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總結心得體會範文最新(通用3篇)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總結心得體會範文最新(通用3篇)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總結心得體會範文最新 篇1

今年的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將“強基達標、體重增效”確定為工作主題,並要求全年各項工作都要突出這一主題。筆者認為,“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從基層、基礎和基本功抓起,服務中心大局、遵循科學規律、適應外部變化、緊盯質量效益,以強基固本為前提,注重質量提升,追求效益增加,符合建設現代化企業的要求,是實現鐵路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選擇。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總結心得體會範文最新(通用3篇)

做人最怕常立志,常立志的人無恆志,高不成低不就最終一事無成;幹事最怕勤換思路,任何事業從開始打拼到最終出成績,都有一個過程,容不得拔苗助長。只有“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一股勁頭幹到底,才會取得最終勝利。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穩固最重要。俗話説,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抓基層、打基礎、強基本上多下功夫,儘管一時會走得慢,但後勁足,終究會行穩致遠。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在經濟建設上走過不少彎路,吃了不少急功近利的苦頭,究其根本原因,是不重視強基固本,基礎不牢所致。比如深為國人詬病的汽車工業,先後走過了仿蘇、仿美、仿德、仿日等模仿之路,世界上哪個國家汽車好,就模仿哪個國家,卻沒有在汽車工業的三大核心(發動機、造型、安全性)上下苦功夫,只會買買買,造成時至今日,我們的汽車工業還沒有真正過關,民族品牌沒能成為世界品牌。反觀高鐵,發展歷史比汽車短,技術含量比汽車高,我們卻僅用了不到20年時間,就站在了世界最高峯,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神話”。歸根結底,是一代代鐵路科技人始終注重基層、基礎、基本功,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在核心技術上以燕子壘窩的恆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才取得最終的勝利。

幹事創業最忌來回翻燒餅,當我們看不到前行的方向時,不妨靜下心來看看我們的基礎工作怎樣?基本功紮實與否?基層是否穩如磐石,如有不足,立即補強。而當我們補強短板之後,就會發現,我們在不經意間,已經實現了預期目標,到達了理想的彼岸。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總結心得體會範文最新 篇2

“強基達標”旨在強化基礎、達到標準,這基礎包含了安全、管理、建設、設備、機制,以安全為首要重點,夯實基礎,是鐵路生存的根本;“提質增效”意為提升經營質量、增創效率,提質增效的核心落腳點依舊是客、貨運及資產經營開發,進步的重點仍是依託運輸市場的變化,強化專業優勢項目和注入合作共贏元素,彰顯大型國有企業與時俱進新思路;“奮力開創鐵路改革發展新局面”展示敢於推陳出新、號令全路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奮鬥的堅定決心和意志,是“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重要體現和結果。

俗話説: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企業界是一條不變的真理。夯基礎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順應形勢的變化,鏡頭不換、力度不減、常抓常新。鐵路部門將“強基達標”貫穿機、車、工、電、輛各領域、各項工作之中,其目的是做實基礎,做牢基層,做強基本功,增強發展實力就在情理之中。

與強基一樣,提質也是全方面的。不僅鐵路自身的各項工作要提質,鐵路職工業務技能素質也要提高,同時對旅客和貨主的服務也要提質。按照鐵路總公司的要求,今年要繼續兼顧公益性與盈利性、統籌好簡政與放權、國有獨資與多方融資的關係。可以肯定,繼續增加高鐵運營里程與在部分地區繼續開行惠民便民的“綠皮小慢車”將成為常態,民眾大可打消發達地區的“落伍”擔憂和發展中地區的“掉隊”焦慮,妥妥地享受鐵路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

鐵路部門“增效”主題的提出既是自身發展所需,也是經濟大勢所迫。而隨着今年以來鐵路貨運止跌回升、客運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出現,鐵路部門“增效”這步棋正逐漸走活。相信隨着全國兩會結束後,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出台,鐵路部門“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預期目標一定能實現。

