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0篇)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0篇)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

現代人觀念開放了,對婚姻更加想的開,圍城進去的快,出來也快,熟悉了不久結婚,婚後不久又離婚,視婚姻如兒戲,這樣的人怎麼能夠理解愛的含義和生活的真諦?人海茫茫,兩個人有緣在一個圍城裏並不輕易,既然結婚了,就要相互理解,互相體諒,經營好這份愛,經營好一個家庭。大家都要相互謙讓,才不致讓對方有逃出去的念頭,試問哪些逃出婚姻圍城的人,你們都更好的找到幸福了嗎?你們回想往日的恩愛的時候就沒有後悔過嗎?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0篇)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是這樣,讀書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學一科愛一科,擁有對學習所執着的精神,有的人頻頻出錯,也很難學習好,他們厭煩唸書,老是覺得別人的成績如何如何好,卻不知道自己根本沒有用心學習過,直到成績單發下來的那一刻,才回想起來,自己並沒有用心,努力過。只恨世上沒有後悔藥賣,時光不能倒流。

就拿我們的上學情況來説吧,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有學習好的,也有學習不好的同學。有的同學覺得讀書需要付出努力,長大後才有機會出人頭地。走上工作崗位後,有的會認為來的錢不快,看着一些同學、好友進了黨政機關,權利帶來了實惠;一些人下海經商成功,經濟富裕。看着這些人別墅汽車、燈紅酒綠,心裏癢癢得十分難過,恨不得立馬辭職跳槽去撈一把。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知道黨政機關並不是那麼好混,人際關係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下海經商也沒那麼輕易,風險大,競爭激烈,壓得心裏崩潰時才想起上學時的種種美好的記憶,有雙休日,又有寒暑假,還有那麼多那麼多的好朋友在一起,我們一起歡笑,一起玩耍,一起努力,一起難過。看到這些我不由的想説: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珍惜這些年的學習時光吧,外面的世界要比學校裏複雜幾千幾萬倍。切記,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時光從來不等人。

最後,我要用錢鍾書愛人楊的話來結尾:“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抵如此。”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合上書本的最後一頁,還來不及遐想許多,滿腦子都是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時的情景。總感覺那末了的句號,並不意味着故事的終結,而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含着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那隻祖傳的老鍾大概是因為看到太多的人情世故,感歎之餘忘記了跟緊時間的腳步,所以才成了“時間落伍的計時機”吧。

初讀《圍城》,便被它細緻,生動,詼諧幽默的語言描寫給吸引住了,經典之句信手拈來——如描寫陸子瀟鼻子的一句:“鼻子短而闊,彷彿原有筆直下來的趨勢,給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進,這鼻子後退不迭,向兩旁橫溢。”再如描寫一位女明星的歌聲:“那位女明星的嬌聲尖鋭裏含着渾濁,一大半像鼻子裏哼出來的,又膩又粘,又軟弱無力,跟鼻子的主產品鼻涕具有同樣的品性。”等等不勝枚舉,讓人讀起來都忍俊不禁,這也正是《圍城》語言的最大特點,句句都暗含着諷刺。

《圍城》講述的是主人公方鴻漸留洋回國後與蘇文紈,唐曉芙之間發生的事以及去三閭大學旅途的經過,在三閭大學當副教授的經歷和後來與孫柔嘉結婚的故事。有人説,《圍城》寫的'就是婚姻就像圍城,“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也“説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但在我看來,裏面的圍城不止一個,婚姻生活只是其中的一個,大圍城套小圍城,小圍城裏再套圍城,人生就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圍城組成。譬如方鴻漸的大家庭裏妯娌之間明爭暗鬥,封建迂腐的繁文縟節,正是方鴻漸一直想要逃出來的一個圍城;再譬如在三閭大學教書期間所見所聞所親身經歷的教授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更是一座到處佈滿機關的圍城,幸而最後方鴻漸衝了出來,但是,衝出來的同時,他又步入了另一個圍城——與孫柔嘉結婚。就這樣無休止的出城,進程。

由此,我不得不想到我自己,我是一個學生,我的那座城堡有是什麼?是學校吧,我是城內的人,拼命地想逃出去,城外的人呢?是那些學齡前兒童,他們正無比興奮地期待着進入這座華麗的城堡,就像十幾年前的我一樣。這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在扣留我們十幾年後才放我們出來,不,應該説出去,然後,我們再滿懷希望地步入下一個城堡——工作。

人生,城堡,我們就在這一個個城堡間,進而出,出而進,周而復始,沒有止境。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由《圍城》自會想起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彷彿這句話在任何地方都能符合,對上。如事業,如婚姻等等。《圍繞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説,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説中的經典,是一部讀來如滋如味,回味無窮的奇書。《圍城》是一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歎。錢鍾書先生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一些帶有諷刺主義的幽默的調料,此書定有江山。因此,它是一部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卻述説着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故事主要述説了從印度洋上駛來的法國郵船白拉日隆子爵號在上海靠岸,小説的主人公是公方鴻漸一踏上闊別四年的故土,就接二連三觸碰到婚姻與愛情,小説以他的生活道路為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某些知識分子,生活和心理的變遷和沉浮。圍繞着生活、職業、戀愛與婚姻等問題,進行着一場勾心鬥角的傾軋和角逐。

對於整個在錢鍾書先生筆下的《圍城》能讓人靜靜的思考與回味,慢慢地思索、品嚐,從精彩的故事前後以文章的最後一句話結尾"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痛、笑,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前段時間,我看了錢鍾書的《圍城》,在這我談一下自己讀完這本書的感受。

《圍城》的確是一本好書,每次讀完它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好書也的確能讓我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找到一片閒暇的時光,讓自己緩解一下疲勞,使人在心靈上得到釋放。

書的確是一本好書,只是第一次讀説不出是哪裏好,沒結婚的人看《圍城》也許只是為了瞭解圍城裏的世界,結了婚的人看圍城也許是為了尋找一種解脱,心靈上的慰籍,但我看圍城卻是沒有目的的。

看過一遍時,覺得圍城裏面和圍城外面一樣的精彩,那時屬於學上時代的混沌與浪漫,那些追求愛情的執着與瘋狂,那些工作中的心計與假裝,那些婚姻的平淡與瑣碎……所有的這一切都讓《圍城》變的豐富。方鴻漸鮮明的形象,骨子裏透着封建文人的腐朽氣味,臉上卻掛着西式新派的風範,他活着沒打算,在隨波逐流中沉浮。

