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精選17篇)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精選17篇)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

詩,是十里桃花的繁華,是牽腸掛肚的思念,是保家衞國的豪情;詩,是漂泊中的孤獨無依,是雨夜裏的痛徹心扉,是記憶裏的江山如畫。人説世事如夢,幾度秋涼。昨夜燈火樓台,轉眼人去樓空。遙想當年沙場,難料如今鐵馬冰河只能入夢來。在那些詩詞裏,我目睹了一個個王朝的榮辱興衰,最終被歲月掩埋。眼見了多少遊子的鄉愁,絲縷的縈繞心頭。望少年氣盛,雄心壯志徘徊蒼穹。驀然回首,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詩,經久不衰。偶然憶起,璀璨如初。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精選17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油燈下的母親,安詳的坐在那裏。她的手微微顫抖,手中的針線穿梭往來,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疲憊,雙鬢明晃晃的發白。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一針一線,密密麻麻,她把無盡的思念與牽掛縫進衣衫的袖口,心中的念念不捨似燈油慢慢融化,落在地上,好像瀉了一地的月光。母親老了,卻固執的像個孩子。她擔心孩子不能如期歸來,一人默默在故鄉等待。都説母愛如歌,似水柔情,直至今日,才悟得真諦。前些日子,我與母親到樓下散步。我總喜歡走在前面,一轉頭,望見與我齊平的臉,臉上的細紋一如她走過的風花雪月。我放緩步子,直到與母親並肩。昏黃的路燈下,她稀疏的頭髮裏大把的銀絲泛着淡淡的微光。“媽,你有白頭髮了。”我對她悄聲説道。“嗯,我老了啊。”她好像歎了口氣,眼裏像是瀰漫着大霧。我的思緒被拉回很多年前,那時候我的小手還觸不到她的臂彎,母親喜歡彎下腰同我説話。那時候我唯一的心願,便是有朝一日能像父親一樣挽着她的手,走過每一條街頭。我想起兒時總喜歡和母親擠在同一牀被窩裏,身上的冰涼貼近她肌膚的滾燙。她總會半真半假地把我推開,推的遠遠的,直到牀邊。但每個清晨醒來,睜開雙眼,總髮現自己小貓一樣蜷伏在她的懷裏,感受着她鏗鏘的心跳。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一陣暖流鑽入心底,恍惚間我還是那個咿呀學語的小女孩兒,而她還是青春的模樣。“哪有,你才四十嘛,很年輕啦。”我握住母親的手,沿着街道慢走。只記得我們倆的影子被拉的很長很長,像留不住的時光。

