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精選26篇)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精選26篇)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

道德經並非是一部講為人處世等禮節之書,而是哲學角度的人生教誨之典籍。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孝等方面行為準則可以説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所提出的一套對當時社會秩序有益處的對人的一種規範,理應是在現實生活中(主要是在周朝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對往昔以追憶,可以説是有前車之鑑,是對西周時期的統治思想的一種發展,一種延續。反觀老子,其主要是從大千世界中去尋找、去體會,進而來對人生進行一些教誨。相對於儒家來説是把自然之利與世間之利相互契合,而不似儒家是以人之利來看待自然之利。儒家觀點沉重而肅穆,莊嚴以施威;道家之理清然而深邃,自在悠然。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精選26篇)

當代之人看待古之事件皆以今之觀點析之,縱使自覺客觀亦不能處當事人之境會之,今之窠臼仍將作用之。道,似一種規律,然亦非也。以心靈會之,口不能道焉,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大千世界孕育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孕育出萬般規則,我們所能知道且能道明的道理是自然產生的“有”,是一種載體,或亦即是規律,(規律非道),天、地、人皆歸其道,匯入總道,“四域”是道的載體,人亦是各道載體的產物,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恍兮惚兮”,如何辯道?尺度若何?何以明己所為合於道?拙見見之曰“旁觀,反見之”。道德一經,以道開始,有無相交,陰陽相合,盈虛之理,謂之辯證。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自己行為之結果,先覺之!以水類比,即可見準繩。“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這是自省,即是辯證的理性。

道乃德之本,然本書內容之先後亦有不同。一曰:道德經;一曰:德道經。德乃道之中樞,是得“道”之徵兆。故可產生兩種疑問:是否德先盈而後得道?亦或是先體道而後知德?盲目尋求道,則會時刻疑其德;可以追求德,亦會陷入不同偽道。,此乎難!個人有個道,孰樂恭他而棄己?何為正道,亦會紛爭不斷?此又違背“絕聖棄智”,恐此乃老子亦在愁困之處也。

然,不論如何,老子思想乃又一璀璨之星也,尚有借鑑之處,恐日後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瑰寶,藴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候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道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説是什麼意思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自己的感想。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慾、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自己的人生準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絃,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能力。實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3

在如今這個喧鬧的社會,一切都是那麼的瞬息萬變。比起像大眾一樣的隨波逐流,我更願意在一個愜意而又安靜的下午,喝着親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經》,去感受古人那時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出生在這麼一個有底藴的文明古國,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傳統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華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歷史可以去領略。讀書無疑是一種感受歷史和文化的好途徑。

比起現當代的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聯網上如此眾多的小説,我更傾心於古典文學。畢竟那才是真正有營養的作品。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難免使人們的心變浮躁了,於是人們無法靜下心來去吸收那沉澱的文化,反而熱衷於一些不切實際的科幻網絡小説。可是我們青少年不能隨波逐流,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後才能幹出一番新的事業。

有一段時間,我也沉淪了,開始盲目追求一些沒有內涵的書。直到那次去新華書店,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經》,我輕輕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從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裏。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對話。”可這本書在我的生命裏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讀着它時,彷彿時間靜止了,一段慢節奏的時光便產生了。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深的影響,不僅是因為書中的智慧,還有那智慧帶給我的心理的變化。以前的我,也許太年輕了,敢想敢做,沒有目的地橫衝直撞,結局總是頭破血流。現在,我依然帶着年輕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麼叫腳踏實地,懂得了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夢想,對於現在的我來説,還是太遠了,遠得連在夢裏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斷地朝着夢想前進嗎?在這條路上,難免會孤獨寂寞,難免會浮躁,我們應該找到那個照亮夢想道路的指明燈,讓它指引着你,不斷前進,一步一步地,執着地前進。所幸的是,我已經找到了,那就是藴含着千年智慧、為我及時照亮遠方的經典著作——《道德經》。

時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動。我很慶幸有這麼一本書,在我的成長中及時的出現,為我照亮通向夢想的道路。我相信它會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達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的彼岸!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4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上善若水,當屬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無私奉獻的。古有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哪裏有水,哪裏就會有生命,水作為生命之源,無私地像萬物獻出它晶瑩的身軀,卻不索取一分一毫。當酷暑籠罩着大地萬物,當連片的土地相繼裂開,水幻化成另一種身姿,從天而降,化為甘霖,滋潤着生靈。

水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純潔;淡如涓涓細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畝方塘,平靜而清幽。水,以其低身的姿態,穿行在崎嶇的土地之間,從不與人爭高下,只默默地,悠閒地開墾出生命之園,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謠。它沒有虛名浮利,只懂得寧靜致遠,悠悠地流向遠方。

水有其寬廣的胸襟。因為寬容,才有了浩瀚無垠的大海;因為寬容,才有了那山林深處的溪流;因為寬容,才有了那波濤滾滾的江河。包羅萬象,影布水面,給日月星辰一個夢幻的世界。河水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擇優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懷,接受萬物,洗淨除塵。

水是謙虛,虛懷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態,穿行逶迤於土地山川之中,俯身親吻着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處,也會找個罅隙縱身跳躍,然後摔個粉身碎骨,回到它賴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瀑布。水從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軀餵養了人們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着,教會稻穀即使豐碩也要垂下頭顱,謙虛地飽含鮮食等待人們的豐割,才造就了人們的一日三餐。