後來再看《圍城》發現方鴻漸並非初見那般,方鴻漸有着南方人的靦腆,又出生於不亞於中產階級的家庭,受良好的教育,雖然文憑是買回來的,他不是笨,只是懶不願學個正經的本本回來罷了。書中買假的文憑的事件足夠説明他的聰明,可惜聰明不在點子上。他不懂得世故,不懂得圓滑與融通,更可怕的是他很單純。單純這詞用來形容女子,女孩子便可用純潔或者安琪兒來説事,要是説男人單純,只能用無用來形容。他的好友,趙辛楣不也説他沒用嗎?但有一點,方鴻漸是一點點心計都沒有的。

以《圍城》作書名,作者要告訴我們不僅婚姻像圍城,生活、學習、工作等等更像圍城,我們一直都在兜圈子,重複的做同一件事情:找個籠子鑽進去,過了不久發現另外一邊的風景更美,於是又進了另外一個籠子,可最終我們也沒能逃脱活在籠子裏的命運。《圍城》也是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實的生活,每個人從開始懂事的那天起就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但真正實現的又有幾人?俗話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書中方鴻漸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他選擇了放棄,從這裏也看的出他的無用,是一個不願圓滑的人,守着內心的淨土,單純的同時又是孤獨的。起初他們滿懷希望的離開上海,準備好好在三閭大學大展拳腳,可結果卻不盡人意,原來一切都是偽裝的,大學中教師們個個勾心鬥角,工作不快,到處明爭暗鬥,看到這,我不禁聯想起現在的社會,社會就是一座無形的城,是一座我們無法選擇逃避還是面對的城,社會中永遠不可能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有的只是白的裏面參雜着黑的,黑的裏面似乎又帶那麼一點白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無依的,孤獨的。

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生活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生活在生活的四堵牆下過完一生,每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於你在這個圍城下活的是否精彩,假如你始終想着去衝出圍,那你永遠都會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的價值。

世間的人有千千萬萬,性格使然,方鴻漸是個好人,單純的人,也是如我一樣的人,因此我會鍾情於此書,我也不會揣摩人的心思與想法,也不會去想每句話的隱含意義。在學校這個相對單純的環境裏,我們要保持一顆乾淨、積極向上的心去創作這座圍城,因為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出於一座圍城之中。當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的美好,當城中的色彩變的柔和,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5

《圍城》一書當中作者以兩個親戚的形象為原型:一個志大才疏,常滿腹牢騷;一個狂妄自大,常自吹自唱。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自己的經歷,構造了小説的主人公方鴻漸。但有趣的事,作者的經歷由於方鴻漸的經歷大不相同:同是留學,但方鴻漸卻是在國外聊以度日,最後弄了個假文憑,回國後還要被人嘲笑;回到上海後,未婚妻已經去世了,要住在岳父家裏,在岳父的銀行謀事,寄人籬下;愛情來了,但去得也像來時那樣迅速,彷彿一切都只是一場夢;偶然中和辛楣成了患難之交,到了三閭大學後卻又要分道揚鑣;難得的婚姻在回到上海又有遭遇失敗,一切都好像沒有了終點。

對於方鴻漸而言,經歷過的苦與累,別人對他的嘲諷與怠慢,都磨光了他剛留學歸來時的才氣。在與唐小姐還沒有開始便結束的戀愛中,鴻漸受盡了失戀的折磨,同時也讓他看清了周經理兩夫妻的小人之心:一邊説着鴻漸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婿,若是將來鴻漸結婚了,一定要讓那女孩做自己的乾女兒,在知道鴻漸戀愛後,對鴻漸的態度卻變得越來越差,似乎鴻漸對不住他們已死的女兒。如此態度上的變化,難怪最後會鬧翻。當鴻漸收到三閭大學的電報後,即準備動身到三閭大學任職教授,路上與趙辛楣成了莫逆之交,揭示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半——孫柔嘉。即使在三閭大學的生活並不愉快,也在那裏與辛楣分道揚鑣,最後回到上海更是受盡了氣,與柔嘉的婚姻生活也不盡人意,但這就是圍城,一切都在重複着,沒有結束的一天。

對於方鴻漸,我佩服他的才氣,小説的上半部分中充分顯露了他的口才和餘人打交道時的圓滑。後來的生活遭遇使他受盡委屈,本應是左右逢源的留洋學生,卻被生活逼的脾氣暴躁,也已收回了自己的婚姻與事業,令人可悲可歎。

蘇小姐可以説是一位巾幗英雄,若是説鴻漸的學位是可以亂真金的黃銅,那麼蘇小姐的學位就是24K的足金。無論是修養還是學識,這位蘇小姐在小説的前半部分都代表了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形象,有學問,家世好,人長得也漂亮,就是年紀大了點。

蘇小姐喜歡鴻漸,這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了。她不喜歡看見鴻漸老是和同船的鮑小姐在一起,在鴻漸與鮑小姐在一起時她對鴻漸是冷淡的,等到鮑小姐在香港一下船,她便與鴻漸變得友好,事事為鴻漸着想。小説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明天,他替蘇小姐搬帆布椅子,有了些力,襯衫上迸脱兩個鈕子,蘇小姐笑他‘小胖子’叫他回頭把襯衫換下來交給他頂鈕子。”

回到上海後兩人便分道揚鑣,過了好久才再次來往。當鴻漸主動去拜訪蘇小姐的時候,蘇小姐對她的態度異常冷淡,那一次鴻漸碰到了蘇小姐當時的未婚夫趙辛楣。蘇小姐在辛楣面前説鴻漸的好話,惹得辛楣嫉妒,從此兩人便結下了樑子。鴻漸也在那裏認識了蘇小姐的表妹——唐曉芙,這個令他愛的痛苦的女人。後來的一段日子裏,蘇小姐與鴻漸的來往愈來愈頻繁,終於有一天,蘇小姐向鴻漸表明了愛意。鴻漸當時傻了眼,好久才恢復過來。隔天他在寄去的信裏表明了決絕之意。蘇小姐心灰意冷,與曹元朗結了婚。一年後,他們在香港再次相遇,蘇小姐已變成了勢利之人。

