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金庸逝世一週年感想體會5篇

金庸逝世一週年感想體會5篇

20xx年的10月30日,武俠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今天是老先生的一週年祭。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感想體會,供大家參考。

金庸逝世一週年感想體會5篇

20xx金庸逝世一週年感想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

20xx年的今天,武俠小説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

金庸先生曾説,他只是個講故事的人。

如此謙遜儒雅大家風範,連同他的武俠小説,成了一座難以比肩的高峯。

去年的告別儀式,有一副對聯仍然記憶深刻:一覽眾生。

的確,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快意恩仇,念痴情,蕩清波。最終,成就了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

這個時代需要好故事,給更多迷茫的人希望。

有很多人都喜歡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不單單是因為這些故事滋養着靈魂,更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學創作以及當代許多文人有着更深刻的啟發。

比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鹿鼎記》等,都是好故事,都有着多種解讀的可能性。

在不同年齡階段,都會品讀出不同的味道。

那麼就像是一部作品,寫着的人和編輯的人,甚至是讀書的人,都在故事之中。

這很難得。

作為中國俠文化文學讀本的武俠小説,追根溯源,可以從研究《史記》中的《刺客列傳》和《遊俠列傳》。這些文字記載着為主人賣命的俠客和崇尚自我精神的俠客。

因此,再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他的主要貢獻也在於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墨、道、佛以及國民文化緊密融合,流露出的俠義精神和文化形態各異的人物,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他所堅守的價值觀,而這些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所在。

有人曾讚譽:“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經久不衰的作品不多,能跨越時空打破界限,又保持着與俗世的距離。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展現充滿魅力的武俠世界,那是神祕的世界,所以故事好看了,韻味也悠長了,也讓人生豐厚了。

今天,我們懷念金庸先生!

我們感恩他筆下的江湖世界,更感恩當代無數前輩耕耘的文壇,望後繼者無數,也能盡顯快意恩仇。

20xx金庸逝世一週年有感

20xx年10月30日,農曆九月廿二,一代武俠小説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歲。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去年今日,襄陽城為金庸點亮燭光,無數讀者在網上表達追思。參演金庸小説改編影視劇的演員們,也以角色之名送別大師。

金庸葬禮上的那副橫聯“一覽眾生”,表達着他對芸芸眾生的體察。猶如他的兩支筆:一支寫武俠,雕刻人生百態;一支寫社論,道盡世間冷暖。

年輕時,金庸曾以林歡為筆名,為長城電影公司編寫劇本;也曾以姚馥蘭為筆名撰寫電影評論。後來,他與梁羽生定下武俠小説之約,將名字中的“鏞”字一分為二,就有了我們現在熟悉的名字。

自30歲左右創作《書劍恩仇錄》開始,到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金庸共創作了15部長、中、短篇小説。“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只有14個字,卻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

除了小説家,金庸還是學者,是報人。“做學問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樂的。”金庸曾説,“學問不夠,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

20xx年,81歲的金庸為修讀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特地飛赴當地上課,引起不少關注。20xx年,他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而至於辦報,則從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了。中學時,金庸開始向東南地區的一家大報《東南日報》投稿。

他早年曾在上海《大公報》、香港《大公報》及《新晚報》任記者、翻譯、編輯。1959年他創辦香港《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曆35年。

他曾説,自己“辦報是真正拼了性命來辦的,寫小説是玩玩”。

20xx年10月29日晚,曾拍過《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的導演張紀中,在微博上發表長文悼念金庸逝世一週年。他寫道,你雖離去了,可你的精神早已融入祖國的山川大地,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想,你與我一樣堅信,俠是中國人骨中的風神、心裏的情懷,武俠精神是真正的中國精神。”

其實,俠客精神在中國源遠流長。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寫《遊俠列傳》,李白寫《俠客行》,施耐庵寫《水滸傳》,清代有《三俠五義》。俠客們被世人嚮往、尊重,也讓江湖充滿了個性的光輝。

都説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而金庸的作品讓俠客精神在當代得以流傳並重新演繹。在書裏,金庸為讀者構建了一個武俠江湖。有《笑傲江湖》的波詭雲譎,有《天龍八部》的義薄雲天,也有《白馬嘯西風》裏簡簡單單的兒女情長…他的作品,還曾被多次拍攝、製作成影視作品,影響好幾代人。

