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通用16篇)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通用16篇)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

“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一次幻燈片事件,使他毅然決定棄醫從文,重拾兒時的記憶,講述求學之路。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通用16篇)

他,是魯迅,這本聞名的書,是《朝花夕拾》。

與別的文章不同,《朝花夕拾》沒有太多的修飾與誇張,讀作者的書,就像面對面説話一樣,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想,只是在字裏行間難免有幾個耐人尋味的字眼,藏着別樣的含義。

在《狗·貓·鼠》這篇散文中,魯迅先生描寫了他清算貓的罪行,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魯迅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

文中還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手法”,即對社會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尖鋭而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讓魯迅先生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日本留學的老師藤野先生――個子黑瘦,八字須,帶着眼鏡。

他對學生的關懷無微不至,幫魯迅先生修訂講義,教學嚴謹,誨人不倦,一絲不苟,不允許有一點差錯。在作者的眼裏和心裏,藤野先生是偉大崇高的,在今後的道路上激勵着作者前進。

是的,回頭望去,我們的成長道路中也有一位或幾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師,他(她)或許教你做人的道理,或許使你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在我們心裏,他(她)一樣偉大。

從每篇作品中,我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這種精神不會泯滅,它隱藏在黑夜裏,卻發射出温暖的光,照在我們這些閲讀者的心裏。我最佩服的是魯迅先生對於文學的熱愛,這種精神讓我體會到了文學的魅力。

魯迅對舊社會的厭惡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讓我感受到在黑暗中並不是只有黑暗,仍然有一絲光亮在暗暗地照着,而魯迅先生就像這一絲光亮,他用對文學的熱愛來照亮社會的黑暗。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2

在魯迅的世界裏旅行,我有了第一次的體會。

當我第一次讀《狗·貓·鼠》時,我看到了魯迅童年的天真和可愛,看到了他對老鼠的同情和對貓的仇恨。慢慢品讀,我品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書中“老鼠”代表着窮人和弱者,他們被鄙視,他們受苦受難,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嗎?只要我們獻出我們的愛和温暖,給他們帶來關心和幫助,他們的生活就會更好,他們的家庭就會更幸福。

因為愛,我們心緒難平;因為愛,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芬芳;因為愛,我們的靈魂才會閃耀。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在魯迅的世界裏旅行,我有一些感觸。

讀《五猖會》後,我深有同感,可以體會魯迅的心情。大人們總是在孩子感到歡喜的時候潑冷水,他們似乎從不理解我們的想法和感受,他們所做的只是督促我們學習、讀書和做作業。我們經常反駁他們,和他們爭吵,讓他們生氣。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學會溝通,和父母搭建起心靈的橋樑。有了理解,生活才會充滿歡樂;有了理解,家庭才會充滿愛。

在魯迅的世界裏旅行,我不停思索。

從《五猖會》出來,我來到了“長媽媽”的世界,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單純和親切,她的樂觀也打動了我。她並不富有,但她享受生活,享受她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而我們呢?在生活中,當烏雲密佈的時候,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黑雲壓城城欲摧”,樂觀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鱗開”。無論在什麼樣的厄運中,只要樂觀的態度,總能找到出路。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輕輕地嘗一口茶,感受着清香,在披着銀紗的月光下,我依然陶醉在作者對多彩的金色童年的描寫中。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3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敍事。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説明魯迅在童年裏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

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4

魯迅先生在晚年的時候回憶幼時的求學時光,想必心裏一定有一番趣味吧!“帶露折花,色相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夠。”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那樣,他的《朝花夕拾》就是如此。

《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介紹了許多自己的求學經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求學之路,在求學之路上也一定充滿了不少坎坷、困難和挫折。

讀着先生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青年魯迅在一家日本旅店,躺在牀上,為了不被蚊子叮咬,將全身裹進被子,只留兩個孔透氣的樣子。

我的求學之路並不像魯迅先生那樣,在吃住上沒有問題,主要在學習方面有很大問題。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的英語考試我只考了88分。我拿着試卷忐忑不安地回了家,媽媽狠狠地批了我一頓,説我讓家人丟臉,因為我爸爸就是英語老師。後來,我每天堅持不懈地朗讀課文,記單詞……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次考試得了93分。從此以後,每次考試我都取得好成績。

