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

企業要發展,不得不注重生產的成本,然而成本與品質息息相關,品質做得好,可以將產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產品的質量不好,經常遭到客户退貨投訴,那麼他的成本將會很高,甚至將企業逼到絕境。好多企業衰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客源、沒有訂單,而是因企業內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來而無法參與市場競爭,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但品質也不是越嚴對企業越有利。相反,過分地提高產品品質將造成品質過剩,也同樣提高生產成本。所以我們在生產時,要求各工序和環節嚴格按客户標準要求去做,這樣我們才會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優勢。伴隨時代的發展,品質管理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需要學習。二十一世紀成功的企業將屬於那些學習成長型企業,加強內部培訓,提高全員工作創新能力,將會使企業欣欣向榮,日新月異。所以説,“品質始於教育,終於教育。”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精選19篇)

隨着人們對品質意識的認知的不斷提升,其品質意識也會相應提升: 判斷一個企業的品質達到什麼程度,大體可以依據此表進行推斷。第一階段模糊 、第二階段啟蒙、第三階段明白、 第四階段行動、 第五階段自覺; 對質量管理的認識和態度 沒有認識到質量管理是一項管理工具。發現質量問題往往指責質量部門 承認質量管理工作的作用,但不能花費時間和財力去開展這項工作 逐步瞭解質量管理的意義和內容,支持並幫助這項工作 認識到質量管理的權威性,知道自己在這項工作中的責任,參與這項工作 認識到質量管理工作是企業工作的基礎和核心 質量管理機構在組織中的地位與狀況 質量部門從屬於設計或製造部門,重點限於檢驗,而檢驗工作與質量部門是分開的 把較為能幹的人派到質量部門任職,質量部門依然從屬其他部門,工作的重點限於檢驗 質量部門對企業最高管理者負責,發生質量問題直接向最高管理者報告,質量負責人發揮重要作用 質量主持人成為企業主要人員,他提供的質量報告影響企業決策,質量部門還同用户建立聯繫 質量主管人員是企業主要負責人之一,質量問題是第一的 解決質量問題的方法 出現質量問題之後才着手處理,不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只是指責具體部門不能解決問題 建立了解決質量問題的專門小組,但對問題的長遠解決沒有研究 建立起有關質量的信息反饋系統,正視質量,採取系統的方法對待 能早期發現和解決質量問題,各部門接受質量部門的建議和告誡 除個別情況外,質量事故均能做到事先預防 對質量成本有無研究和分析 沒有質量成本的概念,不知道發生的質量成本情況 初步技術質量成本,計算方法正確,沒有成本分析,只是為了記賬 注意研究分析質量成本,報告與實際數差別縮小 分析研究質量成本,進行質量成本控制。報告與實際數接近 報告數與實際數基本一致,自覺進行質量成本控制 提高產品質量的活動情況 對如何提高質量一無所知,沒有解決質量問題的組織活動 採取一定方法,進行短期努力,取得短期效果 理解提高質量活動的重要性,從產品質量形成的各環節入手,提高質量,不限於事後和短期努力 以“預防為主”為方針,作好各環節的質量工作,包括用户環節 提高質量工作達到日常化和制度化。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2

意識,就是指人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品質(包括產品品質、工作品質)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活動的客觀及主觀的看法和態度,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對提高產品品質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以及對提高產品品質的決心和願望。提高我們多氟多“六氟”產品質量認識,在這個前景勢頭良好的狀態下,更要嚴格把關,提高作為員工的操作水平和質量責任心。只有當他的思想意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應的工作技能,他才會做出好的產品

品質作為企業的命脈,產品的品質不好,就會失去市場,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生命。所以,作為企業的職員工,必須具有這種提高產品品質的決心和願望,也就是要求企業的全體職員工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 那麼,怎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

第一,樹立品質是企業的命脈意識。

要全員認識到:產品的品質不好,產品就沒有市場,產品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了利潤來源,時間長了,企業就會倒閉,隨之而來的就是員工失業。當然對於我們公司來説,目前產品市場良好,也希望以後更好,但我們要“居安思危”,要把我們的產品品質做得更好。

第二,樹立品質的客户意識。

一切以客户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產品的消費者。這樣,在工作當中就會自覺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產品的品質才會有保證,如果在工作中偷工減料,危害的將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產品的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設計出來,不是靠檢驗出來的,第一時間就要把事情做好。”這不是一句口號,這很好地體現了產品質量的預防性,如果我們的品質控制不從源頭控制,我們將很難控制產品的質量。即使生產中投入大量的檢驗人力去把關,生產時由於沒從源頭去控制而產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廢品,產品的成本將大大提高,給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沉重負擔及損失。況且有些產品的質量問題可能無法從後工序發現彌補,這更要求我們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做好,預防品質問題的發生。

第四,樹立品質的程式意識。

品質管理是全過程、全公司的,而各個過程之間,全公司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必須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體品質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嚴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錯的機會就會增多,產品的質量也就無法保證。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3

一、以預防和教育為主

二、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絕不是在其下屬工作人員犯錯之後通過罰款去追究下屬失職的責

任,而是在下屬執行某件任務之前通過教育去防範其犯錯,並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約束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行為規範,以順利達到預期的執行效果。同此道理,一個優秀的品管人員,他的主要職責是配合生產組長(或供應商)在生產之前教育每一個作業員工正確的操作方法及檢驗標準,並通過每一環節的嚴格檢驗,層層把關,使成品品質達到預定品質水平的目的。

三、二、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去過新加坡的朋友都知道其城市的衞生水平絕不是國內可比的,但你在旅遊觀光的過程中卻很難看得到環衞工人的身影。而你在國內任何城市,隨時都能看到環衞工人忙碌的身影,但街道的衞生水平卻無法與新加坡相提並論。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這並不是新加坡的環衞工人多,也不是新加坡的環衞工人工作努力中國的環衞工人工作懶惰,而是新加坡公民綜合素質高的緣故。當然,這也與新加坡政府嚴格的法律政策及執行力度有關。在新加坡,隨地丟垃圾是會罰款的,即使你是政府官員,即使你丟的只是一個小小的瓜子殼。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因為你是政府官員而不罰款的話,那麼其他的公民也就會跟着一起丟了;如果因為你丟的只是瓜子殼而不制裁的話,那麼明天可能就會丟香蕉皮蘋果核了。而在國內,隨地丟垃圾並不會被治罪,即使有這方面的規定也不一定會嚴格執行。所以,在新加坡,環衞工人可以輕鬆工作而享受有目共睹的斐然成績所帶來的讚譽;而在國內,環衞工人可能晚睡早起飽受風吹日曬雨淋冰凍之苦拼死拼活最多也只能得到諸如“三八紅旗手”“五一勞模”之類的苦勞認可獎,有幾個人會認同他們的功勞?甚至有些人會在抱怨衞生差的同時順口往地上吐口痰。

新加坡城市的衞生,並不僅僅是環衞工人的成績,與政府的法律政策及公民的素質相關;國內城市的衞生,並不能説是環衞工人失職。

三、第一次就做好,提高品質,提高效率

就像做飯一樣,第一次煮得半生不熟,加些水再煮出來的味道是絕對比不上第一次就煮好的味道。舉一個具體的實例,協和電鍍廠送來的電鍍件,每次都有一大堆的不合格品,需要我們花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去檢驗、挑選、清點、標識、開退貨單讓他們司機帶回去返工,返工好以後再送過來,需要再開一次送貨單,需要我們的品管再檢驗一次,倉管再入一次庫。我們認真剖析這個過程所造成影響:

第一次檢驗出來的不合格品需要我們的品管花大量的時間去清點數量,並填寫不合格品標籤予以標識,然後開退貨單。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浪費了品管員個人的精力,也嚴重浪費了公司的人力資源與財物(標籤、單據等)。

在退貨的裝卸搬運過程中極易造成產品變形、表面劃傷刮花等問題,同時也因往返次數多而造成掉件,需要物控部重新下單購買五金粗坯,同時需要五金粗坯檢驗員重新檢驗。這不僅增加了物控部與品管部的工作任務,更重要的是延遲了材料到位時間,直接影響了生產與出貨時間。

返工完成後重新送貨過來,這需要電鍍件檢驗員複檢、標識,同時也需要倉管重新清點數量與對單,極嚴重的浪費了人力資源。而多而雜的尾數產品檢驗與清點工作極其繁瑣,嚴重影響品管與倉管的工作情緒,從而間接影響其他工作任務的質量與效率。

最後細細解剖整個過程所產生的負面影響:①檢驗出來的不合格品在退給供應商以前都堆放在公司裏,如果有客户來參觀極易給客户造成負面的第一印象,同時也給其他的供應商帶來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②往來的退貨單、送貨單多而雜,給物控部跟單催料、財務部對單結算貨款都帶來了多而雜的不必要的繁瑣工作,造成了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同時也浪費了跟催物料所增加的電話費。③因為某一種材料不良而退貨,會造成同一產品的其他材料只能擱置在倉庫裏,造成了空間浪費;而擁擠的空間極易給領料搬運過程帶來破壞性的碰撞。④物料不能及時到位必然會影響生產與出貨時間,如果答應客户準時出貨結果卻延誤了出貨時間一定會給客户造成一種不尊重客户與不遵守承諾的印象。

以上只是粗略的思考,如果思考得更深更遠更透徹一些,就會發現更多更嚴重的浪費與負面影響。當然,更重要的是各位讀者的思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再把自己所思考的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也就不枉我花時間心血寫這篇文章了。

四、四、品管的工作重點是“管”,檢驗只是手段

畢業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深圳的一家台資企業,剛進公司的那陣子,看到品管部的那些女孩子每天輕閒的在車間裏飄來飄去無所事事的樣子,總覺得很奇怪。慢慢的熟悉了,在與她們聊天的過程中才明白她們的工作其實並不輕鬆。一個拉長管一條流水線才十幾個人,而一個品管卻要管四條流水線六十幾個員工,但是她們依然做得很輕鬆。仔細觀察下來,才明白她們是怎麼把繁重的工作做輕鬆的。

每天早上上班流水線啟動的時候,她們就站在流水線的最後面,每條流水線流下來的第一個產品都會被她們拿進測試室例行檢測,檢測範圍包括:安全(耐壓測試、泄漏電流測試等)、功能(通電測試、功率測試等)、性能(老化測試、馬達噪音分貝測試等)、尺寸規格(各組裝配件是否與圖紙一致)、結構(各部位組裝是否牢固,接線是否合理、拉力測試等)、外觀(顏色是否與客户要求一樣、是否有色差、表面是否擦拭乾淨、標籤是否正確、漆層/印刷附着力測試等)、包裝(嘜頭、尺寸、是否漏放配件等、試摔測試等)。做完這些例行的檢驗以後,她們也就基本上不再檢驗了,只是在車間裏轉一轉看一看就行了。而她們看的也就是“人、機、料、環、法”五個項目。

人:她們會仔細看每一位員工的操作動作是否與作業指導書一致;所有人員的動作速度是否協調,員工的精神狀態、是否有擅自離崗的行為,拉長是否在現場監督指導等。 機:她們會認真檢查流水線工作台、儀器設備表面是否乾淨、耐壓測試儀/泄漏電流測試儀/功率儀等檢測參數是否調校正確、氣匕/電匕轉速是否過快或過慢等。

料:她們會認真核對流水線上使用的物料配件是否與作業指導書一致、同一產品的不同配件材料顏色是否有色差,配件規格是否正確等。

環:看一個公司的品質水平,到生產現場看一看“5S”做得怎麼樣就可以了。車間物料擺放是否整齊、是否有正確的標識、是否有混料的現象,工位上是否堆積物料或產品,這些也都是品管的管轄範圍。

法:如果有員工沒按作業指導書操作,或是擅自離崗而無人頂位,或是私自調校儀器檢測參數、或是物料亂丟亂放等,一經品管發現就會馬上向拉長投訴進行處理或處罰。 這些就是一個品管的工作。重點在於“管”,檢驗只是一種手段,控制才是最終的目的。

五、產品即人品

這個道理比較深奧,只可意味不可言傳,絕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説清楚的,在此只能套用偉人的名言模式來説就是“一個道德高尚毫無低級趣味的人是絕不會接受、製造、流出不合格品的。”

