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0篇)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0篇)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0篇)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傳習錄》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於陽明心學理解的並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並不是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覆強調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着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個人走,跟着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説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於後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慾。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慾。讓天理浮現,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於內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説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去尋找明德,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愛因舊説汩沒,始聞先生之教,實是駭愕不定,無入頭處。其後聞之既久,漸知反身實踐,然後始信先生之學為孔門嫡傳,舍是皆傍蹊小徑,斷港絕河矣。如説“格物”是“誠意”的功夫,“明善”是“誠身”的工夫,“窮理”是“儘性”的工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約禮”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諸如此類,始皆落落難合,其後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

這是《傳習錄》中徐愛記錄的最後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體會。在同門聊天中我經常説“後悔加入師門晚了。”沒像徐愛説的以前學的那些東西把自己耽誤了,是因為以前自己也沒學太多東西。加入師門之前,就覺得儒學只是高高在上的説教。加入師門,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師父學《周易》,學《周易》的思想也不純,是想用它來預測未來。隨着與師父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

師父發願去傳播儒家修身方式這套東西,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説教,和社會上很多的儒學培訓有着本質的區別。我結合着師父的教誨,和我的人生相對比印證,才發現我的人生之所以沒有達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總是喜歡怨天尤人,經常對別人説沒趕上好時代,可實際上我趕上了中國最好的創業時代——互聯網爆發的時代。

儒家思想傳遞了幾千年,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依舊有指導意義。在與人日常聊天的時候,更多的是説“反求諸己”、“格物”、“觀情慾念”……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下手處。入師門三年多,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修心初級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頭的分類、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敬慎不敗、至誠如神……有很多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概念,現在已經變成了我日常生活當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説出來的,甚至是成為了我的行為習慣。

有同門問我怎麼可以更快更好的改變自己,我對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樣的,“要堅信師父”。如果你心存疑慮,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會有太大改變的。這套東西不是背就能會的。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徐愛説的影響他的那些學説,《傳習錄》的後邊會逐條的説明,慢慢學習。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3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説閒話、管閒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並沒有把持志説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説的與現實脱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麼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後能帶來的後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於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閒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係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説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願。

説閒話,管閒事,後面就是置閒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説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有一學者病目,慼慼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傳習錄》

過於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沒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社會更為多見。所以現在的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錢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臟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醫。病目,病的只是一個器官,身體的器官很多,哪一個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可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心。有沒有在心上下過功夫?心死了,還如何去視聽言動?有做美容的、做美體的,甚至連指甲和頭髮這些可再生資源都花費大價錢。可是花了多少錢在心上?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名貴的首飾,讓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卻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卻不知道去關心居無定所的父母一樣,禽獸不如啊。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的心相處,這也是瞭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會虧待你的付出的,讓心明淨,天理顯現,我們在世俗中的人和事會很容易應對。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5

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説也。”——《傳習錄》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裏説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達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陽明用大米舉例,要想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過程都是“惟精”,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結果是“惟一”。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止於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從修身的角度來講,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惟精”。後邊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到“惟一”。廣博地學習、審慎地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析、堅定地奉行,這些都是方法論。這五點都做到了,才有可能達到“惟一”。

從我自己來講就沒做到。以前覺得自己博學還可以,這幾天看師父每天發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處,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審問”就是要問自己是什麼?還要問自己為什麼?明確這個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情慾念。最後如果清楚了,那麼就要堅定的去執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目標其實都是一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你一生當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爾的實現中庸並不能叫“惟精”,也達不到“惟一”。必須需要一生當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證中庸之道,才有可能達到“惟一”。一生篤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傳習錄》

問:“寧靜存心時……”這一段説出了現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着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裏。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裏就是修行修到了,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説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後就從靜的狀態出來了。發現這種靜的狀態並不能指引我們把發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説的就是念念去人慾,存天理,我認為關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慾有時我也能做到。隨着修行做到的機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慾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慾。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慾。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慾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慾就難了。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7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説之。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聖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後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説我們能幹什麼,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幹。能幹,怎麼幹?不能幹,需要補什麼?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幹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説環境不適合去幹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係到我們怎麼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離於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8

