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十二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十二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

讀了《做一個有謀略的教師》,我覺得這是一本讓老師學會將教學工作變得愉快的好書,使教師反思調整自己的言行,不再讓工作得事情困擾自己,教育變得更有意義。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十二篇

例如,常常聽到因材施教這個詞語,其實對其含義,我一直是很迷糊,讀本書《最後的成功一課》,張老師的兩段看似矛盾則精彩的話,分別是對一個“優等生”和”差生”的話,他對優等生説,你在國小考了第一名,這不算什麼,還有中學,還有大學,甚至參加工作呢?只有你用自己的學識、智慧、勇氣和毅力贏得了社會的財富,你才算成功了,這不是你最後的成功。他又對一名學習成績很早糟糕的同學説了另外一段話:你國小沒考上第一名,沒關係,還有中學,還有大學,這不要緊,將來還要走向社會呢,你一直沒成功,這不要緊,這反倒使你一直冷靜,不自滿,從零開始的良好狀態。世上是本來就沒有最後成功的歸宿。那麼按照張老師的邏輯,看來是前後矛盾的,實際上卻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我認為張老師是用心良苦,對待“優等生”鼓勵其制定更高更遠的目標,不能滿足於現狀,而對於“差生”學習的失敗者,反彈琵琶,指出不成功的好處,防止他破罐子破摔,激勵他,相信他,保留並激發他僅存的一點自信心。

不怕大家笑話,“阿倫森效應”這個詞語是我第一次看到,讀完了考試和孩子的心這兩個小故事,我認真的思考,許多“差生”在課堂上以惡作劇形式表現自己表面上是起鬨,是一種叛逆,其實骨子裏是希望被關注,其實那些差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和呵護。

教師的教育智慧是無處不在的,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要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特別是對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更能顯現出教師的教育智慧。

社會在進步,教育在不斷的革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不進則退,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寒假中,我認真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國小校園,然而卻關係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麼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下面對書中的一則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下面對書中的一則關於教師的愛的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

案例中講的是一名老師幫助一個學習成績差且沒有興趣的孩子培養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師的耐性讓人佩服,他真的是傾注了自己的愛給學生。感動之餘不僅想到,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精神嗎?我們的教師行為是否與説的相一致?面對案例中的學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耐心呢?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績優秀同學那一字不差的作業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績較差同學那滿是狼籍的作業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説的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説:“要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書中説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因為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範圍擴大。是啊,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教師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才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簡單的幾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個極端的教育謊言像枷鎖一樣天天束縛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責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懷疑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真的就認為我就是那個不會教的教師,否則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學生不會學習呢。今天通過學習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宣傳鼓勵口號,而絕不是評價教師工作的客觀標準。

老師們,讓我們輕鬆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最近我讀了幼兒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畫出五彩世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許多對好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筆者在文中説到,要深入到幼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並將幼兒的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我們也知道了只有當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才會自發地想去了解並進一步觀察和探究,而這些行為都是建立在幼兒主動的基礎上的,最終幼兒學到的都將通過一系列手段展現出來。

其次,引導與評價相結合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在孩子的眼裏,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體,而情節的創設,讓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探究和興趣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易於讓幼兒產生輕鬆、愉快的遊戲心理,所以儘量運用形象生動地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繫,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自己也投入到情節中,以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調動孩子,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參與、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情境中去,和活動融為一體。無論幼兒的作品是否理想,教師都應以認真、細緻的態度去欣賞,儘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表揚和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體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增強繪畫的興趣和信心。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説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最牛的教師》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好的見解與思路。它給我們列舉的那麼多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們不再為單一的理論而感到枯燥與無從下手。

這裏有身為校長而繼續不停研究學問的陳垣老師,他的學習精神與不斷的反思值得我們學習;有不僅在生活和文學方面幽默的大師,同時也是一位講台上的幽默大師的林語堂老師,他的課,形象生動,詼諧有趣,給世人留下了許多雅緻雋永的佳話;有能讓一個被眾多老師拒絕、家長放棄、自己墮落沉淪、成績全部倒數第一的學生考上北京大學的王金戰老師……有太多的教師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我們去細細推敲最後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教師,本來就是一種極具魅力和境界的職業,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才會願意多親近你,才會聆聽你的教誨。

這種魅力是自己所獨特的品格、修養,這些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與在教學中的不斷髮現所積累起來的。教師的魅力同時又是需要有一定的境界,而教師的境界當是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不斷學習與充實自己,樂讀書、善讀書。不管是魅力與境界都離不開學習、發現、反思以及反思後的實際行動,只要把這幾點中的每一點都不辭辛苦的做好,那麼你就已經成為了一位極具魅力的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通過假期讀書活動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為,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各級教育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實質。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拼棄舊事,與時俱進

