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通用5篇)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通用5篇)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 篇1

從朋友處借到《歲月如歌》一書,我就愛不釋手。封面上遼闊無比的藍天白雲,象徵着於老師的心胸與學識;於老師神采奕奕,仰望天空,雙眸充盈着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教育事業的追求。書拿在手裏是沉甸甸的,這不僅因為書中積澱着她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專家的豐厚經驗,彙集了四方人士對她為人為學的高度評價,更是因為它貯滿了於老師對教育事業、對語文教學特別是對她的無數學生深深的愛。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通用5篇)

因為朋友是個愛書如命的人,破例借給我一本書,我自然不敢拖太久,我很快就抓緊時間讀完《歲月如歌》。把書還給她後,我沉浸在於老師的教學世界中,回味於老師以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以火一般熾熱的真情,敍述了她七十多年的艱辛與奮鬥、傷痕與歡樂、追求與收穫,給了我巨大的心靈震撼。在我眼中,《歲月如歌》是一本大書,我從這本大書中讀到了很多很多……

我從這本大書中讀到了於漪老師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拼命向前的精神。她的一生,經歷了種.種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但她都闖過來、挺過來了。於老師少年時代,國難、家難接踵而至:日寇鐵蹄長驅直入,家鄉危在旦夕,父親帶領一家人外出逃難;1944年夏,父親又英年早逝,家裏一下子就像天塌下來一般。母親對五個子女説:“要活,就要靠自己努力,自己吃苦。”於老師從小就懂得了“只有奮鬥,才能生存;只有奮鬥,才能改變孤兒寡母的命運”。奮鬥成了於老師姐弟五人的生命線(後來,他們姐弟五人全部成了學者、教授)。

我從這本書大中又讀到了於漪老師充盈胸懷的無私大愛——對教育事業無償的奉獻,對學生深切的關懷,對青年、對後學者無比的真誠。於老師説:“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文~期間,接了一個亂班,她硬是用感情與責任把學生一個個找回來上課;有學生患肺結核病,家庭十分困難,她擠出錢(因為當時於老師家裏經濟也十分拮据)買特藥雷米封,讓他服用,控制了病情;有一次下鄉勞動,學生小蔡半夜突發高燒,於老師不顧自己腹部剛動過手術,揹着小蔡走十幾裏泥路送醫院……這樣動人的故事在於老師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吉有多少啊!於老師深情地説:“只有把愛播撒到學生的心中,他們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我從這本大書中還讀到了於漪老師一直跟隨時代奮力前進,從未放慢思考的腳步,從未停歇執着的追求。《歲月如歌》確是一本大書。她的字字句句都是從於漪老師血管中噴湧出來的心中的歌,那麼樸素、真誠,飽蘸感情,充滿哲理。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 篇2

曾經多次觀看有關介紹於漪老師的錄象,也曾親自聆聽過於老師的報告,今天,手捧《歲月如歌》一書,更如同於老師就在對面,娓娓道來,一清如水。書中於老師回憶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畢生從事語文教育的思想軌跡,為我們青年教師、為教育事業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於老師坎坷一生,研修一生,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一路上,她“堅信經歷汗水才出能力,有無運氣亦當自強。”在於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她以對祖國、對人民、對學生的無限的愛,以她的聰明才智和過人的毅力,以她無私的奉獻和人格魅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很多榮譽,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於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育思想使我感觸很深。她一輩子與語文結緣,終於“人的語文能力是從哪裏來的”。於漪老師的課堂結構的最大特點就是“教無定法,學無定式,變化多姿,靈活多樣,從來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模式”。因此,於老師被稱為“沒有固定模式的特級教師”。這種獨具特色的、沒有固定模式的個人教學風格,可稱之為“無恆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基於對語言教學多功能的認識,組成了一種立體化的課堂結構。因此,這“無恆”,就是“常將講、思、答、議、評有機結合起來,常取啟發式、學導式、自學式、三主式等有效模式之長而自成風格,獨為一體”。於老師創立了“點、線、面、體”教文育人立體教學體系,“點”即課文,每課必精心設計;“線”即文體,即成序列又統籌兼顧;“面”即全局,對目的、任務、內容、訓練作總的科學安排;“體”即文章的文與道,情與理、內容與形式、思想性與藝術性,彼此交融,熔於一爐。

於漪老師語文教學觀的核心就是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相信他們有巨大的學習潛能,相信他們有無限的創新能力。幾十年來,於老師一直恪守這種信念,一直用這樣的信念鞭策自己,教育學生,所以她的語文教學才能取得令大家信服的成就。