讀詩時,總免不了瞭解詩人。孟郊被稱為“詩囚”,我看完資料,多少有些酸心的。他的一生有太多荊棘坎坷,經歷了多少的風雨。或許人只有到了一定閲歷的時候,細數過往,才懂情深。原來很多人本是我們生命中的路過,哪怕父母,也只是短暫地陪我們半輩子。總會待到別離時,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我們不該把父母的愛當作揮霍,且行且珍惜。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選自李白的《行路難》。李白一生詩作無數,我卻對這一首情有獨鍾。“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創作也能到那麼高端,被那麼多人崇拜。”這是前不久很流行的一首歌曲。我很羨慕李白,傾倒於他出眾的文采,也向往着他的灑脱。“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他的《將進酒》,字字透着瀟灑,句句唱得昂揚。我以為,他本知足常樂之人,飲一杯酒,且忘憂愁。“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他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的豪情,顛覆了我的看法。但當我讀到《行路難》,心中竟生起了敬意。詩人巧借行路的艱難,暗喻仕途的坎坷。官場的你爭我奪,阿諛欺詐,給予詩人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命運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海上洶湧的波濤就要將他擊垮。但李白的過人之處,便是沒有被無情的命運打倒,仍是”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愈挫愈勇,直至到達理想的彼岸。愛我中華者,必當敬我中華之精神文化也。千年之前,我們祖先輩的他們,面對逆境,咬牙切齒卻也從不輕言放棄,在悲洪似的逆境前掙扎着尋找一絲光明。而多年後的我們,是否延承了此般精神?俄而,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俞老師,從一個寸草不生的窮鄉村走出來,走到一個丁點兒大的縣城,一步步打拼,如今來到了省城南京。依稀記得他與我們談及曾經時雙眼的朦朧,一次次雨中的揮淚,一夜夜翻來覆去的難眠,一場場慘敗的考試,世事如此不順人心。也曾幾度消沉,他告訴我們,那些迷茫的日子,孤苦無依,唯有詩詞與書籍作伴,那些苦痛的歲月,是文字陪在他的身邊。而如今的他,上課時信手拈來的幾句詩詞,令人驚歎不已。我們為什麼要讀詩,讀的豈是字句,更是靈魂。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更應學習古人的精神,迎難而上,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鬥。終有一日,我們能穿過厚厚的雲層,尋覓到希望的光亮。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要説愛國,歷史上名垂青史的詩人還真是數不勝數,但最令我欽佩的還是詩聖杜甫。還記得第一次接觸他的詩,是在國小。“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據説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詩。小小年紀的我,還無法理解國之深,只是同他一起“喜欲狂”,也是種別樣的歡欣。不同於詩仙李白的浪漫,現實主義的他倍感深沉。而當我讀到這首《春望》,心中沉沉的一擊,感覺喘不過氣來。國都陷落,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古時詩人詞人總喜歡寫一字“深”,“庭院深深深幾許”“城春草木深”,這一字,染上了荒涼,沾滿了無奈。淪陷的長安城,昔日的笙歌舞曲早已不見蹤影,一城的繁華轉眼間成了沙石瓦碩。放眼望去,破敗不堪,千里不見人跡,唯有雜草叢生。感傷時事,看到那嬌豔的鮮花,思緒被勾起,憶起曾經,兩行濁淚沾濕了衣裳。許多時日未見家人,思念愈加濃烈,忽聞鳥鳴,心頭一顫,乍然驚起。看那火紅的戰火啊把天空的碧藍鋪成了鮮血的顏色,看那瀰漫的硝煙啊不知何日方休。無言的等待啊只希望送來一封家書,告訴我家裏安好,告訴我妻小平安。年逝,滿頭的白髮像秋末飄零的枯葉,大把大把的往下掉,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都差不住了。品完詩,心頭空蕩蕩的,卻又像被什麼堵住。千年中華,這片土地上經歷過多少場戰爭,多少家破人亡。那些歲月裏的逃離與漂泊,永遠都無法忘懷。我該慶幸,自己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整日陽光明媚的年代。能在清早醒來時看見爸爸媽媽的臉,能在睡前道一句 “晚安”。讀了那些詩,我突然間覺得自己多幸福。孟子説:“天下之本在於國,國之本在於家,家之本在於身。”身為炎黃子孫,我們該盡己所能,為國家貢獻微薄之力。如今很火的電影《戰狼》,“當你在國外遇到困難時,不要忘記,你的身後還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朋友圈裏,微博動態裏,都是紛紛的好評。那一刻內心的震撼着實難以言表。但在這之後,真正有所行動的又有誰呢?口説無用,我們該投身於實際行動之中。作為學生的我們,孝親敬長,努力學習,便是愛國。它無需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存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記得兒時的我,對詩並不感興趣。還不如童話,看公主幾經波折後遇到王子,盼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在那個風雪之夜悄然升入天堂。那時候的知識面很單薄,不過停留於”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般略顯膚淺的詩罷了。也只是單純的記誦,從不試想理解。如今漸漸長大,才發現詩歌不僅僅是詩歌,它可以包含許多許多。詩,可以是一種回憶,就如同默片播放,刻下一寸一寸的舊時光。看前朝,多少風流人物,不盡英雄史詩;論今朝,是否依舊如初?詩,可以是千千萬萬的寄託:羇旅之人借詩詞抒發對故鄉的思念與牽掛;沙場上英勇拼搏的將軍戰士,借詩詞表現自己拳拳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多情之人借詩表達對紅顏的斷腸愛戀.......詩,更多的是一種鼎盛文化的象徵,是一個無人能及的巔峯!

如果説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峯與瑰寶。它的篇幅不長,卻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字裏行間,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力量。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歷經千年歷史,風吹雨打,我們悲痛過,我們哭泣過,但我們不曾放棄過!我們理應繼承並將其發揚光大,讓它成為中國恆久不變的經典,永遠地留在中國人心中。

一歌一舞一琵琶,一冬一秋一繁夏,一顰一笑一牽掛,一刀一劍一傷疤,一朝一夕一晚霞,一山一水一人家,一生一世一剎那。待到雙鬢成白霜,在詩裏感歎人生夢一場;待到雙鬢成白霜,回望來路繁華落地落滿傷;待到雙鬢成白霜,煮一壺清茶,看昨夜燈火樓台,待來世滿面紅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2

餘秋雨先生在《中華文脈》一書中曾言“唐詩對中國人而言,是一種全方位的美學喚醒:喚醒內心,喚醒山河,喚醒文化傳代,喚醒生存本性。”我深以為然。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峯,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喚醒了我對詩歌背後的中華文化以及思想內涵的好奇。唐詩,告訴了我許多。

童年·啟蒙

《唐詩三百首》是我的啟蒙讀物之一。幼時不懂內涵,只覺得平平仄仄的聲韻念起來好聽,父母慢慢教,詩倒也背了幾首。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到“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到“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唐詩之美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之中,並不只因為其朗朗上口的讀音,更因為年少時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已經將這淺顯的話語轉化成了一幅幅動人的場景,古人的一言一行,景物的美不勝收,已然令懵懂的孩兒心生嚮往。殊不知,在這抑揚頓挫的聲韻裏,一個新世界也就此打開。

