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1篇)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1篇)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除了不斷刷新朋友圈裏那些喧鬧浮誇的文字,另一種選擇是泡上一杯茶,用難得清閒的時光和清醒的頭腦靜靜一讀這篇曾觸動許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觸《看見》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當你在為生存而掙扎的時候,咱們就是平等的》,也是這篇文章使我記住了“柴靜”這個名字,也使我有進一步瞭解她的慾望,而《看見》使我得以滿足,既認識了柴靜也成長了自己。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1篇)

《看見》是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講述自己在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也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書的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鏡頭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在柴靜的簡介裏,寥寥幾句話寫完了她的工作經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在簡介裏寫滿各類榮譽、頭銜。通過這就給人以平凡有愛、簡單真實的形象。

最淺層的,通過讀《看見》確實“看見”了很多新聞採訪背後的故事。她儘可能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後的人。使我們瞭解到社會最隱私角落裏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舉了。通過這些人和事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這都緣於柴靜的真實,以及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她關注的不是新聞,而是新聞中的人。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因為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個人情感,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情不自禁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這就是柴靜。

而透過事件,我們站在柴靜的角度看這本書,我們會看到一個人不斷成長的經歷。從剛進新聞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定位。從早期的青澀、懵懂、“不接地氣”到後來的自省、觀察和沉澱。她用最樸實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的青澀、困惑,堅持和成長。書中的記錄不是簡單的敍述,它融合了自己對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的思考,對人性的探究和對自己、對記者職業職責的不斷思索。柴靜對於記者職業的熱情和對自我不斷打破再糾正的態度令人感動。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態度和精神,雖然我們的工作不是記者,我們也要有這種對工作、對職業始終保持熱情的心態。對於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於自我打破,審視自己矯枉過正。“生活裏怎樣是你的事,上了節目就不能有這個”。因為我們都一樣是普通人,會犯錯、會惶恐、會困惑,只有由內心而發的熱情才是堅持的支柱。不斷的自省和思考使我們學會去迴歸生活,去認識而不是去指責批判。

從更深層次的閲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什麼是“韌勁兒”,它是對自己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或附庸。柴靜是一個追求“精確”、追求深度的人。當然這也是在她不斷成長中所養成的,在她剛進入央視時同樣慘敗過。她做的第一期節目是關於剖腹產話題,採訪錄了三十分鐘,談完剖腹產怎麼不好就結束了。結果送審後被公開批評“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選擇剖腹產是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層面,你找了幾個層面?„„”同樣我們在對待工作,處理事情時有沒有想過更深層面?是不是隻考慮眼前而不顧長遠?處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這是我們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地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從細微處開始的,多想一點,做好一點,終究造就不平凡!

《看見》是一本講故事的書,但在書中我看見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感悟,對世界的覺悟,以及如何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

《看見》。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鳴的書。沒有裝飾,沒有點綴,闔上這本書仍然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味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任複雜的情感與感動靜靜流淌。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這幾天下班回家看見女兒在看柴靜的《看見》,興趣使然,我便與她一起讀了這本書。原先對柴靜的節目並不怎麼關注,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真心讚歎這位姑娘敢於探尋真相的執着和勇氣。其實我本不該稱呼她為姑娘,因為柴靜與我同年生,她經歷的中國社會變遷與我經歷的是完全一樣的。這本書中,有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奧運這樣轟動中國的大事件,也有講述平凡個體的小故事。柴靜白描式的娓娓道來,也一點一點牽起了我的回憶,彷彿我也回到起點,從小姑娘到中年婦女重新走了一遭。所以我更願意稱其為小姑娘,來體會這位央視名記者的成長曆程。

剛進央視的時候,她還是個有楞有角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能到達的高度”。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可以微笑着向被採訪者拋出尖鋭的問題,把人家堵到牆角,像一把匕首一樣剝出真相。

在採訪完“踩貓女”那期節目後,她開始意識到採訪的意義不在於批判壞人,歌頌好人,而在於給每個人平等地訴説自己的權利。看似應該遭到唾棄的人也有自己的無奈,也值得悲憫,我們要做的只是充分的理解,而不是衝動得一刀把好人和壞人切開。

做“唐山地震三十年”的報道,她明白了,記者要冷靜客觀,現在早過了媒體提供觀點讓別人讀的年代,媒體應該做的只是提供信息,而把是非對錯的判斷留給自己。別總想着要比大眾更有深度地思考問題,不管你的第二落點多漂亮,有一個簡單疑問總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認為這樣很好,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因為怕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覺得膚淺或可笑,所以總喜歡搜索別人的應該是正確的觀點。這樣下去,中國的下一代會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做“5·12汶川地震”專題,柴靜早已不是那個急功近利的小姑娘了。她第一次嘗試沒有策劃案,沒有主題方向,什麼都不知道的拍攝。攝像機往倖存者家門口一架,什麼問題也不想,她索性與災區人民一起生活了起來。無需刻意選材,生活自然地從片子裏流淌出來,有悲傷,有同情,有鼓舞,有感動,箇中滋味,由着觀眾自己體會,因為,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採訪,不僅是工作,更是人與人的往來。在十年的問與答中,柴靜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敍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正是透過這些註腳,我們才得以真正地看見。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決定寫文的那一天,我看着書目發呆。的確,我只是個膚淺的喜好文字的人,喜歡看安意如寫的那些詩情畫意的詞賞析,喜歡在那些詞藻中遐想,然後説説那些我認為的人生哲理,偶爾發發感慨,既沒有多少深度,也缺乏足夠的思考,純屬的自娛。書目上的每一本書,按理説,都是我望而止步的,看着書名,我就能想象到一個夫子在我面前講書的情景了,所以選擇柴靜,除了因為知道她是個讓人敬仰的記者,更多的,只能説是天意吧!

匆匆下載了電子書,放在手機裏便沒有再管了,直到前些天的晚上熱的睡不着了,才帶着些許催眠的心裏看起來了。可誰知,這一看,就是整整一夜,有笑有哭,有無奈,有欣慰,我不想説我喜歡上了這本書,只想説,作為一個讀者,我很完全的演繹了這本書的心情,不是因為別的,只因為作者的每一句話,都寫到了人心裏最柔軟的部分,故而,在這深夜,我看着你的《看見》,流露出了人性最真實最本能的心情。

看這本書的開頭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柴靜就是一個十足的感性的人,她似乎不是記者,不是新聞事件的挖掘人,她只是個觀眾,一個有權利和當事人見面並責問他們的觀眾,她看着非典病人會流淚,面對惡人會咄咄逼人的責問,她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在鏡頭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己的感官認識,甚至引導觀眾的評判觀,用自我感覺渲染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那個時候的她好親切,好像和我總是統一戰線,她恨我恨,她哭我哭,她笑我笑,我的臉上好像一直都是她的表情,生動的表情。可是慢慢的,她變了,看似短短的幾章她就慢慢的變了,但是我知道,真正去體驗這個變的過程的柴靜,其中的痛苦和艱辛,用文字是寫不出來的。她慢慢的像一個記者了,雖然自己依舊獨自的感性着,但是能用理性去告訴別人一個事實。少了一絲敢愛敢恨的直言責問,多了一些理性的陳述和成熟的選擇,她能忍了,甚至可以做到沒有任何表情,可以握緊了拳頭收起拼命想伸出的雙手,但是她的文字依舊透露着她的心情,一字一句裏依舊撞擊着我的心,不能平靜,深夜裏,我絲毫沒有睡意。

説完了人,再來看看這些事。首先,請原諒我不能對每件事深深的研讀。這本書,裏面大概有二十幾章,講了多多少少幾十個故事,每個故事又有每一個故事可以透露出的信息和存在的價值,這個,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見解,都可以讀出你們所處階段的所能讀出的深意,我再多説其實也是無意。我匆匆的讀完這本書,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不是從哪件事中看見了什麼哲理,也不是哪件事觸動了我的心,畢竟,我只是粗讀,我的收穫是從一件件事中,看見了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在一個職業中慢慢的成熟,心態慢慢的成熟,深度慢慢變沉,讓我這個大學生,真真切切的認識了什麼才是成熟,什麼才叫成長。