求學之路是坎坷的,困難的,令人難忘。

大家也看看《朝花夕拾》,説不定在書中能找到你的痕跡。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5

《朝花夕拾》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散文集,作者魯迅通過對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回憶及對恩師和故友的深切懷念,真實地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心路歷程,也從一個個側面描繪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社會的現實——從農村到城鎮,從故鄉到他鄉,從祖國到異國。作者從自己親歷的生活感受中讚美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封建舊俗及文化糟粕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諷刺和批判;對愛國知識分子收到的不公待遇給予深切同情並充滿憤慨;對胸懷博大的異國老師,則充滿敬愛之情……在《朝花夕拾》眾多的章節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狗·貓·鼠》和。

《狗·貓·鼠》是一篇雜文性的散文作品,魯迅先生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老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借對狗、貓、鼠三種小動物的描述引申,諷刺了時而“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貓一樣的“正人君子”,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如果是我們面對別人的攻擊,很可能早就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加了。而魯迅先生用諷刺貓狗的方法來間接的諷刺這些人,實在機智。

《二十四孝圖》我雖沒讀過,但從魯迅的文章中我也能看出來,這是一本具有頑固不化的封建思想、迫害人們的精神、宣揚所謂儒家“孝”道的兒童讀物。文章着重講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故事。這些事在當今看來,是再駭人聽聞不過的了。可這在魯迅的時代,卻被人們當成了給孩子看的孝道經典!想那天真的孩童就要被這種破書“洗腦”,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魯迅小時候也一定看過這樣的書,但是他不像其他的人一樣,他能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污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同時也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尖鋭的抨擊。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6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已的心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但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他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魯迅把自已的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説明他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的童年裏不是很好,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長輩們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長輩們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要告訴我們,把童年和青年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一些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裏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在《朝花夕拾》,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並不是題目吸引了我,也不是內容吸引了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故事。魯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説明了魯迅在童年裏的無知和單純,也寫出他在童年與一隻的貓的博鬥。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到在他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了美好的回憶。

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辛酸的,也是快樂的,我們的童年也像魯迅的一樣,無論過得好壞,它都會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7

坐在藤椅上,杯中的茉莉散發着沁人心脾的馨香,輕輕地瀰漫在身邊,手捧着那本淡綠色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散發出獨特的童真,隨着那一片片思念的雲彩飛向那曾屬於我們久違的世界……

晨曦中的鮮花故然綻放着嬌嫩的花瓣,喚發着淡淡的清香,頂着殘陽採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嬌嫩與芳菲,卻平添了一種遲來的成熟、風韻。這是魯迅先生的童年,一個沾滿碎屑的青葱時光。

魯迅先生是一個幸運兒,但同時也是不幸的兒,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的遊玩,他可以靜靜地聽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飄飄的冬天捉鳥……但同時他卻承擔着超越年齡的負擔,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着放棄,抑制自己的想法去背那些所謂的經典《鑑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紀的他就要着失去雙親的痛苦,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會着承擔一個家的重任……

或許,這就是那個沾滿碎屑的青葱時光。在這個時光中魯迅學會了長大,學會了承擔,學會了思索,而我隨魯迅也懂得了成長……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8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在自己的心裏大多數會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魯迅先生的這些文章,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又表現了他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我還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對當時所謂的一些"名人名教授"的不滿,對封建社會的批判。他憎恨封建社會。封建禮教不知道戕害了多少兒童,在《二十四孝圖》中,作者魯迅在兒時,很想成為孝子,可是在看了《二十四孝圖》後,"才發現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這多麼讓兒童們掃興啊!其中的"郭巨埋兒"被兒童們見了後,又有幾個不會感到害怕呢?封建社會宣傳"孝"道,又會起到多少正面作用呢?孩子們當然也害怕自己的父母,更擔心家景的好壞,甚至"怕看見我的白髮的祖母"。"卧冰求鯉"的故事,又會有幾個兒童願意奉行"孝"道呢?其中的"老萊娛親"最使人反感,"行年七十,言不詐老,常着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仆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我覺得老萊子固然有一顆孝心,只是用"詐"的方法逗父母開心。對於小孩子來説,他們願意聽的是故事,而不是於"詐"相關的事情。

他憎恨封建社會。封建迷信不知坑害了多少無辜百姓。在《父親的病》中,"名醫"們用盡各種"靈丹妙藥",可是父親的病依然緊緊纏身,一百塊錢的藥似乎無濟於事。其中一位"名醫"父親病入膏肓時,才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好幾年好幾次的一百塊錢出診費就換來父親更差的身體和一句無能為力……此外,"名醫"們的"靈丹妙藥"都是神祕的,與眾不同的,價錢自然都是昂貴的,然而藥效卻極為平常。

