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

讀《沙漏哲學》,對我真的有很大觸動,即使它所闡述的道理我也明白,但是卻未能很好的應用於實踐中,讀過之後,耳目一新,確有勵志功效。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把自己的生命想象成一個沙漏。在沙漏的上半部,有成千上萬的沙子,他們在流過中間那條細縫時,都是平均而且緩慢,除了弄壞它,你跟我都沒有辦法昂更多的沙粒同時通過那條窄縫。人也一樣,每個人都像一個沙漏,每天都是一大堆的工作,等着去做,但是我們必須一次一件慢慢來,否則我們的精神絕對承受不了。

如今,我們被越來越多的各種壓力所困擾,壓力讓我們睡眠紊亂,記憶力衰退,請緒偏激……健康狀況江河日下。

面對生活,工作的重重壓力,"沙漏哲學"應該對我們有所裨益。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擔當,既然躲避不了壓力,就該學會主動擁抱壓力,調節心靈旋鈕,調整對壓力的認識角度和處理方式,以最佳的狀態,帶着飽滿的精力去迎接各種挑戰。

想起當初的夢想,止不住黯然神傷。因為夢想太高,反而讓我前行的包袱太重,因為夢想太大,反而讓我瞄準的目標太空。在自己的生活的半徑內散步,我認真地想,使該百自己的夢想變小了,從我能夠伸出手抬起腿的地方,一步一步往前行。

在英國的倫敦的威尼斯特教堂旁邊,一塊墓碑上刻着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的時候,我把目光縮短了些,我試着改變我自己,再去改變我的家庭。"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叔本華曾説過:思想不是你要它來便來,而是由它自己決定它的來去。初識哲學應該在高中的政治課本上,淺略的瞭解過後,我覺得哲學是神祕的,複雜的。在讀《哲學導論》前,我也想過這麼一個問題:哲學究竟是什麼?書中的第一章寫到“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意思是追求和智慧,即愛智。

像書中説的那樣:哲學是對智慧的真摯、強烈、忘我之愛,是人類的“愛智之枕”的集中體現,這種“愛智之枕”是探索宇宙的奧祕和洞察人生的意義的渴望,是促進歷史的發展和提升人類的境界的渴望,是超越現實和向前提挑戰的渴望,是懸設新的理想和創建新的生活世界的渴望,是為人類追尋“安身立命之本”和確認“最高的支撐點的渴望”。正是這種“抑制不住的渴望”,燃燒起古往今來的偉大哲人對“哲學”的永無止境的求索熱情。“愛智之枕”和“抑制不住的渴望”是哲學的修養與創造的源動力。

作者對哲學與宗教、藝術、常識和科學的相互關係進行了具體比較。較為詳細的闡述了哲學的人類性、時代性、民族性、反思性、批判性、派別性和創造性重要特性,使我能夠從多方面來思考哲學。讀過這本書我對哲學這個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又近一步的瞭解。我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閲讀多理解就能領悟到更深層次的含義。

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3

《萬達哲學》內容概要:26年,從0到資產5000億元的企業帝國是怎樣煉成的?從中國到海外,為何他的企業能無往不利?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親手締造了萬達商業帝國,並將企業成功地發展成跨國集團。《萬達哲學》一書是王健林首次講述自己的經營理念,是他近十年來商業思想的精髓,涵蓋了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業轉型與發展之道……

健林的文章非常有特點:一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只説自己明白而且深有體會的;二是沒一句空話套話,全是乾貨;三是從不藏着掖着,無論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都拿來分享。用他的話講,要讓後來者少走彎路。——柳傳志

有人説王健林是這個時代出色的商業機遇獵手,發現了最厚的雪——利潤豐厚的地產行業,最長的坡——城市化進程、消費勃興的幾次重大機會。王健林對於企業經營的真經,對於人性的洞悉,對於商業趨勢的敏鋭,都可以在《萬達哲學》一書中找到最一手的軌跡。文如其人。這些文字都是他親自動筆,全部用手稿寫就,力求最為準確和簡潔,沒有一個字多餘。他的文章像建築圖紙一樣結構緊密,讀起來硬梆梆的,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氣”,能直接地感受到他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行事風格。他的文章字字都是乾貨,寫作過程就是在梳理和打磨自己的`戰略構想,寫出來就是萬達的執行圖紙……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剛看了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咱也活學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對任何事情都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將更為圓融。”

哲學,高中時學了一點點理論,到底是該如何定義,恐怕要對不起老師了。當年的老師是個魁梧的老師,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總是用兩隻熊掌一樣的手在頭頂上比劃,“哲學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動,小數點也在教室橫飛。一上課就很忘我的老師,是個好老師,只可惜,我的智商實在不高,無法理解老師的許多話。記憶中,高二時,我還當了一年的政治課代表。這門學科我沒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語課代表的職務於心不忍,還是有別的激勵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沒找我談一句話,我那時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師為什麼只照顧到急於在英語學科上要進步的同學她呢?老師有沒有想到我的感受?後來,也在一直假設,要是老師那時找我們多談談心,也許……學生時代的我多麼渴望老師給予的言或行的鼓勵啊。而今,我當老師了,我當然知道孩子們在心智上需要什麼。於是我毫不吝嗇,該付出的絕不佔有着。“生命是豐富的,但對每個人來説,都只能活在當下。”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我用了一學年的時間斷斷續續,往往復復的終於讀完了《數學與哲學》,這本張景中院士獻給數學愛好者的書,我是讀得“雲裏霧裏”的,所以説反反覆覆。讀一遍沒弄懂,在讀一遍,所以讀的很慢。