六、精益求精,不斷進步;堅持原則,永不妥協

一個合格的品質管理人員,必須是一個對任何事情都吹毛求疵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一個積極向上善於學習不斷進步的人,一個有性格有風格的人,一個敢説就敢做,敢做就敢當的人,一個在原則上能堅持到底的人,有一種絕不將就的精神,有一身永不妥協的傲骨。

一個不追求精益求精的企業必定會被要求日益提高的客户離棄,被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淘汰,被實力日益壯大的對手消滅。在信息發達千變萬化的今天,如果沒有好學的態度,不能敏捷的捕捉到自己需要的知識信息,是難以取得進步的,而一個不追求精益求精,得不到進步的人也必將被日益進步的企業所淘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誠如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社會的遊戲規則只有一條,“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也許我們今天還做不了王,但我們必須努力朝着王的目標前進。我們做不到最好,但我們必須做到“我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也一定會比今天做得好”。

一個追求進步,追求自強自立的人,首先必須找到自己的立場和起點,然後朝着奮鬥目標永往直前,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無論奮鬥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必須保持自己一往直進的大無畏精神,敢説敢作敢當;無論奮鬥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冷嘲熱諷,都必須堅持着自己的做事原則和風格,不妥協不氣餒不退卻。一個沒有立場沒有原則的人,必然會被別人所左右,如風中的牆頭草。一個不能堅持原則的人,必然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顛簸得昏頭轉向。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4

自進入ERP諮詢實施行業以來,一直都在不斷地學習、實踐、總結,不斷地在項目中經歷着痛苦抑或者快樂的磨礪和蜕變,„痛並快樂着‟是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真實感受。從一個懵懂而又充滿激情的青年學生,經過技術支持顧問到ERP實施顧問再到ERP管理諮詢顧問的轉變,箇中感受,每每回想起來,頗有一番滋味。

回首起來,自1996年畢業,1998年步入ERP行業以來,凡9年間,共經歷了3個主要的發展階段:

一、 技術支持工作為主的工程師

1998年有幸進入某台資企業,並幸運地(至少當時應該是)得以有機會參與,後來主導整個企業的ERP項目實施與後續的技術支持工作。當時是從工程設計職位轉行作ERP實施,當時行業的工作經驗應該是從零開始,好在有中國台灣的諮詢顧問指導,儘管如此,還是走了很多彎路,碰到了很多問題,其中很多問題現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仍然時時會遇到,幾乎項目管理中的典型問題都曾遇到了,只是當時沒有系統學習過項目管理的知識(PMBOK)無法給以準確的總結罷了。現將當時所遇問題列舉如下,算是對當時工作做一個小結了:

1.項目範圍問題

首先是實施模塊的界定,其次更重要的是實施這些模塊帶給整個企業的價值點,這個就是範圍,也叫邊界。ERP是一套管理系統,或者稱之為管理工具,它一定要給企業帶來價值,但是需要帶來哪些價值?體現在哪些具體的職能部門?哪些作業流程上?這個要界定清楚,需求看起來很寬泛,但需要細化分解到每一個可以執行的層面,只有將邊界搞清楚了,實施才有目標,才有的放矢,才便於項目的最終驗收。

中國台灣顧問在此方面的確很有經驗,調研做的非常仔細,項目範圍説明書也做的非常細緻,而且一定要企業的高管簽字確認。

2.項目時間管理問題

談及時間管理,中國台灣顧問在時間上的確做到不錯,提前有計劃確認。但對於企業而言,配合實在是難以如願。直至後來諮詢方提高了顧問人天費用後才予以重視,這個對於我後來從事實施工作的計劃性有很大的助益。——沒有計劃,就難以分清工作之輕重緩急,雖然計劃跟不上變化,但計劃一定要強化執行,尤其對於顧問方,一定要堅持與客户方確認,督促客户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以作保證!

3.項目溝通問題

在甲方作項目經理的這段時間,使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所有項目相關的事宜均需書面表達,並顧問方、企業方確認,讓當時是客户項目經理的我由感覺繁瑣到接受確實經歷了一段時間。

4.項目經理授權問題

這裏指的是企業方項目經理的授權,在項目開工之七年級定切記要跟企業方的高層溝通清楚,項目經理的人選很重要,對其做出的授權是否到位更重要。一個企業的網絡管理員很難相信能做好各強勢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在管理基礎尚好的外資企業尚且如此,況私營企業乎?當時的我就是因授權不到位,吃了不少苦頭。最後還是靠顧問支招,才得以度過內部協調這道難關!

5.問題

要充分地調研,多層次、多角度地考慮業務流程重組對企業現有管理模式的衝擊和影響,否則可能會埋下諸多項目失敗的‟地雷‟,或許説嚴重了些,但我確實遭遇了:

單體企業的核算突然變成了類似多體企業的事業部制核算,給ERP的業務處理着實造成了不小的混亂,如果抗不住只能改回原來的模式。——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換言之,若要改革,何不堅持到底?孰優孰劣、孰是孰非,事先一定要搞清楚。

6.項目風險問題

任何管理變革項目都有風險,因為它是在進行變革,ERP項目更是如此。在項目規劃之初就要充分考慮到各種風險,有評估計劃和應對措施。項目實施過程中,風險高的事項一定要謹慎行事,即使工期稍微延遲一下,倘能控制風險那一定值得。

費用超預算了、組織人員變更了、項目經理更換、需求變更、高層失察、顧問更替了……

7.驗收標準問題

這點是有教訓的,當中國台灣顧問拿着厚厚一疊項目範圍説明書需要高管簽字的時候,估計沒有哪個領導會認真閲讀,但正因如此給驗收工作埋下了隱患,顧問方和企業方在驗收標準問題上的巨大分歧,導致項目驗收整整延期了一年半!教訓啊。

總體而言,在企業(甲方)4年時間內,還是學到了很多很多項目管理和ERP的基礎知識,對後來介入ERP諮詢實施顧問這一行當算是有了一些起碼的認識和鋪墊。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嘛!另外在企業的好處就是能有諸多機會與一些管理層的人員深入交流,學習他們的管理技巧和在這個行業的通常管理規則和要點。

二、 ERP軟件實施顧問

自20xx年進入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算是正式加入了ERP軟件實施顧問的行列。在金蝶的幾年左右的時間裏,接受了良好的職業訓練和項目歷練,對一個從甲方企業到乙方管理軟件公司的人來説,努力改變自身定位,適應新的工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概括來説:

1.由甲方變乙方

這個主要是思維定位和工作定位的轉變。俗語“屁股決定腦袋”,甲方變乙方,一下子好像難以適應。記得最初實施項目的時候,似乎老是在甲方還是乙方之間轉換定位問題,有了換位思考,最終還是要作乙方的。

2.快速適應多項目實施的工作環境

在企業做項目經理,面對的只是單個的項目,工作計劃、時間調度、資源控制都是圍繞一個項目展開的,項目環境相對單一;在管理軟件公司,顧問必須學會同時面對多個不同的項目,模塊配置不同、項目基礎不同、需求各異、項目實施與控制策略也必須不同。好在有了一些之前工作的基礎,後來總結出幾點:

首先:要將手頭的項目按照行業抓住共性,即行業性,歸納總結出該行業共同的管理特點、業務需求、行業特色,同一行業的項目即可基本套用了;

其次:重視同行業不同項目的個性化需求,沒有完全相同的人,也沒有完全相同的項目,即使是同一個行業,做相同的產品也有個性。個性化的需求通常是企業非常看重的部分,要採取措施使之儘量滿足;

再次:要善於運用公司的資源為項目提供儘可能多的支持,比如總部的技術支持,同事間類似行業項目的交流、公司高層的支持等。

實在點説,顧問的能力和可操控的資源有限,資源的不足往往影響着項目的質量和進度,做得好的顧問往往是善於最大限度調動資源的人。

3.持續的學習和項目總結

ERP行業的魅力和挑戰在於永遠有未知的項目狀況在等待着顧問,顧問不會預見未

來的項目環境是何情形?每個項目均要面對不同的客户實施團隊、不同的客户需求等等。故而要不斷的充電,缺少的知識和能力短板要迅速補上,„惡補‟!

一般剛入行的顧問,視個人而定,要惡補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財務管理知識、IT知識基礎(網絡、安全、信息管理規範)、ERP軟件模塊功能、溝通交流技能、企業業務管理知識等,所謂„惡補‟,就是從一無所知到及格(最起碼)、我當時缺乏的是財務管理、溝通交流技能這兩部分,看書、向同事請教,更多的是向客户的高手請教,不過學習雖然累,倒也十分充實。

另外一點更重要:及時總結:

新手顧問作項目一般毫無章法,雖然有項目經理帶,也有標準實施方法作指導。但基於經驗的缺乏,往往手忙腳亂卻不着要領。這時候我學會了每天記錄工作日誌,自己每天作總結,比如

遇到的困難、處理的策略和方法,其他人對此問題的處理意見和方法。如此一直堅持到現在,我仍然習慣堅持每天記錄工作日誌。時時翻看這些項目日誌,真是受益匪淺,總結使人進步!

如此近3年的時間裏,每天重複着項目經理的工作,有規律而又挑戰不斷,有困境當然也有不少出彩之處,重要的是使我從一個單純的技術人員轉變成一個合格的管理軟件實施顧問,項目經理。

三、 ERP管理諮詢顧問

ERP實施顧問做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思考:ERP實施顧問該向何處去?

即職業發展定位問題。一次偶然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得以與AMT的諮詢顧問們交流,“ERP僅僅是一個工具,輔助提升管理的工具而已”,重要的是管理+IT的融合!一語道破心中長久以來的困惑和思索。

1.諮詢顧問,一個可以作終身的職業

定位於做一名名副其實的諮詢顧問後,才發現現有的職業素養和知識結構體系離合格的諮詢顧問差距之大。“醫生”是需要有非常深厚的積澱的,ERP管理諮詢顧問就是企業的“醫生”。“望、聞、問、切”一切皆應有章法和依據,管理問題的準確診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真正落地的企業管理諮詢手段。

2.行走在ERP諮詢顧問的艱辛道路上

a)首先是管理知識的吸納和總結,並在此基礎上的創新。 從狹窄的ERP軟件功能範疇過渡到與企業管理高度結合,再到以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為核心,遵循項目管理的原則,在項目實施中,堅持從企業戰略高度出發,從企業的戰略規劃——業務規劃——IT規劃逐層展開,最終的ERP僅僅是IT規劃的實現手段而已

b)借鑑行業內優秀企業的ERP管理實踐

每個行業皆有優秀的標杆企業,在不同行業的ERP管理領域也如此。通過實施行業內優秀企業的ERP項目或者交流學習、研究這些優秀企業的ERP管理實踐,將有助於顧問從管理前沿角度獲取行業先導性的最佳實踐,用以指導行業內其它企業ERP項目的管理諮詢,這種方式確實給我後來項目的諮詢實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c)注重諮詢顧問的橫向交流

每個顧問都有不同的行業ERP管理諮詢經驗,有些項目經歷是獨特且有很好參考價值的,互通有無、交換觀點和看法,不失為拓展顧問更多諮詢領域的很好的手段,事實證明,我的很多後續ERP管理諮詢項目的成功都有其它顧問交流的經驗借鑑。

諮詢顧問的路沒有盡頭

為顧問,我必須比別人懂得多,要懂得多,我必須多付出!必須放棄很多東西,

當然也必定會得到一些東西:榮譽+成就感+自身素養的提升…

9年時間,彈指一揮,感慨良多。回想當初選擇的職業發展道路,無怨無悔,如果真要給這段經歷做一個總結的話,我想,我的管理諮詢顧問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路漫長而又充滿期待,前面有挑戰也有鮮花,我將堅定地前行,立志做一個正直、誠實、優秀的管理諮詢顧問,做一個值得尊敬的有良知的好“醫生”!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5

通過一週的培訓學習,使我對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我們必須做出改變,與時俱進。不斷加強企業管理方面的提升,讓企業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加強企業管理提升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強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企業才能有序的運轉。結合自身的特點,設置不同的部門,科學的劃分,做到高效、協調、簡潔,並確保企業的目標以最合理的成本實現。企業要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明確各職能部門的權限與責任,權力與責任是關鍵一環,做到賞罰要分明。在績效考評中,員工在工作中有傑出的貢獻、給企業創造高額利潤的,企業應該對員工給予精神上與實質上的獎勵。故意給單位造成損失要對其進行嚴厲的處罰,並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因其失職給單位造成損失和不良影響的同樣要給予一定的處罰。

