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通用9篇)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通用9篇)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1

剛看了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咱也活學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對任何事情都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將更為圓融。”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通用9篇)

哲學,高中時學了一點點理論,到底是該如何定義,恐怕要對不起老師了。當年的老師是個魁梧的老師,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總是用兩隻熊掌一樣的手在頭頂上比劃,“哲學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動,小數點也在教室橫飛。一上課就很忘我的老師,是個好老師,只可惜,我的智商實在不高,無法理解老師的許多話。

記憶中,高二時,我還當了一年的政治課代表。這門學科我沒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語課代表的職務於心不忍,還是有別的激勵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沒找我談一句話,我那時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師為什麼只照顧到急於在英語學科上要進步的同學她呢?老師有沒有想到我的感受?後來,也在一直假設,要是老師那時找我們多談談心,也許……學生時代的我多麼渴望老師給予的言或行的鼓勵啊。而今,我當老師了,我當然知道孩子們在心智上需要什麼。於是我毫不吝嗇,該付出的絕不佔有着。“生命是豐富的,但對每個人來説,都只能活在當下。”

今天讀了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收穫頗豐。

主要內容是: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教育的三階段:

1、浪漫期——國小階段;

2、精密期——國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學以後。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領域:羣體、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與自我生命的發展:自我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成長、自我超越

我認為值得回味的語錄現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常説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個需要靠自己去承擔的責任。

小孩子在尚未準備好接受現實世界之前,必須先以這些浪漫題材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作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後再慢慢成長,接受真實的挑戰。若是忽略此一階段的需求,幼小的心靈將會受到傷害。

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好好努力,那麼這一生在知識的領域中,恐怕必須放棄許多權利了。

“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延,最後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發現別人的意見和我們不同,不但不要生氣,反而要借這個機會反省。

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後,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麼?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麼!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才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物不會,這就是動物與人最根本的區別。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2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北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哲學與人生》是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徵,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温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後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為有些是意氣風發,有些是衝動不顧後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雲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為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為什麼,看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現,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麪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為生的專業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於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勵志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於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説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説,“哲學脱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説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説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裏,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人分享後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着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説,“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説,“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3

前幾天看了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的視頻講座《哲學與人生》,我感觸很深。從這個講座中,我不僅瞭解了哲學是什麼,哲學研究什麼,哲學家的思考方式,我還清楚了哲學與人的關係,哲學對於人的重要作用,這也是我的最大收穫。

孫正聿教授在演講中説道:“學科學,我不説,你糊塗;我一説,你明白。學哲學,我不説,你明白;我一説,你糊塗”。這句話就完全的把哲學和其它學科區分開來了。

其他學科的目的是讓人們在現實中更為具體的存在,這種具體是看得見或者可以從人的行為中體現,從人們的思想中感知。哲學於人的目的是讓人們“作為人而成為人”。這句話含義深刻而且踐行艱辛。從邏輯上剖析這句話大致應該是——大前提:哲學作為各門學科思想精華的歸總,哲學作為所有道德體系在一定時期的昇華,哲學作為物質和精神本原的載體,可以將一切物質過程和思想過程過渡到一個更新,更高的層面。小前提:人作為人而存在,人在哲學層面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結論:人從作為人過渡到成為人。從邏輯角度不難看出,哲學彙集了所有的文化、科學、藝術的本質,甚至演化為有關終結的思考。

因此,對於人們來説,哲學是一個走向更高境界的階梯,哲學意味着終結和開始——對於作為人的終結,對於成為人的開始。從更廣泛的層面來説,哲學就是一切事物的終結和開始——對巔峯的完結中不斷催生。

談到了哲學對人生的意義,孫正聿教授又從三個方面談到了哲學與人生的關係,一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

首先來説,人的存在性是無可置疑的,人的存在是哲學存在的前提。從更深一層意義上,人的存在催生了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其次,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孫正聿教授提到了五個不能忍受:無法忍受單一的顏色,無法忍受凝固的時空,無法忍受存在的空虛,無法忍受自我的失落,無法忍受徹底的空白,人的這五種無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其實,從進化論來看,五個不能忍受也是十分容易忍受的,在外力作用下,人們會忍受來自物質和精神上的折磨。

其實,人的存在是作為人。沒有經過哲學的改造,在作為人這一階段人是適應物質的,是接受自然的;在精神層面,人具有作為人的一切美德:平等、博愛、佈施......人的精神優越感來自於人的'人化。

