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精選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範文

精選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範文

父母教育孩子心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在感歎小孩難教,其實如果家長們仔細觀察和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問題大多出在我們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面轉一位教師的經驗,我們共同學習一下

精選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範文

1. 蹲下去

這不僅指身體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態上的蹲下去。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議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其實,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於小孩來説是否合適。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歡逛商場,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歡,為什麼?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理嗎?所以,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最好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2. 走過去

小孩為什麼不願與大人們交流,不僅僅是什麼代溝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這些成人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出現,不願做他們做朋友。試想你整天擺出一幅長者的臉孔,以一種教訓的口氣,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責備。他怎麼會聽你的話呢?我開家長會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大家關上手機,認真的聽兩個小時;如果你連兩個小時都堅持不下來,你有什麼資格來責備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裏要坐上八九個小時,不説學習,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們有哪位家長能體會小孩的苦處呢?

我與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從不責備他,當然有問題的時候,我只是幫他分析產生的原因。所以我與小孩的關係很好,他也很樂意向我講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惱,和我探討一些他這個年齡不懂的問題。這樣做當然不夠。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總是要抽出一兩個晚上的時間與他一起活動活動。比如,打球,散步,讀書,看電視什麼的。所以要想小孩與你交流,作為家長,必須學會與他成為朋友。

3. 放開手

現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爭的事實。怎麼造成的呢?還不是我們大人們的原因。在家裏,你什麼事都給他代勞了,他用什麼來鍛練自已的能力?而我們往往卻給自己找一個藉口:只要你學習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這裏,我們恰恰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的能力與學習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説相互促進性。一個自理能力強的人,就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也是一個思維有特點的人。這些素質表現在學習中,其潛力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勸家長們儘量放開手去,讓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這樣對小孩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4. 多鼓勵

個人的健康成長總是離不開鼓勵的。我想這一點家長們都知道。關鍵是如何鼓勵,以什麼方式鼓勵,在什麼時候鼓勵。這些家長們未必都十分清楚。這裏有幾個誤區:第一,一味地強調物質鼓勵。小孩考好了,他提什麼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麼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適當的鼓勵。有些家長機械地認為,提倡鼓勵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麼樣,都是一樣的鼓勵。到最後,可能你的鼓勵對你自己而言都沒有什麼公吸引力。第三,從來不鼓勵。認為嚴厲可以讓小孩更好的成長。

5. 給自由

一般地説,自由的空間更有利於個性特長的發揮。戴着鐐銬跳舞對小孩來説未免太過於嚴格了。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小孩,由於生理心理年齡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尤其是13-18歲的中學生)、更多的個人自主權。因此,家長除了不能一一代勞他的日常事務之外,更要學會尊重他的自我空間,給他一定的自由選擇、自由安排的時間和權力。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偷聽小孩的電話,盤問與小孩交往同學的情況,控制他學習的時間和學習內容,(比如晚上小孩學習時時不時地過去看他做什麼)等等。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小孩隱私的干涉、是對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這時,再來挽救恐怕就很麻煩了。

6. 作學生

好為人師是人的共同特點。不僅大人有,小孩也有。過去我們總是以批評的眼光來看待好為人師,其實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在我們對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較好的運用人的這種好為人師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連我們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學習的積極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時候降低一下我們家長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學生,其樂真是無窮呀!

篇二: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國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説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為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為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髮展有着不良影響。 ..

對孩子的愛的極端表現有:

1、認為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讚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才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記得有一位外國科學家説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確,父母的教育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説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是個必不可少的課題,“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共同心願,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將來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樣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在這方面付出努力。

對於“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一邊是社會,學校所關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並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這其中就大有學問,教育孩子應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採取相應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應先從“德、智、體、美、善”五個方面抓起,即素質教育,首先,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從小就要做一個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舉一些實例或者通過看電視,漫畫等引導孩子告訴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像其中的人物一樣。

二、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家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家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家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

三、“健康是財富”,家長應教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平時打打籃球,跑跑步等對身體很好。

四、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説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在家裏給他們佈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我們的孩子未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爸爸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我是王佳璇的爸爸,龐老師安排我今天介紹一些家庭教育經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跟大部分家長比起來,我不但沒有太多的經驗,而且總感覺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今天只能拋磚引玉,把自己一些粗淺的體會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愛好、現狀和想法,對症下葯,因勢利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只有找到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問題就是怎樣找到針對性方法,這就取決於你是否真正瞭解孩子。雖説知子莫若父,但作為家長我們發現真正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有時也很困難,就拿學校的學習生活來説,孩子經常是報喜不報憂,是騙家長,孩子把我們最想了解的信息(比如孩子哪方面有差距)給屏蔽了。