蘇小姐縱使學位高,家世好,但她身上卻有女人普遍擁有的嫉妒心理。在她與鴻漸來往時,她也千方百計阻止自己的表妹與鴻漸見面。在鴻漸向她表明自己已經心有所屬時,她又到曉芙那裏抹黑鴻漸,最終致使兩人的戀情告終。加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個充斥着名利的世界中生存,使她變得勢利,也看不起人。蘇文執也是可憐,自己的人生在她的嫉妒心和慾望的驅使下扭曲變形,也不只是活該還是可悲。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圍城》是錢先生的長篇小説,也是一部家喻户曉的現代文學經典。小説充盈,兼以理勝於情,是小説中的宋詩。

所謂“圍城”,如書中人物所説,是脱胎於兩句歐洲成語。英國人説:“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法國人的説法是:結婚猶如“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本書的主人公方鴻漸本來不知道有“圍城”之説,然而,當他聽人説到“圍城”,並且經過後來的坎坷,便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想法。”“圍城”是對一種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對一種心理意態的巧妙把捉。“圍城”所描繪的,乃是人類理想主義和幻想破滅的永恆循環。

古往今來,多少人都是從自以為天佑神助開始,而從意識到造化弄人結束。《圍城》中時起時伏,處處申説的,都是理想的不斷升騰和一再破滅。經常是事將成矣而毀即隨之,浪拋心力而已。許多人終身處於“圍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圍城”完全可以作為人類身處困境、屢遭挫折的象徵。錢鍾書先生旁觀浮生,思慮沉潛;指點世態,寄慨遙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讀者對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書風格幽默,妙譬可人,讀之頗可領略漢語文字的豐贍粹美。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着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裏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説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鍾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峯造極的境界。

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説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裏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説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7

“生”“死”“愛”是文學的經典母題,其中“愛”的主題更是散發誘人的芬芳,讓無數人想一探究竟。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關於“愛情”的永恆諾言,不惜用世界最華美最精緻的語言去頌揚男女之間那纏綿悱惻、欲説還休的隱祕情感,但他們好像都事先約定一樣,寫下的文字如筆下的情感一樣,朦朧、隱晦,讓人看得見,抓不住。這時錢鍾書寫下的《圍城》就算得上是“愛情小説”上的異類了,因為《圍城》裏的男女情感實在太坦白,太明朗,讓讀者感覺錢先生是想要打開天窗説愛情啊。

《圍城》我只簡單地把它當一本“愛情小説”。既然是“愛情小説”就會有男主角和女主角。可惜縱觀全本,只確定方鴻漸是絕對的男主角,女主角隨男主角的生活的改變也發生改變,倒不是説方鴻漸有多麼花心善變而是,而是生活實在是太有意思,變化萬千,不是誰想長相廝守就可以一生一世一雙人。船上相識的鮑小姐,對方鴻漸傾心的蘇紈文,可愛爽朗的唐曉芙,富有心計也是方鴻漸最後的選擇孫柔嘉,這些在最美年華里的女孩子和方鴻漸或正式或曖昧的情感都被作者用最直接明白的語言展示在眾人面前。

本該蒙着紗的情感被直接攤在世人眼前就沒有那麼美妙的感覺了,讀者在心底默默責怪作者不該把男女愛情寫的一針見血,一邊又忍不住暗暗學習。

比如裏面關於男女借書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論斷。男女借書是戀愛的開始,男人肯給女人買化粧品、衣服、首飾都不是用心之舉,借書就不一樣了。一借一還就有了來往,藉此可以大談特談,十分有利於感情的促進。這就有點像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了,白娘子在西湖上借了一把傘給同船躲雨的許公子,這就有了後面糾纏痴戀的一生。看起來錢鍾書真的很懂男女情感套路,都可以具體到做一件事來開始一段感情了。

再比如孫柔嘉可能很早就愛慕方漸鴻卻因為女子的矜持沒有直接告知,但從她步步為營成為方鴻漸的妻子來看,這真是個有心計的女子。孫柔嘉利用輿論,讓旁人都以為方鴻漸和她有着“非一般”的關係,接着用陸子瀟的追求逼出方鴻漸的嫉妒心更是如願以償成為了愛慕之人的妻子,儘管這段婚姻最後沒有給予雙方幸福而是成為束縛。

無論男追女還是女追男,《圍城》這本小説分析男女交往中的心理變化,都提供具體有效的實踐方法,是一本為數不多的“打開天窗説愛情”的“愛情小説”。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8

“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似乎始終貫穿着《圍城》這部小説,也成為這部小説的經典名言。

這部小説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方鴻漸海外留學回到家鄉,受到很多人的恭維,但其在留學期間遊手好閒,無心學習,並未學到真本事,只混到一個假的文憑,所以回鄉後並未得到高就,只在一個規模較小的銀行工作。

在工作期間與蘇文紈、唐曉芙發生愛情糾葛,無果。後跟着趙辛楣同孫柔嘉等人來到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後因種種原因回到上海,在途中與孫柔嘉訂婚。本以為結婚後生活會很幸福美滿,但終究因雙方家庭的關係與壓力和兩人性格的差異太多經常吵架,最後不歡而散。方鴻漸神經麻木,在睡夢中感到人生的諷刺與傷感。

方鴻漸的命運是幸運的,因為他早早的受到外國教育,接受西方教育,在那樣一個動盪的年代,他是走在時代前列者之一。方鴻漸的命運是悲哀的,因為雖然他出洋留學但學有學到真本事,只知道狂妄自大,自吹自擂,這是他命運如此令人惋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對世人的一種警告。

同時方家的一些封建禮節折射出當時社會還存在很多封建落後的現象。當方鴻漸回到家中不久,方父母便提出反對結婚自由,要早早的為兒子找一個媳婦。可見那種包辦婚姻的思想依然存在,真是令人恐懼,而且方鴻漸的兩兄弟的兩個兒子,一個叫阿醜,一個叫阿兇,説是為了避邪而取這種難聽的名字,真是笑死人!