他想改變社會現狀,在"白話文運動"中,提倡使用白話文,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使中國文學邁上新的階梯,讓中國社會進入新的時代在這過程中,魯迅先生遭到當時所謂的"名人名教授"陳西瀅等人的批評和嘲諷。"妨害白話者的流毒卻如同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會死在他的肚子裏。"魯迅先生寫下了憤怒的話。

《朝花夕拾》像一顆明星鑲嵌在中國文化的無垠的天空中,讓我們瞭解過去的歲月,展望美好的未來,收穫閲讀興趣和寫作技巧。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9

寒假中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優美。在這組文章裏,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其中寫了許多關於少年兒童的事,使我在讀文章時,彷彿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學醫學時的老師,對作者非常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為人卻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他一一糾正作者筆記上的錯誤,“不但增加了許多脱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他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在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時,還擔心作者不肯解剖屍體。藤野先生真摯的愛給了在異國的魯迅極大的鼓舞,是十分無私和偉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來到了中國,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救死扶傷”成了他的使命。在面對即將爆發的戰爭時,他也毫不退縮,絲毫沒有回國的意願,而是堅持留在了中國,最終在為病人手術時不幸被感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醫生,他們都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奮鬥着,而且有着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這不僅讓我感動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們現在作為一名學生,的使命不就是利用這青春的大好時光好好的學習嗎?就像作者説得那樣:“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再繼續寫一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棄時,我們應想想身邊辛勤的老師時、我們應想想身邊含辛茹苦的父母時,便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這讓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學習的重要性,朋友,就請你從現在做起,用雙手去放飛理想的翅膀!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0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這本書,這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

《朝花夕拾》不只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味盎然,而且隨着年歲的增加,我們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味道來,這就是魯迅作品的魅力所在。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全書由《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等組成。

由於其寫作方式的優秀之處,這本書中的多篇文章也被編入國中的教科書內。

《朝花夕拾》共含十篇文章。其中有表達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説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範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僅體會到封建制度對社會對人的危害,也體會到了魯迅先生那對祖國熱愛,對人民滿腔熱血的豪邁氣概,我們要像魯迅先生學習,學習那俯首甘為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精神。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1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以一個成人的視角,追述了不少童年的往事;同時,這一篇篇散文都有着一個共同的主題:對迷信與思想的批判。這其中,要數明顯的,便是《二十四孝圖》與《無常》了。

要説中國人的問題,最令魯迅先生痛心疾首的就要數信仰(迷信)了。要説中國人所信,最普遍的,便是各種神明瞭。可要説是迷信,便有這樣一個問題:同樣的是信仰神明,宗教與迷信有何差距?

要論中國人的信仰,不如從宗教的本質説起。這世上的宗教有許多:伊斯蘭教、佛教等等。這些宗教都有同一特點:信徒們所相信的都是高於我們認知範圍的一個力量。

但是像閻羅王這些神鬼:我相信,真正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希望的人是不會相信如此荒謬之事的。為了自己現世的生活,與其説是相信荒謬的鬼神,他們總會選擇以自己的努力來換取希望,而不是寄希望於茫遠的事物。

那麼,既然如此,又為何有如此之多的“罪孽深重禍延父母”之事?這恐怕還是源於恐懼:不論是對未知的知識,還是對未知的生活。正是因為種種的未知,我們才會因自身的侷限性而轉而相信在我們之上的存在。我們的價值觀總是建立於自己的主觀思維之上。我們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或許是給自己希望的觀念。但是,我們對於那些自己不希望看到的,又會如何解釋呢?恐怕,我們選擇的就會是批評甚至排擠。

回到迷信上:我們為什麼不能迷信?宗教與迷信的分界線是模糊的,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迷信對文化的貢獻是近於0的。當我們思考死後靈魂的歸宿時(就算人真的有過靈魂,即使我們無法證明),我們又會發現,由信仰所發的“善惡”是十分模糊的:聖經中,一位親手殺死了無數敵人的士兵,朗基努斯,只因接觸到了耶穌基督的血,就得到了救贖。而那些本不應死的人,卻也因無效的“巫術”而丟了性命,而範愛農這樣的進步人士,卻也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相信我們自身的美德會在靈魂之中得以傳承,是對人性的肯定,但若是許多勤懇如閏土等人也因現世的不得意而沉迷於這種轉世的説法,那可就是國家的悲哀了。