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情況需要我們從三個渠道去了解信息,一是孩子自身,二是老師,三是孩子同學。第一個渠道--孩子這個渠道有時之所以不暢通,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取得孩子的信任,責任在家長,要麼是我們對待孩子方式方法簡單粗暴(聽到問題不問青紅皂白動輒打罵),要麼是我們有求全責備心理(總拿自己孩子弱項與別的孩子強項比較,實際上想想人無完人,不可能人人是狀元,科科考百分),這些做法和心理讓孩子不願敞開心扉及時告知我們實際情況。第二個渠道——老師這個渠道還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原因可能是與老師接觸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拿我自己來説,有時很想與老師溝通情況交流想法,但總擔心老師有沒有時間,冒然地打電話或造訪是否過於唐突,有一次想約龐老師吃飯專門聊孩子的情況,還被回絕了,所以我心裏與老師溝通的願望和顧慮並存,但前幾天龐老師説的一句話讓我打消了顧慮,她説:學校老師最希望與學生家長溝通,然後共同教育好孩子,哪個孩子的家長與老師聯繫得多哪個孩子就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做班主任不會因為家長聯繫多就感覺麻煩。對老師的想法有了瞭解我們就應該更多地與老師溝通,説句大實話,假如你自己都不關心自己的孩子,你還能期望誰能替你關心你的孩子?。第三個渠道——從孩子的同學那裏瞭解孩子很少被家長關注,但我比較重視這點。在與孩子同學的閒聊中你就能得到孩子的信息,當你看到孩子在與什麼樣的同學交往時,你也能增加對孩子的瞭解。

我們瞭解孩子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1、近期孩子在做些什麼, 比如説看的是一些什麼樣的書,正在和什麼人交往,聯繫密切的都有誰等等;2、孩子有什麼新變化、新動向。比如現在學什麼科目比原來興趣大了;對自己的打扮是不是用心多了,有沒有超出國中學生應有範圍的交際交往(比如説早戀的苗頭),有沒有回家很晚甚至夜不歸宿的情況,有沒有遲到曠課的情形。

瞭解了孩子的現狀以及她心中的想法後,最好在輕鬆地聊天中給予引導,給出指導性意見,這樣會比鄭重其事地説教特別是比訓斥起到的效果要好很多,現在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我們應該針對他們的這個青春期特點制定教育方法。比如我的孩子原來學英語不願意聽磁帶和大聲朗讀,我曾經非常強硬甚至粗暴地要求過她每天不少於十五分鐘聽磁帶,但她完全是應付家長,開着錄音機但心不在焉,而且一直看時間,十五分鐘內要跑出去看兩次表,一到時間馬上關磁帶,我看到這種做法效果很差,就只能改變方法,為了不讓她喪失學英語的興趣,就不再強制要求時間,而是注重對她的鼓勵,同時與她用英語對話,在類似遊戲中陪她學習。她的英語學習興趣也一天天提高了。

二、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要捨得自律和付出。

我們都説母愛無私,其實父愛比母愛也差不到哪去,但我們家長應該將愛化為行動。要為了孩子,做些奉獻、做點犧牲。不能要求起孩子就是不準看電視、不準玩電腦遊戲,而我們自己卻天天抽煙喝酒打麻將或者玩電腦遊戲,這樣肯定不行。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家長首先應該做到,以身作則的教育示範作用是非常好的。孩子上國小時我和我愛人晚上看電視連續劇也上癮,很少管孩子,我們感覺到失職後就毅然決定孩子上國中後家裏不擺電視,我家現在就沒有電視,可能犧牲了一些家長的娛樂,但卻有了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間。我在外面也有一些迎來送往的應酬任務,可如果和照顧孩子發生衝突,我會推掉外面的應酬。我經常聽説有些家長放棄工作陪孩子在北京或國外讀書,我很欽佩他們,因為他們真正做到無私了,作為家長我經常自責,我與那些付出那麼多的家長相比確實很慚愧。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晚上,孩子寫完作業,我們通常會和孩子討論一些歷史事件、針對剛學過的生物地理歷史知識互相提問,孩子經常把我們難住,她感覺挺美,我們也和孩子一起多增長了一些知識,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時效率應該是最高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四、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與孩子交朋友,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格。

