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觀看學習《初心的力量》黨性教育系列片最新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

觀看學習《初心的力量》黨性教育系列片最新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

初心,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力量的源泉。《初心的力量》黨性教育系列片,講述了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秉持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敢於擔當作為的6名黨員的初心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心的力量》優秀觀後感,方便大家學習。

觀看學習《初心的力量》黨性教育系列片最新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

20xx《初心的力量》觀後感

近日,按照撫州市委的統一要求,樂安縣委組織部駐南村鄉西坑村駐村小分隊採取個人自學、集中討論、對照檢查等方式認真學習了胡學發同志的先進事蹟,通過學習,我們被胡學發同志強烈的擔當精神和一心為民、至死不渝的公僕情懷深深感染,全體駐村隊員決心以胡學發同志為榜樣,獻身基層,服務羣眾,實幹有為,爭當扶貧“急先鋒”。

一要學習他忠誠於黨、至死方休的高貴品質。胡學發同志身患高血壓、心臟病,曾經到“鬼門關”走過一回,但是仍然不顧妻子的堅決反對,主動請纓去駐村幫扶,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村裏的脱貧攻堅工作。我們每一個黨員在入黨之初都曾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胡學發同志就是這樣一位勇於擔責,為黨分憂,執政為民的楷模。樂安縣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自4月中旬駐村以來,克服家庭和生活上的困難,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堅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每月駐村時間都在20天以上,經常利用週末和晚上加班加點做扶貧資料;我們牢記“3+2”工作職責,緊緊團結鄉、村幹部全力抓好精準扶貧、基層組織建設、信訪維穩、村莊整治、移風易俗等各項工作;我們牢記組織部門是模範部門,組工幹部是模範幹部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責任擔當全力投身駐村幫扶工作,努力爭當扶貧幹部的模範。

二要學習他心繫羣眾、擔當實幹的為民情懷。貧困户生病有無錢醫治,住房是否安全,義務教育是否落實,生活怎麼樣等等,這些都是胡學發同志關注的焦點。駐村期間,他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在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他的“民情日記”記錄了為羣眾殫精竭慮的點點滴滴。他積極跑項爭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貧困户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給村裏發展注入新希望。他牽頭建造農家書屋,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全體黨員幹部特別是駐村幹部都要學習他一心為民,真抓實幹,奮發有為的精神,和羣眾打成一片,真扶貧、扶真貧、真脱貧。樂安縣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駐村一個多月以來,在全村9個村小組開展了“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幫助貧困户插秧、剝竹筍、修水渠等等,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做到全村69户貧困户233人情況瞭然於胸;抓好黨支部建設,開展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對在家的33名黨員進行逐一走訪,關心關愛睏難黨員、老黨員,築牢戰鬥堡壘,喚醒入黨初心;利用閒暇時間,開墾荒地種菜,向村民學習種菜經驗,解決日常所需,用小菜園架起和百姓溝通的“大橋樑”;圍繞村裏中心任務,積極參與夏季整改、拆違拆舊、環境衞生、發展產業、跑項爭資等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三要學習他任勞任怨、艱苦樸素的“黃牛”精神。一個發黃的帆布包、一輛老舊的自行車,風雨30載,不變是初心。胡學發同志在撫州長運公司工作多年,生活簡樸、任勞任怨、善於鑽研、樂於助人,“別人不願幹、幹不了的事,他都毫無怨言地一肩挑下”,人稱“胡全能”、“熱心腸”、“老黃牛”,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駐村工作壓力大、任務重、要求高,全體駐村隊員都要向胡學發同志學習,用堅定的意志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首先,要加強學習。從機關到農村,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工作對象,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要加強涉農政策學習,尤其是“十大扶貧政策”、農村低保評議、農村建房審批等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努力成為農村工作的“政策通”。其次,要吃苦耐勞。在農村開展駐村工作,生活相對單調,照顧不了家庭,會遇到各種預想不到的困難,更需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調整好自身心態,合力安排好工作和生活,做一個快樂的駐村人。最後,要聯繫羣眾。羣眾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駐村工作必須緊緊依靠羣眾、為了羣眾,對於羣眾合理的訴求,要及時想辦法解決;對於不符合政策的要求,要做好解釋説明,爭取羣眾的理解和支持。要關心羣眾冷暖,多利用早上、午間、晚上等羣眾在家時間開展走訪,關注他們的“吃穿住學醫”等情況,讓幹部真正走進羣眾的心裏。