水,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榜樣。人心亦如水,於淡泊以名志,寧靜以致遠的淡然中,陶醉於雲捲雲舒的人生境界裏,漫步於水流低吟的閒情雅緻中,臨溪側畔,靜聽流水嘩啦,細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虛懷若谷的精神,詮釋人生的品質,它將永遠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難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5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羣笨偷——小螞蟻不請自來,住進了我家新裝修沒多久的牆壁裏,它們不僅偷吃我的蜂蜜,搬走我的白糖,還沾污我的餐具、紅酒。不僅如此,當我們一家人就餐時,它竟然也爬上了餐桌,當我在房間裏度步思考時,有時竟然也看到它在地上晃盪,面對此景,何止是火冒三丈啊。

其實,這些小東西是很笨的,更談不上思考了。比如當它們偷吃蜂蜜時,竟然不知道蜂蜜是液體會沉,以至我的蜂蜜罐裏浸滿了它們同類的屍體,當它們侵入我的白糖罐搬白糖時竟會迷失了方向,在那迷宮般的糖堆裏打轉。我就奇了怪了,這麼笨的小東西是怎麼在這充滿了智慧的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不過要消滅它們卻也有一定難度,由於它們住在牆壁裏,要找出它們巢穴的準確位置比較難,而且更為主要的是即使找到了,礙於裝修好不足二年的牆壁和傢俱,卻顯得有些無可奈何。這裏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時候玩的一個叫“誘螞蟻”的遊戲,小時候在農村,閒着沒事時,我們一羣小夥伴就用小動物(如蜻蜓、蒼蠅之類)的屍體去引誘螞蟻傾巢出動來搬,然後就用水或火來殺死,這是當時我和小夥伴們玩得最起勁的遊戲之一。

在一個星期天,我決定如法炮製。由於沒有小動物的屍體,我決定提高檔次,用它們最喜歡的冰糖,我從密封的罐裏找出一小塊冰糖,看準了一隻正在找食物的螞蟻,突然把冰糖放在它的面前。一開始時它還嚇了一跳,以為突然來了一個什麼大怪物,不一會,發現這怪物不會動,對它沒有威脅,它就試着用觸角去碰了碰,沒反應,再進一步用嘴去添一添,發覺正是它喜歡的美味,它似乎一下了來了精神,它快速圍着小冰糖塊轉了一圈多,然後又倒着轉了轉,又用嘴添了添,確認這正是它們的美食後,似乎更有點興高采烈了。它快速地往回跑,從牆壁踢腳線和地鋼磚間的一個小縫隙中鑽了進去。我不竟暗自得意:小東西,連這麼簡單的引誘你都看不出來,我看你怎麼活。

不一會,原地又鑽出二隻小螞蟻,快速來到冰糖處,繞着糖塊正着反着轉了幾圈,其中一隻還用觸角去碰了碰,再用嘴去添了添,然後它們就分開了,其中一隻留在原地,另一隻則又快速返回巢穴,不一會,踢腳線和地鋼磚間的小縫隙中又鑽出螞蟻來,一隻、二隻、三隻……成羣結隊地出來了,直奔糖塊處而去,這次它們也不再用觸角去碰,就直接用嘴去啃了,它們有的站在地鋼磚上吃,擠不下的、夠不着的就直接爬上冰糖塊,從上往下吃,把這塊冰糖圍得嚴嚴實實,而更多的螞蟻正源源不斷地趕來,路上形成一條浩浩蕩蕩的螞蟻隊伍。不一會有的開始往家裏走了,似乎是吃飽了又似乎是去通知更多的螞蟻來一起享用。奇怪的是這次它們只拼命地吃並沒有要往家搬的意思,記得小時候螞蟻是把小動物往家搬的,現在怎麼不搬了?進化了還是習性改變了?

這時我突然想,它們既然不往家裏搬,那第一個發現冰糖的螞蟻要是不回去告訴別的螞蟻,那這塊冰糖就是它一個的了,別的螞蟻也不一定會剛好找到這裏來呀,那就足夠它躺在冰糖塊上享用一二個月的了,它怎麼還要傻乎乎的回去告訴其它螞蟻呢?這時,我又突發奇想,現在要是有一個人類突然發現這麼個寶藏(冰糖對於螞蟻就好像寶藏之與人類),他(或她)會怎麼辦呢?他(或她)會去告訴同事嗎?會去告訴小區的鄰居嗎?會去告訴他或她的國家嗎?以現實情況看,我猜99.9%是不會的了,不僅不會,我估計他(或她)還會把它隱蔽起來或設置陷阱以防被其它人看到拿去。實際上,從現實社會的情況看,不要説這些意外的無主財物,有些已有主即已明確是別人家的財物,卻還總有那麼一些人在挖空心思地想要把它佔為己有,君不見,為了佔有別人的財物,有殺人搶劫的、有偷竊的、有行騙的、有以權謀私的、有以次充好的、有不顧別人死活亂排污的等等;往細裏説,比如各種各樣的電話詐騙、短信詐騙以及地溝油、毒奶粉、毒澱粉、毒生薑、毒韭菜、毒豆芽、染色饅頭、塑化劑、瘦肉精、蘇丹紅鴨蛋、老鼠肉做的羊肉……總之一句話為了搶佔別人的財物而不顧別人的死活,什麼事都幹得出。

