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寒假向圖書館借了一本由美國羅伯特·弗蘭克寫的《牛奶可樂經濟學》。最初還怕因為對經濟必修一內容理解不好會看不懂經濟學的書,翻開書立刻消除我所有顧慮。我想就算是沒學過經濟學的人,只要識字,都能讀懂書中大部分內容。這讓我感覺好多了,還好沒借一本枯燥的理論書。我還曾一度認為經濟學那些死板的條條框框的內容沒有用,這本書完全否認了我的觀點,它具體細微地從生活中各個方面闡述經濟學在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它並不是一直在空講大道理。它都是舉身邊最普通但我們不常關注的例子給理論堅實的後盾。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看完這本書,雖然不理解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但是有收穫就好。走在大街上我也會下意識挑出一些東西侃侃而談。書中有幾個事例我覺得十分有趣。比如“為什麼硬幣上的人像是側面像,但是紙幣上的人像是正面像?”(當然是美元,人民幣的硬幣刻的是花)因為硬幣上刻畫出辨認度高的正面像是十分困難且成本高,而且在流通中容易磨損,所以沒有這個必要。但是在紙幣上畫正面像,精緻而複雜,成本低還可以辨別真假。另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為什麼鯨魚瀕臨滅絕,而雞卻沒有繁衍之憂?”我剛看到這個問題時就蒙了,等看完覺得是可愛的推理。書中説因為鯨魚不被人擁有。捕鯨人知道,如果自己不捕鯨它們就會被其他捕鯨人捕走。但雞大多是被人擁有的。如果雞被人殺了一隻,主人肯定會要求賠償,然後再買進雞維持平衡。雖然鯨魚和雞都有價值,但由於沒有所有權,導致鯨魚瀕臨滅絕。

看完這本書,我深刻了解對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或許就在思考為什麼的答案中找到許多樂趣。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2

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

對於這本書的招牌問題,書中是這樣解釋的:方形容器能比圓形容器更經濟地利用貨架空間。像可樂這樣的軟性飲料的生產商堅持使用圓形容器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軟性飲料大多是就着容器直接喝的,所以由於圓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牛奶一例中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來得更划算。超市裏大多數軟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櫃裏,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冰櫃裏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所以就算是大多數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它們仍不大可能裝在圓形容器裏賣。

解釋上述現象用到了成本效益原則,即: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麼做。這是準則之一,之二是機會成本原則:從事一項活動的機會成本,是指你為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

經濟學認為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夠根據自身利益的得失來權衡自己的行為。其實,日常生活中每種事物的背後都藴涵着經濟學道理。這本書正是讓經濟學徹底融入生活,它讓我覺得經濟學就是這樣實際,打破了人們對經濟學只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與圖表的認識;它教會我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

做一個理性的人,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做一個把知識變為智慧的人。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有規律,就有例外,而有例外,才能證明規律的存在!

《牛奶可樂經濟學》走過的歷程,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認識、親近和運用經濟學的歷程!

它讓我們慢慢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去解決我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模式中有趣的問題,持續引爆我們對經濟學的渴望與希冀!

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到的經濟現象寫下來,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我們對經濟學的理解,關注我們在現實中,司空見慣而又未注意到的現象。

書中介紹了微觀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圍繞成本效益的原則和運用、核心供求定理、收入與貢獻關係、商品生產、定價與競爭、公共資源、產權重要性、信息經濟學、差異對經濟行為的影響、行為經濟學、經濟學對社交關係市場的影響10個方面,提供豐富案例,加深對原理的理解。讓我們學會用經濟學方式去思考身邊的事物,理性地生活。

理論是灰色的,枯燥無味的,但從每天見到的現象入手,利用經濟學系統的知識去解釋,能讓我們輕鬆、愉悦地掌握經濟學深奧的原理。這樣,我們認識世界的水平提高了,決策才會更加理性!

“教的少,學的多”,學習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它寫下來。

微觀經濟學,是紀念,更是新的開始!不要急於從書中尋找答案,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其實並沒有標準和準確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我們可以積極地去思考,並把思考用於生活!我想,這才是作者寫下此書的初衷和想法吧。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多數情況下,人是感性動物,在生活中的種種選擇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其心理上的需求;

多數時候,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只有在具體的環境下,才能做出選擇;

免費的誘惑,無人能抵擋,所以,免費也是商家最常用的營銷手段。這一點我直接聯想到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他們簡直把免費套路玩兒到了極致。現在我們獲取的各種信息都是免費的,但是我們付出的,確實最珍貴的注意力。免費的才是最貴的,這是真話!