柴靜到新聞調查的前半段,全國的非典事件,國中生集體自殺事件,警察包庇弟弟等等的事件,全部是一氣呵成的寫完,留給我的只是自己去思考和自己去感悟,可是慢慢地,到後來的兩會,山西煤礦,虐貓視頻等等,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作者對事件的思考和深究,似乎是慢慢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轉到了人物當中,並且對於事件中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見解和評論,這讓我看見了文章開頭陳虹所説的記者應該有的一種“慾望”,那是對於新聞的慾望,對事件剖析的一種慾望,是記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到再後來的時候,很多作者以反問的手法寫出來的句子,我已是不能很明白了,不能參透其中的深意,説白了,就是柴靜能夠到達的深度,對於我來説已經太深了,我不曾經歷過這些,甚至不曾經歷過什麼,人生閲歷尚不足以與人媲美,那麼我所能參透的東西,當然也可見一般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知道,她在成長,她的字裏行間開始透露出成熟的氣息,不一樣的是,這種成熟裏,我還能看見有一種叫活力的東西。

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説這麼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滅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像大人一樣世故而實際,對於青春而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裏一個17、8歲的少年對着全國觀眾説“長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後,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裏看着,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於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誇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為力。因為,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

是夜,我看着你的看見,終於看到了即將出現的黎明。也許,現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靜,但是這本書,他們就像一個嚮導,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謂成熟,是發現自我,超越自我,展現獨特自我卻不孤立自我的一種表現,在成熟這段道路上,還有很多路,需要我們自己去鋪。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回看書皮才發現自己是去年即20--的12月中下旬買的,在過年回家之前才開始斷斷續續的看,一般都要到後半夜3點左右,持續2個小時。全書400多頁,共20章節,閲讀從一個夜晚一個章節到兩個章節,中間花了大概30個夜晚,間斷性的。

從整本書來看,時間跨度是作者從湖南調到央視開始的,最後到進行籌劃<看見>節目結束。全書內容也是作者挑選出來的工作內容,包含事實記敍與個人情感的起伏,其中大部分都是全國聞名的“事件”,這也算是主人公的一個成長過程,現在看來,其成長還在繼續。

通過書中記敍的內容,我自己在閲讀中也把這些相關的記憶梳理深化了一些,畢竟很多細節是無法在大眾媒體中或許到的,也算有了新的體會與感悟。這樣就感覺這個本書一來是個人經歷成長的總結,而來也算是一定程度的剖析了,看完這本書,也算對自己“人性”的一點洗練。對,就是“人性”。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看見》發佈六年後,我終於在室友的驅動下翻開了這本書。

一週時間,我翻了近兩百頁,這可能遠不及你的閲讀量,但我得向你坦白,這已經是我最快的閲讀速度了。旁人眼裏的中文系學生是熱愛閲讀的,我是個例外。我不喜歡讀書,尤其是被翻譯過來的外國文學,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實在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我的許多被迫買來的外國文學書籍都逃不開被拋棄在書桌一角的命運。

在看了三節內容之後,我從寢室牀上撲騰而起,衝着室友喊:“怎麼辦?!我好喜歡柴靜啊!!”“你有毒啊?”室友這樣回覆我。她們早就習慣了我的神經質。

説得沒錯,我深中這本書的毒,連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可以堅持讀下去。看到這本書的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從網上找了有關柴靜採訪和演講的視頻,看完之後,我心裏的那個聲音越來越清晰了:我好喜歡柴靜!真的。

和書名一樣,柴靜將她記者生涯中真真切切看到的東西寫進了書本。她的經歷是對她的一種獨特的歷練,面對種種,她的表現讓我肅然起敬。從她個人來講,我很佩服柴靜。在央視,巨大的工作量,領導對片子的嚴審,採訪中存在的問題都沒有讓她放棄留在央視,而是憑着一股子倔勁兒讓她逐漸在新聞這一行聲名鵲起。作為記者,她很專業,採訪的問題層層展開,問題間藴藏的嚴密邏輯讓她向真相靠近。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麼瘦削的一個人居然大着膽子走進了非典病房,揭露環境污染的現狀,關注同性戀以及被家暴的女性,一個個尖鋭的話題都是對她的考驗,因為這當中的風險未可量也。我發現她已經做了超出記者本職之外的事情,因為她有一種憫人的情懷。

柴靜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普通人,她有被文靜外表遮蓋的剛毅和執着,作為記者,她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力圖還原真相。

我和《看見》之間隔着六年的距離,我與書中的柴靜似乎相見恨晚,柴靜滿足了我曾經對記者的期待:掛着記者證在眾多鏡頭前向新聞辦公室發言人提問,能採訪像周星馳、李連杰那樣的大咖,能氣定神閒與受訪對象侃侃而談,始終奔跑在新聞第一線……如果我能早點遇見,此刻我的身邊又會是另一番風景吧。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6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羣策羣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裏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説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裏説得:“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説《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説:“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説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説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説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説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鋭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説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對於柴靜最早的結識不是《看見》,而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已經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閒來無事,無意間在飯後翻了幾頁,便一發不可收拾讀完了這本書。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鋭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鋭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那些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如今此書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書中敍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鋭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聞裏到底是應該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裏非典期間隨時面臨着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裏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裏默默無聞地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着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現在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信息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保持着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添加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後,我想説柴靜是一位有良心,敢説真話的新聞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鋭雙眼、堅定與堅持精神。她冷靜客觀,有着一顆熾熱的扶持弱者的心靈,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險,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需要這樣的新聞工作者。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有時候在想,我為什麼要看書呢。是充實自我還是填補寂寞,是師長之命還是心甘情願,後來我才發現,看不同的書時心境與緣由皆是截然不同的。當我剛脱身於考題的苦海,偶有閒心的翻開這本《看見》之時,由非典到最後的盧安克,正如柴靜所言,真實的萬鈞之力撼動了我。而看書,是為了讓這些我狹窄的視線外的真實,驚醒我所習慣的生活。

關於驚醒這件事,也是柴靜在這本書裏所貫徹的。看過夜色温柔的人都知道,柴靜嘛,典型的文藝女青年,動人又煽情的文藝腔,最是適合她不過了。從前找素材也覺得她寫的好,是舞文弄墨的好,如今也覺得她寫的好,是有厚度的好,接地氣的好。其實柴靜的文風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細膩温婉,變化在於,她將主觀的情感作為了情懷揉進了真實的“看見”裏,看見並驚醒了過去一味濫情的自己。

書裏有句話我記得很清楚,是陳虻對柴靜説的,你有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嗎?所有人面對着同一個世界,看見的世界確是不同的。《夜色温柔》看見的是蔚藍的天空,朵朵的白雲,都是新鮮生命的氣息,而《看見》看見的卻是實實在在一步步踏在土地上的人,有的狼狽不堪,有的成功得志,歸根結底,在踏踏實實地認識自己的同類,與生活打滾。

談完了書,最後便來談談自己。

我看見了些什麼呢?低落時恰巧落淚的天空,煩躁時彷彿也緊皺雙眉、面露愠色的一張張面孔,順心時格外動人的花草—與其説是看見的,倒不如説是心裏所見的。感性無疑是頑固的自帶濾鏡,眼裏所見都因感性染上了鮮明的色彩,卻也被加上了思想的鐐銬。“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與認識而已。”這句話讓我消化了很久,也讓我重新直視了我心中習以為常的“誠實”,將人自動分門別類的“誠實”。在讀柴靜喚起理性的歷程裏,也為自己的感性敲響了一聲鍾,在書裏也得到一些我不習慣的理性。

許多人都説看完這本書後涕淚交加,我倒是沒有落淚,可能也是因閲歷太淺的緣故,無所共鳴。但這本書給我的,也正像盧安克給柴靜的,也許不是那種會掉眼淚的感動,而是讓我呆坐在夜裏,想“我現在過的這是什麼生活”的撼動,這讓我有了清空腦子裏的所有,將空間再次完完全全的留給這本書的舉動。

看慣了雞湯,試試不一樣的撼動。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距離上一次寫東西已經過去了3個月了。慚愧,還説自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明明在看書和看劇之間,還是會不由的選擇後者,不費腦子,及時的快樂。不過,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在及時行樂之後又會自責起來,哎呀,這樣墮落下去不行。於是乎,又想着如何重整旗鼓,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這時,看書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也奇怪,每次開始看書,整個人會逐漸平靜下來,丟失的勇氣和想法也會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慢慢迴歸,一種充實的力量讓人心滿意足。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因疫情被隔離、奶奶的離開、對身體的焦慮……好長一段時間,總是被情緒裹挾着,遠慮近憂湧上心頭。