第二,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

首先,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奠定企業文化整合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是在社會文化影響和制約下、以企業規章制度和物質保障為載體的一種經濟文化,其導向、約束、凝聚、激勵、融合、輻射等功能對企業員工有着不可言傳、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於企業的生存發展意義極其重大,甚至有人將這種企業無形資產稱為“靈魂立法”。其次,樹立現代企業理念,提升企業文化整合的水平。有選擇地吸收優秀單位的先進管理模式、優秀的企業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創新,樹立現代企業理念,才能提升企業文化整合的水平,建立起具有一致性的新文化。最後,實現人力資源整合,邁向企業文化整合的高境界。要充分發揮其效能,必須下大力氣地推行引進、培養、管理、激勵人才機制,致力於鍛造“學習型組織”,增強員工終身學習和職業生涯觀念,培養有利於企業和個人發展的創新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市場意識、質量意識和成本意識,營造一種創新和諧的文化氛圍,從而真正實現向現代企業的轉變。

第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樹立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把人才發展規劃與企業發展規劃同步考慮,把企業發展建立在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基礎之上,達到人才開發與企業發展統籌安排,協調發展。其次,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擴大識人、選人渠道,確保把優秀人才選拔出來。不斷創新人才評審機制,使各類人才的工作都能通過考評量化,達到正確評價衡量人才的目的。通過各類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使人才知識、能力不斷提高從而帶動廣大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最後,不斷擴大人才增量。善於發現人才,發現之後要及時、大膽使用。着力培養人才,利用一切條件、機會加強人才培養,着重培養拔尖人才、複合型人才和青年人才,為他們提供發展空間。 第四,團結協作,有效溝通管理工作的每個步驟,都依賴於組織成員良好的溝通,成員良好溝通,又依賴於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因此,良好的溝通成了實現組織行為過程中重要的成功要素。領導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業的經營思路、經營目標等信息準確地傳遞到職工,並指引和帶領他們完成目標。除此之外,還要經常與員工進行溝通,關心他們,鼓勵他們提出一些對企業改革發展的看法及存在問題,以便及時改善,有員工的參與才會有行動的支持。溝通是現代管理的一種有效工具,有效的溝通可以大大提高不同層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用好了會使管理工作水到渠成,揮灑自如。溝通更是一種技能,是“情商”高低的具體體現,這種“情商”是比某些知識能力更為重要的能力。不斷提高我們的“溝通”水平,就能幫助一個企業,以及企業中層次不同的管理者切實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只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才不會落後,只有不斷的提升管理水平,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下有立足之地。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6

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5S管理學習,特作學習總結如下:

首先我認為“5S”活動正是從工作中最簡單的清潔打掃入手,通過一步步的深入,從教養入手,慢慢習慣、發現、堅持以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為個人的以後工作做基礎。工作效率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得到了提高,花在找打掃衞生找東西的時間大大減少了。

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或設備,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地管理,工作場地一片混亂,工件亂堆亂放,其結果只能是生產效率低下,員工越幹越投勁,成本上升, “5S”現場管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它能使我們公司的生產環境得到極大地改善,是走上成功之路的重要手段。 所謂的“5S”是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所以統稱為“5S”。 “5S”活動不僅能夠改善環境,還能提高效率、提高品質、員工士氣,是其他管理活動的重點。

一、“5S”現場管理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五方面的內容,具體包括:

1.整理

整理就是將必需物品與非必需品區分開,必須品擺在指定位置掛牌明示,實行目標管理,不要的東西則堅決處理掉,在崗位上不要放置必需以外的物品。其要點如下:

① 對每件物品都要看看是有必要的嗎?非這樣放置不可嗎?

② 要區分對待馬上要用的、暫時不用的、長期不用的規劃處理;

③ 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適量;將必需品的數量要降低到最低程度;

④ 非必需品是指在這個地方不需要的東西在別的地方或許有用,並不是“完全無用”的意思,應該給他找它合適的地方放置。

⑤ 當場地不夠時,不要先考慮增加場所,要先考慮整理現有的場地,可能會有一些小小的收穫。

2.整頓

除必需物品放在能夠立即取到的位置外,一切亂堆亂放、暫時不需的東西應規劃找一個地方放置起來。這種整頓對每個部門都同樣重要,它研究怎樣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任意存放物品並不會讓我們的工作速度加快,反而使我們的尋找時間加倍,所以必須思考分析怎樣拿取物品更快,並讓大家都能理解這套5S系統,遵照執行。

① 將尋找的時間減少為零;

② 如有丟失、損壞能馬上發現;

③ 其他人員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即其他人員也能迅速找到物品並能放回原處; ④ 養成習慣以後不同的人去做,結果是一樣的,因為已經形成標準化了。

3.清掃

就是將工作場所所有的衞生,其中包括地面、牆角,門窗。廚房,衞生間等等一些細小的地方還有一些平常不注意的地方的髒東西清掃擦拭乾淨,創造一個明亮乾淨的環境,公司所有人員(包括公司領導)都應一起來執行這個工作。

①分配每個人應負責清潔的區域。分配區域時必須絕對清楚地劃清界限,不能留下沒有人負責的區域、死角。(現在發現的一些死角必須重視起來)

② 對自己的責任區域一定要保持隨時清潔,隨時發現,隨時保持,隨時整理。

③ 到處都乾淨整潔,如果有客户來,客户看見也心情舒暢,大家看見都心情舒暢。

4.清潔

清潔就是在“整理”、“整頓”、“清掃”之後的日常維持活動,即形成制度和習慣。每位員工隨時檢討和確認自己的工作區城內有無不良現象,如有則立即改正。在每天下班前15分鐘,實行掃地、打掃,檢查,使整個環境隨時都維持良好狀態。實施了就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又回到原來的混亂狀態。

① 領導的言傳身教、制度和監督非常重要;

② 一時養成的壞習慣,隨時提醒自己改正,否則可能要花十倍的時間去改正。

5.修養

修養就是培養全體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組織紀律和敬業精神。每一位員工都應該自覺養成遵守規章制度、工作紀律的習慣,努力創造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工作場所。如果所有人能夠將以上要求付諸實施的話,我相信我們肯定都可以提高.修養條例包括如下:

① 學習、理解並努力遵守規章制度,使它成為每個人應具備的一種素質修養;

② 領導熱情幫助與員工的的努力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③ 互相信任,管理公開化、透明化;

④ 每個人敢於自我檢討反省,為大家着想,一起努力把5S做好。

以上就是我這段時間的5S學習心得,有不足之處往各位指正。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7

通過公司培訓精益生產的概念我們都知道,七大浪費就是不良品,超量生產,庫存,搬運,多餘的工序,不必要的調動,等待。從字面上來看,太簡單不過了。但是要真正理解,卻需要認真思考。這些浪費每天都在我們生產現場和公司的各個角落,但我們很多人(甚至包括那些管理者)卻對我們身邊的浪費熟視無睹,因為浪費經歷的過程使他們對眼前的浪費看不見。問題的發生,往往不是一下子可以控制住,從根源解決的。於是很多時候,我們採取臨時對策,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就成毛病!這樣的現象造成公司浪費的情況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利用學習過的5S法。5S的內容很簡單: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

(1),首先:把要和不要的東西分開。

什麼是要的,什麼是不要的?我們可以看到,生產線的超量生產其實是我們不要的,我們要拿走,拿到那裏呢?做過精益生產和沒做過的就開始在這裏區別體現出來了,一般人是趕快拿到倉庫,那麼半成品呢?這些人又會趕快生產完成了拿到下一個倉庫,這就形成了我們傳統的方式了。管理者要認識到,應該往上一工程拿,而不是趕快入庫!而且有必要的管理系統來往前拿。

另外,對等待的暴露,等待是不好的。但是公司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等待浪費。5S在暴露等待的浪費時,用最基本的區分就可以暴露很多。你會發現你的很多人員很多時候無事可做,或者出現空餘時候。那麼,這些等待是要的嗎?肯定是不要的,不要的拿走?拿到那裏?不是把人拿走,而是把動作拿走,把等待的動作拿走。生產平衡率可以大大地進行改善。最後,對待不良品,庫存,都可以通過5S這一步進行大量的曝光。這裏面有很多系統,涉及到點和麪。比如停機處理半廢品,為什麼要停機,這也是可以避免的。

(2),將要的放在規定的地方,做好標識。

將物品放到規定的地方,一般公司,在實施初期,都會把物料,工具標示好,生產線也做好標示,通道,場所,都有標示,但這也只是初級5S。

其實不良品也要標示,包括處理記錄(相關人員簽字),作業指導書標示了(受控),合格品流動過程有標示,所有的文件都需要有效的標示要對管理工作中的浪費形成共識,活動是才能持續有效地長期開展的。因此,我們必須對消除浪費活動的艱鉅性和長期性要有清醒的認識。但是,管理工作中的浪費一旦在某種程度被消除,則可能會出現幾何極數的放大效應,因此,我們要鼓足勇氣,從消除點滴的管理浪費做起,向着徹底消除浪費的目標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心得四:精益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6月下旬,我在北京參加了國航工程技術分公司舉辦的精益管理交流研討會,參加本次會議,也是我第一次接觸精益管理,收穫頗豐。

首先是讓我知道了精益生成模型是如何搭建的:企業基層員工使用精益工具,立足於點的改善;中層幹部的作用在於建立精益流程,比如生產流程、維修體系、管理方式等,立足於線的改善;高層重在構建符合本企業的融合了精益理念的戰略和文化,擬在從面上建立精益未來,建立企業的方法論。精益管理必須是三位一體的,各層級人員各司其職,才能有效推進企業的精益管理工作。

精益管理使豐田生產方式上升到了更高一個層次,讓我們知道了這種生產方式是屬於世界科學發展進程中的必經之路。那麼如何運用好的管理方法及流程提高企業競爭力呢?就要改變陳舊思想、運用創新方法、採取有效實踐,最終實現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標。記得韓國三星電子集團公司全球革新負責人李永奎先生所説的一句話:tps是一種哲學,簡單模仿豐田公司會失敗,要採用吸收原則並加以思考,量身定做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

面對推進精益化管理以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未來的路還很漫長,關於如何開展下一步的工作,我有一些想法:

一、培訓非常重要。這次在分公司的培訓,讓我看到各基地同事對精益管理的認同,以及普及精益生產知識的重要性。今年我們推行精益化管理,着眼點首先是生產現場的改善以及廣大員工的學習,讓他們瞭解精益管理的益處。如何讓其他員工理解、認同精益管理,我想培訓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培訓讓大家瞭解精益、學好精益、用好精益,把精益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我們的正常生產經營中,這才是做好精益工作的基礎。

二、成立精益變革的核心團隊。精益成功推進的動力源泉來自於企業領導的堅定決心,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核心領導團隊,包括企業的管理監控層、協調推進層、項目實施層。比如以設備設施的工具庫房管理來説,庫房的佈局如何有效,以便生產者借用工具時以最快的速度發出工具,節約等待時間,管理員又如何減少不必要的來回,尋找工具所在架位的時間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庫房管理這個團隊來考慮及實施的。

三、要樹立階段性的目標。目前推行精益化工作雖然形成了良好的氛圍,但各自為政的“孤島現象”還有的,精益工作不是幾個人來實施就能做好的。現在偶爾也會聽到一些同事説“感到迷茫”,有必要這樣來做麼。精益是企業行為,而不是幾個人的責任,如何進行大流程改善、專業化系統性推進,如何將精益理念上升到更高高度,如何結合分公司的3-5年規劃,把生產方式制定出精益計劃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8

按單位總體工作要求,我從管理、工作、生活、學習四個角度認真學習了《6s管理學習資料》一書,讓我進一步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與工作技巧,並深深感悟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它是當前國際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是企業實施人本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不僅可能改善我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個人行為能力,影響着單位的長遠發展。 所謂“6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項目。整理即是分要與不要的東西,職場除了要的東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整頓:任何人所要的東西都能馬上取出,減少尋找;清掃:將看得見及看不見的工作場所清掃乾淨,保持整潔,無垃圾的狀態;清潔:貫徹整理、整頓、清掃;素養:由心態上養成遵守規則,並正確去實行的習慣;安全:保證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之基礎。通過學習我個人認為,“安全”是6s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可説,推行“6s”管理是我單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9

