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寫作指導 >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範文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範文

財務分析的本質是蒐集與決策有關的各種財務信息,並加以分析和解釋的一種技術,那麼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報告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範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範文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範文一

本報告將結合《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第一季度報告》,以盈利能力、資產負債表科目、現金流量為主線分析江蘇恆瑞醫藥(以下簡稱恆瑞)20xx年第一季度的財務狀況。資本盈利能力,即企業運用資本(所有者權益)獲得收益的能力。

恆瑞近六年的每股收益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恆瑞的每股收益波動較大,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最低,僅為0.1700元,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最高,高達0.411元。我們再將其與108家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以下簡稱"行業平均每股收益")對比:

從圖可見,行業平均每股收益較為穩定,而恆瑞的每股收益則波動幅度較大。但是不管怎麼波動,恆瑞的每股收益遠高於行業平均值。

由於每股收益受到每股淨資產的影響,不能單獨體現資本的實際收益情況,我們再來看恆瑞的淨資產收益率及其與行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的對比情況:

從圖可見,與每股收益一樣,恆瑞的淨資產收益率經歷了20xx年的高峯階段,20xx年-20xx年則趨於穩定。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恆瑞淨資產收益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8%,而行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70%。

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20xx年-20xx年,恆瑞的淨資產收益率穩定地維持在行業平均水平的1.8倍左右。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的自有資本盈利能力較強,屬於行業中的佼佼者。資產盈利能力,即企業利用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我們通過資產淨利率來分析恆瑞的資產盈利能力:

備註:在進行該項分析時,我們從108家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中選擇了20xx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18家公司(以下簡稱"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包含恆瑞,其中科倫藥業由於數據不全未被包含在內。),這18家公司20xx年一季度營業收入之和佔到了所有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同期營業收入的約56%。

從圖可見,與自有資本盈利能力的變化過程一樣,恆瑞的綜合資本盈利能力也經歷了20xx年的高峯時期,從20xx年開始則趨於穩定。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恆瑞的資產淨利率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0%,而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平均資產淨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63%。

我們在將恆瑞的資產淨利率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進行比較時發現,只有浙江醫藥的資產淨利率與恆瑞具有可比性,因此在選擇比較對象時,我們只考慮了以下兩者:

1、浙江醫藥;

2、18家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淨利率(計算時考慮了營業收入金額大小的影響)。

從圖可知,恆瑞的資產淨利率遠高於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淨利率,20xx年-20xx年期間,均達到了後者的2.5倍以上。除了20xx第一季度的時候略低於浙江醫藥,恆瑞的資產淨利率遠遠領先於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的資產盈利能力較強,屬於同行業中的佼佼者。銷售盈利能力,既包括企業利用銷售收入獲利的能力,也包括企業獲得銷售收入的能力,因此,本節我們將從銷售淨利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兩個指標來分析恆瑞的銷售盈利能力。

恆瑞的銷售淨利率以及與行業平均銷售淨利率的比較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近四年來恆瑞的銷售淨利率保持穩中有升。值得注意的是,恆瑞20xx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淨利率比20xx年同期高出7.21%,可是從"§1.1自由資本盈利能力"和"§1.2綜合資本盈利能力"中可知,恆瑞20xx年第一季度的淨資產收益率、資產淨利率分別比20xx年同期低5.88%、0.90%,是什麼因素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從銷售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資產淨利率三者的計算公式中我們可以推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20xx年第一季度淨資產、總資產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長比例超過了淨利潤。也就是説,在銷售淨利率提升的同時,資本和資產的盈利能力下降了。

與行業平均水平比較,恆瑞的銷售淨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較多,而且差距越拉越大。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還只是高出行業平均水平不到20%,到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已經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約87%。

我們再來看恆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及其與行業平均值、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值的比較情況:

從圖可見,恆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有所下滑,在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還遙遙領先於行業平均值及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值,20xx年第一季度,三者差距明顯縮小,而到了20xx年,恆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已經是三者中最低。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雖然銷售淨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較多,但是營業收入增長率已經開始落後,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我們先來看恆瑞的營業毛利率及其與行業平均值的比較:

從圖可見,恆瑞的營業毛利率較高,約為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也就是説,恆瑞的營業成本率很低,營業成本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約1/3。這種結果應該有兩種可能:

1、恆瑞的產品結構使然;

2、恆瑞的生產管理效率高、採購成本控制效果好;

