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2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2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很早就聽説過這本書,但一直很遺憾沒有真正認真拜讀過,這次偶然的機會,終於使我幸得一睹風采,終於斷斷續續讀完你了。此刻我的胸膛內莫名的激盪着怎樣的情懷呢?好像是久違了的感動,好像是沒剋制了許久的共鳴。我被主人公的命運所深深牽引,為他們擔憂,為他們不平,為他們痛惜,為他們哀傷。最後我竟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了。原來人類的感情都是如此類似,傷痛也是如此類似。現在我所留下的零星片語均不過是暫時的混亂的。我只把它粗粗速讀了一遍,留下的不過是些粗陋的見解。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2篇)

但是僅僅是這單薄的一遍已經令我的心緒久久無法得到寧靜了。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提起《穆斯林的葬禮》,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玉殤。是啊,在那隨珠和壁,明月清風的"博雅"大宅裏上演了多少讓人魂牽夢繞的情與事,在夜間那沙沙聲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兩代穆斯林是從這裏走向輝煌,也是從這裏走向衰敗。

我無數次的為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歎息,韓新月,如一輪新月般純潔,如美玉般無暇,她正值青葱歲月,亭亭玉立,她淺嘗愛情,不甘於獨卧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污濁,秉持着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標,渴望重歸於燕園未名湖畔雕樑畫棟的備宅之中,於幽幽燈光下,深望着她眷念的愛人,重讀他的譯作,重聽他淺吟出拜倫純淨如清泉的詩句。

楚雁潮,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在燕園教書,由於同對翻譯譯著事業的鐘愛,新月與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種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一年後,噩耗傳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症,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關懷中,他們發現彼此之間已越過師生之界,心生愛意,他們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而且還是一個卧榻病人,這似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與此之上更有一道線,將新月與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着安拉的祝福來到世上,每天看着母親做齋戒,然而,回回是絕對不能與異教人結為連理,楚雁潮相伴着新月走過了最後一段人生,他只是給了新月延長生命的動力,他沒有奢望最最簡單的婚姻,他只想這樣守着她。然而,楚雁潮最終還是沒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

她帶着遺憾走了,她帶着無限希望走了,她帶着對未來的嚮往,對事業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楚老師怎麼還沒來啊……"我潸然淚下,她帶着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世界,離開對於她而言才剛剛開始的人生。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

此時,我多想質問,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那悽美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感情,那深邃的讓人刻骨銘心的摯愛,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關懷,構成了一部偉大的愛情篇章。然而,這只是這部書的一小部分。月與玉的穿插,跨越時空,讓我遊蕩在兩代人之間,感動着兩段感動。奇珍齋的興衰,韓子奇的人生經歷,韓太太的辛酸與無奈,韓天星的哏直,陳淑彥的賢惠,樑冰玉的倔強與遺憾…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角色匯成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沒有華麗的詞藻,確是深情至極的詩篇,抽出兩條明晰的線,兩段憂綿的戀情,兩處凝滿淤血的城——北平與倫敦,我無法不説這篇小説的偉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穆斯林的聖潔的詩篇,充滿着悲劇的美感。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讀了《穆斯林的葬禮》有感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借鑑與閲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認識霍達,是從語文課本里的名著引讀開始的。

那時還在應付緊張會考的我,便對《穆斯林的葬禮》有着由衷的好奇。終於,會考之後,慢慢舒緩自己急促的心情,漫步書店,不匆不忙的買下了這本書。

封面是一幅西方哥特式建築的畫面,下面的印刷體打着穆斯林的葬禮這六個黑體字,簡單而又透着莊重的氣息。暑假連續幾天的綿陰小雨,使我徜徉於書海中,讀完這本書,一種肅穆感、敬佩感油然而生。

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裏,在灰色磚牆簇擁着懸山式的門樓裏,傾情的演繹了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運,六十年間的興衰存亡以及糾纏交錯的愛情悲劇。

天生聰穎,為報師恩的韓子奇娶樑君璧為妻,事業之路蓬勃發展,最終成為北京的“玉王”。抗戰爆發期間,他與樑冰玉攜帶珍寶遠赴英國發展。在二戰的硝煙之下,韓子奇與樑冰玉竟萌發了愛情,韓子奇從前只知道事業,只知道報師恩,卻不懂什麼是愛。直到那一刻,冰玉病重,他們兩顆心緊緊地相貼,眷戀的眼神透露着纏綿。已近中年的韓子奇與樑冰玉相愛了,而新月便是他們愛情的結晶。也許這是一段不令人許可的愛,也許他們的愛被天下人廣為嗟歎,也許韓子奇早有妻室,可封建的束縛終究沒能約束他。其實,我很讚賞他們的愛,雖然我不懂什麼是愛,也沒經歷過愛,但是我知道,在愛面前,所有的世俗凡塵都是無法阻擋愛的。

儘管是兩代人,同樣不會阻擋愛情的萌芽。

新月就讀於北大,對於一個懵懵懂懂的青澀少女來説,也許還不懂什麼是愛。可是楚老師卻是對她情有獨鍾。當愛情悄悄到來時,一切話語都如此蒼白無力,心裏也是一片茫然。之後,楚老師毫不顧忌,勇敢的向新月表白:“新月,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説: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試想當時的場景,新月那青澀的臉龐,透露出一絲絲的純真與無知,當聽到這番話語時,她是何其的激動與忐忑不安,“老師,我們這是……愛情嗎?這是愛情嗎?

當然,無論新月是否接受,這段愛情始終無法走到歲月的盡頭。他們美好的愛情被韓太太阻止了,僅僅只因為楚老師是漢人,想想都令人無比的心酸。也是,在那樣的一個時代,封建的束縛,世人的眼光,就連身份背景都可以成為愛情、婚姻的絆腳石。更何況他們的關係令人無法揣測。在我眼裏,他們雖是師生,可卻不是師生戀,他們的愛情超越一切,超越的過概念,可沒想到,始終沒能衝破封建束縛的大牢。

他們的愛情是樑君璧無法想象的,她無法體會愛,她的一切就像是冥冥之中註定了的,這也是她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悲哀。韓子奇與樑冰玉,楚雁潮與新月,他們的愛是無比純潔的,是對抗封建束縛的又一股力量。

再回頭説説這部小説,讀這部書,猶如在讀《巴黎聖母院》,奧妙無窮。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

這本書,情節的轉折,文筆的流暢,思路的清晰,都是我今後值得學習與深思的。也許我沒有多麼華麗的文字,豐富的辭藻,但是這部書讓我懂了許多,起碼懂了什麼是愛。今後,對父母要愛,對老師要愛,對同學也要愛……

這是一部穆斯林的聖潔的詩篇,充滿着悲劇的美感。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前段時間,曾匆匆讀了《穆斯林的葬禮》,可惜的是並無暇去深入透徹地瞭解品味。今年寒假,我終於能夠彌補這個遺憾,重新翻開了書的扉頁。

隨着書中情節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我被其優美冷峻的文筆深深吸引着。新月的死,令我潸然淚下;韓子奇一生的心血——價值連城的歷代古玉被_搶掠,狠狠地揪痛着我的心;看起來不過四十多歲,卻已頂着滿頭白髮的楚雁潮在新月墳前深情地拉小提琴曲《梁祝》,讓我心如刀絞。

整本書敍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作品含蓄藴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

感謝霍達,她告訴了我許多從不過問的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信仰,習俗。穆斯林對主的信仰之深,令我敬佩、感歎。樑君璧始終堅持回漢不能通婚,可她的丈夫韓子奇卻在臨終之際道出了壓抑了自己一生的祕密——“我……不是回回!”主着實開了個玩笑,到頭來,韓家的後代身上原來是流着回、漢兩個民族的血液。可笑,可悲。

《穆斯林的葬禮》僅僅是想告訴世人在回族裏發生過這樣悽美的愛情故事?不是。書中,時時提到種族的不同。回漢不能通婚;穆斯林的葬禮上,不能有漢人蔘加;韓太太以種族不同,宗教不同反對楚雁潮與新月相愛。人與人之間並不存在什麼障礙,為什麼要分種族,有所歧視呢?也許,這也是作者霍達所想要問的吧!

