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最近,一部強勢霸屏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上至80歲老人,下至18歲少年,都會準時準點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這部反腐劇。本站小編在此整理了20xx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供大家參閲,希望大家在閲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20xx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篇1

日前,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播,當天,《人民日報》連續發佈兩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頭條,對《人民的名義》評價道“‘潛心八年,六易其稿’、‘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這些印在同名小説《人民的名義》腰封上的推薦語,讓你難以忽略它的分量。”“我們真的太久沒有看到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了。”不難看出,《人民日報》對電視劇的稱讚,不僅源於電視劇本身精良的題材選擇和製作,也源於觀眾對該劇的呼聲。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也是一個社會發展水平的集中展現,也是對一個時代的展現。抗戰時期,落後的舊中國的藝術更多的是喚起民族覺醒,團結一心打贏抗日戰爭,對舊制度害人的抨擊,反映人民羣眾對新生活的渴望;而新中國建立以後,歌頌黨的歌頌新政權的歌頌解放軍的文藝節目比比皆是,凸顯了廣大人民羣眾對新政權的擁護與支持,對黨和人民軍隊的支持。文革之後迎來了改革開放,藝術更多地反映文革中的種種醜行,以及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人民的名義》則是在以後,首播的反腐大戲,而這個是繼反腐小品、反腐對聯、反腐話劇之後,有一藝術形式表現反腐。

藝術源於生活,有服務於生活。一個藝術形式能否流傳下去,主要觀其能否為廣大百姓生活服務。《人民的名義》熱播,正是對當前黨中央力推的“打虎拍蠅”反腐的集中體現,一方面説明廣大民眾對待腐敗問題的痛恨,對待腐敗問題的厭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廣大民眾對持續深入推進反腐的良好願望。衞視聯播受熱捧,更加體現了藝術源於生活而又服務與生活的特點,也是文藝緊跟時代步伐的體現。只有百姓愛看,衞視才可能聯播;羣眾若不喜歡,便很難在為使強檔連播,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民眾對中國政府強力反腐的高度認可和擁護。

文藝只有與時俱進才有生命力,只有植根於人民羣眾才有創造力。只有創作出反映時代潮流發展的文藝,才能彰顯廣大藝人的責任擔當。“”以來,黨中央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實施“打虎拍蠅”式的反腐,黨的以後近五年的時間裏,共處理省部級及以上幹部211人,數量遠遠超過過去30多年,其中不乏正國級、副國級幹部,而《人民的名義》對此也毫不避諱,直指“副國級”幹部。當然,反腐劇開播,一方面給廣大羣眾情緒的宣泄,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也更是要給幹部一個警示教育,當然能否藉此達到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還得觀後效。

20xx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篇2

“你聽説過《人民的名義》嗎?”這是句虛擬的問話,但卻頗為貼合近幾日不少社交場合人們的討論。日前,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播,短短几集就讓很多人成了這部劇的“自來水”———各種場合都有人在自發推廣和“安利”。一部由最高檢影視中心參與出品、“沒有流量明星,不是仙俠古偶”、“從名字到內容都正得不得了”的正劇,卻憑藉緊湊、真實的劇情一開播就表現不俗。豆瓣評分9.1,很多國產劇對此恐怕可望不可即。

社會在發展,觀眾的口味也越來越挑剔,這是此前不少抗日神劇、玄幻戲説雖然收視業績好像也不錯卻同時飽受詬病的大背景。反腐題材吸引人,又有40多位老戲骨同台飆戲,這還不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公眾感興趣的可能是,在目前披露的劇情中詳細呈現和刻畫的官員腐敗細節和國家反腐進程,究竟有幾分與現實的貼合度。甚至説,已經有人在熱衷將已落馬官員與劇中人物對號比較,比如“小官鉅貪”家裏的鈔票牆,以及那些被燒壞的點鈔機。

中共至今,不斷加碼的反腐力度得到民眾的認可。在對“反腐沒有休止符”這句話從一開始的些許疑惑到內心確信的同時,人們對已查處重大案件和落馬官員的知情需求,已經從簡訊式案情通報向特別想知道更多細節發展。這也是此前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等備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上述專題片的影像資料中獲得海量傳播的多是一些落馬官員的出鏡片段。公眾對反腐進程的關心,除了官員“被帶走”消息傳出後的街談巷議,自然也投射到對反腐題材劇集、專題片的圍觀熱情上。

“人民的名義”,這麼正的標題在作者周梅森看來,代表了“兩種含義”:一種是堅實的信仰,另一種則是以“人民”為矯飾去謀取私利。後者即是很多腐敗、越權行為在當下的生存邏輯和土壤,冒民眾之名去侵奪民眾權益,以法治之名去踐踏法治精神,這也是最終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須抱持勢不兩立態度的對手。

