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精選7篇)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精選7篇)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1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9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為此,中央審時度勢,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後我國農村勾畫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美麗藍圖。下面本人結合我縣實際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幾點個人的粗淺看法: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精選7篇)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牽牢農村經濟發展的“牛鼻子”

經濟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離開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牽緊、牽牢農村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才能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路走好。

(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當前我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決定了農民家庭單幹這一模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極為低弱。小規模的家庭經營與農產品統一大市場的矛盾逐步顯現,新時期農業的發展迫切要求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於是農村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社早在幾年前就已出現,但其發展壯大狀況令人堪憂,有的名存實亡,有的甚至是曇花一現。如何更有效地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社這一發展農村經濟有益形式的作用呢?本人認為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培育和發展它:其一,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社雖然起步較早,但發展步伐不快,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合作社還為數不多,發揮的作用也不十分明顯。農村專業合作社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一條重要出路,政府部門要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在引導過程中要根據農產品分佈的區域性來發展,注重“一鄉(鎮)一品”乃至“一村一品”,如積極發展蔬菜專業合作社、茶葉專業合作社等。其二,着力在規範運作上下功夫。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社普遍存在在體制和機制上的缺陷,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範在一些合作社或多或少存在着,且大多是鬆散型的組織機構。要引導其從鬆散型組織向以資金為紐帶的緊密型組織發展,另外要從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等方面入手進行深層次的改革,使其逐步步入規範化軌道。縣級可建立專業協會對其進行指導和提供信息等方面服務。其三,大力培養其獨立的競爭意識。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近年的新生事物,政府加大對其的扶持力度本無可厚非,但卻容易滋生一些合作社“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這是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市場主體的最要不得的致命弱點。政府要改變長期以來撥款的簡單扶持方式,採取“以獎代補”等多種有利於激活合作社積極性和活力的扶持方式。着力培養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獨立、自主、自強地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真正成為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

(二)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最活躍的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需要培養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第一,大力推進農民文化、技能素質培訓工程。加大對農民素質培訓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技能水平。可以嘗試建立村級農民培訓中心,為有關部門實現服務職能下移到村,創設一個良好的載體與平台,建立各職能單位定期到村級農民培訓中心開展培訓服務的制度,真正把培訓班辦到農民的家門口。第二,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型農民”的襁褓作用。引導更多的農民參與到農村專業合作社中去,錘鍊經營的本領。

(三)大力實施“強鎮興農”戰略。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努力加強中心鎮建設,把中心鎮建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大抓手抓緊、抓好,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中心鎮更大的傾斜。要通過放權讓利、放水養魚的方法,做強中心鎮這一“龍頭”,放大集聚、輻射的效應,以此推動全縣新農村建設。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以規劃為龍頭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近年來“錢袋子”漸鼓的農民最熱衷的事情可説就是建房,但是由於缺乏長遠規劃的指導,我們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農民一次又一次的易址建房,但新房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許多不足10齡就被淘汰,面臨重新拆建的問題,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甚至許多農民只建新不拆舊,結果造成一些“空心村”、“破房依着新房,新房亂成一團”、“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的現象。造成以上事實的根源是:其一,農民對農村發展走勢缺乏清醒的認識;其二,村莊規劃起步較晚。因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於我縣而言,首要的就是解決村莊規劃問題,即必須以規劃為龍頭。

(一)規劃要以政府為主導。村莊規劃是一項長遠性的系統工程,它不是農民個體所能承擔的重任,基於我縣目前農村發展的實際,亦非普遍村集體所能承受之重,是目前非政府莫屬的公共服務重要內容之一。規劃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支持,農民參與”的原則,在全社會形成“建設新農村規劃須先行”的濃厚氛圍,堅持用“科學規劃”理念武裝農民頭腦。

(二)規劃要堅持因地制宜。各村發展步伐不一,地域特點和經濟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規劃不能搞一刀切,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從各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規劃工作。堅持有選擇、分類型、分層面紮實推進規劃工作,忌搞“村村一張臉”,努力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新農村。