“楚老師,魯迅為什麼要寫《起死》?”

“也許,他要喚醒沉睡的人生……”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5

這本書裏,兩條軌跡穿插着前行——“月”與“玉”。兩代人,兩條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又何其地相似,是悲字溢滿心頭的苦澀,抑或是被感動良久的悲楚?命運無情,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真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這白紙黑字,這無盡的愛。

正義,何以才能讓你生,抑或是滅呢?正義站在了新月身邊,但同時死神也同時降臨。正義,有時候是那麼脆弱,連同脆弱的生命,一併離去,為什麼?為什麼?復仇失去了理智,上一代的悲劇,一個宿命,又輪迴到下一代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能理解這樣的家庭。逃離戰火,樑冰玉猛地發現:比戰爭更可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的興衰,那麼無力地控訴着人生,那麼有力地詮釋着生命。

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衚衕,韓子奇啊韓子奇,就這樣被命運捉弄!新月與子奇,父女間有着無盡的愛,但這也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或許,新月從一開始,便是一個錯誤。韓新月與楚雁潮,更是一個錯誤,在那戰火紛爭的年代,容不下浪漫——即使是在北大園內,未名湖畔!

她的師生之戀只能走向死亡,生命在宿命面前是那麼的無力,即使有楚老師深情的召喚,點燃她生的希望,也不能改變現實,冷酷的“母親”!韓子奇投入仇人門下,我只是深感佩服,而一絲哀之情也飄然入心,直到讀到新月之死,已禁不住淚流滿面,為什麼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一個穆斯林家族,兩段發生在不一樣時代的感情,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六十年間的興衰……這就是霍達震撼人心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用穿插的筆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玉的世界,一個月的世界。

“玉王”韓子奇,天生聰穎,為報師恩娶樑君璧為妻,有子天星,夫勤妻賢,事業之路蓬勃發展,一家人生活平和而温馨。

抗戰爆發了,他與妻妹樑冰玉攜帶珍寶遠赴英國發展。在倫敦,深深迷戀冰玉的亨特之子奧立弗在大轟炸中不幸喪生,那一刻,病重的樑冰玉在孤獨、思鄉的情景下與韓子奇萌發了感情,此時那個以前只明白事業只明白報師恩卻不懂什麼是愛的韓子奇,心境也彷彿一下子被喚醒,兩顆心緊緊地相貼,眷戀的眼神裏透露着纏綿。而新月便是他們感情的結晶。

這是一段驚心動魄又順其自然的感情,但又是一段不該有的遺憾的感情,它為封建思想不容,為伊斯蘭宗教規不許,也許只是因為韓子奇早有妻室,總之他們的感情註定了是一場杯具:韓子奇回國後兩人永遠的分離,從此女兒新月生活在一個死氣沉沉的家庭裏,一向到生命的結束。

如果説這段感情的杯具應歸罪於時代落後思想的禁錮,刻板教規的嚴酷,那另一段感情我們應如何評價呢?

韓新月,一個善良、純潔、開朗的女孩,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生命。在家裏,她雖然如春天的陽光温暖着每一個人,可她從心底裏深深渴望的母愛只能從那張照片中隱約感受,卻永遠得不到。

新月逐漸長大成人,以優異成績如願考上北大。上學後與班主任楚雁潮發生感情,兩人相識相知相愛,完美卻又短暫、坎坷。

因宗教信仰楚燕潮得不到新月家裏的接納,尤其是母親,百般阻撓。但什麼都阻擋不住兩人那純而又純的感情:沒有任何企圖、任何奢望的感情,他們只追求兩心相融、兩情相悦,志同道合。正當他們都為之努力時,新月因嚴重心臟病不幸逝世。楚雁潮悲痛欲絕……

有時候真的不明白這到底是病還是命,感情應當揹負着什麼?為什麼這個本就殘酷的世界就不能容下這樣一個完美的生命?一段完美的感情?

正如作者所言,她是為人心作傳,無論是優美的還是殘酷的,人的心靈,壓倒一切,鎮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人們的心志正是從這杯具之美中得到淨化的。

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月,韓新月,是女兒,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當他的愛情來臨的時候,他的生命已經開始一點點的走向終點了。然而它來了,來的那麼純淨美好,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然而和自己老師產生了感情,這又是不被允許的。不過他們不怕,什麼也不怕,連死也不怕了,更何況愛情的阻撓呢?要走的人是註定要走的,誰也留不下,這是她的宿命。她離去的時候,他那瘋狂的吻,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死亡可以奪走生命。卻帶不走愛情。

小説寫得很真實,無論是歷史,宗教,手工藝,還是人的感情,雖然有關很多歷史我都不太清,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我也不甚瞭解,但是看完這本書,就是覺得很多東西好像就那麼真真切切的放在面前,大到一個葬禮,小到一塊玉。作者在後續中説“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每天從早到晚,又夜以繼日。我為他們的歡樂而歡樂,為他們的痛苦而痛苦,我已經捨不得和我的人物分開。當我把他們一個一個的送離人間的時候,我被生死離別折磨的痛徹肺腑。”然而故事中的人還是要離開,一個又一個,排着對似的,不緊不慢的離開,悲劇故事都不可避免的如此。

印象最深的是,韓子奇身處英國倫敦時,給家裏寄去的那份信。説是一份信,卻也只是簡單的一句話---“我們還活着,你們還活着嗎?”還活着嗎……在那樣一個戰爭動亂年間,信竟然是這樣寫的,如此的問候,我心裏一陣淒涼,一滴眼淚往下落。

在這本厚重的書裏,可以看到兩代人的悽美愛情,看到愛情中的無奈與悲哀。有時候我們確實是愛着的,但也因為愛着,才會感到無奈,做出些傷到別人也傷到自己的事。愛情到底是一種責任?或者説由責任萌發愛情?還是患難中的惺惺相惜?抑或是生命有了交點後所碰撞出的火花?怎樣的愛情才能不被時間遺忘?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回族女作家霍達巧妙地將“玉”和“月”作為線索貫穿《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説,在跳躍的時間中緩緩地講着故事,在愛與被愛中來回: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着不一樣資料,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

大約遠在公元七世紀,一羣羣頭上纏着白布的中亞和西亞商人,追尋傳説中東方帝國的繁華,輾轉數千裏,來到東土大唐。神州大地富足的水土,讓他們從此停留。歲月流轉,一個新的民族在東方誕生了。在千年的歷史中他們始終堅持着自我特有的語言文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我對於這個民族本覺陌生,但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拉近了我與他們的距離。在一個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下,這本書帶着我與一個穆斯林家庭一齊,走過時代長河中的許多跌宕起伏。

主人公韓子齊嗜玉如命,戰亂年代,為了保護自我的藏玉,他視為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他拋下妻兒,遠渡重洋。彷彿命運的作弄,在異國他鄉,他與妻子的妹妹樑冰玉走到了一齊。戰爭結束,他迫不及待的回國,帶着感情結晶女兒韓新月。他的妻子縱有再多的委屈,應對自我的妹妹,自我的丈夫,應對那個可愛的小女孩,她怎樣可能讓自我沒有丈夫,讓兒子沒有父親?僅有樑冰玉明白,這個家是容不下她了。於是,韓新月便失去了親生母親的陪伴。韓新月委屈,不解,為什麼照片上的媽媽看着那麼慈祥,而現實中的媽媽,卻是那麼的陌生……隨着新月的長大,一代人的恩怨情仇漸漸落幕,一代人的悲歡離合又在上演。