拼棄舊事,緊隨時代步伐。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都必須緊隨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勇於拼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讀好書猶如品嚐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才能充分吸收。暑假裏,我讀了美國魯道夫、德雷克斯所著的《教師挑戰》受益匪淺。

這是一本關於教師的心理學的著作,書中所闡述的問題也是我們老師所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學生上課不聽課,打架,不會與人交往,跟老師頂嘴,不寫作業,不背誦課文、當我面對這些問題時只是看到問題的表面,沒寫作業就補寫,沒背誦課文就留下背誦,成績不好就多做題,這樣做的結果是解決了當時的問題,孩子以後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教師挑戰》中的老師面對這些問題時,不只是從表面上看這些問題,而是看到了問題背後的東西,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孩子的離家出走問題,是我們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問題,孩子離家出走,回來之後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狠狠地懲罰,讓孩子不再有這種想法;另一個是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滿足,讓孩子更是為所欲為。除此之外,我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魯道夫分析了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孩子們認為離家出走並不是壞事,可以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2、離家出走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是不在家吃飯而已,爸爸也經常不在家吃飯啊,我離家出走,説明我已經是大人了,證明我已經長大了。

3、離家出走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向大人一樣。

4、離家出走可以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

每個孩子都想得到別人的關注,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強大和成熟,只是有些孩子採取了離家出走的方式。我們只是想到了孩子離家出走的後果,而沒有分析原因,找到原因,我們再來看孩子的離家出走,或許並不那麼可怕。當然這需要做父母的真正的瞭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

此書針對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目的,教師如何做才能引導他們發生積極的轉變做了歸納。

首先講的是尋求關注型,針對這一類型的孩子要避免再給予過多關注,如果孩子通過示弱來尋求關注,就給孩子機會體驗成就感;如果孩子通過破壞性行為尋求關注,就根據孩子的特點尋找機會讓孩子做出建設性行為,並給予認可。這裏要特別注意一點,對於這類孩子的建設性的行為也不要給予太多表揚或讚許,因為這仍然是一種過度關注。老師只要讓孩子感到被認可就好。

第二種是權力之爭型。對待這類行為關鍵是控制情緒,不讓自己陷入權力爭鬥,“讓他的風無帆可吹”。這類型的孩子一般會表現為故意擾亂課堂秩序,或者挑釁老師,這時候教師要避免衝動的本能反應,因為發怒或訓斥正是他想要的結果,只會強化他的不良行為。教師此時保持冷靜,執行自然結果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用幽默來化解局面效果也不錯。當學生髮現老師不想和他爭奪權力時,他會覺得無趣,從而有可能改變一貫的行為。

第三種是報復型。這種類型與權力之爭有共同之處,但報復者的挑釁行為不僅針對他不喜歡的老師或家長,而是所有人。這種類型的孩子內心絕望,已經不相信有人會愛他,也不抱希望可以通過建設性的方法取得認可,很容易走向犯罪。對於這樣的孩子改變起來相當困難了,他不相信別人的好意,而且他的行為也確實讓人“想説愛你不容易”。需要尋找合適的機會,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取得信任。而且在尋找機會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孩子有過激行為。

最後一種是自卑型。自卑的孩子同樣是內心絕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認可,於是表現得很無助,而且他們通常有辦法讓別人認為他們是真的無能。教師對這樣的孩子要有發自內心的的信心,相信他是有能力的,不被孩子製造的假象所迷惑。同時給孩子適當的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能力,逐步建立自信。在這個過程中,同樣要防止出現過度關注,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而不是依賴於老師的關注。

最後我把書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名言摘抄如下:

1、當成人對孩子過度保護或者縱容時,其必然結果就是家長和老師表現出對孩子的能力、智力和責任感缺乏信心。造成了孩子的不自信。

2、一個搗亂的孩子是一個不快樂的孩子,他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羞辱。

3、老師希望孩子們成長,就必須激發他們的真正興趣。學習過程應該成為所有孩子的愉快經歷。這要以老師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為先決條件。

4、氣餒是錯誤表現的根源,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只有當他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的時候才會變“壞”。過度的保護和縱容一樣,具有令人灰心喪氣的影響,並剝奪了孩子體驗實力,發展克服困難和照顧自己能力的必要機會。

5、越多批評越不改變,越不改變越多批評。面對這種惡性循環,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方式。

6、一個氣餒的老師不太可能成為鼓勵孩子的源泉,只有當老師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有把握的時候,才能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老師對孩子的實力好能力看得更加清楚,也就更能給孩子傳遞真實、客觀、樂觀的信息和態度。

