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精選27篇)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精選27篇)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

大家都知道:“熟讀當時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熟讀唐詩的妙處。我小時後本也讀過一些,現年近四十,重讀唐詩,不禁別有一番感慨。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精選27篇)

三百首唐詩,流傳千古,藝術上當然是奇妙無比的了。但與作者的身世對照,卻讓人唏噓不已:除極個別外,絕大多數人都是仕途不順,晚年辭官歸隱,有點甚至窮苦潦倒一生。

於是我就想到一個問題:唐代建功立業的政治家、軍事家數不勝數,怎麼他們就沒有佳作傳世?反之,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等天才橫溢的大詩人,卻空有建功立業之心,而一生坎坷,毫無功業可言呢?大詩人無功業,政治家無佳作,難道這是偶然的嗎?

其實細細想來,也很正常。政治講究務實,---三起三落,最為人稱道的是一個“忍”字。而藝術超凡脱俗,講究超越現實的美。如果成天交際應酬,縱橫捭闔,又哪來藝術的靈感呢?所以縱使有才,當了大官,忙於政務,也少有佳作問世了。這於是才有了江郎才盡的説法。當然極少數人除外,如曹操,---。

於是我進一步想到了教育。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這三百六十行,對人的天賦、氣質、知識、才能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甚至大相徑庭。在教育培養的時候,也就要分門別類,因材施教,而不能一刀切。比如現在動不動就要求小學生背唐詩,背經典,好像恨不得人人都能背熟四書五經似的。但是,國小生長大了都去當詩人、都去當學者、都去當隱士嗎?顯然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教育這個東西,最忌一刀切、最忌一窩蜂。以前批判傳統文化時,恨不得一腳踢倒在地,還要踏上一隻腳,非要全盤西化不可。現在又要誦讀經典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恨不得讓學生把汗牛充棟的古書都要吃進肚子裏去似的。其實,即使背得再多,也不大可能超過明清的儒生,因為人傢什麼都不管,一天專門背古書嘛。但是范進和孔乙己不是已經成了反面教材了嗎?可見,不問青紅皂白的一味誦經也非萬能。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

如果説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峯和瑰寶。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

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枚舉。

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琅琅上口,易於成誦。

如《遊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髮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

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嶽》;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既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這本書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細細品味,受益良多……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3

如果説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峯和瑰寶。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可以説《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枚舉。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琅琅上口,易於成誦。如《遊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髮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嶽》;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既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總之,我覺得《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4

歲月悠悠,唯書獨伴。書,讓世界簡單的人變得豐富;書,讓世界喧囂返璞歸真。在人生漫長而短暫的旅途中,在深沉的行囊裏,在學校課桌裏;家中書桌都會有某個角落屬於自己的愛書!

讀書,已然習慣了在夜間。雖無紅袖添香,也無佳人相伴;不過一盞牀頭小枱燈足矣!寂夜窗前,銀輝灑落;一書相伴,便可祭夢遠去。夜深無人,便吟幾首唐詩驀然上心。燈光下,翻開那本唐詩三百首。這書還是爺爺作禮物贈與我的,説是許多年前買的。看着泛黃的書頁,想必年紀都比我大。翻開扉頁,兩行字亦剛勁飄逸;這想必是爺爺揮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爺爺留我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古寒來"是何意。隨着年齡的長大,起發頓悟其中道理——苦盡甘來。

讀書,已然習慣了在夜間。雖無紅袖添香,也無佳人相伴;不過一盞牀頭小枱燈足矣!寂夜窗前,銀輝灑落;一書相伴,便可祭夢遠去。夜深無人,便吟幾首唐詩驀然上心。燈光下,翻開那本唐詩三百首。這書還是爺爺作禮物贈與我的,説是許多年前買的。看着泛黃的書頁,想必年紀都比我大。翻開扉頁,兩行字亦剛勁飄逸;這想必是爺爺揮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爺爺留我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古寒來"是何意。隨着年齡的長大,起發頓悟其中道理——苦盡甘來。雖然才十幾歲,卻也歷了不少事,更能體會苦盡甘來的不易與喜悦。

翻來唐詩,獨到愛國詩人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是,便被這臨之將死,也念着國家安定的精神而感動不已。在抗日戰爭時期,多少戰士也是浴血沙場臨死也念着驅逐日寇,戰士們不懼死亡換來我們如今的國泰民安,我們不應該珍惜嗎?

翻下一篇,讀到了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那是何等的豪情壯志,還欲上九重青天將明月摘下。再看看如今,科技發達明月天宮,人類而然涉足。可,由於科技發達,許多學生已然沉淪於科技電子產品繼而荒廢學業。學生本該學習,樹立遠大的目標理想,為人類謀福。可手機這些科技產品極大的消磨了這種豪情壯志,沉溺在虛無的網絡世界。更不用説心懷李白那種上青天將明月取下的氣勢於壯志。時代在進步,社會氣象萬千,風起雲湧,想要站穩腳跟,除了好好讀書,認真學習之外應該就沒什麼辦法了吧!