讀了這本書,還弄懂了這樣一個問題——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係的學科,哲學則是研究不同質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也就是説,哲學是對具體的東西作抽象的研究,而數學是對抽象的東西作具體的研究。比如對於“哥德巴赫猜想”來説,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説來很簡單,它要解決的是“偶數與素數”之間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是一個數學問題還是一個哲學問題呢?事實上,偶數為兩素數之和,它不是一個數學問題而是一個哲學問題。儘管這一關係式最早是由數學家提出來的,並且一直是作為數論難題遺留至今,但是,這一難題實質上是個哲學問題,是一個認識論方面的問題。它是體現在數論中的一個哲學問題。偶數與奇數,素數與合數,它們都是具有不同性質的數,相互之間的關係絕不是一種純粹的數量關係,而是一種質的關係。所以數學思維方式對此才無能為力,事實上只有哲學思維方式才能給它以科學的證明。説白了,它的實質就是“一分為二”。因此,哥德巴赫猜想的實質是個哲學問題,是屬於認識論上的問題,就是應該如何認識偶數與奇數(包括素數與積數)之間的關係問題。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結尾,模糊的哲學與精確的數學——人類的望遠鏡與顯微鏡。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6

1828年是一個偉人輩出的年代。那一年,法國科幻家凡爾納出生在法國南特市一個法官家庭;也是那一年,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同樣是那一年,俄國革命家、哲學家、作家車尼爾雪夫斯基出生於俄羅斯。而這本書的作者——丹納,也是於那一年出生於法國的一個律師家庭。因為經濟、文化條件較為優越,丹納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為其以後的成長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童年時,丹納就表現出過人的素質。他似乎比別的孩子更早成熟,在他們還處於懵懂無知的時候,丹納卻已經閲讀大量的書籍,他不僅讀的書多,而且還可以大段大段的背誦書中的內容。丹納還特別擅長哲學思辨。因為自幼深受西方的哲學傳統的薰陶,他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斯賓沙諾、笛卡爾、康德、黑格爾等哲學大師十分敬仰。在青年時期就立志要發現真理,去探索宇宙萬物的最終本質。他的想法常常另周圍的人驚歎,稱其為為思想而活的人。

丹納一生著述宏富,我所看的《藝術哲學》共分為五大編,第一編《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產生》,第二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第三編《尼德蘭的繪畫》,第四編《希臘的雕塑》,第五編《藝術中的思想》。第一編和第五編屬於藝術概論,第二、第三、第四編屬於藝術史。

個人的特色是由社會生活決定的,藝術家創造的才能是以民族的活躍的精力為比例的。在丹納的《藝術哲學》一書中,通過許多的實例詮釋了這句話,無論是意大利的繪畫藝術,還是希臘的雕塑藝術的創作都是脱離不了種族、環境和時代等大背景條件之下的。

丹納以為:在人類創造的事業中,藝術品好像是偶然的產物;我們很容易認為藝術品的產生是興之所至,既無規則,亦無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預料的,隨意的;的確,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只憑他個人的幻想,羣眾讚許的時候也只憑一時的興趣;藝術家的創造和羣眾的同情都是自發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陣風一樣變化莫測。雖然如此,藝術的製作與欣賞,也像風一樣有許多確切的條件和固定的規律:揭開這些條件和規律應當是有益的。

簡單地講,哲學思想是人類對世界的基本看法,這個看法就是我們的世界觀。每個人的世界觀都不同,這就出現了社會上不同的生存方式。比如,能人,才人,好人,壞人等等。

人類對世界的探索仍然沒有個不確定的結果,所謂的智慧,那是暫時的真理和理論,也是前人總結的經驗,需要我們後人來補充和添加,同時我們還要進行正誤對比,辨別地吸收。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哲學”這個詞簡直就是日常談話中的災難,膽敢提出就要冒着被別人當成迂夫子或裝逼犯的風險。我們有把哲學史當哲學讀的,也有把哲學當哲學家名言錄的,還有覺得哲學是總科學,最多應該是“哲學能賣錢/把妹/升職嗎泥這個盧瑟!”

我是認真的抱着這樣的疑惑去讀這本書的,它也讓我找到了答案。

哲學不是不接地氣,反而扎進生活最深的泥土裏。哲學關懷生活中諸多人們深為所苦的問題,比如孤獨,焦慮,自由,認可,人的異化。哲學敦促我們思考,不要成為現代社會技術和資本的工具。哲學教我們認識自己他人和世界。哲學是一種過程之學,在如今以功利和目的為導向的社會,展現了慢的美感。哲學告訴去實踐自己的生命和存在——“哲學能解釋世界,關鍵在於怎樣改變世界。”

難得此書內容不膚淺,語言卻很淺顯。邏輯清晰,行文流暢有散文美。就此叩開哲學的門未必,但至少讓我站到了台階上。

因為科學,人類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了。科學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而哲學君,好像只能給出許許多多不同的回答,甚至讓問題更加繁難,可以説科學讓世界變簡單,哲學讓世界變複雜。

那接觸哲學豈不是自討苦吃?