老子曾説過“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可看看現實社會,奢侈品、富翁及排行榜都聽得耳朵生繭,現在是污染環境越多、掠奪資源越多、掙的錢越多、得到的頭銜和榮譽就越多,只要錢多其它的錯誤幾乎可以不論,即使偶而有批評富翁或“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靡的,可那口吻卻分明是羨慕,巴不得那被批評者就是自己,活生生的一個笑貧不笑娼。在這樣的社會裏,道德還會在人的腦子裏被想起嗎?再看教育,現在強調的從小孩開始就要“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然後整個社會向他(她)們灌輸的就是競爭、排名、考試,可曾教育過要友愛、團結、互助?這樣一來,本來應是親如兄弟的同學活生生地成了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為了排名可以不擇手段。嗚呼,這樣的“智慧”又有多大意思呢?團結、友愛、親情、道德這一切都已成了真正的奢侈品了……

這時,我再回過頭看了看在地上正吃得歡的一羣沒有“智慧”的小動物,不竟悲從中來:難道人類真的不應該擁有“智慧”嗎?螞蟻,螞蟻,我怎麼忍心殺你啊,我多麼希望我是你的同類啊。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6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羣笨偷——小螞蟻不請自來,住進了我家新裝修沒多久的牆壁裏,它們不僅偷吃我的蜂蜜,搬走我的白糖,還沾污我的餐具、紅酒。不僅如此,當我們一家人就餐時,它竟然也爬上了餐桌,當我在房間裏度步思考時,有時竟然也看到它在地上晃盪,面對此景,何止是火冒三丈啊。

其實,這些小東西是很笨的,更談不上思考了。比如當它們偷吃蜂蜜時,竟然不知道蜂蜜是液體會沉,以至我的蜂蜜罐裏浸滿了它們同類的屍體,當它們侵入我的白糖罐搬白糖時竟會迷失了方向,在那迷宮般的糖堆裏打轉。我就奇了怪了,這麼笨的小東西是怎麼在這充滿了智慧的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不過要消滅它們卻也有一定難度,由於它們住在牆壁裏,要找出它們巢穴的準確位置比較難,而且更為主要的是即使找到了,礙於裝修好不足二年的牆壁和傢俱,卻顯得有些無可奈何。這裏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時候玩的一個叫“誘螞蟻”的遊戲,小時候在農村,閒着沒事時,我們一羣小夥伴就用小動物(如蜻蜓、蒼蠅之類)的屍體去引誘螞蟻傾巢出動來搬,然後就用水或火來殺死,這是當時我和小夥伴們玩得最起勁的遊戲之一。

在一個星期天,我決定如法炮製。由於沒有小動物的屍體,我決定提高檔次,用它們最喜歡的冰糖,我從密封的罐裏找出一小塊冰糖,看準了一隻正在找食物的螞蟻,突然把冰糖放在它的面前。一開始時它還嚇了一跳,以為突然來了一個什麼大怪物,不一會,發現這怪物不會動,對它沒有威脅,它就試着用觸角去碰了碰,沒反應,再進一步用嘴去添一添,發覺正是它喜歡的美味,它似乎一下了來了精神,它快速圍着小冰糖塊轉了一圈多,然後又倒着轉了轉,又用嘴添了添,確認這正是它們的美食後,似乎更有點興高采烈了。它快速地往回跑,從牆壁踢腳線和地鋼磚間的一個小縫隙中鑽了進去。我不竟暗自得意:小東西,連這麼簡單的引誘你都看不出來,我看你怎麼活。

不一會,原地又鑽出二隻小螞蟻,快速來到冰糖處,繞着糖塊正着反着轉了幾圈,其中一隻還用觸角去碰了碰,再用嘴去添了添,然後它們就分開了,其中一隻留在原地,另一隻則又快速返回巢穴,不一會,踢腳線和地鋼磚間的小縫隙中又鑽出螞蟻來,一隻、二隻、三隻……成羣結隊地出來了,直奔糖塊處而去,這次它們也不再用觸角去碰,就直接用嘴去啃了,它們有的站在地鋼磚上吃,擠不下的、夠不着的就直接爬上冰糖塊,從上往下吃,把這塊冰糖圍得嚴嚴實實,而更多的螞蟻正源源不斷地趕來,路上形成一條浩浩蕩蕩的螞蟻隊伍。不一會有的開始往家裏走了,似乎是吃飽了又似乎是去通知更多的螞蟻來一起享用。奇怪的是這次它們只拼命地吃並沒有要往家搬的意思,記得小時候螞蟻是把小動物往家搬的,現在怎麼不搬了?進化了還是習性改變了?

這時我突然想,它們既然不往家裏搬,那第一個發現冰糖的螞蟻要是不回去告訴別的螞蟻,那這塊冰糖就是它一個的了,別的螞蟻也不一定會剛好找到這裏來呀,那就足夠它躺在冰糖塊上享用一二個月的了,它怎麼還要傻乎乎的回去告訴其它螞蟻呢?這時,我又突發奇想,現在要是有一個人類突然發現這麼個寶藏(冰糖對於螞蟻就好像寶藏之與人類),他(或她)會怎麼辦呢?他(或她)會去告訴同事嗎?會去告訴小區的鄰居嗎?會去告訴他或她的國家嗎?以現實情況看,我猜99.9%是不會的了,不僅不會,我估計他(或她)還會把它隱蔽起來或設置陷阱以防被其它人看到拿去。實際上,從現實社會的情況看,不要説這些意外的無主財物,有些已有主即已明確是別人家的財物,卻還總有那麼一些人在挖空心思地想要把它佔為己有,君不見,為了佔有別人的財物,有殺人搶劫的、有偷竊的、有行騙的、有以權謀私的、有以次充好的、有不顧別人死活亂排污的等等;往細裏説,比如各種各樣的電話詐騙、短信詐騙以及地溝油、毒奶粉、毒澱粉、毒生薑、毒韭菜、毒豆芽、染色饅頭、塑化劑、瘦肉精、蘇丹紅鴨蛋、老鼠肉做的羊肉……總之一句話為了搶佔別人的財物而不顧別人的死活,什麼事都幹得出。