20xx《初心的力量》觀看心得

傅淑清1944年出生於中醫世家,“醫者父母心”的行醫之道在她兒時便紮根於心。傅淑清傳承父親中醫衣缽,考取了江西中醫學院。畢業後,傅淑清被分配到宜黃縣潭坊公社醫院。人在山鄉,她把每位病人當作親人,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颳風下雨,不顧酷暑寒冬,翻山越嶺為山村羣眾看病。山鄉的工作經歷,讓傅淑清對貧困患者的看病不易有了深刻認識。

1970年,宜黃新建鳳岡公社衞生院,她被任命為衞生院業務負責人;1981年,宜黃創辦縣中醫院,她又擔任了副院長。兩年後縣中醫院成為先進單位,而她的中藥治療麻疹成了宜黃一絕。出色的醫術,讓她先後當選宜黃縣政協副主席、省政協委員,提拔為縣衞生局局長。

1986年,宜黃縣委準備換屆時讓傅淑清擔任副縣長,此時撫州也正在籌建江西省中醫藥學校。她選擇了學校,離開了工作20xx年的宜黃。站在一片四面黃土的工地上,帶着50萬元經費和76名教職工,還有一堆從原撫州衞校運來的舊教學設備,交給她的任務是53天內,要建成一所能接納300餘名新生的學校,當年9月20日必須開學。隨後,傅淑清帶着團隊四處奔波,籌措資金、租場地、上工地、吃饅頭、睡通鋪。為節省費用,她既是學校圖書室的搬運工,又是為書桌上漆的油漆工,還是製作窗簾的縫紉工。53天后,她的團隊創造了奇蹟——學校如期開學,迎來了首批學子350人。

而這時,傅淑清中風偏癱失語兩年多的母親病危,只得託付家人照顧,學校建成了,母親的離去卻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1989年初,傅淑清檢出患上甲狀腺癌,因為工作,直到春節才前往上海動手術,術後幾天就急着出院返校。

20xx年6月,學校邁出了關鍵一步,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專升格為大專,成為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升格後的學校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辦學層次、辦學規模快速提升,先後數萬名學生畢業,奔赴全國各地,將中醫發揚光大。

退居二線的傅淑清曾收到全國各地醫院的邀請,她拒絕了高薪,最終選擇留在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堅持臨牀、帶徒、科研、著作編寫等工作,繼續她傳道授業、懸壺濟世的夢想。即使病重,仍堅持指導研究生,不少都成為中醫骨幹,還參與數本中醫書籍編撰,主編、參編《中醫婦科學》等著作12部。

20xx《初心的力量》觀看體會

每至夏日,在樂安縣湖溪鄉東堆村的山水間,荷花盛開、蓮蓬含笑、稻浪金黃,一派豐收景象。為了今年的豐收,身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繆連英加了不少班,流了不少汗。如今,豐收如期而至,她卻帶着滿滿遺憾和牽掛,與她熱愛的這片土地永別,生命的齒輪永遠定格在48歲。

繆連英,1971年出生,20xx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任樂安縣湖溪鄉東堆村村委會委員、計生專幹,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任樂安縣湖溪鄉東堆村黨支部書記,撫州市第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繆連英能吃苦又好學,從20畝的烤煙種植開始,憑着自己的拼勁,成為了當時鄉里有名的烤煙致富能手。

在20xx年,村裏的原計生專幹因故辭職,為了村裏工作得以繼續順利開展,村裏跟繆連英談接任村計生專幹職務的事,她果斷地接下了聘書,扛起了一個黨員的責任。從那時起,為了提高黨性素養,更好地熟悉村務工作,繆連英白天忙村裏的事,晚上常在家挑燈夜讀。“她在家很少看電視,夜裏常坐在牀頭看上面發下來的書或資料,就是這幾年扶貧工作這麼忙,她也沒落下。”繆連英的丈夫陳武祥告訴記者。 湖溪鄉東堆村全村400多户,1500多人,耕地近3000畝,長期以來,村裏產業發展結構單一,羣眾思想比較保守,也制約了羣眾的致富之路。從20xx年起,繆連英連續種了20xx年的烤煙,身體力行,帶領羣眾發展產業。一直在尋找產業結構調整和脱貧致富着力點的繆連英注意到,村裏荒山多。前些年,她帶頭開墾荒山種植油茶500畝,並動員村民在山上栽種了梨、橘子等。20xx年,因為全面控煙,她又帶頭在村裏轉型,種了20多畝白蓮,如今,全村已發展白蓮400餘畝。 多年的學習和羣眾工作的歷練,讓繆連英實現了從普通羣眾到農村黨員,從家庭主婦到村委會幹部的飛躍成長。