7、一個人越不爭強好勝,越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如果他專注並滿足於自己的工作,那麼無論競爭者做什麼或者取得什麼成就,都不會對他造成干擾。爭強好勝着只有在自己成功時候,才能面對競爭的局面。

8、安全感是人內在擁有的,無法從外部獲得,但環境可以刺激或者阻止其發展,安全感來自內心,來自自身的勇氣,來自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應對未來生活中任何情況的認知。

9、愛和親情的獲得,並非取決於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而是陪伴質量的高低,付出愛和親情並不需要太多時間,它可以在幾秒鐘之內表達。

10、我知道你可以做的更好=你現在為什麼沒有做好。

總之,教師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更能促使學生的健康成長。寬容,是讓學生感受到愛和友誼的先決條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另外寬容會使自己處事變得理性,使自己的工作變智育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造就一種民主的教育、生動活潑的教育,這不正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嗎?讓我們學會寬容學生,使學生的人格更健全。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上學期寒假,教委辦贈送每位老師《做卓越的教師》這本書。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翻開書目,我就被吸引了,從目錄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師的祕籍。它涵蓋了八項內容教師專業發展的六項修煉、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做會當家長的教師每一個題目都讓我讓愛不釋手,於是靜下心來,慢慢翻閲、品味。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覺得是一千次一萬次的心靈碰撞,也是一千次一萬次的不斷反思。書中一個個鮮活、有趣的事例,一個個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師獨特的個人見解,都讓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後的努力方向。這本書猶如一盞明燈,指引且明確地告訴了我,如何當一名優秀班主任,就該做到書中的三心兩解一關懷。下面我就三心談談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愛心、童心、責任心。愛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當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學家博士李鎮西説:當一個好教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説: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還有我覺得彭老師的一個見解真是讓我打開眼界。我們每個老師都説自己愛學生,為學生好。可是我們往往忽略了怎麼愛?書裏面的一點講得很好,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尊重、關心與嚴格要求的統一。讀到這裏我反思了一下,我對大部分學生有尊重,但是嚴格要求似乎超過了關心。還有一種情況是對於比較有老師緣的學生會存在只有關心、尊重而沒有嚴格要求,就是所謂的溺愛。想想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我們教學。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被濃湯燙傷,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我很心疼這個學生。於是在他回校學習的日子,我對他關愛有加,告訴其他學生説課間玩耍時儘量不要碰到他受傷的地方(因為傷口還沒好),導致後來學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學吵,形成一種自我的行為習慣。還有考慮到他那麼就沒上課,於是就利用課餘時間給他輔導,可能是輔導過程中對他要求沒有其他同學那麼嚴格,導致讓他覺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錯時,老師不會處理他。導致在後來對他的教育過程中覺得有點困難。也許這就是我那段時間對他太溺愛了。因此我覺得對學生的愛真的應該是尊重、關心與嚴格要求的統一啊!

童心是走進學生的橋樑。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裏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於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麼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在我從教的這幾年中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他沒什麼興趣,經常做小動作發呆。但由於他很聰明,所以成績還是可以保持在優秀。剛開始我一直在苦惱對於這樣一位聰明的學生要怎樣激發他的興趣和潛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帶他們到多媒體室上課,我發現他從來沒有這麼認真投入到課堂,積極發言,認真思考老師的問題。我想難得他這麼認真,應該好好表揚,激勵一下。突然他站起來問老師,那個是你做的嗎?怎麼做的啊?(他指的課件裏的動畫)一連串的追問,讓我發現他對電腦很感興趣。後來我就讓他加入電腦興趣組,他在興趣組裏是年齡最小,但也是學得最勤的一個。我趁機與他談心:你要想學好電腦,需要其他學科知識做基礎,比如學好語文的拼音是打字的關鍵、學好美術配色是電腦繪畫的基礎、數學知識更是與電腦緊密聯繫在一起。此後,我發現他在數學課上就比較注意聽了,其他老師也反映説他進步很大。經過這件事後,我發現只要我們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走進孩子的心裏。這樣我們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責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證。責任心是這個社會為人處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約束和責任心。作為教師,責任心就是教師應具備的高尚師德。只有在責任心的驅動下,教師才會愛崗敬業、言傳身教、鑽研進取、關愛學生。可以説,責任心是從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條件,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我認為,教師的責任心主要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工作負責,愛崗敬業。愛崗就是愛教育,愛學生,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敬業就是恪盡職守,教書育人。一個教師只有把教書這個事業確認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時,才會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產生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表現出責任心。二是對學生負責。對學生負責意味着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也要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習慣。三是要對學校負責。所謂對學校負責,就是要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具體來説,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詮釋一個教育者的基本素養,展現教師的風采。四是要對自己負責。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它要求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識體系,始終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成為學生成才報國的引領者。既然我們選擇了在黑板前站立,我們就選擇一以種永恆的姿勢,一種使命,一種責任。