少年·領悟

一路奔跑着成為少年,讀過的書漸漸多了,走過的路也漸漸遠了,這時翻讀《唐詩三百首》也漸漸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唐詩是多樣的,詩意存在於大千世界之間:長煙落日,黃河遠去,羌笛聲聲嗚咽,訴説着塞外沒有春意的悽苦;明月照鬆,空山新雨,江南流水四季自是一番奼紫嫣紅;機中織錦,碧紗如煙,泫然欲泣的女子在月夜思念遠行的夫君;樓前雨露,長安城裏,五陵年少胯下的白馬發出歡樂的嘶鳴……千百年前的畫面就這樣通過一首首唐詩浮現在我眼前,按照遙遠的文字指點,自己竟然也能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觀察、最精細的傾聽……不曾想過,年少懵懂的自己,竟然也能與高山共俯仰、與白雲同翻卷、與滄海齊陰晴。唐詩讓我認知了自己,更讓我領悟到了萬物有靈,天地之美。

青年·深思

手中的詩篇泛黃,少年的青澀逐漸褪去,一路與詩歌相伴而行的青葱歲月,我又獲知了許許多多。提起唐朝的詩人,怎麼也繞不過李白杜甫等人。而仔細品讀,你會發現動人的不僅是詞句,還有詩歌背後的情感與品格。

李白,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以布衣之身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為此他曾發出內心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蔑視。然而詩人的樂觀精神又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這位偉大的漂泊者從悲傷中走出,選擇用他的詩筆展現大唐的山水,來豐富當今人們的精神世界。

杜甫,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敢於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甘願為解救人民於苦難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面對人民的苦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他靜靜傾聽,長長歎息,默默流淚,向世間發出沉痛的悲歎。他的筆墨,喚醒了當時乃至後世之人的家國情懷。

然而唐詩遠不止三百首,唐代也絕不僅只有這兩位詩人。李白的自由灑脱,杜甫的憂國憂民,王維的超然物外,白居易的直白顯露……詩人們的閃光點早已融入唐詩中,而當今的我們,是否讀懂了什麼呢?又是不是應該讀懂什麼呢?

唐詩三百首,是繁花雲霓,也是心靈歸宿。年歲依舊在增長,對詩的領悟,未完待續……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3

古詩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發出它萬丈光芒。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發的精神力量。《唐詩三百首》中,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如海上的照明燈,照亮了我們,如風雪中的煤炭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哲理。古詩,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和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有自己的光彩,也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等待着,等待着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詩,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國小生,為了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而努力的學習。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4

今天我和大家所分享的書中有這樣幾首傳世名篇《春曉》《靜夜思》《絕句》,相信大家都已經猜到是什麼書了,不錯!就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的出現,標誌着華夏那久遠高大的歷史之樹上,又添上了一朵怒放的鮮花,此花有“長堤春水綠悠悠”的恬靜;有“更上一層樓”的勇氣;又有“黃昏獨坐海風秋”的孤獨與淒涼。

這是我國文化所醖釀出的陳年美酒,飲一口,沁人心脾;這是我國文化所譜寫出的華美樂章,奏一曲,如花似錦;這是我國文化所描繪出的精美圖畫,看一眼,如遊仙境。

是啊!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如此多的絕唱,為什麼我不去發揚光大呢?找到答案了!是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不同,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心中的煩惱越來越少了,如果把杜甫的“浪漫主義”和李白的“現實主義”放在今天,恐怕都會成為無病呻吟。畢竟他們生活在封建主義的時代。

時代進步了,文化的發展也加速了,人們的眼界也看闊了。

古人的經典就應傳承下去,讓華夏兒女都知曉他,學習他,愛護他!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5

我一直覺得,古人的情結總是有一種今非昔比的清新,或許他們不會聊QQ ,KTV ,沒有聽過POP 、R&B ……或者僅僅是緣於他們呼吸的沒有一粒化學污染的空氣,徹底地浸染了他們的靈魂。

現代看來,詩人,只是一個稱謂,一種職業,一個不能自食其力只靠口水換錢的行當。海子和顧城更是讓詩人變得愈加癲狂。一説到詩人,現代人大多會掩口而笑,真詩人是裝浪漫,假詩人是裝高雅。而我想,詩人,在古代,只是一種內心的獨白,是他們心事的獨舞。

不得不承認,人生在世,知音難求。大漠晴空輟月,舞刀無影,誰與共享?茫茫人海,遍尋知音者,肝膽相照,生死同行。可是,即使再響亮的呼喚,也只能變為月下寂寞的自斟自飲。天下之大,語言可以成為溝通不同地域不同人的橋樑,但卻不能直達人心。話多的人,必然內心不夠充實,思想不夠深邃。以無休止的語句掩蓋內心的空虛,以侃侃而談彌補心靈上的交流默契的缺乏。作為知音,一個眉頭,一個眸子,一個手勢,都可以轉化為滔滔江水般的傳情達意,何來宂長多餘的言辭?

我們應該慶幸那些古代詩人的知音難求吧。否則,就不會出現這些精煉而又黏稠的詩句了。

《唐詩三百首》開篇,就是擲地有聲的名句,即張九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雖有哀卻表現的不急不促,淡淡説來而有不盡棖觸的餘音,那種清高,那種孤傲,那種不經意間的淡然,真是讓人拍案叫絕。可誰知,身為唐末宰相的九齡,在政治中寒士與士族較量的時代,要用多少年集聚的散淡和悽楚,才發的出這區區十個字的感歎!

