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精選6篇)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精選6篇)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 篇1

八年級的新生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對於七年級內容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學習國中數學相關知識內容時只要認真聽老師講解,都能聽得懂,因為七年級的數學學習還是處於過度階段,學習內容大部分都是加減乘除!習題訓練中的很多題目都可以一步到位,即使與新知識有關的題也並不難做,較複雜一點的題目也是以之前學過知識聯繫在一起的綜合題。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精選6篇)

數學學習最大的特點:一步步加深,新知建立在舊知識基礎之上,知識深度不斷加深。七年級到八年級,八年級數學學習無論是廣度和深度都會不斷加大,這時或許一部分學生就開始不能適應國中數學,自信心下降,與其他同學拉大了差距。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這種差距在有可能還會不斷加大。

那麼怎麼樣才能在八年級的數學學習中不掉隊,及時跟上?首先要樹立下面幾個數學思想:

一、培養方程運用能力,建立方程思想

八年級數學會增加大量方程的知識內容,方程反映出來數量關係是一種等量關係。方程內容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無處不在,如路程、速度和時間三者之間就有一種等量關係,可以建立一個方程:速度*時間=路程,在這樣的等式中,一般會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這樣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過方程裏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過程就是解方程。

國中數學按照各地教材不同的佈局,會有序的學習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方程與不等式。到了高中我們還要學習指數方程、對數方程、線性方程組、參數方程、極座標方程等。

解方程的思維幾乎一致,方程會以實際應用問題或現實生活為背景,取材新穎,時代感強,立意巧妙,主要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閲讀理解能力、問題轉化能力等,是會考的熱點,同時也是難點.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及會考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實際應用問題的突出特點是知識容量大、解題方法多、能力要求高、突顯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以及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特點。

二、開發、建立初步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數學知識的精髓,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樑,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的層面很多,方式也很靈活,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代數綜合題,它綜合了國中代數相當多的知識點,有些又與生產生活實際內容相結合,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化歸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整體思想以及代入法、消元法、待定係數法等.二是代數與幾何的綜合題,此類型題目所涉及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很多,以數形結合思想為主線,綜合考查其他思想方法的靈活運用,難度較大,一般為會考中的壓軸題。

中學數學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但應用廣泛,重點考查的有化歸思想方法、分類討論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數學建模思想方法。

對於八年級學生而言,要着重強調基礎知識的把握,加強基本技能的培養。要學會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讓我們的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軌道中來,不斷反思和總結,才能提高數學成績。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 篇2

一年期即將結束,通過一期自己的數學教學,自己深刻體會到教學的過程歸根結底是如何教會學生學習,而要教會學生學習,教師必須先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對症下藥。下特針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探討數學學法,以提高學生數學效率。

一、 我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我班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讀、聽、思、記、寫”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嚴重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主要表現在:

1.閲讀能力差 往往沿用國小學法,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像浮萍濺水,一搖即落。根本談不上領會理解,當然更談不上應變和應用了。這嚴重製約了自學能力的發展。

2.聽課方法差 抓不住要點,聽不入門,顧此失彼,精力分散,越聽越玄,如聽天書。如此惡性循環,厭學情緒自然而生,聽課效率更為低下。

3.思維品質差 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不善於分析、轉化和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

4. 識記方式單調 機械識記成份多,理解記憶成份少。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往往滿足於記住結論,而不去理解它們的真正含義,不去弄清結論的來龍去脈,更不會數形結合,縱橫聯繫,致使知識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5.畏難情緒嚴重 一遇難題(綜合性強、靈活性大的題)便不問津,或互相抄襲,應付了事。

二、數學學法指導

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導“讀”

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翻譯,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怎樣讀數學,這是讀法的核心,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教會學生讀書:

①粗讀。即先瀏覽整篇內容的枝幹,傳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然後邊讀邊勾、邊劃、邊圈,粗略懂得教材內容,弄清重難點,將不理解的內容打上記號(以便求教老師、同學)。

②細讀。即根據章節的學習要求細嚼教材內容,理解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的實質及因果關係,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③研讀。即帶着發展的觀點研討知識的來龍去脈、結構關係、編排意圖,並歸納要點,把書本讀“薄”,以形成知識網絡,完善知識結構。

