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我心中一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一直無法有清楚的答案。古人説:十五而向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己連而立之年還未經歷,又何談不惑(自我封閉一下)。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一直讀季羨林的《談人生》,季羨林談自己對生命意義、做人處事、名譽、朋友、壓力、困難、愛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種境遇的看法,那麼我的一生怎麼樣完成?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的愛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價值?...。

路遙的《人生》則通過小説的故事發展,展現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有出於慣性、本能、環境、也有慾望、夢想,在時間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過行為表達自己的人生。

《人生》具體背景我沒有查證,應該在改革開放萌芽期,小説主人公高加林以農村知識青年身份出現,有激情、勤奮、才華、理想,在現實社會一次一次打擊下任堅持努力去實現夢想,但另一方面慾望、虛榮充斥着他矛盾的內心,並最終被衝破。劉巧珍一位勤勞、樸實、善良的農村女性,她渴望知識、敢於追求、熱愛生命、忠於現實,她給人以正面形象,或許表達着作者心中對一些事物美好寄託。黃亞平和克南雖都在城裏長大,但成長環境的不同也使他們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女性的黃亞萍任性而敢於追求,男性的克強雖也敢於追求,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時時左右他的行為。高明樓的圓通、眼界和眼光,馬栓的圓滑,德順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劉立本的精明。

這本小説是朋友推薦的,總希望能找到一些什麼,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師資格的高加林在農田裏對德順説“德順爺爺,我一開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嚐個遍,以後就什麼苦活也不怕了。”才被震撼。 人最怕面對的是脆弱自己,最強大的是內心的堅韌。

社會是現實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選擇也就很多。在面對成績,成功時要保持冷靜,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在失意的時候,在給自己希望,想想美好未來,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會變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積累,只有在積累後才能抓住機會,如果高加林沒有才華,也可能成為優秀的通訊幹事。要有堅韌的性格,在困難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難,堅定不移的走出自己的路。

高加林還是高加林,雖然故事結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夢想不熄滅,此段經歷會成為他最為寶貴的財富。人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勞,要敢於折騰,敢於寂寞。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這是一部與眾不一樣的帶有黑色幽默的影片,是一副讓因戰爭而手上的心靈痊癒的最佳良藥,這部電影有着温暖的質感,清晰,達觀而又蓬勃向上。沒錯,這無疑就是那部知名度很高的《美麗人生》。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個猶太人,因此在那個看不見曙光的年代,他命運的悲慘程度是能夠想象的,跟所有命運多舛的猶太人一樣,他和摯愛的兒子一齊被關進了集中營。

整部電影中父親一向告訴兒子他們只是在做遊戲,只要到達積分便能夠贏得獎勵。他總是一副笑對人生的面孔,用愉快的語氣向兒子描述“遊戲”的精彩,使他天真的的兒子信服,並聽話地跟隨父親進行着這場生死遊戲。他用謊言編織着孩子快樂的童年,守衞孩子心理的那片淨土。到了最後,他也是毫不猶豫的為了兒子而犧牲了自己。

這個父親最深沉的愛莫過於對兒子心靈的守護。整個戰爭的杯具在父親的發奮下儼然成了兒子眼中一場需要積分的遊戲,他的童年並沒有受當時的局勢所影響,沒有硝煙沒有血淚只有快樂的回憶。這是他父親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美麗人生》要詮釋的道理是:要微笑着應對突如其來的苦難,這是一種用心、永不放下的人生態度,也是讓人活得簡單快樂的最佳方案。是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唯有做到“把臉龐上歲月與磨難的痕跡,視作上帝給我們的美麗的酒窩”,人生才會活得美麗。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不同的選擇,就此有了別樣的人生。

我們各自的人生中,無一例外,要時時做出人生選擇,太多的抉擇。而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伴隨着舍與得,失去與得到。重要的是我們在給出這道選擇題的答案時,是不是沒有丟掉自己的本心、自己最初的夢想,使身隨心動。

讀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從人物形象的表層系統上探討才子高加林的悲劇性,也無意對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樣的深刻剖析。不要説當時社會因素的紛雜,使他失去本我,沒了自我。失去本心,縱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機遇,也無法實現超我的境界。自始至終,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此錯過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終。由此,他的人生得以與茶具為伴,不乏“悲劇”。