最喜歡的,是李白的《長幹行》,隨着古代女子旖旎瀏亮的吟唱,我們追憶了她年少時清純的愛情,展眉時天然的嬌媚,盼夫時真摯的繾綣,因她的笑容而喜悦,因她的皺眉而心疼。白描和比興的手法與詩本身巧妙地融為一體,不覺突兀,不覺露骨。會想象她踏過深苔時擠出的積水,守望在長風沙時被撩起的長髮,輕輕滑過枯葉的手指,隨風搖曳的芙蓉帳,絲帛上金絲銀線繡成的鷓鴣。想象着她手捧着紅絲硯,花燭下索詩篇,想象她春寒料峭透冰綃,香爐懶去燒……那些動人的場景,現代又有誰能恰心恰意地導演出來?

從《唐詩三百首》領悟到的,既有那些詩人們孤苦愁鬱的淺斟低吟,觸動最深的,還是他們對這篇古老的神州大地的一腔熱愛。書中贊也有,恨更多。然而,他們痛心疾首的憤恨,何嘗又不是愛的表達。愛到至深,方為恨。“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一想到老淚縱橫的少陵野老,不可抑止的悲慟,接踵而來。一個文人尚且如此,那麼,有多少縱橫殺場的戰士身披甲胄,手持刀戟,以威震山河的氣勢誓死捍衞家園,以赤血肝膽化為戰場盡頭慘烈的夕陽,緩緩流入附近的那條長河,染紅了中國的大地……

戰場之外,更是有一羣淳樸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情懷,噴灑在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他們看着雲展雲舒,花開花落,温帶特有的鮮明的季風氣候,更是滋潤了他們的生命意識,想到生命對於毀滅的抵抗。於是,他們憐紅惜花,傷春悲秋,一遍遍重複着感時傷逝的節律。中流屹立,凌風憑虛,傲睨世俗中,又謙卑地臣服於自然。就這樣,他們把自己的情懷最大化,隱蔽與深谷,嘯歌于山林,他們依舊是我們心靈的知己。

張中行先生説,詩是寫人“幽微情感”的文字。這種情感,幽深而不生澀,微小而不輕浮。一切細膩,盡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彷彿一粒塵埃,也是含滿了真情的表白。這真應了詩人布萊爾的一句話:“一粒沙中見世界,一朵花裏見天堂。一手掌握無限大,永恆不比片刻長”。而一本薄薄的《唐詩三百首》,覆蓋了多少的塵與沙,記載了多少個永恆的瞬間!

每個人本是歲月一芥浮萍,漫漫歷史長河,沒人計較它的過往,它的留停。或許我們的才華情感不及他們,但是我們的心,卻能跟着平平仄仄的節奏,追隨他們的步伐,向他們慢慢靠攏。有人説人生就是一首詩,而《唐詩三百首》,大概就是潛伏在詩中的詩眼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6

從古至今,歲月的河流帶走了許多文化,但唐詩卻經久不息,直至今日。此刻這個先進的時代,依舊有無數人熱愛唐詩,喜歡讀唐詩。

“唐詩宋詞元曲”乃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認為,它們能夠被稱得上是“國寶”。

唐代詩人有各種不一樣風格派別,但無論哪一首,都充滿韻味,可能是詩情畫意的江南美景,也可能是粗狂豪邁的塞北風光,可能是想象,可能是感慨,可能是懷念。還可能是敍述一件事情……無論如何,唐代的詩人用簡短的詩代替了現代的長篇大論,卻將詩人的思想引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我十分喜歡一首詩《春江花月夜》、我甚至將它默寫下來貼在牆上: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句“江天一色無纖層,皎皎空中孤月輪。我眼前立刻出現了一幅美麗的月色圖,其中還帶着淡淡的哀傷。而最後一句話”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使我感覺到詩人那紛亂的離別之情,慢慢隨着殘月的餘暉,佈滿在江邊的樹上。感覺上這首詩彷彿還沒有結束。

同樣,對於李白、王維、孟浩然、王之渙等許多著名詩人的詩篇我也十分喜歡。

正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王之渙的《涼州詞》也有其富有的韻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句在我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塞北與江南完全不一樣的荒涼遙遠的地方,而下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更突出了詩人對邊塞戰士處境的深切關心。我彷彿吹走了幽怨的羌笛聲,又彷彿來到了邊塞的孤城,彷彿看見了那一片蒼山峻嶺。

我認為,唐詩是不可缺的,人們從中能夠感受到古人當時所體會的一切,也會學會到更多,懂得更多,能夠寫出好文章,心胸也會開闊。從古至今,我們可能遺失了許多文化,更需要從頭學習,並將它們牢記。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7

第二單元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思鄉懷親”,都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情意。還學習了三首有關“思鄉懷親”的古詩詞。

接下來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讀了這三首古詩詞和在《唐詩三百首》中讀了一些有關思鄉古詩詞後的感受吧。