去年9月,繆連英當選東堆村黨支部書記。彼時,正是樂安脱貧攻堅最為關鍵的時刻。為了確保脱貧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初任村幹部的幾年裏,到羣眾家走訪或開會,她基本上靠步行。最近幾年,村裏的事越來越多,工作越來越忙,為了更好地服務羣眾,43歲那年,她一咬牙學會了騎電動車。從那以後,繆連英騎電動車的身影經常穿梭在村裏的小路上,一點點地拉近她和羣眾的距離。如今,斯人已逝。生前騎行的那輛淺藍色電動車,安靜地停放在她家門口。這是繆連英學會騎車後5年來換的第三輛電動車。從去年11月底買來後到今年4月重病住院的5個月裏,繆連英騎着它跑了5100公里。

與她共事多年的村委會主任羅龍根回憶,經過繆連英與縣、鄉、村幫扶幹部的逐户上門走訪,對貧困户致貧原因、存在的困難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詳細記錄,通過努力,東堆村脱貧攻堅、村莊整治等工作都走在了全鄉前列。 就憑着一股認真的勁和一顆火熱的心,身為黨員的繆連英無怨無悔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守,縣“三八紅旗手”、縣“勞動致富能手”、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也接踵而來。對於繆連英來説,榮譽是壓力更是動力。 在繆連英擔任村幹部十多年裏,繆連英走遍了村裏的每一户人家,對困難羣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她都關心備至。

去年,為了解決住房困難羣眾的安居問題,她和村委會主任羅龍根在上級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自掏腰包墊資近萬元,將村國小閒置的校舍改建成集中安置點,幫蔡國保等6户無房户圓了安居夢,曾香桂等7户貧困户住上寬敞漂亮的易地搬遷房;20xx年底新農村建設,解決了300餘户農户喝水難題;施工建設5KW的光伏發電站,改變了東堆村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困境……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繆連英正是以一種“等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一股“敢於想、善於思、勇於幹”的實幹精神,詮釋了一位基層黨員為農村謀發展、為村民謀幸福的務實擔當。

擔任村幹部十幾年來,尤其是脱貧攻堅最繁重的這幾年,常年高強度的工作讓繆連英的身體幾盡透支,幾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領導、同事、家人都勸她去醫院檢查一下,她總説沒事,休息一下就好,況且 擔任村幹部十幾年來,尤其是脱貧攻堅最繁重的這幾年,常年高強度的工作讓繆連英的身體幾盡透支,幾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領導、同事、家人都勸她去醫院檢查一下,她總説沒事,休息一下就好,況且現在正是脱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自己是村書記,現在怎麼走得開。今年5月,繆連英再次暈倒,被同事緊急送到醫院,被診斷出患有胃癌晚期,短短几天內,癌細胞加速擴散至肝臟。住院期間,她關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念念不忘村裏的工作,不停地問:“村裏低保評議怎麼樣了?” “貧困户曾黃根不是要轉為集中供養五保户嗎?手續辦好了嗎?人搬去敬老院了嗎?”還常常利用手機、微信安排調度村裏的工作。 她忘不了羣眾,羣眾也忘不了她。繆連英生病住院的消息不脛而走,東堆村村民自發結伴前往醫院探望。87歲的村民曾友發硬是拄着枴杖來到醫院,他説:“繆書記待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我們家裏情況如何,有哪些困難,都一清二楚。我們這次來看望,就是希望她快些好起來,儘快回到村裏,回到我們身邊。” 回到東堆村,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既是繆連英的希望,也是東堆村村民的祈盼。但天不遂人願,繆連英最終沒能鬥敗病魔,於20xx年7月10日因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繆連英走了,帶着對親人、同事和村民的無限眷戀,慢慢遠去……… 在她的葬禮當天,許許多多的村民懷着悲痛的心情,自發來到葬禮現場,來送他們繆書記最後一程。 在她的葬禮當天,許許多多的村民懷着悲痛的心情,自發來到葬禮現場,來送他們繆書記最後一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繆連英雖然走了,但我們從羣眾一句句或心痛或惋惜的質樸話語裏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作為一個一心為民的基層黨員,早已鐫刻在了百姓的心裏,像盛開的白蓮,聖潔而美麗!