問孟子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後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説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麼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複製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麼都可以設定好,什麼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裏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説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説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説,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着於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麼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説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説來,卻似耍的事,聖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説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後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願景是什麼,大家在談願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説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説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説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後來説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後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是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説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裏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對陽明先生來説,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説,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説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説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於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覆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穫。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問:“燕平雲‘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麼區別?”老師説:“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説,“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為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後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後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為你的心被後天矇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説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係。他認為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慾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矇蔽了。説白了就是你為了慾望拋棄了人際關係,因為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聽着,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傳習錄》

這裏的學不是學習,是修身。這裏面王陽明講為學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偏執。我自身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有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這麼做不妥,但依然會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錯再錯。還有時候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勸解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説的修行的過程都與自己非常吻合,感覺好像就是在説自己一樣。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靜不下來,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多,總是心為物役。天理和人慾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人慾90%以上都會戰勝天理。用心猿意馬來比喻非常的恰當,像猿猴一樣上下亂跳,像馬一樣奔跑,一跑就沒影,走神嚴重。用修心初級三步曲的第一步靜坐思心最管用。當心靜下來之後就容易喜好這種狀態,想在這種狀態裏不出來,就容易變成喜靜厭動。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不是老哥自己一個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心又開始泛起波瀾,從靜的狀態裏出來。所以單獨練打坐靜心是沒什麼用的。

王陽明説出了陽明心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省察克治,簡單的説就是事上磨鍊。他把後天對心的習染比喻成了盜賊,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把天理和人慾之間的鬥爭比喻成了貓和老鼠,也就是説,人慾的天敵是天理。天理必須要戰勝人慾,而且要斬釘截鐵,不可姑息。自己距離斬釘截鐵、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遠,只能慢慢修煉,不敢間斷。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後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説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後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為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後才開始後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説的有道理,才開始後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後悔。王陽明説當我們能感到後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説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彷彿傲慢並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後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後不後悔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誇顏回的原因,因為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後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才有效果。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王明陽是歷史上少見的大儒,《傳習錄》是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是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語錄修訂而成的,是宋明心學集大成之作,是我們研究宋明心學的重要文獻資料。

《傳習錄》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所有哲學思想,我分別從上、中、下三捲來分析這本經典。

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傳習錄》的上卷,另外,上卷中還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學觀點。他指出聖人之學的關鍵之處在於身心之學,強調身體之外的躬親力行,不能把聖人之學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傳教;如果只將聖人之學談論於口耳之間,不用於實踐及思考,則無法領會這些知識的精要,也無法發揮這些知識應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陽明闡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問題,還講述了心學的基本內容與其立言的目的。在這一部分,他全面暢談了自己的`學術宗旨,並用自己的哲學觀點解釋了一些有關人心本體的疑問,以及不同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講述“致良知”的思想,這也是宋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心學是由王陽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陽明在這一部分結合自己的個人修養,提出了“人人皆可為聖人”的主張。這一主張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縛,對後世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陽明的“四句教”,它們不僅使王陽明的哲學體系更加完備,同時也是後世學爭論的焦點。“四句教”的內容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説,人心的本體至純至潔,不為善,也不為惡。人心有了意念,才導致了善與惡的滋生。能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則是為善去惡的關鍵。“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討道理,糾正偏頗的認知與行為,是認識論的重要內容。

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於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為。在這一點上,他與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的見解不同。朱熹等人認為,“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只有通過對外物的認識才能明瞭人心,從而達到扶正思想和行為的目的。另外,王陽明認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來所具有的。朱熹則將“心”與“理”一分為二,兩者便產生了分歧。而王陽明也在《傳習錄》中對朱熹等人的理學思想提出批判。這些理論顯示出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本體論特徵。