在《泊船瓜洲》和《秋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詩人王安石、張籍思念家鄉和懷念親人的濃厚情意。王安石的鄉愁是明月,期盼着明月能帶着我回到兒時的故鄉,雖然我工作的地方離我無比想念的家鄉僅僅是幾座山之隔,但是我依然回不到我可愛的故鄉。張籍的鄉愁則是秋風,它讓人感受到一絲絲的寒意,作者思念家鄉,想寫一封信寄給遠在家鄉的親人,問候一下,可想寫的內容太多太多,想表達的情意也説不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説起,這些有數不勝數的想寫內容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長時間沒有與家人講話。在信要發出的時候,又把已經封好的信拆開看看有什麼地方沒寫完整。這些都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無比思念的思想感情。納蘭性德寫的《長相思》一詞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詩人思鄉懷親的情意。他帶隊出征,夜裏,帳篷裏都點着燈,士兵們睡不着,不禁想起了自己親愛的故鄉,在故鄉的夜裏,是沒有這樣的寒風塑雪之聲的。

我還在《唐詩三百首》中讀了許多有關“思鄉懷親”的古詩,比如:李覯的《鄉思》,寫了詩人凝視碧山的所見所感。這首詩突出了詩人歸鄉無計的無奈和痛苦,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深摯濃厚的思念之情。高適的《除夜作》,寫除夕之夜,遊子家人兩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調,委曲婉轉,感人肺腑。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這就是我對有關“思鄉懷親”的古詩詞的理解與感受。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8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很多本書,最喜歡的當然是《唐詩三百首》了。他雖然沒有童話書讀起來饒有興趣;沒有科幻書讀起來那樣驚險刺激;沒有歷史書那樣精彩;卻藴含着中國古代詩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峯。有唐一代,優秀詩人大批湧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代的詩人們,如果傷心失意了,會説“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然後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來了。如果曾經大受挫折,後來又東山再起,會説:“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瀟灑豪邁之情溢於言表。如果壓力太大,被人排擠,會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慣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會説:“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這些詩句,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説,又是多麼適用!正是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詩雖然和我們相隔了一千餘年的距離,卻仍然深深植根於我們心中。讓我們自他們的詩中找到一種寄託,一種鼓勵。

然而,畢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時空距離,是我讀起來,由於語言與時代背景帶來的障礙,總還是會覺得有些語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9

咱們中國地大物博,中華傳統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許多傳統文化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有民間工藝品,有毛筆書法,還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其中,唐詩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古人們智慧的結晶、知識的體現,還是成千上萬的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我讀過的這本《唐詩三百首》,裏面記錄了幾百首唐詩,每一首都凝聚了詩人淵博學識的精華。在這麼多首詩中間,我最喜歡的是孟郊的《遊子吟》和李賀的《昌谷北園新筍》。

《遊子吟》的內容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這首詩中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就像温暖的春天。母愛,是無私的愛,更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愛!在《遊子吟》這首唐詩裏,作者孟郊寫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是指一位母親在孩子臨出門前為孩子一針一線地縫製衣服的場景。可想而知,這位母親是多麼愛他的孩子啊!現在,我也要即興創作一首歌頌母愛的散文詩:母愛,就像雨傘,為我們遮風擋雨。母愛,就像一杯水,口渴時送來清涼。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温暖的!

《昌谷北園新筍》這首七言絕句,我也非常喜歡。他的內容是:籜落長竿剝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我特別喜歡第三、第四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竹筍一夜之間就長高了好多好多,告別了竹園裏的泥土。簡短的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李賀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渴望像竹子一樣衝破障礙,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情。我也要像竹子和詩人李賀一樣奮發向上!

唐詩只是一首首普通的詩嗎?不,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筆寶貴的財富。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把唐詩更好的傳承下去,讓一首首唐詩中的精神影響我們一代代人!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0

歲月悠悠,唯書獨伴。書,讓世界簡單的人變得豐富;書,讓世界喧囂返璞歸真。在人生漫長而短暫的旅途中,在深沉的行囊裏,在學校課桌裏;家中書桌都會有某個角落屬於自己的愛書!

讀書,已然習慣了在夜間。雖無紅袖添香,也無佳人相伴;不過一盞牀頭小枱燈足矣!寂夜窗前,銀輝灑落;一書相伴,便可祭夢遠去。夜深無人,便吟幾首唐詩驀然上心。燈光下,翻開那本唐詩三百首。這書還是爺爺作禮物贈與我的,説是許多年前買的。看着泛黃的書頁,想必年紀都比我大。翻開扉頁,兩行字亦剛勁飄逸;這想必是爺爺揮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爺爺留我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古寒來"是何意。隨着年齡的長大,起發頓悟其中道理——苦盡甘來。

讀書,已然習慣了在夜間。雖無紅袖添香,也無佳人相伴;不過一盞牀頭小枱燈足矣!寂夜窗前,銀輝灑落;一書相伴,便可祭夢遠去。夜深無人,便吟幾首唐詩驀然上心。燈光下,翻開那本唐詩三百首。這書還是爺爺作禮物贈與我的,説是許多年前買的。看着泛黃的書頁,想必年紀都比我大。翻開扉頁,兩行字亦剛勁飄逸;這想必是爺爺揮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爺爺留我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古寒來"是何意。隨着年齡的長大,起發頓悟其中道理——苦盡甘來。雖然才十幾歲,卻也歷了不少事,更能體會苦盡甘來的不易與喜悦。

翻來唐詩,獨到愛國詩人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是,便被這臨之將死,也念着國家安定的精神而感動不已。在抗日戰爭時期,多少戰士也是浴血沙場臨死也念着驅逐日寇,戰士們不懼死亡換來我們如今的國泰民安,我們不應該珍惜嗎?

