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精選9篇)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精選9篇)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1

第一次讀完《活着》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我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餘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於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厭惡於華,厭惡他的殘酷。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精選9篇)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着自我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理解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我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艱辛,活着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麼要活着。"那幾天我想的僅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於是我開始發泄,開始焚燒我所有以往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這唯一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着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過於地靜靜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着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本事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我。其實我比餘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可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麼我要把自我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我找什麼藉口,因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艱難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艱難!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2

《活着》一書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裏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於吃喝享樂,沉迷於賭博,富貴最終把家裏的財產輸得一乾二淨。父親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説:“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的父親和妻子不關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勸,執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天過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民黨抓住並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關於他教訓孩子的情節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麼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書中另一重要的人物——家珍又是怎麼樣的人呢?書中描繪她的部分雖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温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着個啞巴女兒回孃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麼知道家珍——一個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艱難地供養着孩子,並且期盼着他早點醒悟。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説不定這個柔弱的農村婦女早已經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着艱難困苦的生活。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果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嚐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作為作者為什麼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歎息啊!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長的書,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3

看了葛優的電影才跑來看這本書的。

不得不説,《活着》是我看過哭的最慘的電影。每一處伏筆鋪墊的恰到好處,每一個對比轉折讓人來不及喘息。時代背景,人性善惡,人情冷暖,人生動盪。裏面走過的那些人,遠的近的,善的惡的,來的去的,都去了。也無非是留下一張嘴,一個飯桌,吃着一頓飯,忙着下一頓飯。在最艱難的時候,維持活着最基礎的需求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最珍貴的,當最珍貴的一點點被剝離的時候,才發現總能活下去,還能活下去。而希望總是會有的,妻子兒女,外孫,還有那些嘰嘰喳喳的小雞。慢慢長大吧,變成鵝,變成羊,變成牛。帶着一個越來越好的希冀,活下去。

這本書跟電影還是有相當大的出入,可以説,電影中雖然將有些因果變得分明瞭些,譬如春生和福貴家的恩怨,但是電影還是沒有捨得把書中的所有苦難都包裹進去,沒有把最冷酷的人心包含進去,也還留了個温暖的結尾。

在這本書裏,我真的覺得孩子的本真和純潔是多麼多麼的讓人心疼。這裏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血有肉,單純的那麼傻,相比於很多書本里古靈精怪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好像很早就沒有供她們任性的土壤了,他們只能以一顆不諳世事的純良的心,承擔着被催熟的懂事,肩負着疼愛家人,照顧家人的累但卻幸福的事。

人不該貪念太多,可以披被温暖,飽含善念,就很幸福啊!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4

“田野裏,一個老者,牽着一頭老牛。”

他慢慢地走着。

我慢慢地讀着。

這是一本講述生命的書。讀這本書的時候,坦白地説,書中的道理只是隱隱約約地懂得。畢竟才13歲的年紀,什麼大起大落都還未經歷,對於生和死的概念,只是模稜兩可地印在腦海裏,真切地,就是發自內心的感動。

於是我靜靜地坐着,聽着福貴講述他的一生。年少時的福貴是個冷漠的浪子,直到賭博輸光了家產才想到回頭,可晚了,父親在巨大的打擊下猝然離世,他們一家遷居到小茅屋內,這時的他已懂得體恤親人,參與勞動,可不幸紛至沓來,福貴被抓去服役,在炮火中滾打,看盡了流血與死亡,好不容易逃回家來,妻子家珍卻在不久後生病死亡。兒子有慶,女兒風霞,孫子苦根,母親,二喜,這些曾相依為命的家人都在苦難的生活中一個接一個的離去。最後只剩下福貴,牽着老牛,在田埂上勞作。福貴説:“我會好好地活着。”這句堅定的話,卻充滿了悲涼。時間如流水般,帶走了他生命中所以的人和事,最後的福貴,孜然一身,只剩下滿腦子過去的回憶。

可福貴的一生中何嘗就沒有温情,風霞嫁人時的幸福,兒子長跑第一名時的自豪。但這些時光很短促,在他體會了活着的幸福後,只一下,就又嚐到了死亡與分離的痛苦。

他的一生就如一個多稜多面的球,他在裏面不停地跑,那一稜一面就不停地閃現,他不可能在哪一處徹底地停下,只要他還活着!