(三)規劃要與宅基地整理相結合。我縣農村住宅普遍佔地在200平方米以上,多數甚至達數百平方米之多,且多數是土木結構,可以説普遍呈現出“面積不小,質量不高”的局面。一方面,許多農民建造新房的要求極為迫切;另一方面,在“人多地少”的客觀條件下,農村住宅建設審批制度又極為嚴格。改善農民住房條件與保護土地兩者矛盾日益顯現,宅基地整理工程可説是調和這對矛盾的一大法寶。通過宅基地整理,引導村莊集並,人口聚集,退出原先佔有的耕地或老宅多佔的土地,提高用地的集約化水平,達到“退宅還耕”、“盤活土地資源”的目的。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以環境整治為切入點

“垃圾成堆堆,污水隨地流,灰塵滿天飛,蒼蠅排長隊,蚊子開大會”這是對許多農村惡劣環境的形象描述,與“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本要求相去甚遠,造成農村生活人居環境惡劣,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第一,缺少硬件設施;第二,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如何締造優美整潔的高質量的農村人居環境,急待“對症下藥”。

(一)加大財政對農村環境整治的轉移支付力度。從我縣目前實際情況看,農村建有垃圾池的村尚為數不多,更甭提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等較高層次的要求了。況且從目前我縣村集體經濟普遍較為薄弱的現實出發,我縣農村還未到有能力自行解決環境問題的階段,作為浙江這個經濟大省中的欠發達縣,這就需要爭取上級政府對我縣農村環境整治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加大財政對我縣農村環境整治的轉移支付力度。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主要用於建設垃圾池、垃圾填埋等硬件設施,為農村環境整治夯實硬件基礎。

(二)建立農村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農村環境整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期性的基礎工作,所以必須建立該項工作的長效機制。第一,要大力開展環境衞生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在農村形成“講究衞生,人人有責”、“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良好風尚。讓人人蔘與到環境整治中來,牢固樹立以愛護環境為榮,以污染環境為恥的觀念。第二,要建立農村環境保潔制度,以行政村為主體,建立一支義務農村環境衞生保潔員隊伍,開展日常衞生保潔工作,當然有能力的村可考慮有嘗服務。第三,環境整治不僅僅是衞生整治,還包括社會風氣整治。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人情淡漠、唯利是圖、道德信念滑坡等問題在也農村大行其道,風、麻將風可謂十風盛行。解決這些問題,要以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為抓手,在農村設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健身、學習等有益的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此舉在豐富農民的業餘生活的同時,還可達到減少矛盾糾紛的目的,有利於促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2

經過我鎮新農村指導員工作隊楊隊長的辛苦努力和精心組織,我和鎮的新農村指導員一道,於20xx年8月26日對縣鎮、鎮的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參觀學習。經過這次參觀學習,讓我大開眼界,從縣新農村建設中學到不少經驗。

一.參觀的簡要過程:

我鎮30多名指導員分乘兩輛中巴車,於26日上午8點從鎮出發,首先到了鎮村組,縣新農辦的吳主任等東道主已經在那裏等候我們了,吳主任為我們介紹了組新農村建設的情況。接着又到了鎮厚豐村新農村建設點參觀正在建設中的新農村示範點,吳主任和村支部書記為我們講解了這一示範點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經驗。接着又到村莊新農村建設點,吳主任作了介紹和講解。順着公路,接着我們到了縣集團搬遷移民安置的新農村建設點,參觀完這一示範點接着到了縣城,集體逛了步行街,參觀了縣文廟,然後到了縣招待所,吃過早飯稍作休息後,下午接着到鎮董扁村、安石村進行參觀學習,吳主任均為我們作了全面的介紹和講解。

二.縣介紹的成果及經驗:

1、組建設點,通過組織村民理事會,採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農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農户民居房的防險加固,並對牆體進行了美觀粉刷,因此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下撥100多萬元資金為該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橋,解決了村民出行困難的老大難問題。

2、厚豐村建設點,通過山區村民用宅基地置換的方式,通過統一的規劃,整合資源,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以村民投資建設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對集中,結合農村集貿市場的建設,讓有條件的農户按指定户型建設民居房。

3、莊建設點,經過政府組織完成平整地基後,劃給符合條件的農户進行建設民居房,政府按新農村民居房建設補助進行補助,並協調農業銀行給予每户5萬元以內的貸款,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將由農户投工投勞進行建設。通過莊點的建設,將把附近幾個自然村連為一體,並對周邊新農村建設起示範作用。