翻下一篇,讀到了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那是何等的豪情壯志,還欲上九重青天將明月摘下。再看看如今,科技發達明月天宮,人類而然涉足。可,由於科技發達,許多學生已然沉淪於科技電子產品繼而荒廢學業。學生本該學習,樹立遠大的目標理想,為人類謀福。可手機這些科技產品極大的消磨了這種豪情壯志,沉溺在虛無的網絡世界。更不用説心懷李白那種上青天將明月取下的氣勢於壯志。時代在進步,社會氣象萬千,風起雲湧,想要站穩腳跟,除了好好讀書,認真學習之外應該就沒什麼辦法了吧!

不過固守死板,也不是什麼好事喲!放下《唐詩三百首》不自覺看了一眼別的書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出來時代改變的必須來早,那邊是創新。有何意義呢?倒不如將書裏的道理實踐起來,讓它們“活起來”,以新的思維面對它,研究它,或許會發現許許多多好玩而新奇的事物,不知不覺不可以創造歷史。以創新的思維去面對,或許就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喲!

書書卷卷,留下不少眷戀,一頁一頁泛黃的紙,一首首古老的詩,教會我不少做人的道理。從愛國,到滿懷豪情壯志的羣號憧憬明天去未來,再以新思維創新事物,這情懷無一不可以流傳古今,書中的黃金屋需要自己找,書中的顏如玉也要自己尋。書中的青燈古佛;書中的竹林亭居;書中的雲霧仙境,無一不令人嚮往。書,給內心留一片淨土!

書如一杯清茶,仔細品;口中的苦澀,舌尖的回甘;也許只有自己明白吧!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1

我是一個生性開朗、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從小我聽着爸爸在讀古詩,有時我也“咿咿呀呀”的跟着讀,從此,我就迷戀上了古詩。

自從我識字以後,爸爸就幫我買了一大堆關於古詩的書。其中一本叫《唐詩三百首》。古詩帶給我的不止是無窮的知識,同時也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詩讓我感受到陸游對祖國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也讓我明白了要好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自己的祖國出一份微薄之力。

當我讀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詩時,我深深的被媽媽對我們無心地付出和默默無聞的奉獻感動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媽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使我知道了家鄉的親人是最珍貴的,當你在異國他鄉的時候,別忘了曾經為你日夜操勞的親人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定要珍惜朋友之間那份真摯深厚的友誼,他們會聽你訴苦,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朋友將人伸出寬大的肩膀讓你依靠,為你遮風擋雨。《唐詩三百首》帶給我很大的幫助,它可真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好書啊!

古詩改變了我的一生,它讓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有價值,也讓我的生命重新煥發出獨特的光彩,耀眼的光芒。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2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

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

盛唐氣象的形成有詩歌藝術方面的原因,例如性情與聲色的統一,意象的

運用與意境的呈現等等,這在著作《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一書以及其它一些論文中已從多方面做過論述,本文限於篇幅不再重複了。下面僅從歷史、文化的發展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方面做一番探討。從歷史、文化的發展這個角度看來,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晉室東渡之後,中國經歷了二百多年的分裂和戰亂。在這期間,南北雙方的文化呈現相當明顯的差異。南方喜莊老、尚清談,注重抽象名理的論辯;北方流行漢儒的經學,注重人的行為準則。南方文風華靡,北方文風質樸。南方的書法多見於帖,南帖飄逸;北方的書法多見於碑,北碑凝重。《隋書?文學傳序》説:“江左宮商發越,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其南北詞人之大較也。”很顯然,單一的南方文化或單一的北方文化,都有侷限性,如果不能融合就不能蔚為大觀。隋朝統一全國,以及大運河的通航,已經開啟了南北文化互補的過程。唐朝繼隋之後,經過太宗貞觀之治,文化交融的過程大大地加速了。南朝的“文”粧點了北朝的“質”,北朝的“質”充實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矣。”(《隋書?文學傳序》)一種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長的、與唐帝國的政治經濟形勢相適應的新文化達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氣象正是這種富有深厚內涵的新文化的昇華。如果説戰國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那麼盛唐就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

在唐玄宗後期,“開元盛世”的歷史氣象便開始漸漸走向衰落。這我們也可以從很多詩歌中看出,如杜甫寫在“安史之亂”以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寫出了社會階層之間的差別,從而透露出社會發展的不和諧;又如杜牧的詩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悻名“,表面上看,這是在寫他自己

尋花問柳、風花雪月的日子,同時也從側面透露出揚州娼妓業的發達,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説,這是唐朝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結果。但是,物極必反,當這種”繁華“超過一定的限度之後,就是一種衰敗的前奏或者象徵了。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卻直截了當地寫道”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透露出來唐朝宮室的衰陲。