不過固守死板,也不是什麼好事喲!放下《唐詩三百首》不自覺看了一眼別的書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出來時代改變的必須來早,那邊是創新。有何意義呢?倒不如將書裏的道理實踐起來,讓它們“活起來”,以新的思維面對它,研究它,或許會發現許許多多好玩而新奇的事物,不知不覺不可以創造歷史。以創新的思維去面對,或許就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喲!

書書卷卷,留下不少眷戀,一頁一頁泛黃的紙,一首首古老的詩,教會我不少做人的道理。從愛國,到滿懷豪情壯志的羣號憧憬明天去未來,再以新思維創新事物,這情懷無一不可以流傳古今,書中的黃金屋需要自己找,書中的顏如玉也要自己尋。書中的青燈古佛;書中的竹林亭居;書中的雲霧仙境,無一不令人嚮往。書,給內心留一片淨土!

書如一杯清茶,仔細品;口中的苦澀,舌尖的回甘;也許只有自己明白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5

詩歌存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生命裏。

小時候跟着大人念“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時並不懂得什麼思鄉之情,卻在長大後每每看到這些詩句便記掛起家鄉來。我認為讀詩歌是對中國文化最好的傳承方式,學生時代背過不少詩詞但鮮少能靜下心來好好品味其中的韻味,現在翻開那本《唐詩三百首》看着熟悉的詩句卻彷彿明白了,從前的背誦就是為了此刻心中的瞭然。

林語堂先生曾在《吾國與吾民》中説過一段關於詩歌的話——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治人們心靈的創痛,詩歌通過享受簡樸生活的教育為中國文明保持了聖潔的理想。它時而訴諸浪漫主義,使人們超然在這個辛苦勞作和單調無聊的世界之上,獲得一種感情的昇華;時而又訴諸人們的悲傷、屈從、剋制等感情,通過悲愁的藝術反照來淨化人的心靈。它教會人們靜聽雨打芭蕉的聲音,欣賞村舍炊煙裊裊升起,並與流連於山腰的晚霞融為一體的景色;它教人們對鄉間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親切,要温柔;它使人們在杜鵑的啼唱中體會到思念遊子之情;它教人們用一種憐愛之心對待採茶女和採桑女、被幽禁被遺棄的戀人、那些兒子遠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親,以及那些飽受戰火創傷的黎民百姓。

林語堂先生的話簡潔精煉的概括了中國人和詩歌之間的關聯,他將詩歌稱作中國人的宗教,甚至幾乎認為如果沒有詩歌中國人就無法存活至今,可見詩歌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

清人蘅塘退士所編選的《唐詩三百首》在如今流傳甚為廣泛,唐詩稱得上是中國詩歌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唐朝的繁榮安定使得一批文人墨客創作了大量佳作得以名留青史,那些流傳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詩句最能真切的表達我們中國人的靈魂。

重新品讀這本《唐詩三百首》讓我拾回那些被遺忘的情感。再讀一遍“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想象如奶油般細膩柔滑的酥潤的春雨;再讀一遍“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想象温和的春風輕輕拂過柔軟的柳枝;再讀一遍“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想象明月鬆峯清泉白石的靜謐……詩中還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們去細細體味。

人們的步伐總是太匆忙了,閒不下一刻來感受到看看我們周圍的世界,不能像古人那樣細膩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單調乏味的城市生活讓我們的精神變得麻木,從而埋沒了我們心底那份詩意。不過就像于丹老師説的:人的年歲越是增長,就越需要一種温暖,需要生命年華中的浪漫,讓我們在現實的糾葛之外找到一種掙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在我們有限的年華里享受無窮的詩意,那麼也就成全了我們自己最美的人生。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6

如果説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峯和瑰寶。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可以説《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

書中各種詩體都有,如:五言律詩、絕句、七言詩……在各個詩人筆下出現了一首首名詩,一個個名句。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書的取材也十分廣泛,不拘一格。不僅有描寫自然風光的,也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還有表達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之情的。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又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每一首詩的風格都不一樣。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他像老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做事上,時刻教導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那樣含義深刻。拿起這本書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詩三百首》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7

唐朝歷21帝,享國289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雄厚的經濟實力、開放的政策、開明的君主、多元的文化帶來了一個詩的王朝。唐詩同宋詞元曲一樣,傳誦至今,其中藴含無數韻味。

我們自小就誦着“牀前明月光”長大,少兒版的《唐詩三百首》被翻了一遍又一遍,那時只是靠着詩的韻腳背誦記憶。再長大些,識的字多了,就開始看註釋,漸漸懂了文字背後或淺或深或悲或喜的情緒。高中時,又進行了系統的學習,那些意象、詩人便映入腦海,我們學會了分析一首初見的詩裏深藏的心緒。

李白在《月下獨酌》裏以月為友,對酒當歌,表達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情感,表面來看,他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又無限的淒涼,全詩體現了李白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的豪放個性,你看,他還是那個“鳳歌笑孔丘”的楚狂人。