人的人化是作為人到成為人的過程,人的意識開始向更高層面進步。

人們思想的進步總是伴隨着物質世界的發展,但人們思想提高的速度永遠達不到物質產生的速度,所以人的人化是一個開始分化的過程,這種分化是兩個層面的對立,在物質層面上,開始有了貪慾,征服欲......在精神層面上,開始追求更高的哲學修養。這兩方面,有統一,有對立,但更多的是對立。

人們開始了人的世界很大程度上不是走進了伊甸園,而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旦形成了人的世界,人的世界觀基本上就被固定住了。

人的世界便是兩個完全對立的哲學世界,一是完全形成了對物質世界的貪婪追求,二是達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起初哲學家會作為引導着的身份把人帶到人的世界,但在人的世界裏,哲學家不得不作為一個斡旋着從中調停。哲學的角度是轉變的。哲學本身沒有思想,所以不能批評活讚美哲學的罪過功勛,只有當人們的觀念發生陡險的變化時,人們才理解,哲學與人,更多的是人強加於哲學。

如果把人的行為過錯歸咎於一種思想,那這種思想是很冤屈的,人們總是自詡思想無法超越哲學所思,但正是人們在物質世界的行為引領哲學發展,反過來,哲學加給人們的卻是貌似沉澱依舊的思想。哲學就像童話,而我們正像落日,童話不會有它的結局,卻會一直向落日下的世界追問千年萬年......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4

讀中國台灣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此書籍特引人入勝。以往讀哲學書籍籍,往往讓人生厭,讀了一點,常棄之不讀了。而此書籍如一個巨大磁場,把我吸引了過去,愛不釋手。我想應該是書籍的獨特之處吧。它把傳授哲學原則、哲學知識放在了一個次要的位置,它的首要目標是點燃讀者對智慧的愛,引導讀者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要問題。他精道的論述,平易的語言,彷彿讓我看到了作者就是一個證人,證明哲學其實不是一個枯燥的東西,而是處處閃爍着智慧和思考的光芒。

讀了此書籍,我感覺人生離不開哲學。人類天性都渴望心靈的自由,能做自己,擺脱各種限制和壓力,越來越感受到做一個人的喜悦。愛智慧,愛哲學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裏來,該往哪裏走。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説過一句名言:“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在現代社會中,隨着競爭的加劇,社會的浮躁,人們已經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芸芸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我這樣忙忙碌碌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麼,你這一生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統統都成了行屍走肉。

哲學讓我們去思考這些人生問題,並不是真正能尋找到一個標準答案,其意義促使我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第一回裏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後,甑士隱隨即和了一首,其最後兩句是這樣的:“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都是為他人做嫁粧。”

説的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生在滾滾紅塵,也就是“他鄉”中,“亂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錢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鄉”在哪裏,因此,到頭來,也只能是“為了他人做嫁衣裳。”既然紅塵是“他鄉”,那我們的“故鄉”在哪裏呢?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從哪裏來到這個紅塵的呢?“故鄉”顯然在紅塵以外。我們從“故鄉”來,藉助於父母的結合,給我們肉體凡胎。我們就用這肉體凡胎,到世間來走一遭,來體驗人生、體驗愛情,也體驗痛苦。體驗完後,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故鄉”。

但有很多人在紅塵的花花世界中經受不住種.種誘惑和考驗,他們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名利場”、“官場”、“情場”或“賭場”,最後出賣了靈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鄉”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們的靈魂也就是隨着他們肉體客死在紅塵這個“他鄉”。

讀此書籍,讓我突然明白:學習哲學,學會哲學的思考人生,可以讓我們找到人生的“回鄉“路。人生不正如求學,要努力修行,最後可以得到解脱。讓我們擺脱身體的惰性和軟弱,得到心靈的自由。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5

這本書是我高中時買的,那時沒錢買正版書,就到舊書店淘盜版書,正巧,就碰着了這本封面寫着《周國平人生哲思錄》的書。周國平在我們讀高中的時候,以一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舉獲得我們的親睞,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這本書買回來我還來得及看,就高中畢業了,讀大學時偶爾翻翻,覺得理論東西太多,淡然無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發現了這本一直沒讀的書,才開始閲讀。説來好笑,讀這本書時的感受跟讀周國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樣,但是因為這是周國平老師的書,是我偶像的書,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讀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實在太疑惑了,就翻開前言,想看看這本書到底是個什麼目的和思路。結果發現,這本書封面是《周國平人生哲思錄》,內容卻是《傅佩榮哲學與人生》。周國平還為這本書寫了推薦語。我啞然失笑。

