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我心中一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一直無法有清楚的答案。古人説:十五而向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己連而立之年還未經歷,又何談不惑(自我封閉一下)。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一直讀季羨林的《談人生》,季羨林談自己對生命意義、做人處事、名譽、朋友、壓力、困難、愛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種境遇的看法,那麼我的一生怎麼樣完成?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的愛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價值?...。

路遙的《人生》則通過小説的故事發展,展現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有出於慣性、本能、環境、也有慾望、夢想,在時間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過行為表達自己的人生。

《人生》具體背景我沒有查證,應該在改革開放萌芽期,小説主人公高加林以農村知識青年身份出現,有激情、勤奮、才華、理想,在現實社會一次一次打擊下任堅持努力去實現夢想,但另一方面慾望、虛榮充斥着他矛盾的內心,並最終被衝破。劉巧珍一位勤勞、樸實、善良的農村女性,她渴望知識、敢於追求、熱愛生命、忠於現實,她給人以正面形象,或許表達着作者心中對一些事物美好寄託。黃亞平和克南雖都在城裏長大,但成長環境的不同也使他們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女性的黃亞萍任性而敢於追求,男性的克強雖也敢於追求,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時時左右他的行為。高明樓的圓通、眼界和眼光,馬栓的圓滑,德順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劉立本的精明。

這本小説是朋友推薦的,總希望能找到一些什麼,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師資格的高加林在農田裏對德順説“德順爺爺,我一開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嚐個遍,以後就什麼苦活也不怕了。”才被震撼。 人最怕面對的是脆弱自己,最強大的是內心的堅韌。

社會是現實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選擇也就很多。在面對成績,成功時要保持冷靜,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在失意的時候,在給自己希望,想想美好未來,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會變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積累,只有在積累後才能抓住機會,如果高加林沒有才華,也可能成為優秀的通訊幹事。要有堅韌的性格,在困難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難,堅定不移的走出自己的路。

高加林還是高加林,雖然故事結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夢想不熄滅,此段經歷會成為他最為寶貴的財富。人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勞,要敢於折騰,敢於寂寞。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再讀《人生》時,已過而立之年。記得初讀路遙的《人生》,剛剛讀國中,彼時的年紀,只嬉笑或惋惜於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故事,對於作者煞費苦心隱藴文中的描寫和哲思,則無法參透。當十多年後,靜心再次品讀,有種入身三分的浸入之感,久久無法平靜。

多年來,對於人生的探究是我和身邊同齡的朋友們熱議的話題,但一直無法有清楚的答案。我常常會想,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的人生?我的價值……路遙的《人生》,通過小説的故事發展,展現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有出於慣性、本能、環境、也有慾望、夢想,在時間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過行為表達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創作背景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小説主人公高加林以農村知識青年身份出現,有激情、勤奮、才華、理想,在現實社會一次一次打擊下依然堅持努力去實現夢想,但另一方面,慾望、虛榮充斥着他矛盾的內心,並最終被衝破。劉巧珍一位勤勞、樸實、善良的農村女性,她渴望知識、敢於追求、熱愛生命、忠於現實,她給人以正面形象,或許表達着作者心中對一些事物美好寄託。黃亞平和克南雖都在城裏長大,但成長環境的不同也使他們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文中最後,直至被去除教師資格的高加林在農田裏對德順説“德順爺爺,我一開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嚐個遍,以後就什麼苦活也不怕了。”可謂一語中的,震撼人心!究其然,人最怕面對的是脆弱的自己,而最強大的則是內心的堅韌。高加林還是高加林,雖然故事結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夢想不滅,此段經歷會必會成為他最寶貴的財富。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説,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記得自己當初因為一份不甘心,離開了家鄉優越、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報考了中央機關。等到了大城市、擠進中央機關之後才發現,現實中的榮耀遠比想象中的要骨感,而困擾卻遠比想象中的要豐滿很多。擁擠而寂寞的都市,風光而重負的工作,熱鬧而孤獨的生活,人生的矛盾在這裏體現了極致,內心的糾結甚至後悔總是如影隨形。與我有相似經歷的朋友曾作過描述:回想這幾年的生活,我一直是在追求理想的生活。但是,我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對於每個人來説,理想的生活卻是各不相同的。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卻意味着要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呆在大城市的某一個角落,卻意味着過着一種平民的生活;在各地出差奔波,卻意味着與家人聚少離多。與以前相比,我的外表已變得樸素,內心已變得粗糙。

説實話,什麼叫忙碌的不可開交,這幾年算是感同身受。有很多個晚上,我和同事們都是坐在電腦邊,核實各類數據、整理各種工作情況報告。很多不瞭解我們單位的人,根本無法理解,甚至難以置信在中央機關怎麼會這麼辛苦。工作壓力之大,神經之緊繃,都是我職業生涯的挑戰。至於逛街、美容、泡吧、看電影、旅遊,儘管都不是我很熱衷的事情,但感覺已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有那麼一段時間裏,我曾深深地迷茫過,甚至懷疑過自己最初的選擇。

前些時日,出差時與一位老縣委書記偶然聊起關於人生和人生價值的話題,他的話語樸實卻有力,讓我印象至深:“你們這代人不像我們這代人,受過很多苦,對我們而言,特別珍惜現有的工作和條件,我們只想踏踏實實的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但你們代表着未來,有活力,有理想,敢於質疑和抗爭,這些都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但你們也應正視自身存在的浮躁,摒棄浮躁,才能靜心做事,未來的人生方向固然遙遠,但只要明晰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心懷堅韌,努力的做好,享受奮鬥過程也不失為實現人生價值啊!”