“現實不是伊甸樂園,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現實條件的殘酷,左右了他的本心。在他的人生中,不論是事業還是愛情有充滿着悲劇。現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可以有幻想,但是卻不能拋開現實,以求得到現實條件下還不能得到的東西。我們需要擺好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對於一個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説。一個人來自本我的慾望適度,會給我們以激勵。而過分氾濫,則會吞噬我們的內心,失去本心,我們則是最大的輸家。

貫穿《人生》,我們可以看到高加林無論是事業上還是感情上都伴隨着悲劇,伴隨最終撕心裂肺的失去。我自身感觸頗多,跟隨本心,我最大的感觸則為他愛情道路的不堅守。

高加林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感情糾葛是這部書的主線之一。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才子,有才有貌,才貌雙全,且文武兼備。他有理想有追求,他辛勤樸實、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注重實幹。對於高加林的才能我是欣賞的,對於他事業上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他的理想和追求我是支持且有共通的。而對於

他的愛情道路的選擇,我卻是太多話要説,但又彷彿説不出什麼。

初戀是美好美麗的,巧珍美麗善良,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姑娘,沒有文化,卻真真切切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以她充滿激情且實際的方式愛着高加林,純真無暇。被大馬河川最美的姑娘深愛着,高加林感覺到了這份幸福。伴隨事業上的“騰達”,他離開那片黃土地,來到城市,重逢了黃亞萍。與巧珍相比,她作為現代女性,熱情開放,開朗活潑與高加林有着共同的知識背景,共同的交談話題。

高加林婉言拒絕舊愛巧珍,接受黃亞萍的感情。巧珍含淚答應,堅強着,豁達着,繼續着對高加林不變的關心關懷。我不去想高加林於兩人間面臨怎樣的艱難抉擇,怎樣的內心掙扎,我只想説他的這次抉擇預示着上帝絕不會再繼續偏愛他,最後愛情道路的一無所有就已

經盡不在意料之外。他拋棄了曾經的誓言、約定,曾經的純真,曾經一切的美好,丟了責任,丟了彼時的本心。

起初,我與同上帝一般、眾多讀者一樣偏愛着高加林,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而我卻在讀完此書之後要説,才子固然討人喜歡,討我喜歡,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為重要,更為致命呢?而名利地位權利金錢面前,是不是能把握住愛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這些問題顯得又格外重要。

請守護我們的內心,守護本真,做真自我,才不會懼怕“步步驚心”,不懼怕做出過的選擇、在做的選擇、將做的選擇。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一直很喜歡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直也在追求這種淡定的生活。

曾經看過這麼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是明朝陳繼儒《小窗幽記》中的對聯,意思是説: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不那麼在意。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記不得是哪一年過年,爸爸送了我一份新年的禮物,一幅字,上書“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爸爸告訴我要好好理解這幅字的深刻含義。那時年紀還小,心性好動,不能靜心思考,參悟其中的含義,只是任由它掛在書房的牆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被灰塵覆蓋。這些年,在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行走,忙忙碌碌的工作,找尋着所謂的夢想,去奔向成功。在多年的打拼和奮鬥後,曾經稚氣的理想和願望漸漸被社會的現實所取代。年少時目空一切,狂妄不羈,追名逐利,想着實現人生價值;嚮往浮華,認為激情創造夢想。卻不知我們需要的是先放下心靈的重擔,看淡一切。在經歷了社會洗禮多年後的某一天,再次看到那副陌生而又熟悉的字,卻突然頗有感觸: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只有依靠內心的寧靜集中精力來修身養性,讓人生有限的年華趨於更加完美的狀態,讓樸素淡泊的態度充盈人生的過程,摒棄一切浮躁的理念,在淡定中昇華人生的本真,讓生命綻放其應有的光華。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悦、寂寞、挫折和苦難。我們也總是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滿足,猶如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總是向生活不斷的索取着。越是擁有,越是擔心失去。我們追求淡定的生活,淡定的心態,但是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爭,是寵辱不驚,是對簡單生活的一種追求。

