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十篇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十篇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電氣工程系成功舉辦“教學基本功系列競賽之教案、板書設計比賽”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十篇

為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業務能力,鼓勵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培養青年教師嚴謹篤學、愛崗敬業精神,促進青年教師成長與發展,電氣工程系於20xx年6月25日下午15:20在東3514舉辦教學基本功系列競賽之教案、板書設計比賽。學院副院長王華、教務處處長於素芳、教務處副處長王志生、教務處副處長張磊、圖書館副館長高順南以及督導組的孫立秋、薛海燕、梁麗、程英傑四位老師出席並擔任評委。

本次比賽包括教案和板書設計兩個單項比賽。教案要求手寫本學期所授課程的一次課完整教案,板書設計要求現場10分鐘完成一個版面設計書寫。與比賽同時展出的還有我係教師高職教育理念學習的筆記和心得體會。

此次比賽共有14名教師參加,經過激烈的角逐和評委們公平公正的評判,評比結果如下:教案一等獎侯曉音、李鬆楠,二等獎張青青、嶽殿霞、鄭麗楠,三等獎吳改燕、於水婧、程巖、張心剛;板書設計一等獎侯曉音、張青青,二等獎李鬆楠、於洋、鄭麗楠,三等獎於水婧、嶽殿霞、方小飛、吳改燕、程巖。

比賽結束後,各位評委對參賽老師的表現作出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對於年青教師,注重教案的細節,在精、細、嚴謹方面下功夫很有必要,板書要注重內容佈局、突出重點,起到對教案內容提煉的作用。板書應該是“可識性+藝術性”。

最後,王院長講話,對此次活動給予充分肯定,指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學基本工,我院青年教師的'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學校未來的發展與青年教師的發展息息相關,學院對青年教師寄予厚望。並對此次活動提出深層次的意見和建議。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方法多種多樣。讓學生享受成功無疑是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的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馬斯洛曾經説過:人都有自我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中學生對這種需要表現更為強烈,渴望顯示自身價值得到老師、同學、家長以及社會的承受。分層教學正好能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本文就高中歷史的分層教學談一點自己的認識。從現代教學理論出發,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談談在教學中採用分層教學模式的體會。

1.把學生分層。

筆者在接受新的教學班以後,通過平常的課堂教學、聯繫與測驗、談話等方式,儘可能全面深入瞭解學生的過去和現狀,然後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等,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次學生是知識基礎智力水平較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欠佳的學生;B層次學生知識基礎和智力水平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學習中等的學生;C層次的基礎紮實,接受能力強,學習自覺,方法正確,成績優秀的學生。把學生分層不是認定某些學生無才、無提高能力,無發展前途,而是認定學生人人都有才,人人都有潛能,只是由於潛能發揮不同而表現為現實中的差異性,希望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教與學生的學,讓學生不斷超越自我,向前發展,也就是實現在過去基礎上的飛躍,在原有的基礎上走向成功。

2.教學目標分層,也就是説要分層備課。

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再根據三個不同層面的學生實際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再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內容、課堂提問、技能訓練,並且注意層次和梯度。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堅持以“B層學生為基準,A層學生降低起點,C層學生適當提高”的策略。

3.分層授課。

分層授課採取“大班導學,小組議學,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針。根據備課要求,授課着眼於B層中等學生,實施中速推進,課後輔導兼顧A、C差優兩頭,努力為差生當堂達標創造條件。具體做法是:上課是合為主,分為輔;課後則分為主,合為輔。做到對C層學生少講少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處理,着重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A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淺講多練,查漏補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時進度以A、B兩層學生的水平為標準,上課以A、B兩層的要求為公共內容。課堂提問注重層次,具有啟發性,及時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4.分層練習。

分層練習是分層施教的重要環節之一。課堂教學效益要提高,教師就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運用練習對學生學習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教師在設計練習或佈置作業時要遵循“兩部三層”的原則。“兩部”是指練習或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三層”是指教師在處理練習是要具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聯繫,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B層學生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索性問題。第二、三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A層學生有聯繫的機會,B、C兩層學生也有充分發展的餘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5.分層評價。