2. 開導“聽”

數學教學中,首先應從培養學習數學興趣入手來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認知結構,打開“聽門’,專心聽講。這樣,才能把接收的“頻道”調諧到教師輸出的“頻道”,達到同頻共振,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其次,要開導學生注意去聽教師對每節課所提出的學習要求;對定理、公式、法則的引入與推導過程;對概念要點的剖析和概念體系的串聯;對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和處理方法;對疑難問題的解釋及課末的小結。

3. 引導“思”

教學中,對學生思法的引導,應着力於以下四點:①從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入手來開展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思考,使學生學會聯想。②從挖掘“問題鏈”來開展變式訓練,引導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綜合,使學生學會轉化。③從創設問題情境來開展探索式教學,引導學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學生學會深思。④從回顧解題分歧過程來開展評價,引導學生去分析錯因,便學生學會反思。

4. 指導“寫”

作業書寫最能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須充分重視。

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對教學語言的解釋,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 ,這是理解、掌握數學語言的基礎。如通過比較、區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詞語,如“大於”與“小於”,“都不”與“不都”,“有一個”與“至少”等等。

要注意語言規範,這是正確運用數學語言的保證。其一,説法要規範。以利思考和表達的規範,如“在直線 上順次截取 ”,不能説成“在直線 上截取 ”;其二,書寫、作圖要規範,如(x+5)千克,不能寫成x+5千克。畫圖也要規範,直線要直,垂線要垂,鋭角要鋭,不能亂來。

總之,我在教學中盡力充分認識學生的認知障礙和情緒障礙,克服學生在“讀、聽、思、記、寫”等方面的缺陷,創設正遷移條件,矯正學生學習障礙;同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提高師生互動的正面效益,爭取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益。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八年級數學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應滲透法制教育的思想,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一、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悦,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二、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通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三、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啟智功能,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儘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四、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

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説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説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交流溝通、求知進取、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羣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五、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儘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六、培養學生反思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解題後進行反思的習慣,即可作為學生解題的一種指導思想。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説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七、多準備資料,認真備課,增強法制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如在一次函數的教學時,通過函數的表達式及圖像等知識,可滲透《環境保護法》、各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的相關的知識。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 篇4

本週, 在教務處的精心組織下,我參加了數學生本引路課研討活動,先聽了三節精彩有特色的生本課,接下來,在孔校長的主持下,做課老師介紹了實施生本課堂的經驗,聽課的教師交流了開展生本課堂的感受和困惑。在這次活動中我的收穫不單是學習了生本課的理論和實施辦法,更重要的是堅定了實施生本教學的信心和決心。現將我的學習感受彙報如下:

一、紮根生本思想,堅持生本實踐

在開展生本課堂的一段時間裏,我和我的六一、六二班同學從陌生而新鮮到熟練而有趣逐步走進生本課堂,取得了一些經驗,但也有很多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我對生本課堂一度產生過質疑,因為課堂是熱鬧了,但作業寫錯的同學卻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期會考試兩個班數學成績考的較差,我開始擔心了,懷疑了……。在這關鍵時刻,看到三位老師和同學們的精彩互動,我找到了繼續走生本之路的動力,原來模糊的方向逐漸變得清晰、真實。生本引路課上學生們快樂的舉手,自信的發言,精彩的辯論,熱烈的學習氛圍……。讓我激動,讓我渴望!我多麼想那些可愛的學生是我的學生,那位可親、智慧的老師是我!為此我要:“熱愛我的成長,熱衷我的執着”,不斷學習並堅持生本教學實踐。

二、反思生本課堂,找到教學差距

概括來説,我的課堂是熱鬧有餘而效率不高,相對於真正的生本課堂,只有形沒有神,老師變成學生只提問題,學生變成演員按流程展示。反思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1)老師對生本課堂的瞭解、學習不深入,從理論到具體實施做不到心中有數,更談不上結合實際靈活創新。(2)對學生培訓還是不夠,一方面是老師關於小組交流和展示的培訓方法簡單,模式化,沒有系統性;另一方面是學生改變學習方式也需要時間,尤其是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更是。(3)沒能做到每節課都採用生本,沒有前置作業,就不會有討論、展示。前置作業有時設計的不根本、開放,就不會有精彩的展示以及重難點的突破。這些只是我的主要差距,還有很多的不足有待改善,但是,不管差距和不足有多大,我都會經過努力的學習和細心的思考來提高。