教育永無止境,教師的成長更是永無止境。教師的成長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對於我來説,到達卓越這一境界還需要一段路,但我還是會努力先從做一個稱職的老師做起,努力的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向

卓越的老師看齊。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8

寒假期間,我拜讀了著名教育家《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真是受益匪淺!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xx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其中羅列了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值得我們模仿。

其實作為一名教師,當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師”。那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在xx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因此,xx老師説:“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與昨天的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説:“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強調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就是這本書首頁序言裏非常樸實的語言,卻讓人會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xx老師的這一段話也令人回味無窮:“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這是寫給他學生的,也是寫給他自己的。讀到這兒時,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對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嗎?是的,“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進步。xx老師説到,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他認為教育中的“愛心”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是我非常欣賞的觀點,一直以來我也堅信自己是個有愛心的老師,再次讀完這本書,我對教育中的“愛心”問題也有的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書中他談到“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有時我也在懷疑,對於我們班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到底要不要懲罰?如今我明白了這其實只是一個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師用愛心去把握的“度”的問題了。因為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在x老師從教之初,他也曾經諷刺過學生,曾經辱罵過學生,曾經體罰過學生。但是後來他將這一切都變成了教育財富,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難、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誤最終將他磨練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

給我印象最深還有第八章學生思想改造工程——後進生的轉化。在x老師看來,轉化“後進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寫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論文乃至教育專著。x老師之所以把關注“後進生”,一是因為素質教育充滿了對人的尊重。二是因為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後進生。x老師在書中向我們介紹了他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採用10種有效的具體方法:寫家校聯繫本;填報喜單;遊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對手競賽;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幹部;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讀了他的後進生轉化手記——我和萬同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xx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我清楚的記着有這樣一個情節他讓萬同代表班級在全校進行國旗下演講。為了不失去教育萬同的機會,x老師不斷鼓勵萬同,讓萬同連寫三稿,最後抓住“班級的愛就是祖國的愛”這一句閃光的話寫的演講稿,還利用自習課和下午放學後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最後終於讓萬同信心十足地進行了演講,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掌聲。x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x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讀完他怎樣對待“後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學生?在我們班,問題學生很多,有了x老師的指點迷津,心裏也有了些許準備,我想在新學期裏再面對周志鵬、高立尚、王磊、張磊等孩子時,我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麼着急、困惑,一定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找到更適合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為孩子引領一條適合他們學習、成長的道路。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x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最近翻閲了翻譯的《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一書,閲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一些國小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對我們國小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本指導性很強的書。

這本書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五部分。旨在促進中國小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它從教授的對象,教學方法與語言技能,資源世界,教師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歸納,同時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有效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案例。這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書,對於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來説,是我們最推崇和喜愛的,也是一本使我們受益匪淺的好書。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的第三部分資源世界,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最新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選擇教學資源的原則。對歌曲、韻律詩、遊戲、故事等教學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在英語教學中怎樣使用新技術。而我對其中的歌曲、韻律詩這一方面最感興趣。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許多的嘗試。

學生們喜歡歌曲和韻律詩,強烈的節奏感,押韻的字詞,琅琅上口。也是平時教學中最常見、運用最廣、操作最簡單的一種課堂輔助形式。

如在上課起始階段,為了調節情緒,營造氛圍,我會穿插地給孩子們播放節奏感強、朗朗上口的兒歌,他們會更加興奮。

在英語教學中,有時感到記憶單詞很難或句型難以掌握,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進行創造,自編兒歌,利用兒歌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效果。

當然歌曲和韻律詩運用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它還可以進行課外拓展的運用。我不僅在課上讓學生使用歌曲和韻律詩,還鼓勵學生在課後多編、多説、多演,體驗英語學習就在生活中。