韓新月,如玉一般的女孩,美麗,聰明,善良。與一個女孩的所有的讚美詞彙都能夠加在她身上而毫不誇張。她愛她的家,卻不理解她的家,她不明白爸爸媽媽的爭吵,她不明白爸爸的懦弱,她不明白媽媽的盛氣凌人,她更不明白媽媽看到她似的眼裏偶爾流露出的冷冷的光。她與楚雁潮的感情完美而又坎坷,卻被無常的生命,斬斷了所有的夢想……

在新月離去多年之後,遠走異國他鄉,做了一輩子如無根飄萍的樑冰玉回來了。這個不被人承認的妻子和母親,為了尋找遺失的親情,為了尋找日思夜想的女兒,踏着自我的痛苦急切地回來了。然而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博雅宅仍在,可她渴望見到的和不願見到的卻都已被歲月帶走。

小説《穆斯林的葬禮》有一個十分獨特的結構形式,單數章節寫“玉”,雙數章節寫“月”。玉,象徵着財富和地位,“玉”的章節寫是主人公韓子奇從易卜拉欣成為一代“玉王”的艱難歷程;月,象徵着純潔、善良,寫的是韓子奇的女兒新月和楚雁潮悽美動人的感情。

兩個世界被一道無形的大門所分割,卻又不得不重逢。讀者剛剛在這個世界讀到動情處,這一章節卻完了,輪到另一章中的另一個世界。調整好自我的心境,整理好情緒,重新投入另一個世界,也帶着上一章的感情去讀。這種交替式的敍述帶給人一種奇妙的閲讀體驗。讀者就這麼跟着霍達,彷彿穿梭在一條兩面牆壁在上演兩條命運線的細長鬍同中,當走到盡頭時,胸中是一股硬實的填在心頭,揮之難去的憂傷。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下雨了,火車經過的地方。我在看書哦。”

“是《穆斯林的葬禮》嗎?”

“嗯。”

“看我的書,要寫讀後感的哦。”

“好啦,小傻瓜,我會寫的。”

——小傻瓜和大笨蛋的對白

一直答應小傻瓜,要寫一篇《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感,字數不少於500。雖然小傻瓜不提這件事了,但她一定還放在心上。我也是。現在能夠答應她的事情,我都會去做,只是會需要一點時間。

在寫這篇讀後感之前,需要解釋兩個名詞,愛情和生活。

愛情是一種愛,與僅僅由性需求或性慾產生出的情感不同。世間值得稱讚的愛,是那種單純的愛,因為稀少而顯得彌足珍貴。

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廣義的生活包括日常生活行動、工作、休閒、社交等職業生活、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穆斯林的葬禮》正是從愛情與生活的諸多矛盾入手,緊湊地展開一個家族三代人之間的命運糾葛。

小説中的人物活得都不幸福,在道德、種族、倫 理面前,他們的愛情都得不到祝福。

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又有多少人會為這樣的權利努力爭取,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韓子奇掙扎了一下,但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下,他最終仍選擇了放棄,選擇了逃避。他不管自己曾經的諾言多麼偉大,不管他和冰玉曾多麼至死不渝地相愛,他選擇了欺騙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謊言,因為謊言更容易説出口。

冰玉的敢愛敢恨在小説裏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她因為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而受到了道德的懲罰。其實愛情和思維一樣,受不了任何的禁錮的。在愛情面前,道德會變得蒼白無力。

新月的寬容單純,最讓我欣賞。之所以特別欣賞這個人物,多少是因為小傻瓜的緣故吧。其實,我們剛認識的時候,就在小傻瓜的身上發現了這樣的品質。

很多人會感歎,世間沒有真愛。當真愛來臨的時候,人們都幹了些什麼,嫉妒、譴責、毀滅。愚蠢的人總是想方設法,將本該幸福的事物化成悲劇。似乎美好的東西總讓人仇視、嫉妒,似乎悲劇更能永恆,更能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小傻瓜是太單純了,單純得有點傻,在她眼裏就沒有不好的人和事。從校門出來,也快一年了,誰騙她,她都會相信。説愛她,她相信,然後很幸福;説不愛她,她也相信,然後便會哭。

這樣性格的小傻瓜,誰還忍心去傷害她呢?

小傻瓜,如果我們只是笨笨的兩隻老鼠,不惹人注目,也許能夠享受到生活的平靜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霍達説:“我並不認為自我的作品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而更願意相信,是因為讀者在閲讀中融入了自身的感悟和經歷,和作者共同創造了文學。”的確,能令人內心產生巨大波瀾、彷彿理解了一場心靈洗禮般的作品,總是讓人愛不釋手。

讀罷《穆斯林的葬禮》,我宛若置身那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與書中血肉鮮明的人物共同經歷了人生世事。天星在頓悟自我的感情葬送在母親手中時,滿腔怒火,他想為他尚未來得及結果就已被厲風颳殘的花朵般的感情討個説法,只是,他不能。他明白母親愛他,妻子把身心都交付給了他。

所以,他只能行屍走肉般遊蕩在街上,任憑雨點在他身上肆虐,任由無奈在啃噬他的心,放手讓一切把他狠狠打擊。他是家中長子,他的不滿與委屈只能在這傾盆大雨中洗淨,大雨過後,他還是要應對一切,可是,在風吹雨打中,他的腰桿更加挺拔傲然,證明他已是真正的男子漢了。生活之不如意十有__,哪能一受挫就摞挑子不幹呢?一場撕心裂肺過後,即使拖着殘軀,也要直面挫折。惟其如此,才顯得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對待坎坷堅韌。

我們赤條條來到這世上,也只能赤條條歸於黃土。韓子奇在雲遊傳教的途中,在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被虛幻的凡塵矇蔽了雙眼,在珠寶鑽翠、奇石美玉中度過了自我痴迷的一生。直至彌留之際,他才醒悟過來,可是,人生的路已經不能回到去了,他只剩下一具疲憊的軀殼,一個空虛無物的靈魂,一顆傷痕累累的心。

我們總會迷戀一些東西,甚至為此而幹出駭人驚俗的事情來,可是我們終究會明白,刻骨銘心或如痴如醉,終會被時間洗刷得不留痕跡。正如《哈姆雷特》中所説:“誰造出東西來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堅固?掘墓的人!因為他造的房子能夠一向住到世界末日。”我不相信人死後會有天堂、輪迴,我只明白人死了,便是死了。無論生前富貴輝煌與否,都只能化為一抔黃土。

如此一想,我似乎有點明白佛家偈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味了。當你的心靈不被繁華世俗所約束時,也就無需淨化心神了。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輕輕撫過書的封面,望着上面那一彎古老的殘月,用一種莊嚴的心態去感受那來自心靈的呼喚……

新月,這是一個讓人聽起來多麼恬靜的一個名字。人如其名,她一定是一個很嫻靜的女孩。她在別人眼裏或許幸福得無可救藥,彷彿幸運女神只光顧她而已,可有誰知道,她將在自己的生命航程中遭遇幾多風暴,也許這是一種冥冥中的宿命。

她出生於一個穆斯林家庭中,註定這一生會是一場悲劇——嚴格的家訓,父親、母親和大姨之間的愛恨糾葛,使她在很小時便失去了母愛,她也只是曾經擁有過,在那個不懂事的孩提時代……

她有一個好哥哥——為了她,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讓她快樂,他不願看到妹妹不開心,總是在背後默默地保護她、呵護着妹妹脆弱的心……

她有一位好老師,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他們之間的緣分由一首《梁祝》緊緊地連在一起,那悽美的旋律久久迴盪在兩人的心海之中,他們不正是那翩然翻飛的蝴蝶嗎?