方鴻漸命運裏的幾個女人。首先要提的是蘇文紈,一個出洋留過學,可謂是才貌雙全的人,可是她只是一廂情願而已,鴻漸沒有為了一個上流人者而失去理智。其次是蘇文紈表妹唐曉芙,或許方與唐結合後方的命運結局不會那樣慘,但因種種原因兩人各奔東西了。最後是他的妻子孫柔嘉。她是一個很平凡的女人,但兩人情投意合,相處得很好。只是雙方家庭的流言蜚語太多,兩人終被這種精神壓力攪得不得安寧。

《圍城》中的愛情。愛情始終是這部小説的主題。以方鴻漸為代表的年輕人無論是家處上流社會的,不富裕的,才華橫溢的,狂妄自大的不是滿腹牢騷、無心勞作的都向往着美好的愛情而且都被愛情纏得死去活來。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屢屢失敗。有的結婚了又受不了婚後的無自由的生活,有的沒結婚的又想早早進入婚姻生活。很多人都矛盾着、猶豫着、惆悵着。

有人説,要是在大學裏有機會談戀愛,就談吧,而且要談得烘烘烈烈!當你畢業後工作時,如果她和你談了三年而沒發現你有買車買房的跡象,你就完蛋了;如果你和她談了三年而沒有買車買房的跡象,你也完蛋了。所以,大學裏的愛情才是最純真的,最值得去追求的。

“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被圍困的城堡有很多種解釋,或許是封建禮教,或許是愛情,那些城裏城外的人便是一些熱血沸騰,想改變命運,依然尋找成功途徑的人。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本書主人公方鴻漸是個留學生,家境中等偏好,於是便有了些公子哥兒脾氣。那時候,出國留學已是中國的一大特色,留學生太多。物以稀為貴,留學生這樣多已經不值錢,似乎連質量也大打折扣,遠不如詹天佑們。方鴻漸雖無蠻橫無理的脾性,也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但他卻是個平庸的人。他志大才疏,常滿腹牢騷,也愛自吹自擂。這樣的人經歷了求學的艱難,婚姻的困惑,終於明白了:圍在城裏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想進來。這就是人生的特點。

一本優秀的小説是包羅萬象的,無論是誰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就在方鴻漸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似乎是志大才疏,放假時總是無所事事,愛好太多但都不精深,我就是生活中的方鴻漸。我想生活中的方鴻漸還不止我一人。《圍城》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九個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記憶裏,立碑立墓。"我也要讓現在的自己死掉,讓方鴻漸的靈魂從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來悼念,而用來警示,讓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我會放棄自己的懶惰和自卑,重拾勤奮與自信。

《圍城》中闡述的論點,不得不讓人深思,人們一開始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然而當努力爭取到了以後卻已厭倦,不能適應它。所以除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外,還要堅持下去,適應下去,包容下去。

《圍城》就像一位智者,我們能從他那兒學到很多很多。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利用閒暇時間終於把一直想看的《圍城》讀完了。或許是正好處於這一年齡段的緣故,讀完後也有了些許感悟。

首先,那些受舊社會封建壓迫的知識青年們是同現代人一樣對生活充滿激情與嚮往的,他們敢愛敢恨、敢作敢為。同時,他們也同現代人一般具有一些醜惡的東西,他們自私自利、冷漠。他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城中為自己的利益運籌帷幄……其次,正如書中的經典語句所述“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無非是好奇心的驅使,但當進入城中,發現城中無盡的束縛、無窮的壓力,便會馬上轉向下一座城。周而復始,人們永遠在各個城中徘徊而且樂此不疲,又何求當時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從而人們只能悲傷得在城中度完一生,終究難以擺脱命運的束縛,也着實使人感傷。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城也當由自己來規劃。我們既不能一心想着衝出圍城,我行我素,也不能完全受制於命運的擺佈。反而該用心經營自己的城,讓城變得美麗、幸福和快樂,但當別人進入自己的城便不願再出去。

全書語言詼諧幽默,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深刻揭示了當時社會風氣的污濁,對人性的醜惡、虛榮進行強烈的批判,全書對人物的描寫惟妙惟肖,僅用隻言片語便將人物性格刻畫的清晰可見,使人物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讀者眼前。全書藴含哲理深刻,值得我們去感悟、去體會、去深思。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周圍有許多書友推薦《圍城》,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書中所表達的意思經久不衰並沒有因時間而發生改變。在當今時代閲讀的我,仍然覺得受益匪淺,因為好東西不用你去記,它自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婚姻的圍城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無論是學業的圍城還是婚姻的圍城,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後悔。

可是每一個破碎的片段,在它本電台廣播的節目裏,有上文下文,並非胡鬧。你只要認定一個電台聽下去,就瞭解它的意義。我們彼此往來也如此,相知不深的陌生人。

書中的方鴻漸是不求上進只想隨波逐流地過日子的人,他既志大才疏愛又愛自吹自擂,不得不説錢鍾書先生刻畫的人物很形象,裏面描寫的細節現在回想起來都忍俊不禁啊。

而孫柔嘉則是很有心計的一個女人,書裏描寫着她一步一步引方鴻漸入局也是一大看點,她最大的成功是嫁給了方鴻漸,最大的失敗也是嫁了方鴻漸。

我比較喜歡趙辛楣的角色,對愛情,年少愛上蘇文紈,即使不愛了也不會在背後説不好的話,淺淺揭過,對朋友,他很講義氣也很會做人,於工作,他的能力強,在事業方面是個人才,我比較欣賞他的一個點,知世故而不世故。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志大才疏的方鴻漸,温柔伶俐的唐曉芙,冷若冰霜的蘇文風,暗藏心機的孫柔嘉……腦海中久久無法平靜,他們用自己的精神澆鑄了一座又一座圍城,卻又不斷渴望跳出圍城,這頗顯矛盾的舉動,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楊絳女士曾説過“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這句話便很好地為世人詮釋了“圍城”心態。

但轉念一想,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在圍城中度過?