其實單單這個過程,就給我一個啟示。正如同低年級的孩子崇拜老師一樣,我們崇拜着比我們智慧的人。當孩子從心底裏佩服你,崇拜你時,你才有可能將知識灌輸於他,將智慧傳授於他。所以,當老師,尤其是低年級孩子的老師,首先要讓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國平之對於我們。

但是崇拜是容易讓人盲目,讓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一味地接受。一旦這種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麼後果就是懷疑,加倍的懷疑,直至成為一種反叛式的懷疑。就像孩子正在經歷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會讓他的崇拜者出現叛逆,因為他知道,被人崇拜並不是他想要的,成為思想的引導者,智慧的領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榮老師,在書中多次提醒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斷地懷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發出來的懷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夠獨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就扮演着這樣的一位“智者”,不斷告訴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問,要思考,直到將孩子領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來就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是傅佩榮自己編寫的一本哲學教材。因為是教材,所以本書的體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來説,分別闡釋了什麼是哲學,哲學指導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學起源、發展和哲學代表思潮,中國哲學起源、發展和代表思潮,哲學與宗教、藝術、教育、文化之間的碰撞。在每一章裏,作者都從各個方面進行介紹、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正如書名那樣,這本書緊密結合人生實際,用哲學指導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斷髮展哲學。

哲學原意為“愛智”,亦即愛好智慧。作者解釋道:愛好智慧不等於擁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種追求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靈的開放,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和思想觀念都是日新月異。正是如此,才出現兩代人之間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間的不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不落後於時代,多一點理解少一點代溝,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心靈的開放,不斷吸取新的知識,新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夠適應電子產品的老人們,佩服一生追求知識的人,對於他們來説,接受並適應他們新的事物,是他們的智慧,是對生活的積極熱情,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經驗所侷限,被一時的歡愉和利益矇蔽雙眼。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維去判斷分析。作者告訴我們,不停地追問自己:“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我?我該是什麼樣子?”能夠幫助我們反思自我,確定人生路該怎麼走。當然,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在不斷地體驗中印證價值,隨着生命的成長,他的經驗將越來越豐富,並且對人生的體驗以及對價值的掌握也會越來越深刻和準確。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話來描述何謂哲學:

(一)哲學就是培養智慧;

(二)哲學就是發現真理;

(三)哲學就是印證價值。

接着他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所謂“培養智慧”是指人們超越感性的限制,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達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謂“發現真理”是指人們去掉重重遮蔽,發現客觀事物的真相;所謂“印證價值”是指人們憑藉自身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印證真理的價值所在。那麼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呢?

首先,培養思考的習慣。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況變化而影響自己心情,天氣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氣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響。很多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結果。有思考的人則表現出理性和冷靜。怎麼樣才能養成思考習慣呢?作者舉了牛頓的例子。蘋果如果掉在我們頭上,我們只會習以為常,心態不好的罵一句,心態好的吃之大吉;蘋果掉在牛頓的頭上,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就無法養成思考的習慣。作者告訴我們,如果對任何情況都能夠加以考慮,就會發現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會一直如此,這樣就會在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

掌握整體觀點。這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從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更加圓融。年輕人都喜歡有稜有角,不喜歡圓融,我自己也是。有稜有角的個性適合辯論,也適合鑽牛角尖;容易彰顯與眾不同,也容易閉門造車,聽不進別人的合理建議。還好的是,圓融和稜角並不完全對立,個性和聽從別人建議也並不矛盾。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

確立價值取向。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或做人處世的風格,不過,經由學習與成長,我們可以進行修正及調整,然後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叫做價值取向。價值取向既然是一種選擇,就一定要有所取捨,如果我選擇了某些價值,那麼勢必要放棄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選擇價值時是需要勇氣的,人不可能什麼都要,也不可能討好每一個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個人崇拜什麼樣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反映出他內心的一種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到底,不輕易改變,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個人什麼代價都不願付出,隨便放棄自己的價值觀,他的一生想要快樂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後,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當然,我們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所有他聽到過的德行,那豈不是滿街都是聖人了嗎?人都會犯錯誤,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選擇一種價值之後不斷地印證,讓自己對自己越來越滿意。知識的範圍是無限的,即使你皓首窮經,一輩子也無法把天地下的書讀完,人一生所能學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識。並且,如果你學到一些知識,卻不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麼就算學的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學習知識後,就要懂得消化,並融會貫通才是“知”“行”合一。