是的,人生的道路上,幸福的目標是什麼?一個身無分文的窮人説:有錢就幸福;一個忙忙碌碌的富人説:有閒就幸福;一個寒窗苦讀的學子説:能放假就幸福;一個婚姻破碎的女人説:能被愛就幸福;一個雙腿截肢的殘者説:能走路就幸福;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説:能看見就幸福…… 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樣,積極心理學把這種理解和感受稱為“主觀幸福感”。不管你是通過追求什麼到達幸福,所有人在這種主觀幸福感中都體驗到了兩種共同的情緒:快樂和滿足,並且這種快樂和滿足不是稍縱即逝的,而是一種長久保持的並且持續對生活施加正面和積極影響的。而努力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是對生命的一種赤子之情。一心努力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想獲取可謂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與其規定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物,獲得什麼東西,不如磨練自己做一個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沒有努力,志向終難堅守;沒有遠大目標,因為努力,終會找到奮鬥的方向。做一個努力的人,可以説是人生最切實際的目標,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那麼,今天,明天,無論怎樣,我都必須首先使自己成為一個很努力的人,然後,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而繼續努力。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一直很喜歡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直也在追求這種淡定的生活。

曾經看過這麼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是明朝陳繼儒《小窗幽記》中的對聯,意思是説: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不那麼在意。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記不得是哪一年過年,爸爸送了我一份新年的禮物,一幅字,上書“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爸爸告訴我要好好理解這幅字的深刻含義。那時年紀還小,心性好動,不能靜心思考,參悟其中的含義,只是任由它掛在書房的牆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被灰塵覆蓋。這些年,在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行走,忙忙碌碌的工作,找尋着所謂的夢想,去奔向成功。在多年的打拼和奮鬥後,曾經稚氣的理想和願望漸漸被社會的現實所取代。年少時目空一切,狂妄不羈,追名逐利,想着實現人生價值;嚮往浮華,認為激情創造夢想。卻不知我們需要的是先放下心靈的重擔,看淡一切。在經歷了社會洗禮多年後的某一天,再次看到那副陌生而又熟悉的字,卻突然頗有感觸: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只有依靠內心的寧靜集中精力來修身養性,讓人生有限的年華趨於更加完美的狀態,讓樸素淡泊的態度充盈人生的過程,摒棄一切浮躁的理念,在淡定中昇華人生的本真,讓生命綻放其應有的光華。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悦、寂寞、挫折和苦難。我們也總是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滿足,猶如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總是向生活不斷的索取着。越是擁有,越是擔心失去。我們追求淡定的生活,淡定的心態,但是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爭,是寵辱不驚,是對簡單生活的一種追求。

淡定的人會坦然地對待生活,在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差異時,不是抱怨老天對自己的不公平,不是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脱,尋求他人的憐憫,而是用平淡平和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和失去,而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淡定的人會熱情地對待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會因為工作的壓力兒憤恨不已,也不會因為職務的高低而懷才不遇,更不會因為待遇的多少而牢騷滿腹。他們努力地學習,勤奮地工作,他們愛崗敬業,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在勞動中獲取幸福。

淡定是每個人都會説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幾人。在我看來,只要具備“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氣量和氣度,定位好自己的人生,平心靜氣,就能真正實現淡定。

我們必須學會面對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難和挑戰,除了勇敢地接受命運,還要努力改變現狀,爭取讓生活走向美好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很痛苦,會有一個承擔或奮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看淡得失,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上、工作中處之泰然、榮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人生》這部小説中,擺在高加林面前有過無數個選擇,而他也就是在這些選擇中最後走向了悲劇的收場。不只是高加林,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着人生的無數次選擇,也正是對問題不同的選擇塑造了我們一個個鮮活而各異的生命。在文中,作者極力刻畫了激烈的矛盾與衝突,但在高加林在巧珍和黃亞萍中的掙扎刻畫的不夠,這也許是為了讓讀者對高加林最後的決定不那麼的憤怒吧。

高加林他有才情、有身材、有學問、有抱負,這在當時的少女們心中應該是典型的白馬王子形象,這樣的他能引起巧珍的注意和愛慕這並不奇怪。然而對於高加林巧珍對他的感情他卻是在一無所有時才真真醒悟過來,他總是為巧珍與他之間的感情塗抹上名利與階層的色彩,如果不是因為教師職位被撤、如果不是心中對劉立本和高明樓的報復,他是否會正眼瞧巧珍,是否會心甘情願的與鄉下沒讀過書的巧珍在一起,這些都是未知數;即使在熱戀的時候,他也不忘劃清學問的自己和沒讀過書的巧珍之間的界限,他對鄉里人的鄙夷使得在黃亞萍出現時,他對巧珍徹底感到無話可談。他總是把讀書人和沒讀過書的人劃分的一乾二淨,標榜着所謂的讀書人的清高,實際上卻是他愛慕虛榮、自負浮躁的藉口。

高加林有遠大的抱負,不甘滿足現狀,一心進取,憧憬着繁華都市的美好生活,這一切都無可非議。然而在閉塞的鄉村,沒有任何“背景”的他只能一次次接受命運的擺弄,而他倔強的性格卻又絕不甘於接受命運,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他痛恨自己的貧窮,但他卻極度貧窮;他希望在他人面前極盡風光,但卻總在人前丟盡顏面。這些都給高加林造成了無限痛苦。

然而事實上,這些痛苦的締造者正是他自己,因為他自命清高,他愛慕虛榮,他躁動不安,他對生活百般挑剔,他過於倔強而少了對於未來未知的應變能力,他只願過一種生活而無法接受和適應其他的生活,他不懂得如何在現有生活中處理得當、安心生活,而是不安現狀,任憑慾望無限度的膨脹,但卻又少了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勇於承擔後果的決心。他智商雖高,可惜情商不足,一個不會應變、不負責任的人,他能有什麼大本事呢?