3、以上二者綜合作用的結果。在"§1.4.1營業成本"的分析中,我們注意到,恆瑞20xx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約為行業平均水平的187.22%,而同期銷售淨利率僅達到行業平均銷售淨利率的186.80%。從表面上看,這兩個數據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由於管理費用中絕大部分都是與營業收入不成比例的固定費用,而恆瑞20xx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在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7,且佔到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2.13%,如果考慮規模效益,銷售淨利率應該比銷售毛利率高才對。恆瑞的三類期間費用中,財務費用為負值,管理費用金額也與去年同期持平,因此,問題應該處在佔期間費用總額75.89%的銷售費用身上。我們接下來對恆瑞的期間費用進行分析。

恆瑞近四年的銷售費用率及其與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的比較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恆瑞的銷售費用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太多,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其銷售費用率達到了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的265.25%,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從銷售毛利率和銷售淨利率的對比中我們看不到規模經營的優勢了。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的營業成本優勢非常明顯,使得銷售淨利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是由於銷售費用率過高,規模經營的優勢未能體現出來。

我們通過資產負債率來分析恆瑞的資產負債結構,恆瑞近四年的資產負債率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恆瑞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我們將它與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以下簡稱"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恆瑞的資產負債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與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相比,恆瑞的舉債經營程度低,債權人風險小。那麼,恆瑞是否因為資產負債率低、財務槓桿發揮的作用不如醫藥製造業其他上市公司大,從而對股東投資報酬產生影響呢?從"§1.1資本盈利能力"的分析中,我們知道恆瑞的淨資產收益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以比行業平均水平低得多的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比行業平均水平高的淨資產收益率。

事實上,恆瑞的舉債經營效率從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三者的變動情況也可見一斑,本報告其內,恆瑞在負債增加3.09%的情況下,總資產增加了7.48%,股東權益增加了7.88%,如下表所示: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項目本報告期末上年度期末本報告期末比上年度期末增減(%)總資產4,187,183,318.233,895,635,295.027.48%股東權益(不含少數股東權益)3,654,186,948.543,387,376,059.557.88%負債總額433,796,850.41420,801,862.473.09%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的舉債經營程度低,財務風險小。

本報告期末,恆瑞貨幣資金期末餘額9.52億元,而負債合計數僅為4.34億元,即便所有負債全部予以支付,也能剩餘5.18億元,況且還有6.37億元的應收票據。可以説,恆瑞的資金很充裕,貨幣資金的可支配度很高。在進行該項分析的時候,我們首先注意到恆瑞的應收票據金額很大,達到6.37億元。而且應收票據科目本期增加了1.66億元,即便不考慮本報告期內到期的應收票據所帶來的影響,本期實現的營業收入中也至少有12%是通過票據的形式收款的。鑑於這一情況,我們推測恆瑞營業收入的實現可能對代理商的依賴不小。

而且我們還注意到恆瑞沒有預收賬款,這有可能是寬鬆的銷售政策所導致,也有可能是嚴謹的財務流程所導致,但是結合"§1.4成本費用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從總額上看,恆瑞的應收賬款金額很大,達到11.83億元,相當於五個季度的淨利潤。我們再用應收賬款週轉率指標對應收賬款管理效率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恆瑞的應收賬款週轉率逐年下降,應收賬款回收週期越來越長,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差距也越拉越大。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有必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着力於減少壞賬損失和收賬費用,以免問題越積累越多。我們用存貨週轉率來揭示存貨管理效率,恆瑞的存貨週轉率及其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比較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圖可見,20xx年以來,恆瑞的存貨管理效率穩步提高,存貨佔用水平降低,存貨轉變為現金或者應收賬款的速度加快。

但是,與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比,恆瑞的存貨管理效率明顯偏低。不過兩者的差距正在逐年減小中,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18家同等及以上規模醫藥製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存貨週轉率比恆瑞高出40.07%,20xx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這一比例為33.74%,到20xx年第一季度,則下降為26.68%。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恆瑞的存貨管理效率與同行業一些企業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在逐步改善中。恆瑞本報告期末的應付職工薪酬僅為34.79萬元,因此我們推斷,恆瑞的工資發放採取了預發的辦法,

