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國小語文閲讀策略教學研究展示交流會學習體會大綱

國小語文閲讀策略教學研究展示交流會學習體會大綱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在綠意融融的六月去了xx省長春市參加了“東北三省國小語文教學研究協作第二屆年會暨東北三省國小語文閲讀策略教學研究展示交流會”。此次會議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卻學到了很多知識,這次會議使我對閲讀教學策略有了深入的瞭解。下面我把自己的學習到的知識加之自己的理解彙報如下:

國小語文閲讀策略教學研究展示交流會學習體會大綱

此次會議上有個“東北三省國小中外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閲讀行動計劃”項目啟動儀式。我們校這次作為課題實施單位參加了會議,我們的課題是“開展拓展閲讀 打造書香校園 ”。

在開幕式結束後,首先是台灣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祕書長賴xx上的《風中的願望》。這是一篇摘自台灣國語實驗課本的三年級的課文,主要講了主人公東東一天中午沒人跟他玩,覺得孤單,正好遇到剛到這裏來的xx,小作者和xx互相介紹後,一起玩着丟球的遊戲,xx丟得很好,xx還會側翻,而作者東東卻不會,翻了幾次都跌倒,他想如果xx笑他他就馬上回家,可是xx卻認真的讓他多練幾次,之後東東帶xx看他收藏的小石頭,他希望xx能在這住很久,xx説她知道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把願望寫在紙上,把願望綁在風箏尾巴上,最後小作者寫了兩個願望,xx寫了三個,風把願望帶走了。文章並沒有揭示小主人公的願望寫得是什麼。可想象的空間非常大。賴xx老師的課講得非常生動,聽賴老師的課給人最深的感覺是她與孩子們距離那麼近,她的語言很隨和很和藹,完全是兒童式的語言,作為她的學生真的感覺是幸福的,就像一位媽媽在耐心地引導孩子一點點走進學習的殿堂,那麼自然,讓孩子自覺不自覺地就想去學。她的課緊緊圍繞閲讀策略來上的,開課,她先問學生:“願望是什麼?”讓學生閲讀前就要做一個操作,讓學生拿出一份學習卡,把自己猜測的願望寫在上面。接着賴老師和藹的問,你們平時怎麼讀書,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小偵探,她讓學生説什麼是偵探,我們來預測一下,推論,猜測這些角色內心都有什麼線索?接着讓學生讀書,讀後你對這些角色有哪些發現?交流後,讓學生再推測。她的課堂邊引導學生閲讀邊讓學生把閲讀新發現寫在學習卡上,她的話學習卡就是小帖帖,這個小貼貼摺疊的很長,學生有什麼新發現都可以隨時寫下來,這個小貼貼我非常欣賞,感覺這個特別適合學生讀書時用,隨時記錄自己的感悟,而且自己的感悟加深的過程也可以看到。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信息。整堂課中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去讀書,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自己對話,學生完全運用閲讀方法——推論與猜測進行自主閲讀,而且閲讀的效率非常高,整堂課學習起來非常輕鬆。

在賴老師的課後,台灣國立教育研究院吳敏而研究員做的題為《閲讀偵探》的報告,她舉了很多閲讀與偵探相似點的例子,她舉了福爾摩斯,辦案前要進行偵察的準備,可能會:提出問題、搜尋已知、擬定初步策略,在辦案中,到案發地點展開辦案行動時,福爾摩斯可能依線索內容來形成想法,再調整偵測的策略。這時就要蒐集線索、引證預測、調整策略、統整線索,確立證據。假如破案後,福爾摩斯必須把可用的線索整理成有意義的證據,日後法庭審理案件作為證據。之後吳教授又舉了個閲讀案例分析了思維過程和閲讀策略。通過兩個閲讀案例的分析後,吳教授分析了偵探策略與閲讀策略的共同點。那就是1、預測。偵探預測犯人的動機,以及線索的所在地,不是隨機四處亂找。同樣的,讀者也會進行整體部分的預測:整體者如從書的封面猜想書的內容,從文章題目推測文章的主旨。2、印證:偵探找到線索,他會比對個人對案情的詮釋是否跟線索謀和。讀者也一樣,察覺所讀的內容不符猜想,即可能回溯前文,重讀一些字詞貨片段,或是放慢速度再讀一讀。3、統整:偵探力求線索的整體一致性,將線索拼組成一系列的證據,不能有內在的矛盾,他會不斷問:“這條線索代表什麼意思?綜合起來是什麼意思?”讀者也從文字的線索中尋找意義,初學的讀者也許只能解碼,在尋求字詞的意思;但是熟練的讀者跟大偵探一樣,要追求文章整體的內容和啟發。為了求總結和內在的一致性,讀者會學到運用哪些策略在哪種情況下,便會較為省時、省力,又有效果。4、線索的選用:優秀的偵探員需要知道哪些線索可用,哪些可能會誤導,因此偵探的思維要有彈性,保持多種詮釋的可能性。讀者知道如何運用文字線索,挑選有用的,跳過不重要的,並且隨時考慮與先前的想法是否仍然合用;讀者必須具有這種思維上的彈性和比對思考,才能夠從閲讀中獲得新知。

