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通用5篇)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通用5篇)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 篇1

“20xx年啟動的我國中國小科學課程改革,成為近年來我們共同研究和討論的重點。這場變革在我國科學教育領域引起了深刻的反響。對科學課程新的培養目標——科學素養的理解和認識,對於科學教育基本方式——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極大地開拓了我國科學教師的視野。並正從根本上改變舊有的教育行為和模式。”這是鬱波老師在20xx年秋為張紅霞老師的《科學究竟是什麼》一書作的序中所説的狀況。三年後的今天,這個“開拓視野”和“改變行為和模式”的過程仍在繼續着。並且引起更多、更深的反思和實踐。而作為我國第一本用於教師對科學性質方面認識的培訓用書,張紅霞教授的《科學究竟是什麼》則為我們逐步揭開科學教育神祕面紗指引了方向。、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通用5篇)

從全書的章節安排看,既有歷史邏輯順序,又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闡釋,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導。既説明了“為什麼”,又告訴我們讀者應“怎麼樣”。

“科學課”是由“自然課”脱胎而來。相比而言,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從課改開始時就有這方面的討論和爭執。我也曾經在20xx年與人爭論過。可是究竟從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呢?科學之所以成為新事物的優越性體現在哪裏呢?在書中,作者在第十章詳細地分析了現代國際國小科學課程的發展過程。既有橫向的對比,又有縱向的剖析。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學科為中心”的階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階段,從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論爭的時期到90年代以來改革的新階段,科學教學在波折中乘着時代的列車“與時俱進”。

從本書的題目看,作者試圖通過與科學教育有關的多個方面的闡釋來揭示科學的本來面目。但是對本書通讀下來,卻發現,我們仍沒有弄清科學究竟是什麼。我只是在作者的帶領下逐步認識到科學需要實事求是,科學教育需要親歷探究。

實際上,作者也無意在“科學”的名詞上糾纏不清。她只是想通過對科學史的回顧,對科學相關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師們對科學教學有個清晰的認識。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一條全新的理念“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探究使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通常我們把能體現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細化為“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觀察實驗製作”、“蒐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和“表達與交流”等若干個項目。在本書中作者着重選擇了一些進行詳盡地説明和指導。

探究首先從問題開始。對於問題,老師熟悉,學生也司空見慣。可是問題和問題還是不同的。有真科學問題和假科學問題之分,有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之分。而這些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是根本沒有的概念,我就覺得學生提了問題,能解決的就給解決掉,不能解決的,課後再想辦法解決。而實際上課時也遇到了很多讓我困惑的問題。有的學生的問題不着邊際,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對待這些問題讓我很傷腦筋。現在我知道了,有的問題是需要避免的,有的問題還需要進行老師的“編輯”。一堂課往往是由問題開啟,也往往是由一個問題結尾。問題對一節課來説真的太重要了。雖然看了張老師的指導,可是真的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還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問題以後,就開始就問題進行研究了。在書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説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覺得假説在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過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説就像是一個作家在創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個工程師在設計圖紙前的一個粗略規劃。假説對後面的實驗研究驗證有着明確的指引作用。而一個科學素養高的人提出的假説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説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沒有根據的推斷只能是“胡説”。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曾聽到一些課上,有老師覺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應該包含假説這個環節,於是在他的課上假説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實這大可不必。假説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徵來確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時候乾脆就沒有假説的必要,因為事實就很明顯地擺在眼前,由不得去懷疑,用不着去驗證。所以還是“不要為假説而假説”!

在科學探究中,觀察是最常用得一個術語。正如書中説的那樣,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藉助於儀器得觀察”。對它的重要性,沒有必要贅述。三四年級的科學課上着重訓練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讓我們去課堂上踐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學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儀器,就是那些散發着異味的化學試劑,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實就我們國小科學教學來説,給科學教學一點人文氣息是很需要的。正如書中説的“科學與人文是可以融合的兩種文化”。在課改進入到第五個年頭的今天,科學教學正在強調與人文的結合。比如,課標提出的“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不就是很好地體現了人文的精神嗎?在人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合作”是個曾經熱得發燙得字眼。雖然現在逐漸冷卻,可是合作的重要性還是很明顯的。我們不排斥競爭,因為競爭能促進發展,但我們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發展。比如我們的QQ羣,那麼多來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識的老師在一起交流,互相幫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嗎?由理由相信,由這樣善於合作的科學老師,一定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在探究科學奧祕的同時,逐漸具備完美的人文精神。