蘇軾評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能詩會畫,詩歌作品中的畫面總是栩栩如生,他在《山居秋暝》中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將空山雨後的秋涼,鬆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流動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笑聲,漁舟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清新秀麗、恬靜優美的山水畫。表現了他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時悲哀,友情深厚,江山難阻。

唐詩不僅記錄詩人的個人生活經歷,也反映當時社會的許多現象。

高適作《燕歌行》以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氣氛悲壯淋漓。尤其是“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戰士們在揮灑血淚,主將卻仍在帳中觀美人歌舞,叫人如何不氣惱,如何不悲憤。

杜甫作《兵車行》,借征夫對老人的答話,傾訴了人們對戰爭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他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則流露念念不忘先帝盛世,慨歎當今衰落之情。

唐詩也極盡展現江南之美,韋莊説“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白居易説“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杜荀鶴説“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唐詩把江南之美刻畫地淋漓盡致,引得古今無數遊人春日南行,一品江南的婉約秀麗。

唐詩中藴含景之美、情之趣、,古人的智慧情懷濃縮於數字之間。讀詩就像品茶,要細細琢磨,才解其中之味。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8

今天我和大家所分享的書中有這樣幾首傳世名篇《春曉》《靜夜思》《絕句》,相信大家都已經猜到是什麼書了,不錯!就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的出現,標誌着華夏那久遠高大的歷史之樹上,又添上了一朵怒放的鮮花,此花有“長堤春水綠悠悠”的恬靜;有“更上一層樓”的勇氣;又有“黃昏獨坐海風秋”的孤獨與淒涼。

這是我國文化所醖釀出的陳年美酒,飲一口,沁人心脾;這是我國文化所譜寫出的華美樂章,奏一曲,如花似錦;這是我國文化所描繪出的精美圖畫,看一眼,如遊仙境。

是啊!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如此多的絕唱,為什麼我不去發揚光大呢?找到答案了!是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不同,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心中的煩惱越來越少了,如果把杜甫的“浪漫主義”和李白的“現實主義”放在今天,恐怕都會成為無病呻吟。畢竟他們生活在封建主義的時代。

時代進步了,文化的發展也加速了,人們的眼界也看闊了。

古人的經典就應傳承下去,讓華夏兒女都知曉他,學習他,愛護他!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9

年少時,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詩迷,珍藏的詩書舉不勝舉。於是,我便輕易讀到了《唐詩三百首》。我初識的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一讀之下竟欲罷不能,從此,我便沉浸於詩的世界。

最初讀詩,讀的是朗朗上口的語句;再讀詩,便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而後,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愛在清風微拂的傍晚,於柳樹下,讀一首唐詩,或讀李白的豪情,在現實中飲酒放歌;或讀杜甫的雄渾,讓自我多一份憂國憂民;或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在內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當此時,總是心潮澎湃,彷彿自我也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

我向來垂青富含思想的詩歌,因為它們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0

還記得在那個懵懂的年齡,便與唐詩結下不解之緣。那時候,家裏有一本發黃的《唐詩三百首》,雖然自己當時只能讀懂少數幾首唐詩,但是我對那本發黃的書仍然愛不釋手。

可以這樣説,《唐詩三百首》濃縮了整個唐詩的精華,也是整個唐朝社會風貌的寫照。

在或哀怨、或激昂、或 感傷、或悲憤、或愉悦的詩句裏,向我們再現了底層農民的貧苦,為我們描述了軍旅生涯的豪邁與將士們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懷,給我們展示了上層社會的風花雪月,還為我們傳遞了閨女怨婦的思春情懷

好久沒讀唐詩了,但那些熟悉的句子還不時鳴響在我的耳畔,砥礪着我的意志,牽動着我至深的情感。

《唐詩三百首》中彙集了有許多大名鼎鼎的詩人的佳作,例如豪放、豁達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才華橫溢的白居易等等。

讀到那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它的作者是“詩聖”杜甫。詩人從劍門關外一聽到官兵們收復薊北的消息,他的淚水就灑滿了衣服,而他的妻子和兒子臉上的憂愁也不知道上哪兒去了。他們胡亂的捲起詩書,從巴峽穿過巫峽,再經過襄陽直奔洛陽。讀着這首詩的時候,我的眼前就呈現出詩人一家欣喜若狂,收拾衣服急切向故鄉趕去的情景。詩人還有很多詩篇如《春望》《蜀相》《兵車行》等,又有幾首不是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懷的呢?是呀,詩人是多麼的熱愛自己的祖國啊!