我們身處應試教育的社會環境中,繁重的學業是身上不可卸下的沉重包袱。我們不斷地抱怨學業重,壓力大,卻又心甘情願地奮鬥着。這也許可算是典型的圍城心態了吧。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是虛榮、名利,亦或是有一份好工作,可以在這社會中生存下去,有一片立足之地。紀伯倫曾經説過“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致於忘了當初為什麼而出發。”便很好地説明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現狀。而在這碌碌的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失去的又是什麼呢?失去的,也許就是早已被你忽視的那一顆童心。英國作家赫胥黎説過:“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英國作家菲爾丁説過“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個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着名影片中國合夥人中有一句話:“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的心上。”這種.種的種.種,都向世人闡述了童心的重要性。而如今,昔日的童心已被如今的教育,生活所泯滅,所扼殺了。如果讓一個人選擇童心永恆,或是青春硬化,那個人也許便會選擇後者,因為後者更符合現代生活的節奏、方式,而前者,卻已被“幼稚”二字取代。這何嘗又不是座圍城。

“圍城”是人生必經的心理過程,是世俗的壓迫,是現代生活的負面影響,我不禁開始為未來擔憂起來……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很早就聽説過這麼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但是,很可惜,總是沒有機會拜讀這句話的出處——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前些日子,終於鼓足了勇氣,翻開了這本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説中的經典之作。讀此書之前,想着這40年代的作品,應該是爺爺奶奶的事了,也就是抱着瞭解名著的心態去欣賞下。總覺得大師的作品吧,肯定是生硬晦澀,至少是我輩不易讀懂的,要想讀懂,也要擺上好幾本字典在旁邊,才能有讀下去的勇氣。可讀完此書感覺完全不同,它通俗,從身邊瑣事娓娓道來,談話、吃飯、交友、戀愛、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種種細節,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正是在這些瑣事中,在這些微不足道的

細節中,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呈現在讀者眼前,是那樣生動,鮮活和逼真。方鴻漸的虛偽,趙辛楣的坦白,褚慎明的愛面子,蘇文紈的媚俗,唐曉芙的純真,孫柔嘉的狡黠,躍然紙上,讓人又愛又恨。

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傷害了蘇唐兩人,而又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瑣碎與無聊。而在三閭大學教學期間着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裏回到父母身邊時,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於這

隻手,逆來順受地承受朋友的施捨,義無反顧地踏入愛情陷阱、事業低谷,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除此之外,書中大量精妙的比喻也運用得非常巧妙,為小説的幽默效果增色不少。例如:洞察人情世故的比喻,“我發現拍馬屁跟戀愛一樣,不允許有第三者冷眼旁觀。”由此觀之,“盜亦有道”,馬屁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拍得來的,自有操作規程。剖析人生弱點的比喻,“事實上,一個人的缺點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往樹上爬,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標識。”這個比喻毫不客氣,一針見血,使人不禁汗顏,自慚形穢,把它作為“夾着尾巴做人”的註腳是最恰當不過的。描摹人物情態的比喻,“船又過了錫蘭和新加坡,不日到西貢,這是法國船一路走來第一個可誇傲的本土殖民地。船上的法國人像狗望見了家,氣勢頓長,舉動和聲音也高亢好些。”本體是法國人將到的西貢,喻體是狗望見了家,那氣勢、舉動和聲音何其相似。描寫人物複雜心情的比喻,“那時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不肯隨便施與。現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捨不得穿,鎖在箱裏,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悵自悔。”把蘇文紈表面自命清高,內心渴望愛情、渴望被人關注的心理描寫得入木三分。這些比喻簡直惟妙惟肖,其詼諧幽默的效果,真的讓人忍俊不禁,這些幽默的笑料背後隱藏着多麼深刻的諷刺意味!

當我讀完全文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於主人公的故事,對於整個《圍城》,讓人去細細地思索、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鑑賞。全文最後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好不容易看完了錢鍾書的《圍城》,心裏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感覺《圍城》好像不是小説,章與章之間一點聯繫都沒有,甚至即使跳着讀,也能知道文中的主要內容。不過,幸虧我沒有跳着讀,要不然就會漏過許許多多有趣、精彩的地方,就會捕捉不到錢鍾書大師的風采。

小説裏説方鴻漸的婚姻就像圍城,他邁進了就想出來,沒進去前卻有拼命的想進去,在克爾愷郭爾《非此即彼》中的一段話,恰如其分的反映《圍城》中方鴻漸的婚姻,乃至當今社會人類的婚姻,這話是這樣的:如果你結婚,你就會後悔;如果你不結婚,你也會後悔;無論你結婚還是不結婚,你都會後悔。嘲笑世人愚蠢,你會後悔;為之哭泣,你也會後悔;無論嘲笑還是痛哭,你都會後悔。信任一個女人,你會後悔;不信任她,你也會後悔。吊死自己,你會後悔;不弔死自己,你也會後悔。這就是一切哲學的總和和實質。

方宏漸,有一種見到美女就啥都望了的混小子,但,他也有好的方面,例如:語氣詼諧且具有諷刺。錢鍾書老前輩的這本書就恰好的影射舊時中國有關,楊降就説過“鍾書的《圍城》就與他自己掛鈎……”在這部書中,錢老的這本以“優美”的諷刺手法,照亮一代或數代中國人。

對於書中的某些場景和表現手法更是深有體會。

凡是讀過《圍城》的人,都會對文中作者那生動有趣的諷刺記憶猶新,讚不絕口。文中出現的人物,除了唐曉芙外,剩下的人都可憐的被錢鍾書那深厚的諷刺功力折磨了一番。其中,較有意思的就要當數范小姐了。聽説汪太太給她做媒,正求之不得,但又故弄玄虛,還在背後懷疑孫柔嘉,假得不得了。汪處厚夫婦請吃飯,她五點鐘才過就到汪家,還説不好意思,她自己比誰都急,把自己塗得花枝招展的,想盡可能地吸引趙辛楣的注意。見過辛楣以後,正像文中所説那樣“像畫了個無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圍在裏面,談話密切得潑水不入”。而且,范小姐像夫唱婦隨似的趙辛楣説這悶,范小姐就説:“可不是嗎?我也很少談得來的人,待在這兒真悶。”趙信沒有説他崇拜草魚,范小姐又搶着説:“趙先生,我真高興,你的意見跟我完全相同。”在回去的路上,她幾次設法要把方鴻漸、劉小姐支開,留下趙辛楣和她兩個人走。她一會兒説橋太窄,讓辛楣陪她走河底;一會兒説忘了手提包,讓辛楣陪她回汪家去取,使范小姐的性格躍然紙上,十分有趣。李梅亭在赴三閭大學的路途上所表現出的吝嗇心理也很精彩。啟程時,他搶着買低等船票,明明是為了自己省錢,説自己為了大家而受點苦,受點累,以騙取別人的好感。路途中,他捨不得使自己的新雨衣,找藉口用孫柔嘉的傘。他帶了一木箱藥品,準備在內地的學校賣個好價錢,沒想到,孫柔嘉居然生病了。這時,他也不肯給孫柔嘉仁丹服用,因為一包仁丹開封后就賣不到好價錢。但如果不給藥,就博不得同伴的好感,於是想出用魚肝油丸來代替仁丹的主意。因為魚肝油丸雖然比仁丹貴,但已開封的藥“好像嫁過的女人減了市價”,就不值錢了。他萬萬沒想到,吃了魚肝油丸的孫柔嘉,不但沒有好,還是病情加重,使人們不禁懷疑起李梅亭。錢鍾書對其他人的諷刺也很精彩,就不一一説了。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自己看看《圍城》,你或許會發現更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地方。