科學是一種知識或者説信息。哲學不是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想,這些信息意味着什麼?我們應該如何解釋它?如何將它與其他信息聯繫起來?這一切在現實生活中意味着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哲學質疑澄清基本概念,回答並不取消問題,而是培育問題,讓我們問的更好。哲學是愛智慧,把知識與人生選擇和我們能夠選擇的價值觀聯繫起來,確立如何根據已知更好的生活。

科學可以利用以往的解答,而哲學則意味着個人必須經過全部獨立思考的歷程。所以,哲學不是前人總結好的知識,而是一條思考的道路。叫我們去分辨偽答案,批評那些我們實際一無所知卻認為自己有所知的東西。哲學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自我,以非説教的方式讓我們自覺到思考是獲得自由的方式。

比如,我們從小被告知某某某學説是“科學的哲學”就是個“偽答案”。

死亡是我們為自己確立的無可挽回的命運,並且隨時可能降臨,並不因你的年輕和健康改變。

慚愧的是可能我還太年輕了,即使我怎麼努力思考也很難體會到那種對於有限的恐怖。只有在考慮到活着是從宇宙的永恆之無當中索取那麼一小段有,才會覺得渴望瞭解這一小段有。

理性唯一的要求是被使用,故而,理性是一種工具。對於這個我們自己打造的工具,我們要承認它是有用的,同時也是有限的。我們永遠不能認識純粹的現實,但是可以認識對於我們來説是現實的東西。絕對的理性主義和懷疑主義都是不可取的。同時,我們可以在運用的同時鍛鍊這個工具。

“我思故我在。”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能懷疑我存在,所以我是存在的。可是我又是什麼呢?自我意識,是一種將我感到的事物客觀化,並將其置於一個序列中的能力,由於這個序列的連續性,我才特別的感到自己置身其中。我和我的身體不是飲料和罐子的關係,而是光線和燈泡的關係。通過語言,我們認可他人的內心世界也是存在的,並與他人共享世界的意義。

作者解釋説人類理性區別於動物在其不僅是為達到某種穩定和確定目的而尋找最好的手段,同時也用來達到新的不確定目的。我仍傾向於把人類理性看作動物理性的複雜版,包括語言和符號的形成,我認為都是由動物的簡單交流方式進化而來,並沒有質的飛越。符號是一種表達觀念情緒的信號,由社會約定而成,符號是人類知識在語言上一代代的積累。至如今,一個個政治宗教文化的符號系統已然進化了一個個生態圈。

同樣是解釋世界哲學超越神話的地方在它給人留了爭論的空間。

我們認為具有一種宇宙秩序,因為我們能夠認識到的事物符合因果決定論。那麼宇宙的存在是相對於觀察者嗎?因為我觀察所以宇宙存在嗎?或者根據弱人擇理論,在一個無限宇宙中,只有在空間-時間有序的一定區域裏,才存在智慧生命發展的必然條件。故在這個區域裏,我們觀察到那些滿足我們生存的秩序的宇宙不應該驚訝?

自由,為或不為某事的權利。自由並不是無原因。行為的自由,欲求的自由,以及欲求不欲求(或相反)的自由。叔本華認為從根本上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欲求本身,薩特則認為人是絕對自由的。休謨認為自由是一個非物理的而是社會的概念,自由同時意味着責任,那些苦於思考的人寧願將自由交給一位領袖或者制度機器。“所有人都有責任”就是沒有人要負責。所有外部因素都沒法免去“有意”實施這個行為者的責任,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負責呢?既然自由是天性。

任何一個關於人的自然特徵都會受文化的影響。當一個行為是慣常的,我們就説它是自然的。自然併為叫我們幹什麼,建議我們“遵從自然”的人只是選擇他認為有價值的部分。技術和我們的貪婪慾望互相推動,使得人進入了日益盲目的處境。可是技術帶來的處境,究竟是出於我們與自然鬥爭的動物性?還是資本主義的唯物質主義? 為什麼?走向哪裏?還要幹什麼?

政治是人們因利益在聯合或對抗中試探着達到妥協的產物,這個過程會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因此政治哲學家們就想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烏托邦,但結果常是集權。怎麼來協調社會呢?左派從人之間的契約構成的公共框架出發,認為需要組織某種集體,它囊括了人們的共同利益(有個人間衝突而無個人與集體衝突),干涉個人以維護羣體存續。右派則認為,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最靈活最有韌性的框架,人和人在互相碰撞中逐漸產生最大的共同利益,政治權利介入太多隻會擾亂這個過程。人的尊嚴,就是人被作為人而不是手段來對待,民族主義為人們貼上了標籤,將人們對鄉土的必然“從屬”神聖化,這是一種致命的佔有慾,遮蔽了對人的基本尊嚴的尊重。當代的唯物質主義不僅讓人互相將對方認為是資本的工具,甚至他們自己也麻木了對人和人之間情誼的需要。

為什麼柏拉圖要驅逐詩人呢?美的一種定義是讓人產生愉悦的東西,柏拉圖認為藝術家會讓人沉迷於表象,而不去理解這些表象後的真實——就像現代人們批評大眾傳媒的泛濫是人們精神的垃圾食品一樣。但其後的藝術品,尤其是當代藝術,有許多通過展現“醜”來激起人們對生活對理解。當然,美也不是道德訓諭,人在藝術創作中實現個性和自由。美的事物,承擔了讓有朽的人類拓寬狹隘的生命,少一份死亡的使命。

我們通過事物事物的變化來定義和測量時間——難道不是時間改變了事物而是相反?鐘錶的出現讓我們生存在精密的叫人窒息的時間中。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討論激發了人們許多對高維度的想像。如果時間對我們的影響是單方面的,那麼不就像海德格爾所認為的,時間就是我們的存在嗎。人們為了逃脱自己的有限而發明了不朽的靈魂。

意義是指做某事的意圖,則生命的意義必然指向生命之外的無機宇宙,無機宇宙的意義又要指向宇宙之外,世界之外是什麼呢?宗教説,有上帝。如果我們不承認上帝,那麼要求生命有意義就是荒誕的?其實我們追問意義有更切膚的原因,那些遵從內心道德法則的人一樣要接受貧困,疾病和死亡,如果沒有許諾的來世幸福又為何要堅持?正是因為人是必死的,懼怕虛無的人貪婪的累積財富和地位來獲得安全感,而死亡的恐懼始終不會消散。一個追求內心道德準則的人不是為了逃避必死,而是在在必然性中捍衞他認為更加值得追求的東西。當一個人確認自己的存在時就會快樂,我們存在,並且存在過,不會因為終有一死而抹殺。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8