銷售隊伍是“步兵”,他們分散在各個戰場上,需要與各種其他的兵種配合作戰,所以他們不但要單兵素質強,還需要有很強的協助能力,很強的團隊意識。各行各業的銷售員也許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他們有非常多的共同點,這也是為啥雖然大家賣的產品不同,但是有很多的知識是相通的原因。也就是説,銷售這個領域其實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活計,需要很強的銷售技巧,這篇帖子不討論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銷售員,而是從另外的角度去談下怎麼做這些銷售員的管理,以及怎麼協調各個銷售團隊的問題。至於怎麼做一個銷售員,到時候有興趣,我單獨拿一篇來寫吧,另外,大家也可以到處去搜索下,或者去書店看下,其實賣的最多的一類書籍之一就是,題目類似這樣的書:《最偉大的銷售員》、《如何成為銷售冠軍》等等,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有很多東西雖然是注水過的,但是樸素的經驗還是可以借鑑的。

銷售團隊的管理,在我看來,就三個方面的事情非常之重要。那就是“人事”、“財務”、“流程”。當然,除了這三個方面外,其實做好銷售團隊的管理還需要很多的功夫,比如團隊文化的建設呀,員工關懷呀,激勵呀等等很多方面,但是,剛才説的這三塊內容,是保證一個銷售隊伍協調發展的三個柱子,非常重要。

先説下“人事”,其實,銷售團隊有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一線的銷售人員,另外一部分是管理這些銷售員的本地的管理人員,其實也還有其他的類別啦,比如助理人員,財務人員等等。但是作為銷售團隊最重要的兩類人就是剛才説的這兩類,這兩類人的人事非常重要。一線的銷售人員的管理,雖然在各地的辦事處或者分公司進行單獨管理,但是他們也是在冊的公司銷售人員,他們的管控也很關鍵。有的公司,一線銷售人員的任免在總部,也有更多的公司,一線銷售人員的任免在各地分公司,都是有利有弊。總部任免呢,就會降低分公司管理的隨意性,對於分公司的人事管理進行一些適當的監督,但是總部任免也有一定問題,比如對當地的人員不瞭解呀,對當事人處理意見不專業呀等等。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管理呢,機動靈活,但是對於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的領導有更高的要求。不論是一線銷售人員在總部任免,外派各地的方式,還是各地招聘、篩選、任免,對於一線人員的問題相對還比較簡單,其實難的更多的是對於銷售團隊的管理人員,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但是他們手頭有一幫人在做事,需要調用的資源很多,於是對他們的能力的要求甚高,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的骨幹人員一定是總部任免並分配各地的,但是有個問題,也許很多老總都頭疼,那就是幹幾年是否調動一下,或者説,是否怕他成了地頭蛇,呵呵,這個問題,很棘手的,有的公司認為,成了地頭蛇沒什麼不好,他們在當地做事容易,也有的公司任務,成了地頭蛇容易滋生問題,要經常的調動,當然,這個問題暫且放一邊,不論是輪崗還是一直放本地,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對於這些管理人員有效的培訓,他們是總部與一線銷售人員的上傳下達者,是指向神經末梢的關鍵的中樞機構,對於他們的任免與管理,很重要。

再説下“財務”,錢是銷售隊伍的資源,也是他們創造的營業額。有兩條線非常非常重要,一條線是銷售團隊的工資,銷售團隊的日常經費;另外一條線就是他們的營業額,就是從他們手頭進入公司的錢。當然,後者目前基本上問題不大,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離開了,現錢交易的時代,一般是一個合同,電子打賬,錢基本上不從銷售人員的手裏走。所以,基本上就剩下了銷售團隊的工資以及日常經費。銷售團隊的工資,同樣的也會比較簡單,直接打到他們的卡里就ok,剩下最頭疼的錢就是日常經費以及活動經費了。很多公司要求分公司,或者銷售員自己先墊了錢,然後回公司報銷,這個問題,經常讓各地分公司頭大,銷售員更是苦不堪言,從公司的角度來説,是控制了風險,但是從一線的戰鬥力來説,這樣會極大的損害執行力,一線銷售員資金有限,他們就算不是為了自己省錢,也沒多少錢拿出來供公司來用。當然,也有很多的公司是先從公司借款,然後回來銷賬,這樣是好了一些,但是立刻就有了風險,這些錢去了哪裏呢?最後以什麼形式報銷呢?有沒有人雖然亂填發票來報銷呢?等等問題,往往讓總部頭疼不已,資金管理往往成了一個分公司或者辦事處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動不動就讓分公司老總走人了。這個問題很複雜,需要審慎的處理才行。

最後説下“流程”,一個銷售團隊有了人,也有了經費,那他們就需要做事來提升業績了。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銷售產品,但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套路,如果全國每個省都有50個銷售員,那就有32*50個做事的做法,那還不亂套啦。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對於總部下放的任何任務或者指標,必須對應的要給出流程,或者給出做事的方法,這樣,雖然在執行過程中難免會走樣,但是整體上就會比較有規範可循,做事效率也會大大的提升,這樣一個銷售團隊,才會具有強大而整齊劃一的執行力。最後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公司都做的不夠好,經常説,就要發揮一線的自我能動性,或者説,一線的情況總部又不瞭解,怎麼做流程規範呢,呵呵,其實很簡單,讓一線分公司的人做嘛,他們對於一線的事情最瞭解,他們能夠提出一些解決流程,另外,總部的培訓部或者調查部,總得經常下到一線的嘛,總之,要實現流程化其實並不是無路可走,只是會要求比較高,需要的時間有點長而已。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0

《管人的真理》是斯蒂芬·P·羅賓斯博士所撰寫的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作品。 斯蒂芬·P·羅賓斯博士,是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世界頂極管理暢銷書作者。他的書銷量已經突破200萬冊,在美國的100多所大學和世界數百所大學及許多企業中被廣泛採用,讀者遍及全球。除本書以外,羅賓斯博士的《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中文版在中國管理學界教師、MBA和企業管理者及公司白領中也是有口皆碑,且多年暢銷不衰。 羅賓斯博士的實踐經驗豐富,學識淵博,並非一般象牙塔中研究管理學的教授可以比擬。他曾就職於殼牌石油公司和雷諾金屬公司,他先後在布拉斯加大學、協和大學、巴爾的摩大學、南伊利諾伊大學和聖迭戈大學任教,並在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中擔任諮詢顧問。

羅賓斯博士酷愛體育運動,自1993年以來,他曾4次獲全美室內同齡組50米短跑冠軍,並創造了360米和200米兩項世界紀錄。他被選為1993年和1994年度同齡組田徑先生。 這樣一位經歷豐富的作者寫出的這樣一部著作,我在拜讀後立即感覺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了人力資源管理上的一些真理,而且選用的都是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對工作實踐具有直觀的指導意義。

從結構上講,本書基本上是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的幾大模塊闡述的,從招聘開始,到激勵、領導能力、績效管理、溝通方式等,一一進行了説明,特別是對組織的過程、行為、意義進行了超越一般見解的論述。而且,本書還糾正了一些在在許多流行的管理書籍中未經證實的觀點,以實踐證據他們做了反駁。

我認為,本書的特點就是從行為而不是從管理理論上討論人力資源管理,就像本書一開頭湯姆斯.G.卡明斯(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管理與組織系主任、教授)所評論的那樣,“管理實踐和行為研究之間的鴻溝終於被跨越了”。

所以,我對本書的觀點就是,本書更多的從實踐操作層面對我的工作產生指導作用,和已經學習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教材的理論向配合,能在理論和實踐雙重範圍發揮更好的作用。 就招聘而言,本書所介紹的是如何在實際面試中尋找到符合組織需求的合適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説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採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內部招聘,並介紹可能從外部獲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關優缺點的比較,但並沒有介紹面試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往往造成實踐中收集到人才資料,卻不知道如何通過面試這段短短的時間瞭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況。而實際上就像本書真理1所説的那樣“忘掉人格特質,行為才算數”,只有從面試人員以前的行為出發,才能考量他今後在新的組織裏面可能會發生的行為,及對新組織的適應性。

此外,本書也對傳統招聘理論做了驗證。如傳統招聘理論也提到面試時要做好“工作真實情況介紹(Realistic Job Preview)”,應當嚮應聘人員介紹本組織不利的一面外,否則易使求職者產生過高的期望。本書就對此做了進一步的詳細舉例説明,他列舉了電信科技公司首席運營官特意説明加班很多的情況,從而保留下忠心耿耿、願意做工作中任何事情的員工。而且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員工的離職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對我更有啟發的是,作者在本書中介紹了面試提問的方法,關鍵是使用一系列標準化的問題,避免引導性問題,並對應聘統一職位的人提出相同的問題,這樣可以有一個公平的考量。而在現實工作中,面試有時往往有點隨心所欲,面試人員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應試人的第一印象等,提出不同的、不繫統的問題,這樣往往不能真正選擇適合的人才。

有了合格的、符合企業需要的員工就足夠了麼?事實上遠遠不是這樣,對員工的績效考評與激勵是人力資源中極為重要的環節,沒有績效考評和激勵措施,員工就不可能高效工作,也不可能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績效和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教材中經常提到的,在本書中

也作為一個重點進行了闡述。教材上對績效和激勵講述,重點在於績效考評的內容、指標體系、考核方法、結果運用等理論問題,本書則是對績效考評與反饋的手段、其與激勵效果之間的關係做了具體説明。作者首先論證“為什麼當今許多員工沒有被激勵起來”(真理12),對此提出了三個淺顯的現象,關鍵還是員工對績效考評的信任度,和員工報酬是否可以在績效考評中得到切實反映。因此,作者提出,只有加強努力和績效的關係、績效與報酬的關係和報酬與實際想要的報酬之間的關係,才能使績效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作者還提出了他對員工滿意度對提高員工績效的看法,他推翻了傳統觀念上所認為的快樂的員工就有好的業績的看法,反而從自己寫作體驗的角度提出提供員工工作效率、增加員工工作成就感才能提高員工績效的觀點。這也是一般教材所罕見的經驗。

就我的實踐而言,上述論述對調整績效考核體系具有明確的指導性意義。在一般的企業裏,往往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闡述或者領導的要求,為考核而考核,甚至乾脆有的企業根本就沒有考評,即使有也往往是走過場,並沒有使用公開公平的標準對員工的努力程度進行表彰;即使有表彰,也不一定是員工內心所期望的。因此,真正要讓績效評估要起到實際效果,一是要制定統一考評標準,二是進行多級、跨級別考核,三是探究不同年齡、資歷層次員工的不同需求,將考評結果與其需求向結合。如此可以較好的激勵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此外,作者提出的真理17“專業工作者追求流暢的生活體驗”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也為激勵體制提出一個很好的設計方向。作者認為,管理者應將流暢看成一種激勵專業員工的有效方式,因為工作本身有許多特性可以激發“流暢”的狀態,工作可以帶來挑戰,讓人精力集中,所以管理者可以把工作設計的更富有挑戰性、創造性,讓人全神貫注,員工能充分施展才能。

這條真理對我的另一個實踐意義在於,將能幫助我更加理性、深入的對實踐經驗進行梳理和總結。我在實踐中常常看到,員工並非僅僅以金錢就可以達到激勵效果的,除了金錢、升職、精神獎勵等激勵手段外,員工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在工作環境中感到人際關係的友好也是挽留員工和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身邊經常有朋友表示不願意離開現有單位,即使新單位的收入更高,他也不願意去,重要原因就是現有工作富挑戰性、從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以及與同時交往的愉悦。作者的上述論述從理論高度總結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現象,也給我指出理論結合實踐、實踐昇華理論的道路。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是以淺白的方式説明了“領導的真理”,而這是書本、教材上幾乎不會提到的。一般教材上都是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理論介紹,對領導的藝術是不會做正面闡述的;而領導能力在到達一定職位級別後,又是必須的。經常有例子,説是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工作的非常好,一旦提拔到領導崗位就存在諸多問題,無法承擔管理多人的職責、與下屬、上級、平級之間的關係緊張等等。因此,領導能力是必須的。很多人認為,領導能力是天生的,我以前也經常由此想法,但拜讀了本書後,我改變了這種觀點。作者認為,領導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連一般人認為最難獲得的“領導人格魅力”也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就像真理31所描述的“魅力是可以學會的”,作者描繪出有魅力的氣質與行為,並針對魅力行為設計培養方法與步驟。而一個有魅力的領導是能讓下屬心甘情願追隨的。就如毛澤東主席,他的個人魅力使無數人願意追隨,即使他晚年返了錯誤,感受到他個人魅力的人仍然對他無怨無悔。當然,我們個人是不可能達到毛主席這樣的高度的,不過還是説明魅力在領導力中的影響與作用。