其實,人生的確是矛盾的,試想如果我們處在高加林的同等境遇,我們敢保證我們會做出比高加林更正確的選擇嗎?當我們作為鄉里人被人奚落和鄙視時,我們就能保證自己仍能保持內心的清醒而不致做出更加狂熱的舉動來嗎?恐怕到時候我們也會感歎悔之晚矣吧。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我們欣賞相同的《人生》感悟不同的“人生”回首着各自的“人生”。

新時代有句口號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身處現實的平凡生活中真的能夠如此嗎?我想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坎坎坷坷、起起落落都或多或少的經歷着不想擁有的變數,高加林的人生經歷正是我們生於農村鄉下里這種普通樸實的百姓的寫照,這個看似公平的社會實則永遠沒有公平而言,且不説高加林對未來生活的慾望和對巧珍感情的對待是否正確,就他對工作態度而言可以説是個非常努力的人,也算有才華的人,可最終卻被現實狀況戲虐了,我個人覺得其實也是對社會的損失,因為就此埋沒了一個人才,即使不是人才也算是個工作中肯為社會服務全力以赴付出的人。

至於在感情方面我們站在巧珍的立場我們是心疼的,但如果站在高加林的角度呢?換作是我們自己會怎樣選擇呢?人心都是貪婪的,希望能夠擁有的一切都是讓自己滿意的,可事無圓滿,高加林的人生跌宕起伏,總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戲劇化,每每一切都是來的那麼突然,一切都恍然如夢,未來高加林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從此萬念俱灰,還是依舊雄心壯志,又或是平淡且從容的在這片土地上安守流年?

説到這裏我彷彿突然切身經歷了一句話,真正領悟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後才能擁有的心境。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好不容易才放下手中的《人生》,已經沒有再反覆看上兩三遍的必要。畢竟,再重來一次,高加林還是會選擇愛上巧珍,還是會選擇以走後門的方式快速走向城市,還是會選擇離開巧珍,離開土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高大上的知識分子的生活。人生的幾個重要抉擇,被深刻地記敍在《人生》裏。《人生》——無愧人生!

《人生》出自當代作家路遙之手。路遙用他獨具匠心的創作力,以改革開放初期的黃土高原農村生活為背景,記敍了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在愛情、事業上的沉浮歷程,以高加林在許多人生關鍵岔路口上的艱難選擇,折射出那個時代,在西方自由思想和中國傳統文明的衝擊下,那一代青年的兩難選擇。最重要的是路遙先生在《人生》中設計的一個個人生岔道路選擇,影響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人生。

我不知道要如何評價高加林這樣一個揹負了太多太多的角色。有人説他自私自利,有人説他忘恩負義……還是負面評價居多呢。但其實,高加林也還是一個上進有為的年輕人。畢竟,被撤銷民辦教師後的他,還沒有消沉,還是一貫地追求着理想。只不過,追求理想的他,在人生岔路口上的選擇,實在是少了一份底線。他所想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離開土地!離開土地!所以,在有機會去城市的工作時候,他毅然地離開了土地,哪怕是通過走後門的方式,但他卻忘了當初被村長高玉德黑掉了教師資格的無限心酸。在有機會去更廣更遠的地方的時候,他又選擇了離開愛他懂他的巧珍,跟隨亞萍,追求一個連他也説不清道不明的城市現代生活。

追求理想,固然沒有錯,加林錯就錯在丟失了本心,忘掉了鄉民的至善、質樸的本性。如果一個人忘記了自己來自何方,那麼就算他能走得更長更遠,又有什麼用呢?直到最後,他仍然是孤獨的。就像德順爺爺所説,加林的根本就是紮在地裏的,離開了土地,他飄飄無所似。而失去本心的他最後還是無奈地回到了土地,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像一個一個夢,逝去了。

在這個到處充斥著名利的社會,人們心中私慾無限膨脹,而那一份存留下的堅守卻微乎甚微。前不久,某某高官貪污被落網的消息頻頻傳出,我們歎息。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國家,我們的選擇總是被這樣那樣的誘惑擺動着。在利益面前,我們內心最後的陣地顯得那麼脆弱、無助。我不知道選擇了這個或選擇那個會怎麼樣,但是我知道,堅守了內心那一道道防線,我們才是真正自己,而不至於變成慾望的傀儡。

站在岔路口面前,遠望,似乎每一個出口後邊都是一個美好的世界。但我會帶着自己初心,堅持我的本性,為我的選擇,義無反顧,追求自己應該擁有的人生。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好久沒有讀什麼文學類的著作了,這兩天意興突發地讀起了路遙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今天剛剛讀完《人生》,不禁滿懷傷感,或許是為高加林的悲劇而心痛吧,或許是為劉巧珍的“愚愛”而感動吧,也或許是為那個時代的不幸而惋惜吧······