《傳習錄》不僅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同時也傳達了王陽明辯證的教育思想。通過閲讀《傳習錄》,不難發現其生動活潑的內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語言魅力。悉心研讀此書,對學習中國哲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最近心血來潮,拜讀了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雖然對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體會意,讀完之後深刻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質所折服,這些傳統經典值得現代人學習,也應該被不斷傳承下去。

陽明先生繼承了宋代的心學“理論,並以自己的體悟不斷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血體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響古今內外無數人,甚至間接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成為經濟騰飛時期韓國的精神範本……曾國藩評價説: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而我認為,在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傳習錄》對於國家政治建設現代化、推動文化強國戰略以及優化社會建設佈局都有着重要意義。

《傳習錄》中有一句話叫做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正於天下“,王陽明在這裏表明了他自己的觀點:名分正當,言辭才合於道理。名分合宜,國家就平治。

名分不正,國家就混亂。我認為這裏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為法治“,我們要建設法治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據可依、覆蓋全面,這樣才能讓社會運行更加順暢,國家更有權威,百業興盛,政通人和。而我想我們修改憲法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契合時代潮流。另一方面,《傳習錄》中的致良知“對於保障政治清明、生態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員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開展政務,那麼必然能做到拒腐防變,更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着想,為人民服務,就如古語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只要每個公務人員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國家治理何愁得不到進步。

《傳習錄》還告訴了我們一些在社會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每個時代的背景都不一樣,社會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社會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決當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所產生的矛盾,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社會才能不斷前進。在解決矛盾過程中,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斷地摸索中獲得經驗,進而深化為理論,指引我們前進。

《傳習錄》在文化塑造方面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上每一個個體其實都是國家、民族的一個文化因子,如果每個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勇氣,那麼民族就有希望。從另一方面來説,我們國家倡導正能量,社會和諧是大家都願意看……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説閒語、管閒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於工夫上又發病。”——《傳習錄》

這一段先告訴了我們修行初級階段怎麼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變自己。儒家講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嗎?切了嗎?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臟疼一樣關注在心臟上,那麼我們修行的速度就會一日千里。最開始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巨大幫助的,因為我們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聯璧》才講“收吾本心在腔子裏,是聖賢第一等學問”。無事的時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裏的,有事的時候,我們外放的時候,是需要去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我們不可能離開世俗,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地方去,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當下。做完事情的時候把心收回來,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練習收心。初級階段過後就練習收放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一直在收心上,就會從執着變成執拗。就做不到儒家説的允執厥中,反而會耽誤修行。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説,“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後天的矇蔽,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説當理等於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説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係,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慾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説白了,你為了你的慾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與佛教的超越輪迴、道家的長生久視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關注現世的人際關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個錯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便如日中天,從此走上人生巔峯。然而事實是自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土開始,直到北宋理學興起前,實際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個時期。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很大的衝擊,以至於這期間發生三武一宗滅佛。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扛起捍衞道統大旗的是韓愈,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寫得着實精彩,但應對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將佛教歸為異端,説不過就打,正謂是快刀斬亂麻。

繼任者是北宋五子,源於對《易經》的重新詮釋,並將原來閒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論重新整合,通過重塑儒家,讓其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應對手段的確高明很多,通過借鑑學習佛老的優點,同時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風,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這裏,新儒家在路線上發生分野,朱熹和陸九淵分別是理學和心學的代表人物,陽明先生走的是陸九淵路線,但自身理論要完備得多。心學和理學的異同,則在《大學》的詮釋上體現地比較明顯。

近期也重讀了下朱熹、呂祖謙的《近思錄》,相信大家對“存天理、滅人慾”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耳熟能詳,以至於有些心裏排斥理學。但仔細看心學根子上還是理學,《傳習錄》中很多議題都來自這本書,因此推薦大家也讀讀。

心學和理學,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發現居然還能這麼玩。而且我相信,陽明先生是一個真正獲得精神自由的人。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在《後會有期》這部電影中有一句話説道: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道理出了問題嗎?顯然不是。

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再多的道理也需要去“實踐”,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近日研習王陽明的《傳習錄》,對於其中王陽明所闡述思想,有所感悟,其中心思想就是:心之本體者,性也,性即理也。所以,心即理。這是理解王陽明心學思想最關鍵的問題。

一、理得即心安?