讀到這裏,我又想到了我們剛剛學的一首詩《示兒》,它是南宋詩人陸游寫的。陸游在臨死前還為自己不能親眼看到祖國重新統一而悲傷,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不同的朝代,相同的卻是同樣深沉的愛國情懷!《唐詩三百首》藴含的情感十分豐富,而我卻總是在讀到愛國詩篇的時候會被深深的打動。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是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情懷。讀完這本書,我想到很多,我也要向詩中的愛國詩人學習,向我們每個時代中湧現的愛國人士學習,讓愛國融進我們的血液,流淌不息!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實現了翻天覆地的鉅變,她經歷了強盛、衰落、更強盛的歷史變遷,我們的民族在險難險阻中不斷的強大再強大,今天的我們再不是從前任人宰割的懦弱的舊中國,大家都還記得20xx年的北京成功的舉辦的那場美輪美奐的奧運盛典吧,中國呈現給世界面前的一個空前強大,經濟迅猛發展的、綜合國力逐年遞增的東方強國,同時,我們也讓世人瞭解了全新的中國,瞭解了我們的民族,瞭解了什麼叫中國實力,我們用十三億人民的血肉相連告訴世界“中國來了”。

《唐詩三百首》藴含的情感十分豐富,而我卻總是在讀到愛國詩篇的時候會被深深的打動。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是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情懷。讀完這本書,我想到很多,我也要向詩中的愛國詩人學習,向我們每個時代中湧現的愛國人士學習,讓愛國融進我們的血液,流淌不息!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1

我的小抽屜中有很多的課外書,它們都是近年來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有精緻包裝的《西遊記》,有故事精彩的《安徒生童話》,也有小夥伴們喜愛的漫畫書,但在這許多的課外書中,有一本包裝樸素,頁面發黃的書,它就像醜小鴨一樣擺在其它美麗的“白天鵝”中,顯得毫無光彩,但它卻是我最珍貴的書,我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唐詩三百首》。

小時候爸爸教我背了一首唐詩—《古朗月行》,一學會了,所有的家人一聽我那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都豎起大拇指直誇我,那時的心中有種説不出的快感。第二天,到學校後,我就向小朋友們炫耀,看着自己贏得那麼多小朋友那敬佩的目光,以及老師對我的鼓勵,就更加激起我學習唐詩的興趣。

十歲生日時,我什麼都不要,就纏着爸爸給我買本古詩書,爸爸聽後很高興,便到城裏新華書店為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接過書時,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孩子,書是人類最好的營養,書會伴隨你成長,書會使你更充實,這本書也是我對你的期望。”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如獲至寶般直往書屋鑽。

從那以後,《唐詩三百首》就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陪伴我度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在這無數個日日夜夜中,我不斷的從書中吸吮着營養,充實着自己。

當我徘徊於十字路口之時,迷茫不知所措,它猶如一盞引途的明燈,告訴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我取得優異成績,沾沾自喜時,它猶如沉鳴的古鐘把我敲醒。告訴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當我失意落魄,慼慼於挫折時,它猶如母親温暖的手撫過受傷的心靈,告訴我“乘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現在,學校開展“好書伴我行”活動,有很多小朋友都加入到這習唐詩的活動中來,我也一樣,不斷深入地品讀。我要感謝唐詩,因為它已成為我心靈上的一個寄託;也是我生命中的燈塔;更是改變我一生的精神食糧,讓我不斷的從中成長……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2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

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

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

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在這一個特別的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的書叫做《唐詩三百首》。

其中,深深吸引我的是那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這首詩的“烏江亭”指: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

楚漢戰爭時,項羽逃到烏江自刎。

“期”指:預料。

“包羞忍恥”指:能忍受失敗、受挫折等羞辱。

“江東”指:江南蘇州一帶。

是項羽起兵的地方。

整首詩的意思是:戰爭勝敗軍事家不好預料,能忍受挫折才是真正君子。

江東子弟有很多人才俊傑,重振旗鼓取得勝利也可未知。

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o(∩_∩)o…哈哈,這是一首永懷古蹟的詩。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贊成項羽兵敗後自殺的錯誤做法,認為敢於正視失敗才是男子漢。

作者表明了面對失敗絕不能氣餒的觀點。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叔叔阿姨們,因為失業而一步一步地向死亡走去;在成年人們的世界裏,因為失戀而要去死的大哥哥大姐姐簡直是不能屈指可數……其實這都是因為這些人受不了失敗,他們只適合活在成功的世界裏。

人如果不受一點挫折,那他一定不是人個人,不是有句話嗎,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失敗幾次沒什麼,重要的是看你怎麼從失敗走向勝利的!!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古詩),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

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

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

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

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3

從小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愛上在浩瀚的書海中暢遊。讀散文,看小説,賞宋詞。然而,我最愛不釋手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領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詩真摯的情感。每當看到媽媽為我操勞時,我就會想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國小畢業了,同學們要分別了,我會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期待與他們重逢。

閲讀《唐詩三百首》,我發現領略詩人的詩句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難於上青天。每當下雨時,我便感受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樂曲,我會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4

我最初接觸的唐詩,是駱賓王的《詠鵝》,用寥寥十幾個字生動的表現了鵝的情態,讀着詩,白鵝在綠水中浮游盪漾、快樂呼喚的情景便躍然紙上。還有一年級第一課學的《靜夜思》,簡短的語句中,飽含着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還有漂泊他鄉的孤寂和悲涼。這些唐詩給了我當時小小的心靈獨特的震撼,在我心裏播下詩歌的種子。