分層評價也是分層施教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基本做法相似於分層練習。它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實施分層考核辦法,測試時試卷設計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卷。必做題屬於檢測達標的基本要求,選做題則屬較高要求,為加分題。這種設計方法可使A層學生有更多的成功機會,進而增強其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可使B、C兩層學生不易滿足,激發其求知慾。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分層前,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對數學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導致了在同一節課上優生吃不飽,待優生吃不了。為了優化我校數學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我校開始探索並實踐分層教學。

我們將高一年級分成兩個單元,每個單元又分成A、B、C三個層次。對於基礎最弱的第二單元A層次,我們數學組全體教師共同編寫了A層次學生用書。通過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內容分層、作業分層和輔導分層,學生的成績突飛猛進,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

我們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經常找學生談心。在同A層同學談話時,他們告訴我,分層教學中,自己感到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而且老師降低了學習的起點,善於化解難點,使他們對學習漸漸產生了興趣,學習自信心也大大增強,克服了對數學的恐懼感。他們感受到了被關注、被尊重,所以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樂於動手實踐,積極發表見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運算能力和語言能力也提高了,他們感到自己並不笨,只要努力,自己也能獨立完成作業了。

C層同學告訴我,以前,有時感覺老師進度有點慢,有時練的題太簡單了。分層教學中,老師在抓好基礎的同時,經常訓練一些測水平拔高題,更有利於激發我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一名女生在學習體會中這樣寫道:以前,我對數學很厭煩,一看數字就頭痛,幾次考試中數學都得了很難堪的70分,正當我苦惱時,我們的數學課堂實施了二三四分層教學。我開始喜歡數學,也適應了這種模式,老師上課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總會使我聽得入迷,我喜歡做題,更喜歡去問老師問題,我的運算能力和審題能力進一步提高。這次考試我的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119分這個足以使我激動的分數,使我更加堅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績的信心。

我們同組老師的體會是,教學效果明顯,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學生都有了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待優生成績明顯提高,也培養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長生,有效地實施了素質教育。有的家長在電話中告訴老師:“通過分層教學,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動完成作業和複習功課了,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分開層次,承認差距,拓寬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分層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有利於因材施教,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分層教學中,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鼓勵成功。在今後的實踐中,我們將不斷完善和優化分層教學策略,使之更適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小班化教學的優勢有很多,實施分層教學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有人説: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異,而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素質教育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育,促進個體的發展。

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由於班級容量大,過多的強調“統一”、“整齊”,方法單一,從而造成很優等生的個性無法張揚,差生的學習興趣減退。而分層教學理論的內核是因材施教,其哲學的理論基礎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小班化由於班級人數相對較少,為實施分層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創造了條件。

一、學生分層

首先,採用診斷性測試、調查、觀察等方式,瞭解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情況以及學生的性格、學習習慣、興趣、愛好和家庭情況等等,然後,根據分析和診斷學生差異所得的結果,按學生的成績和能力的高低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當然隨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力及成績的變化,分層的情況應適時調整。

二、目標分層

不同的學生其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學習需要、學習風格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其學習的結果就有所不同,因而個體的差異往往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影響,並導致各種學習障礙的形成。所以,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不同層次的實際水平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目標的難易程度要適當,要適合於學生的現有水平。既要注重特長生,又不能忽視中等生,更要照顧好後進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對a層的學生,要求他們掌握教材內容(如詞彙和基本的句型),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保證學習成績逐步提高;對b層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能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努力提高英語綜合表達能力,逐步向c層學生的行列靠攏;

c層學生,由於其基礎較紮實,並有較強的英語聽、説、讀、寫的能力,因此,對於這一層次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在完成a、b層學生的要求的基礎上不斷的拓寬知識面,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作業分層

就英語而言,給a組學生儘量佈置一些聽、讀、説的作業,b組學生在a組學生的基礎上,佈置適量的寫的作業。C組學生應該佈置一些背誦、默寫的作業。切記,分層的目的是為了上不封頂,但下要保底,傳統的大班教學不容易操作,而小班化使其成為可能。