三、不斷摸索前行,尋找解決辦法

回顧我的課堂經常會出現:設計前置作業時每次都會花好多時間,講

完課後還會有好幾處不足;討論和展示時老師和同學們提的問題多關注聲音大小和書寫而不注重數學思維訓練,學生只會讀算式不能説出解題思路。在以後的教學裏,我盡力做好以下幾點:(1)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想辦法突破重難點,多看教材多分析多請教;出題時考慮孩子的興趣點,為孩子好學服務;(2)分析學生學習的知識生長點,讓學生們能在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發展,題目設計由簡到難,注意答案的靈活、開放。(3)啟發在台上交流的孩子時要多説:“我是怎麼想的、我認為怎麼辦、重點在哪裏、發現什麼規律……”。簡單題簡單説,重點題和難題要多説。鼓勵台下的孩子既要認真聽又要跟着想及時補充和問不明的地方。(4)我會不斷提醒自己,檢查前置作業完成情況,重點是差生,課前做到心中有數。交流前置作業要充分,要分配好任務,要組內統一答案,要把不同的説出來。

(5)小組展示時有耐心,儘量讓多個小組展示。不能像以前那樣站在旁邊看,要發揮老師在課上的主導作用,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跟着思考、理解他們的思維,學生説不相關的要及時制止,學生沒説充分的重難點及時追問,儘量啟發,幫助總結提升。

總之,經過這次活動,我在教學思想方面和教學實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這都有賴於學校的精心組織和做課老師的耐心講解,他們不但增強了我對生本教育的信心,而且更增加了我教書育人做一位好老師的決心。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 篇5

11月20日,我們到台莊國小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生本課堂”教學觀摩學習活動,觀看了五位名師的課,我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可一時又不知從何入手。要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好名師的教學技能做到輕負高質課堂,還真不是那麼容易!我想:我們還是學習專家們的某個個性化特點吧。

一、關注生本,像朱樂平老師那樣“傾聽”。

朱樂平老師的課《三角形的內角和》尤顯樸實無華,可為什麼他能上得如此輕鬆,學生表達的機會有如此之多,再難的問題學生都能解決呢?關鍵在於他引導孩子們怎麼學會傾聽和表達。“舉手前要想好,我要説哪幾句話,怎麼説別人才聽得懂。” “你不但要説明結果,還要闡述理由。” “有誰聽懂了他的話?誰來再説説這位同學的意思?” 課堂中總聽到朱老師重複着這些話。正是這些提醒,聽的孩子顯得尤其安靜專注,回答問題的學生既要會想,又要會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才能讓同學聽懂,便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反覆的表達訓練中,課堂出現了無比精彩的回答。“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的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説些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學生投偏的球如果教師都能接住,學生後來必奮起投出更好的球。”這是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朱老師不但要求學生學會傾聽,自已更是一位非常專心的傾聽者。他從四、五位發言學生中選出最佳表達者,然後再次引發學生投球:“剛才幾位學生中,回答最好的是第三位同學。我還想讓他説説,你們仔細聽好了,聽聽他説的是什麼意思。”這時,第三位同學的發言卻比第一次更加到位。

在我的記憶裏,有朱老師好幾個這樣的鏡頭:他偏着頭,親切地微笑着,目光滿含期待。他對回答問題卡殼的學生的一種深情期待。因為他從不打斷孩子們的回答,直到那孩子擠不出任何一個字後自己滿意地坐下。試想,在我們的課堂裏,有多少老師能那麼有耐心地去等一位思維混亂、語無倫次的孩子的回答呢?我們往往是把大手一揮,來個軍令如山倒式的“請坐下”,因為老師們不想把寶貴的四十五分鐘浪費在這些“無知”的孩子身上!殊不知,這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更嚴重的是可能這些學生就會從此“一蹶不振”,走上與素質發展相背離的“不歸路” 。可朱老師卻用這些錯誤資源,去發現問題,引發爭議,在爭議中辯白真知。