《傳習錄》的精髓在於將心和理合二為一了,他説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體的,不可分開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謂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但是,這個理到底是什麼呢?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且非常大,不太好概括。我以為這個理不是別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個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國人最倡導的就是合理,我們似乎總是很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很沒有原則。但其實我們是講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説合理的話,而這個理則需要自己去把握和體會,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和尺度。中國人一直講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

自己在心裏覺得合理,在邏輯上講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平靜和安慰。試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裏能安寧嗎?肯定是心裏不踏實以至於輾轉反側,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這件事的前後捋順了,想通了,能夠説服自己了,自然如釋重負,彷彿獲得解脱,從心理上獲得一種安慰。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東西才能讓自己心安,不合理的東西你不會心安。忽的想到多年來部隊內部關係中發生的問題,心不安,不就是因為不得理嗎?帶兵人,要想心氣順,簡單的説,就是要合理合法而已。

二、“實踐”才是王道。

踐行之路,從無坦途。但是如果説只要在心裏覺得合理了,就會得到心安了,人生從此再也沒有煩惱了,那也未免有點自欺欺人了,與王陽明的本意相悖了,王陽明説一定不要欺天罔人,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王陽明的弟子也發出這樣的疑問,説誠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聞教告,遂能至於知致而德明乎?為了解決這個疑問,王陽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這個命題以救其弊。

他認為,知行本是一體,不可截然分開,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有是知即有是行,知是行之體,行是知之用。王陽明認為光有知是不夠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內心覺得合理,邏輯上説得通,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實際中又變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內心覺得合理的東西用外界事物來驗證,用行動和實踐來證明你的理論是合理的,這也就是實際合理。所以,光有邏輯合理是不夠的,還要實際合理,或者事實合理,經過事實驗證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

這就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本意。所以,王陽明回答他弟子這個疑問的時候,説昏暗之士,果能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所以,王陽明的心學經常給人一個誤解,就是教人要去靜坐冥想,參禪打坐,包括他的弟子在內都這樣認為。他們會想,假如一個人成天什麼也不做,整天在那裏靜坐懸想,是不是就能體悟真理,超凡入聖了?當然不是這樣,王陽明説的很明確,要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就是説要在事上磨練。在心靜的時候方便反思,通過省察克治的功夫來悟道,但這是不夠的,更要在事上磨練,要使沒事和有事的時候心境是一樣的,要在具體事情上來體會平時所思所想是否合理,不能知道做不到,知道就去做,做了才真知道,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王陽明年輕時很迷戀仙釋二教,也就是道教和佛教,但他後來很反對仙釋之説。因為他覺得佛道都是隻在靜上下功夫,卻沒有去事上磨練,最後都是虛空頑靜,不切實際,與聖人之道不合,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真正好的一生,總是需要我們去行動。去做無數件別人不屑嘗試的小事,拒絕那些試圖迷惑你不需匍匐的虛假繁榮。

三、信念成就夢想。

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些人,無論遇到挫折還是迷茫,都會微笑着面對生活,看到他們,我們猶如看到了星星和月亮,他們的臉上總是洋溢着陽光燦爛的笑容,因為他們永遠不缺乏信念,必將實現夢想。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否還在沉醉於困惑,藉口迷茫而拒絕展開青春的翅膀?要知道,生命的天空不可能向母親一樣永遠慈愛和安詳,尤其在部隊中,不可能天天灑滿明媚的陽光,偶爾也會瀰漫迷茫的風霜。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醉於迷茫,別人都在頑強的活着,我們有何理由忘記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印度的聖雄甘地,南非的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全身不比礦泉水瓶子大多少的澳大利亞人約翰庫提斯,我們崇拜他們,就是面對挫折,他們能夠做到心安理得的迷茫,正是他們用默默無聞的耕耘完成了別人認為無法完成的工作,讓他們成為了人們心目當中的偶像。