四、評價分層

分層的目的,是為了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努力的目標,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自己。因此假如最後的評價仍然把所有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台上、用統一的標準,必然挫傷學困生的積極性,也讓前面的分層教學失去了意義。因此要根據分層情況建立相應的評價標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分層教學是小班化教學的優勢之一,要想把分層教學落實到實處,開花結果,不僅需要教師付出心血,更需要教師開啟智慧,否則只能流於形式。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11月,我有幸作為臨牀護理教研室的一名青年教員參加20xx年成都醫學院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也是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__屆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此次競賽具體包括三個環節:教案評比、説課和講課。學院和醫院希望通過舉辦教學基本功競賽以達到提高教師畫、講、寫等基本能力,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發掘新人,培養後備力量,形成學院和醫院教師隊伍梯隊式發展的良好態勢,適應優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為青年教師搭建一個鍛鍊自己、展示風采的平台等目的。

而我作為首次參加競賽的年輕教員,在這樣高水平的平台上,看到許多教師精彩紛呈的講解讓我感受頗深,既學到了知識,也深刻認識到自身的許多不足,現就我個人的一些體會和愚見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與同仁們一起交流學習,共同為我校和我院的醫學教育事業添上一抹靚麗的青春風采。

一、認真準備——虛心請教,吸取經驗

作為首次參加競賽的教員不論是講課的'經驗還是技巧,甚至是對教學的把握程度都與其他教員存在明顯的差距,為了最大限度的彌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教研室副主任給了我最大程度的指導和幫扶,從選題、講課等各個細節進行修改和指正,同時在教研室各位老師的悉心教導下,不斷進步,雖然仍存在不足,但是從中獲益匪淺,正所謂“讀書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二、重在參與——自在其中,樂在其中我很喜歡教學,在其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愜意、恬然和樂趣,教學是一個能教書育人,還能充分認識自我、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而參與這樣的教學還能結識諸多同行,相互交流和學習,共同提高,“同船過渡三分緣”,何況我們同台獻技,正像詩句“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中描述的感情一樣。

三、不卑不亢——克服困難,自信面對

雖然沒有參加過教學競賽,也明白自身的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我相信我有這個能力脱穎而出,一方面因為有那麼多優秀的老師給我指導和幫助,給我勇氣和力量;另一方面,我自信不輸於任何人,雖承認有許多比我優秀的青年老師,但是他們也是從我現在這樣的水平起步的,不可能天生就優秀突出,諸葛亮説過“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我們要引以為鑑。

四、淡然處之——享受過程,不在結果

我很喜歡參與競賽的氛圍和過程,大家相互借鑑,重在學習,名次其次,今年不行,來年從來,得失不在一時,抱一顆平常心去面對,佛經上説:“持戒者安,全身無惱;夜卧恬淡,寤則多歡”,平靜泰然,悠然以對。

經過這次的青年教師的競賽,我獲益良多,這次比賽對於我個人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學習,讓我懂得當教師不容易,當好教師更不容易。只有自己不斷用心,刻苦努力才能成名一名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才會成為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好教師。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6

當前在中學教學中,依然存在不顧學生水平、能力的差異,沿用過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統一要求、同一方法來授課,這種做法必然不能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充分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利於學生的充分發展,甚至會加重學生的兩極分化,反思3:分層教學總結。其結果是不僅導致部分學生課業負擔及心理負擔沉重,最終還導致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鑑於此,我對學生進行了分組,以便進行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涵義及內容

分層教學就是從實際出發,把一部分的學生根據知識學習、能力形成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與個人願望相結合進行分組,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通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課程標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難度有別的課程,來達到每名學生的學習的目的。這種教育模式大體包含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學生的主體多層次,目標設定多層次,教學過程多層次,考試評價多層次。