這本書,我連續讀了兩遍。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裏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 篇2

從本書的題目看,作者試圖通過與科學教育有關的多個方面的闡釋來揭示科學的本來面目。但是對本書通讀下來,卻發現,我們仍沒有弄清科學究竟是什麼。我只是在作者的帶領下逐步認識到科學需要實事求是,科學教育需要親歷探究。

實際上,作者也無意在“科學”的名詞上糾纏不清。她只是想通過對科學史的回顧,對科學相關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師們對科學教學有個清晰的認識。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一條全新的理念“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探究使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通常我們把能體現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細化為“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觀察實驗製作”、“蒐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和“表達與交流”等若干個項目。在本書中作者着重選擇了一些進行詳盡地説明和指導。

探究首先從問題開始。對於問題,老師熟悉,學生也司空見慣。可是問題和問題還是不同的。有真科學問題和假科學問題之分,有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之分。而這些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是根本沒有的概念,我就覺得學生提了問題,能解決的就給解決掉,不能解決的,課後再想辦法解決。而實際上課時也遇到了很多讓我困惑的問題。有的學生的問題不着邊際,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對待這些問題讓我很傷腦筋。現在我知道了,有的問題是需要避免的,有的問題還需要進行老師的“編輯”。一堂課往往是由問題開啟,也往往是由一個問題結尾。問題對一節課來説真的太重要了。雖然看了張老師的指導,可是真的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還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問題以後,就開始就問題進行研究了。在書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説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覺得假説在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過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説就像是一個作家在創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個工程師在設計圖紙前的一個粗略規劃。假説對後面的實驗研究驗證有着明確的指引作用。而一個科學素養高的人提出的假説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説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沒有根據的推斷只能是“胡説”。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曾聽到一些課上,有老師覺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應該包含假説這個環節,於是在他的課上假説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實這大可不必。假説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徵來確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時候乾脆就沒有假説的必要,因為事實就很明顯地擺在眼前,由不得去懷疑,用不着去驗證。所以還是“不要為假説而假説”!

在科學探究中,觀察是最常用得一個術語。正如書中説的那樣,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藉助於儀器得觀察”。對它的重要性,沒有必要贅述。三四年級的科學課上着重訓練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讓我們去課堂上踐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學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儀器,就是那些散發着異味的化學試劑,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實就我們國小科學教學來説,給科學教學一點人文氣息是很需要的。正如書中説的“科學與人文是可以融合的兩種文化”。在課改進入到第五個年頭的今天,科學教學正在強調與人文的結合。比如,課標提出的“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不就是很好地體現了人文的精神嗎?在人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合作”是個曾經熱得發燙得字眼。雖然現在逐漸冷卻,可是合作的重要性還是很明顯的。我們不排斥競爭,因為競爭能促進發展,但我們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發展。比如我們的QQ羣,那麼多來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識的老師在一起交流,互相幫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嗎?由理由相信,由這樣善於合作的科學老師,一定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在探究科學奧祕的同時,逐漸具備完美的人文精神。

這本書,我連續讀了兩遍。讀過以後,我問自己:科學究竟是什麼?我沒有從書裏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可是我卻有了新的理解:科學就是用真理來薰陶學生,科學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科學教學就是用我們的每一個40分鐘給學生親近科學、走進科學、體悟科學的空間。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 篇3

