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精選5篇)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精選5篇)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 篇1

近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制作的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正式上線。藉着主題教育的開展,我認真閲讀了“十一書”,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先烈事蹟,靜心感悟自己的內心。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精選5篇)

尋找“先行者”的覺悟。面對始終不理解的父親,傅烈同志安慰“若干年後,你一定會理解”;面對妻子求學前的猶豫,張朝燮同志鼓勵“磨頂捨身,救人自救,認清吾儕責”;面對母親的支持,夏明翰同志“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共產黨人也是普通人,只有一次寶貴的生命;共產黨人不能只想當個普通人,不能渾渾噩噩、庸庸碌碌地活着,在黨旗下宣讀的入黨誓詞,就是以身許黨、報國為民的生命誓言。作為年輕一代的幹部,我深刻感受到我的幸福,父母的循循善誘,妻子的關心理解,讓我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來。我甘願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不求只為成就個人事業,但求為復興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挖掘“鬥爭者”的潛能。面對大革命失敗後被破壞的四川省委,傅烈同志臨危受命,迅速打開工作局面;面對敵寇兇猛的攻擊,左權同志冒着槍林彈雨,堅持在一線指揮殺敵。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一代代革命人用犧牲與鬥爭拼來的。現在,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新時代的戰場已然硝煙四起,離我們最近的敵人叫“貧窮”。近看脱貧攻堅戰已到了決勝時刻,遠望還有鄉村振興這一廣闊戰場正待開闢,發展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魄力來踏出。於我自身,便應盡我所知、為我所能,千方百計、絞盡腦汁地分析政策,研究發展,積極協調,認真工作,挖掘自身的鬥爭潛能,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用熱血和實績帶領老鄉們生活不返貧、鬥志不衰退。

牢記“守護者”的使命。“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髮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王爾琢同志寫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壯志宣言;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陳然同志用“自白書”表明心之所向。他們無愧為黨的好兒女、好戰士,用生命履行了對黨的莊嚴誓言,誓死捍衞着黨的理想信念。“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無論是張朝燮歎“可憐春半不還家”,還是“夢發囈語”的盧德銘,在家人面前,錚錚鐵骨瞬間化為似水柔情。“無字書”的悲壯,“示兒書”的期望,“行軍書”的傾訴衷腸,一字一句都飽含了同志們的初心和使命,“一個大家,千萬小家”就是共產黨人最珍貴的寶物,不惜為其拋頭顱、灑熱血。身為新一代的共產黨人,我以此為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理想為源動力,以擔當為載體,勤懇做事,清白做人。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願成為時代的先驅,探索未知,勇於創新;我願成為人民的利劍,劍之所向,披荊斬棘;我願成為國家的堅盾,甘於奉獻,保家衞國!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 篇2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這是在江西省永修縣艾城鎮張朝燮與王經燕革命烈士陳列館裏,一封書信的結尾,引用了一句唐詩表達了異地眷侶的相思之情。這封信是張朝燮於1920xx年3月27日晚上寫給妻子王經燕的家書。今天,在共產黨員網學習了《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之張朝燮的“兩地書”,心中不禁再一次被這對碧血伉儷的革命愛情所感動、鼓舞、震撼。

前段時間,在組織的安排下參加井岡山培訓之時,欣賞了革命先烈張朝燮和王經燕的舞台情景劇,瞭解了他們的輝煌事蹟,聆聽了他們的愛情之歌。張朝燮和王經燕均出身富貴,家境優越,卻毅然決然放棄了安逸與悠閒,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救國救民的共同革命理想相約走上了一條艱難的奮進之路。兩人在婚姻生活中,互相鼓勵、一同進步。1920xx年秋的一個深夜,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坐在孩子的搖籃旁,出國學習前的她,淚眼婆娑看着孩子、內心猶豫不決的時候,以革命為重的丈夫張朝燮鼓勵她服從組織安排,不要留戀家庭和孩子,要將兩人的夫妻情社會化,暫時放下小家,為天下蒼生、為國家、為民族的前程去拼搏。後來,遠隔萬里的的二人通過互寄錦書來傳遞思念之情,共同探討處理個人、家庭與解放被壓迫民眾之間的關係,相互慰勉。

兩年的時光,厚厚的信箋,見證了一對革命伴侶堅如磐石的信念、始終如初的使命感,展現了革命先輩“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追求。1920xx年3月27日晚,就在張朝燮給妻子王經燕寫下了那封家書後的十九天後,張朝燮被百餘名反動匪徒包圍,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5歲。此時,已完成學業準備回國的王經燕聽聞噩耗後,悲痛欲絕,慨然發出“欲志傷心唯努力”的豪言,迅速振作起來,立即回國投入到腥風血雨的革命鬥爭中。1920xx年2月,時任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代理部長的王經燕被國民黨反動派抓捕,6月,英勇犧牲。