二、中學教學分層教學模式探討

1、學生的主體多層次

在維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以學生自願報名為主,同時,老師依據學生的某一次的考試成績以及平時課堂上的表現等方面進行全面協調,把全班同學按照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化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層次,並分別編排為A層、B層、C層和D層。然後根據班裏的人數把全班同學編為n組,每個組裏有4個人,分別為A、B、C、D,當然中間可能會有學生提出換組要求,但是老師也只能按照每兩組同是一個層次的可以交換,比如A和A換;B和B換;C和C換;D和D換;以便有的學生上課好交流,分完以後,一個組裏的同學可以輪流管事,平時的`教學中4人一個小集體,實行"捆綁式",當然A層次的同學有責任監督其他三人的學習情況;課上老師在照顧不周的情況下,可以讓A層次的同學監督組員,另外老師佈置作業和學習要求時,可以按照四個層次來要求的,值得注意的是,分層只是相對而言,並非一層不變的,要通過分層教學,根據學生實踐,有層次間的升降變遷,比如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可能有的同學有進步了,得適當的根據成績調一下組,引入競爭機制,對激勵學生有上進心是非常有益的,分層只是一種幫助學生進步和良性發展的手段,並非最終的目的.在學生分層實踐中對每個學生,教師都要樹立符合時代特徵的學生觀和教學觀,熱愛每一個學生,以愛為動機,只有對每一個學生都有真摯的愛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而融洽的師生關係是學生學習本學科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使分層教學順利、有效實施的有力保障。

2、目標設定多層次

教學目標是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教學目標把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具體化,教學內容明晰化、能力要求層次化。教學目標的制定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充分發揮學科的素質教育功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C、D層的學生制定基本目標,以傳授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為重點,着重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戰勝惰性;對B層的學生,在C、D層目標之上還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而針對A層學生,不僅要使其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培養其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在制定目標時,哪些是某層學生必須要達到的目標,哪些是要提高的目標;把每個學生的培養和提高都置於視線之中,使達標性成功和優勝性成功都視為可能。

3、考試評價多層次

對於A層的學生,評價以鼓勵和激勵為主,培養其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對於B層次的學生,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培養其與A層學生競爭的意志;對於C、D層的學生,以表揚為主,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7

曾青青國中數學名師工作室迎來了第六次線上研修,本次研修的主題是《分層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主講老師是我們優秀的王治國老師。

分層教學既是一種承認學生水平差異、針對差異、解決個性差異矛盾的教學策略,又是一種實施以全體學生髮展為本的遞進式的教學模式,它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王治國老師結合了自己實際教學經驗給出了具體的方法:

一: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思維能力水平對學生分成幾個層次。並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結合學生情況進行教材處理。

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的實踐和教學效果。

王治國老師還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成果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並給我們的青年教師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一)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分層次教學難度比較大,要求比較高,對教師的要求已不是簡單的"經驗型"、"苦幹型",而是要既具有較高思想水準和理論基礎,業務能力,又能進行教學研究的"科研型"。

(二)教學各環節的分層次,特別是概念教學分層次難度更大,還有待深入研究。

(三)分層次教學的備課量十分大,光靠一個人努力並非易事。特別是在現行體制下,我們的教學任務都比較重,一個人來備課思考往往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何進一步集思廣益完善分層教學教案,有待我們教師的共同努力。

通過此次研修活動,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學生的分層:一般情況下,我們可將學生分成四類:基礎好、學習興趣濃、肯思考、能力強、接受快、成績優的學生為優等生;學習情緒不穩定、能力一般、成績一般為中等生;學習有一定困難、習慣較差、成績較差為學困生;學習障礙生、消極厭學或頑皮不學、意志薄弱、成績差為特困生。

教學目標的分層:按較學大綱要求,目標設置恰當,能讓學困生、特困生不自卑,讓優等生有更高層次的追求,讓所有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最終促成異步達標,整體提高。

教學內容的分層:教師必須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作業的分層:作業必須分層,形式可多樣:必做題、選做題等。內容基本分三類:鞏固型、模仿型習題等。

通過本次的線上研討,感謝王治國老師的分享及其各位名師和同仁的指教,受益良多。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8

八年級,我接了八班的語文教學任務,這個班是一個很特別的班級,特別的是很多老師不願帶他們班,學生一點規矩都沒有,整個班級還沒有形成有序的秩序,很多課基本老師無法正常進行,從七年級到現在的九年級,班主任更換了三個,英語老師換了三個,政治老師換了三個,歷史,物理換了兩個。班級總成績從七年級到現在一直是年級倒數第一。七年級上語文是我帶的,是唯一一門不是倒數第一的科目,期中第一,期末第三。語文七年級下,因身體不適換了一個老師接應,語文成績一下子和其他各門課一樣位居倒數第一了。從此,更是穩居不定。八年級再接手這個班,我的第一次目標是和全班同學一起制訂的:努力倒數第三,後來期會考試居然倒數第四了。