大凡看到哲學這個詞,腦子中第一個反應,便是枯燥,這和我們所受的應試教育有關,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哲學思維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學氣質和思維是指理性,理性是什麼,追求公義,也就是正義,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着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着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為: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當然如果你的思維是動態的,你應該已經想到了,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才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試思維。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

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發現自己的可發展性,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教於有聲,育於無聲,教育有聲無聲之間完成使命。所有這些命題應然:教育應當成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發展性,然而,具體到個人,並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發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導人去看,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並且,可發展性本身也還是個流動性概念,它本身亦能發展,故而,教育要輔佐人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發展,而發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發展性。人有可發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為有心靈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這些特性,這些特性使信息像陽光、雨露一樣被吸納。人的語言也因為人可以吸納各種不同類型的明示或暗示而變得豐富起來,豐富起來的語言本身又大大增強人的吸納能力。然而,這也正是人的可發展性強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語言豐富起來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強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長了的自己。

人有無限的潛能。為了激發這無限的潛能,我們必須要進行教育。

在《教育哲學》這本書中,要求我們要進行人的全面發展:即換個角度説,全面發展是人的內在要求,社會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一種外在要求;人的要求與社會的要求,這兩個不同的要求,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礎上才是合理的,並且,只有當後者自覺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時,社會的要求才變成社會本身的內在要求,社會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邊呼喊的。

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時常提到。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等的口號的提出等,但當我們真正上課,在學校學習時可並非如此。所謂的“主課”可以隨時搶佔“副課”的時間,每當做作業也可以忽略美術等課程的作業。在這些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眼中,成績被排在了首位。所謂“教書育人”,在這本書中,我們能夠看到“人是什麼”,這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瞭解“教育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學習。

果然,作為未來的教育者,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全書以雅俗共賞、幽默詼諧、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深入淺出、精闢敏捷的創新思維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從國中就開始接觸哲學理論的學習,雖然也知道哲學的重要意義,但是總感覺枯燥乏味,離現實生活遙遠,因此造成學而不用,學了沒用的現象。然而李瑞環的《學哲學用哲學》卻第一次真正引起了我對哲學的興趣,僅從他闡述學習哲學的巨大作用就能體會到這本書的獨特魅力。他在書中這樣總結道:“哲學是明白學、智慧學,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讀完這本書,我有兩點體會:

一、任何工作都有輕重緩急之分。

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並把它做好,你的工作才會變得井井有條,卓有成效。凡取得卓越成績的員工,辦事的效率都非常高。這是因為他們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高效率地完成至關重要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主次之分,如果不分主次地平均使力,在時間上就是一種浪費。所以,在關鍵部位,在主要工作上,我們要用全部精力,將其做到最好。德國詩人歌德曾説過:“重要之事絕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的牽絆。”要集中精力於緊急的要務,就要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如果不斷地被一些次要事務所幹擾,那麼就會阻礙你向目標前進的腳步。

二、善於把哲學上的方法論轉化

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李瑞環同志學哲學、用哲學的又一鮮明特色。李瑞環同志多次談起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他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我這一生對我幫助最大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他回憶説:“1965年從工人轉為幹部,從一個工廠的幹部到中央最高領導集體的成員,中間多次轉換工作崗位,有時工作的內容和性質變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適應、很快熟悉,並有所作為、有所創新。這都是哲學幫了我的忙。”他的體會是,一個人要成長進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樹,離不開上進心、求知慾、責任感這三條,這是無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學了哲學,掌握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養成了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習慣。在一次會議上,他還總結了做好領導工作的三句話,就是:學習理論,總結經驗,研究工作。從李瑞環同志的在成長和工作實踐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在他手裏運用得非常自如、自然,可以説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位。比如,講總結經驗。

他認為,總結經驗的整個過程都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總結經驗要應用理論,學習理論要結合總結經驗。並強調總結經驗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材料,第二要有武器,第三要有加工的本事。他把唯物論、辯證法和主觀能動性運用於總結經驗,用活了,用神了。在李瑞環同志的工作實踐中,佔主導的是哲學思維。哲學思維成就了李瑞環同志,成就了他所從事的事業。我從中也更加感悟到一個真理:“學好哲學,終身受益”。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近一段,讀了李瑞環同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使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他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分為上、下兩本,主要內容有“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實踐的觀點”、“重視總結經驗”、“掌握辯證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堅持發展的觀點”、“堅持生產力決定論”、“堅持羣眾觀點”、“弘揚中華民族‘和’的思想”等十章,再加上首尾兩章:“提倡大家學點哲學”和“學哲學要學原理,用哲學也要用原理”。由於我在學校擔任中層領導,所以對《學哲學用哲學》一書很感興趣。讀這部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李瑞環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厚感情。他説:“我一生最感興趣的一門學科是哲學,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學,對我幫助最大的也是哲學。”這句話高度概括了李瑞環同志的哲學情結。

看了這套書後,我覺得學習哲學,要學習哲學原理,注重學用結合,把重點放在理論聯繫實際,運用所學哲學原理指導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正確的學哲學用哲學的態度。在我自己的學哲學過程中,我就非常注重學用結合,時時用生日祝福,哲學原理來認識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析存在的矛盾,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運用哲學的一般原理來解決矛盾。