唉,作為同是農村出身的我,在追逐自己夢想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懂得節制自己?否則會成為高加林第二,甚至更慘吧。《人生》的確是個悲劇,明明彼此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美好的愛情終究都幻化成泡影。時代的不幸在愛情的道路上讓彼此相愛的人都錯了位。難道世界上十有八九的愛情真的是在你尋找愛的時候遇到並不是你最愛的人,因為你最愛的人在尋找愛的時候又遇見了別人。緣分讓有情人終成眷屬,也讓有情人痛不如生。黃亞萍或許還是嫁給了張克南,劉巧珍終究是嫁給了馬栓,而高加林自恃是高中生在城裏兜了一大圈還是一個人回到了雙水村——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還丟了自己不應該丟的東西······

一個小小的農村故事卻包含着如此豐富而發人深省的思想。或許真的是時代的不幸吧,它把很多美好的東西都扼殺在傳統的搖籃裏。人生真的是變幻莫測啊,他可以給你想要的一切,也可以毀滅這一切。我想不論我們身處在什麼位置,我們是不是應該時常反省反省,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我們有沒有得到自己本不應該得到的東西······巧珍無疑是最值得我們同情也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作為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村姑娘,她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封建傳統作鬥爭,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他甘願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是的,巧珍是個美麗,大方,智慧而勇敢的女子,為了能讓自己所愛的人過得比自己幸福,她寧願把自己最愛的人讓給別的女人,甚至在自己嫁給別的男人之後他還惦記着自己最愛的人,作為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村姑娘能有如此博大而真誠的心胸不是很罕見嗎?她用一個農村姑娘對愛情的執着讓我們明白,愛情是不能有什麼奢望的,更是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一旦錯過就真的不再了,後悔與遺憾是不會挽回一切的,該珍惜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的人,遲早會在愛情的道路上摔倒,而且會摔得很重很重······

我也不敢妄加定論高加林是不是個喪失良知而不值得同情人物,但是敢肯定的是高加林的確不打折扣的是個悲劇人物,他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去追求本不應該屬於他自己的東西,過分膨脹的慾望讓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或許只有經過百轉千回體會與刻骨銘心的教訓,相愛的人才會真正的明白誰是最愛我的人,誰又是我最愛的人。

在對的時間遇到自己心愛的人,固然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唯美的愛情是少之又少的,這樣的羅曼蒂克或許是我們少男少女心中最美的夢吧。而在對的時間遇到不是我最愛的人但是最愛我的人也是很幸福,很現實的。而我們為什麼又要苦苦追尋太多太多所謂的幸福呢?或許當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時候,我們還會為自己找到了最完美的愛情而欣慰嗎?當我們總是抱怨自己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的時候,我們又有沒有去想過在錯誤的時候遇見錯誤的人又是一種什麼感受?

《人生》讓我懂得一個人應該明白自己應該有什麼而不應該有什麼,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們才不會在失去的時候而倍加惋惜,痛不如生。特別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去節制慾望,抵禦誘惑,用一個平常的心去生活,照樣活出生活的精彩與快樂!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人生》將之前曾經模模糊糊考慮過的問題清晰條理地展現在眼前了。

你想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兩個人一定是不可能完美地契合。生活一直在改變,環境也一直在變,一個人的三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面臨選擇,你選擇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當某些東西發生了改變,當發現他(她)已經不再適應自己的生活,又該怎麼去抉擇?

人生是一條岔路口,是一道巨大的選擇題,做了選擇,可能兜兜轉轉回到了原地,也可能漸行漸遠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不一定哪一個選擇是對的,哪一個就是錯的,但存在的一定有它合理且珍貴的地方。

高加林與巧珍的開始是衝動的。高加林是一個成熟、有志向、不甘於平凡、目標明確的人。他與巧珍愛情的開始也是悲劇的開始,如果當時他能夠更加理性地對待巧珍的告白,也許人生並不就是書中的人生,金子可能不會在心中馬上發光,但金子也許就不會被像土圪塔一樣被丟掉。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往往又是感性勝過理性的。

二十歲,應該考慮的東西更多了,希望能做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淡定不是平庸,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爭,是榮辱的不驚,是對簡單生活的一種追求,這也是我這個時代需要的“淡定”。參加工作以來已有15個年頭,每天忙忙碌碌的總是圍着孩子和工作轉,對於自身修身養性方面的學習,反而減少了很多,很多時候被繁華的生活所遮蔽,浮躁穿插在自己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當今社會,隨着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與渴望,對於精神方面的追求漸行漸遠,個人道德修養的提升被淡漠了。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這本書通篇七輯,百餘個情、理故事,在作者流暢優美的筆下,淡淡地從心靈深處流淌出成熟、睿智、沉穩、平和。全書從頭至尾沒有蓄意煽情,卻使讀者情不自禁的被其點石成金的人生感悟深深打動,它激勵人們,一定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那份屬於自己的平淡生活,唯此這般保持淡定,就一定能夠獲得幸福。