最早看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別人説看這本書你會從頭哭到尾,但到最後發現不然,福貴的悲傷,並沒有激發出我心裏的淚水。是因為,這些苦痛本身就和福貴的生命融為一體。正是這些磨難,讓我覺得福貴是真真切切地活着。他就好比是在走一根平衡木,時而在高處,時而在低處,所以最後能在中間平平穩穩地坐下來。但在高處時的雀躍,和在低處時的恐懼,是無論如何忘不了的。

總而言之,他生命的魅力所在,就是那無徵兆的變化。在歷經種種之後,福貴兩腳踏地,悵然長歎的感覺,是我可能永遠無法體會到的。

為什麼仍然活着?因為仍然在生命的長河中行進。

福貴的生命可能即將結束,可是我的生命仍在起航,讀了這本書,使我對自己未知的生命魅力有了更多的嚮往。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5

不論現實變成了什麼樣子,不論現實剝奪了我們什麼權利,只要我們活着,也只有我們活着,我們才有義務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們不應該讓現實決定我們怎麼活着,而是應該自己決定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活着。

活着,就要面對選擇,只有保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觀的判斷,才不會讓自己後悔。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錯過機會,在可以選擇可以改變的時候,用心做一個完整自己,用自己的態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對餘華的作品也略有接觸,他筆下的悲劇一向是這樣,大體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起的時候又讓人受不了。當你讀完整個故事,回頭整理這個完整的故事的時候,才會不情願、不忍面對的發現,原來把任何一個故事單獨拿出來分析的時候都能真實的感受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難以承受的痛。他不屑於寫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誕的故事,講述着高度真實的生活。

文字裏的安靜,冷漠,無形間渲染了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不斷的痛苦從而不斷的期待,想發泄卻又束手無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這種單純痛苦所擺佈,甚至是被玩弄於股掌之中,令你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當你痛到麻木的時候,才能看清現實,在簡單單純的感情裏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餘華深沉的講述着生命的悲劇,

對於悲劇這件事我也有一點自己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歡看悲劇,喜歡被這種悲劇所打動,無非是想尋求自我安慰。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6

書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書的影子也一直存在於我的記憶中。從小時候開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話書充斥得滿滿的,書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的夥伴,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醜小鴨、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話那些中幸福快樂的結局使我幼稚的心靈中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也促使着我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知識,而我一直也沒有停下讀書的腳步。

這個暑假我讀了餘華的《活着》,感觸頗深,在書中,福貴的生活蜂擁而來的真實都在訴説着醜惡與陰險,在大時代背景的社會變革下,福貴和他的家庭遭受了許多磨難,最後親人都離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福貴的生活是悲慘的,他見證着每一個親人的死去,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奪走了福貴所有的依靠,但福貴仍友好的對待這個世界,堅持着對這個世界的信任而活着……

“活着”這個詞語在我心中充滿了力量,人是為活着而活着,我們在活着的過程中經歷着無數的故事,不論不是好的壞的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對待,這是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既然承擔起這個責任,就應該竭盡全力去克服生命中的挫折,把生命變成的模樣。我清醒的知道,活着本身就很艱難,但我們必須艱難的活着,正是因為艱難,活着才更有深刻的意義,沒有比活着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活着》中福貴“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更加映襯了活着的意義。故事結尾只有一頭老牛陪伴的福貴是一位英雄,活着的意志在他的身上熠熠閃光,堅定的信念象徵着他不屈的靈魂。

回首讀書的日子,我忍不住怦然心動,一路走來,山高水長,每當翻開書卷,總會有一種綿軟的情感縈繞在心頭,思緒萬千,卷卷都積滿深情,行雲流水的語句,真摯動人的情感,像花瓣綻放在春陽中,有書的日子,充實,快樂,振奮,青春的本色在書香的温潤中閃光。讀一本好書,與書為友,潛移默化,見證着崇高靈魂的再現,頃刻喚醒心靈,豁然開朗,彷彿有光在前方指引。再次拿起這本《活着》,書頁間彷彿仍存留着我指尖的温度,我閉上眼睛,黑暗中的我正飛向那片明亮的書海……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7

活着,輕描淡寫的兩個字,卻有着難以承載的厚重,不是to be or not to be的哲學命題,也沒有為什麼而活,要活出精彩的勵志思考,彷彿是5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積澱寫就的華夏兒女在苦難中蜿蜒前行的民族烙印。

平淡的敍事,跌宕的人生,作者為我們展示的主人公“福貴”一生悲慘的境遇令人唏噓不已,甚至不忍直視。但是正如我們這個民族在無數苦難中表現出的堅忍和樂觀,福貴就這樣活着。這在西方人眼中可能不可思議,但與我們而言,它確有着殘酷的真實性。有人可以把它理解為苟且,有人則給它貼上了劣根的標籤,但當人類所有古老的文明都出現斷代甚至消亡時,中華的文明卻得以延續,這種植根於土地,植根於農田的文明所具有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難道不值得記憶和傳承嗎?