於是,開始在書裏尋找寧靜。無意中翻Kindle的時候,看到了柴靜的《看見》,感謝作者,給我帶來了久違的平靜。

1、文筆也能治癒人啊

實話實説,我喜歡這本書。看的時候就像是在聽一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流暢、富有感情而又驚心動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嗯,愛思考,有點理想主義的文藝範,文筆很好,用詞精準,總能把你想象中的畫面描寫的乾淨又豐滿。

不信,你看——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藴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一樣。

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樹林,那是永恆的安慰。

西北壯闊,赤金的油菜花開的像河一樣。

就算一句簡單的寫景,我都覺得被治癒了。

2、關於生活的選擇,是多樣的,也是正常的啊

柴靜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採訪,帶我遇見了我未曾遇到過的人和事。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盧安克的故事吧。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偏遠的山村,公益教學十多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留守兒童,不計名利得失。他平靜的説了很多話,卻讓我心頭一震。

他説,他能夠生活在中國,需要感謝他的父母,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

他説,人類大部分的苦都是因為期待的存在。其實,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麪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

他説,教育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還是不故意。

他説,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才是真的。

雖然,我依然無法擺脱世俗對自我的限定,房子車子孩子等都將毫無意外的成為人生中躲不掉的名詞。但很慶幸,在《看見》裏看見了盧安克,有那麼一個人,讓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

這個世界的人,原來真的是多樣的,你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人。這個世界的生活也是多樣的,你可以這樣生活,也可以那樣生活,都是正常的生活啊。

3、人性是複雜的,絕無單純的好人或壞人

藥家鑫在被執行死刑前,和父母見面了。他對爸爸説:“爸爸,我愛你。我先去投胎了,下輩子我做父母來照顧你們吧!”

忍受了一次又一次家暴後,女人殺死了自己的丈夫。他們對着鏡頭説:“其實我們不是壞人的!”

還有一個因受賄二十萬被判無期的官員,曾經發奮讀書,兢兢業業工作的農村人,只是在一個極其平凡的午後,默許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犯罪的行為。

……

看過了這些“壞人”的故事,並沒有增強我作為“好人”的優越感,反而內心惶恐起來。那份因害怕父親責備而試圖掩蓋失誤的忐忑、那份因飽受欺凌而決絕反抗的憤怒、那份揚眉吐氣後的傲慢和無知……這些人性中的弱也曾在我的內心生長過啊。如果我站在他們的環境裏,是否也會成為一個“壞人”?不得而知。

如何抑制住內心的“惡”生長?我想到了“平衡”二字。不必抑制,接受它的存在,並灌溉內心的“善”。兩種力量共生,也許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吧。

4、距離非典原來已經18年了

柴靜在書中記錄了她作為記者眼中的非典。剛好,看書的我正因為新冠被隔離在家。很神奇的感覺,18年的時間屏障好像消失了,透過文字,結合當下,那場我幾乎沒有印象的戰役也變得無比清晰起來。

一樣的無力、一樣的蕭瑟。病毒的捲土重來,人類的拼死抵抗,並沒有因為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當然,還有醫者仁心的無畏,感動依舊。

體會過“只要你健康回來,就算傾家蕩產也無所謂”的心情後,人真的會發生轉變嗎?必須承認,還是很難吧。因為,在前面搖旗吶喊的旗幟還在那裏,脱離大眾的軌道和節奏,對個體而言,真的很難。

天啦,我居然走過了18年之久,看這段故事給我最重一擊的居然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老掉牙的作文開頭,居然是真的。

5、一個人的成長,一羣人的故事

18年裏,還有柴靜作為新聞人的成長。從最開始的新人一個,到後來的瓜熟蒂落,必然要經歷雨打風吹。

關於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價值使命,在她的文字裏,反思過很多次。還有關於自我的思考、人性的探究……她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她也一定是一個行動派吧。一個現場一個現場的跑,一個調查一個調查的做,走出了經驗,也走出了職業的底氣。

很羨慕,有那麼一個事情,能讓人18年跌跌撞撞不放棄。更讓人羨慕的是,在她身邊的那羣人。編導、攝影、主持人,是共事夥伴,更是一路扶持的朋友。在《遠見》這本書中看到過這句話:我們不僅要找到熱愛的工作,而是要建立熱愛的生活。

在《看見》裏的那段時間,與其説是一段工作旅程,不如説是一段火熱的生活。柴靜和她的朋友們,看北方的天、趟南方的河,在醫院在災區在監獄……一個人的成長,一羣人的故事。

不説了,慕了。願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並剛剛好的遇見一羣人,是戰友,也是朋友。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老話兒説“書非借不能讀也”,還真是真理。《看見》老早就想看,一直不願意買,電子圖書都不全,去好朋友家發現她買了,雖然她還沒看完,毫不猶豫拿走了。鑑於她還要看,我抓緊時間用了一週看完了。我很少把散文從頭看完,很少看一本書用這麼長時間,我學法律,因此大多一目十行。但是對待《看見》是這樣的,廁所時間,上班時間,中午休息時間,晚上睡覺時間,擠掉了專業課複習時間,終於看完了。首先想説,非常值得一讀。接下來,慢慢分析內容。

先宏觀上來評價這本書,我認為:散文+議論文+小小説。説是散文,因為到處可見感想、隨筆;説是議論文,通篇你都能感受到一個女子的犀利;説是小小説,每個章節都是真實的,活生生的觸動心靈的現實的故事。編排上,宏觀上是按照主人公的20xx年職場生涯來寫,但每個章節又有自己的時間順序,作者寫的很自由,每個章節都有一個大的主題,跳躍性很強,但是並沒有超出主題。我讀的書不多,不敢評價作者的文字功底,但是我想説每個字裏行間都充滿了真實感情,讓人總是在看的時候反思自己,並感歎作者的堅毅,樂觀,還有桀驁不馴。這個充滿了銅臭味的社會,真正真的做記者的已經不多了。柴靜,我結結實實的老鄉,我很欽佩。

再説書的內容,就是柴靜對社會上的熱點事件採訪的經過,我再重複沒有意義,我只想説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關於見識。在北京這些年,我自己認為比老家的人見識的要多,但是看完之後我覺得,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有很多我不知道而且我應該為之研究和奮鬥的事情,並且還是多角度。比如説,關於農村徵地,我一般都會去根據法規對這個事件本身來做判斷,而柴靜是從立法背景、社會現狀、農民的反饋、社會為之付出的代價、農民和國家未來因此立法需要承擔的後果,各個方面去分析去採訪。或許是因為新聞和法律本身的不同,但是我小農的覺得,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同樣生在臨汾,同樣在北京工作,同樣懷揣着夢想,人家是央視名人而我確實公司一個小小的法務的原因。我想人是需要在反思中成長的。

第二、關於夢想和現實的衝突。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説,現實在為夢想讓步,我們為了生存怎樣怎樣,這個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從柴靜的書中,我看到一個智慧者,她不服輸、她勇敢、她有夢想、她敢於向權威挑戰、她敢於跟死亡叫板,她也曾經被威脅過,她也曾經被領導劈頭蓋臉罵過,她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價值觀,但是她是名人,她生活的很好,沒有在生存的邊緣上掙扎,也在做公益,也在伸張正義。柴靜在智慧的通過變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這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甚至想,如果我是一個記者,我未必敢去報道非典、未必敢去地震現場反應現實、未必不會在大勢力的影響下低頭。柴靜,無疑是一個智慧的人,她也怕,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去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我想這種東西,只能體會,無法複製。與我,我想對自己説,生活不是苦逼的應對,而是積極的面對;與大眾,我想説,面對夢想和現實,真正的智者,是雙贏。

第三、感觸頗深的章節。看柴靜的書,有憤慨,有感動,有揪心,有不捨,還有衝鋒陷陣的衝動。陰暗面我不想説,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我只對我感觸最深的章節稍作評價。