老子曾説過“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可看看現實社會,奢侈品、富翁及排行榜都聽得耳朵生繭,現在是污染環境越多、掠奪資源越多、掙的錢越多、得到的頭銜和榮譽就越多,只要錢多其它的錯誤幾乎可以不論,即使偶而有批評富翁或“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靡的,可那口吻卻分明是羨慕,巴不得那被批評者就是自己,活生生的一個笑貧不笑娼。在這樣的社會裏,道德還會在人的腦子裏被想起嗎?再看教育,現在強調的從小孩開始就要“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然後整個社會向他(她)們灌輸的就是競爭、排名、考試,可曾教育過要友愛、團結、互助?這樣一來,本來應是親如兄弟的同學活生生地成了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為了排名可以不擇手段。嗚呼,這樣的“智慧”又有多大意思呢?團結、友愛、親情、道德這一切都已成了真正的奢侈品了……

這時,我再回過頭看了看在地上正吃得歡的一羣沒有“智慧”的小動物,不竟悲從中來:難道人類真的不應該擁有“智慧”嗎?螞蟻,螞蟻,我怎麼忍心殺你啊,我多麼希望我是你的同類啊。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7

公司組織學習了曾仕強教授講的《道德經的奧祕》,透過這次學習我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瞭解。根據我的所學所得,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修身――正確的處世態度

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持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那裏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務必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齊,在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樣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取,在沒有思考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取,導致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二、無為的思想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去幹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為的思想,並指出“是以聖人處無為只事,行不言之教”。那裏老子指出聖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律,處理事情是要去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為,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説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持續人們的本性。

從那裏能夠結合我們公司的發展狀況,有很多時候,公司發展到必須的階段,遇到的困難是肯定有的,我們能怎樣做呢?如果急功近利,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為“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繫在了一齊。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能夠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忙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繫到我們公司的狀況,在本來優越的工作狀況下,我們創造了這個公司。在公司處於危難之時,我們從來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都想將公司做起來。我們正是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所以我們信邦在一步步的發展,壯大。這也能夠理解為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公司,公司壯大了,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8

最近我不大喜歡聊天了,因為思想深邃的人不多。心慢慢地不怎麼花了,畢竟歲月不饒人。我喜歡一個人在花園散步沉思。官二代、富二代們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讓底層的人難以往上流動,_還如何做人民的公僕,公平正義何在?讀書無用論也不是空_來風;中國的官員的選拔應該真正交給選民而不是由上級領導説了算,做官的如果俯下身子去討好選民而不是絞盡腦汁的去巴結領導一切的一切都好辦了——思考這些問題,我的痛苦與日俱增。為了減少我的痛苦,我開始讀道德經了,我發現我受益匪淺。

道德經裏説上善若水。水的適應環境能力。到了不同的容器,水都能隨之改變。為人處世當如柳樹,而不能像青松。柳樹温柔,給人以美感。青松倔強,葉如鋒芒,容易傷人。我們不能老是埋怨環境的惡劣,自己應該主動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達爾文不也説,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

道德經裏説要摒棄自己的私慾,不妄為便能無所不為。一切都要符合道。道法自然。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幹什麼事要穩重。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可能失去的更多。我對晉升高級也不再有過多的衝動。而是順其自然吧。

道德經裏説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_的佔十分之三,還有十分之三是因為過分追求名利而在縮短自己的壽命。貪官為了貪慾而鋃鐺入獄,賭徒因不服輸而徹底毀壞了自己的身體,單位上有好多人為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而鬧僵了人際關係自尋煩惱。我愛我的孩子,愛我的老婆,愛我的家,愛我的親朋好友,愛愛大自然,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星球。我相信善,回報與否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寧靜了。

最近我的睡眠質量好多了。勸你有時間也讀讀道德經,好嗎?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9

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可以感悟出個體自己領域內的和外延,老子道德經讀後感。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以上是從宏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微觀上,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

下面對《道德經》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己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規律,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可以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着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可以認為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類不同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

(2)“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為。當然,在這裏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為”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游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為”。這種不跳入水裏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為”,而這種無為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為”。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為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為”和“無所不為”。

(3)人發地,地發天,天發道,道法自然。(25章)

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順序,特別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觀,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而不是給出“神造”的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在這一章裏,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換句話,可以認為,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31章)

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是以不戰而勝為上上,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説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為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在這一句話裏,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是説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隻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從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義。“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為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後,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與之對應的是物理學上的《動力學》;可以認為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運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脱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的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宏觀地可以認為道德經可以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在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德”更高層次的“德”是“以怨報德”,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我就不在這裏進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最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他當時的思維可以直達物理學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總而言之,《道德經》是在哪個時期,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為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的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上面的分析僅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與當代物理學有一些必然聯繫的視角來分析,使之有以更寬的視角和不同於專業道家的分析來充實<道德經>的。至於和各專家有南轅北轍的分析結論也正是《道德經》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簡單的,所以《道德經》本身也是簡單的,僅僅是他所包含的參照系是一個最大的參照系而已。這也是《道德經》的偉大之所在!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xx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20xx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脱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後來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1

“無為”就是合道之為。通行本《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稱作“無”(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麼也沒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運行,布生天地和萬物。可見“道”就是世界產生、發展、變化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的母體,也就是現在所稱的事物運動的客觀規律,“無”是道的根本屬性。“無為”即是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採取的管理對策,是在對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有透徹理解後而採取的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無為”是一種管理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那麼怎樣才算是“無為”?怎樣實施和推行“無為”?由於現階段對世間萬物及其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對這些問題也許還沒有準確一致的答案。但個人認為“無為”必有以下特點:

一、“無為”以平等為基礎。雖然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天下萬物因進化程度或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動物、有機物和無機物等的分別,但在老子看來,天下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的,它們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貴踐之別。在天地和聖人的眼裏它們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從人類社會的角度看,天下萬物有些是我們生活所必須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從某種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們都是道安排給我們的朋友,它們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為天地萬物一員的人,不能也不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其它萬物的生死。

比如細菌會使人類致病,許多人都討厭它,但現代科學已證明如果地球上沒有細菌,動植物的殘體將無法分解,綠色植物將因缺乏養分而死亡,人類將無法從食物中得到營養,最後地球上的生命將會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沒有土壤等無機物,植物就沒了食物來源無法繼續生存,若沒了植物,食草動物就沒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沒了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也無法繼續存在。由此可見地球上的萬物是一個生命鏈條,每一個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們只能按道的要求與萬物平等共處。人和人之間也一樣,雖然膚色不同、語言各異、所從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區別,但在道這個母體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這個世界的平等一員。

萬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樣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萬物是平等的,它們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規律即有各自的“德”。誰也不屬於誰,誰也不能命令別人該怎樣生活。世間萬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採取無為策略,讓萬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長、生活。

在一個合道的社會裏,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們在世間享有的權益(陽光、空氣、財富、權勢、自由、親情、健康、病痛、快樂、痛苦等的總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財富,你佔有的財富是少了,但你卻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快樂,你的權益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你搶劫得了許多錢,你的財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着警察,天天受到心靈的譴責而痛苦,你的權益也並沒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變這種均衡性,這是不符合道的準則的,長期看也是肯定辦不到。只有採取切實的措施來保護這種平等的權利,保障均衡的權益,才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最優選擇。“聖人”正是透徹地理解了這一點,才順勢而為,採取“無為”的策略。

二、“無為”以加強個人修養和以身垂範為手段。“無為”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不妄為、不胡為。因此,要推廣和實行“無為”就必須加強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採取對策的目的性和準確性。同時,更為主要的是要加強個人修養,做到以身垂範。要秉持“道德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對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惡、美、醜都要照顧和關懷,象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儉”就是不甚、不奢,不佔有別人的資源和權益,天下人的資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權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慾,多予少取。少私寡慾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慾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提倡什麼,也不反對什麼,即不干涉別人的自由,同時,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有了這樣的修為,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就會更深入、更全面,採取的管理措施才會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養了萬物,但道並不佔有萬物,也沒有從中獲得一點私利,因為他不謀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間萬物的母體,它的功勞和功用才永遠不會失去。受此啟發,創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僅僅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奪,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必須要以有利於公司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成長為前提,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百年老店;同理“聖人”治國也不是為了個人或為某個小團體獲取私利,而只是為了保護萬物的平等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為了民眾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為目的而採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廣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無為”政策。

三、“無為”以達至和諧為最終目標。實行“無為”就是為了達到人和人、人和環境、各環境因素之間的全面和諧。要實現這樣的全面的和諧。領導者除了前述加強個人修養外,在目前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的條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點:一是善於傾聽百姓的心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處於第一線的“百姓”對客觀事物的接觸最直接,認識也最清楚,他們總結出的經驗往往也最接近客觀規律,他們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對待,他們的心聲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為心”就容易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實行“無為”的捷徑。二是要當好調和萬物矛盾的“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間,人和物、物和物之間都充滿着各種各樣的矛盾(陰陽),矛盾本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但因為(道向陰陽之間)衝填了“氣”而實現了和諧,由此可見“氣”是調和矛盾、實現和諧的關鍵。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2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為重要經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覺什麼,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奧。

道德經雖不長,卻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學、政治、軍事及人生諸方面都有不少的論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產生感悟的,其實並不多,道德經給我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個“虛”字。就好像數學中的0一樣,講究的是處下,是低調,是一無所有,其實卻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話叫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虛”便是這樣的一種準備狀態,手上不固執的佔有什麼,才能隨時拿起什麼。當0做為分母時,整個式子的結果便是∞。它告訴我們生活要留有空隙,以持續靈動,就像畫畫留白一樣,一幅畫的成功,不在於它畫出了什麼,而在於它沒畫出什麼,在於它隱含了什麼,同樣,一次人生的珍貴,不再於一個固定的形式,路線,而在於,再於那存在於未來不可琢磨變數,那份能透過自己不斷奮鬥而產生的改變。

諸多經典,若是每一天都翻來覆去的看,縱然熟悉,卻也會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無窮,小別勝新婚。對於道德經,猶有這種感覺。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3

在孩提時代的我就曾經接觸過聖人老子的《道德經》,大家可以輕而易舉猜到當時懵懂孩童的我,對於這本書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對老子以及《道德經》的初步認識還得追溯到我爺爺跟我講的故事。爺爺跟我講了很多的古代傳説,其中就有關於聖人老子的傳説——相傳老子一夜間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道德經》,騎着青牛,西出函谷關而去,成為神話傳説中的太上老君。小時候聽着這些傳説比較神祕、玄奧的東西,都是和老子相關的,但是老子是誰,什麼是老子的學説,他所著作的《道德經》講述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卻知之甚少,而且那時根本看不懂。