本書還在其他許多方面對“管人的真理”做了論述,限於篇幅所限,本讀後感無法一一敍述。但是,我想再次申明的是,本書對我在實踐工作的直接指導作用非常大。今後,我將不斷聯繫實踐、配合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本書的論述,更有效率的開展相關工作。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1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內外人員提供相關事務處理控制和決策支持手段的管理平台。經過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我對ERP的理解是通過對始終以提高效率為宗旨,為客户提供快速、精確的數據處理流程,優化企業信息化流程,為企業管理者帶來360度全方位的業務運營可視性,簡化管理,提高效率的管理系統。

●ERP沙盤模擬實戰階段

這學期我們ERP總共做了兩次完整的模擬實戰階段,第一次實戰因為對操作不是很熟悉,對於現實企業的運營更是知之甚少,雖然沒有破產,但成績並不是很理想。剛開始對於投資生產線、貸款方面以及廣告的投放做的都比較保守,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決策性的失誤。瞭解到其他小組的經營成果,對比後,經過認真分析,總結了一些經驗:先進的生產線和廣告的明智投放是銷售質量的保證;還有,財務方面,必須要做好下年的資金預算,貸款用多少借多少。第二次也就是這次考試,我們組以20xx多分的成績排在第二,比起第一次的練習成績有所進步,我也得到了自己的最好成績突破了500大關。考試時我們的大致方案還是比較保守,只建了6六條線,都是自動線,雖然不是很靈活但是隻要選單時準確預計下年產量就不會產生違約的情況。開始幾年因為廣告投放保守使得庫存量較大,從第五年開始加大了廣告投放量,得到了大量訂單,使第五年末的庫存量為零。並正確的使用了excel表記錄決策,為之後的報表編制有很大的幫助。

●ERP沙盤模擬心得

生產規模要符合訂單的需要。第一年的盲目生產,第二年的盲目投放廣告,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突破原有的思維,敢於冒險——“借錢生錢,借雞生蛋”。在沙盤中,我總認為還是保守一點好。少的借貸就意味着以後的負擔少,但是我忽視了,企業

班級:CPA122 學號:1223209 姓名:顧夕夢 要發展就要適應變化的市場,並能預測市場,這樣才能先於別的企業佔有更多市場。開始在沒有購買生產線時資金是不少但購買生產線後資金就週轉不靈了,但之前沒有接長貸就這樣就陷入了資金週轉不靈的泥沼中了。

不要盲目多元化戰略。根據自身的經營能力,來專攻一個有潛在價值的市場遠比逐一開拓來的更實在一些。

團隊協作精神與溝通最重要。我在沙盤中深深得體會到財務和各部門的緊密聯繫,廣告的預算和現有資金的關係,原料的採購和現有資金的關係等等如果財務部門沒有向各個部門提供及獲取有效的信息就有可能造成企業的資金出現短缺的問題,從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經營,所以信息的有效溝通是多麼的重要!

●ERP沙盤模擬實訓小結

通過此次的ERP沙盤模擬對抗課程我有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決策是如何影響結果的”,以及在市場中你要熟悉它的“遊戲規則”並且認真地遵守這些規則。“數據很重要”在我的腦海裏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要對市場有着準確地判斷,但是判斷的依據就是數據了,當CEO徵求我的營銷策略的時候我不能僅僅給他一個結果,還要對其進行説明這個結果是如何從一大堆的數據中得來的。 經過此次的企業經營的模擬訓練中,很滿意大家的成績,協作的愉快。我瞭解了企業的經營運作過程,樹立了良好的全局意識,認識到了ERP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從實訓課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為步入社會順利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從而領悟到,遊戲就是生活,每個人應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不要走一步算一步,做好每一天,為以後的成功鋪下基石。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2

一、泰勒所處時代的工業背景,面臨的管理問題是什麼?

1.勞資矛盾尖鋭,企圖將各自的利益最大化;(P39-40)

①資方企圖付最少的工資,獲得最多的剩餘價值;勞方企圖付最少的勞動,獲得最大的相對利益率;

②資方用最直接的,強迫式的管理方法對待工人;勞方用最隱藏的無聲的對抗來抵制管理效果的實現;(P10-16)

③不公平體制下的相對不公平:勞資關係的抱怨存在於勞資雙方,不切主題地抱怨和發泄。(P57-58)

2.生產力水平低,生產效率低下。

①勞資雙方的關係停留在初級狀態,沒有也無法將生產效率作為最佳的結合點,更加不可能做為共同利益的實現點。

②例證:

施密特搬運鐵塊效率12.5長噸→47長噸(P53)

砌磚效率120塊/小時→350塊/小時(P60)

檢查鋼珠工作時間10.5小時→8.5小時(P67)

機牀切削效率提升2.5-9倍(P77)

3.經驗主義盛行,經驗就是權威,無人去分析並改進經驗,並使之書面化、系統化。

①職工口頭傳授並學習經驗。(P23-24)

②“積極性加激勵”的管理方式(P26-27)要求工人承擔多種職責“計劃→具體工作→工作任務完成”(非專業的社會分工)

③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員無法有效地掌握和積累技能、知識。

④例證:

鏟運工的鏟運負荷(P49-50)

砌磚工的動作合理性(P58-59)

金屬切削的速度,刀具形狀,角度吃刀深度之間的配合關係(P67)

二、泰勒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並總結出科學管理的原則的?

1.小範圍試行,不正面觸及主要矛盾;

①選1個人來做搬鐵塊試驗;

②選1台訂牀做金屬切削試驗;

2.通過實驗抓數據並總結分析,推廣成果;

①搬鐵塊試驗及數據表;(P53)

②切削實驗,總結規律;(P81-89)

3.將規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①《科學管理原理》;

②《論金屬切割工藝》;

③《工廠管理》。

4.自已研究成果帶動該領域的研究發展,形成學科,昇華為思想。

①甘特,巴思,吉爾佈雷斯夫婦;

②相關研究的誕生:時間分析,管理的“例外原則”動作分析,等等(現代IE學科,工業工程)

5.科學管理的原理四個要素(P22)

①形成一門真正的科學;

②科學地選擇工人;

③對工人進行教育和培養;

④管理者與工人之間親密友好地合作。

6.科學管理的構成:

①科學,而不是單憑經驗的方法;

②協調,而不是分岐;

③合作,而不是個人主義;

④最大的產出,而不是有限制的產出;

⑤實現每個人的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貧困。

三、結合自已的崗位談談對讀本書的收穫,對泰勒解決問題態度的認識?

1.用科學來取代經驗,不要迷信或樹立權威,要敢於質疑,研究,剖析現實中的問題,規則。

2.事實最有力量,事實最難體現;要用合適的方法體現事實,用事實推動工作和學科的發展。

3.認識人性,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

四、其它收穫

①生動的語言(與施密特的對話);

②管理者的勇氣;

③樸實=偉大,在泰勒身上的體現,令人頓生敬意。

一、 科學管理原理的產生背景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生產工具的革新和生產組織形式的改變。工業革命不僅引起工業生產技術的變革,形成了大機器生產,也引起了工業生產組織的變革,建立了工廠制度。第二次工業革命使電力取代蒸汽動力,不斷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出現規模巨大的壟斷組織。而當時的管理仍滯留在手工業時代的傳統的管理水平上,即依靠企業主個人的主觀經驗和臆斷行事,缺乏理論指導,這顯然不適應大工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需要新的理論出現。當時的生產和管理狀況。當時的車間管理如勞動的專業化、操作的標準化和程序化都沒有建立起來,更談不上工作的協調化、一體化和系統化,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效率低下,生產的潛能得不到發揮,而資產階級的價值取向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因此,他們急需一種新的管理方法來指導生產,提高生產率。

二、 科學管理原理的主要內容

泰勒的科學管理的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5條:工作定額原理、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原理、標準化原理、差別計件付酬制、計劃和執行相分原理。

1、泰勒認為,為了發掘工人們勞動生產率的潛力,首先應該進行時間和動作的研究。

所謂時間研究,就是研究人們在工作期間各種活動的時間構成,它包括工作日寫實與測時。

所謂動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幹活時動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幹活時,其身體各部位的動作,經過比較、分析之後,去掉多餘的動作,改善必要的動作,從而減少人的疲勞,提高勞動生產率。

所謂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原理,即主張一改工人挑選工作的傳統,而堅持以工作挑選工人,每一個崗位都挑選第一流的工人,以確保較高的工作效率!

標準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時要採用標準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機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現場環境等等都應該標準化,以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

2、泰勒認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計時工資不能體現按勞付酬,幹多幹少在時間上無法確切的體現出來;他認為,要在科學地制定勞動定額的前提下,採用差別計件工資制來鼓勵工人完成或超額完成定額!

3、泰勒認為應該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取代經驗工作方法;應該把計劃和執行分離開來。計劃由管理當局負責,執行由工長負責,這裏的計劃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時間和動作研究 (2)制定勞動定額和標準的操作方法,並選用標準工具 (3)比較標準和執行的實際情況,並進行控制。

2、《科學管理原理》第2頁P2――僱主與僱員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實現了僱員的財富最大化,否則不可能永久地實現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時滿足工人的高薪酬這一最大需求和僱主的低產品工時成本這一目標,是可能的。

啟示:1)管理者應該認識到員工是公司的財富,同時也是一個有着馬斯洛五大需求層次的個體,他們也追求着個人的財富;2)只有當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都達到最大化時,公司的利益才能持續地保持最大化:高薪酬與低工時(高效率)是一致的;4)管理者應該致力於提升員工效率,在提升公司效益的同時,改善員工的收益。

3、P4――在更復雜的製造企業中,事實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完成企業的工作,才能為工人和僱主帶來永久的最大化財富。

啟示:1)管理者應進行持續改善,以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資源進行投入,包括人力、自然資源和以機器、建築物形式存在的資本費用;2)“最低”理論上有,但實際無法操作計算,所以持續改善成了當今製造管理的主題,也是精益生產的靈魂;3)在工廠裏,只有追求持續改善,不停地降低成本,才能改頭號員工的福利和公司的利益。

4、P8――通常實行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每個工人為了保護其最大利益而必然要 “磨洋工”。

啟示:1)大多數情況下,現場存在着大量的“等待”與“動作”的浪費,如果不深入現場觀察,則無法發現這些浪費;2)如果沒有對作業的詳細內容進行時間的管理,而只是粗礦的管理,則必然有 “磨洋工”的機會;3)即使是計件工資制,“磨洋工”的現象也是同樣令人感到糟糕的,甚至當計件制設計不合理時,會使“磨洋工”更嚴重。

5、P26――廣義上講,通常所採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定義為:使工人發揮其“積極性”,作為回報,可從僱主那裏得到“特殊激勵”的一種管理制度。

啟示:1)“積極性加激勵”希望將工人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但幾乎是不可能的;2)科學管理以科學的研究,以絕對的“一致性”來充分調動工人的積極性;3)運用科學管理,除了工人方面的改善外,管理者要負責把工人已有的知識彙集起來,運用統計的方法進行管理。

6、P27――由工人“積極性”的組合,加上管理者所承擔的新工作,才使科學管理比過去的管理制度更加有效。

啟示:1)泰勒時代的工作計劃幾乎是沒有的,管理者用“積極性加激勵”的方式刺激工人快速完成作業,但實際上工人的積極性並未得到充分的發揮;2)後來發展起來的計劃、IE都是為了將工人與管理者的職責分開,大家均分地承擔工作;3)科學管理下,管理者(領導者)自身要承擔新的四個方面任務,包括:第一,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動作的科學方法,代替過去單憑經驗從事的方法;第二,科學地挑選工人,並進行培訓和教育,使之成長成才,而不像過去那樣由工人選擇各自的工作,並進行自我培訓;第三,與工人密切合作,以確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學原則行事;第四,管理者與工人的工作和職責幾乎是均分的。管理者應該承擔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勝任的工作(過去管理者把幾乎所有工作和大部分職責都推給工人)。