寫到這裏,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話來作個小結: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人生是盲目的。哲學決非一種枯燥的東西,它可以引人入勝,就象人生的照明燈,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裏走。所以讀一點哲學書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處的。

感謝傅先生在讓我領略到哲學風采的同時為我指明瞭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學素養。以正確的價值取向為指導,將思考變成自己的一種習慣,做事從多方面考慮,運用所學。我想,那樣的生活會很有意義的。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6

在毛概課上,聽了孫老師的教誨,就決心讀一點書。以前總是讀很多文學作品和歷史傳記,所以便買來《哲學與人生》,通過讀哲,也確實讓我收穫了很多,領會了很多。

西方有句諺語:“哲學不能烘麪包,但是哲學能使麪包增加甜味。哲學就好比蜂蜜,可以調味人生。我覺得,人生數十載,若沒有哲學,充其量只能是生存。而有了哲學,我們才能像海德格爾説的那樣“詩意的棲居”。傅佩榮老師説:“如果不談哲學,則人生不限於盲目瞎闖或隨俗沉浮者不多啊!”確實,哲學使我們活的有意義,活的有方向。

哲學教給我的那些事

傅佩榮老師説“哲學是必需的”。我們人類天性之中都有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脱各種限制與壓力,越來越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喜悦,

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需要我們超越感性限制,發現真理,並積極印證,而這些的首要基礎就是培養思考習慣。我在這本書中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明白了培養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一個人如果沒有思考的習慣是絕對不可能具有獨立的個性。遇到事情都喜歡憑着本能的感覺立即反應,而且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我以前就是一個極不愛思考的人,懶惰喜歡依賴別人。從小就按部就班地十分自然的接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知道高一的時候,同學問我為什麼我如此努力第學習,我才醒悟我學習只是因為我習慣地認為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就是我應該走的路,但是從來沒思考我能用學到的去做什麼。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發生了事情總是潛意識裏看被別人的反應,讀書時也總是立刻信以為真。而現在我明白沒有思考的`人生是空洞而盲目的。只有學會思考,遇事冷靜下來想清楚並在無疑處有疑才能有所發現和收穫。

只是會思考也是不夠的,人生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印證的。正如傅佩榮老師所言,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如果光是敍述各種道理與格言,而沒有自己去體驗的話,到了最後還是隻能在知識的迷霧中打轉。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7

“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由他所選擇的價值所構成,如果無法回答:‘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瞭解自己。”

從古到今,人們都會用“盛世”和“亂世”來形容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歷史狀況,其實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是“俗世”。在現實世界裏,人們通常用利益來衡量一切,並學習各種求生的本領來適應社會,以致不被社會所淘汰,這樣是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然而人們會忽視一些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的那些精神價值,信仰、真誠、尊嚴、正直、忠誠、率真、愛情……這些東西本來人人都有,可是人們在追逐名利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把他們丟失了、遺忘了,遺忘和丟失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更不知道人是什麼。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樣東西卻始終追不到,就像狗總喜歡咬自己的尾巴,卻總是咬不到,我們只看到那隻狗拼命地在轉圈,卻始終跳不出那個圈子。

愚人儘量想讓別人多瞭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瞭解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怎麼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

“一個人如果刻意追求快樂,往往得不到快樂,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當一個人化解自我的執着之後,就不再刻意追求快樂了,結果當他不去追求快樂,快樂反而自己降臨,換言之,真正的快樂是在無意之中來到的。快樂是一種由內而發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獲得的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職於一家建築單位,在這家公司裏有很多和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談得來,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過得很快樂。後來由於企業不景氣而裁員,我也不得不離開那了。本來每天朝夕相處在身邊的同事一下子就沒有了,心裏非常的失落,總希望他們有空時來看看我,大家聚聚,回憶以前開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會。可是很奇怪,每次聚會結束後,心裏失落得感受比沒聚會時還要厲害,有點舉足無錯的樣子,後來對於聚會,我既是期待又是擔憂,矛盾極了。

後來,我漸漸地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從散文、詩詞、到孔孟之道、經典著作等等,雖然看的書不多,卻能在閲讀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書就像經歷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懷歷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這些文字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曉風殘月,青燈黃卷,絲絲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豈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讀書,由內而發,兩者兼顧,相得益彰。

活在當下,珍惜高峯經驗——是一種能夠讓人在一剎那之間覺得無所缺憾、一切美好圓滿的感覺。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8