給自己設置一個目標,就算不能實現,也能也能讓自己進步一點;如果任由自己隨心所欲,恐怕會墮落的很深。雖然多數人覺得生活是有底線的,人們常説,最壞還能壞到哪裏?事實上,生活是沒有底線的,它能讓人一天比一天慘。

虛擬的所有權:當你看中一件商品,幻想着擁有這件商品,你會如何如何快樂,享受,獲得怎樣新奇的體驗,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獲得了這件商品的虛擬所有權。雖然你還沒有買下來,但是,你會高估這件商品的價格,當付款結賬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自己買貴了。

人的感覺會誇大損失,縮小收益

同樣的100元,同樣的一個人,丟掉100元,它會感覺自己丟掉了一個億(誇張手法);如果他撿到100元,他會覺得自己撿了一瓶買可樂的錢。

當兩個選擇相差不多時,行動比選擇最重要。

當人在糾結於吃豬肉還是吃雞肉,苦於取捨選擇時,豬和雞都已經跑遠了。所以,幹,就完了。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想要借貸,得先有儲蓄。借貸是投資,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創造更多財富。儲蓄是第一步,是為了未來資本的擴張,消費並不能帶來財富的積累。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消費增長不是是經濟增長的結果,而非原因!儲蓄才能促使未來經濟的增長。各國官方常常妄想通過促進消費來促進增長,這往往是飲鴆止渴,只會把社會與個人的經濟水平架空的越來越高。

經濟有周期,會增長,會衰退,這樣才符合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人為的將“經濟衰退”妖魔化,想通過通貨通脹來延緩甚至阻止它的來到,只會讓泡沫越來越大,到時候客觀規律會用更加報復性的後果促使經濟回到它本該有的位置上。

有多大能耐,享多大福,並保有一定的儲蓄,是社會、個人可持續發展的不二真理。

無論對於人,還是社會,透支掉的資本,遲早都會勒緊褲腰帶還回來的。

若一個國家,消費習慣大於儲蓄習慣,那麼它就沒有太多的發展潛力(因為用於發展的錢都用光了)。

中國有一個具有良好儲蓄習慣的國家,逐漸變為一個喜歡提前消費的國家。這是資本主義及消費主義的罪惡本質,它會將所有人(擅長消費與不擅長消費的人)都拖入到負債與貨幣貶值的洪流中。

其實,我們不是要規避提前消費,而是要規避負資產。

居安思危,是人類的寶貴品質。和平、富裕非永恆,而是週期性的,作為生於這個年代的我們,一定不要忘記。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6

遊牧業從古至今都是我國少數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生產方式。滿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名族,有着悠久的歷史,還曾在清朝統治整個中國。滿族遊牧業更是有着悠久的歷史,遊牧業可以説是大多數滿族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本書從滿族遊牧經濟着手,在研究遊牧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深刻分析了遊牧業經濟的轉型。遊牧業是我國許多少數民族採用的經濟方式,比如蒙古族、滿族、藏族、彝族等等。這本書側重點為滿族遊牧業經濟發展的名族和經濟雙重特點。作者按照滿族遊牧業發展歷史過程,從元明時期到滿族入關前,再到清朝、到現代對滿族遊牧經濟做了詳細的介紹。在介紹遊牧經濟的同時,作者還介紹了遊牧文化。經濟和文化一直以來是相輔相成的,滿族的遊牧業經濟發展也促進了遊牧文化的發展。具體體現在與遊牧業相關的服飾、飲食、習俗等。

《滿族遊牧經濟》是一本研究名族、區域特色經濟的著作,看完此書,我對滿族遊牧經濟有了一定的瞭解。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隨着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我國傳統少數民族遊牧經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如何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保持自己的名族特色,如何加快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都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此書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具有很大的學習和借鑑意義。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農民以體力勞動從事耕耘,商人以其審時觀變從事貿易,手工業者以其精工巧技製造器械。”這世界上無人不在追求着“利”。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

看到這些,你是否猶豫了呢?雖然經濟對我們很重要,可礙於經濟學對於我們來説無非就是一些複雜的公式圖表和概念,所以我們都不約而同的略過了經濟學。當然,我也是這樣認知的。可是卻有一本書徹底顛覆了我對經濟學的認知。它就是《牛奶可樂經濟學》。