李白是唐帝國國勢鼎盛時期的歌手,杜甫是唐帝國大廈傾覆之際的憂患之

士;李白詩歌是青春的頌歌,杜甫詩歌是亂世之悲歌;李白詩歌飄逸豪放,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田園山水詩派、邊塞詩派和其他詩人一道將盛唐詩壇裝扮得千

姿百態,氣象萬千。代宗大曆元年到穆宗長慶四年766―824為中唐時期,大曆年間,詩歌創作跌入低谷,大曆十才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缺乏雄渾之氣。中唐後期詩壇再度輝煌,元白等人掀起新樂府運動,韓孟詩派刻意求新,柳宗元、劉禹賜、李賀等優秀詩人無不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從敬宗即位到唐末825―907為晚唐時代,大唐帝國日薄西山,詩歌創作亦如同返景入林之殘照。李商隱杜牧為唐詩抹上了最後一層金光。

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3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可沒這麼厲害,整本書能背下來詩的沒多少。不過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我心生對古詩的喜愛之情。不禁感慨:“世界上還有比古詩更好的文學藝術嗎?”

蘅蕪居士精心選擇三百首古詩,這些古詩中有描繪自然景象的;有陳述歷史史事的;有直抒詩人胸臆的;還有感歎纏綿感情的……

在書中,我讀到“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震撼;“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田園風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傷感;“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的美麗;“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風情萬種……

無聊之時拿出來翻一翻,更讀出了詩人的感情:李商隱面對夕陽,既留戀又無限惆悵;李白飲酒飲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宋之問已近家鄉,但是“情更怯”,擔心家裏會出什麼事;杜甫聞聽家鄉被解放,更是“喜欲狂”……每一首詩,無論詩風、格律如何,始終是道出詩人樸實的情感,內心的肺腑之言!

這些古詩多多少少給我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好處:比如今個學期語文書上的古詩,僅有一首我沒見過,那麼其它的也就沒那麼難背誦;上學期每週的積累古詩省下我上網查的工夫;前幾周的手抄報以古詩為主題……

《唐詩三百首》真是一本好書!我一定要好好誦讀、品味,陶冶自己的情操!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4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

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

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

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在這一個特別的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的書叫做《唐詩三百首》。

其中,深深吸引我的是那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這首詩的“烏江亭”指: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

楚漢戰爭時,項羽逃到烏江自刎。

“期”指:預料。

“包羞忍恥”指:能忍受失敗、受挫折等羞辱。

“江東”指:江南蘇州一帶。

是項羽起兵的地方。

整首詩的意思是:戰爭勝敗軍事家不好預料,能忍受挫折才是真正君子。

江東子弟有很多人才俊傑,重振旗鼓取得勝利也可未知。

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o(∩_∩)o…哈哈,這是一首永懷古蹟的詩。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贊成項羽兵敗後自殺的錯誤做法,認為敢於正視失敗才是男子漢。

作者表明了面對失敗絕不能氣餒的觀點。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叔叔阿姨們,因為失業而一步一步地向死亡走去;在成年人們的世界裏,因為失戀而要去死的大哥哥大姐姐簡直是不能屈指可數……其實這都是因為這些人受不了失敗,他們只適合活在成功的世界裏。

人如果不受一點挫折,那他一定不是人個人,不是有句話嗎,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失敗幾次沒什麼,重要的是看你怎麼從失敗走向勝利的!!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古詩),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

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

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

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

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5

還記得在那個懵懂的年齡,便與唐詩結下不解之緣。那時候,家裏有一本發黃的《唐詩三百首》,雖然自己當時只能讀懂少數幾首唐詩,但是我對那本發黃的書仍然愛不釋手。

可以這樣説,《唐詩三百首》濃縮了整個唐詩的精華,也是整個唐朝社會風貌的寫照。

在或哀怨、或激昂、或 感傷、或悲憤、或愉悦的詩句裏,向我們再現了底層農民的貧苦,為我們描述了軍旅生涯的豪邁與將士們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懷,給我們展示了上層社會的風花雪月,還為我們傳遞了閨女怨婦的思春情懷

好久沒讀唐詩了,但那些熟悉的句子還不時鳴響在我的耳畔,砥礪着我的意志,牽動着我至深的情感。

《唐詩三百首》中彙集了有許多大名鼎鼎的詩人的佳作,例如豪放、豁達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才華橫溢的白居易等等。

讀到那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它的作者是“詩聖”杜甫。詩人從劍門關外一聽到官兵們收復薊北的消息,他的淚水就灑滿了衣服,而他的妻子和兒子臉上的憂愁也不知道上哪兒去了。他們胡亂的捲起詩書,從巴峽穿過巫峽,再經過襄陽直奔洛陽。讀着這首詩的時候,我的眼前就呈現出詩人一家欣喜若狂,收拾衣服急切向故鄉趕去的情景。詩人還有很多詩篇如《春望》《蜀相》《兵車行》等,又有幾首不是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懷的呢?是呀,詩人是多麼的熱愛自己的祖國啊!