她青春年少,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清晨的清風雨露中暗香瀰漫,恰似一闕天籟之音,在龐雜的年歲中詮釋真純;誰料想這蓓蕾未曾開放便將凋落,那和聲未曾揚起便戛然而止。她剛剛觸碰到的愛情夢想,卻被宿命硬生生擊的粉碎。

老天是這樣的公平,公平得讓人難以接受,新月,這個可憐的姑娘,上天賜予了她美麗、才學與聰慧,卻相應拿走了她的母愛,生命與幸福……她本該是世上最幸運的人的——她有過人的聰明,美好的家庭,即將到來的甜蜜的愛情,可這一切都因為老天的公平而破滅了……

直到合上這本書,心仍在兀自顫抖。我實在無法相信,那輪純潔、無暇的新月會悄然隱沒於暗夜,池中水依然輕薄盪漾,水中月卻已隱匿無蹤;那如花的生命會那樣瞬間凋零。花香還在鼻前飄飛,可香源卻已凋落不在……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這一次看時因為有了大體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較快。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説,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伊斯蘭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説是一個神祕的事物,所以這也成為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個個描寫細緻的宗教場面,瞭解了有關穆斯林的許多風俗。作者本人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但在書中她並沒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種清新流暢的筆觸緩緩的記敍描繪,讓讀者在閲讀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十分純淨的感覺。同時書中的另一個背景是故事發生在一個和玉器有關的家族中。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是風雅高潔的象徵,古人多以玉來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氣節。例如有“君子比德於玉”。所以全文中隱隱流露出一種雅緻寧靜,與世無爭的氣息,但是玉同時也是一種財富,君子愛其品質,當然也會有人因為其價值而做出令人不齒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別用“月”“玉”為線索,分別描寫了民國初期到解放前和文革前到文革結束社會復甦的兩個時期跨越六十年的歷史。在這段複雜紛亂的歷史中,不管是對兩類人物衝突的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鮮明的愛憎之感,同時這種情緒也深深地影響着讀者的情緒。動盪的社會中容易產生悲劇,六十年中家族興衰變遷,三代人命運沉浮,最終是一個個令人痛惜的愛情悲劇。讀後會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但卻觸及讀者的心靈,令人有蕩氣迴腸的舒暢,同時使人產生對歷史對社會深沉的思索。僅僅是這單薄的一遍已經令我的心緒久久無法得到寧靜了。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讀完這本書感觸很深。她文筆的傾訴,讓我這個一直對伊斯蘭教淡漠的人,對它肅然起敬……我瞭解了許多回民在生活中的傳統禮節和常用的阿拉伯語,因為文中的回族人對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書種種,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因為,霍達以她深刻的內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讓人蕩氣迴腸的。我為成熟、漂亮、處處透漏出現代女孩兒特點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賦有責任感的楚燕潮的愛情悲劇而深深的惋惜,為樑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嗇的毀掉兩對人命運的行為而遺憾。但一方面,也覺得她很可憐,畢竟韓子奇曾給予過她傷害,她有權利為所欲為。樑冰玉呢?我覺得他因該是本書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為那個曾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兒,最終卻成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孤單的獨自漂泊他鄉。

在現實生活中,能無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聖人穆罕默德傳下的古蘭經裏的條約少之甚少。曾經看過一點兒古蘭經,覺得很吃驚。那些傳統思想的條約太嚴格了。和現實生活相提並論,那我們的罪過可大了。不做禮拜,不分齋,連這最基本的都沒做到,怎能踏上前往聖地麥加的征途呢?説到這裏,也不禁為做一個回民而自豪。因為,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聖人穆罕默德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為領先人物。因為是他最初創建了伊斯蘭教,是他編寫了古蘭經,至今影響人類的生活,與社會緊密結合。因此,這個排行是名副其實的。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後,心裏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禮,展現奇異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時間和心靈來感受的。俗話説:“一部偉大的作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文學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確實是顯而易見的。由此説來如何讓自己更具文學修養和文學素質,是一個仔細考慮的問題了。就當下來看,當然理應從基礎做起,踏踏實實的走好自己現在的每一步,從而使自己以後的人生走的更加從容和瀟灑!擁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與書中的主人公比起來,我們不幸福很多嗎?最起碼,我們還活着,還擁有着生存的權力,這樣説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運呢?也許,你的人生之旅正面臨着難以逾越的鴻溝,也許你現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滿荊棘,但無論境遇如何,請學會瀟灑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還呼吸,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你打敗!除非,你選擇了自我放棄或是自我毀滅……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很早以前就一向想看看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可惜在高中那種緊張迎考的時期找不到一份屬於自我的空閒。最後在進入大學的某個週末,從圖書館找到這本書欣喜地捂着然後跑回宿舍,拉上牀簾,隔開塵世的干擾,靜靜地把自我放進穆斯林的那份神祕和時代的淒涼中。

一口氣完成了那漫長的40萬字旅程,在書裏的主人翁都得到應有的結局時,我的心並沒有隨着書的最後一頁的閉合而釋然。我把書在從頭翻了幾遍,思緒也開始煩亂,我忽然發現這本書本不是為了簡簡單單地向讀者闡述幾個回族的穆斯林之間恩感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幾個悲慘的人物向世人表達着什麼,呼喊着什麼。

同宿舍的朋友在討論着人間感情。我隔着薄薄的簾子,竊聽着。有人説:“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戀人她們就必須如陌生人般達不到感情的最頂峯。而最深刻的感情卻是給予對方最大極限的自由。”我也許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感情,無法體味這話裏的真諦,但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樑君璧對韓子奇的愛卻是令我感到畏懼和寒心。我也不贊成樑冰玉不顧一切的愛,為了自我的愛不惜毀了姐姐的家庭。她的愛是自私的。不要説是在思想封建的四五十年代,就算在新事物飛速發展的21世紀,這樣沒有限度的愛也是為人們所唾棄的。但君璧為了?衞自我的愛而不惜扼殺兒子、女兒的真愛。為了挽回自我未能得到的愛,用母親的身份強行安排兒女的感情。更為了阻止丈夫對妹妹的愛而強行趕走了妹妹。但這又得到了什麼,她只留住了一具沒有心的軀殼,她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她的人生是悲慘的,為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她把因為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而產生的那份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最後迴歸土地時再一併帶進泥土……

而韓子奇的人生卻更富戲劇化。他從一無所有的到來至兩手空空地離去,霍達給了他一個迴歸原始的命運。

他的一生雖然以前輝煌過。但他卻是懦弱的,在戰爭到來時為了自我的收藏,為了固守自我的那份追求不惜拋開家庭,拋開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救國救難的義務藏身於英國。他是在戰爭中保住了那些玉,可結果又怎樣呢?他還是一無所有地孤獨離世。而他的感情卻更是失敗。他的背叛使兩個女人生活在痛苦中。更因為他的固執,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樣敢於追求自我的感情。但是她的命運是悲慘的,老天讓她在人生得意時理解了突如其來的大難。在失去母親關愛的同時還被一顆不健康的心臟牽累着,在追求感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雖然母親那句:“我寧願你死也不要你跟楚雁朝在一齊的話”讓她的心涼到了極點,但是在她辭別人世16年後的忌日,還有個楚雁朝在她墳前拉那曲《梁祝》。還有悽美的小提琴的旋律訴説着楚雁朝對她深深的愛戀。而同此時她的生母也回來看她了。一生愛她的兩個人的出現使她的結局雖悲卻不慘。

相反一向説她命苦的天星實際上卻是書中最苦的人。他的所愛因為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親生母親拒絕。當最親的母親精心策劃摧毀他的幸福時他居然毫無所知。為了妹妹,為了他並不愛的淑彥的幸福,他在得知自我苦難來源後卻無法反抗。他是個老實人骨子裏卻並不懦弱。是時代的侷限,是穆斯林的那份虔誠註定他一輩子都要活在痛苦裏。他無法得到幸福,卻默默地給她人制造了幸福。

所有不幸的感情都只因為一個穆斯林的身份。新月與楚雁朝是這樣。如果新月不是一個穆斯林,或者楚雁朝是個穆斯林,那麼樑君璧就沒有藉口阻止他們的交往,新月的生命也許就不會這麼快結束。而如果奧力弗是個穆斯林,那麼他的誠心已經感動了冰玉,他們也必將結合,奧力弗就不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也許準確的説是不會成為穆斯林規矩的犧牲品。那麼這以後一切的不幸就不會發生。

再翻開書的時候注意到韓子奇的懺悔。在臨終時他再也無法繼續埋藏心底的祕密。那個韓子奇自我守了幾十年的祕密最終曝光讓樑君璧整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這個一輩子以穆斯林身份自居的老太太在晚年才得知與自我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居然不是一個穆斯林,那麼她一輩子用穆斯林的規矩要求自我和家庭,她一輩子對真主安拉的朝拜又算什麼呢?她用這個逼死了女兒的做法又得用什麼來解釋呢?