讀懂一本書,首先讀懂一個人。這是我閲讀書籍的座右銘,若光看一本書所講的內容,而不去深入瞭解作者為何做此書的種種原因,那就與作者做此書獻於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書純粹是為了賺取稿費或者立名,那樣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強稱為寫作工作者罷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時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廣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代造英雄,時代也會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稱《論語》為做官必學,《道德經》為做人必學,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説法那樣的片面。一本《道德經》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為人等多方面的內容。換一種比較概括的話説可算為一本百科全書,但是《道德經》真正的分類還得算為哲學著作。

老子道家的學術充滿着辯證法,從探討宇宙天地、自然規律的變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為本,直接從關注明民生,關注社會弱者,弱勢羣體出發,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對社會人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道德經》揭示宇宙萬物、自然天地、社會與人等及其運動規律,因而是一個博大的哲學思想體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運動一般規律的哲學概念,對中國文化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黑格爾曾經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

在老子《道德經》諸多哲學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處世這方面知識。下面簡單的敍述一番。

修身為本的主張在《道德經》中有諸多名句:“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細細體味一下老子對人生修養和處世的見解,我覺得他的很多話語,句句啟迪心靈,不時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復醒,感到好像在痛飲千年陳釀,愈久愈香。

做人修身處世,是一個古老卻又常新的話題,每每與人細談老子哲學時談到修身處世這話題時,心中總會盪漾起新的體會新的感受。在立身處世這個主張中有一個極為經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取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弱之勝剛,天下莫不知。”柔弱勝剛強,是老子哲學思想中充滿相反想成、對立轉化的辯證法的命題,帶有普遍真理性的意義。剛剛提到老子以水為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沒有東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為沒有東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勝過強大的,柔弱的勝過堅硬的,天下誰都知道。可謂水滴石穿,柔軟的水能夠把堅強的石頭穿透。在老子看來,柔弱勝剛強是自然界的一條法則。它比起強能勝弱,剛能勝柔這一表面膚淺的認識而言,柔勝剛,弱勝強,無疑是認識論上的一個飛躍和深化的實例。這句話告訴我們,新生的、弱小的、暫時處在劣勢的事物,最終是要戰勝舊的、暫時貌似很強大的事物的強有力的論證。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應該向水的柔弱品質學習,即守柔。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堅硬的石頭。推及到人,若人能夠做到“上善若水”,所賦予的精神和意義,那麼他的心胸會像水那樣曾經深邃,待人像水那樣愛親,言談像水那樣真誠,處事像水那樣靈活圓通。這樣德行高尚的君子,你説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效仿的人呢?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4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此刻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好處。

道家強調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務必要追求愚、笨、傻、呆,務必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明白終極的總道理就能夠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能夠,其他的東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聖人不為大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5

自從上了國小以後,學校組織誦讀《道德經》,在誦讀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道德經》是一部藴藏着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

《道德經》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質和本原。表現了老子崇尚自然。第二部分講述了以“德”為中心的人生觀。“德”構成了人們的思想、言論、行為的準則,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學生。

我最喜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應當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自從誦讀《道德經》以後,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為一名國小生,我要做一個有道德、懂文明、講禮儀的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6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着老師這此佈置的作業,沒辦法硬着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經全文後,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着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説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説,“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説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説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説,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7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書——《道德經》,要物體享受就得靠錢,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神遊太虛,而道德經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字,但字字珠璣。就拿第一句話説吧:“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能説出來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義嗎?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棵大樹叫“朝生”,對他來説,四千年只是一個春季。在越國有一隻神龜叫“暮菌”,對它來説,四千年不過是幾個時辰而已。但人們卻認為彭祖壽命長,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豈不是壽命極短?如果人們在遠古指天叫“夷”,指地為“希”,那現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訴我們,名稱是虛無的,不要去強求等級名稱,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看,短短一句話,竟可以有如此深奧的道理。

道德經中還記到,老子在寫完道德經交給尹喜,出關之前曾跟尹喜説:“你讀完後,要把道德經全忘了才行。”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應該牢牢記住才對呀!正因為文字把深理束縛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見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為住持卻不識字,但他卻説:“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來指導你看月亮。”的確,文字只是用來襯托深理的。

現在,體會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嗎?

其實,道就在我們身邊,但它卻看不着,聽不着,聞不着,摸不着。只能用心體會,而道德經便是這麼一本體會道的工具。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8

我今天把《老子》讀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是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災難中,努力幸福就快來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為一驕傲就可能變成禍事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事例來證明他。上學期,因為表現較好,當選了“三好學生”,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結果。然後我太高興了在課堂上自由散漫,結果被老師把“三好學生”和體委都給撤了。自從老師訓了我以後,我就開始努力學習並加勁寫博文,結果竟在校訊通第八屆“書香班級”活動中上得了一個“閲讀之星”的稱號。我現在要加倍提防,不能驕傲,因為“福兮禍之所伏”呀。而這句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得了獎不要驕傲,有了能力不能傷人。

一篇篇“道德經”,講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讀它。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19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學習後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閲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站。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迴盪在校園裏。自從學校開展“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裏每天都飄蕩着整齊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着《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我們讀《道德經》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它。於是每天清晨,伴着鳥兒的歌聲,迎着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台上,一邊享受着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後,我漸漸發現,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更應該有勇氣戰勝自己。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0

《道德經》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xx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為“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到處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處世的方略,到處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道”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必須要順應宇宙的客觀條件,合乎自然規律地生存。只有愛護宇宙並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人類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必須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德”是人類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還是要求人類順其自然地與人共處,合乎社會規律地生存。只有返璞歸真地

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統治者卑謙若谷,民眾為而不爭,然後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道德經》一書中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事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戰爭頻仍、社會動盪、生命無常,點點滴滴積澱成老子的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