諸如陳西瀅等學者所説的“公理”,恐怕也是此類的想法。但是在此想法中,它所包含的思想並不是有意義的學術探究思維,而是一種排斥。就像《狗·貓·鼠》中所暗示的,那些“貓”不過是虛偽且自命清高的。

魯迅先生的偉大,就是在於他敢於反對古老的箴言,探尋新的知識,並深入瞭解一些我們所未知的新生活。這種探尋的勇氣,就如同其他先驅一樣,他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他喚醒的是國人科學求知的好奇心,是真正的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在魯迅先生的時代,這種無知是潛藏在中國人的思維中的:二十四孝圖中老萊子那荒謬的行為,卻在百千年來被奉為百善之首——孝的一種,實在是令現代人不解。但是,若是看到現在的社會,不是依然還有“將肉麻當作有趣”的行為嗎?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更應反思,我們的迷信(不僅是鬼神,更是固化的思維方式)是否應該有所改變?而我們的道德標準,又是否應該提高:種種孩子不負責任,卻有家長來主動擔責的行為,是對我們心中道德標準的欺騙,這難道不更甚於老萊的行為嗎?

着實,現今的道德標準已有所改變,但是,我們仍應謹慎地避免迷信的怪圈。這樣,我們才能夠造出一個有着創新思維與自我調節性的良好社會。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2

魯迅常想在紛擾中尋找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他的童年猶如一棵梅花在河流旁快速生長,花朵紛紛落地的場景的美,流到鄉下,那花是又鮮豔又芬芳。魯迅的《朝花夕拾》跟他的內心一定是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魯迅的日子有歡喜又有痛苦,但都是給他留着那深刻而又完美的回憶。正如他的書《朝花夕拾》,就親筆寫了他的日子。

我讀者魯迅先生寫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了魯迅的童年的悲傷痛苦:那天晚上,魯迅的父親在地上保留着一口氣,衍太太讓魯迅把他爸爸叫醒,魯迅拼命的叫着,聲音震耳欲聾,他父親讓他不要叫,並且拼命喘氣,好一回才正常,魯迅又叫,叫到嚥了一口氣。

一切的感覺都是那麼痛苦,令人難受,因此我才會感動。尤其魯迅天真的相信別人,讀起來讓人覺得魯迅先生又親切又十分不聽話。

童年是有痛苦的,是那麼令人難忘呢!我的童年也有痛苦的幾次經歷。我家在農村,一次,我的親人逝世,我什麼都不知道,一直在那拼命的叫着,就算有人阻止,我也不管理,他説別叫了,説話的低微表示他奄奄一息,好久才喘過氣來。我叫着,一直叫到他沒氣了,就在那坐無聲息。我很後悔,當年沒有給他一個平的環境。我就從那時開始,再也沒有如此瘋狂。

現在的時代,老師與父母已學業為重,作業更是一大堆,我們哪有時間去管理這裏那裏的了。

童年已向我們一步步地離開,留下的也只是一些散落的記憶,還不如多讀讀記記《朝花夕拾》,體會魯迅的童年的痛苦與快樂。

拾起了朝花,就像拾起了父親死後的遺言,令我記憶非凡。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3

輕輕合上最後一張書頁,再看窗外已是夕陽西下。無限霞光映照着似水流年。腦海之中依然是故事情節,揮散不去。那是陳年往事中透出的青葱歲月,是難以忘懷的種.種情懷,是對故鄉親人的無限思念,是那一本《朝花夕拾》。

讀着讀着魯迅先生的故事,我彷彿也曾身臨其境,參與經歷過。親身到百草園中游玩一番,聽油蛉低唱,蟋蟀彈琴,品嚐美味的覆盆子;親身到三味書屋上了一堂意味深長的課;親眼看到了《二十四孝圖》和熱鬧的五猖會;親眼見到藤野先生在筆記上仔細批註;親自與範愛農談天説地,暢聊古今。

我現在才覺得百草園真是神奇,不僅是個樂園,連治父親病的草藥都能找到。長媽媽對魯迅先生的關懷備至令人羨慕。我是否也能遇到像藤野先生一般的老師,細心批畫添補出每一處錯誤。我是否也會遇到如範愛農一樣的朋友,交心知意。不過,我想我是不會像魯迅先生一樣仇貓了。對於《無常》這篇文章我理解不深,大概我還沒有嚐盡人生百態,接觸社會,瞭解魯迅先生的生活吧。