最後我發現對標題上的葬禮開始能夠得到一點解釋了。那不是對穆斯林的葬禮,而是對穆斯林繁亂規矩的葬禮。韓子奇用自我的一生,痛苦的一生埋葬了那些屬於穆斯林的禮節。雖然在他臨死之際他懇求身為穆斯林的妻子原諒,乞求真主的原諒,但這些不能刪除他所走過的軌跡。這本書看完了,眼淚也跟着停了,有人説所有文字的最後都是對人生的思考,我想這句話就應是對的。那麼此刻我就應思考些什麼呢?

舍友們關於感情的討論也接近了尾聲。她們最後統一意見:感情是不能夠等待的,無論男女對感情都有主動權,如果你發現了感情就務必勇敢的去追求。對啊,就向新月還有樑冰玉,在她們身上沒有愛的怯弱,沒有時代的被動。她們算是勇敢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大約遠在公元七世紀,一些頭上纏着白布的阿拉伯商人來到了東土大唐,他們習慣了神州大地的水土,在這裏娶妻生子。元朝的官方文書稱他們為“回回”,一個新的民族在東方誕生了。幅員遼闊的中國,是漢人長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畢竟是少數,他們不斷地被遷徙,甚至被征討,被殺戮,他們頑強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他們相信人生有“後世”,相信“末日審判”,每個人的靈魂被接納進天園或是被投入火獄,一切將由真主判定;他們相信善行必定得到報償,邪惡必定受到懲罰……

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中,有十個民族是穆斯林。

今天,我們將隨着回族女作家霍達寫的《穆斯林的葬禮》,走進穆斯林莊嚴而新奇的世界。它像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這是一部穆斯林聖潔的詩篇,充滿着悲劇的美感。掩卷沉思,餘韻繞樑。

圍繞着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樑亦清、韓子奇、樑君壁、樑冰玉、韓新月和楚燕潮等一系列文學畫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羣像,款款向我們走來,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玉,象徵着財富、身份和地位。月,象徵着純潔、善良和明鏡。女作家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説。講述了一個玉器世家三代人的盛衰,命運的跌宕沉浮及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故事發生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在磨磚對縫的灰色磚牆簇擁着懸山似的門樓裏。門扇的中心部位,是一幅雙鈎鐫刻的金漆對聯:“隨珠合璧,明月清風”。

這是一曲穆斯林人生的詠歎。這是玉的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

本書氣勢恢宏,時代背景有殃及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世界大戰;有《何梅協定》、《秦河協定》簽訂時幾千名北大學生的遊行示威;有解放後--時期沉重的背影。

這裏有北大的舊址-----燕大的湖光塔影,有倫敦渾濁的泰晤士河,七十米高的威斯敏斯教堂及作為全世界標準時間的格林威治鐘聲。

在樑玉清的玉作坊裏,我們看到他彎着腰,流着汗,不停地磨着各種玉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那艘“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了。船身浮在波濤之上,船頭高昂,船樓巍峨,甲板、絞盤、鐵錨歷歷在目。連天的海浪,流動的雲彩,海鷗翱翔其間,星月出沒其裏,鄭和和文武百官各執其事,活靈活現。彷彿五百年前那震驚世界的航海奇蹟又重現了!可惜還沒有完成大作,樑玉清就勞累成疾,抱憾而去。他的徒弟,韓子奇,責無旁貸地挑過擔子,繼續着他偉大的未竟的事業。

於是,在“覽玉盛會”上,我們看到了每個朝代琳琅滿目的玉器,那翡翠綠如翠羽,白玉白如凝脂,瑪瑙赤比丹霞,青金石藍似晴空,碧璽豔若桃花,交相輝映,燦爛奪目。跟隨着“玉王”韓子奇,我們乘坐英國客輪“海豹”號離開上海外灘,穿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進入孟加拉灣,最後來到了大不列顛島。他是為了保護整箱的玉而離開妻兒,遠涉重洋逃到英國的,玉就是他的命。這些在希特勒的殘酷戰火中九死一生的寶玉,顛沛流離,伴隨了韓子奇坎坷的一生,他也為之奮鬥了一生,然而最終逃不過十年浩劫被全部摧毀的命運。

“一羣身穿軍裝、臂纏紅箍兒的陌生年輕人衝進了“博雅”宅,搗毀了木雕影壁,塗黑了抄手遊廊上的油漆彩畫,砸開了“密室”的門,把裏面的藏品洗劫一空!這個漏劃資本家,私藏着這麼多值錢的東西!年輕的紅衞兵其實不知道,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國寶,任何一件都堪與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媲美!”

玉的悲劇,同樣在主人公身上體現。北大的優秀學生韓新月與年輕的老師楚燕潮純潔地相愛,楚燕潮深情地對新月説:“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輝映,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説: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把他們分開了!”新月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不得不離開她心愛的北大學校,然而這並沒有阻止楚燕潮愛的腳步。他悉心照顧她,給她春天的希望。他們的愛情正悄然萌芽,卻被新月的母親-------那位撲朔迷離、似親生非親生的母親無情地斬斷了。因為楚燕潮是漢人,回回是不可以嫁給漢人的!宗教的威嚴、人性的真諦在這裏碰撞,遭遇了無比的困惑!純真少女的愛心像一塊無瑕之玉一下跌的粉碎。他們是那樣的絕望,新月的病情開始加重……

本書最大的懸念便是韓新月的母親-----樑君壁,她表面上顯露着壓人的威勢,其實內心隱藏着一腔悲痛。有時自私,有時無奈,在愛與恨中苦苦守着這個完整的家。當看到她對待女兒新月時好時壞的矛盾態度中,我們和新月一樣,產生了疑惑,她是誰,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家有着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作者故弄玄虛,賣弄關子,牽引着你一步一步地往前看,不能遺漏任何章節,直到最後結尾,才真相大白,原來新月不是她的親身女兒,是丈夫和妹妹的孩子!結局是令人震撼的,但也是悲情的。韓子奇與樑冰玉有着深刻的愛情,但最終躲不過世俗、倫理、道德的偏見,他們天各一方,永遠分離。只有遺憾的淚水伴隨着他們一生一世。

新月死了,她的死是祝英台的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令蒼天泣血,萬物悲憫。她臨終前終於弄清了自己的身世。她化為一縷月光,飄飄渺渺,緩緩升騰,她想去尋找自己親生的母親。啊,母親,照片中的母親,是多麼慈祥美麗。

清真寺上空的紅燈亮了,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都在仰望着天上的新月。神情肅穆的阿匐和鄉老,在“伊瑪目”的率領下緩緩走進“博雅”宅,為新月舉行葬禮。新月躺在“旱託”上,接受最後的洗禮。

“啊,安拉!你賜福於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吧!就像你賜福於易卜拉欣和他的追隨者一樣!你確是應當讚美和稱頌的!”