吳教授又講解了培訓閲讀偵探的方案有時跟現行語文教學的重點相牴觸的幾個例子:1、讀音的正確不等於閲讀理解。以朗讀時發音的正確性衡量閲讀能力,這個教學策略適用於課文的教學,讓教師確定學生認識每個字,能夠連接字形和字音。不過,這個辦法不適用於閲讀理解,因為閲讀理解以默讀為主,讀出字音為輔。2、多讀不加拼音的讀物。許多家長只願意買有注音的兒童讀物給孩子看,但是,依照上述的分析,閲讀偵探須跳脱字音,練習運用語詞的知識來預測下文的語詞,所以,假使不加註音,讀者就會將注意力放在字形和相關的語詞上頭,發展出各種預測和印證的策略。3、試試不查字典。對閲讀偵探而言,查字典只是識字策略,只是解決大局的多種策略之一。最重要的策略,其實是有彈性的揣摩作者意思,知道文字的線索不是固定的。4、接受多元的詮釋。一般教師視課文為範文,視古文為經典,學生應依專家詮釋來解讀,以獲得正確的詮釋。

通過吳教授的講解我對閲讀策略有了更深的體會,在心中也有了想實踐的想法。

報告之後又聽了東北三省的教學觀摩課,有齊齊哈爾市龍沙區青雲國小王惠麗上的五年級的《整體感知第八單元》,牡丹江東華國小賈浩華上的五年級的《軍犬黑子》,xx第二實驗學校張露卉執教的三年級的《自然界的始終》,遼寧本溪市明山區實驗國小謝瑩瑩上的一年級的《荷葉圓圓》黑龍江哈爾濱市工農兵國小的王越執教的五年級的《生死攸關的燭光》xx教育學院孫xx上的五年級的《赤斑羚搬了兩次家》,遼寧實驗學校趙靜上的五年級的《“諾曼底號”遇難記》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陳吉榮上的六年級《植物對動物的戰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xx省教育學院孫xx老師上的《赤斑羚搬了兩次家》她的課充分體現了閲讀策略,把閲讀策略詮釋得非常到位。她的課的基本流程是:閲讀文章標題—形成全文假設—帶着全文假設,閲讀局部內容—印證或修正全文假設—根據文章訊息,不斷形成進一步的假設,預測文章細節—帶着假設閲讀內容,驗證假設—印證假設—修正假設—預測文章結尾 ,上她的課感覺到的是學生更加主動的投入到閲讀當中,那麼主動,那麼清晰,課堂中到處洋溢着語文色彩,閲讀色彩,感覺聽這樣的課就是意猶未盡。還有給我印象深的有哈市工農兵國小王越上的《生死攸關的燭光》一課,他利用學生讀書畫心電圖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圖像法對學生的讀書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整堂課學生學得有序,學得主動。還有牡丹江東華國小賈浩華上的《軍犬黑子》他的課堂抓線索抓得準,閲讀點取得好,抓住閲讀的情感線,整節課得到學生的感情共鳴,我認為也是非常成功的一節課,學生學有所得。

總之,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對閲讀策略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如何深入就得今後靠自己的潛心學習與進一步研究。今後我將不會停止我學習的腳步,在閲讀的領域裏不斷探索。

XX年7月10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08j6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