第一塊是報道山西環境污染的內容,看的過程中,我腦中浮現的是我小時候的藍天,我家附近的菜園,和上高中時到處的房子和昏濛濛的天氣,和上大學後每次回家都感覺嗓子裏被嗆到了的難過,和被同學嘲笑臨汾人都是“鋼心鐵胃”的畫面。。。這些結結實實的存在,現在仍在存在,我家裏人的反應跟柴靜描寫的一樣,政府還給發錢呢,污染一下有怕什麼。自從工作之後,家裏開始環境治理了,擴建,綠化,空氣中的昏沉少了很多。我甚至現在感歎,北京的空氣現在都比不上臨汾。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我媽跟我説很多村裏的年輕叔叔們,五十來歲就得癌症死了。這在我小時候是沒有的事情,人們在接受者環境惡化的報復,到底是什麼原因,到底政府做了什麼事情,到底環境治理知否真的在紮紮實實的做,這些都不得而知,政府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小時候我家裏的水是甜的,我家的豆腐都賣的很火,因為水好,現在我回去水是苦的,我不再留戀。但無亂如何,還是在改變着。

第二塊是藥家鑫的案子,我看的流淚了。因為藥家鑫的死並沒有對這個事件背後的真像起到任何作用。我又想到了馬加爵,當然書中沒有寫這個案例。我從這塊看到的是現在的教育,還有現在的法治。教育上,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都一味的追求成績,追求臉面,而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後孩子成績好了,但是內心確畸形,從而引發社會慘案,很多報道,但實際上並沒有寫到任何作用。我想這是父母和政府都應該反思的,不是讓當事人一死了之,而是從根兒上去發現,去改變。我想起來我家的教育上,兩個姐姐都是生意人,就我一個知識分子還是經常看到黑暗面的法律工作者。姐姐跟我説:“兒子學習不好,他爸就使勁打,覺得槍桿子裏出政權,結果小外甥8歲了還尿褲子,往褲子里拉,該怎麼辦。”我這個知識分子這麼説的:“父母學習一塌糊塗,你指望你兒子學成什麼樣子,你們憑什麼要求人家,他只要盡全力健康成長就行了,學習不好也能對社會有用,你最後打成傻子,我看你怎麼辦,我姐夫的爸爸倒是打他們長大的,還不是賣豆腐的。”最後不打孩子了,孩子的症狀沒有了,還會跟我溝通:“我説,你只要盡全力就行,實在學不會的咱不強求。”現在一切都很好,孩子的學習中等偏上,很有愛心,懂得照顧人。我不相信他會成為藥家鑫那樣的孩子。所以説有感。另一部分就是我們的法律了,我想這也是我這輩子比較後悔的事情,學了法律確發現,它不是伸張正義的,而是為權貴謀福利,為國家謀福利的資本。但是我做了,我認了,我會為之付出終生。我認為我們的法律不指望公平正義了,但最起碼請起到教導作用,而不是殺之以絕後患,現在我們國家的犯罪就像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最後就是心靈的感悟了。有幾句話我抄了下來,我想對每個人都會有觸動,書中説:“進步就是幸福,我現在最想做的是讓自己從矇昧中一點點解縛出來;別生氣,別生閒氣,比起身體,都是浮雲;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次救贖的機會;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也作為結束語吧。

送上看完書後的祝願:願大國昌盛,黎民安康,小家幸福,父母健在,自己能開心成長!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6月20日武漢會考第一場語文舉行考試,網傳作文題為《看見》,無獨有偶,武漢一八年級學生在前不久寫了一篇《看見》讀後感,武漢會考網轉載。

柴靜,火柴般安靜。人如其名,她的書,像火柴給予我些許光亮,又使我安靜,好好審視自己。405頁的記錄,我彷彿看見了我自己。

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從剛進入中央台的驕傲不羈,到第一次去地震現場,再到成為第一個進入非典病房的女記者,被那許多人支持,被那許多人喜愛。每看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沉默好久好久,如同埋在我心中很深很深的樁子突然被拔起,我伏在洞的邊沿,向裏探,探探我心裏到底承載了什麼。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次非典。柴靜跟蹤報道了整個非典的過程。

非典是一場可怖的災難,柴靜和她的同事卻對非典做着最近距離的報道。柴靜第一次進入非典病人房間的時候,緊張,卻又期待。對於真相的渴望,給了她勇氣。

“我的孩子才一歲。我的孩子才一歲。”那是一名護士在執行任務前反覆唸叨的話。她明白自己面對的危險,那個病牀上躺着的,隨時可能變成自己。這種時候,她在惦記自己的孩子。一場災難,映射的是真摯而美好的人性。他們在非典肆虐的時候,一起在旅館裏,看着美國脱口秀拍桌子大笑。人們還能笑的時候,是不容易被打敗的。

有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去世,她六歲的小女孩疊着幸運星,説,瓶子滿了,媽媽就回來了。可是我感覺得到,這個孩子,明明就知道自己的媽媽已經離開了,她想用最天真的方式堅強。災難面前,人人都脆弱,卻又比誰都堅強。

最震撼我的便是那五個字“非典結束了。”是啊,一場災難,結束了。一場壓抑已久的黑暗,終於破曉。我突然明白,在任何災難面前,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活着便是活着,活着,真好。

書中非典的可怖,人際關係人類感情的複雜無解,山西的壞境災害,家暴,北京奧運,華南虎,藥家鑫……這一切一切的濃縮,就像未來的人生軌跡。

我看見了未來的我將要承受的東西,看見了逼迫自己成長的艱難,也看見了破繭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後落入我眼簾的,是成功。因為一步一步堅持下去,亦不斷回首反省而得來的成功。這些“看見”,都使我的心安靜下來,這些對於我來説都是解渴的甘泉,飽腹的美餐,他們能使我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現實所承受的磨難。

這些文字並不華麗,但需要細細咀嚼,品味真正的涵義。亦如我們去“看見”,要用心看,看到深處。看見,看見自己,看見未來。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我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可是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閲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明白這本書,是在手機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先那隻可是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述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之後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可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向在訴説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我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我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閲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向在尋找着自我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可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我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鋭,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我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我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向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眾不偏頗。擺脱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我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脱“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説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我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堅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我毀滅在自我的意識,多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我看見。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發了條狀態:“遙想當初看白哥的《幸福了嗎》,每個章節都寫了短篇讀書筆記,感覺有點虧待了柴姑娘。”自然是開玩笑了,畢竟,這才是認認真真寫的第二本書的讀書筆記。這麼快就能看到這本書實屬幸運,我現在在英國留學,是有同學聖誕假期回國幫忙捎回來的。計劃分上、下兩篇來寫。剛剛看完二十章中的前十章。

前段時間也同媒體一起在關注幾大電影,大概記得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故事,有一天夜裏,劉震雲、馮小剛等吃完飯後走在倫敦(記不清地點了)的路上,劉震雲突然間停下來,説了句(大意):泉靈抓住了實質!於是,我翻找到了張泉靈的微博:“剛看了場「1942」的試映會,兩半小時,心在油裏煎着,大石頭底壓着,叫不出痛來。那幾個笑點像是油鍋裏再淋進幾滴熱水。直到片尾曲響起,一滴眼淚從我眼眶裏溢出。幾分鐘長的片尾字幕,沒有掌聲、沒有交談,一片靜默。散時,大家輕輕鼓掌道別,平日裏舌燦如花的影評人們也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很好。”為什麼引述這麼一段呢?因為,可能程度深淺不同,但不管是柴姑娘的的節目,還是柴姑娘的這書,給我的都是類似的感覺。

我曾經對初涉作家的朋友的日誌評論:“把深的東西通過很多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描寫出來,可能最終就是為了説一個道理,但通篇的文字都在與讀者建立共鳴,或曰‘談判’”。我愈感這兩個字用得妥:談判。不管讀白哥的書,還是讀柴姑娘的書,我認為,比較好的狀態,並不是一味地點頭稱讚,而是他(她)和你在談判,你也在和他(她)談判,這事兒這麼想妥不妥?這事兒這麼做妥不妥?而結果可能正如柴姑娘在書中所説:教科書不教這個。反過來想,教科書裝得下嗎?意思是,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在和書上的思考甚至隔空對話的談判中,你來我往。既是談判,自有妥協。妥協之中,自會思考。既有思考,自然收穫。

不太謙虛地説,上面的道理我懂。不過,該是對這本書期待值太高了,看第一節非常興奮,但慢慢地到第四章左右的時候,感覺興趣淡了,我停下了。粗略地感覺,第一章在用力上也挺猛地,到第二三章慢慢地沒有那麼“刺激”了,興趣下來了。不過,我對自己説,這是我的問題。於是,調整狀態,不再仰視,與柴姑娘平等地坐下來“談判”。通過前十章,能夠讀出柴姑娘的點滴進步,有個感覺,以前稚嫩的時候,大概柴姑娘也是有意為之,她講得多是稚嫩的話,多是從別人那裏吸取養分,而到了後來,她已經開始有能力講出比較深刻的道理了。