那《道德經》究竟和好處何在呢?下面是我們組對《道德經》的一些理解和人生感悟!我們把它概括為兩點,一是“心存善念悟大道”二是“處下無為成大德”。什麼是“心存善念悟大道呢?”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大道?道德經裏面説“道可道,十分道”意思是説能夠用語言表達的大道就不是永恆普遍的大道了,為什麼呢?因為第一語言具有其侷限性,有些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第二道是運動變化的,不斷展開的,而説明他的語言是固定的,不能隨時運動變化的!舉個例子,有一首歌唱得好啊:你問我到底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為什麼不直接形容證明到底有多愛,而是説月亮代表我的心呢?正是因為這種愛太深沉,太永恆。所以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不能夠道明。任何華麗的詞藻,在這深沉而又永恆的愛面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所以就像老子所説的越是深沉普遍的東西越無法表達、説清與道明!那既然道是無法説清與道明的,所以我們認為那隻能“悟”那怎樣去悟呢?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悟呢?我們認為要“心存善念”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道的真正與真諦!

善有好多種好處。《道德經》第八章説“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那裏德善是好人意思,那裏要求我們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還我們天真純潔之本色,顯我們君子坦蕩之氣度!《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説“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意思是説好人施不好人的老師,不好人是好人的借鑑,因此光獨善其身是不夠的。還要去影響,領導別人,同時也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借鑑。做到“日三省爾而乎己”。善還要做到寬容不爭。《道德經》第八章説“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説處在大家都不願一去的地方,所以與大道的特性接近。停居喜愛卑下之地,心靈喜歡深淵寧靜。與人交往能夠仁愛,説話能夠講信用。正物能夠安治,做事能夠賢能,行動能夠適時。正是因為與世不爭,所以就沒有怨恨!這説明上善之人與世無爭和普利萬物的特性!《道德經》第十六章“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意思是説返歸到本源叫做靜,靜下來叫做回到了性命,回到了性命叫做守常,明白守常叫做明。不明白守常就會盲動,盲動就會招致兇禍,明白

守常才能包容,能包容才能公道,公道才合王道,王道才是天道,天道才是大道,大道才能永恆,終身不會出現困阻!這教育我們要靜心,要寬容!

前面講的都是指善要對別人好,其實善也要對自己好。道德經第十三章“故貴以身為天下,則能夠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於天下”意思是説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獲得天下還重要的人,才能夠把天下交給他;對自己的生命比對獲得天下還愛惜的人,才能夠把天下交給他。老子的意思用此刻比較流行的話解釋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要求我們學會一種養生之道!因此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什麼是大道!善是貫穿於整部《道德經》的。裏面關於善的句子還有很多。比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又如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恆善救人,故無棄人;恆善救物,故無棄物。”再如地四十九章“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

我對《道德經》德第二點領悟是“處下無為成大德”。《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説“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為本也?”意思是説貴要以賤為根本,高要以低為基礎,因此王候自稱“孤、寡、不穀”,這不正是以賤為本嗎?孤的含義是孤立無助。寡的含義是寡德,道德不足,不稱職。不穀是不善不好的意思。《道德經》第六十六章還説“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意思是説江海所以能成為百川歸附的匯聚之所,是因為他們能處在百川的下位。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這也是在要求我們要學會處下!《道德經》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意思是説已經有了知識,還以為沒有知識,只是上等的有知。沒有隻是,還以為有了知識,這是有知的弊病。這也是在教我們要處下,要謙虛!

但處下並不是懦弱而是要做到外化內不化。所謂外化就是要與他人友好和睦相處,對他人謙和禮讓,時時以比較低的姿態去應對生活。體此刻你能夠為他人為社會改變和放下多少外在的東西!這就是外化。那什麼是內不化呢?所謂的內不化就是指在如今紛繁複雜多變而又充滿諸多誘惑的社會,你能持續多少內心的世界不變!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持續自己的本色永不變,從而到達內心的寧靜與閒和,使自己能夠遇事不憂,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無故加之而不怒!進而使自己的內心將不會受外在事物的影響、觸動和改變!這就是內不化!只有真正做到了內不化才能做到處下!

老子的另一個重要思想無為又該怎樣理解呢?我認為老子的無為是“以無為之心處有為之事”。所謂的無為之心就是指對待事物不能看得太重,要淡泊名利不要被功名利祿所羈絆。以這樣一種簡單心態去做一些有所作為的大事!古之聖賢就是如此,他們都是以一種無為的心態去處事,但誰又能説老子、莊子、孔子無所作為呢?

老子第三章説“為無為,則無不為”意思是説用自然無為的方法去處事,就能無所不成。“無為”指的是不要去個性地提倡什麼、鼓勵什麼,不去幹任何能勾起慾望地事情。不是什麼也不幹,還是要“實其腹”,“強其骨”滿足人們地要求,讓人好好活着。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需,這些是還是要做的。古人云“能閒世之所忙者,能忙世人之所閒!”能夠把世人所忙祿的事情節省下來,才能有時間去忙世人所清閒放下的事情!無為是有為的根,只有無為才會有有為。老子第十一章中説到“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杯子是空的,空才能載物,你才可能有水,有果汁,有蜜水。我們常人是常常只能看到有為,為了各種慾望不停地追逐,為名利不停去行有為之事。殊不知萬物“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大丈夫以有為為器,行無為之大道。有為就是名,是直接看的見的,而無為是道,好象是看不見的,但它卻是確實客觀存在的,而且深深的影響着、決定着我們的生活裏的一切。

讀《道德經》給我的感悟頗深,讀之前我時常感慨“學業未成,事業未定;名不遠揚,家不成立;待吾處者,煩勞甚憂。君子存,必,譽響四方,功成名就,流傳千古!”那裏表達的更是一種壯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輕別離的情懷!讀完《道德經》之後,我的感慨有所改變“求學在外,憶往事南尋,雖為堂堂君子,難免痛苦流淚,欲拭無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壞鄉!憶親人之語,無一不催人淚下;懷鄉之山水,無一不觸動心絃;念友人之助,無一不深為感動.”那裏更多表現的是回到人最本質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親情,友情和大自然當中的情趣所帶給人的簡單與感動。體味親情的滋潤,去欣賞久違的風景,去呼吸闊別已久的空氣!