所以,通過研討《傳習錄》,最重要的是要面對迷茫,不要慌,它不會因為你的慌忙,就放棄對你純潔思想的侵蝕。更不要以傷感的眼光來看待迷茫,因為迷茫是一杯茶,聰明的做法就是勇敢的面對,並且樂觀的去品嚐。總之,迷茫過後,要麼讀書,要麼奮起?總之要保持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凡事不必苛求,但求心安理得就好,因為真正的輝煌並不是沒有平平淡淡的時候;真正的英雄也並不是沒有曾經的悲傷;面對迷茫,不僅要心安理得、更要知理心動。那是生命莊嚴的考驗;更是勝利無尚的榮光。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憑着它,我們不一定取得勝利,但畢竟是在一步步走向輝煌!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範文 篇20

“愛因舊説汩沒,始聞先生之教,實是駭愕不定,無入頭處。其後聞之既久,漸知反身實踐,然後始信先生之學為孔門嫡傳,舍是皆傍蹊小徑,斷港絕河矣。如説“格物”是“誠意”的功夫,“明善”是“誠身”的工夫,“窮理”是“儘性”的工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約禮”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諸如此類,始皆落落難合,其後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傳習錄》

這是《傳習錄》中徐愛記錄的最後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體會。在同門聊天中我經常説“後悔加入師門晚了。”沒像徐愛説的以前學的那些東西把自己耽誤了,是因為以前自己也沒學太多東西。加入師門之前,就覺得儒學只是高高在上的説教。加入師門,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師父學《周易》,學《周易》的思想也不純,是想用它來預測未來。隨着與師父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

師父發願去傳播儒家修身方式這套東西,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説教,和社會上很多的.儒學培訓有着本質的區別。我結合着師父的教誨,和我的人生相對比印證,才發現我的人生之所以沒有達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總是喜歡怨天尤人,經常對別人説沒趕上好時代,可實際上我趕上了中國最好的創業時代——互聯網爆發的時代。

儒家思想傳遞了幾千年,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依舊有指導意義。在與人日常聊天的時候,更多的是説“反求諸己”、“格物”、“觀情慾念”……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下手處。入師門三年多,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修心初級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頭的分類、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敬慎不敗、至誠如神……有很多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概念,現在已經變成了我日常生活當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説出來的,甚至是成為了我的行為習慣。

有同門問我怎麼可以更快更好的改變自己,我對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樣的,“要堅信師父”。如果你心存疑慮,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會有太大改變的。這套東西不是背就能會的。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徐愛説的影響他的那些學説,《傳習錄》的後邊會逐條的説明,慢慢學習。

終於到家了,但結局總是出人意料的,原來他們都沒在家啊。這時天空中下起了雨,風也更加叫囂,我走進屋裏,看着,外面草被風吹得更加彎了,“切!”我轉身躺在了牀上,打開電腦聽着音樂,竟漸漸睡着了。

當我醒來時,外面的雨停了,我走出去,天空很晴朗,陽光透過白雲照在了身上有雨水的小草上,“好美!”我驚歎於它的魄力。小草又站起來了,在陽光下,顯得生機勃勃,猛然一看,小草似乎變得高大起來了,它經歷了風雨的沖洗與磨練,站的很直,這是我覺得他有着堅強的意志,它並不脆弱,它敢於跟風雨作鬥爭,他身上有着樂觀的精神,這麼多精神聚集在他身上,它藴藏着偉大的力量。

我想我也可以吧,我應該帶有小草的精神去抵抗風雨,我不應再逃避風雨了!

雨過天晴,我擁有了小草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94v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