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讀書,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知識,陶冶了我的情操,從中得到了快樂。有人曾説: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左右人生的寬度,在此分享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歡迎大家閲讀。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篇1

做最好的家長!相信是每個家長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家長呢?我帶着虔誠的向學之心跟隨李鎮西老師走進他“最好的家長”世界。

《做最好的家長》通讀下來,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這樣三個簡單的原則:一是培養女兒良好的品質,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二是使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是因材施教。説它簡單,是因為我們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意識。但是説起來簡單,往往做起來難!起碼,我在孩子學習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盛怒之下,這些念頭就全飛了。這就是與“最好的家長”的差距吧!

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才真正能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做貢獻!在李鎮西對女兒的教育中,品質教育無疑是佔了最大比重的,而且,這也是教育孩子首當其衝的目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品質教育反倒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並不是家長沒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充滿競爭的、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商業氣息濃厚的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與來愈冷漠,人們越來越自我。對於自我的關注、自我價值的體現愈來愈重視。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無暇關注事情的過程,只關心結果。但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往往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在做事的過程中。如同升大學,人們關注的只是最後的結果:大學聯考多少分,考上了什麼大學,有誰會去關心你上高中時做了些什麼呢?這也許就是晴燕那些同學“自私”的原因吧!

在講求實效、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今時代,無疑知識能力的“變現”速度是最快的,而思想品質的“變現”是最為緩慢的,甚至是不凸顯的。正因為這種不凸顯,致使我們廣大家長漠視了“品質”教育。但它恰恰影響着決定着你會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篇2

古今中外很多學者都曾與書結緣,談過讀書的感想。如我國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國家周恩來青年時代撰寫過一首讀書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言:“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英國著名哲學家、作家培根曾寫過《談讀書》,“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凡此種種,他們都對讀書情有獨鍾,他們的生命和書都有千絲萬縷的不解之緣。

書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識字開始便有了與書的交流,每個人的心靈成長史就是讀書史。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的人所讀的書有別,不同年齡階段每個人所讀的書不同,不同層次的人所讀書的種類有差異。

至於我本人,讀書有些年頭,但到目前為止無所建樹,屬於“死讀書”那類,讀書還算有些習慣,但還沒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曾記得讀連環畫冊成了兒時最美好的記憶。班級設了一個圖書角,每個人需要帶三本書放在那裏,父親為此還專門帶我到新華書店挑選了三本連環畫冊,我高興地將自己的書與其他同學共享。每有閒暇,我們便拿圖書角的連環畫看,連環畫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有時甚至愛不釋手。稍微大點,認字多了,開始看《故事會》、《兒童文學》、《童話大王》等,《故事會》中的“阿p正傳”幽默搞笑的故事,《童話大王》中的皮皮鹿古靈精怪的故事伴隨我走過了國中生活。

讀高中,學習理所當然成了頭等大事,看書成了調劑的東西,只有寒暑假的時間涉獵古典文學名著充實自己的寒暑假生活,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所著的武俠小説。不過現在大部分內容都時過境遷,不甚了了。

後來,我上了師範院校,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多了,又因為中文系的緣故,大學的圖書館對我們開放。我們一有時間便可以到圖書館借書看,有時在圖書館自習的時間邊看書邊自習,有時到大學的草坪上看書,回想起來,好不愜意温馨。 工作後,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師,這時讀書就有選擇性,不能漫無邊際、信馬由韁,關注更多的是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籍,在教育的書籍報紙裏面徜徉。理論類的書籍枯燥乏味,有時只能硬着頭皮看,想到古詩人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提到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無限感慨,理論類的書籍何求錙珠必較呢?況且大哲學家培根也曾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因此,現如今只要是好書,我都囊括其中,有時做做簡單的讀書筆記。不同的書靈活處理,有的書囫圇吞棗,有的書細嚼慢嚥,有的書泛讀,有的書精讀,不一而足,與書為友,與古今中外一切偉大心靈溝通、交流、凝聚、融合。

生活因閲讀而充實,生命因閲讀而精彩。書成為了我的良師益友,每當我單調孤寂時,我會造訪它,與書中的人物或者作者進行對話,悄無聲息中心靈得到滋養;書是我進步的階梯,每當我思慮阻塞時,我會求助於書,從書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良方,恍然間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書是我人生的座標,每當我思想偏移時,我會想到書,在書山書海中搜羅先賢智者人生真諦,天南海北中參悟人生。讀書,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知識,陶冶了我的情操,從中得到了快樂。有人曾説: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左右人生的寬度。在有限的生命裏,讀書何嘗不是左右人生寬度的美好事情呢。讀書可以跨越時空,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裏。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篇3

駱駝祥子

這部小説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伕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荷作文網,你也可以投稿

它展示出一幅舊中國的真實圖景,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好勝要強的祥子指望做一個“自由的洋車伕”:祥子是舊北京三十年代的年輕車伕。他相貌一般,塊頭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職業——拉車。他有追求的目標——買車。流了三年的汗水,終於換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那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裏糊塗地被兵抓去打雜。車子——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奪走了。有一天,炮聲把營裏的兵嚇住了,他們決定迅速轉移。祥子趁亂帶上兵營裏的幾匹駱駝,溜了。他賣了駱駝,湊了三十幾塊大洋,又回到“仁和廠子”拉車。廠主劉四爺的閨女虎妞,都三十多了還沒找到婆家,就是因為太潑辣了。虎妞看上了祥子,誘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懷裏,祥子後悔,準備一刀兩斷。可虎妞騙祥子“有了”,祥子是丟不掉她了,最終與她成了親。虎妞死於難產,祥子所愛的小福子也離開了人世,祥子人財兩空。從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惡習,吃喝嫖賭。拉車不勤快了,乾脆不拉車。他開始騙錢,借錢不還,甚至為錢出賣別人。祥子徹底墮落成一具行屍走肉。

我彷彿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是牌樓、街道、小巷,是車廠、大雜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羣,這就是幾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這兒沒有絲毫田園詩一般的快樂,而是祥子的那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烈日下,雨雪中處處有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這是一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最後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終於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裏……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人力車伕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讓我深刻地認識了“地獄究竟是什麼樣子”。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説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係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係的一種變形反映。

這本書裏,給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虎妞。在當時,這樣的女子少有。她的形象最鮮活。她是“母夜叉”,誰得罪了她,她就會罵街。她橫衝直撞的語氣,撇撇嘴的樣子,和祥子説話時半笑半傲的口氣,在書裏是那麼生動。要不是説她的年齡,我准以為是十八、九歲不懂事兒的女孩兒。但回想她想出的騙局,演出的戲,她和老爺子頂嘴的詞兒,又覺得老練。

整部小説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利,刻畫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堪稱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説裏充斥着的悲涼發人生省,故事離奇感人。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那麼黑暗,希望曾是那麼渺茫,因為它畢竟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生在那雄雞病危的年代!

1000字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篇4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它講述的是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説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着家業的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裏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鬥毆,瘋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也不乏温暖與光明。這就是以外祖母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另外,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作為一部自傳體小説,《童年》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對於他所經歷過並在心中留下過傷痛記憶的人和事,那些“鉛一般沉重的醜事”,作家在敍述的時候,心情不可能是輕鬆的,因此這部小説的基調在整體上顯得嚴肅、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説是以一個小孩的眼光來描述的,這樣就給一幕幕悲劇場景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讀起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lgqj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