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可樂卻裝在圓盒子裏?為什麼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邊而男士的在右邊?為什麼餐廳都為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為什麼大學教授説話語焉不詳?為什麼……這就是那本書的導語,也就是這本書帶我走進了經濟學的另一個世界。

這本書分析的簡明扼要,讀完之後我也就順理成章的知道了這一系列的設計方式問題,其實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都是藴含着經濟學的道理。產品的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於競爭的需求,這也就是説,產品設計必須在兩者之間保持平衡。

看完之後,同學們是否都有了躍躍一試的打算呢?那麼就行動起來吧!因為這本書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這就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小見解。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曼昆經濟學原理》很意外的想法,老師推薦這本書,其實經濟學的書很多,以前本來選擇學金融。但是我想教科書,我是沒法看的。因為那是枯燥無味的,但是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書吸引了。給我的結論就是這本書讓人很輕鬆快樂的接受他,不像其他經濟學的教科書充滿了哲學的味道,讀來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講述人身的。學經濟的同學,在課堂上聽得像一個機智善辯的老師滔滔不絕地步道,讓人有着醍醐灌頂的新鮮感,但總擔心老師咄咄逼人的提問。但是《曼昆經濟學原理》則是用例子説話,像年輕的老師談吐風趣,總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講課一樣,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讓我們願意去接受他。曼昆在書裏有説過:本書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學會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並且本書通過把理論、案例研究和新聞中的經濟學事例結合起來,將給你提供充分發展和實踐這種技能的機會。在深入瞭解經濟學的本質和細節之前,概述一下經濟學家如何研究這個世界是有幫助的。

本書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闡述了人們如何做出選擇,以及人們之間如何相互貿易。像這樣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交易的領域叫微觀經濟學。而接下來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個經濟運行的輪廓,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原理九: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在這是個原理裏,就有內容、體系結構到表述、體例都體現了經濟學學生的入門教科書的定位。給讀者很大的吸引,對一些不是學本專業的學生和看者來説,是個很好的入門教材。讓人懂得生活中學經濟,這本書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我不需要把他全部看完。書是要慢慢的琢磨,不是把他讀完就可以了,而是讀出他的精華,那樣只是一點,你也受益匪淺。然而這十大原理,讓我明白經濟學的博大精深。在各個領域中,經濟運行特點,對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帶來的影響。小到我們家庭瑣事,大到國家經濟實力。從簡單的例子到複雜的,在此期間,你可以提高閲讀能力,辨別經濟力度。這本書的內容側重於應用和,而不是象同類教科書那樣側重於正式的經濟理論。作者試圖使讀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在將來讀書看報、經商或從政時都能夠應用經濟學知識。但是這不意味着這本書沒有提供系統的經濟學基本理論,事實上這本書包含了經濟學初級教程所有的中心論題和基本原理。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很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書。可是網上的讓我匪夷所思,在我覺得一本寫理論的書,是乏味的,但是我卻看到了這本書的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讓我很有興趣去看他。並且看了後也沒有失望,這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在每闡述一個經濟學原理以後就儘可能地回到與這種原理有關的應用和政策上來。例如,這本書在第4章到第6章闡述了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後,緊接着在第7章至第9章把這些原理應用於市場經濟社會所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為什麼自由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的途徑?税收是如何妨礙市場機制運行的?誰是國際貿易的贏家和輸家?案例研究原本是工商管理課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現在曼昆把它運用於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來説明如何應用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原理》一書的絕大多數章節都有相關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這本書的大多數章節還設有新聞信箱,引用報紙上的新聞來説明如何運用經濟學思想來闡述當前的社會問題。最後,這本書的體系結構也不同於流行的經濟學初級教程。它不是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或經濟學研究什麼開始,而是在開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經濟學的十個基本原理,這使初學者一開始就能抓住經濟學的精髓。這本書也沒有嚴格遵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傳統二分法,而是儘量模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界限。第一章的經濟學的十個原理既有微觀經濟學原理,也有宏觀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這個宏觀經濟學內容現在被曼昆放在了供給和需求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9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他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讓學生提交生活中的問題,並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這就是此書的藍本。書中有很多經典問題例如:“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而可樂裝在圓盒子裏”“為什麼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邊而男士的在右邊”。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機會成本指你為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 成本效益原則是所有經濟學概念的源頭。它提出,惟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效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麼做。”在生活中,多問幾個為什,就可以減少我們的成本,提高效益。產品設計、供求關係、人際關係、心理學……等等各個方面都會影響成本和效益。閲讀此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很多看似複雜的事情,其實我們只是忽略了基本的概念,而基本概念往往都是一門科學的基礎。同時,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多思考才會有更多的發現。人生本身就像是一個正弦曲線,有波峯,也有波谷,但始終圍繞着一個x軸。在失意時被批評,於是我們很容易將緊隨其後的上升理解為批評帶來的效果。在得意時被表揚,於是我們很容易將緊隨其後的降落理解為表揚帶來的負面效益。