9月,由於工作變動,我被提拔為學校政教處主任,雖然對學校各種情況非常熟悉,但對政教工作只能從頭開始,通過幾年的努力和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風格和一整套工作方法,但還是不全面,不成熟,不繫統。近期讀了《學哲學用哲學》一書,對我的工作很有指導性,我把學到的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次召開班主任、校警、門衞、家長、老師、學生座談會熟悉瞭解情況,尋找政教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運用自己幾年來政教工作經驗和所掌握的一般規律,從實際出發,針對政教工作的具體性、特殊性,和校領導班子成員一道研究確定了政教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得到了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認可,也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年初根據學校的工作部署,結合政教實際,確定了綜治、安全、衞生、矛調、法制教育、德育等六方面工作,確定了具體負責人,並制定了工作計劃,既貫徹了學校的工作部署,又結合政教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有所創新,效果明顯提高,得到了校領導的肯定,這就是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指導工作的實踐。

這些只是我在學哲學用哲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也是運用所學哲學原理指導工作實踐的一些嘗試,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方法有所創新,工作效果明顯提升,我真正感悟到一個真理:“學好哲學,終生受益。”所以我奉勸各行各業的領導幹部們,要好好讀這本書,一定會從中受益的。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看到《藝術哲學》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這一定是本偏理論化的哲學書,讀過以後,感覺它更像是一本介紹意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種族,風俗習慣與藝術的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枯燥乏味,反而更加吸引了我去了解這些城市的過去,去感受它們的文化,去品味它們的藝術生活。

《藝術哲學》是法國的伊波利特。丹納所著,我看的是張偉所譯的,據譯者介紹,丹納是深具傳奇性的天才人物,就連他也被丹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以及精闢的見解所折服,我就更不用説了。這本書一共有三篇,分別是意大利的藝術哲學、尼德蘭的藝術哲學和希臘的藝術哲學。大致都是圍繞時代,種族和風俗來寫,各有各的特點。作者開篇就提出這樣一條規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任何時期的藝術品都是按照這一規律產生的”,然後用意大利的繪畫史來證明和應用這條規律。作品與環境必然完全相等,不論什麼時代,藝術品都是按照這條規律產生的,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這條規律同樣適用。藝術確實源於生活,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甚至是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必須投身於它們當時所處的生活環境。就拿意大利和尼德蘭來説,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意大利的目光轉向了健康、有力、活潑的人體,所以意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美麗的人體;而尼德蘭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醜陋的人體。

在意大利,色調是固定的,在佛蘭德斯,景物的色調總是隨着日光和周圍水汽的變化而變。説到這,我又想到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環境下,使得文化具有了差異性,也正因為不同的環境,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藝術。“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在丹納的條件裏,‘種族’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為種族的不同,日耳曼族與拉丁族不僅在藝術上的本性對立在風格與趣味上也形成了類似的對比。“後者與前者相比,雖沒有那種塑像般的美妙形體,情趣粗俗一些,性情比較遲鈍,但精神的安穩,氣質的冷靜,使他們能更堅實地把握住理智”。《藝術哲學》從意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等因素談起,到其藝術形式的產生於發展,向我們論證了開篇所提出的規律——不同的環境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説明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發展的空間。所以,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不單單要有強烈的自發的,獨特的情感,更需要的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對風土民情的細微差別有着高度敏感的心。

在歐洲的諸多文明古國中,意大利算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在加上本人對這個城市的偏愛,我更喜歡談談我眼中的意大利。關於意大利畫派的特徵,其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意大利畫派輕視和忽視風景,卻把人物作為主題。書中也提到過“藝術從質樸走向完滿所前進的一大步,便是創造了完美的形體,這是理想的慧眼而非尋常肉眼所能發現的形體”。之所以特別提到這點,是因為想到了顧凱之提到過“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人物畫也是中國畫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畫佔據着重要地位,至於山水畫,直到隋唐才獨立出來。兩者相比,有共性,也有異性,相同的是都重視人物,不同的是對人物的偏重點卻大有不同,前者表達理想的人體,後者以形寫神,更注重人物的傳神。關於他們之間的不同又恰巧説明了之前所提到的規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

可想而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怎會與接受了文藝複習洗禮的意大利創造出同等風格的藝術作品呢?對於輕視風景,重人物的思想我也是能接受的,誰讓事物的發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呢?書裏也解釋了意大利藝術表現人體的原因,我認為那些例子太過於黑暗,免不了背叛,仇恨和殺害,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來説,儘管未曾身臨其境,卻仍不想多提。現在的時代背景也有着與之相對應的產物,要想同樣的藝術在世界的舞台上再度出現,除非歲月的車輪退回到有那樣一種環境的年代。

此書着實令我受益頗深,只可惜我才疏學淺,無法用自己的拙筆體現丹納藝術的靈魂深處,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定刻苦鑽研,交上更令人滿意的答案。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本學期開始,我選修了哲學與智慧這門課程,時值期末,反思一學期對哲學與智慧的學習,感覺獲益匪淺,心中有一些體會,不吐不快。

哲學是由感而惑,由惑而思,思而達悟的覺解境界之學。有感而惑是哲學的起點,對於“感”來説,關鍵是要善感,要能從平凡的周圍世界中挖掘出不平凡的道理來,這就需要敏感而冷靜的心靈以及洞察的眼光。由惑而思,思而達悟是説哲學是一門思想領域上的學問,要求人們要依靠自己的大腦反覆思索,才能達悟。境界是哲學的結果,是建立在“有感而惑,由惑而思”的基礎之上的,是思悟之後的順理成章和自然而然。人們對世事進行思索,從而參破世事中所藴含的玄機,看透事物的本質,之後必將獲得一種超乎凡人的心態,使自己以全新的狀態和心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以上只是粗略的介紹了哲學的形成的過程,接下來將結合本人的體悟,對此過程進行析解。