還記得魯迅先生在書中寫到“到了東關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直到現在,別的完全忘卻,不留一點痕跡了,只有背誦《鑑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在茫茫回憶中,猶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過程如何華麗或坎坷,並不是結果如何重要,而是在其中所體會到的真情,流露出的實意。也正如魯迅先生在書中提到曾屢次憶起兒時家鄉的蔬果,後來在久別之後嚐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會讓人一生牽掛。

我也曾想過幾時給自己也編寫一本“《朝花夕拾》”寫我的同學,我的家人,我的老師,我的故鄉,我所經歷的各種見聞。這樣至少在很多年以後,當我再次翻開,回憶往事的時候,還能憶起我的青春,那一份份感動和那些可親可敬的人們,能夠感歎:哦,我的青春沒有浪費,我的人生如此精彩。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4

《朝花夕拾》是魯迅懷着青少年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師友的真誠懷念,有真實的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生活。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的,沒一篇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特徵。

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對童年生活描寫最詳細的一篇,這篇文章幽默充盈,妙趣橫生。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魯迅生活的十分有趣,可以説魯迅的童年是快樂的。

《父親的病》可以看出庸醫害人,和封建社會思想的腐朽。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知道我為什麼去學醫。

《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是魯迅思想的轉折點。這篇文章揭露了,國人思想的愚昧。日本人瞧不起中國人,經過看電影事件,我決定棄醫從文。

《朝花夕拾》通過寫童年和青年時的生活和感受,對封建習俗和封建思想進行了批判。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5

我家書櫥裏有一本書——《朝花夕拾》,它是魯迅先生的一本雜文集。

剛看到時,我被書名所吸引,一直想讀一讀,只是覺得年齡還小,怕自己讀不懂,所以這事就一直擱着。直到今年暑假,我又看到了這本書,我毫不猶豫地拿起來看了。

書中讓我記憶比較深的一篇作品是《臘葉》。深秋時節,作者繞庭前的楓樹徘徊,忽而看見一片有着斑斕色澤的病葉,便把它摘下來,夾進剛買的書裏。從而使這片病葉有幸沒有和羣葉一同飄散。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略帶哀愁。“但今夜它卻蠟黃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復似去年一般灼灼。”如今的楓葉已不像去年那般有着斑斕的色澤了,顏色也是蠟黃的了。“當深秋時,想來也許有和這去年模樣相似的病葉的罷,但可惜我今年竟沒有這賞玩秋葉的閒餘。”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作者的變化竟如此之大。作者似乎是在感歎時間的流逝,改變了太多原本美好的東西。

“雪是雨的精魂。”作者在《雪》中這樣比喻到。江南的雪,隱約着青春的氣息。花呀,蜜蜂呀,蝴蝶呀,堆羅漢的孩子呀,使得這雪景有了絢麗的生機更加令人難忘。“在晴天之下,旋風呼來,便蓬勃奮起,在日光中燦燦的生光,如包藏着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是啊,這就是雪,更是雨的精魂!讀到這段文字,我覺得體內沉睡的細胞似乎重又甦醒,正要帶領我去拼搏!

《朝花夕拾》,我覺得它就是觸及靈魂深處的文學,它帶給了我思想上乃至精神上的鞭策。

讀完它,讀懂它,我似乎對人生的意義變得更加明白,更加透明瞭。

簡述朝花夕拾中的閲讀心得 篇16

朝花夕拾這本書講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瑣事。其中,我對狗、貓、鼠這篇文章_興趣。

這篇文章講述了魯迅先生仇貓。他覺得貓的性情就和別的野獸不一樣,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一定要慢慢玩弄,待玩弄夠後才肯吃下去。它不是和獅虎同族嗎?可是就是有這麼一副媚態。魯迅先生仇貓,狗也仇貓。也就是真麼一回事,動物們商議要事,鳥、魚、獸都到齊了,單單缺了象,派狗去迎接象。狗沒見過象,大夥就告訴他,象是駝背的。狗去吧,遇見了貓。貓便弓起脊樑來。狗便招待貓,將貓介紹給大家。但大家都笑了--狗和貓變成了仇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mvpd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