淡定的人會坦然地對待生活,在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差異時,不是抱怨老天對自己的不公平,不是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脱,尋求他人的憐憫,而是用平淡平和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和失去,而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淡定的人會熱情地對待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會因為工作的壓力兒憤恨不已,也不會因為職務的高低而懷才不遇,更不會因為待遇的多少而牢騷滿腹。他們努力地學習,勤奮地工作,他們愛崗敬業,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在勞動中獲取幸福。

淡定是每個人都會説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幾人。在我看來,只要具備“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氣量和氣度,定位好自己的人生,平心靜氣,就能真正實現淡定。

我們必須學會面對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難和挑戰,除了勇敢地接受命運,還要努力改變現狀,爭取讓生活走向美好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很痛苦,會有一個承擔或奮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看淡得失,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上、工作中處之泰然、榮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裏除了感動,剩下的還是感動。

“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這是影片最後一句台詞。

同時,他也讓我感到了父愛的偉大。

羅貝託?貝尼尼主演,深刻的表現了父親和兒子之間的親情。看影片的一開始,我原以為是一部充滿幽默感的家庭影片,可是當他們一家包括他的年邁的叔叔一塊被送進猶太集中營的時候,我不禁為之震動,因為我瞭解德國納粹二戰時期對待猶太人的記錄,但是電影沒有大伏筆的描寫納粹如果殘害猶太人,而是巧妙的刻畫父子之間那種真摯的親情,直到最後,父親為了掩護郵箱裏的兒子而被納粹所迫-害,臨死的時候還樂觀的大步走去,示意兒子不要出來。這是一部充滿黑色的喜劇片,但是我想更多深入人心應該是被父親的這種樂觀精神所打動。我一直都不會寫什麼電影的讀後感,但是這還是我看過頗為感動的一部電影。擁有温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父母是偉大的,無論你成敗與否,父母的眼中,你永遠是他的好孩子,他時時刻刻都用慈祥的目光看着你。再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用那些善意的謊言安慰你。就像影片中一樣,自從這對父子被抓入軍營裏開始,整部影片就成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不錯,這只不過是個遊戲罷了——遊戲罷了……父愛,一個鐵打不動的硬道理,父愛給了我們多少我們又還了父愛多少我的父親,老説,哪裏要你還喲。他的語氣老是把“喲”拉得老長老長,有一種“爛泥扶不上牆"的味道。作為兒子,又何曾不想回報您呢,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愛兒子,同樣,沒有那個孩子不愛父母呀!

前幾天,因為作業的事我和父親吵了起來,現在,我還真有些後悔了,為了讓他們省點心,以後還是別那麼任性了吧。現在長大了,父母供我上了好學校,父親沒為我少操心,我真想為他們做點什麼呀。哎,不想再説了,説多了,就沒得説了,只有眼淚。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裏除了感動,剩下的還是感動。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才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的都會犯下錯誤,無論你是無意的還是有心的,這個錯誤所帶來的後果都需要你自己來承擔。

即使書中的高加林,為了利益拋棄了純樸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為了高官厚祿不惜一切走後門,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高加林有着極好的工作態度,較高的文化素養以及豐富的情緒感受。他踩着罪惡,迅速地登上了人生的新巔峯,但現實終究毫不留情地將他摔在地上,危急時刻農民的純樸與安慰卻又像一層軟軟的鵝絨墊子將他接住,不至於讓他粉身碎骨,對世界失去所有希望。這像極了我們與父母,小時候,頑皮的我們讓父母操碎了心,恨不得馬上離開父親的管束,母親的嘮叨;長大後,出去闖蕩了才發現,生活有多麼不易,一腔熱血慘遭社會的冷水潑灑後,狼狽地回到鄉下,父母卻温和的笑着,輕撫你的腦袋,告訴你還有他們會支持你,讓你重燃一腔熱火。

高加林的一生,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愛情上都是大起大落。面對純真善良的劉巧珍與飽讀詩書的黃亞萍,他難以抉擇,他喜歡劉巧珍的單純可愛不嬌作,卻又渴望着黃亞萍這樣的先進思想與他暢談。