由感而惑,這是哲學活動的起點,然而自然萬物紛繁往復,什麼該感?什麼不該感?這是一個哲學範疇內對感知對象進行選擇的價值取向問題。是否面對重大的禍福就要“大感特感”生怕得不出什麼哲理,而面對花草樹木山川河流等平凡易見的事物,則一閃而過,不留半點注意半點思索。我個人認為:哲學是一種很主觀的學問,與其説它存在於認識主體所認識的事物之中,倒不如説它存在於認識主體的心中,只是沒有意識化罷了。認識主體觸及世間某物突發某種哲思,其原因是觸發的某物與心中早已存在的哲理在一點上形成了聯繫,通過這根聯繫,久沉於心中的哲理被帶了出來,在觸及這根聯繫前就出現在內心之中的哲理並不是憑空的,它是在認識主體的長期人生閲歷中潛移默化的形成的,但是並沒有被認識主體自身所知曉,只在靜默中等待一個聯繫將其打撈出心靈的水面,進而全面化,理論化,系統化。馬克思主義認為:世間萬物存在着普遍的聯繫。所以綜上所述,生活處處都存在着與你心中所隱藏的哲理相聯繫的事物,所以我們要處處留心,處處留心皆哲學。因為處處留心,所以孔子發出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慨!因為處處留心,所以桓公在看到自己昔日栽種的柳樹皆已十圍時,發出“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悲歎!

由惑而思,思而達悟。這是獲取哲學果實的關鍵一步。當“所感”將心中的哲理意識化後,心中的哲理只是一層很模糊的意識,只是停留在認識主體的感性層面,這種似解非解的狀態使認識主體十分困惑。由此,將模糊的意識明晰成系統全面地理論的“思”出現了。思考並不是依靠大腦天分進行純粹的苦思,它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更準確地説,是與認識主體所挖掘的哲學思想具有關聯的知識基礎,只有擁有相關的雄厚的知識作為通行證,才能確保認識主體的思想天馬行空的奔馳,才能使模糊的意識形成明晰的全面的系統的理論。所以古往今來,著名的哲學家皆帶有多種頭銜。例如:亞里士多德,既是哲學家又物理學家;莊子,既是哲學家又是文學家,才華橫溢,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

哲學的終極成果是達到一種境界。其中境界有多種類型,這是由哲學類型的多樣化所決定的。哲學作為根本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對世界與人生的看法不同,就會產生相應的不同的境界,同樣,每個人所信奉的哲學不同就會追求不同的哲學境界。例如:信奉儒家思想的通儒便會努力追求“內聖外王”的儒家哲學境界,在平時必是“居則玩聖賢之詞,動則行典籍之道。”信奉道家思想的名士會竭力追求“無為忘我”的境界,平時言談舉止必是任性而為,不滯於物,在精神上找尋大自在。

哲學的意義在於它的境界。在當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輕視哲學這門學問,理由很簡單:哲學沒有什麼用處!其實沒有用處的何止這學一門呢?文學,美術,音樂等陶冶人心靈,撫慰人靈魂的學問都是沒有用處的學問。我之所以這樣説只是站在他們這些人的哲學立場上講話罷了。他們這樣認為,是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哲學”是“金錢至上,物質至上”哲學,他們所謂的用處實際上就是指創造經濟效益和更多的物質財富。這種思想只是對近三百年來由於科技進步所引發的工商業高速發展,物質財富高速積累的膚淺崇拜。我認為:哲學有大用處,其原因是哲學有大境界。我所理解的境界是人的心靈所處的位置。萬事莫大於心,當一個人將自己的心靈擺上合適的位置後,那麼它就可以以一種但丁的心態來從容應對世間萬物的侵擾。

境界是心靈的境界,一個人心靈位置的擺放是在精神動力承託下自然而然的結果。對於同一種哲學條件下的境界,它的境界高度與精神力量的大小之間是相互決定的,精神力量的大小與對所信仰的哲學的忠誠程度的深淺之間也是相互決定的關係。所以,哲學境界越高,精神動力也就越大,為人處事也就越是淡定。所以,張巡的哲學境界是高的,面對力量數倍於自己的安史賊佞,毫無懼色,慷慨殉城。這是出於對封建綱常的忠誠;所以,譚嗣同的哲學境界是高的,面對變法的失敗,不躲不避,言道:“無有往者,無以圖將來,無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是出於對讀書人的社會擔當的忠誠。

由此可見,我們不應該任汪洋的物質之海淹沒我們的思想,淹沒我們的心靈。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哲學境界,這樣做有利於堅定我們的理想信念,堅定我們的人格,使我們在精神動力的支撐下不至於在外界的干擾下動搖從而使使我們活得更加堅定,更加清醒,是我們的人生更加的有意義。

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我認為老師的價值主要並不在於教授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用自己的雙手打開學生的思維之窗,放寬學生的眼界,啟發學生的思想,開拓學生的思維。“哲學與智慧”這門課開拓了我的思維,激發了我的思考,遂得出如上體悟。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提起傅雷先生,可能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家喻户曉的《傅雷家書》,大家説那是一部體現瞭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經典讀物,筆者以為那幾百封家書地體現了作為老父親對身處異國他鄉的孩子的關愛之情,但又是一種超越了尋常家長對孩子的生活掛念與感情的寄託。傅雷先生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更是一位情感細膩、眼光獨特的藝術家,他的家書是寫給遠在英國學習鋼琴的兒子傅聰的,故字裏行間處處體現了兩個不同年齡段的藝術家的交流,尤其有一段重要的毛筆手稿家書,是傅雷先生以恭謹的小楷抄寫的《藝術哲學》第三章“希臘的雕塑”,父親希望兒子能仔細閲讀,深刻領悟其中的藝術真諦。