鐵路作為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切實做到“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才能確保穩定;才能切實做到客貨通暢;才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近年來,隨着高鐵不斷延伸、路網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對運輸企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對安全管理、經營方式、員工素質、服務質量、現代化設備運用及可靠性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技術、新任務、新形勢、新挑戰擺在鐵路面前。如何從規模型、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運輸生產型向標準化物流企業轉型,更需要“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來確保長遠持續的發展需要。只有築牢基礎,一切經營行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凡事有規可查、有據可循,才能使企業在風雲不斷變幻的市場上站穩腳跟,謀劃長足發展。

由此可見,“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是求真務實之舉,是鐵路創新發展的正道,也是鐵路健康發展之道。

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總結心得體會範文最新 篇3

司法改革關乎人民羣眾切身利益,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政協提案涉及的熱點。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一直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不斷完善提案辦理工作機制。在辦理提案答覆工作中,找準四個結合點,嚴格落實分級負責制,努力提高辦理質量和效率,確保提案辦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讓政協委員在司法改革中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將“提案辦理工作”與“改革成果轉化”結合起來

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提案工作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職責。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政協提案的辦理工作,自覺接受民主監督,拓展接受民主監督深度,提升接受民主監督質效。在辦理施中巖委員和杜惠平委員“關於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能力”的提案中,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把提案辦理工作與推進司法改革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落實xx屆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和中央關於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結合各地法院的改革實踐,於20xx年6月28日發佈了《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兩個改革成果。該改革成果充分吸納了委員提案的建議,以指導意見和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提案中的很多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迴應,實現了政協提案與司法改革成果的有機結合。

將“平日溝通聯絡”與“專門調研座談”結合起來

對人民法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也是察民情、聽民意、匯民智的重要途徑。最高人民法院在提案辦理工作中,及時與委員進行溝通,創新工作方式,將平日的溝通聯絡與專門的調研座談結合起來。20xx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開門”審委會,邀請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專家學者、基層調解員等列席審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文件和特邀調解規定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強調,在司法解釋和司法文件的制定過程中,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增強工作透明度,認真傾聽人民羣眾呼聲,切實體現司法民主。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切實感覺到效果非常好。一是通過“開門審委會”,將代表委員一起請進最高人民法院列席審委會會議,充分體現了對政協委員的尊重和重視,讓司法更加貼近人民羣眾。二是通過“開門審委會”,近距離聽取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意見,並對代表委員提出的有關意見進行認真詳細的研究吸收,達到廣泛吸納民意的效果。三是通過“開門審委會”,積極迴應社會關切,使司法決策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司法實際,更加符合法律精神,充分體現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民主和司法自信。在改革文件出台後,及時與參會委員溝通反饋,介紹全國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的進展情況,進一步贏得理解和支持。

將“答覆提案問題”與“破解司改難題”結合起來

提案辦理,解決問題是關鍵。委員關注的問題也是司法改革的難點和法院工作的重點。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同類問題統籌研究、共性問題彙總研究、重點問題集中研究,探索破解難題的方法路徑。通過辦理提案答覆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發揮提案最大效用。20xx年,辦理涉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有8件。針對這些建議提案,組織專門力量,研究辦理方案,制定落實措施。在辦理過程中,針對委員提案反映的問題,逐一進行分析,解答改進與落實的方案,提出了詳實的提案答覆意見。例如:針對施中巖委員提案指出的“非訴糾紛解決手段弱化”問題,採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

一是搭建訴調對接平台、整合解紛資源,建立調解工作室,推動調解、仲裁、公證等非訴訟方式的發展,發揮社會力量參與化解矛盾,破解大量糾紛湧入法院的問題。

二是完善訴調對接機制,探索建立家事糾紛、相鄰關係、小額債務、消費者權益保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物業管理等適宜調解的糾紛先行調解制度,不斷強化非訴訟方式分流糾紛功能,破解“案多人少”矛盾。

三是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建立特邀調解員名冊制度,作為法院附設法院調解人員,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為了加強對特邀調解員的培訓,最高人民法院在湖南湘潭大學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基地”,着力培養特邀調解員的調解技能,規範調解員的職業道德,提高調解員的業務素質。