接着,我接觸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似乎讓那顆小小的種子生根發芽,讓我感受到唐詩猶如廣闊的海洋。在一首接一首的背誦中,我也絲毫不感枯燥,而是沉浸在詩中,陶醉地感受着詩人的情感。

讀詩,其實就是讀情,詩的內容展現了詩人的經歷、情感和生活,而這也是唐詩的魅力所在。我喜歡精讀唐詩,細細地體會詩中的深意,瞭解詩人的情:

思鄉之情:

思鄉之情可以算是詩中最常見的情感了,詩人離鄉背井,考取功名,在外漂泊幾十年不曾返鄉,可當夜深人靜時,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便湧上心頭……

比如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懷》。這並不是一個典型的思鄉詩,其中還包括了許多更加複雜的情感。但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卻也是令我着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如此蕭瑟悲涼的深秋景象,引起了作者的悲哀的情緒。其實,當時孟浩然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又想踏入仕途,一展宏圖,這無疑十分矛盾。第三句“鄉淚客中盡”,將自己的鄉思一泄無餘,不僅他自己這樣思鄉,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歸去,遙望着“天際”的“孤帆”。“迷津欲有問”借用了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典故,所詮釋的便是孟浩然隱居與從政之間的衝突。以“平海夕漫漫”做結,滔滔江水,與海相平,漫漫無邊,更加凸顯了作者迷茫的心情。

這其實也是現在的年輕人所普遍擁有的矛盾心理,這首詩,讓千年前的詩人與讀者之間心靈共鳴,令人深有同感。

離別之情:

贈別詩中,那些悽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豪邁、出自肺腑的詩作,那種真誠情誼,卻更能打動我。

要説朋友間的送別詩,最經典的,莫過於高適的這首《別董大》了。高適與老友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東西。其實那時候,兩個人都處在艱難困苦的境遇中,可高適面對老友,並沒有展現他的困頓與幽怨,而是道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以開闊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激勵董大,鼓舞他去奮鬥、去拼搏。“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多麼有力,多麼響亮!這是一個多麼質樸而豪爽的人啊!

男女之情:

説到愛情,作為一個高中生,我的理解並不是很深的,所以詩中的愛情,也只能夠粗略的瞭解,但是講述愛情的詩和詞,其語言的細膩優美,也令我讚不絕口。所以我也喜歡讀愛情詩,詩句的唯美,能夠帶給我心靈的戰慄。

我特別喜歡這一首《題都城南莊》。最初接觸這首詩,並不是在《唐詩三百首》,而是在《百家講壇》節目上。講者為觀眾講述了這首詩背後流傳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也是這個故事,讓我對這首詩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那一年,崔護到都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無奈落榜,因返鄉路途遙遠,在長安逗留幾日。清明節遊玩時,他與一位少女在桃林中相遇,兩人互生情愫,但都沒有説破,最後,崔護與少女告辭。第二年的清明,崔護又來到了長安,想來尋找那位少女,可少女原先的住處卻大門緊鎖。崔護便在大門上題下此詩,悵然離去。

聽完這個故事,再來讀這首詩,終於能理解詩人的深意。“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描繪了二人初遇時的美好情景,映出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也含蓄的表達了詩人當時的怦然心動,二人的含情脈脈,兩情相悦。而第二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依然是桃花盛開的季節,詩人重回故地,卻不見少女的身影,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這便是“物是人非”罷。讀後感在偶然、不經意的情況下遇到某種美好事物,而當自己去有意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這也是詩人所表達的遺憾之情所在。

愛國之情:

我個人認為,唐詩中的愛國之情,是最值得後人學習借鑑的了。愛國詩,不得不提的便是我最欣賞的詩人杜甫了。杜甫,人稱“詩聖”,與李白和稱“大李杜”。他的詩,風格完全與李白相反。李白的詩瀟灑豪邁,有着俠士的灑脱。而杜甫生在戰亂時期,他家境貧寒,歷經坎坷,揹負了太多。他無法做到李白的瀟灑,他的詩,大多是憂國憂民,飽含沉重與苦痛。讀一讀他的詩,能夠深刻的感受到當時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苦痛與不幸,比如《石壕吏》《春望》等等。

杜甫的詩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與他的很多詩不同,這首詩傳達的,是作者的喜悦之情。詩人因戰亂多年漂泊,備受艱苦,如今安史之亂已平,“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湧,於是“涕淚滿衣裳”。杜甫此時是悲喜交加的,回頭一看,自己的妻兒哪有什麼悲情,已經“喜欲狂”。親人的喜悦帶動了杜甫的喜悦,一家人興奮的收拾起行裝,預想着以後的美好是生活,“放歌”“縱酒”,多麼愜意!在全詩的結尾,詩人的心早已回到故鄉,計劃起了回鄉的路途……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5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的意思是:多麼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循環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的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速的長勢重新覆蓋大地。雖然古道成慌,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青春,行路人看見齊齊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着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果我家下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户,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鬥,風嗷嗷地説:“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小草輕輕的發出聲音,堅強地説:“我不怕,我一定會戰勝你的。”“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説,風呼呼吹着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上,我起了一個大早,吃完飯後,飛快的跑到樓下,我很驚訝,小草活了,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6