7、P29――管理者與工人之間的職責幾乎是均分的。

解答:1)管理者應研究並設計出高效的作業方法,而不是讓員工自己選擇作業方法;

2)對設計出的方法,應由管理者對員工培訓教育,確保員工理解並按照新方法進行作業;

3)應為員工提供可以指導現場的老師,也幫助員工進行持續改善;4)現場的問題,應由管理者進行解決,員工不承擔對問題的解決職責。

8、P29――歸納起來,在.“積極性加激勵”的管理制度下,實際上全部問題由“工人決定”,而在科學管理制度下,一半的問題由“管理者決定”。

啟示:1)每日的計劃,管理者應該有科學的數據進行分析、組合與歸納;除“工作”以外,其餘的“動作”則應儘量消除或從工人手裏移出來,例如轉運、尋找工具、判斷下一個要生產什麼等;3)如果這些工作由工人去完成,則工人可以有各種方法將其真正的工作效率變得低下。

9、實例一:搬運生鐵

啟示:

1)所有機械工藝,存在的科學是如此之深奧,以至於十分勝任這些工作的工人(缺乏培訓或智商不高)也不可能領會其中的奧妙及科學的原則;

2)科學管理原理在伯利恆鋼鐵公司實行時,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對搬運生鐵採用新的計件工資制;

3)科學管理制度下,在與工人交流時,有一個硬性規定:一次只與一個工人交談,因為每個工人都有其特長和不足;

4)巴思發現支配疲勞反應的規律,即勞動強度如何引起頭等工人的疲勞。一天工作任務不變時,當單次負荷越輕時,工人有負荷的時間越長,直至最後達到他一整天都在搬運也不感到疲勞的程度;

5)最原始的勞動也存在科學問題;如果仔細地挑選適合從事此類工作的人,如果研究從事這類工作的科學規律,如果對仔細挑選的人進行了培訓,使其按照這一規律辦事,那麼所取得的成果遠遠超過“積極性加激勵”管理下所能取得的成果:

6)挑選工人不是要去尋找一些特殊的人,而是從普通人中挑選特別適宜從事這類工作的人;

7)在通常的管理模式下,以科學替代單憑經驗行事,科學地選擇工人,並促使其按照科學規律辦事是不可能的;

8)把工人從其不適應的崗位上換下來,對其本人正是件好事,這是他們找到最適合其工作的第一步;

9)從每個工人的每項操作中,都可以歸納出科學規律來。

10、實例二:鏟運工作

啟示:

1)對頭等鏟運工,應該有一個給定的每杴鏟運量,即鏟運負荷,只要他一天中平均鏟運負荷為21磅左右,他每天就能完成最大的鏟運量。需使用合適的鐵杴,如鏟運礦石時,用小規格鐵杴;鏟運灰土時,用大規格的鐵杴;

2)為使每位工人在開始每項新工作時都能領到合適的工具,得到正確的作業指南,就要建立一套詳細的制度;

3)工人每天上班前,可取出兩張紙,一張紙説明他取什麼樣的工具以及在什麼地方幹活,另一張紙有對他前一天工作的評定意見;

4)具體研究單個工人時,如果這個工人未完成任務,就要派一個稱職的老師指導他,準確地告訴他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得最好。同時,分析到底他能不能當一個稱職的工人;

5)在個性化管理工人的方式下,不會由於他一次的失職就武斷地開除他,或降低其工資,而是給予其改進時間,幫助其精通現有的工作。或者,把他調換到更符合其體力和智力的工作崗位;

6)科學管理要求管理者的真誠合作,需要建立一套嚴密的組織制度,由下面幾類人員構成:

①一類人員本身是熟練的工人,充當老師的角色,對工人進行幫助和引導;

②另一類人員在工具庫工作,負責為工人配備合適的工具,並有序擺放工具;

③還有一類人員,負責工作安排,準確記錄每個工人的收入等。

7)科學管理所取得的全部成果中,最主要在工人自身所產生的效果;

8)個性化管理工人,每人每天都會被指派到單獨的一輛車上卸料,所得工資取決於其完成的工作量。每個人為自己幹活,工資標準為3.2美分/長噸;在大班組裏幹活,工資標準為4.9美分/長噸。比較起來,前一種情況工人掙的工資多,再次表明:按照最基本的科學原則辦事也能取得巨大成果;

9)正確地運用科學原則,管理者在與工人協作方面須盡其職責:制定工作計劃,為每一個鏟運工分配一節車皮,記錄每個工人的工作成果,按勞付酬等。

11、實例三:砌磚

啟示:

1)吉爾佈雷斯先生砌磚研究的成功在於應用了構成科學管理的四個要素:

第一,形成砌磚科學(由管理者承擔而非工人),包括工人動作、所有工具和作業條件的完善化和標準化。

第二,精心地挑選砌磚工人,並把他們培養成頭等工人。解僱所有不願或不能採用新方法的工人。

第三,通過管理者的幫助和關注,通過每天付給工人一大筆獎金,把頭等砌磚工和砌磚科學結合起來。

第四,工人和管理者之間在工作和責任上幾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幾乎整天和工人工作在一起,幫助工人,為他們提供方便。

2)四個要素中,形成砌磚科學,是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創建科學”在科學管理的四個關鍵要素中是最重要的;

3)吉爾佈雷斯先生經過研究磚塊工在標準條件下砌磚動作,把砌每塊磚動作由18個壓縮為5個(某種情況下只用2個動作)。通過以下三種方法實現:

第一,完全消除經研究和實驗證明沒有用處的動作。

第二,設計了一些簡易工具,例如,可調整高度的腳手架和放置磚塊的框架。藉助這些工具,只需一名廉價的輔助工做一些配合,就可省去砌磚工大量繁重而又費時的動作。

第三,教會砌磚工在簡單動作時,要雙手並用。而在以前,他們總是用右手完成一個動作後,再用左手去做另一個動作。

4)吉爾佈雷斯先生所提出動作研究的方法,可應用在任何一個行業。

5)只有通過實施“強制性”的標準方法,“強制性”地採用最好工具和操作條件,實施“強制性”地協作,才能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操作,實施各項標準和協作的職責完全在“管理者”。

6)“管理者”必須提供一位或多個的老師,為每個新工人講述新更簡捷的動作;注意到幹得慢的工人,幫助其達到規定速度。“管理者”要解僱經過適當指導後仍不想或不能按照新方法以規定速度工作的工人。當然,“管理者”必須認識到:除非工人們能得到額外的收入,否則,他們就不會按照這些嚴格的標準更賣力地工作。

7)吉爾佈雷斯先生的砌磚方法為真正有效的協作提供了一個簡明的例證。不是以所有的工人作為整體和管理者進行協作,而是一些管理者(每人以他的特殊方式)對每個人進行個別幫助。一方面是研究工人的需要和他的缺點,並把多快好省的方法教給他;另一方面,認識到他接觸的所有工人,能幫助他並和他協作。

12、實例四:自行車鋼珠檢驗

啟示:

1)、就算非常簡單的工作,也同樣存在科學的方法;管理人員要進行非常仔細深入的研究,才能發現其科學性;不同的工種對工人的要求不同;效率改的過程要嚴格控制質量;及時的將勵是最有效的激勵;

2)變革的重要因素為科學地選擇工人,選用個人係數低的年輕女工取代個人係數高的年輕女工;

3)要安排好工作時間,保證工人“工作時間工作”,“玩耍時間玩耍”,不能把兩者混在一

起;指要研究工人可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節奏,在效率降低前讓工人休息以恢復體力;

4)“個人係數”測試:突然把某些物體,例如字母A 或B ,移到受試人員視線範圍內,當他認出該字母時,就必須立刻做一些指定的動作。由儀器記錄從字母移到他的視線到開始執行特定動作之間的時間間隔;

5)感知能力低,對刺激的反應遲緩的人,其“個人係數”高。對自行車鋼珠檢驗員而言,最重要的是“個人係數”要低;

5)自行車鋼珠檢驗變革:

第一,通過重複檢驗,解僱所有試圖消極怠工或給出錯誤報告的工人;

第二,藉助秒錶、記錄表格,進行精確地時間研究,確定各種檢驗所需時間。

第三,在過度疲勞剛要到來時突然停止工作,每工作1小時15分鐘休息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工人連續不斷地工作一個半小時後,她們開始變得緊張不安)。

第四,每天給每個年輕女工合適的工作量。同時,實施差額計件工資制,提高產量保證質量;對完成任務工人支付補貼和獎金。

第五,每隔一個小時計量一次每個工人完成的產量,對每個發現滯後的年輕女工,指派一名老師,指導其趕上。

6)股份制或分紅制公司通過出售股票給員工或者年度給員工分紅等形式來激勵工人,但收效甚微,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及時獎勵;分紅制方案收效甚微的第二個原因是沒有設計一個組織結構,給各個工人提供實現個人雄心大志的自由空間。比起一般的福利,個人的雄心大志永遠將起到強大的激勵作用。

7)在股份制下,少數被放錯崗位、無所事事卻與別人分享同樣利潤的懶散者,必定把優秀的工人拖下水。

8)自行車鋼珠檢驗工人從變革得到的好處:

①工資比原來高出80%~100%。

②工作時間縮短(每天10.5個小時縮短到8.5個小時,每月有兩整天的帶薪休假)。

③每名年輕女工感覺到了來自管理者的關懷和照顧。

9)公司從這些變革中得到的利益:

①產品的質量持續改進。

②檢驗成本降低(辦事人員、老師、時間研究人員、重複檢驗人員薪酬及工人更高的工資之和,比原來成本低)。

③管理者和工人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13、實例五:金屬切割研究

啟示:

1)金屬切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係:

①科學方法替代了工人的主觀判斷;

②不是由工人自己隨意去選擇操作方法和進行自我培訓,而是對每個工人進行研究、教育和培訓,他們是在經過實驗後科學地選擇並培養出來的;

③管理者和工人密切協作,兩者共同按照已形成的科學規律開展工作。管理者和工人承擔幾乎均等的責任,管理者負責完成最適宜他們完成的工作,餘下的則由工人們去完成;

2)從單憑經驗的管理方法到現代科學管理的變革,不僅研究工作的合理速度,對工具、設備等進行改造,更重要的是工人對待工作和僱主的態度完全改變。這要經過長時間有目的的直觀教學才能實現;

3)科學管理把問題交給管理者:工人全部時間花費在操作上,即使受過必要的教育,有歸納、整理、認識問題的習慣,也沒有時間去發展一門科學。即使工人發現什麼規律,考慮自身利益也會嚴加保密;

4)技工在“重複工作”中根據單憑經驗的做法取得的知識,遠不足以與金屬切割的科學相提並論;

5)科學管理必定會為公司和其僱員帶來巨大的成就,但不是管理機制優越性,而是根本原則的替代。在工業管理中,則是以一種管理思想代替了另一種管理思想。

6)發展一門科學,機械工藝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例子。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3

我是江蘇的一名經銷商,公司有50多人,銷售額在千萬左右,是典型的從小批發部發展到規範化經營的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我住過倉庫,和業務員一起卸過貨,經歷了創業的酸甜苦辣。現在公司初具規模,人員也在增加,這對我而言又是一個新的挑戰。看過幾期《糖煙酒週刊》組織的“老闆管理感悟”系列文章,很受啟發。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下老闆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老闆不要做業務

老闆自己不要做業務,但是可以幫員工談業務;老闆脱離業務,也是對員工的一種授權和培養,即使有的業務老闆能輕易拿下,最好交給員工去做,給員工一個成長的機會。

最近公司負責團購的業務主管向我提出了辭職,理由是“銷售壓力過重,無法完成。”這讓我很憤怒,團購一個月走20xx件飲料是很容易的事,我一個人就能完成,為什麼還説難呢?在追問之下,客户經理説,“老闆,您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給我們訂的任務。上個星期,您給銀行的王行長打了個電話,又給製藥廠的李老闆打了個電話,就賣出去20xx件飲料。我們沒有那樣的社會關係,當然就完不成了。”想想也是,老闆比員工人脈資源廣,談業務也容易,當然不能以老闆的標準來考核員工了。在這件事兒之後,我自己再也不做業務了,因為這樣不僅會給員工帶來壓力,而且還有和員工搶功嫌疑,現在我只是幫員工去談。有的時候,遇上客户問產品價格和政策,我就説“這個我不太清楚,公司小王負責這個事兒,讓她和你談。”實際上老闆脱離業務,也是對員工的一種授權和培養,即使有的業務老闆能輕易拿下,最好交給員工去做,給員工一個成長的機會。