淡定是一種從容。從容的人有所爭有所不爭,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生活的現實社會日新月異,變化無窮,我們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我們切不可忘記也不要忽視“禮讓”。利益的衝突時生活中產生矛盾的根源。當我們和別人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應該多為對方想一想,互相之間都退一步,那些可能發生的衝突就會想煙消雲散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的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公正永遠是相對的,理想與現實永遠存在差距,用從容去面對就不會有所抱怨,方能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淡定是一種豁達。豁達的人沒有煩惱,遇事想得開,不計較;豁達的人心胸開闊,遇人寬容,友善。“如夢人生,人生如夢”這是蘇東坡對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一種豁達的心態,激進的感悟。晚年遭受貶謫的蘇東坡面對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正視挫折、淡化苦痛的豁達情懷成了蘇東坡在逆境中奮進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這樣的支柱,才讓蘇東坡找到了更多的熱愛生命的理由。保持一顆豁達的心去對待工作,我們才能做到遇事冷靜思考,對待同事真誠和善,我們整個監控中心就能做到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有一副對聯:“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是一種心境的平和,一種對生活的淡定豁達。

淡定是一種幸福。幸福就像手中的沙,你越是害怕失去,越是緊握不鬆手,沙卻流失的越快。學會與人分享,生活將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幸福。一位老禪師在院子裏種了一株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園,香味一直傳到了山下的村子裏,村子裏的人開口向老禪師要菊花,沒幾天,院子裏的菊花就被老禪師送得一乾二淨,弟子看到滿院的淒涼,忍不住説:“真可惜,這裏本應該是滿院的花朵與花香的。”老禪師對弟子笑着説:“你想想,這豈不更好嗎?三年之後,將是一村的菊香。”是啊“不捨一株菊花,哪得一村菊香”?老禪師把美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一起分享,當別人臉上洋溢着笑容時,他感到很欣慰,因為他明白與別人分享幸福比自己佔有幸福更幸福。快樂與人分享,快樂會加倍‘悲傷與人分享,悲傷會隨風而逝。懂得分享,生活便是彩色的。

總之,我們需要淡定的心態去面對問題,熱情地對待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家人,友愛自己的同事,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上、工作中處之泰然、榮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一本講述愛和智慧的牀頭小書。這是一本講述收穫的書。因為它成熟、睿智、沉穩、平和。全書共有七輯。分別講述了生死之愛、平淡流年、瑣事中的愛、無望之愛、幸福的祕密小徑、緣起緣滅和寧靜的心靈。作者有一隻流暢有優美的筆。全書從頭至尾沒有刻意煽情,只是淡淡講述着,卻使讀者情不自禁被深深打動,進而掩卷思索人生。我們究竟要什麼?我們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地走,找尋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馬斯洛的這個需求層次理論,花了大篇幅來説明,生存需要雖然是基礎,但是隻是很小的一部分,當實現了這個,那麼就會上升到更高的需求。所謂的“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都是愛的變種。有時閲世越久,卻越喪失愛的能力,這便是可怕的看破紅塵。好在,佛經言,戒生定,定生慧。我們需要,先放下心靈的重擔,看淡一切。淡定,讓我們的心靈靜下來,像那個思考者,什麼也不做,只是思索人生。《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就是這樣一本恰到好處的讀物,很平易,很淺顯,然而很真實。靜靜讀下去,説不好在什麼時候,當你注目哪個故事時,你心底那根生鏽的弦,就被悄悄撥動了。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是一部風靡全國滋潤億萬心靈的暖心之作!《淡定的人生不寂寞》的故事曾經激勵和撫慰了全球億萬心靈,被譽為“華人世界第一心靈撫慰書”。《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是身心靈脩煉之作。寂寞的心靈需要温暖!仁者樂山山如畫,智者樂水水無涯。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時間不經意地溜走,一天24小時,你有多少留給自己?停下來,品味寂寞,享受淡定!一盞燈,一片昏黃;一簡書, 一杯淡茶。守着那一份淡定,品讀屬於自己的寂寞。保持淡定,才能欣賞到最美麗的風景!保持淡定,人生從此不再寂寞。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也許你一文不名,但你一樣可以追求卓越。

也許你出身不凡,但你同樣需要經營人生。”

——蘇建誠

蘇教授1959年生於中國台灣的殷實之家,在被極度呵護與溺愛中成長的他曾被推為“紈絝子弟”的代表,但他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樂觀、進取,證明了自己,成為經營人生的佼佼者。在商場拼搏了二十幾年之後,蘇教授有感於一位職業經理人對社會應有的責任,自20xx年開始獻身教育,希望把畢生所學能夠以文字或透過演講的方式傳承給年輕人,讓年輕人少走一些彎路。

《經營人生》收錄了作者蘇建誠教授的多篇文章, 它描述了蘇教授身邊或生活、工作上的一些見解感受及處理之道,表現了他對生活的感悟,從中折射出生活的哲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能在巴黎碰面的夜晚》,講的是不能把不懂外語的老闆扔在旅館自己去找朋友玩,要辦正事,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吃喝玩樂,老闆的事是正事,公司業務是正事,不能因了自己的喜好忘了出門的主題。另一個是處理菲律賓成衣加工廠女工頻繁上廁所、聊天的事件,蘇教授讓我再次認識到了遵循入境隨俗、因人而異原則處理問題的重要性。