人生是一條蜿蜒曲折的路,她有時易走,有時難行,有時路上會有美麗的風景,有時路會延伸入一片荊棘,所以,要抵至終點,並非一件易事。

走在人生這條路,路上的風雨變幻莫測。但你不要因此而退縮。正是因為道路上的兇險,我們的生命才會擁有更多樂趣。走在人生這條路,路上難免會磕磕絆絆,但不要因為這些絆腳石而畏懼不前。站起來,挺起胸向前,微笑面對每一個困難,你會發現,勝利就是這樣簡單。

有些人可能會在途中迷路,也許你會感到迷茫,但別灰心,只要信念存在,再怎樣艱難都會找到真正的方向。有些人滿懷信心地帶着希望和夢想踏上征途,但屢次跌倒後便開始放棄。請別失望,只要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要給你的人生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

很多人在艱難的路段開闢另一條道路。但通往成功路沒有捷徑,只有經受磨練才能真正走向成功,那些成功人士一定是經過了人生的考驗。也有一部分人因為一時的歪念或其他原因而誤入歧途。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因為邁錯了一步而導致接下來的人生又揹負了一份罪惡。即使有些人走了回頭路,但這已經為他的人生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污點。

其實人生路上有的不僅僅是險惡的環境,沿途也有美麗的風景,那你是否想過在這裏留下生命中光輝的一頁。但沉浸在甜蜜中的你也要留心,因為有許多人跌進過美麗的陷阱,它就潛伏在人生路上的某處,在你毫無戒備時,栽你一個他跟頭,

人生這條路,是條難走的路。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止步伐。因為未來的路,是我們未體驗過的路,只有前進,才有收穫。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7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齊暢遊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着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酒傭?不媚俗。一汪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完美詩意地盪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氲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齊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是他的祝願,“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捨,在長河中聚集在一齊,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齊應對人生挫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的信念。那縷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着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温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我讀《唐詩三百首》,我看人生三千景,我悟世間人世情,我體世間人之挫……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8

如果説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峯和瑰寶,

唐詩三百首的讀後感。

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

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可以説《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

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

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枚舉。

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琅琅上口,易於成誦。

如《遊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

這些詩意境優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髮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

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嶽》;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既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着我們,激勵着我們。

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

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

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總之,我覺得《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

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

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吧!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峯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19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不知幾時,便傳來這麼一説。唐詩,想必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也許當你剛學會説話時,母親就教你念《唐詩三百首》;其次是宋詞,説起李清照,蘇軾等着名詞人也是耳熟能詳的。

作為平時的愛好,我也蠻喜歡詞的,並不僅僅是宋詞,其他朝代的詞人所作之詞也毫不遜色,還別有一番風味呢!

先説宋詞,都説其分為兩派,即豪放派和婉約派,前者以蘇軾為代表,後者應以李清照為代表。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千騎卷平岡”“親射虎,看孫郎”顯現了太守躊躇滿志,豪情滿懷。“會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則表達了自己為國效命的堅強決心和愛國思想,並委婉地表達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再説《水調歌頭》開篇便向青天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結句表達了作者無限深情而又無可奈何的期盼與祝願。( 滄州市鋭燁鋼管 - 滄州文學 )

説説李清照,《醉花陰》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蝶戀花》流露了她對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無限眷戀;《聲聲慢》則表達了作者在孤獨生活中的深深哀愁。

宋詞暫且一放,説説其他的。

李煜,五代時的着名詞人。其《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比喻作者此時心亂如麻,的確是剪也剪不斷,想清理卻越理越亂,把作者心底的焦躁、不安、痛苦、悲傷全都湧了出來――“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此時此刻,在作者心頭的痛苦滋味是亡國之君的感受,表現了作者既無可奈何又無可解脱的不盡悲哀。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0

從小到大,我都十分喜歡讀書,我愛讀書不僅是為了一探“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奧祕也是由於被書中的優美語句所吸引,總而言之,我就是愛讀書。

小時候,我愛讀童話故事,不!準確的説是聽童話故事,因為我那時還小,所以大字還不實幾個,只能纏着媽媽讓她給我講,我先往着故事中的情節,正義的王子打敗了邪惡的魔鬼,救出了公主,這樣的故事情節我是百聽不厭,我多麼想擁有魔法,長出翅膀,展翅翱翔。慢慢的我上是一年級,我開始愛上了成語故事,因為剛剛學會拼音,所以看成語故事則是大有益處,另外我驚歎於古人的智慧,能將那樣長的故事和人生哲理總結歸納我一個短短的詞語,並且所表達的意思一點也不亞於幾百字的文章,真可為是“簡約而不簡單”啊。後來由於偉人熱潮的橫空出世,我的讀書愛好又傾向於名人故事,亞歷山大從小鋒芒畢露的王者氣概,海倫凱勒身殘而志不殘的堅強意志,孫中山敢於創新革命的愛國精神都曾鼓勵着我,我為他們的精神而折服,到了五年級,由於是國小畢業班,對作文的閲讀當然是少不了的,我從作文書中找出好詞好句,加以運用便成了我的語言,更何況作文書的妙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龐大文學資源,不管你怎樣的涉取,總是求不完的。