這本書並不是柴姑娘的個人傳記,但在故事羣裏,也有她的故事,粗略勾勒,或許也能有個模子,不過,我更關心對她有“強烈生命印象”的人、事,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着她。感覺我和柴姑娘有個相像的地方,我也對有些話有些場景的印象尤為深刻,不過,我的不如她多。我感覺她也是這樣的,有些話,有些場景,不會刻意去記憶或記錄,但,它們會自動保存,然後,活着,過着,它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蹦出來。當然,那些話,那些場景,在當時,必是有些觸動的,也就是柴姑娘所謂的“強烈生命印象”。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有很多。而我想,好像有點自誇的嫌疑,該是有心的人會自動保存得更多吧。那些話,那些場景,因為有些觸動,不過當時並沒有想太明白,所以就自動保存了,而在日後遇到類似狀態時,會回想起它們,再來咀嚼、回味,方知其中勁道,進而對己對人對事都有反思。而在某種程度上,自動保存的,是何,也決定着這個人。

第一章,用現在同在暢銷榜上的書名來概括的話,就是《誰的青春不迷茫》,即使有夢,咋走,也是問題,即使知道咋走,如何走好,也是問題;用柴姑娘記住的白哥的話就是“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如果説第一節末兩個小故事中的“我什麼也説不出口”和“我心裏抽動,一時問不出下一句來”讓這個初生牛犢“做回了人”,那第二章就標誌着這個有了人味兒的找到了些感覺的記者變得更職業了,或説,非典報道讓柴姑娘完成了成人禮,因為,她明白了“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也有了“慾望”。當然,成年,不代表青春結束了。

不知道後面十章裏是什麼樣的,前十章裏,只有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只講了一個故事,如果説第二章是成人禮,那麼第三章的故事則標誌着柴靜的風格初步形成了,包括過程,包括結尾。如果説整個第三章是“油鍋”,關於宣傳部負責人“雲”的玩笑就是其中一滴“熱水”。我一直認定柴靜是個不好玩兒的人,至今依然。不過,酷愛文字遊戲的我在第四章裏看到了她的一點兒好玩兒,至少是文字上的:從開頭引出自己被評價為“做不了對抗性採訪”到慢慢證明自己能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被評價為“一個姑娘家這麼厲害,誰敢娶”,不僅如此,還反過來從根本上否定這個説法,並提出“理論成果”:是對峙,不是對抗。理論和實踐高度統一了,第四章的最後來個“痛痛快快”。

第五章整體有點兒與社會對峙的意思,在面對“節目就墮落到了去拍網站新聞的最底下一行”以及題目太邊緣的“批評”時,逆勢而上。不過,雖然如今社會的很多人對同性戀等依然不能正視,但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慢慢接受,也可見新聞人們的努力。“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假如你自己的孩子就喜歡同性,怎麼辦?再追加句孟非在《非誠勿擾》節目中引述過的一句話(孩子問父母):你們是要我結婚,還是要我幸福?柴靜這章中的一句“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讓我最有共鳴。不知道的時候,無知是我們的擋箭牌,以至拿無知當資本;知道的時候,也或與無知無異。

第六章中一句“沒有完,完不了”,看上去,怎麼着都有些無奈的感覺,而無奈不代表放棄,成為了柴姑娘再一次出發的動力,第六章也就延續着第五章對邊緣的關注。柴姑娘也從這一章開始,很正式地很有力度地聊一些大的話題,比如制度,比如人性。文章最後的“徑直”不再是固執抑或執拗,而是堅定。這一章提到了李陽的家暴,當時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家暴也瘋狂,李陽也是人》,在當時,那麼多人理直氣壯地去指責李陽,我特別想請所有人先問下自己。讀這一章時,我想到了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見聞,我童年在農村成長,就不止一次看到過丈夫在大街上,在大庭廣眾之下連打帶踹自己的妻子,旁邊的人也會勸架,越勸丈夫打得越厲害。21世紀了,進步到了什麼程度呢?本章最後部分提到,柴姑娘曾專門去找過兩會中的一個男代表委員,他説:“如果男性對女性造成人身傷害,那就按現有的法條來判,為什麼要為了家庭暴力再去立法?”......

第七章,題目“山西,山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南京!南京!》,只不過標點符號不一樣。山西是柴姑娘的家鄉,但她説,“我不想再回山西了”。礦難、職業病、環境污染、土地塌陷夾雜着柴姑娘美麗的童年記憶,而這也就更像中國發展的濃縮寫照,只不過比平均水平嚴重些。“我不想再回山西了”,不是不愛了,是不想再給愛減分了,而父親與她不同,有對女兒的“分擔”,怕是也有對故土的實在不捨。所以,本章最開始海子的一句詩“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更像是對故土的質問:你呢?“山西,山西”,告急似的語氣讓她近乎絕望,絕望地是,我對山谷喊,山谷都還有迴音,但老頭兒面對市長的打賭有力地説明着:“先發展再治理”是做夢,但市長沒有接,既然沒有,就不是山谷而是遠古了,柴姑娘最後道出心聲,“我的家鄉”,如果還能回去,她當然想回去。

第八章太應景了,簡直就是在聲援《南方週末》。昨天我寫了一篇《“南先生風波”隨記》,裏面就曾引用過@石述思用來與同仁共勉的分享:“一個男人不成熟的標誌在於他甘願為某項事業悲壯地獻身,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在於他甘願為某項事業卑賤地活着。——塞林格《麥田裏的守望者》”。這一章的小故事都能很好地來駁倒其前半句話。陳丹青的一句“這是讓我最難過的——所有人都認了”聽起來很無奈,我打心眼兒裏同意丹青先生的判斷。有人勸柴姑娘們“不要往下做了吧,中國亂不起啊”,這句話聽起來其實特別有意思,除去柴姑娘用事實做的回答,我有幾個思考:1.樑文道先生曾説,有些老百姓太為政府着想了;2.這本是某些官員的思維:提意見=揭亂;3.動不動就引入“外敵”,生怕外敵不進來。那些反對的人們,不要裝不明白,為什麼《南方週末》能夠掀起微博的地震?究竟是什麼使得亂起來了?是《南方週末》嗎?不解決,才會大亂。本章,柴姑娘還不忘提了句王勇平,他説“是刺頭,但是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似乎有點點兒伸冤,這純屬我“捏造”。本章最後一句則成為“聲援《南方週末》”的點睛之筆:“我想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也才是一個公民社會的基礎,要達到,自然需要公民。

第九章我尤為喜歡。柴靜兩會觀察,到了第四年,她“才開始想最簡單的問題:代表是誰?代表誰?兩會要幹嘛?”可以聯想到兩句極為經典的話:1.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2.走得太遠,不要忘了當初是為什麼而出發。我大概唯一一次給柴姑娘的博客裏留言是説了這樣一段話:“柴姑娘,你好!近來我反思自己,發現,有時候很喜歡用些色彩過濃的詞彙,用的時候確有快感,但是,感覺戾氣有些重,你也多次用‘一劍封喉’形容新聞報道的某個狀態,你是否感覺話語間該少些這類詞彙,更深説些,人該再心平氣和些。不知你有何評論?”在讀這一章時,也愈加感到,柴姑娘很多詞語都可看出她借住詞語的情緒發泄,我是這樣理解的,比如特定情境中的“...多牛啊”,我只能找出本章中這樣一句來安慰自己:“人性是這樣,光靠自己靠不住”。再有個感觸頗深的也是極為應景的,柴姑娘的現場導演評價她:“其實你什麼特別之處也沒有,你就是平常説話。”也讓我想起在大學期間聽過的演講,大學生們每個人都討厭官話套話,幾乎每個人一到正式場合就説着套話,尤為令我感觸的還是那次,班級在介紹班級志願服務活動時,居然好幾個班在活動介紹中都介紹“冒雨”組織、參加,這就屬於,沒有雨,製造雨,才能上!説它應景,是因為習的第一次講話,如“春風拂面”般,其實,只是迴歸正常。