在《經營人生》這本書中有許多妙趣橫生、藴含哲理的字句,告訴我們如何經營人生。通過閲讀我頗有感悟,因而我在此摘錄書中的一些語句,與大家一起分享。

1、 考試一百分只是短暫的,會主動跟別人打招呼,待人有禮貌才是一輩子的事,那是踏入社會的求生之道。

2、 配角演的稱職,才能襯托出主角的魅力,終將成就一出精神又叫座的鉅作。

3、積極的人,珍惜時間;懶惰的人,糟蹋時間;無聊的人,消磨時間。

“人長交,帳短會”。與人的金錢往來,要在最短的時間裏會清楚,那朋友間的交往才會維持的長長久久。

4、做任何一件事,都能發揮專業的水平,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哪怕像吃喝玩樂這種事,也要用認真的態度去面對,有周詳的計劃,做起事來才不會亂無章法。

5、小事不計較,必有大福報。

6 、只要自己活得有自信,自然而然自卑心永遠不會纏身,那才是真正的活得有自尊。

7、當我們在積極追求專業知識的同時,不要忘了最基本的常識。

8、遠親不如近鄰,善待他人,必有善報。

9、要往前看,不要太計較眼前的損失和失敗;要記取教訓,化悲憤為力量,人的一生中,大大小小的轉折點無數,不要指望着每一次都會贏;只要最後那一次贏了,足矣!

10、刀子嘴豆腐心,只是在給自己下台階;造成對別人的傷害卻於事無補。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經典為什麼會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它到底帶給我們什麼?一直也在閲讀經典,渴望從前人的作品中,獲得閲讀的快樂、認同和感動,更想從中收穫知識,汲取智慧,得到力量。經典照亮不了我們的人生,卻可以激起我們的思考與困惑,也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導。

路遙的成名作《人生》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小説以改革初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着力塑造了高加林這一當代中國農村富有歷史深度的青年形象,描寫了他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變化過程,他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主要矛盾,也讓我們在閲讀之餘對愛情、對人生進行思考與探索。

初讀《人生》,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地莫過於糾纏複雜的愛情了:高加林的薄情,巧珍的痴情,黃亞萍的絕情,張克南的真情……就這樣交織在一起,促使我們思考何為愛情,怎麼對待愛情。千百年來,人們也都在探索它的奧祕,可它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帶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雖然我們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我們卻可以判斷什麼不是愛情,也許,高加林和巧珍的愛情悲劇,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有文化、有理想的高加林即使在他和巧珍那段最開心的日子裏,也始終想着怎樣走出貧瘠的山川。他最初會接受巧珍,更多的原因或許是他做農民的困頓與需要安慰的心理。並不是説他看不起農民,他是農民的兒子,只是多年的教育經歷漸漸褪去了他身上的泥土味,他沒有想過要像父親一樣一輩子做個農民。但巧珍對加林的愛卻是不附加條件的,沒有前提,無怨無悔,愛得純粹,愛得徹底,愛得讓人痛徹心扉。

大馬河橋上,雪花飄揚。分手的時刻,巧珍哽咽地説:“加林哥,我儘管愛你愛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不識字,給你幫不上忙,還要拖累你的工作……”她搖搖晃晃跨上自行車走了,狗皮褥子掉在了雪地上……愛情的過程異常動人,愛情的結果卻很殘酷。沒有終成眷屬,難道我們就不需要愛情了嗎?當然不是,生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愛情也是。儘管結果可能不夠圓滿,可是僅憑結果評價愛情顯然不夠客觀,沒有過程的風風雨雨,沒有兩個人的相濡以沫,結果也許只是不幸地開始。從悲劇的本身我們看到的不應該只是悲劇,而是希望,是人活着的勇氣與激情,我們也正是從那些遺憾和悔恨中不斷成熟成長起來,而這正是愛情甚至生命價值的體現。

愛情是無常的,幸福卻是真實的。對於巧珍來説,馬拴的一句話“我一輩子就是當牛做馬,也不能委屈了你,咱鄉里人能享多少福,我都要叫你享上……”這何嘗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幸福千千萬,存於心而不是顯於形。對於高加林來説,做了場好夢,猛摔下來,他也不該惋惜,他的愛情不在這裏。

1992年黃土高原開始落雪的時節,路遙離開了他熱情謳歌的這個世界,離開了我們,時年42歲。雖然他不是一個天才作家,把生活的苦難和殘酷寫出來也不是他的特色,但是他的好處在於真誠,在於他儘可能地挖掘與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把年輕人的貧窮、窘迫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可敬,這才是路遙的不同凡響之處。

貧窮不是罪過,寒酸不是低賤,落魄依然純真,這正是高加林們心靈的詩意,也包含着生活的真理——這樣的人猶如一個貴族,應當得到尊重。《人生》能夠在青年人中默默流行30年,原因也在於此。對於眾多渴望憑一己之力在社會上立足的求學者、打工者來説,他們依舊面臨着殘酷的生存壓力,而《人生》中那種不屈不撓的信仰,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為苦苦掙扎和奮鬥中的青年帶來温暖和撫慰,給以他們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柳青的話,既是對我們青年人的忠告,也可以看做是對《人生》的註解。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一本講述愛和智慧的牀頭小書。這是一本講述收穫的書。因為它成熟、睿智、沉穩、平和。全書共有七輯。分別講述了生死之愛、平淡流年、瑣事中的愛、無望之愛、幸福的祕密小徑、緣起緣滅和寧靜的心靈。

作者有一隻流暢有優美的筆。全書從頭至尾沒有刻意煽情,只是淡淡講述着,卻使讀者情不自禁被深深打動,進而掩卷思索人生。我們究竟要什麼?我們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地走,找尋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