對於本書的男女主人公,我的腦海中方鴻漸只是一個玩弄是非、做事沒有頭腦,毫無原則、經不住誘惑的、可以説是個失敗的人。而孫柔嘉雖然看起來小鳥依人,沒有什麼主見的女人,卻是個較工於心計的人,是那種小小的身體裏藴含着強大爆發力的人。在全書的較後,方鴻漸在經歷了愛情、事業和家庭的失敗後,這樣感歎: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裏的孤寂,熱鬧裏的淒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彷彿一個無湊畔的孤島。我想,這不僅是方鴻漸當時的心情寫照,也是他這失敗的一生的真實寫照吧。另外,我十分感謝錢鍾書,因為,它是我看到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虛情假意。書中多次出現了恭維的話,開始我覺得十分看不順眼,認為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一見面隨之而來的就是恭維的話,如果是我聽了,絕對不和這個人交往。因為這反映出這個人對我沒有一點誠信。但是,我在文中發現了這樣一段,令我冷笑:顧爾謙看到了李梅亭的字,不斷的誇讚李梅亭一首能寫好幾體字。沒想到李梅亭笑着説:“我字寫得很糟,這些片子都是我指導我的學生寫的”。當我看到這時,想,看你顧爾謙怎麼下台。令我沒想到的是,人家顧爾謙臉色沒變,説:“唉,名實必出高徒啊!名實必出高徒啊!”。

《圍城》的確是本好書,每一次讀它我都會有新的感受,好書也的確能讓我在忙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有一片閒暇的時光,讓自己緩解一下疲勞,使人在心靈上得到解放。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前段時間,看《圍城》的人比較多,於是便函流行這樣一句話:“……”由此引申到各個領域,或曰:“城裏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其實不然,我願説:“我要站到城牆上。”

城牆上是不好站,稍不注意就會掉下來,因此,想要站好城牆,還得有些技巧才行。比如説,首先要有幾回攻城的經歷,才會知道各種利害關係。綜合考慮之後,就有了第一條件。第二要有戰術,這種戰術不是絕對的攻防戰術,攻城時要盡力狠打,等到城裏的人快要守不住時,就開始撤,然後又攻又撤。

由此而已,就既不會因進城而感到困惑,又不會因沒有進城而驚慌。這樣説來,要站到圍牆上的確需要一定的自控力。

由此聯想到本人。本人兩次殺入城內,當時的確興奮不已,不過,久而久之,城內日子實在不好過,就迫不急待地又殺了出來。從此以後,不願再殺進去,即使有時很想再殺進去,但想到各方面狀況,比如後備糧食、水源等等,又不再想去攻城了。

如果要説下去什麼時間攻城。那麼也許要等到經濟發展起來才行,在現階段,攻城難,守城更難。也就是説,現在時機不成熟。待到天時地利人和俱全,再攻也不晚。再説,城到處都是,有大有小,有好有壞。因此,更要慎重選擇才是。選好以後,要具體分析,研究,則可百戰不殆矣。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早聞錢老有才,暑假終於有時間細細品讀《圍城》。今日讀完,我對錢老的才學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圍城》引發的思考很多,光是題目就有些令人琢磨不透。對此,議論的人很多,我大多看了看,還是沒找到合意的。在自己的空間裏,得以發發自己的淺見,還望能拋磚引玉。

首先,《圍城》描述的是一個留洋生方鴻漸的回國生活。方鴻漸花着準丈人的錢,在國外消遣着日子,深知自己無才而無錢,無奈中回國慢慢尋事。在國內轉了一圈方知自己的地位像失事的飛機,層層往下降。留洋博士的虛名也逐漸被揭開面紗。之後事事不順,工作不起眼,生活落魄。而方鴻漸在這一下墜的過程中未嘗沒有期望,只是在自己的期望中又一次下墜。錢老自己在文中説道:“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説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方鴻漸的生活亦是如此。《圍城》是一本沒有結局的書,因為“圍城”也是沒有結局的。

我是這樣理解《圍城》這部書的:《圍城》裏寫的都是些虛無的故事,而這些虛無的故事又是現實的。這不得不佩服錢老精闢的學問。我以為這本書所啟發的是一個過程,一個希望與失望迭然而至的過程。法國的成語對“圍城”這個詞做了很好的詮釋,那便是:城裏的人想出來而城外的人想進去。這是很微妙的一種感覺,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有着期望。好比在做學生時,總羨慕成年人能不受管束;讀書時,總希望打仗(這樣就可以不用讀了);做老師的總認為老師的工資最低,工作量最大,最傷害身體等等,總希望能夠變成其他的職業;而其他職業的人(譬如我的父母)又總覺得當老師的輕鬆而沒有壓力,工作穩定福利又好……總而言之,就是從事一種職業的人總認為其他的職業比自己的職業輕鬆而薪水高,一類人總認為另外的一類人有比自己更多的權利,生活得比自己更好,所以,總羨慕別人的職業。然而真正到自己嘗試去做時,才知道並非如此。

“圍城”也是這個道理,城外的人總認為城內好,反之,城內的人又認為城外好。於是便盲目地嘗試,周而復始,仍對其他人充滿企盼。沒結婚的人期盼結婚,而結婚後又希望單身。由此一來,便結了離,離了結。結之前嚮往結之後,離之前嚮往離之後,沒有結局。並且不光是婚姻,我以為人一生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這個道理,都是這個規律。