可俗話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利益與愛情面前,高加林選擇了前者。但最後,利益前程丟了。當高加林昧着良心選擇黃亞萍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上帝不會再偏愛他了。

做事,憑着良心,追隨本心,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得遠。願再次相見時,你依舊是少年。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7

看完路遙的《人生》,有些小感慨。果真人生如同戲劇一般,五湊六合的,有時眼看快要成了的事,到頭來可能會一場空;有時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奇蹟地發生了。時代背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有時選擇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高加林可以説是一個才子,他有理想 有抱負 也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那種男生。然而,在時代的背景下,由於家庭出生環境他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好不容易在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時,又被別人擠下台。從半個知識分子,又迴歸到農村的生活。他的人生,一波三折,導致他的個人感情問題也很是糾結。雖然他喜歡巧珍,但是在最後他們的愛情被現實的一系列不協調 不適合 不般配而扼殺。巧珍很愛他,也給了他第一次愛情的衝動,他們彼此都愛對方,但是這種愛在現實文化差距 思想差異 等的衝擊下,不堪一擊。現實啊,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從現實出發,儘管,有再大的理想 再高的志向,一旦脱離了現實 就像斷了線的風箏。

在最後命運的捉弄下,高加林失去了工作又次回到農村時,他面對着全村人的輿論,一種失落 絕望油然而生時,就在這時,村裏順德爺爺的一段話,點破了他:“你啊 ,剛剛二十四歲,怎麼能有這種混賬的想法?如果按你這麼説我早該死了!我70歲的孤老頭子,無兒無女,一輩子光棍一條。但我還天天心裏熱騰騰的,想多活他幾年!別説你這嫩娃娃嘞!我雖然沒有 妻室兒女,但覺得活着總還是有意思的。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雙手勞動過,種過五穀 栽過樹 修過路 這難道不是活着有意思嗎? 拿你們年輕人的説法這就叫幸福。”看到這裏,我突然有種説不出的感覺。年輕,我們每次抱怨自己所面臨的壓力,然而這一切和真正的痛苦比起來又算什麼,一切的壓力和不幸僅僅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然而有時我們卻會為小小的一件事 一次挫折 一次失戀而絕望,想一想其實生活挺好的,不要因為某 一次,而否定終生。

人生,本來就是彎彎曲曲的 但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 在這不平坦的路上 發現生活的美 找到人生的意義。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因為早就知道了是悲劇結局,所以並沒有很悲哀,也不想把心情放得那麼沉重,畢竟剛剛欣賞的是一段美麗的人生。如果説《雨人》有些讓人難以理解,那麼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直白強烈得多了。觀眾在開始時發出的是歡笑,在結尾流下的是眼淚,故事的結局與開始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使得當槍聲響起的時候,心中的震撼是那麼的強烈。

故事的主旨十分清晰,電影用黑色喜劇側面詮釋了戰爭的殘酷,但更多的,我還是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與偉大。

圭多是一個開朗,浪漫,執着的人物,他臉上永遠都掛着他那標誌性的笑容,對每一個人都充滿着熱情,不懈地追求,守護他心愛的人。雖然電影中的那些喜劇笑料放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有些誇張,但也不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小丑,只讓人覺得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浪漫詩人。熱愛生活的人在平常也許沒有什麼,可貴的是他把愛帶進了集中營這個險惡之地。在那裏,他的笑容就變成了希望,變成了天使。他愛自己的兒子,卻沒有去選擇揭露殘酷的現實,想方設法一起逃跑,而是把生死當成了一場遊戲,教孩子去積極地面對人生,用純真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在他的心中留下一片陰影。於是他在世間沒有灑下一絲的仇恨,成全了一段美麗的人生。能在黑暗中用人性來照耀,引導世人,給人以希望,那麼他一定是美麗的。

這個故事顯然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但在當時,一定有那麼一些人,在最黑暗的時刻為人們帶來歡笑與希望。法西斯可以囚禁,消滅一個人的肉體,燒燬書籍,但他不可能抹殺掉人性;飛機,坦克可以攻城略地,但是不可能征服一顆充滿愛的心。電影從陽光到陰暗,再回到陽光下母子的.笑容,證明了樂觀的精神有戰勝黑暗的力量。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為男主人公的逝去而悲傷,男主人公也不想看到我們這樣。重要的是我們在感動的同時心靈也受到了愛的洗禮,從現在起熱愛生活,珍惜身邊的人,活出美麗的人生。