4、集團搬遷移民安置示範點,由於集團的搬遷,對部分農户的土地和房屋進行了拆遷,政府按規定補償了徵地補償資金,再由政府統一規劃,以新農村民居房建設的政策作補助進行建設,得到集團每户30噸水泥的補助,政府統一提供廚房用瓦和院子的圍欄,建成了一個以體驗茶文化為目標現代新農村。

5、董扁村建設點,該村地處城郊,由於原居住地滑坡導致必需進行建設,村民通過置換的方式獲得宅基地,政府幫助規劃建設一條進村彈石路,農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設,享受相應新農村民居房建設補助政策。經過建設,建成了一個乾淨整潔漂亮的村子,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並安排資金給予建設了一個村民文化活動室。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靠進城務工經商和在村內一個核桃加工廠打工取得的收入。

6、安石村,通過建設高優生態茶園,茶園內間作核桃、李子、桃子等水果,茶葉生產以產業協會的管理方式,依託香竹箐茶廠、穩龍茶葉公司兩個龍頭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户的方式盤活產業發展,為農户帶來較高經濟收入。民居房建設上,一部分農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設了新民居,一部分農户住房改換了彩色瓦和粉刷了牆體。該村建設成就得到了國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建設了一條寬敞的水泥硬板路。優美的茶園、果園、別緻漂亮的村落查於其間,實屬人間一仙境。

三.參觀學習得到的主要心得:

新農村建設必需以經濟發展、產業建設相結合,並以產業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最基本出發點和根本動力;新農村建設必需結合重點工程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地質災害搬遷等工作相結;新農村建設政府一定要做好統一規劃,適當的投入補助引導,完善服務措施,以農户作為投資建設的主體,引導有條件的農户逐步改善居住條件;新農村建設要以居住相對集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結合農村集貿市場建設,逐步把農民從單一從事農業逐步向其他行業轉移,多種渠道增加農户收入來源,保障新農民安居樂業。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3

建設新農村關鍵要靠“新農民”,毛澤東同志曾説過,想把一項事業幹好,不能靠天,不能靠地,更不能靠別人幫助,關鍵還是靠自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是這個道理。

提到農民這個詞大家都會聯想到,農民的文化知識、綜合素質、經濟收入等方面水平不高,其實不然。通過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位與眾不同的農民老程,他皮膚黝黑,操着一口濃重的家鄉話,但説話辦事卻流漏出智慧和勇氣,一接觸才知道,他是一位“新農民”。老程在鄒城也是頗具影響力的,關於他的故事在社會上一直在流傳着。80年代初他以優秀的成績考取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待遇高、任務輕的機關工作,但他不滿足一份豐厚的收入,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放棄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創業。人們都説他是從鄉下來到城裏,又從城裏回到了鄉下,老程現在經營着兩個企業,一個是有機水果種植,另一個是工藝品的生意,兩個毫無關連的產業硬是讓他玩出了名堂。有機水果種植方面,黃金梨、蘋果梨都成為了市場上熱銷的產品,剛剛在全國有機水果種植表彰會上拿到金獎的玻璃梨,更是轟動全國,成為真正的“黃金梨”。玻璃梨是在梨還沒成熟前,用玻璃瓶子套上,成熟後梨充滿了整個瓶子,把瓶口封好,玻璃梨可以保存幾十年,它既是食品又是工藝品。

老程靠創造性的農業種植生產,使自己的收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明顯超越了身邊的人。

老程的故事讓我很受啟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就要靠千萬個老程這樣的“新農民”嗎?我問老程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稱的上“新農民”?他説:“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夠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人是新農民。”

新農村需要高素質的新農民。新農民既是新農村的建設者,又是新農村的受益者。建設新農村是一項惠及億萬農民的民心工程,是為了讓農民真正享受現代文明的生活。新農村要發展現代化農業,現代農業包含着很多科學知識,靠現有的農民來完成這項任務很難。一位科學家説:“未來的農業,不僅是體力勞動,更是腦力勞動。”所以建設新農村需要發展現代農業,而現代農業是要靠老程這樣的“新農民”來實施,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