當你不能發現孩子的優點時你就很難與孩子交上朋友,你的説教孩子就不容易接受。孩子的進步哪怕一點點也要着重表揚,孩子考試考得好我們會及時給與表揚鼓勵,會直接對她説:她非常棒,而且還可以做得更好;孩子考得成績一般或者不好,我們會幫她分析她出錯的原因,是知識沒掌握還是馬虎,針對具體情況提出要求,若沒掌握好就幫她一起學會,遇到自己也不能確定的內容,要求她第二天請教老師,我的孩子經常馬馬虎虎的,不細心,我會告訴她可能會因為馬虎只差1分考不上理想的大學,科學來不得一絲疏忽。我們的體會是有些道理娓娓道來時孩子能接受,有些呵斥會一樣被孩子當成耳旁風。

孩子信心不足時要幫他樹立信心。我們孩子期會考試考得是第9名,我們就肯定和鼓勵她,説咱不比入學考試前200名學生差,而且告訴她我們相信她會更好,並且制定了期末考進前5名寒假就帶她出去旅遊的激勵措施,結果這次期末考了第4名。關鍵不在名次,而在於她樹立了自信心。

與學習知識相比我更加看重孩子健康性格的培養,因此,我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快樂寬鬆的環境,在學校我希望她學習有興趣,與老師同學和諧相處,在家裏尊重孩子的想法,對孩子邀請來的同學熱情、尊重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與孩子存在隔閡或對立時,更應該想想自己是否方法得當?應該如何改進?原來我也經常因為孩子屢次重複犯錯誤而打或者厲聲訓斥孩子,但效果不佳,現在再也不打了,心平氣和地友好地交談獲得的效果反而更好。

五、把對孩子的關注點從考試分數和名次轉移到知識的掌握上來,從對結果的關注轉移到對過程的關注上來。

我們往往在期中期末考試後的幾天內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而且關注點集中在孩子的分數和名次上,其實這個檢驗的結果並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種檢驗找到孩子學習過程中沒有掌握好的知識或者技能,即所謂“短板”,並且幫助孩子彌補這個不足。孩子平時的作業或者小測驗更能發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從關注大考試的結果轉向關注平時孩子的作業和測驗,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孩子過後是否明白了。我認為這可能就是老師讓家長簽字的主要目的。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簽字這項工作,簽字之前必須審查核實。

望子成龍是我們家長共同的心願,其實“龍”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它是我們心中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前進,我認為它不是一個靜止的點,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希望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老師和家長互相理解和配合,共同做好百年樹人的工作。

範文四 

前幾天,接到黃老師佈置的作業:寫一篇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當時,心馬上神曲了:雖然是一名有着多年教學經驗的國小語文老師,經常面對的是50多個孩子,可是,真正成為一個家長,只有短短三年半時間,因而很多教育觀點只是紙上談兵,在對待孩子的個別教育上還存在許多不足,遠遠談不上什麼經驗。但既然接受了任務,儘管試試,更多的好經驗,期待大家的指點。下面我想用現實生活的幾個小片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育兒歷程。擇園

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好的幼兒園對孩子來説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起點,因此幼兒園的教學理念、師資力量、辦學質量、生活環境、安全設施、衞生條件、膳食營養等因素就成了選擇的標準。通過考察和比較,我們最終選擇了晶晶幼兒園。回想起女兒剛進幼兒園的第一週,我每天都送她到課室,分開時哭得非常傷心:“媽媽你記得一定要早點來接我呀”,那時我的心情真的很難受,也很為她擔心,擔心她的不適應。如今,女兒的進步證實了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剛上學沒多久,我已經知道她們班上大部分孩子的名字,知道誰轉學了,誰是新同學,知道黃老師、耿老師會彈鋼琴……女兒變得自信快樂,這當然離不開耿老師、黃老師、張老師,還有現在的鳳老師等的辛勤付出。今年六一居然能上台演唱,還十分淡定呢。也許在班上她算不上是很優秀的那一個,但哪怕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讓我們感到歡欣鼓舞。因為她跟自己比起來已經很了不起了,她的努力,足以讓家人感到無比歡欣。學習