2.提高開會效率

一言堂式的會議和七嘴八舌的會議效率都不高,提高開會效率也是管理的一部分,老闆要善於總結開會的經驗。

當了老闆以後,一個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會多了,按平均一天兩個計算,一年就是700多個會。會開多了,就慢慢發現其中的問題來。第一個問題是我在上面説,員工在下面聽,但聽完之後也就完了,是典型的一言堂,沒有達到讓大家出謀劃策的目的。第二個問題讓大家發言,結果七嘴八舌,在細節問題上爭來吵去,偏離主題,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這兩種情況,都會降低開會的效率。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做了些改變。一是限制開會的人數,只找相關的人,避免會上七嘴八舌的爭吵。二是做好開會前的工作,提前把不同的意見收集上來,避免會上浪費時間。三是選好第一個發言的人,一般來説,第一個發言的人基本上定了會議的調子,大家有個明確的方向。四是老闆不要先定調子,要最後一個發言。否則老闆説了,下面的員工就沒法説了。五是在員工發言過程中,老闆最好不要插話。因為老闆一插話,員工心裏會想自己是不是説錯了,要不要順着老闆説的轉個方向,就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六是會議要有記錄,很多時候開會完了,會上訂的事情很難執行,是因為會上沒有記錄,會後沒有督促執行。這是從上百個會議中得出的經驗,不知道對別的公司有沒有用,但我們執行之後,開會效率是大大提高了。

3.要用好GPRS系統

裝GPRS的目的並不是象舊社會的地主老財一樣盯着人幹活,而是通過這個手段讓大家養成一個工作習慣,但前提是要把這個意圖和員工説明白。

把現代科技引進公司化管理之中效果還是不錯的,比如公司考勤有指紋機、財務有金蝶軟件,很簡單也很方便。GPRS跟蹤系統是這兩年一直有爭議的管理手段,有公司認為裝了這個系統,是在監視員工的行動,會引起員工反感;有公司則認為這能大大提高員工效率,從而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對此,我比較贊同後者。以前我們公司負責送貨的司機很會偷懶,送完一批貨就跑回倉庫或者是找個地方去打牌,影響了配送的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每輛車上都裝了GPRS定位器。裝完之後,我把司機們召集起來開了個會,和大家説明,車上已經裝了定位系統,裝在哪了不告訴你們,目的是大家提高工作效率,多賺點錢。結果,公司的配送能力整體上升,再也沒人偷懶。我的目的並不是象舊社會的地主老財一樣盯着人幹活,而是通過這個手段讓大家養成一個工作習慣。但前提是,要把這個意圖和大家説明,不能偷偷摸摸

去幹,這樣發現員工的問題出罰人家,人家也不服。

4.給員工面子,員工才會給你面子。

威信和權威並不是靠嚴厲的手段獲得的,而是來自員工發自內心的尊重;給員工面子,員工才會給你面子。

説實話,老闆不好當,既要公正,還要當兩面派;既要威嚴,還要親民。有的時候在商貿公司中,老闆管得過嚴,什麼都按制度辦事也不行,那樣就沒有人情味兒了,也不符合中國特色的管理理念。所以在堅持制度的前提下,還要關注和關心員工,這樣老闆給員工面子,員工才會給老闆面子。我們公司有很多從偏遠地區過來的員工,他們吃苦耐勞,很是節儉。有個安徽籍的員工就是這樣,一年到頭就穿公司給發的工裝,吃得也很簡單。在年底發福利的時候,我格外交代辦公室給他購買了兩套名牌服裝。過年回來之後,這個員工表現得更出色了。所以作為老闆,每天在研究怎麼管人的時候,也要想想員工最需要的是什麼,給予他們最充分的尊重,你才會有威信,因為威信和權威並不是靠嚴厲的手段獲得的,而是來自員工發自內心的尊重。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4

第一、 嚴以律己。

當好班長首先要明確自己所負的責任,不但要對工作盡心盡責,還要不斷學習提升工作能力。當組長以來,我深感自身素養和技能水平的欠缺,一直不間斷的通過對電工之友、人民日報等專業書籍雜誌的學習,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堅持班前會制度,保證上級精神得到傳達落實,交待清楚當天的工作任務、具體內容和進度要求;現場條件和作業環境;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的性能和操作要求等,認真做好工作記錄,在安排生產任務的同時落實員工安全防範措施。作為班組長,就應該比別人多想、多做一點,多走一步,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第二,嚴格落實標準化班組,強化組員技能水平和政治素養。

班組員工在重點學習崗位技能知識的基礎上,全面學習市場經濟、現代科技、法律法規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習知識、追求發展、自我完善成為員工的自覺要求,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理念,使班組凝聚力不斷增強,員工技能水平和政治素養全面提高。

第三,嚴抓班組安全工作。

我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從查漏做起、從記錄做起、從點滴做起,把預防、措施、整改落實到實處,落實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使員工明確崗位安全責任,自覺遵守安全規章制度,開展安全隱患綜合治理等活動,構建班組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每年我都領導組員認真制定該年的安全工作目標。今年的班組安全工作目標是: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執行落實,紮實有效地抓好班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及安全隱患整改;重點抓好班組每週變電站和南船台區域的安全檢查、安全活動和現場安全監督;實現班組安全零違章、零事故,建設安全信得過班組。在我看來,這是對我推行標準化班組建設,嚴抓安全工作的一種肯定和支持。

第四,配合車間,做好維穩工作。

我十分重視這項工作,並積極配合車間,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使員工能感受到組織的關心,集體的温暖。有效地保持了班組工作的正常運行,促進了班組的和諧穩定。從最初的粗放管理,到現在倡導的“人性化”管理所走過的歷程。也深刻體會到了班組管理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今後我將不斷完善班組建設,從基礎工作入手,找薄弱環節,有計劃的開展班組建設經驗交流會,逐步提高班組綜合管理水平,為完成各項生產任務提供保障,做出更大的努力與貢獻。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5

土地是民生所繫,萬物之源。國土資源不僅是經濟建設必不可少的 物質基礎, 更是維護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重 要調控手段,是維護人民羣眾利益和社會穩定重要的保障條件。國土資 源問題關係到國家發展的宏觀戰略,關係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我國 是一個土地大國,幅員廣大、地域遼闊,但我國並非一個土地強國,人 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中國耕地面積只有 18.51 億畝,人均 耕地僅有 1.43 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40%。近 7 年來,全國耕地減 少了 1 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量的 5%以上。其中,生態退耕 62%,農業 結構調整 18%,建設佔用 14%,災害損毀 6%。由於人口分佈不平衡, 我國至少有 1/3 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 1.05 畝, 666 個縣低於聯合國制 有 定的 0.75 畝的警戒線,463 個縣低於人均 0.45 哈爾濱人才網畝的危險線。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xx大精神的核 心是科學發展觀,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涵即是堅持可持續發展。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就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 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 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 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這是基本國情。特別是隨着經濟快速增長和 人口的不斷增加, 能源、 水、 土地、 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鋭, 生態環境的形勢十分嚴峻。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增強可持續 發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生存 與長遠發展的大計。 堅持科學發展觀要求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土地。而要 保護土地,我們就必須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以下簡 稱《土地法》),因為它是我國土地政策的集中表現,是土地利用和保 護的根本法律保障。作為基層維穩部門,我們肩負着維護社會穩定和為 基層黨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的功能,這些功能決定了我們有必要學習 好 《土地法》 瞭解我國的土地政策, , 掌握土地利用和保護的具體制度。

今年也正值我國土地法制定 20 週年,因此,加強對《土地法》的學習 和宣傳意義重大。

《土地法》的第一章總則部分明確規定了我國的基本土地制度和政 策。

《土地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國的基本土地政策,即維護 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 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土地法》第三條進一步強調,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 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 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為了貫徹這一政策, 《土地法》詳細規定了土地 管理和保護的具體制度、各級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違 反土地管理和保護制度以及政府部門未能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法律責 任,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土地管理和保護的法律體系。

一、堅持保護和保障相結合的原則,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 在《土地法》中最為強調的是對土地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特別是對耕地 的保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指出,要大力節約和集約利 用土地,堅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也是實 踐報告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為了加強對土地的保護, 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法》第三章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 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 地的需求,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 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 少。同時《土地法》還規定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分級審批制度、國家 土地調查制度和國家土地統計制度等來實現對全國土地利用狀況的掌 握和控制,以切實地加強對土地的保護,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為了實 現對耕地的特別保護, 《土地法》用整個第四章規定了耕地保護的相關 政策和制度。

《土地法》 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 轉為非耕地。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 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 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

《土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 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採取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這些規定都確保了對耕 地的特殊保護。

保護與利用永遠都是一對矛盾,雖然它們有其同一性,但卻不可避 免地存在着對立和衝突。如何解決土地保護和利用的矛盾,這就要求我 們在實際工作中既要強調保護,同時也要堅持節約利用和集約利用。具 體要突出兩個重點,做到三個堅持。突出兩個重點,就是要突出資源保 護和保障。既要保護,又要保障,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在資 源的保護上,着重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和積極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和復墾、 復耕工作;在資源的保障上,要繼續破難題,保發展,積極想方設法, 確保符合產業政策的各類項目用地, 真正做到有保有壓。

做到三個堅持, 就是一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二要堅持依法規範管理;三要堅持完善 體制,提高素質,加強隊伍建設。堅持集約、節約用地,要進一步把好 土地閘門,進一步提高各類項目用地的門檻,嚴格把好投資密度關,同 時要加大對閒置土地的處置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堅持依法規範管理, 就是要嚴格執行各項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依法、規範地抓好各項國土 管理工作。

堅持完善體制, 提高素質, 加強隊伍建設, 進一步完善體制、 機制,通過各類學習、培訓和工作實踐,進一步提高國土管理隊伍的素 質,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打造過得硬的國土管理隊伍。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6

按單位總體工作要求,我從管理、工作、生活、學習四個角度認真學習了《6S督導師實用手冊》一書,讓我進一步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與工作技巧,並深深感悟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它是當前國際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是企業實施人本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不僅可能改善我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個人行為能力,影響着單位的長遠發展。

所謂“6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教養、安全六個項目。整理即是分要與不要的東西,職場除了要的東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整頓:任何人所要的東西都能馬上取出,減少尋找;清掃:將看得見及看不見的工作場所清掃乾淨,保持整潔,無垃圾的狀態;清潔:貫徹整理、整頓、清掃;教養:由心態上養成遵守規則,並正確去實行的習慣;安全:保證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之基礎。通過學習我個人認為,“安全”是6S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可説,推行“6S”管理是我單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

發生安全事故的四個要素:

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

物——物的不安全狀態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

環境——生產環境的不良影響人的行為和對機械設備產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構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發生間接的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管理對人、物、環境都會產生作用和影響。

其中,“6S”的前四項是對物、環境等生產要素進行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管理。例如在單位檢修庫、設備庫、整備場,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後,通道和休息場所不會被佔用;工件的放置符合“五限”;工作場所幹淨、整齊,使物流一目瞭然;道路通暢,各種警示明確;職工正確使用各種工具,按規定對設備、設施進行保養與檢修,能預先發現存在的問題;各類救援、救護設施齊全,位置明確。職工通過對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的貫徹執行,不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清潔優美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並且養成遵章守紀的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這就是所説的“人造環境、環境育人”。實現了“6S”的前五項,自然最後一項安全也就有保障了。因此,環境、物的狀況對人的安全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人的安全行為除了內因的作用和影響外,還有外因的影響。環境、物的狀況對勞動生產過程的人也有很大的影響。環境變化會刺激人的心理、影響人的情緒。甚至打亂人的正常行動。物的運行失常及佈置不當,會影響人的識別與操作,造成混亂和差錯,打亂人的正常活動。