人類所面臨的考驗不僅來自大自然的無常和多變,更來自於由人類社會自身所製造出的動盪與紛亂。在歷史滾滾的洪流中,有幾人能成為弄潮兒,又有多少人的沉浮能夠自我把控?面對“活着”這樣一個簡單而又凝重的命題,多數人交出的答卷也僅僅是“活着”。早已窺破其中奧祕的上古先賢們從此將命理與儒道薪火相傳,並最終變成了一個民族的DNA,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走到哪裏都可以繁衍生息,但卻始終難以稱霸一方的原因。

活着是一種訴求,也是一種人生觀,它始於周而復始的苦難,卻也造就着苦難的輪迴,沒有民族的犧牲和反抗也許很難跳出這樣的輪迴,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和掙扎才做出如此無奈的`選擇,這究竟是智慧還是奴性,恐怕也很難輕易地給出定論。歷史浩瀚、人生短暫,人究竟為何而活、怎樣去活始終是令人糾結的千古難題,然而唯有活着才能思考,才能繼續。是烈焰燃燒、百鍊成鋼,還是細細潺流,滴水穿石,在灼熱與寧靜、富貴與平安的選擇中,中國人往往會選擇後者,這種文化上的取捨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世界的融合,面對列強的環伺,強權政治和狼性文化步步緊逼,生存的空間將會不斷受到來自各方的擠壓,活着,談何容易!

餘華的小説撥開了所有的粉飾,讓我們如此清晰地看清血淋淋的瘡疤,也觸發我們去反思面對苦難我們是該繼續的堅忍,還是要去嘗試掙脱歷史賦予我們這個民族的宿命。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8

《活着》是餘華的作品,主要講述了徐福貴的一生以及圍繞他這一生髮生的人和事。

少年徐福貴過着富裕、安逸和舒適的生活。他家庭富裕:“徐家有一百多畝地,從遵循合理一直到那邊工廠的煙囱,都是我家的。我爹和我,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我們走路時鞋子的聲響,都像是銅錢碰來撞去的。”但是福貴卻“從小就不可救藥”,私塾先生説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上私塾是從來不走路,都是他們家一個僱工揹着他去;長大以後喜歡往城裏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我穿着白色的絲綢衣衫,頭髮抹得光滑透亮,往鏡子一站,我看到自己慢腦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錢人的樣子。”他經常出入妓院,吃喝嫖賭,什麼浪蕩的事都幹過。可以説是十足的二流子,浪子。

這樣的富家少爺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賭博,福貴把家裏一百多畝田產全部輸給了龍二,一家人從幾代居住的屋子裏搬出去,搬到茅屋去住。福貴的賭友龍二完成了他從一個富家子弟到窮光蛋的身份的轉變。聯繫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教導學生選對朋友很重要。“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跟着賭博的人在一起,只會學會賭博,雖然暫時會為你帶來快樂和享受,卻最終是把自己引入人生的死衚衕。

福貴的爹爹面對輸掉全部家產的兒子,雖然痛心疾首,氣得昏死過去,但是卻為兒子上了成功的一課,他説:福貴啊,賭債也是債,自古以來沒有不還債的道理。我把一百多畝地,我把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們就會送銅錢來。我老了,挑不動擔子了,你就自己挑着前去還債吧。”福貴挑着銅錢走十多里路去城裏還債。一天下來,他的綢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滲出了血。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錢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輩掙下這些錢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他才知道爹為什麼不要銀元偏要用銅錢來還債的道理。這次挑銅錢的經歷完成了他從一個富家子弟到窮光蛋的思想轉變。讓他意識到掙錢的不容易和祖輩積累財富的不容易,也讓他在爹爹死後面對一家人的生活,租龍二五畝地,開始從富家子弟到一個窮困農民的勞動實踐有了擔當和勇氣。在福貴輸掉家產這件事上,母親雖然難過,卻常對他説“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面對從未乾過農活的福貴,母親一直是提醒:別留神別砍了腳,別割了手。孩子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面對犯錯誤的孩子,父母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智慧的讓他意識到錯誤,並積極改正錯誤。同時父母還要不離不棄,選擇和犯了錯誤的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去面對錯誤,克服困難。