因為看一個人讀此書籍,而知道此書籍;因為聽到一個人説書籍好,而想擁有此書籍;因為特殊的機緣,而擁有此書籍。

其實,這本書籍在我這已經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原因有三:一是買書籍不如借書籍,陸續看了很多別人的書籍,這種富有是自家書籍不能給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選擇的書籍太多,挑來選去中,它總會成為捨去的;三是覺得深奧,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讀,過早接觸怕是打擊了剛剛建立的讀書籍信心。

其實,這些也都是藉口。對於哲學,我是頗有“慧根”的.。在唐山師院兩年的脱職進修中,“邏輯學”這門課程考試全年級只有兩個滿分,我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成績恐怕也是不多見的吧,惹得苑老師親自到班裏來非要親眼見一見如此通靈的學生哲學與人生讀後感哲學與人生讀後感。這足足讓我美了一個學年。

但是將哲學與人生放在一起,這是第一次。當決定捧起《哲學與人生》這本書籍時,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決心。人到四十,真是該思考人生的時候了。

就是懷揣着這樣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學與人生之旅。走進去,才發覺這是一片綠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隨着閲歷的增長和心態的成熟,感覺這樣的一本書籍應該成為每一箇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課。此時的我們,工作、生活都處於一個“瓶頸期”,不談家庭,不論孩子,我們還有沒有自己呢?……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篇9

暑假拜讀了台北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傅先生的講義,被評為“最佳通識課程”,我讀了以後覺得實至名歸。書中從古至今,兼顧中西方的主要哲學家的主要觀點,側重於人生與文化,以哲學的思辨方法貫穿其間,引經據典,可讀性很強,語言通俗。整日奔波於家庭、學校之間的我們,在假期裏,借這本書靜靜地審視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就是一場現場直播,自己描繪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經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學。哲學脱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學哲學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傅佩榮先生認為幸福、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現在就業壓力很大,相對於那些奔波於求職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愛自己的人,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內心感覺很幸福。

工作能激發活力,養老院將老人分為兩組,一組每人負責照顧一盆花,另一組的老人什麼事都不做,純粹是休息養老。在身體狀況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組老人比第二組老人,平均多活兩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顧一盆花,也會激發更強的生命力,活得更久。

由此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今年77歲,四年前,父親因為身體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擔心,年邁的母親也會因為照顧父親而病倒,但是,我發現,每次回家,母親像以前一樣,不斷地告訴父親家裏的變化,給他一日三餐,體檢顯示:母親的身體很健康。在父親過完百日後,我把母親接到了濟南,我不忍心讓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再為我做什麼,我在心裏説,讓母親好好休養。一日,小哥來電話稱,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萬別讓母親什麼事都不做,母親身體力行可以做的,都讓母親去做。如果她一旦發現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會加快母親的衰老。果然,母親第一次獨自在院裏遛彎回來,開不了門,站在門外怎麼也打不開。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但還是過了很久才打開。母親自言自語,説,哎,老了,連門也打不開。我聽到了,母親內心的失望。相對於父親在世時,母親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猶能自理。開學後,七點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學,家裏幾乎全天只有母親一人,我得想辦法讓母親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讓她有點成就感。我就讓母親負責照顧家裏的小魚和花花草草,每天給他們餵食和澆水,自己操作按摩墊,不幾天,母親欣喜地告訴我,小魚長大了,因為堅持按摩,自己的身體很舒服,在花園裏遛彎時,看到了藤上掛着幾個南瓜,哪裏的石榴長得很好。

我想,母親在這幾年裏,保持很好的食慾,身體依然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輩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輕時有多少次爭吵,現在,他需要自己,這是支撐母親的強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個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難免會怨天尤人,如果一時想不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走上自殺的絕路。關鍵在於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人只要活着就會逐漸老去,在遇到苦難時,激發潛能面對考驗,結果增加了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讓我想起,上海信息技術學院的鄔憲偉校長,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不到30歲破格評為教授,最終成為上海名師、全國名師、校長。“凡是能夠成為專家或名師的都是在能力邊緣的極限上工作後鍛煉出來的”,他是因為自己的學生將自己逼到能力極限的邊緣。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不一樣,任何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讓自己提升轉化的機會,提升轉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靈,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我們不必奢望無災無難的人生,卻要在面臨痛苦的挑戰時,主動而積極地以改變自我,來展現生命的不同面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6rv8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