第十章探討真實。突然覺得,我居然把“真實”也想簡單了,連“真實”都那麼不“真實”。有個領導告訴柴姑娘:“記者提供的是事實,不是情緒”。可是,情緒本身也是種事實啊!也不要忘了,情緒激動狀態下,有些話更是深藏心底的心裏話,雖然偏激,雖然可能受到環境影響,但那同樣真實,不是隻有冷靜狀態下才是真實。於是,我只好自己總結:要完整,要準確。再有個柴姑娘的思考就是關於預判。與經濟學中“假設人性是自私的”不一樣,如果記者也擅長假設,謂之預判,那麼剩下的就僅是求證了,不過,記者其實也要假設,假設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些信息,而沒有道德判斷。還有段非常經典的話:“做調查記者最容易戴上‘正義’、‘良知’、‘為民請命’的帽子,這裏面有虛榮心,也有真誠,但確是記者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現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風雨時也許無可蔽頭。”在需要的時候,戴上,畢竟,本就是無形的。

把另一句經典置於此,作為讀書筆記上篇的結束語:“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這句話來自柴姑娘的同事,也是通過“新聞眼”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裏,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來自柴靜的日記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閒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穫了更多的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眾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

一個鐘情於圍巾,外表似鄰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聲音中透露着堅持與不可退讓的央視主持人。柴靜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良知與正義,剝絲去繭,退去一層層偽飾的泡沫,向觀眾呈現事實真相。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説,“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敍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鋭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讀此書,就好像看見一個女子的成長過程,從無知無畏的年少輕狂,到理解了解後的從容淡定;從初出茅廬的鋒芒畢露到而立歲月的內斂恬靜;從自以為是、過於用力的自我到冷靜自省、客觀自然的大我,沒有華麗和自我標榜,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娓娓道來,只是不帶偏見的表述,卻自有動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豐富,如此深刻。

書上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看見》這本書早有聽説,但一直沒有看,只知道是一名叫做柴靜的央視記者所寫。直到有一天,刷微博時看到她多年前關於同性戀主題的一個採訪,被她提問的深度所震驚,由此對她以及她的工作經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便將《看見》這本書買了下來。

《看見》是以她的一個個採訪和報道經歷組成,中間插有她的一些感悟。這本書觸動人的不只是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故事,還有直達靈魂的拷問、發人深省的分析。而且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也並不是故事,而是故事裏許多必然的無奈和背後的緣由。

柴靜是一名記者,她的工作就是為公眾報道事件。我們都看過電視報道,知道大多數是什麼樣的,可是柴靜不一樣。她不甘於只將表面事件表達出來,而是非要追根究底,將整個事件全盤挖出來,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本書裏收錄的有非典、奧運、地震、環境污染、徵地衝突這種“大事”,也有同性戀、留守兒童、虐待動物這種“小事”。但不論大事小事,她總是從細節出發,讓人看到最真實的情況,而不是大而空地給出結論。我想這也是她受觀眾喜愛的一個原因,誰都不喜歡矇昧,而她擦亮真相,放大到鏡頭前

她強調新聞報道不應該給出個人評判,只需講出事實,觀眾自有判斷。但柴靜是個感性的人,她前期控制不住自己對某一方的傾向性,另一方面,她也是個理性的人,這體現在她努力不失偏頗,給予每一方表達的機會,而且提問邏輯清晰,環環相扣,深挖問題本源。

《看見》使我思考了許多,亦學到了許多。比如:新聞應全方位報道,減少評判,避免誤導觀眾;少用道德的角度看待問題,遵循邏輯,理智考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非淡泊無以寧靜,非寧靜無以淡泊--柴靜總是這樣的。她總是潛伏在漫長的沉寂當中,先是慢慢的積蓄力量,去爆發一場重大啟迪的文化盛宴。而《看見》就是這樣,帶給我們一場無聲的文化革命。但巾幗不讓鬚眉説的就是她吧。這個清瘦堅韌的女子,內心似乎有着一片波瀾不驚的深海,鐵馬驚河,可以爆發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就是中國脊樑吧。

不同於周樹人文化革命,周樹人向來是直麪人生的犀利,文字像金槍一樣直擊對方的心臟。而柴靜像水一樣,淡到極致變成了濃烈。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某種特質,帶給我極大的精神鼓勵。她是自信、堅毅、骨子淡然到極致,説的少,做的多,用行動去證明自己。20多歲柴靜不斷為自己去爭取機會,以一封信投到電台支持人那裏去,成功地為自己爭取到電台 《夜色温柔》,在看見的同時,讓故人再次聽見。信中有一句話格外的深遠:尚能也曾有夢,可替我圓夢。因為柴靜,我常常在想,是什麼讓她這麼堅定而自信,去勇敢而不懦弱去説出這樣的話來。也許,應該是時候打破思想禁錮了。因為柴靜,讓我懂得去嘗試和珍惜時間。鼓勵着我為夢想插上翅膀,去完成自己想要乾的事情。

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睛。在我們這個血氣方剛、用墨筆指點江山的年華,柴靜的文字像一速温暖的光,照進我們的世界。低沉有力,偏正而不偏激,以客觀事實視野講述。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人總要擺脱愚昧去活着。20--年的一場非典,像惡魔一樣使一座城市都在寂寞空虛地狂叫着,不知染白了多少家庭的頭髮,跨累多少人的雙肩,當時人與人信任的距離不斷地拉大。世界末日沒有來,人們就倒下了。而這時的柴靜是英勇、無所畏懼的,她深入非典感染人羣,連同事都感到害怕,做真實的新聞人為了取得一線的資料,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工作。儘管這樣的她去任勞任怨,在當時節目播出去後還是有很多人去不理解她,認為她是製造恐慌,博得人們的眼球。人類與非典最大艱難的一場遭遇戰在這裏發生。人與病毒之間抗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一場非典被卷列去。但 她始終堅持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與正義,揭露一個欲蓋寧彰的謊言。

柴靜給我展示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社會最底層小人物,這些人物渺小而卑微,脆弱而真實。帶給我很多思考和感悟,感謝有柴靜,遇到看見。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一個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閲讀量以及詞彙量成正比的。”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這句話,不必考究這句話出自誰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覽羣書總是好的。牢記這一點,所以週末空閒的時候就會帶孩子去克拉瑪依書城閲讀。在一樓收費處的櫃枱後,是“推薦書目”,第一次看見了《看見》擺在最顯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對柴靜的印象:非常喜愛的一個新聞人,很喜歡她作為記者時央視播放的《新聞調查》。柴靜,個人覺得不漂亮,但卻很美麗。這又使我想起國中時代語文老師的話:“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因為孩子年齡小,我收看《新聞調查》並不按時、準時,只是偶爾打開電視時喜歡鎖定央視“新聞頻道”。柴靜那清秀的臉龐,以及犀利的語言總是令我對她深深地敬佩。

《看見》作為暢銷書擺放了很久,決心購買吧。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是柴靜的簡介,寥寥幾句寫完了她的工作簡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會在簡介一欄寫滿各類獲獎信息或頭銜。

看完柴靜的《看見》,感覺她是用心在寫書,就像是對讀者講述一件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並且講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讀來讓人有特別真實的感覺。但心裏卻有一種説不清的滋味,這本書看得很沉重,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在閲讀的時候,心情總是格外的沉重,時而皺眉,時而落淚,時而震驚,時而無奈。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一個記者在十年以來的採訪,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讀它時,讓我猶如身在其中,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樣不斷的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彷彿跟隨着柴靜一起走進了一件件毫無頭緒的事件,對話,思考,對話,思考,周而往復。抽絲剝繭之後真正獲得的黑與白交織的真相,往往引得一聲聲歎息。柴靜透過文字造就的一個個畫面,讓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讓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來對話。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看見》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初次聽説藥家鑫,心中想法:“怎麼會這麼殘忍地殺害同學呢?”讀了《看見》後,當知道藥家鑫的同學是怎樣歧視他,甚至將小便尿到他的牀上時,對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這也使我記起:很小的時候,不管看到什麼電視,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這個人是好人嗎?其實長大了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人們都是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罷了。正如《看見》第178頁描述一樣:“新聞調查”的同事小莊有句話,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看見》中藥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記: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為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來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為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柴靜用柔軟的刀子刻削別人的同時,她同樣毫不留情地對自己下手,不斷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給自己,然後亮給讀者。偌大的世界,繁雜到哲學,便只剩下兩樣,一樣是現象,一樣是本質。柴靜看到了什麼?她看到了一如我們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尋蹤覓跡,試圖把一切異樣的現象努力變成真相。不管變成變不成,她都真誠地幫我們揭開了新娘的帽頭紅,讓我們看到了新娘或俊或醜或真或假的模樣。