目前我國農民科學素養水平較為低下,尤其是職業技能缺乏,在農村4.97億的勞動力中,受過職業技術培訓的不足5%,受到技能培訓的僅為1%,由此造成農村各種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使“新農村”問題的解決成了無米之炊。

如何造就“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為的是農民,靠的也是農民,從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提高基層人民素質迫在眉睫。因而,我認為應該作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造就新農民,應着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我國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大量低素質人口集中在農村,直接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農村的進步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與此同時,我國農業技術人員也比較缺乏。這顯然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因此必須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同時針對農技人員嚴重短缺的現狀,實施和推行農村科技特派員駐村制度,使科技人員長期蹲點服務,面對面、手把手地教農民種、養技術,傳授和普及科學知識。

二、培養造就新農民,應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當前廣大農民對在致富和提高生產技能的教育培訓具有強烈要求,他們對職業教育需求的焦點,還是在提高自身收入上,對投資少、見效快、易掌握的實用技術比較看重。所以培養新農民必須大力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通過教育培訓,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武裝農民,使現代化農業新技術迅速滲透和擴散到農業生產中去,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還應使農民掌握1-2項相關職業技能,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和水平。

三、培養造就新農民,應創新農村職業教育。農村職業教育是培養新型農民的平台和主渠道。培養造就新型農民,應從培養和供應建設新農村所需要的各類實用專業技術入手,創新職業技術教育。現代農業已不是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而是“農、工、貿”結合,注重適應農民對工業、運輸業、建築業、餐飲服務業等不同規格人才的需求,增加教學內容的寬度,確定相應教學內容,逐步引導農民在非農產業的就業中,向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拓寬就業致富的新路徑,滿足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需要。

四、培養造就新農民,應加快農村帶頭人的培養。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能人治村的事例在我國已數見不鮮,我們應充分利用優勢,讓更多的能人脱穎而出。加強對農村幹部的教育培訓,上級組織部門應針對鄉村幹部開設輔導培訓班,把領導幹部中一些好的作風、方法進行推廣,批評不好的風氣,讓農村領導幹部真正有雙強能力,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不搞面子工程要搞民心工程,一切為了羣眾,心裏裝着羣眾,處處想着羣眾,帶領農民發家致富,建設新農村需要這樣的帶頭人。

為了使我國走向繁榮富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務之急,而新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生力軍,所以培養造就新農民是重中之重,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4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雖新時期的新農村標準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但不管如何,安居才能樂業,俗話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往往是人多地少,老百姓富裕後,建房需求得不到滿足,就無視《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和《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擅自在原有房屋加層,在空閒(荒)地、自留地、耕地甚至是基本農田上建設房屋,同時一部分村民為追求經濟利益也藉機擅自建設房屋,致使農村違法建築漸成氾濫之勢,嚴重阻礙了新時期的新農村建設。村民違法建築對以後村莊規劃建設和和諧社會多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首先,浪費寶貴而有限的土地資源。雖然農村土地資源相對豐富,但村民無序無規劃建設,會造成村內宅基地規劃無法落實,使規劃有序的宅基地出現殘缺不全,如一幢規劃是八間,因村民違法建築的擅自移位,可能整幢宅基地規劃得不到完整實施,無形中造成土地浪費。也會出現村內宅基地分配不公,人為造成多佔土地建房。

其次,道路不暢,村容零亂。違法建築是村民自行定位施工建設的,根本無法考慮村莊規劃和所建房屋與周邊存在房屋的協調一致,也不會考慮違法所建房屋的道路進出和村裏其他村民的通行,直接影響整個村的道路暢通。村民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垃圾、污水不能統一排放和收集,影響村莊環境衞生和村容村貌。

再次,所建房屋質量存在隱患。村民在違法建築施工過程中,受到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阻止,採取加班加點突擊施工,根本不顧建築工程的施工規範和質量要求,快速建好放,以既成事實,讓政府及相關部門難以拆除。如果拆除損失太大,村民的一生積蓄可能毀於一旦,讓其繼續使用,因房屋質量存在隱患,給村民以後的居住和使用壽命帶來影響,間接浪費了自己掙來不易的金錢。