一代一代書的變換,是我一步一步從幼稚到成熟的最好證明,是我成長的印記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1

我是一個生性開朗、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從小我聽着爸爸在讀古詩,有時我也“咿咿呀呀”的跟着讀,從此,我就迷戀上了古詩。

自從我識字以後,爸爸就幫我買了一大堆關於古詩的書。其中一本叫《唐詩三百首》。古詩帶給我的不止是無窮的知識,同時也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詩讓我感受到陸游對祖國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也讓我明白了要好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自己的祖國出一份微薄之力。

當我讀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詩時,我深深的被媽媽對我們無心地付出和默默無聞的奉獻感動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媽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使我知道了家鄉的親人是最珍貴的,當你在異國他鄉的時候,別忘了曾經為你日夜操勞的親人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定要珍惜朋友之間那份真摯深厚的友誼,他們會聽你訴苦,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朋友將人伸出寬大的肩膀讓你依靠,為你遮風擋雨。《唐詩三百首》帶給我很大的幫助,它可真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好書啊!

古詩改變了我的一生,它讓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有價值,也讓我的生命重新煥發出獨特的光彩,耀眼的光芒。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2

在這個假期裏,我讀了很多本書,最喜歡的當然是《唐詩三百首》了。他雖然沒有童話書讀起來饒有興趣;沒有科幻書讀起來那樣驚險刺激;沒有歷史書那樣精彩;卻藴含着中國古代詩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峯。有唐一代,優秀詩人大批湧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代的詩人們,如果悲哀失意了,會説“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然後哂然一笑,便情緒好起來了。如果以前大受挫折,之後又東山再起,會説:“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瀟灑豪邁之情溢於言表。如果壓力太大,被人排擠,會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慣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會説:“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這些詩句,對於我們這天的人來説,又是多麼適用!正是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詩雖然和我們相隔了一千餘年的距離,卻仍然深深植根於我們心中。讓我們自他們的詩中找到一種寄託,一種鼓勵。

然而,畢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時空距離,是我讀起來,由於語言與時代背景帶來的障礙,總還是會覺得有些語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此刻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3

讀到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等,都包含着作者對家鄉的眷念之情。那些遊子獨自在他鄉漂泊,每天都思念着家鄉和親人。夜晚,抬頭仰望那明月,就會思念起家鄉。在寂靜的船內,看着那遙遠的海岸,禁不住眼淚嘩嘩,想起了曾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事。換做是我們,在這種時候,含着淚與父母和家鄉告別,心裏將會是多麼寂靜,會多麼難受,會多麼思念、想念家人……心裏那種説不出的感受。

就像《泊船瓜洲》,詩人王安石僅借明月來襯托出他對家鄉的眷念,家和目的地一江之隔,在這麼遙遠的路途中,他希望明月照着他回到家鄉;《秋思》,詩人張籍想寫信給家人,因為心事重重,表達的感情太多太多,不知寫什麼好;《長相思》,詩人納蘭性德,將人們在寒烈的冷風之下,思念起故鄉,睡不着覺。

從這些詩中,我讀到了一個道理:這些遠離故土的遊子,總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們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寸草不移!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4

夜,在人們眼或許是好的,因為它是白天辛苦勞動的間斷,讓人好好休息;夜,在人們眼裏或許是壞的,因為它充滿了黑暗,在這黑色屏幕上,時常上演着危險、可怕。夜空,最常見的是那一閃一閃的星星,和那時而彎時而圓的月亮。

傍晚,天空還是藍的,可月亮早從雲層中探出了身子,發出清幽的光芒,與陽光相比,這光實在是太暗了,壓根無法看到。不過,每到這時,我總愛在寬廣的操場上漫步,仰望着月亮。月亮上有一些斑點,那可不是雀斑或青春痘。在我看來,這明暗結合,別提有多美了。

晚上,四處都沒有了光,月亮在空曠的的操場上空,成了唯一的照明器,顯得分外明亮,灑滿了草場的每個角落。這光芒好似一雙好奇的眼睛,俯視着大地。地上的每個地方都陸續安靜了下來,只有月亮呆在天上,與星星談論着許多奇幻的神話。

有時,天上沒有月光。我遺憾的凝視着空中。忽然,一陣光芒劃破了夜空,向前望去,是一排排電燈發出的光芒,透過星星點點的樹影射在我身上。有時我會問自己:這不就是月嗎?但我馬上否定了,雖然它的光芒也給人們帶來了光明,但他是自私的,它的光芒不能照遍所有黑暗的地方,只能帶來一片光亮。