讀到這裏,我又想到了我們剛剛學的一首詩《示兒》,它是南宋詩人陸游寫的。陸游在臨死前還為自己不能親眼看到祖國重新統一而悲傷,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不同的朝代,相同的卻是同樣深沉的愛國情懷!《唐詩三百首》藴含的情感十分豐富,而我卻總是在讀到愛國詩篇的時候會被深深的打動。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是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情懷。讀完這本書,我想到很多,我也要向詩中的愛國詩人學習,向我們每個時代中湧現的愛國人士學習,讓愛國融進我們的血液,流淌不息!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實現了翻天覆地的鉅變,她經歷了強盛、衰落、更強盛的歷史變遷,我們的民族在險難險阻中不斷的強大再強大,今天的我們再不是從前任人宰割的懦弱的舊中國,大家都還記得20xx年的北京成功的舉辦的那場美輪美奐的奧運盛典吧,中國呈現給世界面前的一個空前強大,經濟迅猛發展的、綜合國力逐年遞增的東方強國,同時,我們也讓世人瞭解了全新的中國,瞭解了我們的民族,瞭解了什麼叫中國實力,我們用十三億人民的血肉相連告訴世界“中國來了”。

《唐詩三百首》藴含的情感十分豐富,而我卻總是在讀到愛國詩篇的時候會被深深的打動。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是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情懷。讀完這本書,我想到很多,我也要向詩中的愛國詩人學習,向我們每個時代中湧現的愛國人士學習,讓愛國融進我們的血液,流淌不息!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6

人生是一條蜿蜒曲折的路,她有時易走,有時難行,有時路上會有美麗的風景,有時路會延伸入一片荊棘,所以,要抵至終點,並非一件易事。

走在人生這條路,路上的風雨變幻莫測。但你不要因此而退縮。正是因為道路上的兇險,我們的生命才會擁有更多樂趣。走在人生這條路,路上難免會磕磕絆絆,但不要因為這些絆腳石而畏懼不前。站起來,挺起胸向前,微笑面對每一個困難,你會發現,勝利就是這樣簡單。

有些人可能會在途中迷路,也許你會感到迷茫,但別灰心,只要信念存在,再怎樣艱難都會找到真正的方向。有些人滿懷信心地帶着希望和夢想踏上征途,但屢次跌倒後便開始放棄。請別失望,只要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要給你的人生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

很多人在艱難的路段開闢另一條道路。但通往成功路沒有捷徑,只有經受磨練才能真正走向成功,那些成功人士一定是經過了人生的考驗。也有一部分人因為一時的歪念或其他原因而誤入歧途。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因為邁錯了一步而導致接下來的人生又揹負了一份罪惡。即使有些人走了回頭路,但這已經為他的人生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污點。

其實人生路上有的不僅僅是險惡的環境,沿途也有美麗的風景,那你是否想過在這裏留下生命中光輝的一頁。但沉浸在甜蜜中的你也要留心,因為有許多人跌進過美麗的陷阱,它就潛伏在人生路上的某處,在你毫無戒備時,栽你一個他跟頭,

人生這條路,是條難走的路。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止步伐。因為未來的路,是我們未體驗過的路,只有前進,才有收穫。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想 篇17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熔鑄了不計其數的膾炙人口的詩篇。許多詩流傳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是我國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讀詩誦詩,既能提高文學素養,又能陶冶精神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

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時間,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書上記錄了無數詩人的豪情力作。有的簡潔明瞭,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歡快明瞭,讀起來趣味無窮;有的豪邁奔放,讀起來慷慨激昂;有的發人深省,讀起來意味深長……

少年英才,駱賓王,7歲就作出了一首深入人心的詩——《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在這首詩中,把鵝的樣子、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鮮豔的色彩使人賞心悦目,聽了這首詩,彷彿自己親眼見到了一羣潔白的天鵝在水中嬉戲、玩耍,湖面泛起陣陣漣漪。這首可不是駱賓王胡編亂造的,是一次泛舟的過程中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產生了靈感。這首詩可謂婦孺皆知,也正因為它生動、歡樂才使得它流傳至今。

為什麼一個7歲的孩子能寫出活靈活現的詩?恐怕離不開平時的認真觀察。由此我就想到了我平時上作文課,這也是我最頭疼的。一到作文課,我就開始犯愁了。寫什麼呢?手裏的筆不停地轉,腦袋空空如也,眼睛來回地盯着作文題目,絞盡腦汁寫出來的作文也是平淡無奇、毫無感情,讓人讀了都想睡覺。現在,我每天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留心生活的一點一滴,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寫作文的時候,提起筆就可以寫,腦子裏優美的詞語,像泉湧一樣,很快一篇優美的文章就寫出來了。

當我看到碗裏的那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我便想起了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侯,我吃飯總是吃一半掉一半。爸爸媽媽總對我説:“要珍惜每一粒飯。”不懂事的我認為米那麼多,要珍惜幹嘛!讀了這首詩後,我才恍然大悟,要想收穫一碗米那得付出多少辛苦的汗水啊!每一粒米都是農民勞動的成果,生長在農村的我更能體會這其中的辛酸。

好詩還遠遠不止這些,誦讀這些詩句,就像遨遊在浩瀚的星空裏,每一顆星星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人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xvg4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