最後,村內糾紛不斷,影響和諧社會建設。中國人特別是中國農民對自己房屋是十分看重的,住房是家庭主要財產,如別人阻止他施工或別人施工的違法建築對他們的房屋有影響,都會導致村民激烈反應。如自己違法建築施工時被執法部門停工、拆除,他往往不找自身原因,而是打聽誰向執法部門舉報的,如是村裏人舉報就會引起打擊報復;如別人的違法建築對自己有影響,就會糾集他人“武力”解決,阻止違法建築施工。在村民違法建築施工過程經常引起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給平靜、和諧的村莊帶來不安寧、不團結。

基於違法建築在農村的不斷湧現,給新農村建設帶來諸多不利影響,防止違法建築在農村的遍地開花,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村莊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加強宅基地規劃和管理,向農民免費提供經濟安全適用、節地節能節材的住宅設計圖樣”,已為遏制違法建築指明方向。各級政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兩手抓,一手抓服務,為應建村民及時安排宅基地、建好房。各級政府主要是縣級政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城鄉規劃部門要有公僕意識、服務意識,及時滿足村民迫切建房要求。有些地方政府在規劃為工業區、工業園、大學城等區域,為以後建設時拆遷方便和降低費用,下文件人為凍結該區域的村莊規劃,隨着政府領導的變更,這些區域的建設暫擱,村莊規劃一凍就五年十年,隨着時間推移村民家庭成員增多,住房困難,由於沒有規劃無法正常報批,迫使其搞違法建築。現在有國家建設新農村的好政策,政府加大對農村村民建房的服務,違法建築就會在源頭逐漸減弱,直至消失。

一手抓查處,依法公平公正處理村民違法建築。各級政府主要是縣級政府,應整合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城鄉規劃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和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等力量,進駐各村全面展開調查,凡是有違法建築的村民和處理結果多在村裏張榜公佈,讓村民監督,讓被處理當事人感到法律的公正。查處過程中,要積極調動村幹部的積極性,雖然村民違法建築不斷出現與村幹部管理不力有很大關係,但是為了村莊建設,改善村容村貌,還是要依靠村幹部的各種優勢,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向村民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宣講國家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政策,宣傳建房的土地、規劃法規。

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村莊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的規定,通過各級政府和基層組織的共同努力,及時遏制違法建築的勢頭,讓村民走上合法建房之路,使其安居樂業,加快鄉村經濟發展。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5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良好的體制和機制提供持久的動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改革不行,新農村建設很多方面本身也是改革和創新。今後要繼續加強農村改革的鼓動力,花更大的精力來研究和推進農村改革。要做到“多予、少取、放活”:“少取”是基礎;“多予”正在進行,今後還要加大;“放活”是根本,機制體制創新最重要。

“多予、少取、放活”是新的“三農”政策的基本點,集中體現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政策導向。具體來看,“多予”和“少取”主要是對農民在經濟層面的支持,直接目標是解決農民收入連續多年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糧食直接補貼、農機和種子補貼等措施,中央加大農村義務教育和建立新型合作醫療的投入等等,都是“多予”的具體政策安排;取消兩千多年來的農業税,則是“少取”的根本性措施。這些“多予”、“少取”的政策措施,對於解決長期積累下來的“三農”問題是基礎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不是僅僅依靠經濟方面的支持就可以期待的。中國的“三農”問題,有着深刻的制度體制根源。這些制度性問題表現在中國二元社會結構的諸多方面,歸結為一點,就是對於農民和農村的束縛。因此,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特別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鍵要依靠“放活”。

改革開放前的農村,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整套社會管理體制的主要特點,就是“統得太死”、“管得太嚴”。在嚴密的控制中,農民失去了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創造性的自由。那個時代中國農業的真正危機,實質上是這種體制造成的。中國農村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將農民從這種統制中解放出來,將農民的巨大創造精神釋放出來。由此,才有了中國農村發展的良好局面,才有了農村改革在整個改革中一馬當先的良好局面。

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昭示,“放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能以為農業家庭經營體制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也基本確立了,“放活”的歷史任務就完成了。最近幾年來,農村改革全面推進並向縱深發展,在農村税費改革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突破。但是,相對於解決“三農”問題的需求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任務仍然非常艱鉅,目前只能説剛剛開始破題。