馬斯洛的這個需求層次理論,花了大篇幅來説明,生存需要雖然是基礎,但是隻是很小的一部分,當實現了這個,那麼就會上升到更高的需求。所謂的“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都是愛的變種。有時閲世越久,卻越喪失愛的能力,這便是可怕的看破紅塵。好在,佛經言,戒生定,定生慧。我們需要,先放下心靈的重擔,看淡一切。

淡定,讓我們的心靈靜下來,像那個思考者,什麼也不做,只是思索人生。《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就是這樣一本恰到好處的讀物,很平易,很淺顯,然而很真實。靜靜讀下去,説不好在什麼時候,當你注目哪個故事時,你心底那根生鏽的弦,就被悄悄撥動了。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是一部風靡全國滋潤億萬心靈的暖心之作!《淡定的人生不寂寞》的故事曾經激勵和撫慰了全球億萬心靈,被譽為“華人世界第一心靈撫慰書”。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是身心靈脩煉之作。寂寞的心靈需要温暖!仁者樂山山如畫,智者樂水水無涯。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時間不經意地溜走,一天24小時,你有多少留給自己?

停下來,品味寂寞,享受淡定!一盞燈,一片昏黃;一簡書, 一杯淡茶。守着那一份淡定,品讀屬於自己的寂寞。保持淡定,才能欣賞到最美麗的風景!保持淡定,人生從此不再寂寞。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購買《經營人生》這本書,是因為因為封面上的一段話吸引了我,“也許你一文不名,但你一樣可以追求卓越;也許你出身不凡,但你同樣需要經營人生。”這本書蘇建城先生寫他工作和生活經歷的點點滴滴小故事,卻折射出人生奮鬥的價值,折射出人生生活和工作上的處理之道;讀後我由此感悟:

全國勞動模範李素麗講過這樣一句話:“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論是做事情還是生活,只要我們用心經營,不但工作事情會做好,而且,生活也會同樣精彩。

一個人做事情的態度也很重要,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對待事情,不要以小事而不惟,首現需要將每一件小事做好;凡是成功的人,並不是一步達到目標,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講過:“什麼叫做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叫不簡單;什麼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認為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只要我們把人生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會描寫出燦爛的人生。

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就需要掌握一項生存所必須的技能,不論做什麼,技能是基礎;同樣我們從事工商銀行專業工作,必須掌握本專業的工作技能,才能提高工作的執行力,沒有掌握從事專業必須的工作技能,只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也不能勝任專業崗位工作。

學習是需要我們一生做的事情,“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一個好的團隊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只有加快學習的步伐,才能走在行列的前排;能力的培養與努力學習密不可分,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不斷的充實自己,需要不斷的努力。

人生活在社會中,需要溝通交流,需要合作;“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應付生活中的苦難的。所以,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自己也要幫助別人。”“聰明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幫助別人。”所以,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只有先幫助別人,等你需要幫助時,別人才願意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責任我想説的很多,想通過這個小題目,將道德、制度、約束等等羅列,道德包括思想道德、社會道德、職業道德等等,制度是用來約束我們思想和行為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樣,一個人失去約束力,變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放縱自己,約束力來自自己的軟實力修養,同時也離不開制度約束,也離不開監督。我們只要生活在社會中,就需要承擔起工作、社會、生活賦予的責任。

快樂是每一個人的願望。我們都希望能快樂生活、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每天;其實,快樂是自己創造的,快樂的要素其實不多:保持健康的體魄;切合實際的目標;保持樂觀,為人豁達;結交益友,融入集體……

我們正處在競爭的時代,同時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職場生涯的發展也如人生一樣會發生許多變化,個人意識和感知不能加以預料。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掌握職場生涯中必備的“五個要素”來給予自己一份光明的前景。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改革時期的陝北高原,主人公高加林通過努力從土地來到城市成為了一名記者,又因為職位“走後門”被迫打回原形。在時代的浪潮下,個人的選擇和努力是如此微不足道,雖然命運不斷在希望與絕望中激盪,但高加林沒有錯過每一次向上的機會。

另一條平行線上,高加林來到城市後,與曾經相愛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逐漸沒有了共同語言,加之為了更好的上升渠道,他選擇了高中同學、一名城市女孩黃亞萍。最終,當生活回到起點,高加林一無所有。原來命運面前,情感根本不值一提。

最後,路遙給時代建議:“我們應該真正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很慶幸,這一代的我們還有夢可做。

也給時代下的個體建議:“他為了虛榮而拋棄了生活的'原則,落了今天的下場。他漸漸明白,如果他就這樣下去,即使躲過了生活的這一次懲罰,也躲不過下一次懲罰。——那時,他也許就徹底毀滅了。”多數捷徑都是歧途,因利驅動必定為例所害。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人生》以它所描繪出的濃厚的鄉土氣息、逼真的生活畫面、活生生的人情世態以及主人公對理想、愛情的追求,贏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尤其是男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令人回味不已。