《看見》向我們展示的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能看得見的。去年暑假讀的這本書,讀罷內心有種説不出的力量還是信心的東西。時隔幾月後再來寫感想,它仍然使我對自身、對世人、對世界有種渴望,讓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書裏的話: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看見》作者柴靜,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美女記者,特別是有一張照片,是她剛進中央電視台工作時拍得,剪了一個比齊肩短的髮型,一雙會説話的眼睛,較小的瓜子臉型,甜甜的微笑,一下子吸引了我,對她產生了好感。

1976年1月1日出生於盛產煤老闆的山西臨汾,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在湖南廣播電視台主持過《新青年》節目。20--年到央視工作,擔任過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主持人,做過十年《新聞調查》記者,20--年起擔任《看見》主持人。20--年從央視離職,20--年推出空氣污染深度調查的《穹頂之下》。

20--年出版了帶有自傳性的作品《看見》,這本書也可以看作是柴靜個人成長的自白書。經陳虻介紹,進入央視,沒有學過新聞的新人,經過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成長成為央視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

它也是中國社會十年發展的一個備忘錄。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霧霾、華南虎照事件等等,在這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靜的身影。

這本書,也是柴靜對自己的一個小總結,是她個人的一個思考。她在經歷事件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反躬自省,不停的反思和追問,這也是柴靜之所以能成為柴靜的一個重要原因。

《看見》中的所有事件,沒有刻意選擇影響國家、世界的重大事件,也沒有選擇改為寫歷史的重大人物,而是更多地在寫那些曾經帶給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給予她方向的人與事,那些真正觸碰過她心靈深處的人與事。

對於我來説,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在於,讓我看到更多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們人一出生,就決定了我們的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我們看起來很自由,卻像盧梭所説的,人生而自由,卻無住不在枷鎖之中。就是生活在一座圍城中,我們被牢牢的鎖定在一個叫肉身的東西上,我們的目光所到之處,就是我們監獄的圍牆。

把自己形容為井底之蛙一點都不為過,其實我們能看見的東西很少,我們對世界的瞭解可能不會超過一個拇指長度。而柴靜的《看見》恰恰讓我看見了,許多以前我沒有看見的,也沒有認真思考的現象和事件。還有一些如非典、華南虎照,當時就存在許許多多的問號,但苦於一個小老百姓,那能知道這麼多的事實真相,所以在心中一直存留着一連串的逗號。通過她在新聞第一線的真實記錄,可以更真切的瞭解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就在我們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人和事,知道它們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這樣發生,解決了我多年的迷團,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所以對柴靜報於感謝的感歎號。

而發生的這些人和事,各色各樣的人,無論是英雄、罪犯、販毒等,作為這個社會發展的一員,某種意義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無論是汶川地震、徵地拆遷、家庭暴力,還是盧安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看到了一個個人的內心世界,在他們身上,也可以看到我們自己,在認識人,瞭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這過程中認識自己。

為什麼喜歡這本書?也恰恰在於真實。我們的媒體宣傳、評價制度、或者歷史教科書,習慣於非黑即白,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上沒有百分百的好人和壞人。人是一個複雜的動物,人性中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壞的成分,如果一定要説好人、壞人,只能説此時此該,他是好人的成分多還是壞人的成分多,這一刻是好人,下一時可能就是壞人。

哪怕是看起來是低賤的人,還是罪犯分子,《看見》給了我一個機會。不管好的,壞的,她都寫給我們看了。她觀察的實質就是,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而已。她沒有強加評論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她給我們看,讓我們知道真相後,自己評論。比如虐貓事件中一系列的人,她們要的並不是同情,只要求得到公正,這個公正就是以她的本來面目去呈現她。

歸根結底,柴靜在追求真實,她要明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她還要建立真實——真實的從容的自我,不為了煽情而煽情。真相常流失在涕淚交加中,也不為了剋制而剋制。她要將人還原為人,而不是一個概念或某種符號,以最謙卑的心態去了解、理解,去掉裝飾,關注細節,看見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那個看不見的紐帶。

《看見》對於我最大的改變,可能在於,我去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態度和方式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轉變。每個人都帶有偏見和傲慢,總是孤立的以自己為圓點,來看待周邊的人。我們也充滿了無知和狹隘,以為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那樣,應該就是我認為的那樣。總以”我“出發,去隨意評斷他人。

妓女、同性戀、踩貓女,如果在以前,我會用憤怒、鄙夷、不恥、震驚來表達,雖然現在我也不支持,但至少我理解,理解他的不得以,理解他的難處,或者是他的苦衷,甚至於尊重他的選擇。

我選擇腦力工作,她選擇用身體賺錢,都是一份工作;我異性,他同性,不同性取向;她選擇踩死貓,我選擇用網絡語言憤怒地踩死她,當初她做出這樣的行為以後,就已經是錯了,既然他都錯了,為什麼我還要跟着她一起錯呢。所以我跟她的本質是一樣一樣一樣的,沒有誰比誰在道德上一定就高尚多少。

我們一直以一個道德的標準來要求或衡量一個人,一件事,道德天然有攻擊性。

我記得有記者採訪一位香港演員,他是GAY,問他為什麼選擇同志關係,他回答説:原來他吃咖喱飯,後來吃了牛肉飯,發現牛肉飯也很好吃,於是他就吃牛肉飯了。他的理由我不見得認同。但我們要理解或原諒一個人,一定要把他還原到最初的狀態。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深刻體會,我小孩子上幼兒園期間,在家裏經常要給我們上課,拿出小板凳,要我們規規矩矩地坐好,腳要併攏,手要放平,她自己站在沙發上,出題目讓我們回答,回答問題還要舉手,舉手還要求標準,答對答錯還要點評,答對能得一張小紅花。一遍又一遍,給她弄得煩惱,一點脾氣沒有。有一次,幼兒園家長開放日,體驗學校生活,發現老師就是這麼教學生的,在學校裏她做學生,回到家,她也要體驗一下當老師的感覺。瞭解了,再發現她這樣做,心態都不一樣,反而會認為她的可愛之處、聰明能幹呢。

《看見》中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郝勁鬆,他在學生時代,一次坐北京地鐵,上了一趟廁所,收費5角,他認為不合理,把北京地鐵告上了法院。

幾年前,他坐火車,買了一瓶1.5元的礦泉水,順便要發票,列車員很奇怪,以為來了一個外星人,笑了起來:“火車上從來沒有發票的”,郝勁鬆不信邪,於是把鐵道部告上了法院。

為何要為5角錢、1.5元錢這麼斤斤計較,甚至很多時候,地上掉着一元錢,我們都不肯彎腰去撿。郝勁鬆的一句話做出了回答:“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温水煮青蛙的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税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拆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或許就會落在你的身上!”

郝勁鬆的那句話:“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只是一張紙!”這名話給了我巨大的力量,我就掏出手機,打了杭州市長熱線,投訴了杭州市政府。投訴它,G20之前可以很方便的行走和購買商品,為什麼G20,把市民中心的主樓與裙樓之間的通道攔住,底下一層的便利店也不允許外人進入購買,為什麼G20過去了,它還不撤走,給有需求的我們造成許多方面的不便利。我非常不理解,它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説憑什麼就這樣做?為了安全還是不自信?為什麼不能學學台北市大樓,沒有圍牆,不設警衞,普通老百姓甚至於遊客都能隨意進入參觀。給我造成了不方便,我很困惑,也不理解,表達自己的憤怒。

從《看見》中也看見了,世界比我們每一個個體看到的都要更豐富,社會也比我們個體看到得更立體,人的內心也比我們個人體會的更復雜。我們不能簡單的非彼即彼,非對即錯的二元思維來看待人和事。

再如最近鬧得地球人都知道的王寶強和馬蓉事件,換成以前一定是指責馬蓉,死不要臉,網絡上也是一邊倒地批判馬蓉。但現在會想一想,我怎麼知道夫妻兩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對誰錯?我只是聽到了一些相關信息而已,這些信息是否有目的性?是否有各自的利益點在?不知道。