於老師對育人有一個全面、具體的認識,她把育人的標準定位在明日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和德才兼備的要求上。她善於正確處理育人和教語文的辯證關係。她認為,如果離開了對人的培養,語文教學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於老師主張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教學既要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説能力和思維能力,又要使學生具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學、美學、文化的素養。正是在這種育人思想的指導下,於老師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培養出了眾多德才兼備的人才,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在於老師身上,我們可以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於老師説“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時代的活水,靠的是兩把利刀即學而不厭和努力實踐”,她教導我們教師身上要有時代的年輪和豐富的智力生活,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都要不斷學習,要學而不厭。在《歲月如歌》這本書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於老師那種好學不倦的精神。她以有限的業餘時間,在人類知識長河中涉獵之廣,簡直令人吃驚。她以一個非語文專業出身的大學生,轉行教歷史再轉教語文,學科的差異讓她感到自己專業知識的缺乏,繼而像海綿吸水、像磁石吸鐵,如飢似渴地探索和開發知識的寶藏。她以親身體驗告訴我們“讀書樂無窮”,告訴我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用她“一輩子學做老師”的經歷告訴了我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深刻道理。

於老師還告誡我們“只有對學生真心一片,才能與學生心心相印。”作為老師,要和學生的心絃對準音調,要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學生”,備課時要充分備學生,讓“教”在學生身上起作用。於老師説“要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薰陶感染學生,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撒下美好的種子”。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走進孩子生活的世界、心靈的世界、知識的世界,以心換心、將心比心,多進行心理角色的置換。孩子畢竟是孩子,有淘氣的,有性格倔強的,有個性內向的,每一個孩子就象一個大問號,要尊重每位孩子的與眾不同,教師就要善於去觀察他們的個性、挖掘他們的潛能,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

於老師虛懷若谷、嚴謹治學的態度尤其令我欽佩。她在語文教學上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她以火一般的熱情,以勇往直前的氣魄,以過人的智慧和膽識,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條有理論深度,有完整體系,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語文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她被評為上海市的特級教師,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當之無愧的。然而在榮譽面前,她不但沒有陶醉,反而更加虛心了。她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機遇,歸結為組織的培養和信任。於老師在自己成為特級教師後,下了這樣的決心:“一切從零開始,邊幹邊學,邊學邊幹,追求卓越,努力縮短”實“與”名“的距離,向名副其實的目標奮然前行,不辜負組織的培養,不辜負學生、家長、社會的期望。”

掩卷沉思,實為身邊有這樣的榜樣而慶幸。作為教師,我才剛剛成熟(受長輩指教,改為成長起來),今後的路任重而道遠。我將永遠以於漪老師為榜樣,銘記於老師“胸中有書,目中有學生”的教誨,學習於老師虛懷若谷、嚴謹治學的作風,用好於老師所説的“學而不厭和努力實踐”這兩把利刃,向着心中的理想而奮發前行。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 篇3

十多萬字的精湛文字一氣呵成,詳細記載了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教育家於漪老師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的人生心得,她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園地,在語文教育、學校管理、教育改革和社會活動等多個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產生重大影響,書中她着重回顧了求學和從教生涯,總結了自己不斷學習、深入思考、勇於實踐的歲月人生,既有一個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心得,更有一位在逆境中成長、不斷奮鬥的教育家的教育思考。書中寫到:教師的思想、道德、言行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在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是啊,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在處理學生事務時,要善於傾聽,不“先入為主”。當一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總想找值得信賴的人,特別是心目中尊敬的老師一吐為快。這時,我們要靜靜地聽其訴説,然後再耐心地交談,為其指點迷津,這樣學生會心情舒暢地接受老師的意見。如果老師對情況不明,又不聽學生訴説,就先入為主,説三到四,甚至捕風捉影,橫加訓斥,學生則會對你敬而遠之,那麼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教師要以德感生,不“以勢壓生”。為師者,平時一定要高風亮節,為人師表,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在學生的心目中逐步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這樣與學生談心時,學生才會聽得進去。如果平時為師者形象不佳,談心時還使用高壓手段,肯定要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僅使談心一無所獲,還會適得其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於漪老師的從教經歷、心路歷程、經驗成就和思想成果不僅成為教育系統的寶貴財富,同樣也成了我們每一位教師必修的教材。再一次認真閲讀了於漪老師的《歲月如歌》,在今後的工作道路上將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奮進。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 篇4