我常常能聽到學生念着課上的歌曲和韻律詩歡快奔出課堂,看到孩子們在課間用自編的歌曲和韻律詩開心地做遊戲。這就是歌曲和韻律詩具有濃郁的趣味性和極強的魅力,恰當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突破教學難點,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説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當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可迴避的會產生許多感覺,有些感覺是短暫的,有些感覺可能就會長期沉澱固化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決定着我們的行為模式,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和感覺。作為一位教師需要學習的是什麼?人們當然會説,那一定是與教學有關的內容。我們不否定這個答案,但更深一層影響着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的應該是人們的“認知”,這是人的幸福之本,這個問題解決了,教師職業自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麼如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傳統的説教效果不佳,讀書、討論--創設一個情境話題、討論平台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路徑。基於此,倡導中心國小開展“教師成長自願讀書活動”,借鑑往常的經驗和教訓,這次,不要求全部參加,不佈置硬性的家庭作業,只是讀同樣的書,在一個平台裏交流。讀書組有14位成員,讀本為中央電視台首席心理專家、中國最出色的家庭治療師李子勛所著的《幸福從心開始》。學校制定了簡要的讀書計劃,14位教師分兩組,每兩週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會,共舉行六次。本次所選內容都是貼近生活,貼近自己,大家在討論時發言踴躍,氣氛活躍,可以説“讀書交流會”是一個快樂交流會。陸葉、易梅紅兩位組長時常拓展讀書內容,找來相關的資料,豐富大家對書本的知識學習。在交流中,大家思想的碰撞,讓我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自身的問題。如果概括之有以下幾點

一、書中的話題直擊生活中諸多的困惑或煩惱,具有普遍性。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就深深的吸引我們想讀下去。因為,其中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同事的問題、朋友的問題、親戚的問題、周圍人的問題,正愁無解呢。如:怎樣才能成為快樂主義者?人到中年如何減壓?我很敏感?怎樣説“不”?怎樣才能把女人看透?男友的網上情人?婆媳自然是天敵?婚外情感需求?斬斷依戀?……其中許多內容是涉及親密關係的,使人們想探求但又無法説出口的夫妻情感、親密、婚外情感等問題。心理學不做道德評判,只解決心理衝突的問題。一些壓抑在內心的感受被表達出來,一些隱祕在內心深處的意識被理解和領悟,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就會悄悄的發生改變。幸福也就由此開始。

二、讀書體會交流就是一個互動的平台,是深化讀書效果不可或缺的環節。

怎樣讀書?是不是就是一個人靜靜的在讀,讀後就只有自知?當然這也算是一個模式。但大家一起讀書(先分散自己靜靜的讀),一起交流討論,互相陪伴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就是團體的動力場。無論什麼性格的人,其實都需要交流,所謂愛靜不喜歡説話的人只不過是沒有匹配的交流平台和對象,一旦遇到“知己”同樣會滔滔不絕,享受人際互動的快樂。讀書組裏一個人發言常備其他人插話,常常傳出爽朗的笑聲,輕鬆、熱烈的氣氛本身就是對內心世界的一份按摩。大家很享受這種感覺。

三、我們也學習、碰撞了書中一些鮮活的觀點。

心理世界存在與內心,和外部世界明顯不同。對同一個客觀存在的物體,經由人們描述就不一樣了,這是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別,外部世界是硬的,內心世界是軟的,不要以為你對現實的感受等同於別人的感受,差異是自然的。抹殺兩個世界的差異或不能很好的設立兩個世界的邊界,人們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快樂或者説是樂快,人真正感覺強烈的快樂是較少的或瞬間即逝的,當你為實現一個目標孜孜以求時,實現目標的快樂就是那麼短暫。

快樂更多的強度是淡淡的,他來源於心中的動力源讓自己有奔頭;他來源於有一個明晰的目標,引導自己充實過好每一天;他來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的探索行為;他來源於人的某種價值觀的實現。

XX老師的座右銘“能者安邦治國,無能者獨善其身”,按照這句話的意思,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能者”,我們可以不追求事業成功,但可以獨善其身追求“生活成功”,“生活成功”對於我來説真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是啊,你可以沒有顯赫的官位,富足的金錢。但是,你只做一個普通人,“一簞食一瓢飲”享受天倫之樂,平平淡淡、順順利利、健健康康,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們可以把工作納入到生活的範疇,我們不追求成為教育家,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因為這份工作是我們生存的前提,我們滿懷敬畏去對待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教師,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福地”。

關於人際關係書中的心理學觀點是:不要對別人期望太多,也不要讓別人對你期望太多;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學會社交技巧;必要的示弱。

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為,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作為一名一線的中學數學教師,在11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伍爾夫讀書隨筆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涉及內容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高中話題作文範文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暑假,我有幸拜讀了範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閲讀、品味。人説: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喝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高中英語範文背誦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説,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中國台灣教育家高震東説:“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説,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温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的高中隨筆範文第一條説:“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表述是貫穿於新課程標準的一條紅線。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繫,迅速地切入正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買了一本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説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説,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最後李開復博士認為: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眾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ozpr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