“啊,安拉!寬恕我們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教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穆斯林共同默默地為亡人祈禱。

穆斯林的葬禮,肅穆,莊嚴……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我不喜歡這本書,她太壓抑了,讓我很難受。

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看來,新月並不是主角,反而是他的父親和兩位母親。我並不喜歡玉兒,我覺得她自私,雖然她和韓子奇的愛情是在特殊的戰爭背景下結合的,但她後來確實太不顧自己姐姐的感受,明知道自己姐姐是個沒學識,沒事業追求,只知道以男人為中心的舊式女人,還搶姐姐的丈夫!這不是逼死她姐姐嗎?我看了好多讀後感,沒有一個為君壁説話的,也許在別人眼裏她是個愚昧的壞女人,新月間接死在她手上,但我覺得新月的死卻和冰玉脱不了干係,如果不是冰玉給君壁那麼大的打擊,君壁未必會那麼反對新月和天星的愛情。我總覺得君壁那次受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是自己愛的丈夫和自己心肝一樣的親妹妹。哪怕放到今天,又有誰可以接受呢?

冰玉太自私了,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她回國沒錯,但她口口聲聲愛姐姐是怎麼愛的?姐姐問她置自己於何地,她説你是我姐姐,是韓子奇的妻子,但那是以前了,現在我是他的妻子!她需要親情時,可以隨時去姐姐那取,不需要時就狠狠在姐姐身上戳刀子!誠然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那個年代,被丈夫遺棄是怎樣的下場啊!她是新女性!新女性就可以自私,不顧別人感受嗎?現在説姐姐和姐夫沒感情,那以前呢?娶人家的時候不説沒感情了,既然娶了就付責任啊!當初結婚沒人逼他,他也是有自己目的的啊!懦弱的男人毀了兩個女人!

下面是摘自另外一篇讀後感,非常鄙視,玉兒是大膽,大膽的新女性你可以去尋找別的愛啊!我就不明白,多少好男人啊,非找自己姐夫!過分強調自由了,藉口新青年新文化,藉口愛情就什麼也不顧了嗎!為什麼為愛的錯誤就都要被諒解!憑什麼啊!為了愛就肆意的傷害別人?愛情沒有錯!但我討厭一些人拿它當自私的擋箭牌!君壁我也不喜歡,但是迂腐落後不是她的錯,當初她父親不讓她讀書,她能怎麼辦?難倒我們藉口她無知我們就拋棄她,她就活該被男人拋棄?迂腐無知並不阻擋她的愛情啊,她也是真心愛韓子奇的。

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最後,小號鯊魚大大的名言,很有名!原句記不清了,多情不是錯,錯的是任情而為,明知道後果還一意孤行。我不知道冰玉回國到底怎麼想的,二女侍一夫那不可能,難倒真的讓韓子奇休掉君壁?以愛的名義?還不是一般的狠呢!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手上沉甸甸的,合上這本書時淡淡悲傷和壓抑久久蕩在心頭。霍達這位偉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一家三代人的愛恨情仇、榮辱興衰,玉與月向世人展現一幕幕哀傷的愛情悲劇。

質樸無華的葬禮讓我認識了穆斯林,從未了解過的宗教與信仰也在這本書中緩緩展開在我的眼前,宗教的傳統,政治的交鋒,愛恨的交織。在歷史的長河中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交匯與分歧構成了這個宏大又哀傷的故事。

故事的開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着年幼的韓子奇引出,墓地裏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着讓這命運的舞台緩緩落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場終結了,而當我靜靜回首書中的一幕幕,‘玉王’韓子奇艱辛的創業,對玉的執着,對感情的無奈,直至死前含淚而終;有着不同觀念的姐妹,迂腐樑君璧為信仰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帶着新觀念大膽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樑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徵,卻漂泊他鄉;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終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韓天星和陳淑彥這對被命運硬拼成的夫妻帶着悲傷活着;而那個十九歲的花季聰穎美麗的少女韓新月卻因先天性心臟病早早凋謝了生命之花,那一輪新月之下,楚雁潮緩緩的拉着提親……

起初讀完這本書,我心底對伊斯蘭教升起一股難言的厭惡感,説到底那是對這場悲劇的主人公的憐惜與那個時代封建守舊思想的鄙夷和無奈,後來瞭解到伊斯蘭教從未禁止過民族間的通婚,而造成一切悲劇,影響伊斯蘭聲譽的民族主義、神祕主義和宗派主義並非伊斯蘭思想,也就對故事有了一種釋然。穆斯林將伊斯蘭教視為一種自豪,讓讀者對它肅然起敬。

在文章的最後:‘樑冰玉輕輕地走過去,心裏只想着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留於我心底的是對未來的一個憧憬,一個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與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個熱愛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當我拿起《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彷彿進入個全新的世界,裏面講了一個少數民族——回族。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的傳統風俗......書中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代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作者對此書結構的安排也別具特色,作者在這一章寫當今,而後一章又開始着重寫過去。就如此的一環扣一環的。這樣的一種構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強烈興趣,使我開始對小説寫作的一些結構、佈局方式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作者還善於運用環境描寫,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環境的描寫來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稱托出當時的社會環境。

從這本書的書名即可分析出結局藴含着悲的意味。的確,結尾令人結尾慘淡痛心!新月跟楚雁潮之間的愛情令人感慨,令人憐憫,但卻陰陽兩隔。這是愚昧的封建禮教造成的,封建迷信戕害了家族幾代人,而新月的悲劇也恰恰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天星跟容桂芳的愛情也沒有結局,這難道僅僅是樑君壁的錯嗎?不,這是整個封建社會遺留的弊端,是封建禮教的思想侵害着沒有思想的樑君壁!

新月渴望母愛,打從記事起,她就沒有享受過,幸好有一個疼愛她的姑媽,才讓她隱約感受着母愛。照片上的母親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而現實生活中的母親是那樣的冷若冰霜,她多麼渴望母親能給她一丁點的愛,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實確恰恰相反,“母親”反對她上大學,反對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談戀愛,甚至在她病危之即,還去刺激她。處處表現自己是為了維護自家的名譽跟對穆斯林的虔誠,但這一切讓新月發出“她是我的親媽嗎?”的感慨,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

她哭着問她的父親,韓子奇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親生母親寫給新月的信。“新月,我親愛的女兒:你還在夢中,媽媽卻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來後會怎樣哭叫着尋找媽媽......媽媽走了,繼續在陌生人當中孤獨的旅行,不是去尋找謀生的路,也不是去尋找愛,而是尋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獨不應該失落自己......”看到這裏,我也為之動容了,不知不覺也已淚流滿面,書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聲,新月想向母親傾訴這十幾年對她的思念跟內心的苦悶,但由於體力不支,頓時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看到這兒我不禁為新月的悲慘遭遇而深表同情,新月她是那樣一個善良,純潔,開朗的女孩。她對學業是那麼充滿嚮往,一定要考上北大英語系。她對每個人都那麼好,幫助寢室裏英語差的羅秀竹。但她的心臟病把這一切都毀掉了,父親姑媽的疼愛,哥哥天星的關愛,楚老師的支持,並沒有讓韓新月自暴自棄,而是積極的於疾病做鬥爭,可命運就是這樣,從不眷戀人,還是讓這樣一個單純善良的人留有遺憾的離開了。新月的心中都未曾放棄過對於愛,對於美好,善良等的追求,但最終卻無法逃脱命運的束縛。

擁有生命,便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樂趣。與書中的主人翁相比,我們不都很幸福嗎?最起碼我們擁有着寶貴的生命,這便是我們的財富。我們還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還苦惱嗎?還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煩惱嗎?珍愛我們的生命,樹立我們的信心,相信沒有過不了的砍,沒有成材不了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人生的舞台,悲劇,喜劇,喜劇,悲劇......輪番演出,不受晝夜,無盡無休......