本報告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為負值,為此,我們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三個領域產生的現金流量展開一一分析: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比上年同期減少62.31%,《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第一季度報告》"§3重要事項-§3.1公司主要會計報表科目、財務指標大幅度變動的情況及原因-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項目變動情況的説明"中指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比上年同期減少62.31%是因為報告期銀行承兑匯票結算量增加,實際上,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99.69%,而上年同期的這一比例僅為96.2%,而且在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8.75%的情況下,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06%,因此,我們認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並非受到收款方式的影響。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結構情況如下表所示: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項目本期金額上期金額本期流入比例上期流入比例本期流出比例上期流出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115,738,778.47906,673,058.1799.46%95.97%收到的税費返還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6,064,391.5938,025,908.000.54%4.03%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1,121,803,170.06944,698,966.17100.00%100.00%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231,347,670.65119,901,638.3021.96%15.70%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93,293,015.8468,636,547.968.85%8.98%支付的各項税費152,585,877.00146,407,317.7014.48%19.1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576,447,852.10428,972,788.6154.71%56.15%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1,053,674,415.59763,918,292.5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68,128,754.47180,780,673.60100.00%100.00%從上表可見,在經營活動流入流出的結構比例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一項的比例變化較大,上期僅為15.7%,而本期達到21.96%。由於結構比例只是一個相對比例,為了説明問題,我們再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利潤表中營業成本進行對照,上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佔營業成本的84.42%,而本期的這比例為119.4%,因此我們認為"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大幅度提高是導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比上年同期減少62.31%的重要原因。本期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比上年同期多出6181.52萬元,同時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也比上年同期多出9844.41萬元,從而使得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比上年同期少3662.89萬元

本期籌資活動沒有產生現金流量。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為負值主要是兩個原因:

1、"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大幅度提高;

2、投資活動投入增加。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我們得知恆瑞的資本盈利能力、資產盈利能力均較強,屬於行業中的佼佼者。但是銷售盈利能力方面,雖然其銷售淨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較多,但是營業收入增長率已經開始落後,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成本費用方面,恆瑞的營業成本優勢非常明顯,使得銷售淨利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許多。但是由於銷售費用率過高,未能體現出規模經營的優勢。

資產負債方面,恆瑞的舉債經營程度低,財務風險小。恆瑞的應收賬款及存活管理效率不高。有必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着力於減少壞賬損失和收賬費用,以免問題越積累越多。其存貨管理效率與同行業一些企業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在逐步改善中。

現金流量方面,雖然受到"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的大幅度提高及投資活動投入增加的影響,本期恆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為負值,但是恆瑞的資金很充裕,貨幣資金的可支配度很高。

另外,在進行資產負債表科目分析及期間費用分析時,我注意到恆瑞可能施行了較為寬鬆的銷售政策,且其營業收入的實現可能對代理商的依賴不小。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範文二

一、公允價值確認、計量與披露

無論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或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公允價值都是引發最多爭議的問題之一。近年來公允價值的重要性被多次強調,公允價值的確認、計量與披露也不斷得到規範,按照財政部20xx年年報通知的規定,在運用公允價值時,需進一步披露公允價值的三個層次計量的詳細信息。

(一)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繼續維持較低水平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衍生金融工具和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全部上市公司20xx年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總額86.98億元,佔利潤總額的0.39%,較20xx年下降47.55億元,絕對值佔利潤總額的比重下降0.45個百分點。公允價值連續兩年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都維持在較低水平。

20xx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上市公司整體的影響並不廣泛,對公司利潤的影響也較小。有509家上市公司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20xx年增加19家,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公司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由20xx年的28.59%下降到20xx年的24.68%。在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509家上市公司中,245家為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總額為120.61億元;264家為公允價值變動淨損失,總額為33.60億元。與20xx年相比,產生公允價值淨損失的公司數量增加,但損失總金額減小。

從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利潤總額的影響看,絕大部分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相對較小。20xx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佔利潤總額的比例在10%以內的公司佔存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司總數的90%,這一比例較20xx增加4個百分點;其中佔利潤總額比例在1%以內的公司為67%,較20xx年增加12個百分點。同時,20xx年沒有因公允價值變動而改變盈虧方向的公司,而20xx年和20xx年分別有7家和4家上市公司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使税前盈利或虧損。