娛樂圈是一個相對複雜的環境,它的複雜不在於,圈內的人跟我們有什麼不同,他們走出那個光環、走下那個戲壇,跟我們普通老百姓是一樣的。它的複雜性在於娛樂界有一句話,好名聲比壞名聲好,但沒有名聲絕對不行。好名聲是可遇而不得求的,所以在娛樂新聞中看到的,很多臭事、噁心事,是誰發佈的,恰恰是自己人,自己的經紀人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因為信息太多,我們普通大眾,已經不記得這個人是好名還是壞名而出名的,只知道這個傢伙很出名。這就達到了相關人員的目的了。

一件事情發生了,真相就已經是不可獲知的。就如日本導演黑澤民的電影《羅生門》,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立場,而使真相變得撲朔迷離。所以真相永遠不可能抵達,只能被無限接近。我們無法去看清全部,但我們卻不能忘記這樣一種世界觀,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上個學期讀過六七本書,最有體會一本書是柴靜的《看見》,但是這本書我還沒有完全看完,不過已經讀到了第十五章(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了。

柴靜是一位主持人,但是她的主持生涯和別人大不相同。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沒有刻意的去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

她在第一章裏説:“別當了主持人就是不是人了。”我們可以在電視中看到有很多節目是從演播廳由主持人口述説出的,有的表述能力強的主持人還好,能夠讓聽眾看節目的時候如同身臨其境,但是,如果表述能力不是那麼強的主持人,就不能讓聽眾看到節目的時候如同身處現場一樣了。就像播一個地震的新聞,在這本書中第一章裏説到的新疆大地震一樣,書中講到,在20--年2月的時候,新疆大地震的時候,柴靜就去到受災現場,她在受災現場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這會兒是在演播室,災難對我來,只是一個需要完成的新聞,我只關心我播報賑災的數字而不是流利。”

所以我覺得新聞是需要我們去用我們的皮膚感覺新聞,而不是隻單純的用嘴説出來,而且我們做出來的節目要有人味。這個時候的柴靜還在“時空連線”欄目做,讀後感.但是在這之後,她就調去了“新聞調查”,走之前,樑健增主任送給她一本書並寫了一句話:“在連線中起步,在調查中發展。”這句話也啟示着我,要在實踐中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可以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為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鋭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説,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__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説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説:“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説,“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柴靜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閲讀《看見》是在三天內斷斷續續完成的,期間鼻酸含淚無數次,有兩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來。一次是開始閲讀的那個晚上,久未讀書的我被真實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內心,看到第二章節講述非典時生命的脆弱,一個沒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紅腫。而當我以為我不會再如此動情的時候,就看到了臨近書末的藥家鑫事件。

非典時期發生在我的國小,具體情形已經記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種種駭人之處、學校每日查好幾次的體温和教室裏濃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靜書中描寫的場景與我記憶中能重疊並不多,幾個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蹟”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觸動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驚覺我離這想要接近的真實社會原來這樣遠。

在美國讀大二,我所學習的專業便是大眾傳媒。堅持在國外學習這個專業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夠刨除在報紙新聞這些傳播媒介中經過表述人和撰稿記者主觀修飾的觀點,身體力行地探尋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兩年的大學生活,我平時用功學習,閒暇時候出去旅行,上網追星聽歌,寫一些文藝矯情的隨筆,熱愛寫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時間,可成文數量卻遠遠低於那些用課本遮擋寫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飯時在餐廳還會放中央新聞頻道的節目,我和朋友喜歡一邊吃飯一邊對新聞中的事情高談闊論,言語之間充滿着年少的無畏與自大,卻不曾讓自己離開時政離開這社會真實發生的事。現下終於明白為何要把大學叫做“象牙塔”,雖然在美國學習壓力大,但大環境是安逸的,這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惰性,或者説是一種不敢面對殘酷現實的勇氣。

帶着這種自我反省和心理準備,接下來的閲讀就沒有再一次感情失控,當然,除了藥家鑫事件。

那是20xx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為我那時高三。重壓之下的學生連喘息機會沒有,閲讀寫作和關注新聞成為奢侈,只能從每日的餐間新聞和父母的電話言語之間簡單瞭解了這個事情,一次週末放假後回校,語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藥家鑫的評論。

我剛從家裏回來,從滿網絡對藥家鑫的譴責中拔出腦袋,咬着筆桿強迫自己寫得比其他同學要獨特要犀利,我認為那才是時評。我還專門趴着櫥子翻出了寫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難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對張妙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個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麼,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賤,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絕。”、“前有馬加爵,後有藥家鑫,案件不同,性質同樣惡劣。這是教育的一種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慚的批判,一句一鏗鏘地把事情簡單分成黑與白,對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隨大流一起扔着石頭。老師沒有對我的文字做出評價,我要了幾個班上學習好的同學的文章來看,無一例外地對藥家鑫表現出憤懣,把張妙的部分寫得抒情可憐。畢業之後事件又反覆鬧了幾次,藥家鑫執行死刑,藥家鑫父親含淚的微博,某教授對此事的咄咄逼人,張妙家人回頭索要賠償金額……於是漸漸開始反覆想那些我始終困惑的問題,為什麼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會殺人、為什麼會下此狠手、殺人魔為什麼會自首?

答案本身體現在一個完整的事件中,並不能籠統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緊跟社會輿論導向的,並沒有精力甚至沒有機會了解到所有當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聽不得的。

所以又要説到記者這個職業,和傳媒這個工作性質了。

當柴靜剛進入中央電視台的時候,受到一系列打擊,她的採訪方式不被認可和接納,20歲出頭的年輕人總是執拗了一些,帶她進來的陳虻扔給她一句話:

“你問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期待答案麼?你要不期待,你就別問了。”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手邊已經沒有《看見》,這句話我卻是一字不差地記得清楚,好像瞬間被一盆冷水澆得徹底,這話實在説得太狠。

國中的時候開始在學校電視台做記者和主持,八年級採訪了國中部的校長。那期節目設計得很用心,向全校範圍徵集大家感興趣的問題話題,然後經過我整理修改出來,交到校長手上。結果被校長拿去一修改,幾乎否定了我們一半的提問,換上的譬如學校的教育理念這些大面兒上的話題,跟我們平時的生活幾乎沒有關係。

於是那期節目宣傳得沸沸揚揚,最後卻做得令人興致寡淡。

還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學校大型運動會上的採訪。當時我和幾個電視台的同學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學校分給我們的小屋裏,等着各個項目的決賽第一名和破各種記錄的同學名單,然後拽着攝像就衝出去。現在回想起來,幾乎對每個人的提問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點兒也不期待答案。

對着陳虻那句話,想想覺得挺難過的。

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網宣佈推出包括中文在內的BBC新聞學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種新語言網頁,裏面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價值觀、報道原則,以及專業操守等,是一流媒體為行業人才制定的規則。這不僅屬於BBC。

全世界的新聞人都有克朗凱特口中的“獨立的迫切性”,於是點進去仔細看了看。裏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創報道》。其實每一篇報道都是記者的原創,但是我還是一直在想原創中要夾帶多少來自記者的主觀思想。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所瞭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對事件產生偏激情緒。“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聞報道的標準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難。記者是以人出發去探求事件最真實的一面,所以就很難保證不會被當事人左右態度。柴靜説看到貴溪翻墜水塘的校車中倖存的5歲的貝貝眼神中的創傷和委屈,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想要認清現實,只能老老實實,從憤慨出發,向事實走去。

無論如何,應當把對事件判斷的權利移交給大眾,所以報道的時候,記者和所屬媒體應該對報道的準確性負責。

因為追星,所以看過太多報紙和媒體為了噱頭而做的不實報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標題黨,如果明星追究則告上法庭或者媒體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選擇置之不理,也更加惡化了這一現象。有時候大眾就成為被媒體愚弄的對象,同樣一個事情兜兜轉轉卻發現不過是遊戲一場,這種感覺讓人惱怒。很多人不把娛樂新聞當做新聞看,可是既然叫做“新聞”,就是屬於這個行業的,一些小事能夠折射更多現狀。

新聞本應該是件挺嚴肅的事兒。

魯迅先生曾經説:“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看見》讓我對CCTV改變了很多固有的成見,做新聞的人骨子裏都有那麼些執拗,作為觀眾我們看不到他們幕後的掙扎和探索。

關注無數人真實的生活,用我們富有感情和敏鋭的眼睛去捕捉、發現,將完整事件鋪陳在大眾面前,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也許,這就是媒體最大程度上,能夠做到的最好的。

謝謝《看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7rpvm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