期末考試目標是再進兩名,結果居然是年級通行班級第三了,我的語文漸漸走上了正軌,孩子們對語文的興趣和對我的感情比其他門課都好。雖然他們班的總分排名還是倒數第一,但我語文的教學已經可以遊刃有餘了,並且和他們相處,多了一些輕鬆和自由。我和他們像朋友一般相處着,在我眼裏他們班沒有一個不良少年,只是調皮活潑的多了點。帶着對他們理解和欣賞的感情我慢慢的明白了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學生都是具體的。”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為方式,思維品質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現在學習需求和能力發展上也不盡一致。然而,傳統教育所實施的“齊步走”的教育模式,“一刀切”的教學要求,“大一統”的教學進度和“統一標準”的教學評價卻無視學生個性差異對教學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飽”“吃不了”“吃不好”的現象隨處可見。為了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在八班,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一、建立分層檔案,樹立施教思想

實驗之初,我根據自己班每位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把他們分成不同層次的學習組:學習有困難的後進生組合成為“直接輔導、互助學習組”;學習能力較強,完成常規學習任務的組合成“間接引導,自主學習組”;學習任務完成後還有餘力,常感吃不飽的優秀學生組合成“特殊引導,創造學習組”,接着,再實施異步教學,從而在分層教學活動中,對後進生以“樂”激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進行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中,讓中等生力爭優秀。優等生更加優秀。

二、課堂分層引導,練好基本功

一位教育專家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要教給孩子們的僅僅是知識,那就直接告訴他們好了。(教學論文)在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後進生“陪讀”,中等生“門前冷落鞍馬稀”,優等生“一言堂”的局面。怎樣讓後進生、中等生也成為活動的主體,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優等生要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適時在小組中開展噹噹“小老師”,讓有進步的學生都能當“小老師”,都能體驗“小老師”的滋味,都能適時組織小組開展活動,展現自己的才能,得到別人的監督,在自我實踐和小組成員的客觀評價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就能大大激發他們學習熱情和自信心,使他們形成一種自覺、主動、持久的內驅力,不斷求知、不斷創新。在一段時間的實驗之後,我發現,讓一部分人頻頻發言,一部分人“坐冷板凳”的現象徹底消失,大多數的課堂都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有所獲。

如在上《蘆花蕩》這篇課文內容理解的提問上,就這樣設置了層次,引導學生參與:對後進生要求用講故事形式複述,中等生要求用自已的話概述主要內容,要求優等生能用簡煉準確地語言概括主要內容。在教學《湖心亭看雪》一課時,也注意了在設問上的分層:後進生回答文中寫景的句子是哪些?請找出來。中等生回答寫出景物什麼特點。優等生有感情的朗讀並回答寫景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由於課前設置了分層目標,使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行動,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每個學生都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主動發展,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合作學習,激發求知慾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師生關係中,教師的角色地位發生了強大的變化,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學生間的互動,需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始至終處於自主學習的狀態中。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初讀課文後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和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對於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要給學生適當的幫助,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開展辯論等方式進行學習。

我在教學《背影》一課時,就預先按學生學習的接受程度,給學生分好了學習小組,每組都安排有優中差學生。分組討論:文中幾次提到背影?每個背影的作用是什麼?重點寫了哪個背影?三個問題有層次,有梯度。在後進生,中等生,優等生逐一解決三個問題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動腦、動口、動手,都進行了獨立思考,在討論中學生逐漸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表述,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有了學生之間的積極對話,才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等一系列個性化的語文素養才得以提高。

四、分層佈置作業,落實梯度訓練目標

學生的作業能準確、完整地反映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學反饋信息的學主要形式。由於課內時間的客觀侷限,同樣分量,同樣難度的作業很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步完成。若老師統一要求,不僅使老師難以調配教學活動,又使“優生吃不飽”“差生受不了”。長期下去,會造成優生感到簡單而課內無所事事,紀律渙散,學習興趣降低;差生則感到負擔過重不能按時完成,留下作業的尾巴,逐步導致厭學情緒。因此,教學中對學生的課內作業可以堅持“優生多而適當提高難度,差生少而適當降低要求”的原則。