(二)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會計問題

從20xx年年報情況看,限售股和非上市公司股權的公允價值確定在實務中存在不同理解。

20xx年年報披露的情況顯示,上市公司對持有的附有限售條件的股票估值採用的方法各異,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採用市價估值;(2)按照《關於證券投資基金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估值業務及份額淨值計價有關事項的通知》(證監會計字[20xx]21號)中的公式估值;(3)採用期權定價模型估值;(4)按成本計量。由於不同公司對相似情況下限售股票價格確定的方法不一致,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研究併力求統一。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並採用成本法核算。從年報披露情況看,絕大部分公司對於持有的非上市公司的權益性投資,都視同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作為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也有公司本年度因為其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暫停上市,以無法取得該投資的公允價值為由,將其從金融資產重分類至長期股權投資。僅從會計準則規定看,上市交易並非判斷公允價值是否可以取得的唯一標準。在何種情況下應視為公允價值無法可靠取得,會計準則層面應提供具體原則,以指導實踐。

(三)公允價值三個層次的披露情況

在20xx年年報中,公司應按照公允價值三個層次披露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各類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信息。三個層次公允價值分別按照以下方式確定:第一層次是企業在計量日能獲得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報價的,以該報價為依據確定公允價值;第二層次是企業在計量日能獲得類似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的報價,或相同、類似資產或負債在非活躍市場上報價的,以該報價為依據做必要調整確定公允價值;第三層次是企業無法獲得相同或類似資產可比市場交易價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場參與者對資產或負債定價時所使用的參數為依據確定公允價值。

我們選擇20xx年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合計或交易性金融負債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分析,從披露的信息情況看,大部分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和負債集中在第二層次,採用第一層次(公開市場報價)的金融資產和負債佔比分別為12%和3%。在按照第二層次確定公允價值的情況下,對具體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價值的基礎上考慮什麼因素進行調整、如何調整披露不盡理想。

二、資產減值現狀及影響

(一)對上市公司淨利潤的影響繼續降低

20xx年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為2,357.47億元,較20xx年增加394.96億元,同比增長為20.13%;20xx年減值損失佔淨利潤的比例為14.31%,較20xx年下降19.05%,同比下降57.10%,20xx年資產減值損失對淨利潤的影響較20xx年進一步降低。

實務中資產減值損失主要包括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商譽減值損失等共17項。從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增減變動情況來看,20xx年增加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集中在貸款損失、商譽減值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三個項目,這三個項目增加的金額佔總增加金額的81%。其中商譽減值損失是20xx年資產減值損失增加比例最大的項目,增幅近9倍。20xx年變動比例比較大的項目還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變動比例均在5倍以上。

從各項資產減值損失佔資產減值損失總額的比例看,兩個年度佔比最高的項目都是貸款損失項目,佔比均在65%以上。由於貸款減值損失主要存在於銀行類上市公司,若扣除該類公司,非銀行類上市公司20xx年各項資產減值損失較20xx年增加了168.89億元,增幅為29.02%,其中增減變動比較大的項目依次為:商譽減值損失較20xx年增加68.50億元,增長889.61%;存貨跌價損失較20xx年增加55.72億元,增長61.41%;壞賬損失較20xx年增加25.27億元,增長13.45%;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較20xx年減少24.18億元,減少64.21%。非銀行類上市公司20xx年資產減值損失主要集中在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壞賬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等三個項目,三項金額合計佔比為76.22%。

(二)應收款項壞賬準備計提情況

20xx年年報中,上市公司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按使用的公司數量排列依次為個別認定法結合賬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結合賬齡之外的風險組合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結合餘額百分比法,以及個別認定法。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對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賬款應當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生減值,應當計提壞賬準備。雖然準則對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款項提出了單獨測試的要求,但是並沒有規定金額重大的具體判斷標準,公司需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確定單項金額重大的標準。20xx年年報中,上市公司確認單項金額重大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按照某一具體金額;按照某一佔比,比如10%以上;按照排名,如餘額前幾名。

從年報披露情況看,上市公司一般對以下兩種應收款項按照個別認定法不計提壞賬準備:一是合併報表內母子公司往來及子公司往來不計提壞賬準備,二是對上繳政府保證金、銀行保函等保證金性質的款項不計提壞賬準備。另外,對於應收關聯方款項,有的公司將其包含在一般應收款項中測試並計提壞賬準備,有的公司單獨規定相應的減值計提方法,也有個別公司規定對應收關聯方的款項不計提壞賬準備。從上市公司實際情況看,應收關聯方款項並不因為關聯方關係就沒有損失風險,僅以關聯方關係為由不計提壞賬準備沒有足夠的依據。

(三)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

商譽產生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系購買方付出的企業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根據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合併所形成的商譽,持有期間不要求攤銷,但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由於商譽難以獨立產生現金流量,商譽的減值測試應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計量。