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數十年間的興替,命運沉浮糾纏把毫無干系的人的生命連在一起,發生在不同時代,卻有相似的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在書中主人公悲歡離合的背後是不同宗教信仰文化的碰撞,在如此背景之下,難掩作者在當時特定時代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與追求。曲終掩卷,悲劇收場,歎奈何。榮辱興衰皆隨塵埃落下,消失在滾滾歷史長河。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似。

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樑亦清,原是回族琢玉藝人,醫生最新於玉器,因為精心雕刻的玉器受損而氣急攻心而死。樑亦清育有兩女:長女君璧和此女冰玉,他的徒弟韓子奇繼承師業娶了長女,日寇侵華,韓子奇攜妻妹來到倫敦,並日久生情,後又誕下一女取名“新月”,回國後,君璧難以接受事實,使冰玉留下女兒後遠走他鄉,新月日漸長大,戀上班主任楚雁潮,卻得不到家人同意,之後因病去世,彌留之際,才得知親生母親留給她的書信,感受到了真正的母愛。多年以後,冰月回來,站在已被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博雅”宅門前,卻發現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在文章最後,也是最令我動容的地方“樑冰玉輕輕的走過去,心裏只想着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為一體,滿目雄渾的黑色,滿園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若無的”作者對景色細膩清新的敍述,將一位木器對女兒新月的思念之情烘托到了極致。月光下,樹影旁,是楚雁潮在拉小提琴,“如訴如泣”“如夢如煙”的琴聲述説着的是一個心碎之人對摯愛的深切眷戀,就像他所彈奏的琴曲“梁祝”一樣感情淒涼婉轉,每讀起二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總是令人唏噓歎惋,新月一生坎坷,當遇見真愛時,卻已身患重病,又因宗教不同和父母一代的糾葛而受到樑君壁的阻撓,習俗的衝突,觀念的衝突,離亂的悲歌,個體在命運的齒輪下身不由己的選擇造成了他們悲慘的局面。

作者霍達用冷靜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劇,這也是我不願再次看這本書的原因。宗教的傳統,愛恨的交織,在歷史長河中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交匯與分歧構成了這個宏大又哀傷的戀情故事,穆斯林的葬禮,埋葬的是以往的仇恨,隔閡,留在心底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正如文末所寫的那一輪高懸於墨夜空中的新月一般。

天上,新月朦朧,

地上,琴聲飄渺。

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看透了悲歡離合之後,彈起的琴聲迴盪於天地之間,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我用九天時間讀完了《穆斯林的葬禮》在讀完後的第三天我就記不清作者的名字,還得專門查了一次:霍達,對,是霍達。

《穆斯林的葬禮》背景置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歷史時期,奇特的經歷,不平凡的人世生活。

韓子奇、韓太太(樑君壁)、樑冰玉、韓新月、韓天星、楚雁潮……幾個不同身世背景的人聯繫在一起。

韓子奇,一生跌宕起伏,從孤兒到學徒,再到響徹北平的“玉王”稱號冠之首。隨後的戰爭摧毀了寧靜祥和的生活,也使韓子奇一生髮生了重大轉折。亂倫婚姻使他得到一個聰明乖巧的女兒,也使他矮了韓太太一截。由此,韓太太成為“博雅”宅內真正的主宰,壓抑着韓子奇、韓天星、韓新月……

一部書的字裏行間壓抑氣氛外溢,新月考大學、天星娶親、新月戀愛……一系列事件都在韓太太的操控影響下,韓子奇一次次的出擊,一次次的妥協,無人能去撼動韓太太的威嚴,她已不是當年那懂事、善解人意、温柔的壁兒了。

楚雁潮,一個父親身份不明而在那特殊年代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才華青年,與韓新月在理想上產生了共鳴,相互走近,燃出愛情的火花,無奈造化弄人,疾病使他們生死相分。

文章以樑冰玉的海外歸來,望着“博雅”老宅而徘徊不知進退何好開始,又以墓地黃昏楚雁潮在新月墳前一曲小提琴《梁祝》,樑冰玉佇立聽琴結尾。一個喪女,一個失去戀人,悲涼。

一部書反映出作者因生活在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經歷而顯現的特殊心理感情。後面幾篇文章《紅塵》《沉浮》亦有此表現。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曾幾何時,懵懂的我以為只有聲情並茂的電視劇才能夠讓我哭泣,只是用文字鋪陳的情節並不是催淚彈,讀完《穆斯林的葬禮》後我才發現我的觀點是那樣的浮淺。每一個跳動的旋律,每一個曲折的情節,每一個引起共鳴的描寫,都深深地讓我的心溶化了。

霍達用她那細膩的手法,豐富的情感世界勾畫出了兩代人對於親情、友情、愛情的詮釋。天星對新月的手足之情是那麼地令人羨慕,他想時時刻刻地保護着新月,不想讓她再受苦了……韓子奇的愛女情結更是別提,新月就好像是他的精神寄託,為了她,不惜拿出了他一生的至愛——玉,去交換女兒的未來。淑彥和新月的友情也是那麼的讓人感動,雖然她們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她們的友誼之果卻沒有變質,這正是我最最欣慰的,也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也許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老的話題吧!新月和雁潮的愛是那麼的悲壯,那麼的震撼人心,也許新月是苦命的,十九歲就結束了她的美妙人生。但她卻又是幸福的。因為她得到了真愛,雁潮的愛,像火,給了她生的動力;像風,給了她無限的憧憬;像海,給了她依靠和寄託。她們兩個人“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真是太美好了。現在想來,也不能完全地責怪韓太太,雖然她很可惡,盡力地想要拆散他們,正如她拆散天星和小容子一樣,可是也就是由於她這樣,我才更加地能夠感受到新月和雁潮的愛的真切,愛的偉大。可是,“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雁歸有時,潮來有訊,唯有明月不再升起”太令人傷感了,太令人心碎了,唉,新月,雁潮。

另一個詮釋着愛的意義的就是韓子奇和樑冰玉的愛情。他們的愛衝破了世俗的枷鎖,打破了世俗的眼光,讓我更加地領悟到愛的力量的偉大。但是稍有瑕疵的就是韓子奇最後的退縮,也許這樣的形容他不夠準確,因為他肩上的負擔太重了,超過了他的負荷吧!唉,渺小的人呀!

我的字真是太齷齪了,我表達不出內心的感受,我表達不出內心的衝動,我表達不出內心的激動。唉,我的《穆斯林的葬禮》,讓我再細細地品讀你吧!歌頌你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合上《穆斯林的葬禮》的最後一頁,我被一種強烈的壓抑和悲痛的情緒包圍着,哽咽着喉,久久默然。這是一個穆斯林家族的故事,訴説着一個玉器世家命運的變遷,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因玉而興衰,因玉而離合,滄海桑田的變遷,交織着世間人情的美醜,人性善惡的矛盾。樑亦清與韓子奇的師徒之情,樑君壁與樑冰玉的姐妹恩仇,韓子奇與梁氏姐妹的感情,韓新月與楚雁潮的生死戀情,讓人唏噓不已。人世倫理的衝突和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終隨着一幕葬禮而歸於沉寂,恩恩怨怨終隨着一杯黃土而消散在風中。

作家霍達的筆觸是凝重深厚的,《穆斯林的葬禮》,單是讀題目,就讓我有種厚重的感覺。相比於生,還有什麼比葬禮上的決別讓人的心情沉痛?樑亦清的死,如黃河水咆哮洶湧的悲壯,如大斧雕塑的鏗鏘,如殷紅的血噴勃出綻放如玫瑰的悽美。樑亦清,一個為玉而生、因玉而死的穆斯林,靈魂只在水磨機上而靈動,生命只因玉而綻放。鄭和的寶船於揚帆時折斷了,他的生命亦跌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淋漓悲壯,令人震憾。