早就聽説過,擁有理想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人要擁有目標,生活才會有意義之類的話。但是,當真正的目標實現以後又是否像自己所期盼的那樣美好呢?“圍城”的道理就是這樣。當你擁有自己的目標好比“進城”,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又發現不如自己所期望的,便是“出城”。“圍城”説白了就是自己不斷的追求與追求到之後對於成功的厭煩和不滿意兩者的不斷矛盾,不斷反覆,不斷轉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歷滿意與失望,開心與厭惡,執着與動搖等等,這構成了我們的思想和生活。換句話説,“圍城”的思想就是人類的精神世界。

讀完《圍城》,我想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鑑。例如在人生的困境中,我們所追求所企盼的東西極有可能都是虛假的。那麼,我們辛苦地去追求一些虛假的東西未免太不值得?而其實恰恰相反。人生的意義正在於此,在不斷的追求與希望之中,我們會經歷喜怒哀樂,追求得越多,所經歷的就越多,這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莫想一個目標或幾個目標規劃一生,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一個人在發展中所經歷的會不同,並且自己制定的目標實現時也未必和自己所期盼的相同。從這個角度講,悲觀一點,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最後,還是不得不再佩服錢老一次。或許此書還有更深的含義或寓意,但鄙人不才,僅能淺讀至此。《圍城》真是本好書,希望讀過此文的朋友有機會定要看看。讀了《圍城》,才會明白我們為什麼要義無反顧地追求與希望——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虛無。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圍城》是一部值得讀的著作。裏面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假期的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雖然偶爾也會有一絲漣漪,但始終掀不起什麼大浪。鞭炮,註定要在小孩子的手裏才能產生神奇的作用,就像是西裝註定要配上皮鞋才好看。此刻,屋門外,正是一羣沉溺在鞭炮魔法中的小朋友,我努力地把自己揉扁也不能擠進他們的圈子,或許,此刻來説,我就是那城外的人,而他們正是那城裏的人。不同的是,我想衝進去,而他們卻不想逃出來。

每個人都應必備一本書,不是語文書,也不是數學書,而是電子書。男孩子的電子書裏更多的是武俠玄幻,女孩子的電子書裏更多的則是校園言情,不巧剛好我的電子書里正有《圍城》。

《圍城》中最讓人歎服的莫過於恰到好處的比喻,這些比喻就像是平時和好朋友開玩笑,既不能開得太過分,又能有一種和諧氣氛的功效。

每個人的心裏是否都有一座城?

蘇文紈把方鴻漸放進了她的城,卻將苦苦追尋的趙辛楣據於城外,但最終卻將自己鎖在了曹元朗的城裏。方鴻漸因為蘇文紈未能進入唐曉芙的城,就像是戴望舒永遠也逃不了的雨巷。

無論是愛情的圍城,還是事業的圍城,又或者是婚姻的圍城,方鴻漸苦苦的追尋,就像是一隻笨驢子,以為每前進一步就能咬到眼睛之前、脣吻之上的蘿蔔。人生就是如此,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從一個希望走向另一個希望。

我不知道我心中的那一座城是什麼,或許是一個人,又或許是一個未實現的願望。

孩提時代,我希望我能像大孩子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下放風箏,然後剪斷手裏的線,放任它自由地飛翔。等到我成了大孩子,卻發現我向往的是那些過去了的,以前不懂得珍惜的童年時期,就算是我摔壞了什麼明貴的陶瓷也不會受到責罵。

也許,年齡也是我一生中的圍城。

曾經中學時的摯友,如此已走入了愛情的圍城。後來我才明白,年輕就是不斷的犯錯,然後不斷的改正,到最後已經不再去計較對與錯,因為對與錯根本就沒有定義,就像是一加一永遠等於二,而她和我卻已不再是我們。

我並不羨慕她們,因為每一座城裏都會有一道陽光,只要向着有光的地方走,就不會孤單。

每個人的心裏真有一座城,或許寬敞,或許委婉。走出圍城是我們在收到壓力和束縛時想的自救途徑,然而平凡的生活讓我們不得不在不同的圍城見選擇。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圍城裏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

錢鍾書用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語句構造了《圍城》。《圍城》獲得了超越年齡、性別和時間的認同,帶着悲歎、惋惜、失落的心情看完通篇小説,憐憫之情也伴隨而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人們要求思想開放,提倡自求戀愛,但人們心中的封建思想仍佔統治地位。就拿主人公方鴻漸來説吧!他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婚姻方面,都是失敗者,他成為任人擺佈的工具,自己毫無主見。從1978年開始,在黨的領導下,思想解放,改革開放已深入人心,並得到較好效果,但在大部分人們的思想中,封建思想仍有殘餘,處於現階段的中國青年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大,“父命難違”成為他們的“座佑銘,”根本不管父母的話是對與否,自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孝”。還有的青少年出身家庭背景不同,就以為這就是上天賜予的命運,無法改變,由此一味的沉迷現狀,而不知用知識和智慧去改變他們所謂的“命運”,難道這與方鴻漸的人生悲劇無區別嗎?

在當時,人們也提倡自由戀愛,方鴻漸對此似懂非懂,碰到真愛卻害怕逃避,在迷迷糊糊中卻與一個自己搞不清到底愛與不愛的女人結成夫妻,到頭來,落得孤獨一人,流露街頭,獨度餘生,這現象不僅在過去,在現在,甚至在未來也存在。父母離婚,為愛喪命,斷送青春,就連現在不處於這年齡的年青人也走向了“戀愛生涯”對於婚姻,人們的盲目、任性、自私、衝動而使這些例子重蹈覆轍,使現今的婚姻生活非常的混亂。從《圍城》裏看到《圍城》外,這不得不使大家敲響警鐘,對於一切一切,我們應慎重加慎重,提高自身素質。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不正是神州大地禍深寇亟,中華民族危急的年代嗎。日侵華七年,成千上萬的難民還在死亡線上掙扎,抗戰軍民還在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可《圍城》卻隻字未提。被名利、地位、勢力所蒙敝的人們,追求物質,忽視精神,在國家危難關頭還如此的沉迷、自私,那時的人啊,難道你們真不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嗎?過去已無法從歷史上刪除,為了彌補過失,不使歷史重演,這一重擔就落在了我們青年人身上,我們應努力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振興中華,做四有新人。