如學完課文後,我們把課內作業從數量上進行分層要求:差生完成優生作業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礎知識題;中等生完成優生作業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礎知識題和部分雙基綜合題;優生則完成所有基礎知識題和雙基綜合題。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大約同步完成,教師可以統一調控教學活動,及時收集反饋信息,查漏補缺,杜絕課內作業課外做,課內損失課外補的不良現象發生。比如,我在讓學生背誦文言古詩詞時,差生有時很難背全。我就劃出一些重點語句讓其背誦。優等生,我就額外的補充一些名篇給他們背誦。

再如,寫作文時,我對後進生的要求是語句通順、能扣住主題,對中等生的要求則是主題鮮明,材料安排合理,語言力求生動、優美,錯別字少,對優等生的要求是主題有新意,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材料安排恰當,正確使用標點,無錯別字。這樣,每次作業,後進生不望而生畏,優等生一也不覺得乏味了。

五、分層評價,激勵學生共同進步

本期,在評價時,我們遵循了弱化差別、淡化分數競爭的原則。採用“等級評價”與“百分評價”相結合的“雙軌制評價”方法。從基礎知識的掌握、朗讀水平、思想素質、思維能力、作業完成情況、説話能力、參與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感覺自己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都有所進步,保持了良好的學習心態,產生成功的喜悦,從而為持續發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我在努力的找尋一些方法去調動所有的學生的學習勁頭,最怕的是落後的學生徹底的放棄,所以照顧到他們的需求,給他們一個可以摘得到的蘋果,遠比高高懸掛的蘋果更有實際意義。不放棄一個孩子,這是我唯一的宗旨,願八班越來越和諧。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9

作為一名歷史學科的教師,我從事歷史教學已經有十幾個年頭,每年面對的學生生源基本相似,“學生基礎差”、“學習激情不高”,是中職學校學生的共性,作為教師,我深深的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我緊密結合學生的特點,在歷史教學中嘗試分層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互助學習,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每位學生有所學,學有所得,適合學生不同發展的需求,客觀公正的評價每位學生,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下面結合近年來我的教學經歷,對分層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摸清“家底”,打牢基礎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方法,這也是分層教學的起源,同時,也為分層教學指明瞭方向,即分層教學要堅持學生主體,全面掌握生源狀況是分層教學成功的基礎。

在教學中,每年接收一個新的班級、年級後,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全班學生情況進行摸底,從學生家庭、性格、成績等進行分類。如20xx年,我接手新高一年級的歷史學科教學任務後,及時調取學生會考成績,特別是歷史學科成績,通過查詢和班主任交談發現,當年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差,但因歷史學科為開卷考試,會考成績中及格率達60%左右。在接觸一段時間後,我還發現多數學生對歷史學科不認可,上課不積極,發言不主動等現象較為普遍。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按照考試成績把學生分為A、B、C三層,實行“金字塔”式教學,其中A層學生為成績較好,學習態度認真,這層學生佔20%;B層學生成績中等,學習態度較為認真,這層學生佔30%;C層學生成績較差,且課堂表現不積極,這層學生佔50%。我及時講學生分層情況向班主任交流,取得了班主任的支持,為下一步分層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因材施教,逐步提升

摸清家底只是分層教學的第一步,如何讓分層教學取得成效,這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研。

一是科學設置課堂。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利用好“40分”課堂,在教學前,我針對A、B、C三層學生的情況,結合教科書上的知識點,按照“難易適中、平衡開展、基礎為主”的原則,認真備課,並設計出相關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考試過程中,題目設置重點放在基礎知識,逐步增設難點。如在講授《開創外交新局面》一課時,對新中國成立前後外交局面的對比等這類難度大、跨度大的問題,交由A層學生思考回答;對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等問題交由B層學生思考回答;而對中美邦交正常化的時間、標誌和影響等基礎性的知識交由C層學生解答,既鍛鍊了A層學生的縱覽全局的能力,又提高了B層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還夯實了C層學生的基礎,達到了共同學習、因材施教、總體提高的目的。