我有一本幸福的書,它是一本能帶給我幸福的書,他的名字叫做《擁抱痛苦》。它為什麼能帶給我幸福?因為它給了我信心。曾經我很羨慕那些記憶力好的同學,因為我總是用他們的兩倍時間 。隨着年級的升高需要背誦的也越來越多,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信心也就沒了。但是它卻告訴我與其花時間羨慕那些天才,倒不如做一個努力天才。不斷超越自己,也會想天才一樣和卓越。它讓我重塑信心,我感到很幸福。它為什麼能帶給我幸福?因為它教會了我遇事冷靜以及有一顆寬容的心。被誤解是一件痛苦的事,以前我常常會情緒激動,因而事後後悔莫及。那天中午,我忽然發現我桌子上發言積極章,一定是早晨忘記放筆袋了,説着便拿發言積極章起放筆袋裏了。一旁的劉心悦走過來,她説這是一場測你是不是她朋友的測試,然後認定我沒把當朋友,發言積極章是她的。我當時很生氣,我一直誠心誠意的對他,生日會請了她,買東西想着她,運動會也和她一組……還不能證明嗎?

我當時越想越激動,和他打起冷戰。我現在還很後悔,我也有錯啊我應該先看看是不是我的再放入筆袋。這本書有通過小例子只告訴我當遇到被誤解是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不良情緒所牽繞。以免小事化大。要冷靜思考為什麼,要冷靜思考為什麼會被誤解。其次就是要寬容,原諒別人。 …………

這本書帶給我了許多幸福,他教會我感恩、分享、關愛、自信、寬容、奉獻、努力。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無可避免的會遭遇到“成功”的另一個朋友——“失敗”。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我們習慣的態度是恐懼、抵制、難以接受。然而,對於失敗與拒絕,為什麼一定是令人難受的呢?為什麼就不能只是一點點令人不舒服或者搞笑的,同時又是令人興奮的、令人振奮的?雖然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行為,但我們完全可以全面掌控自己的反應。我們完全可以決定把我們接受到的每一個拒絕,我們遇到的每一個障礙,都變成給我們增添更多力量的東西,那會如何呢?如果一味地逃避拒絕,或者只是簡單地忍受,變成不辭辛苦地去擁抱拒絕,那又會如何呢?如果我們下定決心,把所聽見的所有"不"和碰到的所有拒絕,都變成激勵我們奮鬥和努力的事情,那會怎麼樣呢?——棍棒和石頭會砸斷我的骨頭,但是"不"絕不會傷害到我!

《擁抱痛苦》中之所以兩個時空的“我”會出現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實踐不同的“失敗和成功”模式:

現在的“我”在實行錯誤的”失敗和成功“模式:我們在中間,成功位於一端,失敗位於另一端。因此我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邁向成功,並且儘可能避免失敗。——這也是世人普遍認為的失敗與成功的模式;

而未來的”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明白並貫徹了正確的“失敗和成功”的模式:失敗是成功之路的中點標誌,它不是要我們遠離和逃避的一箇中點,而是讓我們實現人生夢想的一個墊腳石。

關於《歲月如歌》心得體會 篇5

暑假已經接近尾聲,面對我們的將是緊張而豐富的學習生活。在這個暑假髮生了許多有趣的事,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我首次的“打工生涯”——完成家裏10天的家務,而爸爸媽媽將付我10元,我的勞動報酬。

可是,我的“工作”剛開始沒多久,難題就出來了:我攥着媽媽給我的菜錢,來到市場。我東瞧瞧,西看看,哎!吃海鮮不錯,可是,這僅有的50塊錢,夠嗎?我悻悻地離開了海鮮區。唉!真是的,吃什麼好呢?想到我平時對媽媽買的菜還不滿意,媽媽還天天變着花樣給我做好吃的,心裏還真不是滋味。作文

好不容易買到了菜,已經是10點多了。我趕忙來到廚房,為午飯做準備。我先切牛肉,“哎呀!”刀像箭一樣,呼地一聲從我的肩膀旁溜過,差點“小命難保”。我心裏就納悶了:怎麼平時這把刀在爸爸媽媽手中這麼好使,刀我手裏就這麼不聽話了呢?我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牛肉切好。我再弄個“菜心炒牛肉”。先去洗菜心,結果可想而知:我又不會洗菜,不但不會挑選哪些該是好的,哪些是壞的,好不容易把它給弄清楚了,菜心還東一根、西一根地。我只好一根一根地擇好,放進盤子裏。接着就是放進鍋裏炒了。我先燒熱鍋,然後倒了一點油,再把豆角放進去,“茲……”,我趕忙把豆角翻了一個身,匆匆忙忙地把牛肉也倒進去……片刻,熱乎乎的菜出爐了,還好,這關還挺容易過的……爸爸媽媽回來以後,還誇我的菜煮得好吃呢!

我艱難地度過了10天的“打工生涯”,也拿到了我的報酬,從中體會到了打工的滋味,也明白了只要擁有了一雙手,就可以為自己創造出一條美好的人生道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wr6q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