即會出現這樣的模式:環境差——人的心理受不良刺激——擾亂人的行動——產生不安全行為;物設置不當——影響人的操作——擾亂人的行動——產生不安全行為。反之,環境好,能調節人的心理,激發人的有利情緒,有助於人的行為。物設置恰當、運行正常,有助於人的控制和操作。環境差造成人的不舒適、疲勞、注意力分散,人的正常能力受到影響,從而造成行為失誤和差錯。由於物的缺陷,影響人機信息交流,操作協調性差,從而引起人的不愉快刺激,產生急燥等不良情緒,引起誤動作,導致不安全行為。要保障人的安全行為,必須創造很好的環境,保證物的狀況良好和合理。使人、物、環境更加諧調,從而增強人的安全行為。

每個單位都希望實現安全、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的生產目標,推行“6S”管理能夠真正做到人、機、料、法、環的有機結合,是創造優良環境、穩定產品質量、保證生產安全、提高員工素質、維護生產秩序、強化生產管理以及培養良好職業道德和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形象的必要條件。因此,我認為實行“6S”管理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

總之,6S其實也可説是一個行動綱領,具有起承轉合的內在次序,並且與TQC一樣,強調人的因素、人的意識,同時又體現了在諸如ISO9000等管理體系要求中強調的“規範化”或“文件化”的因素。6S看似簡單卻精而實用,它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不可多得的良方,同時也是改善個人工作生活素質的祕訣。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7

有一天心血來潮在書架上想找一本書看看,突然發現書架上那本行裏要求我們學習《卓有成效的5S管理》一書,出於好奇就隨手翻了起來,這一看不要緊,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書中內容通俗易懂,貼近現實。它讓我明白5S管理與其説是一種方法,不如説它是一種文化。

五常法則包括以下五大重點:

1:常組織——將多餘物件棄掉或歸位,分層管理儲存物,儘量減低存量。

2:常整頓——將物品、文件分類擺放,目的是能在30秒內拿到,提高效率。

3:常清潔——每個人都有清潔的責任,並有負責的範圍。

4:常規範——保持貯藏的透明度,視覺管理,清晰易看。

5:常自律——持續自律地執行上述四常。

看似簡簡單單的五常法則,但通過職工全員對現場環境的改善,來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標準化操作,進而養成人們的良好習慣,形成好的文化和素養,來達到優化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目的。通過小到對個人所有事情的整理,大到對勞動生活環境的整理,使複雜、紛繁的事情簡單化、條理化。正所謂通過改善環境、享受環境,用環境育人。也許人生就是由這許許多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的。智者善於以小見大,從平淡無奇的瑣事中參悟深邃的哲理。他們不會將處理瑣碎的小事當作是一種負累,而是當作一種經驗的積累過程,當作是做一番宏圖偉業的準備。

5S管理效果果真會有書中描述的這樣好嗎?我也從工作中最簡單的清潔打掃入手,藉着總行來湖檢查的東風,我們對本網點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理打掃,把原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進行了清理,該扔的扔,該放好的放好。使裝修已較陳舊的網點還是有了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以致於有一天有一位客户對我説,現在你們網點看起來好象和以前不一樣了,感覺不錯。我很驚訝,我們一直認為我們網點因為舊,我們的這次清理是在櫃枱內的,也許客户是不會有什麼感覺的,然而還是有細心的客户發現了我們的變化。客户希望能在整潔舒適的環境中辦理業務,我們更願意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希望在工作中順手就能找到所需要的傳票、工具。於是,我們又組織員工對身邊的傳票進行了整理,把不常用的放在櫥裏,把常用的放在手邊,然後是每天開業前先整理好,通過幾次整理也使員工們養成了天天整理的好習慣,這樣一來,什麼東西不夠了就會馬上去請領,每個人也都有了這樣一份責任心,員工在這良好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不僅提高了業務的操作效率,而且員工間的關係也更融洽。也許這是五S管理的一個小縮影,也正是這樣一個小縮影,,使員工的意識、習慣和修養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和提高,她們也經常地對身邊的環境、物品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並慢慢地成為一種工作習慣,不知不覺中使自己的個人素養逐步提高。5S管理也就是這樣一步步的深入,從教養入手,終於教養、品格,以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為個人的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品格基礎。

5S管理不是空洞的教條式的管理。5S也不是各自獨立、互不相關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整理是整頓的基礎,整頓是整理的鞏固,清掃顯現整理、整頓的效果,而通過清潔和素養,則會形成整體的改善氛圍。如果我們進行了嘗試,我們就會覺得真的很實用,我曾經在家裏做過這樣的試驗:我以前一直捨不得亂扔東西,儘管我知道有許多東西我不會再用,有些衣服我也不會再穿,但對還是放着,以致家人對我意見多多,這次我把家裏一些不常用的東西及時做了清理,也把一些好幾年不穿的衣服清理出來扔掉,結果真的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櫥裏衣服雖不多但整齊有序很快能找到,家雖小,但感覺很清爽,舒服。家裏人雖不知我是那根筋搭牢,會下這麼大的決心進行清理,但絕對是拍手叫好。所以我也在想,如果讓5S管理滲透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家單位、每一個人,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將會更加舒暢,內部溝通將更加完善,工作質量和效率也會不斷提高,大家都會更自律、積極地面對工作,面對生活。實施5S管理,要從每個人做起,要從身邊的每件事做起,要做到持之以恆,防微杜漸,這樣,5S的管理效果也出來了!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8

看到過這樣兩種管理。第一種:一位領導發現了地上有一張紙,有礙觀瞻,是衞生工作的不到位,然後馬上叫來相應的分管負責人,告訴他必須要整治這種現象,並立馬處理,那位負責人也馬上召來相應的負責人,告訴他那個地方的包乾工作沒達標,要立刻做好,得令的責任人又叫來打掃這個地方的人,要他現在就去把那裏的衞生搞好,那個人叫上三個工友,拿了不少衞生工具一起到了那個地方,看到地上就一張紙,彎腰撿起扔進了垃圾箱,然後收工,然後逐級上報。第二種:一位領導發現了地上有一張紙,看到旁邊沒有打掃的人,就自己撿了起來,扔進了垃圾箱。

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像是一個笑話,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這不是哪個單位的事,而是很多地方、很多單位和部門都普遍存在着的問題。比方説第一種管理就是典型的人浮於事,部門太多,機構太多,官僚太多,臃腫而低效,造成了人力的浪費,説不定還要開很多的會才能解決諸如像撿一張廢紙那樣的小事呢。而第二種管理則更顯得人性化,更體現出高效和領導者的躬行,而不像前者一定要擺出個領導的架式來。富於意味的是第一種管理方式在國內比較盛行,而第二種管理方式在國外比較常見。

從表面上看,第一種管理完全是在進行規範的動作,是制度化的體現,是用近似於法制的苛刻和嚴肅來整頓日常的每一個細節,是軍事化的操作,是最嚴格的自上而下的層級式管理,而第二種卻顯得像越俎代皰式的工作方式,更像是自我作賤式的管理。實際上呢,人們都喜歡第二種管理模式,因為它體現了高效。當一件事情可以在幾秒鐘內解決的時候,而我們卻要用幾小時的時間去反覆摩挲它,豈不好笑。

不過,現實生活中第一種管理方式卻被一再地強化。這不僅是因為符合實際,還因為行之有效。實際的情況是當有人得知自己掉上的紙會有人主動將它撿起來而無人怪罪於自己時,更多的紙就那樣掉下來,當然打掃的人不太會這樣做,其他的人卻往往這樣幹了。慢慢地,紙的問題也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而領導自己也是不可能總是去撿紙的。而相反的是,當有人得知為了一張紙竟然讓最高領導都知曉自己的失職了,打掃的人自是不敢再有任何馬虎,更認真地打掃,同時也絕不會放過與自己作對的丟紙的那個人。自此,扔紙的人也再不敢放肆了。而且,可貴的是自上而下從此人人養成了一種自律的習慣,懂得了按上級要求、意圖、指示、想法行事的道理,何樂而不為呢?

不同的管理造成了不同的結果,喜歡哪一種的自然選擇哪一種作為自己的方式。不過,我也聽説那個彎腰撿起廢紙的領導還在後來的會議上提到了這件事,那種肅整的秩序倒還是非常可靠。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篇19

李強老師的演講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他不虧是著名的演講老師,他的每句話發自肺腑,挖掘出了埋藏心底的一份力量。

我在平時工作中做得不夠努力,不夠優秀,對待工作必須踏踏實實,有責任感,聽了李強的演講,燃起了工作的激情,努力端正工作態度,一個人工作的過程應是提高自我的過程,如果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完善自我,則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我們應始終抱着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去對待我們的工作,積極和羣眾溝通,把農村工作做得更好。

為自己工作,體會工作的樂趣。如果不明白工作的目的,沒有好的工作動機,很難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只有認識到是為自己而工作,才不會懶惰,才會努力地做好工作。

對待工作有進步、有創新、有發展,要幹好工作還必須搞好人際關係,有人脈就等於有資源,有資源和資源合作才能更出色地幹好自己的工作,人脈是事業成功的基石。

李強老師任何一句話對我們來説都是寶貴的財富,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説的、寫的都沒有用,最重要的行動起來,為了把工作做到更好,讓我也一起行動,將會努力地工作,努力把我們監測工作做好!

一、珍惜自己的工作。今天,在我身邊,有數以萬計、剛剛走出校園艱難擇業的大學生,也有很多下崗的員工,而我很慶幸,擁有一個可以為之奮鬥的企業,擁有一間窗.明幾淨的辦公室,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説句實話,我感到非常的幸運,不用穿梭在人才市場,忐忑不安、焦慮不堪的去應聘。李強老師説得對:我們應該對我們公司感恩,對我們領導感恩。在這裏,我感謝山木給了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給了我一個發展自己的平台。

二、工作心態的轉變。以前我也和一般人想的一樣,到公司就是為了好好的工作,努力的賺錢。是李強老師的“心在哪裏,收穫就在哪裏”這句話點醒了我。曾經聽過一位教授講課,説過這樣一句話:人人都説水到渠成,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渠道水成”。也就是説:只要努力工作,先把渠挖好,水自然就一定會到。推之及人,則是:來到公司,把心落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公司工作,自然自己也會成功。

三、做精做透才叫“長”。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黃金萍老師説:“黃金寶老師説你做事很細心”。我説:“我做的都是小事。”黃金萍老師就説:“把平常的小事都做好就是非常優秀”。當時我不是很理解,覺得沒有做過什麼大事,也不值得一説。聽到李強老師講的“把一件事情做精做透就叫„長‟”之後,我理解了:不能把平常做的小事情不當事,把這些小事情都做得完美了,那也會是我的“一技之長”。就和我們發簡章一樣,十幾年都如此,也是我們的一個特長,因為我們“堅持”,這個沒有任何人可以和我們相比。

四、我們的品牌不是靠老闆,不是靠廣告,而是靠公司每一位員工把螺絲擰緊,精益求精。雖然這句話是在一個案例的背景下説出來的,但是作為管理層,有義務把激勵自己的員工、管理好自己的員工,服務好自己的員工,儘量把任何的事情都做的流程化,讓員工嚴格按照流程來做事。

五、努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就像李強老師講的那個三個石匠的案例,面對同樣工作的三個石匠,有着不同的看法,而這不同的看法導致了三種不同的“結果”。而我要學習這第三個人,在艱苦的工作中錘鍊自己的意志,與同事的緊密合作,服務好我們的員工,對任何事情都要有責任心。不能簡單的為工作而工作,也不能為薪水而工作,做任何事情都用心,就像李總經常表揚常老師一樣,他就是對工作非常的用心,很多事情都是想在我們的前面,我應該向他學習。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工資背後藴藏的巨大成長和鍛鍊機會。在工作中,我要把自己定位於成長和快樂,讓自己保持快樂的工作。

六、工作態度就是競爭力。在公司裏,員工之間除了能力與智慧的競爭的同時,態度也在競爭。一個人能否從眾人中脱穎而出,固然需要他的能力超越眾人,更需要他的態度比別人更積極。不能説具有了某種態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們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態度。因此,我也會端正我的工作態度,讓其具備更強大的競爭力。

李強老師講:什麼是優秀?優秀的人才,不就是比你多幹一點,比你多發現一點,比你多鑽研一點,比你多有心一點,比你不計較一點,這些看似平常的“一點”,組成了優秀人才必備的素質,所以不要埋怨沒有人發現你的才能,只要你在工作中踏踏實實的幹,心有責任感,無論小事大事都全力以赴的去工作,並且點燃自己工作的激情,和團隊協調一致,端正工作態度,你的才華,會在人生的舞台上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gongzuofanwen/dlzy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