《勇敢的心》,《泰坦尼克》都是能賺人眼淚的悲劇。《勇敢的心》悲在了壯志未酬身先死;《泰坦尼克》悲在了愛,但只限於男女之情;《美麗人生》則悲在了一個博愛天使的毀滅。在它們當中,博愛的意義最深,最能讓人反省。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電影不只收穫了眼淚,還淨化了每一位觀眾的心,它的成功當之無愧。

當然它也是一部成功的喜劇,前半部分的鋪展非常巧妙,它也應該算一部喜劇,因為觀眾收穫了不少的快樂,更重要的收穫了美麗的人生了。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改革時期的陝北高原,主人公高加林通過努力從土地來到城市成為了一名記者,又因為職位“走後門”被迫打回原形。在時代的浪潮下,個人的選擇和努力是如此微不足道,雖然命運不斷在希望與絕望中激盪,但高加林沒有錯過每一次向上的機會。

另一條平行線上,高加林來到城市後,與曾經相愛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逐漸沒有了共同語言,加之為了更好的上升渠道,他選擇了高中同學、一名城市女孩黃亞萍。最終,當生活回到起點,高加林一無所有。原來命運面前,情感根本不值一提。

最後,路遙給時代建議:“我們應該真正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很慶幸,這一代的我們還有夢可做。

也給時代下的個體建議:“他為了虛榮而拋棄了生活的'原則,落了今天的下場。他漸漸明白,如果他就這樣下去,即使躲過了生活的這一次懲罰,也躲不過下一次懲罰。——那時,他也許就徹底毀滅了。”多數捷徑都是歧途,因利驅動必定為例所害。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我心中一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一向無法有清楚的答案。古人説:十五而向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己連而立之年還未經歷,又何談不惑(自我封閉一下)。

一向讀季羨林的《談人生》,季羨林談自己對生命好處、做人處事、名譽、朋友、壓力、困難、感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種境遇的看法,那麼我的一生怎樣樣完成?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的愛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價值?...。

路遙的《人生》則透過小説的故事發展,展現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取,而這些選取有出於慣性、本能、環境、也有慾望、夢想,在時間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透過行為表達自己的人生。

《人生》具體背景我沒有查證,就應在改革開放萌芽期,小説主人公高加林以農村知識青年身份出現,有激情、勤奮、才華、理想,在現實社會一次一次打擊下任堅持努力去實現夢想,但另一方面慾望、虛榮充斥着他矛盾的內心,並最終被衝破。劉巧珍一位勤勞、樸實、善良的農村女性,她渴望知識、敢於追求、熱愛生命、忠於現實,她給人以正面形象,或許表達着作者心中對一些事物完美寄託。黃亞平和克南雖都在城裏長大,但成長環境的不同也使他們構成了不同的性格,女性的黃亞萍任性而敢於追求,男性的克強雖也敢於追求,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時時左右他的行為。高明樓的圓通、眼界和眼光,馬栓的圓滑,德順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劉立本的精明。

這本小説是朋友推薦的,總期望能找到一些什麼,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師資格的高加林在農田裏對德順説“德順爺爺,我一開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嚐個遍,以後就什麼苦活也不怕了。”才被震撼。人最怕應對的是脆弱自己,最強大的是內心的堅韌。

社會是現實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選取也就很多。在應對成績,成功時要持續冷靜,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在失意的時候,在給自己期望,想想完美未來,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會變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積累,只有在積累後才能抓住機會,如果高加林沒有才華,也可能成為優秀的通訊幹事。要有堅韌的性格,在困難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難,堅定不移的走出自己的路。

高加林還是高加林,雖然故事結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夢想不熄滅,此段經歷會成為他最為寶貴的財富。人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勞,要敢於折騰,敢於寂寞。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人生》以它所描繪出的濃厚的鄉土氣息、逼真的生活畫面、活生生的人情世態以及主人公對理想、愛情的追求,贏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尤其是男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令人回味不已。