所以我們想要了解藝術的傅雷,最值得大家來閲讀的莫過於他翻譯的法國藝術理論家丹納原著《藝術哲學》。也許大家覺得這是丹納的著作,又如何體現傅雷的藝術思想呢?事實上,如此眾多的西方藝術理論,偏偏傅雷先生選擇了這一部予以譯介,猶如他選擇翻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那是他最認同最喜愛的一部法國人文主義文學作品,而且與他本人的人文思想、藝術觀念也是最吻合的。因此,就不難理解他選擇丹納《藝術哲學》,將其作為藝術理論經典來教育傅聰了,我們現在學習藝術的年輕人當然更應該悉心閲讀,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

《藝術哲學》最初是丹納在美術學校的講課稿,他並沒有給我們講述某一藝術門類的創作技巧或發展脈絡,也沒有講解某一件著名的藝術作品的審美品味或歷史地位,而是通過講述三個西方主要的藝術創作時期,包括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時期、古希臘時期的方方面面,從而生動地闡釋了藝術品產生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以及藝術品應該發展的理想狀態。

丹納以為:在人類創造的事業中,藝術品好像是偶然的產物;我們很容易認為藝術品的產生是興之所至,既無規則,亦無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預料的,隨意的;的確,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只憑他個人的幻想,羣眾讚許的時候也只憑一時的興趣;藝術家的創造和羣眾的同情都是自發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陣風一樣變化莫測。雖然如此,藝術的製作與欣賞,也像風一樣有許多確切的條件和固定的規律:揭開這些條件和規律應當是有益的。

跟着傅雷先生那優美而又準確的文字進入到丹納的講課之中,我們彷彿時空穿梭一般回到了產生《蒙娜麗莎》、《春》、《維納斯的雕像》等等鉅作的時代,領略了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全方位的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在內的燦爛輝煌,在藝術輝煌的背後是社會生活的奢侈與開放,宗教信仰的高度昇華;感受了前後歷時四百年之久,帶着北方淳樸、粗壯特徵的民族烙印的尼德蘭繪畫;更是體會了代表古代人類淳樸藝術的“希臘的雕塑”,那是一個唯美的'世界,原始的人們對人類最本真的美是如此的熱愛,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健康的與體育、競技、神話密切相關的各種鉅製如神廟,微小若族徽的藝術作品。

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藝術哲學》彩圖珍藏版,首次將五個章節分為了五冊,還原到了丹納最初講稿的原始狀態,傅雷先生原序明確指出,最初的《藝術哲學》是按丹納講課進程在1865年至1869年間陸續印行的,而現在的分冊圖書又加入了大量經典作品及人文、歷史的環境插圖,以求與原著的內容貼切再貼近,因而非常方便各界讀者閲讀。這是一個藝術理論的系列,卻處處體現出了人文的温情,温潤細緻,感染無形。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原本以為《藝術哲學》是一本比較理論化的哲學書,看了之後才發現更像是一本介紹關於他們的意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風俗、種族與藝術的書,這本書包括的內容大體如下:第一篇意大利的藝術哲學第二篇尼德蘭的藝術哲學第三篇希臘的藝術哲學丹納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於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從這原則出發,闡揚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古的藝術流派。

因為種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藝術與拉丁民族的藝術不同,前者更渾樸,後者則更精緻;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優美的人體,而尼德蘭繪畫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醜陋的人體;因為時代不同,所以古希臘人能夠創造出簡單而靜穆的偉大作品,而現代人只能創作出孤獨、苦悶丹納提出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三個尺度。

“特徵重要的程度”即其價值取決於那個特徵的穩固程度與接近本質的程度;“特徵有益的程度”則是指藝術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藝術作品各個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現特徵的程度。書中對歐洲大陸各國的風土人情的描述讀起來是饒有興味的,從意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氣候、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談起,談到某種形式的藝術為何會形成發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氣候)的影響而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這種觀點本身就很有意思。而這些也證實了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土壤。要做一個藝術家,需要愛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並且對每一點人物風情的細微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暑假的時候,有幸認識了教育學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薦了一部好書——法國史學家與批評家丹納所著的《藝術哲學》。於是細細的讀了起來。本書輯錄了1865—1869年期間在巴黎美術學院的教學講稿,是按教學進程陸續印製發行的有着強烈講授特徵的教學事實。

丹納運用具體事例説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學術界公認,他講述條理明晰、充滿形象、富有熱情,把藝術(美術)中難纏的問題清楚、明確的講個通透,被稱為邏輯家兼詩人。本文特意將《藝術哲學》中闡述“藝術品的本質”這個論題作為典型案例,重點分析丹納講授方法的理性特徵,努力使講授建立在準科學的基礎之上而非感覺和興趣的基礎之上,借鑑有效之法於美術教學中。

丹納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影響極深,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哲學上同時受着德國的黑格爾的影響。丹納認為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演變、消滅都有規律可尋。藝術研究的過程就是“從事實出發,不從主義出發,不是提出教訓,而是提出規律,證明規律”。“我唯一的責任是羅列事實,説明在這些事實面前藝術是如何產生”。科學而嚴謹的治學方式奠定了丹納在藝術史學研究領域的地位。