晚上八點半過後,孩子爸爸總説:“希希,我們去房間學習。”我聽到幾乎都要糾正:“跟爸爸去房間一起玩讀書的遊戲,玩畫畫的遊戲……”我總覺得,讓孩子不要有這種“學習”負擔,希望她會用愉悦的心情“玩遊戲”,當然,這種“遊戲”是希望她在玩中有所獲。説到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一位鄰居的媽媽,小孩跟希希一樣大,平時玩得非常要好。她知道我經常讓希希背點古詩什麼的。於是,她每天跟孩子訂好任務,背會一首古詩,背不出來就不能吃飯,不認真甚至打罵。其實,就算希希現在會背比較多的古詩,但我從來不強迫她,一般只在晚上睡覺前,熄燈後,自己自言自語地背古詩,聽多幾次後,她會接上幾個字,再後來,我就跟她説:“哎呀,媽媽忘記了,你能教我嗎?”或者説:“我們來個比賽吧?”幾個來回,她就能很流利地把古詩記熟。當然,只要她不想背的時候,我會馬上轉移話題,跟她聊一些她感興趣的東西。

三歲的時候,給她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有一天,老師跟我説:“孩子的英語口語表達不錯,單詞量記得也很多,就是書寫的時候還不怎麼懂得握筆,請你在家多輔導一下。”我説:“老師,真心謝謝您的提醒。不過孩子還小,現階段我還沒有要求她懂書寫。”其實,我身為國小低年級老師,每次書寫的時候,看到孩子的握筆姿勢正確的不多,任憑你怎麼幫他糾正,過一會又變回錯誤的姿勢了。確實,從幼兒生理髮展看,幼兒過早寫字容易造成肌肉和骨骼畸形發展。由於小肌肉發展較晚,因此,幼兒手部精細動作比較笨拙、不協調,幼兒在寫字時,必須比較用力才能握筆。所以,幼兒在寫字時會感到很吃力,幾乎成為了一種體力活動,加之幼兒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比較差,骨骼也非常柔軟,如果幼兒長時間寫字,很容易造成疲勞和手指骨骼畸形。我甚至有一個念頭:要是幼兒園中班、大班時要寫作業,我也想跟老師商量,要是作業多的話,我自己控制一下作業的量,希望老師能諒解。

“室外瘋玩+室內閲讀”,這是我心目中孩子成長的理想狀態。禮貌

“伯伯好!伯母好!爺爺好!奶奶好!”每次看着鄰居家的小男孩在媽媽的調教下,規規矩矩的樣子,讓我們家爺爺奶奶羨慕不已,就開始數落希希:“你看你,一點禮貌都沒有,見到人也不肯叫!”過後,我會跟他們説:“爺爺奶奶,你們的想法我能理解,可是,做法上我提點建議:對於希希不肯叫人的問題,當場最好不要數落她,事後我們可以跟她慢慢講道理,一次不行,下次再講,下次不行,下下次再講……”固然,能主動打招呼是有禮貌的表現,可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不是每個孩子都是熱情的。有時候希希不主動叫人,我並沒有給她貼標籤:這是個沒禮貌的孩子。很多時候,她會開心地跟幫她開門的叔叔説:“謝謝叔叔,叔叔再見!”在家也會擺着優雅的姿勢説:“黃老師好,鳳老師好,張老師好,園長媽媽好,醫生姐姐好!”我跟她聊天:“你看到老師的時候有沒有主動問好呀?”她説沒有,我也沒有責怪她,只是告訴她:“要是你能看到別人主動問好就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了,你明天能試試看嗎?”總而言之,對於類似這樣的事情,我不會強迫她去做,當然絕不會放棄教育,相信總有一天,她懂得什麼叫禮貌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地跟每一個人友好相處。超前不超前

超前或者不超前,這常常是家長們面臨的第一個選擇題。主張超前的説幼兒智力大有潛力可挖不教可惜,或者看別人都教了咱們也不能落後,或者怕超前成為趨勢國小階段跟不上;主張不超前的説要讓孩子每個階段享受每個階段的樂趣,或者擔心太辛苦對成長髮育不利,或者怕提前教了孩子到國小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我沒法説這2個觀點哪個對哪個不對,聽上去都有一定的道理,就我的價值觀、我的孩子的情況,我們選擇不超前。作為家長面對各種誘惑要保持理智,要給孩子選擇權,要給孩子走出自己的路的機會。

誠然,孩子天性貪玩,但“玩”不是無意義的,“玩”正是孩子認識世界最自然的方式,孩子在玩中產生興趣、激發求知慾、繼而潛心探究,這恰恰是推動孩子成長的強大源動力,身為家長,你可以協助他找對方法,鼓勵他加大探索的深度廣度。

“童年就是一次快樂的旅行”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愛,快快樂樂的成長,是我們做父母的最大的心願,讓我們和老師一起努力吧!再次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老師辛苦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z90x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