在如今誘惑頗多煩惱也頗多的社會,我們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祿,我們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書中的氣定神閒,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似乎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格格不入,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讀《道德經》這樣的古書來陶冶我們的情操,來洗滌我們庸俗焦灼的心靈,來寄託我們無所棲息的靈魂,來指明我們前進中的道路。他們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鏡照亮我們的面容,如同一個個烙印鐫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氣流催動我勇往直前!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1

第一次看道這本書,其實和印象中有很大的落差。在印象中,這本道家第一寶典這麼着也應該是一本厚好幾寸,重十來斤的大部頭。拿到手才發現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來一萬字都不到,翻開來看,雖然有譯文,卻還是像天書一般,晦澀難懂。不過雖然一開始不能看懂什麼,讀起來卻有一股抑揚頓挫的美感。就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總覺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氣。就覺得好像讀完一句就能放出一個法術似的。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為重要經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現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覺什麼,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奧。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2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_,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説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説侯王都用孤、寡、不_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__欲如玉,__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説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説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裏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liu_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3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此刻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好處。

道家強調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務必要追求愚、笨、傻、呆,務必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明白終極的總道理就能夠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能夠,其他的東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4

《道德經》又稱作《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藴藏着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着作。從古至今,人們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了許多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我認為在當前學習“國文”的熱潮中,《道德經》對於我們每一名機關幹部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十分值得學習。

《道德經》是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老子的言説代表了他對人生、對自然規律以及對當時政治的態度。《老子》的文體,不同於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文約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簡意精的哲理性語句組成的。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行文流暢。《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辭藻並不華麗,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琢磨、體會。

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衝擊着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傳統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機關幹部來説,如何去面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份,為人民服務,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處世,清靜自省,堅忍不拔。精讀之後,我對《道德經》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致虛守靜----平淡處世

《道德經》十六章有言:“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我理解,所謂“致虛極”,就是“致極虛”;“守靜篤”,就是“篤守靜”。我想,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虛極”是説,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話,要努力使自己達到極端空虛的境界。極虛指心靈一塵不染,近於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雜欲。“篤”是敦厚,篤守就是堅守。“守靜篤”就是堅守靜寂。

我認為二者的辯證關係就好比動與靜的辯證關係:動與靜是互為因果的,自己靜才能感知外界的動,自己動就無法知道外界的真實。因此,我們的心境只有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為人處事的作風。作為年輕幹部,豪情滿懷,思維活躍,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賞“寧靜以致遠”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遠、有所作為的人應該是低調、內斂,不事張揚,為人謙遜的。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所謂“只有厚積才會勃發”。 這就是我由“致虛守靜”感悟到的“平淡處世”。

二、淨心寡慾----清靜自省

《道德經》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一章意在説明人的生理需求與人的無厭慾望不同,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隻滿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縱慾望(這一點,已經得到今人的共識,併為科學所驗證,實在令人欽佩)。慾望從哪裏來,慾望來自感官的永不滿足的追求。老子在這裏形象地勾畫了人們因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老子還説“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和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約束自己的貪慾之心。

我想,我們這些成長在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環境之下的一代人,大約比我們的父輩們面對物質誘惑更早、更多。在現實生活當中,對於物質誘惑、利益分成,如何保持操守,將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古人有“慎獨”之説,無非是指當人們在一人獨處之時更要保持操守。是以,我認為,淨心寡慾,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於個人來講是很瀟灑的事,古人所謂君子之風,“真名士自風流”的那種風骨,在當下已經是難得一見了,我們常常懷念那個令人心馳神往的魏晉時代……

三、道法自然----堅忍不屈

《道德經》十七章雲:“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道”平時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為“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説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説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老子還説“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必須拿出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我從前看過一些西方人撰寫的勵志叢書,比如卡耐基系列以及《富蘭克林傳》、《比爾蓋茨傳》等人物勵志傳記,那時還沒有拜讀過《老子》,現在來看,深感《老子》在勵志這方面的闡述尤為深刻、樸素、特別,簡直是真知灼見!我想,我們這些70後在忙着激情創業之時,應該自覺接受祖國國學的厚重薰陶,勤思考“我在做什麼?我想幹什麼?我要幹什麼?”三個問題,只有“打有準備的戰”才能最終走向成功之路。

總之,細細品讀《道德經》,吸取其精華來加強我們的營養,對於我們這些青年人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充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髮表重要講話,特別就讀書對領導幹部提出了“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要求,作為青年幹部,在舉國上下這種濃厚的讀書氛圍中,我深深感到對“國學”書籍學習的渴望。我將把對《道德經》的學習作為學習“國學”書籍的一個良好開端,很好的堅持下去。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5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着,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七年級讀書心得 篇26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_。“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説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説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__欲如玉,__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説的是所以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説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裏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894d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