讀《牛奶可樂經濟學》,學習博物經濟學是一項很好的學習本領。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對經濟學雖然不是很乾興趣,但是書名為生活中的經濟學,這一點卻讓我興趣大動,在生活中懂一點經濟學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書中的講解我真正瞭解了什麼是市場經濟、什麼是經濟學、什麼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特點是什麼、當然,很多作者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都流露於其中。和主題經濟學有點偏差,再説説他一再地強調市場調節價格的作用,認為行政手段干預是吃力不討好,我認為也不能完全贊同,那麼一切交給市場去做好了,政府就別在經濟這個領域做任何工作了?至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一個政府出現。還有就是強調糧食自給自足不是一個聰明的決策,理論依據還是他相信的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唉,真不知道這個人懂不懂一點政治,糧食是人生存的根本,在危機時刻,控制了糧食就可以控制一個國家的命脈,其意義哪能僅僅從經濟的角度去小視?他的説法完全是一個理論的經濟學者的態度,所以我認為他這樣的人完全不能管理社會,只能在經濟學理論這個領域做些研究罷了。

書中的大部分內容還是能讓我認同的,其説法讓我耳目一新,比如不論是輸錢還是贏錢都會使錢的效用降低,因為贏錢後人們會大手大腳花錢,輸錢自不必説。勞動、資本和資源是產生價值的三大要素。交易是有費用的,美國的交易費用低,才形成了一個商業發達、分工明細、專業化程度高的經濟環境。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一口氣把費孝通的《江村經濟》讀完,我想去談一個方面,那就是他對開弦弓村的種種細緻的描述讓我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故鄉。那片生我養我的故土。文中的好多事情都讓我對自己生活了十餘年的故鄉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當然,他的描述有很多也發生在我的家鄉。

韶光易逝,斗轉星移,我從十二歲離開我的家鄉,到縣城求學,十多年間,輾轉多地,回去的時間大概只有兩次。我現在腦海中能夠回想起來的,也還是故鄉隱約的輪廓。我不知道,若不是費教授的《江村經濟》,“我的故鄉”這四個字,會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在我的筆下。讀罷《江村經濟》,我回憶起了許許多多發生在那片土地上的事情,包括自己經歷的,也包括自己看到的,我想,大概是時候,需要用文字把它留存下來,把它記錄下來。

不知道村裏還有多少人?不知道村子在社會的大潮大海中建設的怎麼樣了?不知道我兒時曾經嬉戲玩耍的地方還在不在?村裏的人還好不好?多年未歸的故鄉,不知道它,是不是會責怪我。

想寫一些東西,記錄生我養我的地方,記錄錘鍊了我樸實無華品格和堅忍不拔之志的地方。一言一字,都發自內心,也謹以這些文字,紀念自己兒時的童年與在村子裏所度過的大概4500個日日夜夜。我不知道,下次回去會是什麼時候,但是,故鄉,都始終是我的根,始終是我不忘的初心。

謹以此,紀念在那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人們,謹以此,紀念那個我們經歷的時代。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按照時間鏈而不是寫作順序,連續拜讀了吳曉波的“浩蕩”“跌蕩”“激盪”“水大魚大”後,又讀了這一本歷代經濟變革得失論,確有收穫。國家存在的本質可以説就是要維持政治秩序與經濟秩序的平衡,政治追求穩定,經濟喜好自由,如何擺平集權與分權、資源與產出、收益與分配的天平,是政治經濟學的永恆主題。歷代變革家們始終在不遺餘力地解答桑弘羊之問,也如履薄冰義無反顧地趟着地雷陣。