給福貴這種不利不棄的支撐的還有他的妻子家珍。這個米行老闆的女兒可以過好一點的日子,完全可以帶着兒子生活在富裕的孃家,但是她卻選擇了帶着剛出生後不久的兒子回到了丈夫的身邊。家珍可以在福貴賭博時挺着七個月的孕肚,去賭博場求丈夫別賭了,被扇了兩耳光,還是選擇與這個賭徒丈夫不離不棄。在福貴輸掉家產被爹爹接走後,仍然義無反顧回到丈夫身邊,和丈夫過着貧困的生活,卻患難與共。顯示了中國農村婦女的善良,勤勞,樸實與寬容。有人説,好妻半輩福。餘華給作品中福貴的妻子起名“家珍”,也許正是向我們傳達一個意思:好女人是家中的珍寶吧?

福貴兩個孩子的命運如何呢?鳳霞是福貴的長女,她因為一場病成了啞巴,這個善良的孩子,始終是這個家庭裏的重要支撐和頂樑柱,她力氣大,能幹活,在這個故事中,她是我最同情的一個人,這個啞巴女孩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父母和這個家庭的希望,但是命運給了她一個好的丈夫,卻沒有改變她悲慘的命運,最後卻因為生孩子死在和弟弟有慶死的同一所醫院裏。有慶是福貴的兒子,這個鮮活的生命卻因為為縣長的老婆輸血而送了命,而縣長正是春生,春生是福貴被拉壯丁時的戰友或是夥伴,後來當了縣長。但是,善良的福貴和家珍卻最終選擇了原諒。

兒子死了,老婆死了,女兒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人遇到這麼多的磨難,也許早就找根繩子吊死了,自己也不活了。然而,這個命運多舛的老人福貴,最後就剩下了一頭牛和他為伴。福貴雖然沒有福,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們感到高貴。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作品最後定格的畫面讓我感受到了活着的力量。

是的!“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平庸和無聊!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閲讀心得和體會 篇9

在寒假中,我讀了《活着》作者餘華用記事的手法、樸實無華的語言寫了此書。當我初次看到“活着”二字時,心中充滿了疑惑。活着是什麼?是享盡榮華富貴?是一事無成?還是遭人欺凌?這些都不是。於是我帶着滿腹疑問翻開了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那個黃昏,老人福貴,向作者餘華講述了自己傳奇的一生。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年輕是隻知道吃喝賭嫖,因此,他家從大户人家變成了窮困的農民,不知哪修來的福氣,他找了一個温柔賢惠的妻子,就在他悔改後卻又國民黨被抓去打仗,被放回來後,他發現自己女兒啞了,妻子家珍又生了一個小兒子有慶。他本想平淡的度過餘生,卻沒想到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小兒子有慶因給縣長夫人輸血過度而死,女兒鳳霞出嫁後因難產而死。留下當時的福貴與女婿二喜和外甥苦根,沒想到二喜又在一次事故中被壓死,外甥苦根吃豆子被活活撐死,本該經歷的幾代同堂,卻變成了福貴眼睜睜的看着他僅有的六位親人相繼離世,只留他孤單一人在世上獨自苟活。

合上這本書我不禁淚潸潸,感慨萬分。福貴經歷了這麼多離奇的事:自然災害、文化_、親人相繼離開的事。福貴一個人挺了下來!其實,福貴就是那個時代窮苦人民的縮影。

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本書要以“活着”為題呢?我再反覆讀了五遍,發現:我懂了,我懂“活着”二字的深度。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活下來的生者。他們的肩上不僅多了責任,而且少了一個替他分擔痛苦的人。但是,如果生者不肯接受現實,死者又怎能安息?所以,死者不能復生,生者要堅強的面對現實,像福貴一樣生活下去。這樣,死者才會欣慰。

人只要是好好的活着就是富裕的,因為我們還有希望,而那些死去的他就什麼都沒有了,你現在能吃飽能穿好的話,那你更富裕了,因為如今還有地區吃不飽的穿不好的人很多。不要抱怨不公平,不要怨天尤人,只要好好活着就好。而且對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好一點,因為遲早有一天他會離開你的。

“少年去流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貴的歌聲盪漾在我耳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89dm9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