四是建立立案前的委派調解和立案後的委託調解工作,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糾紛解決資源,最大限度地為當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調解服務。

針對杜惠平委員提出的“各種糾紛解決組織各自為戰,銜接不暢”的問題,建立了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仲裁與訴訟相銜接的糾紛解決機制。在道路交通糾紛、醫療糾紛、物業管理等領域,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平台,有效地整合各方資源,為當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服務。例如,杭州餘杭區法院創新交通事故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置平台,搭建交通事故糾紛一鍵預判、一鍵確認、一鍵開庭、一鍵理賠、一鍵鑑定“五個一”機制,實現司法行政、行業協會、鑑定機構、保險單位等部門的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實現起訴、繳費、送達、鑑定、調解、開庭、案款支付等全程網上進行。20xx年1-10月前置調解交通事故糾紛1896件,調解成功1767件,司法確認1462件,快速化解了糾紛,減輕了當事人訴累。

將“提案辦理質量”與“提升改革實效”結合起來

政協委員的合理化建議已經成為人民法院加強和改進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有的直接轉化為重大改革事項的決策意見。將提案辦理工作與提升司法改革實效結合起來,用提案辦理促進改革工作,用改革實效驗證提案辦理質量,找到切入點,摸準結合點,抓住着力點,獲得了落實提案內容和推進司法改革工作的“雙贏”。

一是強調提案辦理質量是工作的核心。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尤其要在“嚴”字和“實”字上狠下功夫,嚴把交辦關、辦理關、督辦關,做到辦出效率、辦出質量、辦出成果。不能將提案停留在紙面上,而要讓提案建議實實在在地落地,融入到司法改革方案和文件中,逐漸成為法院和社會各界的共識。施中巖委員提出,近年來法院民事案件總量持續攀升,大量糾紛主要通過案件形式提交法院,相當多的當事人“一步到位”願望迫切。但是司法資源的有限性,註定了訴訟不可能“包打天下”“包治百病”。因此,適應糾紛的多元屬性和解決糾紛的多元訴求,及時轉變糾紛解決的理念,努力提供個性化“私人訂製”“量身定做”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切實滿足人民羣眾的多元需求,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二是切實找準提案辦理與提升改革實效的着力點。為了讓改革措施落地,切實抓好每項改革措施的落實。據統計,截至20xx年年底,全國法院建立專門的訴調對接中心2388家,建立和規範入冊的特邀調解組織近2萬個,特邀調解員達6萬多名,化解分流了大量訴至法院的糾紛。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對科學分流各種糾紛,緩解社會矛盾,節約司法資源十分必要和迫切。在北京市委、首都綜治辦、北京市高級法院的共同指導下,成立了北京多元調解發展促進會。截至目前,促進會共吸引35家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入會,各調解組織幫助北京法院訴前分流案件10萬餘件,承辦法院委託、委派案件2192件,調解成功案件標的額達2億8千餘萬元,為及時化解社會糾紛、緩解北京法院系統“案多人少”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20xx年1月至10月,安徽省法院在立案前委派調解案件共計23173件,調解成功11556件,調解成功率為49.9%,一定程度上對緩解“案多人少”矛盾起到了積極作用,淮南市兩級法院20xx年案件增幅首次同比回落8.1%。上海浦東法院作為全國受理案件數最多的基層法院,20xx年共受理各類案件13多萬件,通過訴前調解和速裁共解決民商事糾紛44448件,以不足10%的民商事審判資源解決了49.4%的民商事案件,改革成效十分明顯。

三是促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方立法,為建立中國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打下法律基礎。四中全會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立法建設必須同步進行。最高人民法院一直高度重視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方立法。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協助和推動下,20xx年5月1日《廈門市經濟特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成為中國第一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的地方立法。20xx年10月1日,《山東省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成為第一部省級促進多元化解糾紛的地方性法規。

目前,四川、安徽、福建、黑龍江等省也在積極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方立法進程,為最終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奠定法律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jlr4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