丹納常常用到一個富有特色的詞組“精神氣候”。氣候作用於籠罩期間的所有事物,強調這個大因數的影響,藝術研究就處在了一個複雜而立體的多維空間中,一切貫穿於藝術、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徵和因果邏輯都有了一個必然的聯繫,這樣就建構了一個和諧共生論、進化論的研究平台。他説:“我的方法的出發點是在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在於找出藝術品所從屬的,並且能解釋藝術品的總體”,“由此我們可以定下一條規矩,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納講授的進程通篇都是由各個主要特徵之間的網絡關係與因果關係構建的。他強調:發現和控制主要特徵是人類的高級形態,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學與藝術這對人類進程的雙翼表現的也是主要特徵,科學以定義和公式表現,藝術以審美與情感表現。

通過細讀該書,當真是一個過程!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李瑞環同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是一本很好的將哲學的觀點和方法論與實際工作結合的產物。通讀全書感觸頗多,感想很深,自己學哲學也給學生講了多年的哲學,但學後深感我對哲學的理解還很不透徹。讀完這本書最突出的感覺是李瑞環把哲學的原則和方法論用通俗的語言與實際生活、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變成了我們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思考問題、學會工作的法寶。讀完全書後更加明白了在“提倡大家學點哲學”一篇中提到的幾個觀點:不懂哲學的領導者就不可能是一個清醒的領導;領導幹部要把哲學作為一門基本課程;學習哲學首先要信哲學,解決一個立場為題、感情問題、信仰問題,也就是為什麼學的問題。

在全書的十個問題中,談對第九問題“弘揚中華民族‘和’的思想”一點體會。以和為貴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了十分突出的位置,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和”也是學校對幹部“正、廉、嚴、實、和”五字要求中的一個方面。要求幹部做到團結合作、相互補台。

第一:“和”的基礎是有共同的目標。為了大目標要有大團結。領導者的責任就是使廣大的羣眾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和目標並團結起為此而努力。離開了羣眾的積極性、離開羣眾自覺支持和參與,什麼事情也幹不成。

第二:以“和”出發點和落腳點。爭論也好、諒解也好、一切為了和,在這個過程中要提倡:寬容大度、體諒包容、和諧共存、協調並進,要提倡平等待人、誠懇待人、寬厚待人、以理服人,作為領導幹部為人處世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寬容一點、諒解一點、豁達一點,不要斤斤計較、是是非非、小裏小氣,要做到聽得進、容得下、想得開。

第三:實現“和”的前提是學習和交流。由不同意見和分歧是正常的,但為了共同的目標一切又要歸依於“和”,怎麼辦?幹部要學習、要交流。

第四:實現“和”要遵循的原則:

(1)堅持原則前提下的“和”,以和為貴不是無原則的苟同,而是堅持原則前提下的“和”。

(2)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原則。

(3)遇事多商量的原則,商量式領導者民主的表現、開明的表現、高明的表現。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學哲學用哲學》書中運用了茶壺的故事、野豬的故事、夏天有蚊子但長莊稼的事例使哲學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羣眾,為哲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解放了哲學。我讀了這本書,有以下體會:

第一、哲學的巨大作用。

李瑞環對哲學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説“哲學不管在什麼領域,對什麼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它的範圍。”、“我這一生對我幫助最大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他從一位普通農民、工人逐步成長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幾十年來做過許多內容和性質不同的工作,都能很快適應、很快熟悉,並有所作為、有所創新,歸結於他一直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他當過15年的工人,搞了很多技術革新,幾乎是幹什麼就革新什麼。當了幹部、當了領導之後,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方面,以及黨政領導工作、宣傳思想工作、統戰政協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等諸多領域,留下了許許多多富有創見的思想和觀點,這與他學習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不開的。他在書中總結道:哲學是明白學、智慧學,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哲學這門學問説來也神,你的工作越變化、越新,它顯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場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問題越困難、越複雜,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對的問題越關鍵,它發揮的作用越關鍵。學好哲學,終身受益。

第二、學哲學首先要信哲學。

這是李瑞環的一條非常深刻的體會。他認為,這是一個立場問題、感情問題、信仰問題,也就是為什麼學的問題。他説:“共產黨人信仰馬克思主義,是理性的選擇”。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對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都不要迷信,但卻可以信可以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鑽,只有鑽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嚐到了甜頭,才會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鑽,這裏關鍵是個“信”字。李瑞環把學、懂、用、信的順序做了調整,把“信”放在了首位。在他的《學哲學用哲學》書中的序言也提到了這一點,“不信哲學則不能學好哲學,不能用好哲學”。所以,信哲學是學好用好哲學的基礎。李瑞環認為就大多數人講,學哲學主要是學好基本觀點,如唯物的觀點、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生產力的觀點、羣眾的觀點等等。學習哲學的目的就是要花力氣把基本觀點真正弄懂,並且能和自己的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增強工作能力。

第三、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李瑞環一直強調,學哲學要在實踐中學、在使用中學。他從二十幾歲就開始學哲學,一直堅持在工作中學,邊幹邊學,邊學邊幹,幾十年從未間斷。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他都反覆認真讀過,有的文章都可以背下來。他的體會是,如果把學習與自己熟悉的工作結合起來,拿實踐的經驗同理論印證,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觀點與具體、形象的東西相聯繫,印象會比較深刻,就容易記;把書本的東西融入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幹什麼就從什麼裏頭學、就在什麼裏頭用,就容易活。在他看來,工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是工作的過程,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繫,工作和學習融為一體。知行統一,言行一致,學以致用,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也是我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和必然要求。

《學哲學用哲學》是一本讓哲學原理大眾化、普及化的上乘佳作。讀了這本書,使我進一步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解,學到了運用哲學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今後指導工作、導航人生都有重要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jlvv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