腐敗侵蝕公共利益,反腐呼應公眾呼聲。觀眾對一部反腐劇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們對具體反腐過程的好奇心,諸如檢察機關辦案程序細節到底是怎樣的,可能還有個案化的腐敗官員的墮落程度是否真的如傳言般糜爛?對相關信息的嚴重關切,是人們對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敗現象所傷的真實反映。正如《人民日報》對反腐劇熱播所詮釋的,立足於反腐實踐的影視劇,可以讓觀眾對“反腐內幕”有更多瞭解,也有助於更好地營造反腐的社會氛圍。

民眾對反腐話題的熱議不僅僅是獵奇,是公眾對腐敗這一社會痼疾的深惡痛絕和對反腐進度的探求。現實生活中的反腐進度,媒體披露的官員腐敗細節,反腐劇集(以及作為藍本的官場文學作品)在藝術創作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更細節、更生動、更直觀的呈現。現實主義文學的魅力,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對現實生活開掘的廣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氣”是一種常見的評價標準,所謂“接地氣”其實就是用讀者、觀眾的切身體會、現實感受來對文學、影視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檢參與出品的反腐劇集與現實的反腐進程之間有怎樣的參考、映照關係,具體的反腐案件的程序、節奏是否如影視劇呈現的一樣節奏緊湊、波詭雲譎。藝術畢竟是藝術,但公眾對藝術的關切往往依然來自於對現實的欲罷不能,以及對反腐的熱切期待。

正如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一段對白所言,“從檢察的角度來説,應該按照司法程序辦。”一句話道出反腐的根本依憑,也讓人明白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於深入權力執掌者之心,依法治國的核心也在於依法治權。反腐的過程是在摸索一條制度化約束權力的路,反腐劇熱播是好事,從公眾對《人民的名義》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對腐敗零容忍的社會共識。

20xx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篇3

“久經滄海難為水”,但一部電視劇能讓我產生驚悸的感覺,今個,真有了。

早餐時忍不住徑向夫人特別推介,“你有空好好看看,這是我從未看過的最好的反腐電視劇,如現實中的真人真事蹟近無二,而且全是知名演員主演,聽説羣眾演員大部分是江蘇檢察系統的人。”

就算是普通人,就算我們不是公職人員,我們也要從中吸取教訓,接受啟發,吸收正能量,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啊。

昨晚小兒吃了一個鹹鴨蛋,掏空了裏面的蛋黃,扔在桌上,淨留下蛋白。

我是忍不住嘮叨開了。“兒啊,我和你媽媽最開始吃的第一餐飯是炒白菜就米飯。能不能不要浪費啊?”當時我想到我自己的父母那時節一掛肚肺一家六七口就捱過年的光景。沒曾想兒子明顯不接受批評,只見他指指旁邊他母親的飯碗。我順眼看去,見到基本上和兒子差不多一個樣的掏空鹹鴨蛋也殘存在那隻碗裏。我默不吱聲。還怎麼吱聲?

日子好了,我們不僅要自己保持住我們的本色,還要多方面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包括不能浪費。他們的人生路,還早着呢。以小見大,大環境的染坊,我們沒有太大的力量屏蔽掉,但我們自己的小環境,我們得做好孩子的榜樣,教育好孩子要有明辯是非的能力啊。

候孩子回他自己的房間繼續做作業,我站在正在刷鍋洗碗的夫人邊上説叨此事,夫人羞愧的回首一笑,外加一聲歎息的檢討,“唉,蛋白確實太鹹了。但還是做成壞榜樣了。”

因為這樣的結果,做父母的自然需要檢討,但做兒子的,也自然應當在眼前看到的聽到的物事面前,有正確選擇的學習模仿,而不是抱着“人家能那樣,我就能這樣”的態度。這樣的態度肯定是不對的,最終,還會害了自己對於人性中正能量的堅持。

我們也必須要承認,但凡是人,人性中定有一定的或多或少的陰暗面,包括還有“醜惡”。有必要否認這一定嗎?管真真的能否定得了的嗎?但正因為社會必然是前進的,社會環境自然會要求所有人符合社會和自然發展的規律,包括不能違反現行大環境所定下的公序良俗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否則,你就會被這個大環境淘汰出局。那後果一定是極悽慘的。

但有多少人,特別是那些位高權重者,如何能果如他們站在台上所宣稱的那樣“謙卑謙卑再謙卑?”特別是那些官爺,如何能扼殺自己內心的魔鬼,控制住自己的貪慾,在如今如此這般如大染坊一樣的環境中,能抗拒誘惑、能跳脱出自己人性的弱點潔身自好呢?

有些東西,即或真爛了,也不需要隱諱,更沒必要忌醫。坦誠面對、下決心加大力度、果敢處置是必須的。而《人民的名義》這個好劇,來得太及時了,這部劇真正把現實中的腐敗及打擊這個腐敗的過程通過當今中國各路知名演員的努力演繹得氣勢磅礴,石破驚天!

這部劇,活脱脱一部現代版官場現形記,盡顯官場生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387v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