故事中的高加林,他有自己的理想、感情和人生觀,他不願像他的父輩們那樣,為了温飽一輩子廝守匍匐在黃土地上,他有知識、有文化,他要發揮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渴求一種新的人生。就這點來説,高加林具有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和氣質——創造、開拓、不滿足於現狀。然而,高加林的種種努力並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反倒被現實給“嘲弄”了:在那個偏遠的小山村裏,他的民辦教師地位被無端擠掉,唯一能夠顯山露水的機會被剝奪了,他痛苦、傷心、憤懣。新一代農村青年形象的高加林,與高家莊這個落後、愚昧、閉塞的小山村是格格不入的。因此,高加林進城的心理成為必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終於踏進了城裏,來到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一個能讓他施展才幹,盡情揮灑才華的天地;生活的召喚,理想的憧憬,使他幹勁十足。深夜搶險救災,不顧疲勞連夜改寫報道,他切實為自己的人生奮鬥着,拼搏着。

高加林那蔑視世俗、自強不息的闖勁和幹勁讓人感動。然而他也有自身的弱點,當他看到家鄉貧窮、愚昧、落後的一面時,不但沒有想方設法去改變家鄉的現實,反而選擇了逃避現實。他認為,擺脱了家鄉小山村的羈絆,到外面的世界就可以一顯身手了,可正是由於他的這種軟弱自私,才致使他走過了一段遺憾的人生。

故事中的另一個容易爭論的問題,就是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糾葛。有人認為高加林是現代生活中的“陳世美”,而我卻不這樣看,我認為他們的分手是現實的必然。現代青年對愛情的追求,大多是以志同道合、有共同語言為基礎。劉巧珍雖然有中國農村婦女的傳統美德,温柔善良、勤勞賢惠、通情達理,而且長得俏麗,然而她缺乏知識、沒有文化,與高加林少有共同言語,更談不上志同道合,他們的愛情沒有堅實的基礎,是不牢固的,所以在愛情和事業的選擇上,高加林選擇了後者,這是必然的;而後來高加林和黃亞萍分手後,家鄉那個曾為他愛至痴狂卻又被他拋棄的姑娘巧珍也另嫁了——在這雙重打擊下,高加林幾乎崩潰了,他揹着鋪蓋卷,灰心喪氣、滿腹辛酸地回到家鄉。

山依舊,水依舊,橋還是那座橋,一樣的景,兩樣的情,一曲《叫聲哥哥,你快回來》蕩氣迴腸,令人肝腸寸斷,得到的失去了,失去的卻永遠不能再得到,那悲痛的哭聲,傾訴了高加林多少的委屈,懊悔和辛酸啊!此時,一條彎曲的路在他腳下延伸,這是一條漫漫的人生路啊!他該怎樣去走呢?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我們該怎樣留下自己的腳印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深思,都要嚴肅對待的問題。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欣賞相同的《人生》感悟不同的“人生”回首着各自的“人生”。

新時代有句口號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身處現實的平凡生活中真的能夠如此嗎?我想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坎坎坷坷、起起落落都或多或少的經歷着不想擁有的變數,高加林的人生經歷正是我們生於農村鄉下里這種普通樸實的百姓的寫照,這個看似公平的社會實則永遠沒有公平而言,且不説高加林對未來生活的慾望和對巧珍感情的對待是否正確,就他對工作態度而言可以説是個非常努力的人,也算有才華的人,可最終卻被現實狀況戲虐了,我個人覺得其實也是對社會的損失,因為就此埋沒了一個人才,即使不是人才也算是個工作中肯為社會服務全力以赴付出的人。

至於在感情方面我們站在巧珍的立場我們是心疼的,但如果站在高加林的角度呢?換作是我們自己會怎樣選擇呢?人心都是貪婪的,希望能夠擁有的一切都是讓自己滿意的,可事無圓滿,高加林的人生跌宕起伏,總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戲劇化,每每一切都是來的那麼突然,一切都恍然如夢,未來高加林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從此萬念俱灰,還是依舊雄心壯志,又或是平淡且從容的在這片土地上安守流年?

説到這裏我彷彿突然切身經歷了一句話,真正領悟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後才能擁有的心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n0xw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