這説是我從《圍城》裏看到“圍城”外,從古“圍城”看往今“圍城”,總而言之,我們要吸取歷史教訓與經驗,使中國平穩、快速、健康的發展,使中國成為獨具一格的社會主義國家。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看錢鍾書的《圍城》我會不禁想起沈從文的《邊城》,兩本書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寫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不過結局是截然相反的,一個是悲劇,一個是喜劇。就像錢鍾書説的:“隨你怎麼把作品奉獻給人,作品總是作者自己”,從兩個故事的不同結局,我們可以想象他們的人生路。

在旅行的時候,人生的地平線在移近。翻開錢鍾書的簡介,他畢業於清華、牛津,從事於文學研究、翻譯,他和夫人楊絳的婚姻也很美滿,之中的辛酸我們不便亂加定論。跟他寫的小説一樣,故事的主人公方鴻漸和孫柔嘉從愛情到婚姻,從婚姻到為生活的點點滴滴吵吵鬧鬧,耍耍脾氣也很正常。有痛苦不怕,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不怕,過去的已經過去,記住現在最重要。

方鴻漸當初以為自己走進了唐曉芙的圍城,蘇文紈以為自己走進了方鴻漸的圍城,只是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在沒有窗前,想盡辦法逃出去,當知道逃不出圍城時,只好找適合自己的窗。

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為無志,到了30歲還狂,為無識。方鴻漸他為了能夠獲得家人,外人的認可,花了錢購買了“克萊登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卻又怕這怕那的,不像韓學愈那樣乾脆果斷做了就做了,又怕見不得人,最後被三閭大學請出了學校,韓學愈就不一樣了,拿着假學位、帶着外國老婆到高鬆年處求職,獲得三閭大學歷史系主任的職務,可謂功成名就。

既然害怕又何必這麼做呢,不是説,活呀活的痛快,死要死的乾脆,他猶豫了。在當時中國人瞧不起蠻夷,近代西洋人瞧不起東方人,而中國百姓高捧留洋學者,看看方鴻漸就知道了。一回國記者包圍,問東問西:報紙頭條都是他的回國,去巴黎、法國、美國等獲得的學位:又演講又做媒的,滿世界宣揚,就怕別人不知道。

不要説結婚要文憑,找工作要文憑,連買票都要證書,他們去三閭大學的途中,那接待他們的人,看到他們拿出的新聞編輯證,研究所證,祕書證,把趙辛楣誤認為誰時,點頭哈腰,阿諛奉承,盡説好聽的,就可以看出。證書好比人的一個人的外表,人人都喜歡穿得體面,有條不紊的人。

哲學家説: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好的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我們剩下的是什麼呢,可以想象。

秋天,秋葉隨風而逝,車輪碾過路面不留一點痕跡,風悉悉索索的吹着,葉飄然落下,可你找不到他來過的影子,他已把自己奉獻給了生他養他的土地。

圍城的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0

錢鍾書先生是一位大家,寫的著作大多是名著。而《圍城》則是他的代表作。《圍城》在近代就已提出一個現代人很推崇的婚姻概念——在圍城裏的人想出去,在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就如同婚姻一般,結婚的人有的想離婚,還沒結婚的又盼望着能早日成一個家。有人説:“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覺得不盡其然,這要看個人對婚姻的概念是如何,他們想從婚姻中得到些什麼。

《圍城》大致講述了三對人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第一男主角方鴻漸是一位潦倒的文化人,他出國全仗着家裏經濟條件豐厚,在國外混了幾年,什麼也沒有學到,最後是花錢在國外一所皮包學校買了一個文憑,就按期回國了。在回國的船上,他遇見了也是如他一樣在國外留學歸國的蘇小姐,蘇小姐就比他爭氣多了,在國外飽讀詩書,文憑也是正宗的。按理説,蘇小姐應該看不慣方鴻漸這種渾水摸魚的人,可是偏偏就是奇妙的愛情發揮化學作用了,蘇小姐與方鴻漸相互瞭解,待了一段時間後,竟然心裏有了他,默默的愛上了他。這讓方鴻漸措手不及。我們暫不談方鴻漸在船上與一位美貌的小姐有染,可是事實方鴻漸愛上了蘇小姐的表妹。這時書中的第二男主人公出場了,他就是趙辛楣。趙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很早就與蘇小姐認識了,而且一直在討好她,企圖得到她的芳心。誰知蘇小姐就是不領情,不與他交好,他也沒辦法。所以趙就把氣撒在方的身上,處處與方為難。方也沒辦法,他不好意思把事情全説與趙聽,只好吃啞巴虧。本來事情就要這樣不明不白的發展下去,蘇小姐屢次三番被方戲弄後,幡然醒悟,知道方對自己一絲心思都沒有,她憤然下嫁,嫁給了一位近代詩人。趙知道自己心願不成,又看到蘇嫁了一位不如自己的人,突然覺得自己與方同病相憐,與方結為了好朋友。並一同赴往外地當老師。在趕往外地的途中,方結識了趙好友的女兒,兩人在接下來的故事進展中結為了夫妻。這時書的高潮來臨了。它的重點是描寫方夫妻倆對愛情的憧憬、期盼、磨合和失望。故事通過一系列的描述,闡述了作者的觀點,雖然婚姻是每一個人都孜孜追求的,但是有大多數人卻沒弄明白婚姻和愛情的真諦,在圍城內苦不堪言,夫妻矛盾激化,彷彿進入了愛情的墳墓。

現今社會也是如此。大多數的電視跟蹤報道都説,一些青年朋友初嘗愛情時,都感受到了甜蜜。這時感覺是第一位的。他們失去了理性的思考。盲目地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結為夫婦後,發現生活圍繞着柴米油鹽醬醋茶,雙方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這讓他們悔不晚矣,又開始鬧離婚。

有一位現代文人説過:“婚姻是什麼,婚姻就是一個字——忍。”説得太好了,“忍”字頭上一把刀。由戀愛關係走入婚姻,説明此時兩人間不僅僅是愛情了,還有親情。有時在談戀愛時看不到的對方的缺點,這時明明白白的出現在眼前。當下我們不能慌,不能急,不能認為是對方欺騙了我們,因為這些都是消極的。我們只有積極的面對問題,才能想到好辦法去解決它。

走入婚姻,不僅需要愛,也需要勇氣。希望當下的年輕人,以此為訓,能夠掌好婚姻的方向舵,愉快地度過自己的婚姻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wnq9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