魚缸裏養魚,越養越少;大海里養魚,望洋興歎;更好的便是圍海養魚,既可獲得豐富的水質養分、靈活的競爭競業環境,又可限定牢固的圍基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釋放活力。

如今的中國不再彷徨,如今的中國政府不再爭論,如今的中國人民不再遲疑,未來將毫不猶豫地繼續在穩定中謀求發展,在發展中鞏固穩定,以國強最終保證民富,讓民富自覺支持國強。

讀過經濟變革發展史後再來看,我有感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直沒有定論,到底復興到何時何種狀態?是宋?唐?漢?秦?齊?周?我倒是認為,眼光應該向後看,以史知興替,歸納總結前世得失,正是要規避曾經的失誤,以更加成熟自信的態度,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應該是使我們的國家、民族、事業、人民,創造出超越歷代光芒的嶄新的輝煌巔峯。

我堅信。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Principles of Economics,作者:N. Gregory Mankiw。依我看來,這是一本每個人都應當讀一讀的好書,若你對經濟學知之甚少,則尤其如此。我看的這個版本是它的第三版中文版,由樑小民翻譯,分上下兩冊。現在最新的英文版已經是第五版了。我現在只讀完了它的上冊,即前十七章。我打算先暫停一段時間,看看其他的書,然後再繼續學習它的下冊。

我這個人是比較缺乏經濟頭腦的:不會賺錢、不會投資、也不會花錢。從小,周圍就沒有真正懂經濟學的人,所以沒有受到過這方面的薰陶。因而對我來説,就不是單純看看投資一類的書就可以學會賺錢的了,需要從頭開始,首先培養自己最基礎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讀完這本書,果然收穫不小。很多以前不是太明白的一些現象,現在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大到國家的經濟,比如,中美之間的貿易對誰有利,對誰有弊;英國當年為啥要搞圈地運動;小到個人經濟,比如我的工資是如何被制定的等等。以後我會慢慢把這些想法都整理記錄下來。

這本經濟學原理的開篇就提出了經濟學的十大原理,其後的章節都是圍繞着這十大原理對各種社會經濟現象進行的分析論述。在這裏,我就以重新複習一遍這十個原理的方式來作為自己的讀後感吧。這十大原理中的頭兩條不單適用於經濟學領域,而是對我們所做的任何決定都適用,所以我在這裏對這兩條做了評論。其它條目領會得還不夠深,要過些時候單獨寫評論。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這一條作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為每個人即便從未學過經濟也會對它有最深刻的體會。經濟學中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這個權衡取捨引出來的;而經濟學研究的意義也正是在於幫助人們在權衡取捨中選擇最優的方案。

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過和我同樣的體會:慾望很多,能得到滿足的卻很少。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這是一個最熟為人知的權衡取捨。而我自己也是每天面對各種權衡取捨:早飯吃包子還是油條;多花點時間工作還是多花點時間鍛鍊身體;平時多學計算機還多學習經濟;是買房還是投資;是愁眉苦臉地計劃將來的每一步路,還是乾脆啥也不想又傻又開心的過日子。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他所放棄的東西。

假設我現在開始考慮是應該出去做搬運工還是去上大學,去當搬運工可以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而上大學沒有收入還要交學費。這樣看來,還是當搬運工比較合算,但這是在沒有計算成本之前。做搬運工是有成本的,它的成本就是因為沒有去上大學而失去的一切,其中之一就是畢業後的工資收入。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經濟學一直是我感興趣的學科,大體是因為經濟學可以讓我清楚地看到一些社會現象的本質。經典的經濟學入門教材很多,如斯密的《國富論》,斯蒂格利茨《經濟學》等,但我想向大家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一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曾創造了兩次吉尼斯世界記錄:一是書還未完稿時,出版商就出價140萬美元買下版權,從而創下經濟學著作賣價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二是書一出版便很快風行美國,出版僅3個月就被300多所大學採用作為教材,其英文版發行量在1998年出版當年就高達20萬冊,成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經濟學教材,其暢銷速度與暢銷數量又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本書特點鮮明,簡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邏輯嚴謹,是一本絕對值得去細細品讀的書!我是在20xx年夏天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讀後有種醍醐灌頂的新鮮感。