這本書以科學探究過程的各環節為基本框架,同時融合大量的課例分析,將有關教學過程的問題與相關的科學性質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探討我們教學中各環節的地位作用,剖析我們教學中的常見的非科學性質內容,闡述我們教學中具體的困惑與疑難,提出我們教學中實現科學目標突破的一些途徑和方法。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標更加清晰化,教學過程更加典型化,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化!反思以往聽的課和自己的課堂教學,對某種現象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本書指出當時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現象中的不足之處,提醒我們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觀點。章鼎兒老師説的,這本身就有問題,章鼎兒老師是權威,但始終是一家之言,迷信不得。當時我對這些現象的認識醒一醒,隨着閲讀《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等書,我更好地理解了教育的特點。教育是有目的的,有知識內容,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也反映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要求。教育活動的實質是要創造一定的條件或情境促成學生自覺和有效地學習。而所有這一些當中的變數實在太大太多了。教育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進行這種將有助於對有關事物的理解,並使之成為有真知灼見的人的活動。教育並不是只關心使人得到樂趣的活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任務,就國小生的特點,留給國小生的應該是封閉性的問題。一般情況一節課,只能圍繞着1個“概念體系”進行。教師在科學課的討論中應多問“證據呢?”“根據呢?”而少問“為什麼?”國小中低年級的科學課,應多進行觀察,少進行解釋。就學科特點,張老師指出: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所有的邏輯推理形式都是輻合思維的過程。可以説,如果一節課充滿了發散型思維的語言、問題、活動設計,則很難説是一堂典型的科學課,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學課。讀了《科學究竟是什麼》這本書,使我及時地認識到了普遍現象中的本質,受益匪淺啊!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釋世界的途徑便是觀察和實驗,因此,觀察是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觀察就是為了尋找證據。科學不相信權威,只相信事實。當然,這裏不是懷疑一切。不是胡亂懷疑,而必須藉助於實證和邏輯的標準。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標應放在最基礎的“觀察”環節上,即收集資料環節上,讓孩子們知道獲得客觀事實是科學的核心。

這些觀點的闡明指導了我的教學實踐,明確了作為科學教學的着重點應是什麼?從知識論上看,科學知識比其他學科知識難學的原因主要源於其累積性、邏輯性和經驗性。累積不是堆積,而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聯繫之上的必然發展。如果互相之間的聯繫沒有弄清楚,科學是非常難學的。聯繫的途徑有兩條,首先是親自體驗,另1個途徑是邏輯推理。

在教學的實踐中,我深感到自己科學知識還不夠紮實,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力不夠強……章鼎兒老師的這段話常引起我的思索“對兒童來説,能觀察周圍的事物,發現身邊的問題。無疑是1種極為重要的認識能力。不過,對有效的學習來説,觀察和發現還只是認識的開始,最終是否有所收穫,認識是否能得到發展,在發現問題之後,便取決於對問題所持的態度和提出1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道理,可以借鑑。怎樣才能更好地具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領,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 篇4

“兩學一做”,關鍵在“做”,落點是做合格黨員。紮實開展學習教育,很重要的就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迴歸本真、厚植底色。

黨員是否合格,行動是最好的鏡子。黨員言行是羣眾看黨最直接的窗口。軍隊每名黨員的一舉一動,都連着黨的作風、關乎軍隊聲譽,黨員做一件得人心的事,就能為黨和軍隊的形象添彩;幹一件失人心的事,就會讓黨和軍隊的形象受損。只有黨員都在做為黨和軍隊添彩加分的事,真正立起共產黨員的好樣子,各級黨組織才能更有戰鬥力,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才能轉化為強軍興軍的力量優勢。

合格黨員的標準是原則的、也是具體的。紅軍時期,要求黨員嚴守祕密、服從紀律、犧牲個人、階級鬥爭、努力革命、永不叛黨;延安時期,提出良好的共產黨員的“六條標準”;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概括了合格黨員應該具備的“五種精神”。新形勢下,中央學習教育方案提出“四講四有”,從政治上、守紀上、品德上、作用發揮上為新形勢下的合格黨員畫了像。這些與軍隊好乾部標準、“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三嚴三實”、“四個鐵一般”等要求是內在一致的。軍隊黨員首先都是戰鬥員,還必須把“講使命、有血性”突出出來,真正立起在強國強軍偉大征程中的新形象、好樣子。

做合格黨員,首先要解決好政治合格問題。軍隊黨員必須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自覺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愛黨信黨護黨、跟黨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和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和指揮。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規黨紀是黨章的延伸和具體化,明確規定了黨員應當嚴守的紀律和規矩。合格的共產黨員既要學黨章黨規,更要自覺踐行、模範遵守。軍隊每名黨員必須強化黨的意識、黨章意識,作為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標準、規制工作言行的根本依據,時刻用入黨誓詞警醒自己,處處用黨員八項義務、六項基本條件觀照自己,真正內化於心、見諸於行。

