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關於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關於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課堂教學已被提升至個體生命生存和發展的高度而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供你參考!

關於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1

在課程改革之後,課堂教學更加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從原有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去我們的傳統教育,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抹平了學生的個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質教育,原因在於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素質,教學過程切忌整齊劃一、統一教學,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次教學,努力把因材施教發揮到極致。而且,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產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尤其對於外語教學來説,在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要多予以鼓勵、肯定,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滋味。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2

伴隨着時間的匆匆流過,一個學期已進行了一半;伴隨着期會考試成績的揭曉,又出現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可僅僅把考試成績及名次作為考試後來衡量學生或老師的標準,或者師生把名次看的太重,都是不可取的,我覺得:用試卷來幫助我們分析自我,正確審視自己平日的課堂;用試卷來幫助我們分析學生,以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以此更好的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幫助我們找到努力的方向,才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和其他行業相比,我們的工作對象具有特殊性,他們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學生,於是就決定了我們工作的特點也應該是充滿活力、充滿感情的。面對十一、二歲的孩子,愛玩、愛動是他們的天性,如果我們只一味的把他們圈在教室裏,靠一遍又一遍的抄寫去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説實話,我心裏有太多的不捨,同時我覺得這種好成績也只能是暫時的,可質量又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為老師進行定性的標準之一,顯然,這會讓我們這些老師很矛盾。如何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或者説在不增加學生課業的情況下實現教學的高質量呢?這也正是我們學校的每一個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

回顧開學以來自己所走過的教學之路,真的讓自己感覺收穫多多,面對學生所取得的巨大進步,我在高興感慨之餘也同樣在反思,究竟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課堂從有效走向高效?

作為一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當我們把更多的目光放到關注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上,去審視學習活動的參與度;關注學生能否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能否在學習活動之中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能否在學習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並生成新的思考和智慧。那麼,我們我們的課堂一定是在朝着一個正確、高效的軌道上行駛。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師心説”,其實,高效的課堂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充分張揚學生的激情與個性,體現學生“主體”“主人”“主角”的地位,把“育人”放在首位,引導學生願學、樂學、善學,把課堂作為展示自己的舞台,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在學習中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於是,這就要求我們這些作教師的要不斷更新觀念,把握好主導與主體的關係,潛心鑽研如何把知識同化在學生身上,指導學生學習接受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維,有了正確的思維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記憶得也就牢固俗話説千載相逢是月老,平常我們談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那麼如何被學生?那就要清楚學生的基礎、思維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課堂必須肯定兩個方面: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

課堂是學生的舞台,我們應該把權利還給學生,高效課堂更是影響着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年輕的教師,我們趕上了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大好時機,社會、學校給我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機遇與挑戰並存,讓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注入理性的理論支撐。努力打造高效課堂,讓我們嘗試着從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優化教法和學法開始,以便更好的實現教育的雙贏吧!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3

一堂課取得的效果是好是壞,主要取決於能不能把這堂課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讓學生感覺到知識的吸引力,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的要領,運用自如,這就達到了教學的有效性。何謂教學的“有效”性呢?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最有發言權的是學生。首先,在一堂好課上,老師和學生要達到互動與對話,在這個過程中,要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其次,要看教師對學生是不是進行了有效的瞭解和引導。第三,從教師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實行了因材施教。

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學生面部表情是一張“晴雨表”。有沒有達到讓學生在這堂課上一直處於興奮狀態,能夠積極參與互動。

要想上一堂成功有效的課就要努力創造教學情境,就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要追求簡單有效、順應學生心理需求的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有思考空間的情境。要充分運用“對話”,師生之間相互提問。在這點要注意,教師的提問要有針對性、探索性和開放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成為學生的理解者。用微笑告訴學生老師關心你,通過參與授予權力為學生提供做貢獻的機會,讓學生有節奏地參與課堂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調整任務或技巧的難易程度,幫助學生設定具體、合理的目標。讓學生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等等。

教師在教學態度上要注意做到不要忽視、輕視、偏愛學生,這樣會有益於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在與學生溝通方面,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人來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樣尊重他。要“把孩子當孩子看”,凡事能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一方面,可以養活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磨擦和衝突;另一方面,即使出現了問題,也利於問題的解決。其實與孩子交往是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因為跟他們在一起,少了許多成人世界的庸俗與拘謹,但是想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又是十分困難的。我們只有給孩子“愛”和“尊重”,才能走近、走近、再走近“孩子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8wko0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