20xx《初心的力量》觀看有感

得知撫州長運公司駐南豐縣寨俚村“第一書記”胡學發因病累交加倒在了扶貧路上,我們深表惋惜和哀悼。為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撫州職院駐廣昌縣水南圩鄉張楊村連心小分隊積極開展向胡學發書記學習活動。

學習不僅為了紀念逝者

我們向胡學發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扶貧事業的堅定信念;始終對黨忠誠,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學習他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習他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踏實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滿腔熱忱;學習他默默無聞、淡泊名利、友善助人的高尚情操,埋頭苦幹、不計名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甘做 “老黃牛”。學習是一種紀念,更是對我們扶貧幹部的思想鞭策和靈魂洗禮,激勵我們前行。我們自覺在學習中查找自己幫扶工作的差距、及時補齊短板,有助於我們把駐村幫扶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好。

感動也是一種扶貧力量

從第一書記胡學發同志的先進事蹟中,我們收穫的太多,更多的是感動。胡學發同志為了扶貧工作,夜以繼日,把脱貧攻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為村民和貧困户幸福生活做耐心、紮實、細緻的工作;為了扶貧,他即使疾病纏身也不休假治病,甚至隱瞞病情堅持扶貧一線,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着實令人動容和感動。我們作為扶貧戰線的戰友,應當自覺把這份感動化作動力,付諸於扶貧的偉大實踐中去。

榜樣同樣可以成為你我

帶上初心去,當好扶貧人。以人為鏡,才知自己扶貧工作之不足,更讓我們不敢懈怠。胡學發同志是我們扶貧人的驕傲和楷模。作為扶貧一線的駐村工作人員,我們應該踏踏實實做實事,不必豪言壯語,不做表面文章,腳踏實地為民辦事、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學習的價值,來推進脱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扶貧路上多艱險。我們要以胡學發同志為榜樣,放下包袱、丟掉抱怨、不畏艱辛,砥礪前行,初心不改,為廣昌如期脱貧摘帽貢獻自己的才與智、能和力。我們堅信,只要沉下心、俯下身、紮下根,花上“繡花工”,就一定能不辱使命,就一定能成為胡書記那樣的人。我們是扶貧決戰一線的排頭兵,當以滿腔熱血温暖貧困鄉親,紮實工作回報組織厚望,做新時代的扶貧先鋒,從而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不負脱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豐滿這段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20xx《初心的力量》觀看感想

對於遠道而來求醫的患者,傅淑清是妙手回春的仁醫,而在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師生們眼中,傅淑清則是櫛風沐雨的老校長、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恩師。

1986年,時任宜黃縣衞生局局長的傅淑清放棄了仕途,毅然選擇接手撫州中醫學校這所新成立的中專。傅淑清上任時就肩負着重擔,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在一片荒蕪的工地上建出一所能夠接納300餘名新生的學校。隻身一人從宜黃來到撫州的傅淑清,帶着新組建的團隊四處奔波,籌措資金,租借場地,終於在預定的時間內舉行了開學典禮。傅淑清清楚地記得自己在開學典禮上的承諾:“要把中醫學校建得有模有樣,讓撫州中醫文化精髓不斷傳承。”

學校成立初期,條件非常艱苦,任何事情都得自力更生。傅淑清和全校師生既是學校圖書室的搬運工,又是為書桌上漆的油漆工,還是製作窗簾的縫紉工。直至現在,她都能如數家珍般將昔日往事娓娓道來。她和師生同挖草皮,同吃饅頭喝清湯,同住大通鋪,她是師生眼裏的“草根校長”。為了在重點中專院校的評估中達標,傅淑清和她的團隊向上級部門籌錢建設,來往於北京、南昌與撫州之間,零下十多度還騎着租來的自行車穿梭在北京街頭,只為了省下坐公交的幾塊錢;外出招生的第一夜,躲在車站的汽車裏過夜,只為免去一夜的住宿費。傅淑清所作的努力讓學校完成了由中專學校到大專院校的華麗轉身。

由於她的勤奮敬業,刻苦專研,傅淑清先後被評為為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主任中醫師,江西省名中醫,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才。

多年勞累,積勞成疾,傅淑清患有腰椎盤突出,嚴重的時候在家卧病3個月。即便如此,傅淑清在工作崗位上堅守了18載,直到退休。20xx年,退居二線的傅淑清收到來自全國各地醫院的邀請,面對豐厚的薪水,她還是拒絕了,選擇留在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繼續傳道授業、懸壺濟世。

現在,傅淑清仍然堅持着自己的上下班時間,原則上每天接診30名患者,但實際遠遠不止這些。下班後,她會在家休息片刻,緩緩上午接診時所費的神思,晚上便與老朋友相聚練太極。“我的生活很簡單,除了看病我也不會別的。”傅淑清打趣地説。最後,傅淑清用“圓滿”二字歸結了自己幾十載對中醫事業的不懈追求,“我從行醫開始,最後又回到一名純粹的醫者,我的中醫生涯可算圓滿了。”

有一種美,上善若水滋養萬物卻絲毫不爭,於是在眾多受困於病痛的患者心中,懸壺濟世的傅淑清是美的;有一種美,温潤如玉價值連城卻韜光養晦,於是在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師生眼裏,傳道授業的傅淑清是最美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69dr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