通常認為,經濟學是一門艱深的學科,常常需要運用大量深奧的數學知識,令人望而卻步,但在讀完本書後,卻有了另一番感受。這主要因為曼昆從容易理解的經濟學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漸進,旁徵博引,用妙趣橫生的語言向讀者展示經濟學的無窮魅力。限於本人的專業知識與文字駕馭能力,就書中前三條基本原理淺顯地談談我的一些讀後體會。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書中告訴我們,由於資源的稀缺性,我們面臨權衡取捨,這才會在生活中面臨着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相信大多數人對於其中的道理並不陌生,但能夠時時做出正確取捨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這充分説明了取捨的痛苦,如何取捨,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維模式了。曼昆在提到這個原理時寫到:“也許一個人一生中沒有一種取捨比工作和閒暇之間的權衡取捨更明顯和更重要。”我完全贊同這句話。尤其對於個人來説,時間是最大的稀缺性資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要是把時間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棄了學會改變境遇的奮鬥和追求。

其實,我們自己也在被取捨中生活着。無論我們在找工作時,還是與他人合作時,甚至找女朋友時,如果想脱穎而出,就必須擁有稀缺性資源,如高學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這樣才可以發送有效的信號,才可以讓他人權衡取捨時更多的考慮我們。當然,其信號的成本是昂貴的。

個人行為的取捨或許是簡單的,當個人組成社會時,將會面臨更多、更難的權衡取捨。對於社會,效率與公平永遠是“魚與熊掌”的關係。效率決定整個經濟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則是指如何分割這塊蛋糕。當政府想要把經濟蛋糕切得更均勻時,就減少了人們做大蛋糕的熱情,從而這塊蛋糕本身也就變小了。這就要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取捨。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讀研,對於一個沒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來説,他認為的成本是:“學費+住宿費+生活費+考試費用”,時間是一個不會計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卻認為:住宿費和生活費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會明白,因為這些開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會更貴。這樣説來,那不如接着讀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實際的成本卻正是我們所忽略了“機會成本”。如果六年的時間用來工作,我們能賺多少?你想過嗎?最重要的是六年寶貴的工作經驗,提前建立起來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讀書的成本。當然,對於更多繼續讀書深造的人以後所創造的收益會大於所有付出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自我實現”。

引用這樣一個例子是為了更好説明“機會成本”。經常用這種想法你會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談到,工作是閒暇的機會成本,正是因為如此,經濟條件不充裕的人很願意選擇加班,甚至有人會選擇幹副業。同樣曼昆也認為閒暇是工作的機會成本,這也就是為什麼旅遊業得以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剛讀書時好好學習是為了爭當“三好學生”,讀到中學挑燈夜戰是為了“會考”“大學聯考”,在大學博覽眾書是為了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崗位上還得為了職稱拼死拼活……也許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奮鬥,從一個頂點向另一個頂點攀登,不知疲憊。而這一切完全是符合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原理: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這常常可以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作為一個職業人,能夠儘可能考慮你的同事、下屬和領導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諧。

往大的方面説,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要準確把握民眾的利益所在。曼昆在書中舉了一個關於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對房屋實行最高限價,長期中會導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為此時政府限制了潛在房東的激勵,誰也不願做不賺錢的生意,此時房子的質量環境都會大打折扣,反而未達到政策制定的初衷,這也説明政府的任何一個政策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現實生活中我們接觸太多由於引進激勵機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為什麼國有企業改革的呼聲不絕於耳,我想應該有一個因素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激勵機制不高吧。這值得我們深思。

也許我們的專業與經濟無關,但我們的生活本身卻離不開經濟學的知識。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讓我這個經濟學門外漢領略到了經濟學的魅力。而在寫這篇讀後感的過程中,也加深了我對經濟學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學着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現象,遠非如書中所説那樣的簡單易懂,而是複雜多變的。也正是如此,讓我覺得自己所學只是皮毛。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曼昆經濟學原理》很意外的想法,老師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其實經濟學的書很多,以前本來選擇學金融。但是我想教科書,我是沒法看的。因為那是枯燥無味的,但是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書吸引了。給我的結論就是這本書讓人很輕鬆快樂的接受他,不像其他經濟學的教科書充滿了哲學的味道,讀來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講述人身的道理。學經濟的同學,在課堂上聽得像一個機智善辯的老師滔滔不絕地步道,讓人有着醍醐灌頂的新鮮感,但總擔心老師咄咄逼人的提問。但是《曼昆經濟學原理》則是用例子説話,像年輕的老師談吐風趣,總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講課一樣,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讓我們願意去接受他。曼昆在書裏有説過:“本書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學會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並且本書通過把理論、案例研究和新聞中的經濟學事例結合起來,將給你提供充分發展和實踐這種技能的機會。在深入瞭解經濟學的本質和細節之前,概述一下經濟學家如何研究這個世界是有幫助的。