韓新月,一個如月光般純靜的女孩,雪蓮般的純潔,卻成了父母感情糾葛的犧牲品。那麼幽靜,那麼清澈,那麼美麗的靈魂,卻無情地滑落在命運的深淵。豆蔻年華之際,遭遇着病魔的摧殘已經夠殘酷了,還無情地遭遇着親人的扼殺和摧殘。她與楚雁潮之間的生死戀情,讓人唏噓,她的死讓人心痛不止。韓新月,一塊無瑕的白玉,她的死,悽美得讓人心碎,纏綿得讓人淚水磅礴。她是那麼地愛着她的老師,愛情是她生命中唯一燦爛的明燈,在生命終際,她盼望着天明,盼望着天明能見心愛的人一眼,但天亮了,她卻永遠地閉上了眼。一枝玉蘭頹然從枝間掉落,讓人心碎而惋痛。韓新月是不幸的,短暫的生命歷經磨難,韓新月也是幸運的,在與楚雁潮的生死戀情裏,一份如此深沉厚重的愛,幾人能擁有?在葬禮上,看到楚雁潮為新月試坑,入坑,那片痴情,那翻深情,陳淑彥一句:新月,你活得值啊!或許詮釋了新月的短暫的一生。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許。新月是幸運的,她帶着心愛的人的愛離開,所有的後痛都留給了楚雁潮。多年以後,當新月的母親在尋訪女兒的墓地時,一個神情悽楚的中年男子在忘情地拉着小提琴,一曲《梁祝》,如泣如訴,如夢如煙,月色縹緲,孤雁盤旋......令讀者淚眼婆娑,柔腸百轉。

韓子奇,一個在玉的長河裏起伏跌宕的生命,一生的輝煌與失意皆因玉,一生的愛恨情愁只因玉,玉是他生命的支柱,甚至高過於生命。我一直認為韓子奇是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在樑亦清死後,他是那麼義無反顧地忍辱負重重振奇珍齋而發揚廣大,他放不下妻兒在戰爭結束後回到家園,他因對妻兒的歉疚而半生陰鬱。韓子奇是善良的人,恰恰是他的善良傷害了妻子,傷害了兒女,傷害了真心相愛的人,也傷害了他自己。他的悲劇,更在於人性弱點的悲劇,性格的悲劇。一代玉王隕落了,念着清真言,緊握着兩支微弱的燭火,走向他的真主,願他的靈魂在主那裏得到寬恕與安寧。

樑君璧(韓太太)亦是個悲劇人物,從父親的死,到丈夫因玉而去國外,十年辛苦地等待......再見時卻是最親的丈夫與妹妹給了她最傷痛的一刀,於是那種糾葛與怨恨無形地加載在無故的新月身上。不能説韓太太是惡毒的人,只是人性的劣根性傷了別人,也傷了她自己,包括她最愛的兒子韓天星。她親眼目睹了父親的死,女兒的死,丈夫的死,三次穆斯林的葬禮,漂洗着她的靈魂。雖然作者未提及她的死,但我想,當她走向她心中的真主之時,她的心靈一定也是清澈的。

《穆斯林的葬禮》,讓人流淚的不止是不可握及的命運,不止是生死相交的愛情,更多是是一種缺憾,一種人在現實生活的掙扎與無奈,一種殘缺的美讓人為之的惋痛。

圓滿只是一種希冀,而殘缺卻是生活本來的面目。讀罷《穆斯林的葬禮》,仰望星空,唏噓感慨,而只願一彎新月,在初秋的夜晚,在空中,依然清澈聖潔,讓人性,讓愛情。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對我來説比較熟悉,知道的也比較早,最早的版本大概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小説曾獲得矛盾文學獎,還有一個根據同名小説改編的電影,名字改為《月落玉長河》。説實話,我是不太好對這部着名的小説做任何評價的,因為一些中國文學界的前輩都已經寫過相關的評價,如着名作家冰心老人、劉白羽先生等。前些日子,我又從書架上取出了這本書,仍向當七年級樣,利用三、四天的時間讀完,看後仍覺得受益非淺,就寫點自己的拙見。

還記得大概是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時間,當時我正在上中學,每天中午總能從學校廣播裏聽到一陣悠揚神祕的唱禮聲,然後是一個廣播劇,名字就叫《穆斯林的葬禮》。吸引我的,主要還是對這一對我來説既熟悉又陌生,或多或少了解一點的一個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接觸。小説描寫的一個穆斯林家族,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從我的感受來説,我通過看這部小説,更加深入地瞭解了一個對我們來説比較特殊地民族的生活習性。這一點,是最主要的,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説根據作者的後記,應該是有原形的,所以它更加能吸引讀者。它描寫了一個兩代人的愛情悲劇,也許是上天的註定,也許是塵世間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一切,造就了這個悲劇發生的根源。我們看到,從韓子奇、樑君壁、樑冰玉三人之間發生的一種用世俗或者宗教教規來評價屬於畸形的愛情悲劇,既而延續到韓新月、楚雁潮這兩個主要生活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的年青人身上的更加讓人感慨和不能接受的愛情結局,讓讀者陷入了深深地同情與無奈之中。“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但在這種某些世俗人所理解的宗教教義的籠罩下,一切註定就只能是一個無法取得圓滿結局的悲劇。

小説中,樑亦清作為一個玉雕技藝高深的匠人,始終過着一種與世無爭,小心翼翼的生活。但他對自己事業的執着,對玉全身心的熱愛,讓人看到了中華民族自古所崇尚的一種善良、仁義與忠信,但這些並不能讓他免遭黑暗社會勢力的代表人物蒲老闆的壓迫與欺凌,他生活的環境,最終將其摧毀。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他成了樑亦清的唯一徒弟,並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在師傅慘然離世後,韓子奇接手了師傅留下的一切,包括未完成的“鄭和航海玉雕”,一個破敗的家以及三個孤兒寡母。韓子奇在事業上無疑是成功的,在他的努力下,“玉王”這個名字享譽京城。但他與樑家大女兒樑君壁的結合,與其説是一種愛情的發展,不如説是一種生活的憐憫與相互依靠,正是這種憐憫與依靠,當他們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結症也就相應出現,於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孽開始產生。在新潮思想教育下的樑君壁的妹妹樑冰玉,大膽的與自己的姐夫韓子奇真正相愛,還有了他們愛情的果實——韓新月。韓子奇最終在良心的譴責與惶恐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小新月註定將要承受自己父母所留下的苦果。

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進了一段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裏。新月是無辜的,從她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的心臟病,似乎是造物弄人,這樣殘酷的懲罰在繼續延續。好在,新月有幾個真心愛護她的親人,除了她的父親韓子奇,還有一個她同父異母的哥哥——天星,一個飽受戰亂摧殘的善良、可憐的女人——姑媽。在這樣的呵護下,新月一天天長大,在考上北京大學時,最終遇上了一個與她至死相愛的人——楚雁潮。但當她開始選擇自己的愛情時,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卻擺在了他們頭上。在世俗與宗教的阻撓下,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因為楚雁潮不是一個穆斯林。對這種不可能的妥協,作者只能是安排他們天地相隔。

小説伴隨着一個個的葬禮而完成了一段段的故事,最終輪到了新月,非常細膩地刻劃了一出出感人至深的情節。同時,在這部小説,也非常無奈的講述了幾個被外界因素所困擾的愛情結局,甚至有些“輪迴”色彩。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天星、容貴芳、韓新月、楚雁潮……總之,在這部小説中,姑且不提他們的結局,所有的愛情都是悲劇性的,都是違背了主人公的意願的。這些阻撓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切無法用更多的言語來敍説。讀者只有通過看這部小説才能自己去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e7vr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