“德者,本也。”立起黨員好樣子還要立德固本,培塑高尚道德境界。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焦裕祿“任何時候不搞特殊化”的高尚情懷,楊善洲“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崇高境界,一直為人民所稱讚。做合格共產黨員,應該把修身正己立德作為必修課,從優秀傳統文化及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中汲取營養,切實厚植嚴實品格、擦亮先鋒形象。

黨員合格既體現在思想政治、品德修養上,更體現在履職盡責、發揮作用上。軍隊黨員要自覺謀打贏、練打仗、強素質、長本領,在練兵備戰、教學科研、服務保障中當先鋒打頭陣、爭第一創一流,尤其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不畏犧牲、不辱使命,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衝在前、喊出“跟我上”,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站得出來、豁得出去。

“合格”是個無盡的過程。昨天合格,今天未必合格;今天合格,明天未必合格。立起黨員好樣子永無止境,必須常修長為,始終牢記黨員的身份,鐫刻黨員的標準,遵循黨員的規矩,真正持之為明鏡、內化為意識、昇華為信條、固化為風尚。

《科學究竟是什麼》讀書心得 篇5

軍隊要有軍隊的樣子。我們這支軍隊是黨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帶頭弘揚、帶頭堅守、帶頭實踐黨的羣眾路線,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昂揚狀態,塑好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具體到我們每名黨員、每名幹部,就是要自覺爭當三個模範。

對黨忠誠老實,當好鑄牢軍魂的模範。黨員幹部應自覺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單位建設中遇到的矛盾問題,始終把學習貫徹理論特別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高舉旗幟、聽黨指揮、保持一致的基礎工作,站穩政治立場、把握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念。必須忠誠捍衞我軍性質本色,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帶頭講黨性、守黨規、嚴黨紀,把個人夢熔鑄到中國夢、強軍夢之中,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獻身強軍實踐。必須忠心服務革命事業,始終堅定對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戰略部署的信心,始終堅定對黨中央、和的信賴,始終堅定獻身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工作之中,真正把聽黨指揮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

強化勝戰使命,當好精武強能的模範。軍人生來為打仗,軍人價值在打贏。要勝任保家衞國重任,實現強軍目標使命,必須聚焦中心、聚力中心。始終想戰、為戰、敢戰、勝戰。要貼近實戰練兵,以強敵為對手研訓,以實戰為條件組訓,以打贏為目標參訓,自覺摒棄為看為考為查為演,帶頭做到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要提高標準練兵,對自身要求更嚴、對組訓施訓更實、對標準把握更高,積極參與練將練官,率先實現轉身換腦,在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當兵打仗的日常實踐中,提升聯合素質、增強信息素養,鍛造和練就過硬打仗本領。要發揚民主練兵,主動參與研訓、廣開言路議訓,彙集官兵智慧、聚合官兵力量、調動官兵熱情,讓官兵投身訓練找準價值追求、體現自我作用、提高個人素質,挖掘創造性、激發內動力,真正實現“要我練”向“我要練”的轉變,不斷掀起羣眾性練兵熱潮。

弘揚優良作風,當好求真務實的模範。一份決策,九份調查;一份部署,九份落實。幹事創業,光有願望,光喊口號是不行的,必須實字當頭,幹字為先,用好的作風抓落實,在抓落實中正作風。黨員幹部好的言行就是無聲的命令。要爭當領頭雁,不能當羣眾的尾巴,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這既為自己建功立業、謀求進步創造了條件,也為他人幹事創業立好了標杆。要撲下身子幹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像燕子壘窩注重一點一滴、像螞蟻啃食贏在一步一動,堅持求真務實,努力開拓創新,注重深入基層,狠抓調查研究,以卓有成效的工作直面矛盾、破解難題,高標準做好本職工作,當好求真務實的表率。黨員幹部的人格魅力就是一個巨大的磁場,能夠把周圍的廣大官兵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要加強和官兵的思想交流,多溝通不猜疑、多謙讓不爭功、多寬容不挑剔,用一顆理解、寬容、謙和的心把官兵凝聚在一起,激發出巨大的能量,營造出齊心協力幹事業、團結和諧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標籤: 讀書 通用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3nj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