在“放活”方面,目前對於農民的體制性束縛依然不少。這些問題不僅表現在經濟領域,也表現在社會和政治領域。因此,進一步“放活”,既要依靠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要依靠完善農村政治制度。這也正是下一步農村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內容。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放活”就是深化改革。而且,這種改革已經遠遠超出了農村和農業本身。“放活”所需要的改革,既在經濟領域,也在政治領域;既在微觀層面,也在宏觀層面。

為了繼續“放活”,需要不斷地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特別是在基層政府的經濟工作中,對於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和農民的市場經濟主體地位,仍然存在着干擾和侵害的種種現象。在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中,城鄉分割問題嚴重,距離統一、開放的制度建設目標仍然有較大距離。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農民在經濟上巨大的創造力才能進一步迸發出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才會具有堅固深厚的制度基礎。

為了繼續“放活”,同樣需要完善農村民主政治制度。農民只有具備了自主管理村莊公共事務的充分權力,才能有效地維護自身權益。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農民能夠有力地表達利益要求,基層政府的權力真正為農民所用,農民在市場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就能找到立足之本。如果村民自治虛假運行,政治民主徒有其名,基層組織可以脱離農民的需要為所欲為,基層幹部可以枉顧農民的要求自行其是,農民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的權利將是沒有保障的。如何積極穩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如何切實尊重農民民主權利?如何推進我們各級政府的角色轉變、革新基層政府運作?如何激活鄉村的民間力量?這些,對於實現農村和諧發展不可或缺,也是完善農村政治制度亟須破解的難點和重點。

改革已進入艱難的攻堅階段,改革需要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需要觸及的矛盾也越來越複雜。深化農村改革離不開城鄉改革的協調聯動,離不開宏觀改革的紮實推進。當前,我們特別要強化宏觀改革對農村改革的帶動作用,亟須在行政管理體制、財税體制以及農村治理結構等方面的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否則,好政策和大投入將難以收到預期效果。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6

當前,各地對新農村建設十分重視,特別是上海,更是把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農村建設總體形勢不錯,各級政府決心大,動作快,投資多,農民參與的積極性高,效果明顯。前不久剛剛閉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屆九次全會,順利通過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建設的決議》。這是上海歷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會的主題,聚焦為新郊區新農村建設;這也是上海發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決議的形式,提出了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的建設目標、推進政策和工作措施。但是,在新農村建設中,部分地區還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視形式,輕視內容,對農村產業建設支持不夠;重視政府作用,忽視社會力量參與,對調動和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作用不夠;重視硬件建設,忽視軟件建設,對農民的素質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層組織建設等關注不夠。

我認為,在下一步新農村建設中,各地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處理好六大關係。

一要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在開展新農村建設中,政府和農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兩者在建設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導作用,農民則是建設的主體。政府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據農民的真實需要,搞好規劃,增加公共投資,提供公共服務,制定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建設,要讓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貼近農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農業效益、改善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上下功夫。要讓農民感受到自己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是建設的主體,自覺參與規劃制定,積極為改變家鄉面貌貢獻自身力量。從目前新農村建設實踐看,各級政府的決心大、動作快,調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新農村建設。而對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得不夠,發揮得也不充分,一些農民還處於觀望態度,甚至還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今後,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處理好政府和農民個人的關係,政府該幹什麼,農民要做什麼,要儘量界定清楚。同時,政府要通過引導作用,千方百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二要處理好“近”和“遠”的關係。新農村建設既有長遠任務,也有近期任務。在實際推進過程中,要根據基本國情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制訂出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和長遠規劃,同時選好切入點,解決好當前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貴、養老難、生活環境差等問題。對解決這些問題,要按照規劃,有步驟地展開,不能操之過急,不能超越經濟發展階段,要量力而行。同時,還必須考慮農民長遠發展的需要,從現在起就要謀劃未來農業、農村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如何解決從有到好的問題;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如何解決能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問題;如何建立增加農民收入的長效機制問題;如何提高農民的素質問題;如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等。

