”,就是讓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作業(時間不少於15分鐘),進行嚴格訓練,形成能力。這樣,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

我今後要從過去“滿堂灌”的“第一線”退到“第二線”,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或用投影幕顯示,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後,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屆時如何檢測。還要交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一方面督促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自學,確保完成好自學任務,可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可給後進生説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自學態度;另一方面通過行間巡視、個別詢問,特別是通過練習等檢測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並認真分析帶傾帶性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後教”作好準備。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做的以下幾點: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方式都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即使傾向性問題,也可能有人會),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複;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則要更正。最後,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讓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不搞死記硬背;更要保證訓練的形式像考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3)、應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養成自學的習慣,養成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5)、應用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必須每一節課都應用,堅持不懈地,讓這一教學思想滲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做到堅持、堅持,再堅持——只有不斷糾正,沒有放棄。

(6)、加強自身理論學習,對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要熟練掌握,並形成技能。

以上是我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一點心得。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下午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共同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宮一號中,航天員王亞平為第一屆“太空班”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活動。如今,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將迎來首次太空授課。首先,“課程表”全新升級!三名航天員將演示更多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象。

課堂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天氣格外的晴朗。我們觀看了《天空課堂》,這是第一次有人在太空中授課,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我看到了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位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向我們分享太空中有趣的事情,與此同時也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比如,在太空中看到的天空顏色並不是我們熟悉的藍色,而是黑色的;在太空中睡覺是鑽到固定的睡袋中而不是躺在牀上等等。

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太空裏是沒有重力的,沒有重力的話所有的東西都會漂浮在空中,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見的事物,喝水也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可是我看到水在太空中是飄着的,航天員想要喝到水,就要把水擠出來,然後吃下去,這使我感覺在太空中喝水就像吃果凍一樣。

不過,學習完整堂課,我感悟最深的是我們國家航天技術的發展迅速。因為科學,才有了天宮一號的發射,因為科學,才能建成國際空間站!讓我們為默默給祖國做貢獻的科學家致敬!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zjg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