故事中的高加林,他有自己的理想、感情和人生觀,他不願像他的父輩們那樣,為了温飽一輩子廝守匍匐在黃土地上,他有知識、有文化,他要發揮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渴求一種新的人生。就這點來説,高加林具有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和氣質——創造、開拓、不滿足於現狀。然而,高加林的種種努力並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反倒被現實給“嘲弄”了:在那個偏遠的小山村裏,他的民辦教師地位被無端擠掉,唯一能夠顯山露水的機會被剝奪了,他痛苦、傷心、憤懣。新一代農村青年形象的高加林,與高家莊這個落後、愚昧、閉塞的小山村是格格不入的。因此,高加林進城的心理成為必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終於踏進了城裏,來到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一個能讓他施展才幹,盡情揮灑才華的天地;生活的召喚,理想的憧憬,使他幹勁十足。深夜搶險救災,不顧疲勞連夜改寫報道,他切實為自己的人生奮鬥着,拼搏着。

高加林那蔑視世俗、自強不息的闖勁和幹勁讓人感動。然而他也有自身的弱點,當他看到家鄉貧窮、愚昧、落後的一面時,不但沒有想方設法去改變家鄉的現實,反而選擇了逃避現實。他認為,擺脱了家鄉小山村的羈絆,到外面的世界就可以一顯身手了,可正是由於他的這種軟弱自私,才致使他走過了一段遺憾的人生。

故事中的另一個容易爭論的問題,就是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糾葛。有人認為高加林是現代生活中的“陳世美”,而我卻不這樣看,我認為他們的分手是現實的必然。現代青年對愛情的追求,大多是以志同道合、有共同語言為基礎。劉巧珍雖然有中國農村婦女的傳統美德,温柔善良、勤勞賢惠、通情達理,而且長得俏麗,然而她缺乏知識、沒有文化,與高加林少有共同言語,更談不上志同道合,他們的愛情沒有堅實的基礎,是不牢固的,所以在愛情和事業的選擇上,高加林選擇了後者,這是必然的;而後來高加林和黃亞萍分手後,家鄉那個曾為他愛至痴狂卻又被他拋棄的姑娘巧珍也另嫁了——在這雙重打擊下,高加林幾乎崩潰了,他揹着鋪蓋卷,灰心喪氣、滿腹辛酸地回到家鄉。

山依舊,水依舊,橋還是那座橋,一樣的景,兩樣的情,一曲《叫聲哥哥,你快回來》蕩氣迴腸,令人肝腸寸斷,得到的失去了,失去的卻永遠不能再得到,那悲痛的哭聲,傾訴了高加林多少的委屈,懊悔和辛酸啊!此時,一條彎曲的路在他腳下延伸,這是一條漫漫的人生路啊!他該怎樣去走呢?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我們該怎樣留下自己的腳印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深思,都要嚴肅對待的問題。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説,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敍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説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才貌雙全、文武皆備的農村青年高中畢業後沒能跳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村當上了民辦國小的教師。那時的他已經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當上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然而,心性極高的他又怎能安於現狀呢?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時,他義無反顧地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裏的通訊幹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裏引人矚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辛勤、樸實,他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裏大顯身手。但是終於有一天,高加林進城的背後原因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人生變幻真是難以預料,誰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後會發生什麼呢?對於高加林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於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對於高加林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説什麼好。

初戀是美麗,初戀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説中描述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講台,失意無奈的時候。她的愛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僅此而已。因為,這愛實在是太單純、太無助了。雖然,那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傾慕以久的、多才多藝的、強壯標緻的“先生”所愛着;那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馬河川裏最俊的姑娘所愛着。但實際上呢,這愛的天平能平衡嗎?不能。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這天平就一下子傾斜了。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温柔的愛。當巧珍帶着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説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終於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深愛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她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着。

我被這無私的愛而感動着,也被巧珍那堅強和豁達而感動着。但也僅僅是感動而已,我又能説什麼呢?退一部想想,一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巧珍能和才華橫溢、心性高遠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嗎? 如果説高加林當時選擇了巧珍,以他躁動的個性又能安於現狀嗎?兩個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語言嗎?我不敢回答。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嘴角能流淌出幾個小小的故事。不也無憾嗎?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讀《人生》給我的感悟甚多,最突出的便是人生的路雖然漫長,而最要緊的就幾步,高加林就三步,或者説三個階段。此刻的我,金秋十月,在汶川的一個小鎮上,守着工地,過着日子,看似無聊,倒也並非沒有意義。我想現在就是我人生的第二步,自己選擇了職業並選擇了方向,沒有像高加林那樣體驗到社會的黑暗和殘酷,卻看見了人間百態。甲方監理為工程指點江山,施工隊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工人們為了這些許的血汗錢搬運物品揮灑汗水,當地村民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亦上訪爭辯獲取利益,而我們,為了這份職責,從中協調,苦中作樂。在選擇面前我們沒有對錯,只是能否鼓起勇氣拿出魄力做出選擇,並承擔這選擇之後造成的所有結果,或者説後果。高加林選擇背棄初戀亦因此承擔了後果,所以我更欣賞劉巧珍的純真善良,不卑不亢,選擇了高加林就算被拋棄含淚離開,亦能在高加林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正如工地上的種種人們選擇了參與,而得到了最後的結果一樣,在這其中,看到了珍惜和感恩。

要珍惜和感恩,亦要熱愛生活。喜歡每天找點生活中的小事來高興,聽一首抒情的歌、寫兩句自以為是的詞、看幾段自娛自樂的搞笑視頻、展望一下行業的未來。高加林跌入谷底都有人鼓勵,何況我們僅僅是暫時的時運不濟,珍惜現有的工作,紮實所做的工程,感謝所有的給予,期望未來,既已選擇,便昂首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g93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