二是開闢第二課堂。我深知學生成績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為了讓學生成績做到穩中有升,我還開闢“第二課堂”,即建立歷史興趣小組,開展實驗性教學。從學生中按照自願的原則,選擇一批學生組建歷史興趣小組,通過多媒體教學、讀史、講史、評史等教學模式,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並逐步帶動其他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通過對比發現,參加歷史興趣小組活動的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明顯提高,在組織活動時,學生都能夠主動查閲、收集資料,積極發表自己對某一歷史時期、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看法,歷史知識逐漸積累,在歷次考試中成績也明顯上升,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同學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薦讀歷史書籍。學生的興趣是在閲讀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在平時,我翻閲大量史籍資料,並結合學生有愛好閲讀武俠小説的特點,有選擇性的推薦學生閲讀一些具有史實性質的書籍,慢慢培養學生閲讀的習慣。同時,為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我根據教學進度,適時組織學生查閲史籍資料,包括歷史人物傳記、野史等,讓學生在課堂上閲讀、講述、評論。如在講解清朝歷史時,我推薦學生閲讀《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文學書籍,讓學生對這一歷史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所瞭解,並結合教科書對這一段歷史時期進行講解,學生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明顯提高。通過這種“以讀代教”的方式,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逐漸被激發,讀史、講史、評史的習慣慢慢養成,表現在課堂上,無論那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對某一歷史事件進行評論,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日益濃厚,歷史學科的成績也穩中有進。

三、對分層教學的一點體會

分層教學的實質就是“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分層教學的目的是整體提高。

一是教師必須全面掌握學生情況,從整體上對學生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不能以成績高低區分學生,要在學生心中建立一種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就是學生期盼老師的認可。

二是激發興趣是分層教學的重要舉措,教師要採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三是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是發掘各個層次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與學生交談發現,學生渴望與老師交流,但這種交流是建立在平等關係上的,為此教師要放下身架,主動接近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盼,特別是對某一學科的看法和認識,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

四是常抓不懈的開展分層教學是學生成績提升的關鍵所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個逐漸積累、逐漸提高的過程,教師在從事分層教學中,對學生的期望值要建立在客觀條件—學生情況的基礎上,要看到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這就需要教師要把分層教學作為一個長期過程,不能搞“三板斧”,要有“鐵杵磨成針”的韌性,才能達到提升學生整體成績的最終目的。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新課標中提倡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整體差異大,再加上家庭、學校、社會各種環境的影響。立足於使所有學生獲得必備的數學基礎,數學教與學的個性化特徵,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數學課程適用於全體學生,新課標和現實迫切要求我們教學上採用分層教學。

學生個體差異普遍存在,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遺傳因素等諸多因素使人在學習上存在差異。個性差異,先天智力差,學習行為,正是因為學生之間存在這些差異,數學學習的兩極分化給老師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困惑,如果課堂上要求太高,學困生跟不上,不想聽;要求太低,優等生又不耐煩,教師處於一種兩頭不能兼顧的尷尬境地。面對這些實際情況,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所以分層教學能有效地實施。

針對學生學習差異,實行分層教學,合理劃分學生層次,根據學生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是優等生,能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佈置的補充題,能與B層學生結成學習夥伴;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會解教材中難度中等的題型,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C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會解教學教材中雙基題型。不同層次,隨着學生情況的變化適時調整。

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施以不同的教學,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且與其基礎和能力相適應的教育,獲得相同的發展機會,讓每個同學都有進步。A層的學生,會綜合運用解決較難題目。要設計些靈活性和難度較大的問題,使學生能深刻理解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B層的'學生要求初步會解教材中難度中等的題型,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設計的問題應有點難度,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發展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C層的學生只要求理解並掌握最基本知識,會解教學教材中雙基題型。採用課堂一對一輔導、小組互助形式,讓他在數學學習上儘快上路,讓他們學會學數學,並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教學環節上體現分層,備課、上課、佈置作業和考核等各個方面都要體現出分層。課前應熟悉上課內容,把握本節課的重難點,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藴涵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等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特點設計不同的內容。課堂教學應在學完基本知識過後,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通過不同的訓練,達到不同的要求,基礎好的學生能力能得到提高,基礎差的學生能鞏固基礎。

課後作業的選擇應做到難易有度。為了區別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作業題分兩部分,一部分為必做題,既A、B、C層次學生都必須完成,另一部分為選做題,要求學生儘量完成,主要為A層學生設計。

在教學中通過使用分層教學,既使得每個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狀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自己的數學學習要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如何使這種教學方法更好發揮它的作用,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zly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