俠是什麼?是道義,是家國。而在金庸小説裏,它有了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是有情有義的喬峯,是孝義愛國的郭靖,是豪邁不羈的令狐沖……

有網友説:“我對江湖的憧憬以及個人身上的俠氣都是因為先生。”馬雲也曾在微博上悼念,“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他還敬上輓聯,“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他也有一個俠客式的回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一年過去了,先生雖逝,俠義永存。

20xx金庸逝世一週年體會

10月30日是武俠小説大師金庸逝世一週年的日子。10月29日晚,張紀中通過微博發表長文以及和金庸生前的合影,紀念先生逝世一週年。張紀中在微博中寫道:“査先生,這一年來,我總是思念你,時常想跟你説説話。你雖離去了,可你的精神早已融入祖國的山川大地,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想,你與我一樣堅信,俠是中國人骨中的風神、心裏的情懷,武俠精神是真正的中國精神!我也將在你的指引下,用作品傳承武俠精神,終生沿着弘揚武俠精神的道路走下去!”

張紀中長文中從“俠,別是一家”“俠,是中國人的骨中風神,心裏情懷”“武俠片應永遠以傳承中國精神為本”三個方面講述金庸的武俠風,來紀念查先生。

文末還對拍攝《飛狐外傳》做出承諾,稱:“《飛狐》一路遭遇諸多變動、障礙重重,其中心焦難以言説。而俠情俠骨當前,自該百折不撓,我們一定會將這部《飛狐外傳》創作好,拍攝好,呈現給觀眾!”

20xx金庸逝世一週年心得

20xx年10月30日,

金庸逝世。

這麼寫未必合適,

但真的忍不住想,

如果能看到今日香港,

大俠會不會心痛……

此前報道:再見,金庸。

20xx年10月30日,據多家港台媒體消息,一代武俠小説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病逝,終年94歲。

金庸去世當晚,襄陽日報官方微博發起“為他點亮襄陽城”的活動,一羣金庸迷來到了古城牆下,用白色蠟燭寄託哀思,以此為金庸送別。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1920xx年3月10日,是浙江海寧人。查良鏞於1940年代後期移居香港,其後以筆名“金庸”著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説,在其最經典的“射鵰三部曲”中,襄陽這座城市曾被無數次提起。

據襄陽日報報道,整個宋代,襄陽抗金、抗蒙、抗元,戰火和流血已經刻入了這座城池的風骨之中。在金庸“射鵰三部曲”的渲染之下,襄陽幾乎成了一個俠義殉道的象徵。

《神鵰俠侶》中,蒙古南北兩路大軍夾攻襄陽,在城下與宋軍開仗數次,襄陽情勢十分緊急。郭靖就是在這裏,聯合各路人馬擊敗了蒙古軍隊。

《射鵰英雄傳》裏,外敵入侵,國家危亡時,郭靖和黃蓉夫婦二人義不容辭地選擇保衞襄陽。

郭靖和黃蓉的女兒郭襄,名字的由來也是因為襄陽城。當時,郭靖黃蓉夫妻鎮守襄陽城,於是,就為戰火中出生的女兒起名“襄”。

金庸去世後,曾飾演郭襄的楊冪在微博告別,“一路走好,襄兒拜別”。

金庸小説的影響力太大,以至於説起襄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郭靖黃蓉守護的地方”。

儘管“襄陽城”是金庸的著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但遺憾的是,金庸平生從未來過這裏。因工作原因,他幾度想親赴襄陽均失之交臂,後來因年事漸高放棄。

湖北日報報道,幾年前,有媒體邀請金庸回答了讀者提出的100個問題,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真實世界的武當少林,和筆下世界有何差異?

金庸先生答道:“少林寺我在1982年去過,寺裏和尚的武功肯定沒小説裏寫的強,寺院也沒我寫的大……至於武當山,到現在我還沒去過,武當山的真武觀請了我好多次,我也沒去。我本來還想去郭襄的出生地襄陽,可是因為坐火車不舒服,也沒有去。”

可惜,如今卻是再也來不了了。

俠客行,江湖遠。既然無法再相見,襄陽的人們用滿城燭光和金庸進行了最深情的告別。

20xx金庸逝世一週年緬懷

金庸先生曾説,他只是個講故事的人。這話謙遜,卻也真實。人類需要故事,如同需要米麪。每個人從小就習慣於聽故事或看故事,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故事滋養我們的靈魂,甚至能決定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故事聽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會知道,好故事有多麼難得。好故事如開放公園,有多種解讀的可能性,不同的路徑可見不同的風景,正如魯迅先生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公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在金庸先生去世一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為什麼金庸和他的作品如此迷人。