三要處理好“城”和“鄉”的關係。我國現代化建設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也需要農業、農村的迅速發展,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互動、互補關係。新農村建設不但不排斥、不阻礙城市化,而且還能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培訓及轉移、收入的增加和消費的提高,去推動城市化。同時,一些農村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完全可以發展成為小城鎮,這對促進城市化是有積極意義的。同時,農村為了解決城市的吃飯問題、飲水問題,發展工業受到限制,而農業的效益遠遠低於工業,這也可以説是農村為大局所作的貢獻和犧牲。對於農村人口,他們所需要的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政府必須提供,他們賴以生存的產業發展,政府也必須給予必要的支持。否則,在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農民享受不到或很少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社會結構必然會失衡,現代化進程也可能會被打斷。當然,在新農村建設中,村莊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可以將農業勞動力和農村人口轉移這一因素考慮進去,一方面促進城市化發展,另一方面減少農業人口,使農業成為少數專業農民的主業,逐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四要處理好“表”和“裏”的關係。目前,在新農村建設中,重視形象多,偏重於抓看得見、摸得着、見效快的項目,比如搞道路硬化、牆面白化,這些形象要抓,但更不能忽視那些影響新農村建設質量的關鍵項目,如抓好農業、農村生產和促進農民增收方面,要多出實招,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好比是一輛賽車,而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制度建設則是“四個輪子”,一個也不能少。特別是從新農村建設的動力源上來看,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更不應該被忽視,它是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應該將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級政府的支持力度,幫助農民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

五要處理好“點”和“面”的關係。新農村建設不搞試點不行,光搞試點不推廣也不行,因為新農村建設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完成,所以等試點全部搞好再推廣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開展新農村建設一定要將試點建設和推廣工作結合起來,做到以點帶面。從目前新農村建設進展的情況看,全國各地,包括我們上海,十分重視試點工作,在示範試點鎮、村開展新農村建設支持力度大、進展快,路電水氣、通訊、廣播電視、學校、衞生所等改造建設效果非常明顯。但是,示範試點的經驗如何向面上推廣,如何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籌集必要的資金,向示範試點以外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讓廣大農民都能享受到最必要的公共產品供給和服務,政府在這方面考慮的還不夠。在農村建設中搞示範試點,讓一部分農民優先享受到公共產品服務的“陽光”,是在現階段根據國情做出的必要選擇,但是,當試點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後,應儘快組織力量向農村各地推廣,使試點之外的農民也能儘快享受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六要處理好“上”和“下”的關係。新農村建設中,公共產品的供給、產業能力建設、體制改革和基層民主建設等都有明顯的層次性,作為地方政府,市、區、鎮也應根據權力分配和財力承擔相應的責任。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和項目,牽涉面廣,需要資金多,市政府應予以承擔,而在區域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義務教育、公共衞生、救災、扶貧等方面,市政府要協調區、鎮,制定政策,明確各級職責,明確資金來源,防止上級喊口號,下級等政策,“眼睛向上”,依賴上級政府的思想。

參觀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 篇7

在全市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整合以往農村建設工作和基層組織建設中的成功做法與經驗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通過去年以來的工作實踐,主要有以下四點體會:

1、政府主導、農民積極參與是搞好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新農村建設必須由政府主導推動,市鄉兩級政府要切實發揮組織協調作用,要通過出台一些優惠政策和措施,指導和引導農村開展新農村建設,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要發揮農民的主動參與意識。新農村建設歸根到底是農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須將廣大農民羣眾的思想統一到“自己的家園自己建”上來,讓農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去,避免“幹部熱、羣眾冷”現象的出現。

2、發展產業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農民增收是當前“三農”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我們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必須依託產業搞建設,把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抓實。只有產業發展了,農民有錢了,他們才會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我們的工作也就不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三清三改”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目前,農村的“髒、亂、差”現象還比較普遍。因此我們必須抓住“三清三改”這一基礎環節,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美化淨化農村環境,讓農民羣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實現“新村新面貌,新村新形象”的目標。

4、建好村級班子是新農村建設的保證。新農村建設的許多政策和措施必須通過村一級來具體抓落實,因此建設一個強有力的村級班子,才能更好地帶領農民開展新農村建設,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9dd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