那個無私的月亮呢?不知何時開始期盼它了。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5

也許是受了媽媽的影響,我從小就十分喜歡讀宋詞、背宋詞。

從國小二年級到現在,媽媽已經給我買了好幾本宋詞書了呢!並且讓我把喜歡的背下來了。

為了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宋詞,媽媽就耐心地給我講解每一篇的歷史背景,理解詞中深刻的含義。

剛開始,我以為唐詩和宋詞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上網一查才知道,它們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唐詩要有工整的詩體,絕句四句,律詩八句,要平仄押韻。

而宋詞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隋唐。

詞,作為一種用來歌唱的配樂詩體,它要按照音韻填詞,而音樂成了他的第一要素,從五代到晚唐,到了宋代,宋詞到了最輝煌最優秀的時代。

所以人們現在把詞統稱為宋詞。

唐詩和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化中的兩朵奇葩,千百年來一直為我國人民世代傳誦。

在這些偉大的宋詞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蘇軾、辛棄疾、陸游、李清照……他們也被後人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

蘇軾的出現,改變了晚唐婉約的詞風,突破了五代來專寫男女戀情的舊框子,擴大了題材,提高了意境。

他的詞有寫自然風光的,借寫人寫物抒情的,詞風千變萬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描寫中秋月的詞,朗朗上口,流傳至今,成了千古名篇。

有人評此詞為“天仙化人之筆”。

我最欣賞蘇軾豪放的詞風,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氣勢磅礴,雄渾有力,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三國時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

當然,他也有十分温柔的一面,如《江城子》悼念自己亡妻中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使人聽起來又心酸又心動。

還有表現壯志凌雲保衞國家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他的好詞數不勝數。

還有一位南宋詩人辛棄疾,他繼承了蘇軾豪放的詞風和愛國情懷。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寫了少年和晚年時的不同人生體驗,很是貼切。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表達了作者渴望國家統一,收復失地的決心。

讀來令人振奮。

在女詞人中,不能不提李清照。

早年她的生活幸福,夫妻恩愛,寫得多是些遊大自然,夫妻間的幸福生活的詞。

讓人讀來心情不錯。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蓮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描寫的意境優美,讓人過目不忘。

但到了晚年,由於丈夫去世,國家淪陷,她的詞風變的淒涼、悲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風住沉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都反映他流利顛沛的生活和家愁國愁的無奈。

宋詞中的名作也説不完。

媽媽説:“學好宋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平時慢慢積累,學會把宋詞運用到學習中,生活中……

真的是這樣,生活中也會有宋詞的影子。

有許多人以為宋詞離我們很遙遠,學了也沒用,要知道學無止境,在生活中,你要運用你學過的知識。

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看電視,畫面中出現了一個古代女人,一看內容才知道是《李清照》。

片中出現了許多我學過的詩句,由於奶奶不瞭解歷史背景,聽不懂宋詞中的意思,也就看不懂電視中的內容了,於是我就給奶奶當起了小老師,我耐心地把李清照的歷史背景和宋詞中的意思講給奶奶聽。

奶奶聽後還誇我是一個“小博士”呢!現在,我又參加了語文課外知識小社團,對宋詞更感興趣了,在小社團裏,老師教了我們好多方面的知識,使我更加深刻了宋詞的魅力!

同學們,你們也快快加入讀宋詞的隊伍中來吧!它不僅能讓我們瞭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説不定還能和幾千年前的宋詞交上朋友呢!大家都成為愛讀書的人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6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總結 篇27

俗話説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不僅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因為如此,我借用國慶假期這個機會,細細品讀了《唐詩三百首》。書中主要介紹了唐代的各大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有被稱為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被稱為詩聖杜甫的《春望》、被稱為詩佛王維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讀一首詩就彷彿將走入一個文字構建的朦朧美麗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動或靜都讓我留戀往返。我就挑選印象最為深刻的幾首詩談談自己的感想。

首先是王維的《鹿柴》。開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兩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靜,但是詩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寫“靜”反而大膽採用“響”字。用空無一人的寂靜山谷中傳來的隱約人聲來反襯深山的靜謐,突出詩人寂寞的心情。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種反襯的寫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寫,而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與內涵。

接下來是李白的《山中問答》。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從這短小精悍的詩句中我讀出了屬於詩仙的處世之道。擁有萬金的李白不貪戀繁華城區的奢華生活,而是選擇隱居山林,在碧山叢林深處積極學習,汲取精神食糧。古人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李白作為久負盛名的大詩人也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們也應學習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堅持學習和戒驕戒躁的好習慣。

最後是詩佛王維的《少年行》。“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這兩句寫出咸陽城的遊俠在路途中相遇,一見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樓酣飲暢聊的場景。詩句中洋溢着熱情與豪邁的氣息讓我這一千年後的小讀者也燃氣澎湃之情。雖然古時候這種場景也不太會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處於新世紀的我們也應該多敞開心扉,廣交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唐代詩歌就像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羣芳競豔,奼紫嫣紅。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創作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尚有五萬餘首。雖不能説篇篇都是精華,但是可供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卻有很多很多。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是應該多學習我國傳統國學精髓,傳承我國經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jl4l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