本書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闡述了人們如何做出選擇,以及人們之間如何相互貿易。像這樣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交易的領域叫微觀經濟學。而接下來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個經濟運行的輪廓,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原理九: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在這是個原理裏,就有內容、體系結構到表述、體例都體現了“經濟學學生的入門教科書”的定位。給讀者很大的吸引,對一些不是學本專業的學生和看者來説,是個很好的入門教材。讓人懂得生活中學經濟,這本書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我不需要把他全部看完。書是要慢慢的琢磨,不是把他讀完就可以了,而是讀出他的精華,那樣只是一點,你也受益匪淺。然而這十大原理,讓我明白經濟學的博大精深。在各個領域中,經濟運行特點,對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帶來的影響。小到我們家庭瑣事,大到國家經濟實力。從簡單的例子到複雜的,在此期間,你可以提高閲讀能力,辨別經濟力度。這本書的內容側重於應用和政策,而不是象同類教科書那樣側重於正式的經濟理論。作者試圖使讀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在將來讀書看報、經商或從政時都能夠應用經濟學知識。但是這不意味着這本書沒有提供系統的經濟學基本理論,事實上這本書包含了經濟學初級教程所有的中心論題和基本原理。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很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書。可是網上的評價讓我匪夷所思,在我覺得一本寫理論的書,是乏味的,但是我卻看到了這本書的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讓我很有興趣去看他。並且看了後也沒有失望,這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在每闡述一個經濟學原理以後就儘可能地回到與這種原理有關的應用和政策上來。例如,這本書在第4章到第6章闡述了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後,緊接着在第7章至第9章把這些原理應用於市場經濟社會所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為什麼自由市場制度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的途徑?税收是如何妨礙市場機制運行的?誰是國際貿易的贏家和輸家?“案例研究”原本是工商管理課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現在曼昆把它運用於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來説明如何應用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原理》一書的絕大多數章節都有相關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這本書的大多數章節還設有“新聞信箱”,引用報紙上的新聞來説明如何運用經濟學思想來闡述當前的社會問題。最後,這本書的體系結構也不同於流行的經濟學初級教程。它不是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或“經濟學研究什麼”開始,而是在開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經濟學的十個基本原理,這使初學者一開始就能抓住經濟學的精髓。這本書也沒有嚴格遵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傳統二分法,而是儘量模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界限。第一章的“經濟學的十個原理”既有微觀經濟學原理,也有宏觀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這個宏觀經濟學內容現在被曼昆放在了“供給和需求”

經濟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經典自是經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是我所讀過的最大眾化的經濟學專著。稱之為大眾化,是因為這本書是為大學生編寫的教材,作者意圖使讀者通過本書學習能掌握經濟學詞彙,理解現實經濟現象;稱之為專著,是因為自高中以來,所接受的經濟學教育簡直對理解現在的經濟生活一無所用。在此先回顧一下子高中以來所學的政治經濟學,那是一本小冊子,先從商品講起,再就是交換,貨幣,再就是價值和剩餘價值,然後是資本,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再就是競爭和壟斷,資本的全球化,通貨膨脹,無產階級絕對貧困化,資本主義經濟的固有矛盾,經濟危機。社會主義經濟以及共產主義經濟的特點及優越性。這些概念,用於激發勞資矛盾,加深社會主義必定戰勝資本主義的信心,鼓舞無產階級埋葬資產階級的熱情,無疑是對的。

經濟學不僅僅是學者坐在書齋裏寫寫的學問,更重要的是要指導社會生活,並在社會生活中接受檢驗以證明其真理性。正如物理學要學習歐姆定律,牛頓定律等一樣,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也介紹了十條最基本的原理,並從這些原理出發,進行了演繹和發揮。

原理一,經濟資源是有限的,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這一條還需要證明嗎?誰都能理解。那麼按需分配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了。正是因為資源是稀缺的,我們才會在生活中面臨着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曼昆説:“也許一個人一生中沒有一種取捨比工作和閒暇之間的權衡取捨更明顯和更重要。”。尤其對於個人來説,時間是最大的稀缺性資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要是把時間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棄了學會改變境遇的奮鬥和追求。更多的把時間用在投機取巧上,就缺少了踏實工作的時間。