身處狂風暴雨的革命洪流中,王經燕與張朝燮為了大家捨棄了小家,各自奔向黨組織和革命最需要的地方,他們的紅色愛情讓我為之動容,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愛情和家庭。身為軍嫂的我,細數戀愛到結婚的四年,我們見面的日子可以説是屈指可數,戀愛的艱辛自不必説,婚後的日子更是在漫長的辛酸中尋求短暫的幸福。普通人的愛情是長相廝守,而軍人的愛則是聚少離多,然而,作為軍嫂的我無怨無悔,因為我深知,沒有我們這一個個小家的負重前行,哪有祖國千家萬户的安寧幸福。軍人舍小家為大家,聽黨指揮,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為國盡忠,我作為新時代的軍嫂就要做到守土有責,留守後方,自立自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克服事業與家庭的重重困難,勇於承擔起軍人家庭的責任,在強軍之路上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這世界,因為我,有了你。我們以心相許,偉大的理想,共同的志向,讓我們生死與共。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你我的一切奉獻給人民,生命才有意義。”這是革命烈士張朝燮和妻子王經燕,生前共同譜寫的歌詞《我和你》。穿過歷史的煙雲,這一曲經典的紅色愛情之歌為我們發出理想信念高於天的時代強音,這一對鶼鰈情深的恩愛夫妻激勵着新時代的我們在人生道路中尋求志同道合的戰友,共同譜寫新時代的家庭風尚。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 篇3

最近我讀了《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其中有一“書”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陳毅安的“無字書”》。在戎馬倥傯的歲月中,他先後給愛人留下54封家書,用率真、温馨表達牽掛,訴説相思。而最後一封家書——第55封家書,卻只是兩張片言不見的白紙,那是他在參加大革命時與愛人的約定……

這是一封家國之書。 “愛情固然要好,但不要成為痴情。換句話説,不要犧牲一切專講愛情。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犧牲,那中國就無可救藥了。”這是陳毅安寫給妻子的其中一封家書,他總是一次次耐心地開導想讓自己離開前線過安穩日子的妻子,在國家危難面前,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不單要顧小家還要顧大家,即使明知道前面是水深火熱、生死未卜,卻還是願意奮不顧身赴湯蹈火。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國之不存,家將焉附?”家與國休慼與共,個人命運與民族存亡息息相關。每當中華民族危難之際,正是陳毅安之輩家國情懷的彰顯之時,無數的革命戰士為了家國安寧,都不惜小我,離開眼前安逸的生活,奮然投身於革命的熔爐之中,為以後的大國大家而拋頭顱,灑熱血。

這是一封信仰之書。 “我天天跑路,錢也沒得用,衣也沒得穿,但是心情非常的愉快,較之從前過優越生活時代好多了,因為是自由的,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陳毅安不顧父親的不解和妻子的勸阻毅然選擇了投身革命事業,追逐自己的信仰。這信仰是什麼?是黨、是國家、是人民!“欲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就要犧牲自己的自由、平等。自由、平等是求團體的,而不是個人的。”他深知只有國家自由,人民才能真正的自由,不能與日夜牽掛的愛人在一起固然遺憾,但堅定的信仰和捍衞祖國的決心絕不動搖。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追求。正是因為有陳毅安這樣發自內心信仰共產主義的同志拼將七尺男兒血,才有瞭如今的華夏神州遍地紅。

這是一封無畏之書。 當妻子李志強收到並打開陳毅安寄來的第55封信後,頓時感覺五臟俱焚,那是兩張帶着血跡的空白信紙,也是她最害怕收到的一封信。“如果我犧牲了,就會託人捎回一封無字家書。”這是陳毅安早在參加大革命時候就與她的約定,當年他説這番話的時候,妻子就在旁邊捂他的嘴,“別瞎説,別瞎説……”讀到這裏,我哽咽了……這一種心懷天下的氣度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不由地讓我心生敬佩。即使他知道自己隨時都可能捐軀疆場,永遠見不到自己最牽掛的家人,但也無法改變心中萬死不辭的報國之志。

此書無字勝有字,這封空白的“無字書”比任何的文字都更讓人震撼。一種留白,留給了我們後人更多追憶和反思,雖然信中不含隻言片語,但我卻讀出了萬語千言:“無字書”書寫了他對妻子深藏於家國大義背後的愛意與歉意,書寫了自己對祖國革命尚未成功的遺志、對抗戰勝利的期許,也寫了他對我們國家國泰民安、繁榮富強的渴望。我們應當永遠銘記和歌頌這些革命先驅,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共產黨人的信念與忠誠,凝聚了共產黨人的奉獻與榮光,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為我們在新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補足了精神之鈣,充滿了奮進的力量。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 篇4

“犧牲個人,言首祕蜜(嚴守祕密),階級鬥爭,努力革命,伏(服)從黨其(紀),永不叛黨。”這是中國革命博物館珍藏的一份入黨誓詞,也是黨在井岡山時期唯一的入黨誓詞,是中國共產黨人歷經硝煙卻初心不改的歷史見證。

今天的年輕人如果孤立地看到這樣一幅誓詞,會不會有不理解,甚或啞然失笑的?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昨天的人們,還會有更多的不理解,但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對那個年代土生土長的農民,我們更應看到粗陋文字背後那顆對黨的赤誠之心,通過學習《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第一集:賀頁朵的“宣誓書”,敬意自內心生髮,久久難以平靜:

有這樣一種忠誠,就是冒着殺頭的危險,也要保存可能帶來殺身之禍的入黨誓詞。

井岡山,一位普通農民在昏暗的油燈下,在一塊紅布上寫下自己的入黨誓詞。在誓詞邊上,標註着,中國共產黨黨員賀頁朵;地點北田村;1931年1月25日。在白色恐怖時期,時年45歲的賀頁朵很清楚,這樣的文字一旦為反動派所獲,立時就會興起一片血雨腥風,帶來無窮的禍根。但他依然視之若珍寶,一入黨的門,終身是黨人。此生既然入黨,就要保留住這份入黨的見證。就這樣,這塊記錄着誓言的紅布,伴隨着老人經歷了革命的崢嶸歲月,直到1951年,才交到上級的手中。我想,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才會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才讓一個普通農民明白這一輩子什麼是值得追尋的方向,什麼是值得無比珍視的“寶”!

有這樣一種信仰,就是雖九死一生,依然無怨無悔,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

這份隨時可能帶來殺身之禍的紅布,被賀頁朵用油紙包裹保存起來,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刻,他總要把誓詞悄悄取下來,默默誦讀,以此提醒自己,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無論身在何方,自己都是有組織的人,都是黨的人。今天的我們,身處朝氣蓬勃的新時代,更應當牢記黨員身份,增強黨性觀念,樹牢黨員意識,時時刻刻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把“四重四亮”等工作落到實處,“一名黨員一面紅旗”,要以“無須揚鞭自奮蹄”的奮鬥,高擎屬於一名共產黨員的鮮紅黨旗。

有這樣一份熱忱,就是把一切都獻給黨,縱使貼上身家性命依然無所畏懼。

忠誠之心和堅定信仰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經過實踐的磨練,怎會有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仰?我們看到,1920xx年10月,毛澤東同志創立井岡山根據地,作為當地農協副主席的賀頁朵,把自己的榨油坊當作紅軍的祕密聯絡點,冒着生命危險,建立地下交通站,為紅軍運輸糧食、食鹽、彈藥。經過近4年的實踐鍛鍊,賀頁朵表現優秀,終於在1931年1月25日被吸納為中共黨員。可以説,沒有這段經風沐雨的錘鍊,就不會有一輩子堅定不移的信仰。今天的黨員,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尤其需要在爬坡過坎的路上衝鋒在前,主動接受實踐的歷練,正如習總書記所説,“幹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幹”。

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後感心得 篇5

尋找“先行者”的覺悟。面對始終不理解的父親,傅烈同志安慰“若干年後,你一定會理解”;面對妻子求學前的猶豫,張朝燮同志鼓勵“磨頂捨身,救人自救,認清吾儕責”;面對母親的支持,夏明翰同志“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共產黨人也是普通人,只有一次寶貴的生命;共產黨人不能只想當個普通人,不能渾渾噩噩、庸庸碌碌地活着,在黨旗下宣讀的入黨誓詞,就是以身許黨、報國為民的生命誓言。作為年輕一代,我深刻感受到我的幸福,父母的循循善誘,妻子的關心理解,讓我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來。我甘願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不求只為成就個人事業,但求為復興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挖掘“鬥爭者”的潛能。面對大革命失敗後被破壞的四川省委,傅烈同志臨危受命,迅速打開工作局面;面對敵寇兇猛的攻擊,左權同志冒着槍林彈雨,堅持在一線指揮殺敵。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一代代革命人用犧牲與鬥爭拼來的。現在,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新時代的戰場已然硝煙四起,離我們最近的敵人叫“貧窮”。近看脱貧攻堅戰已到了決勝時刻,遠望鄉村振興這一廣闊戰場正待開闢,發展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魄力。於我自身,便應盡我所知、為我所能,千方百計、絞盡腦汁地分析政策,研究發展,認真工作,挖掘自身的鬥爭潛能,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用熱血和實績實現老鄉們的生活不返貧、鬥志不衰退。

牢記“守護者”的使命。“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髮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王爾琢同志寫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壯志宣言;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陳然同志用“自白書”表明心之所向。他們無愧為黨的好兒女、好戰士,用生命履行了對黨的莊嚴誓言,誓死捍衞着黨的理想信念。“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無論是張朝燮歎“可憐春半不還家”,還是“夢發囈語”的盧德銘,在家人面前,錚錚鐵骨瞬間化為似水柔情。“無字書”的悲壯,“示兒書”的期望,“行軍書”的傾訴衷腸,一字一句都飽含了同志們的初心和使命,“一個大家,千萬小家”就是共產黨人最珍貴的寶物,不惜為其拋頭顱、灑熱血。身為新一代的共產黨人,我以此為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理想為源動力,以擔當為載體,勤懇做事,清白做人。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願成為時代的先驅,探索未知,勇於創新;我願成為人民的利劍,劍之所向,披荊斬棘;我願成為國家的堅盾,甘於奉獻,保家衞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7vp9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