金庸的故事很迷人。證據之一,是金庸小説暢銷多年,流播廣遠。證據之二,是根據金庸小説改編的電影、電視劇作品層出不窮。改編金庸的投資者趨之若鶩,是因為金庸故事向來不愁沒有觀眾和市場。市場檢驗故事的品質成色,勝於任何個人的權威獨斷。金庸小説改編幾年一翻新,從另一個角度看,亦可解釋為,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部改編作品形神兼備至不可逾越。

金庸的故事很迷人,在於它説不盡,甚至説不清。説它是通俗類型小説,固然不錯,它本就是武俠傳奇故事;但嚴家炎先生説,金庸小説是精英文學對通俗文學改編的全能冠軍,這話似乎更有道理。因為金庸的小説,既是武俠之書,也是情感之書,也是成長故事之書,也是歷史演繹之書,也是文化思想之書。

説金庸小説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主題,當然很對,《書劍恩仇錄》的紅花會羣雄及《射鵰英雄傳》的主人公郭靖的奮鬥目標,就是保衞民族利益,彰顯國家情懷。但是,説金庸小説超越了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卻也不錯,因為《天龍八部》的思想主題,就是超越狹隘民族立場的國際主義與和平主義。説金庸小説是傳統文化的美麗結晶,當然很對,因為金庸小説中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典章文物構成的古典文化風貌,可慰藉現代讀者的潛在鄉愁;若説金庸小説有對文化傳統的批判鋒芒,卻也不錯,《神鵰俠侶》中楊過的反抗,《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的追求,全都是針對禮教傳統及其權力體系;《鹿鼎記》中韋小寶頑皮狡黠的大笑,更足以震裂農耕文明的琉璃屋,並徹底打亂專制傳統的夢幻牧歌。

要對金庸小説做全面價值評估,需具備足夠的認知複雜度。

金庸本人的故事,也很迷人。在他逝世後,李以建發表了《金庸的功夫,世人只識得一半》,該文重點是,金庸不僅是作家,也是時事評論家,作品包括30多年的《明報》社評,將近8000篇;以及署名徐慧之的“明窗小札”將近20xx篇;以及發表於《明報》“自由談”專欄的“論祖國問題”系列文章(後結集為《論祖國問題》出版,作者署名黃愛華)。金庸時事評論文章,接近1萬篇,論題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台灣地區、海外華僑,以及有關蘇聯及共產主義、有關當時國際熱點問題,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生、意識形態和國際關係。

金庸還是譯者。他曾在譯文雜誌《時與潮》兼職,發表過大量譯作。1950年後,他陸續翻譯出版的作品包括:美國記者傑克·貝爾登有關中國解放戰爭的長篇紀實報道《中國震撼着世界》,英國記者R·湯珊遜寫的長篇紀實報道《朝鮮血戰內幕》等。

金庸曾是影人。作為影評人,他曾以蕭子嘉、姚嘉衣、嘉衣、嘉等筆名,在香港《大公報》開設“ 每日影壇”專欄,發表650 篇以上影評;又以姚馥蘭、林子暢等筆名,在《新晚報》開設“馥蘭影話”、“子暢影話”專欄,發表影評140餘篇;進而,還以林歡、姚馥蘭、林子暢、鏞等筆名,在《長城畫報》上發表70餘篇關於電影的討論文章。作為電影編劇,創作過20多個電影劇本,其中7個劇本被拍成電影。作為電影導演,他曾與老導演程步高聯合導演過《有女懷春》,又與胡小峯聯合導演了越劇影片《王老虎搶親》。作為電影歌詞作家,他創作並發表過《門邊一樹碧桃花》等十多首電影歌曲的詞作。

金庸的故事所以迷人,簡單説,是因為他有講故事的天賦,有坎坷而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及對人性的敏感與深刻洞察力。此外還有些不可忽視的因素,即,因為書寫時事評論,從而有深度的人世現實關切;因為他翻譯外文作品,從而有廣闊的全球文化視野;因為他研究戲劇和電影,從而有精湛的故事敍事技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e6kw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