人在生活中,會面臨抉擇,因為資源是有限的,而慾望卻是無窮的。如何抉擇,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維模式了。也必須在“公平”與“效率”間作出合理的選擇,所以就有了我們經常見到的我國提出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實際上就是選擇了“效率”,當然會在必要的時候會採取一些措施來縮小差距,但不管怎樣,我國東部地區經濟勢力是絕對超過中西部地區的。這種選擇是非常科學的。第四條原理將會給一個充分的理由。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我們想工作多掙錢,必然放棄閒暇時間。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流淚;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聽院士講座的時候王選曾説過,開發激光照排系統時沒有周末節假日,一律工作,當然回報也是巨大的。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經濟生活中的人都是理性的,不要認為別人傻,出現了意想不到理解不了的事情,實際上有很多不知道的內幕。投標時你的價格低反而落標,肯定不是對方傻,寧選貴的,不選對的。處理很多事情時往往考量更多的是邊際量,而非yes or no。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由於人是理性的,天然趨利避害,提高存款利率,就會加快貨幣回籠,存款增多。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謂亂世用重典

原理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人的天生條件和後續教育的不同,中東出產石油,巴西出鐵礦,澳洲出羊毛,日本人會造電器,德國人會造機械,法國人會造香水,意大利人會造衣服,美國人會造電影,每個人都具有比較優勢,所以分工提高了效率,貿易促進了福利。在這裏讓我們回顧一下李斯《諫逐客令〉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tuò)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衞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jué tí),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fǒu),彈箏搏髀(bì),而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衞桑間,《昭虞》、《武象》,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衞,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候之術也。

原理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曼昆在第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等多次提到生產率的概念,曼昆對其的定義是:一個工人每小時工作時間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總量。曼昆引用了著名小説《魯濱遜漂流記》的例子,如果克魯索捕到更多的魚,那他的生活水平就會提高。與克魯索一樣,一個國家只有能生產大量物品與勞物,它才能享受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為什麼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差距如此之大,根據中國統計年鑑的資料,我們看到美國在20xx年的GDP是109855億美元,而中國在20xx年的GDP是117252億人民幣,顯然中國的GDP是低於美國的,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是低於美國人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高生產率,認真研究決定生產率的因素,包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技術知識。

原理9,當 發行過多貨幣時 上漲

貨幣供給變動會嚴重的影響經濟,所以中國人民銀行在作出貨幣政策時一定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在第二十七章《貨幣制度》中曼昆很詳細的談到了“銀行與貨幣供給”。

高通貨膨脹必然伴隨貨幣量的高速增長,假設貨幣量增加之前,經濟是均衡的,當貨幣量增加時,在現行的 水平下,貨幣的供給量超過了需求量。因而人們會以各種方式花掉這些超額貨幣供給,由於經濟中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並沒有變,這種更大的物品和勞務需求就引起物品和勞務的價格上升。 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貨幣需求量。貨幣量增加的唯一後果是 上升。

但是無論是美聯儲還是中國人民銀行都不能完全貨幣供給,因為家庭存款和商業銀行選擇的貸款量是它們所不能左右的。因此,在一個部分準備金銀行體系制度中,經濟中的貨幣量部分取決於儲户和銀行的行為,部分取決於美聯儲或者中國人民銀行之類的 銀行。

原理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經濟中 總水平的持續上升就稱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危害性不言而遇。但是低通貨膨脹是否就一定好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曼昆在《經濟學原理》第三十三章《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中很詳細地談到了兩者的關係,菲利普斯曲線就很好的説明了兩者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但很多經濟學家對這一觀點提出異議。

曼昆是支持菲利普斯曲線的,但不存在持久的權衡取捨。其實,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喻在長期中,通貨膨脹很高,自然失業率是依然存在的。我認同這種觀點。

目前我們國家的就業是個大問題,國企職工的大量下崗,應屆畢業生的源源不斷,雖然暫時失業率控制的還不錯,但以後的問題的確很快就會出現在決策者的面前,我國 會採取什麼措施呢?但我想現在的 上升是不是 作出的安排呢?或者暫時失業率的穩定是以豬肉從以前的5元上升到如今的8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zjmy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