二、關注生本,像朱國榮老師那樣“引領”。

基礎知識貴在求聯,基本技能貴在求通。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生評價的內容在不斷地變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檢查不再是教科書上相關內容的簡單翻版,而側重考查知識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考察知識與知識相互關聯過程中衍生出的一些知識。為此,朱國榮老師對教材中割裂的、相互封閉的知識引領學生進行合理整合,在整合中讓知識富有靈性,在學生的腦海中得以貫通。

這節課中,在朱老師的引領下,由2,-2,2/5、20聯想到2在不同數位所表達的意義,引出數位順序表;由2/5聯想到了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小數的性質;由數聯想到代碼,再延伸至二進制„„知識在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中不斷延伸,通過這樣的延伸,知識與知識之間得到了最自然的連結,連接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生成出許多新授過程中難以獨立觸及到的知識,這樣的連接,不再是直線式的,而是圍繞一箇中心點,從圓心不斷向四周拓展,形成一個個知識的同心圓,一個個同心圓在不斷地交叉、關聯,實現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知識鏈,大大提高了知識的融合程度,提升了知識的生長能力。

按朱老師自己的説法,複習課的教學,教師不能以“自主複習”去推卸自己的引領責任;複習課教學,教師要有所作為。在這節課中,教師首先梳理了知識點,並努力從學生角度思考:學生的困難到底在哪裏?面對那麼多的知識點,面對學生典型困惑,老師找到了數軸這個工具,有效地溝通了數與形之間的關係,使得數的意義更加直觀,從而把整節課串成了一個整體。綜觀整節課,學生多次出現了磕磕碰碰,但這才是真實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才是以生為本的課堂。

八年級數學課心得體會 篇6

1、 生本的課堂,始終通過學生自己去發現數學規律,自己去完成學習任務。

郭教授説:教育過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兒童自己,學習主要依靠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

生本要求教師放棄每個知識點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解決。

如:《循環小數》一課,發現除不盡、循環及循環節點全部都是通過學生完成教師佈置的兩個任務單探究所得。

2、 個人學習、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是學生習得知識的主要方式。

縱觀生本課堂,教師講的都很少,一堂課往往不超過10分鐘。教師通過拋出有價值的問題,如:你是否遇到過除不盡?什麼叫循環?你認為的循環是什麼?兩份學習任務單凸顯出什麼數學規律?等等讓學生先個人思考,然後在小組內充分交流,全班彙報的過程中,通過A組的問題B組補充質疑,B組解決不了的問題C組補充質疑等等方式,最終學生自己總結出循環小數的定義。

3、 前置性探究,做到先學後教,不教而教。

生本教育的實驗教師周偉峯作報告的時候曾説:講授前的練習和思考才是真正的預習,我們提倡“做”數學,而不是“聽數學、看數學”,讓他們先做後學、先學後做中提高學習能力。數學學習同時也有四不提倡要求:不提倡進行死記硬背式的假預習,課堂上不提倡打開書,課堂上不提倡記筆記,課堂上不提倡由教師直接給出例題的解答。把“例題”用“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在老師的講解前先思考,會讓孩子們迸出無限思維的火花,提出很多解題思路。而教師的講解往往就在學生討論的關鍵處。

如:《等腰三角形》一課中,三線合一這個知識點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有的學生提出:我覺得底邊的高和中線和角平分線三條線其實是一條線。教師適時提出:你怎麼能夠證明呢?全班圍繞這個論證開展了熱烈的討論,小組成員間,班級小組間互相補充、質疑觀點,最後得出“三線合一”的結論。

4、 生本其實很簡單,主要體現在課堂學習結構簡單,學習過程簡單,教學指導策略簡單。

學生的生本學習過程主要就是個體學——小組議——集中研。縱觀這五堂課,每堂課的知識點、學習目標都只集中在1-2個,ppt也只播放3-4屏。教師沒有預設複雜的環節,而是將教材進行重構,突出知識的主幹,大量刪減可以不由教師教,而是讓學生自己學、自己感悟的內容。學生在充分的互相質疑和討論中將知識不知不覺的內化和完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4pzr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