在年報分析中,我們關注到部分公司商譽減值發生時間與商譽確認時間非常接近。通常情況下,由於商譽產生於公平交易中,並且包含在合併成本內,在相應的企業合併發生時,購買方能夠預計該差額今後將從合併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量中逐步得到補償。然而,個別上市公司在合併事項完成後不久,甚至就在產生商譽的合併交易發生的當年,就對相關商譽計提了全部或部分減值。如有關商譽的確認並非產生於購買日股價相對協議日股價大幅變動的情況,且被合併方經營情況、財務情況等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此類減值計提與之前的合併目的似乎相悖。

三、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

(一)會計估計變更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由於商業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因素影響,財務報表中相當部分的項目不能精確地計量,而只能根據最近可利用的、可靠的信息為基礎進行估計。

20xx年報中有10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會計估計變更,變更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改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期限、調整固定資產殘值率、改變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改變應收賬款壞賬計提的比例、變更製造費用分攤和約當產量的確定方法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確定方法等。

20xx年會計估計變更導致利潤減少的上市公司有56家,減少利潤合計114,888萬元,會計估計變更導致利潤增加的上市公司有39家,累計增加利潤1,000,460萬元。有兩家公司通過會計估計變更改變了公司的盈虧方向。另外,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會計估計變更對20xx年度淨利潤無影響,有4家公司未具體披露會計估計變更對公司利潤的影響金額。

(二)會計差錯更正

前期差錯,是指由於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1)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並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2)前期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等。

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分為主動更正和被動更正兩種情況,主動更正是指公司通過自查形式,發現了以前年度的會計差錯,並自願進行更正;被動更正是指有關監管機關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進行檢查時發現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應用錯誤或會計處理錯誤、計算錯誤等,並以書面文件要求公司進行更正。20xx年報中共有8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會計差錯更正,其中主動更正73家,被動更正15家。

上市公司主動進行前期差錯更正涉及的原因比較複雜,常見的有税金補繳、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收入成本費用的確認時間或金額有誤,另外也有公司調整以前年度的遞延所得税資產確認、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等。有一家上市公司因會計差錯更正改變公司20xx年度盈虧方向。在被動進行前期差錯更正的公司中,納税彙算清繳問題佔據主導地位。

(三)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誤用和混淆

由於會計差錯更正和會計政策變更均涉及對以往年度報表數據的追溯調整,個別公司混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將本應是會計差錯更正的事項作為會計政策變更。例如,20xx年會計準則已經對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但某公司並未根據該規定進行會計處理。20xx年年報中該公司對20xx年的相關會計處理進行更正,並調整了20xx年報表相關數字,卻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披露。由於公司在披露20xx年報時已經有相關會計處理政策,並可以合理預期公司能夠知悉該政策,如果20xx年未按要求處理應屬於會計差錯。

另外,由於會計估計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也有公司在以往年度會計估計結果與日後實際情況不符時,簡單作為會計差錯處理。例如,某公司披露“預收賬款某項餘額屬長期掛賬未予處理的歷史遺留問題,經批准,本報告期公司將該餘額調整以前年度營業外收入。”如果該事項在最初入賬時,根據當時取得的信息列於預收賬款是正確的,則不能判定為前期差錯。又如,某公司披露“公司以前年度根據與各債權人簽訂的《借款協議》計提借款利息,同時在《借款協議》約定的範圍內計提逾期罰息及複利。本期經管理人審核並經法院裁定確認的對各金融機構欠付利息與財務報表存在較大差異,公司做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整以前年度計提的利息和相關税金。”如果公司編制前期報表時,依據當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確認利息及逾期罰息,則後續新情況出現或原有合同的變化導致的調整不應作為會計差錯。

四、企業合併和長期股權投資

(一)股權和債權的分類

從20xx年年報分析看,部分公司劃分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項目實質上應屬於債權性質。如某上市公司和A公司(獨立第三方,非上市公司)分別持有B公司49%和51%的股權,而且各方約定,在未來三年中,該上市公司不參與B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協議約定期滿後,若上市公司決定退出,可將對B公司的投資按不低於其享有B公司的股東權益為基準價格轉讓給A公司。協議同時約定,若B公司提前終止清算,保證清算時上市公司將取得不低於其在B公司中所享有的股東權益價值,不足部分由A公司補足,同時由另外一家公司為此提供擔保。此外,B公司承諾在約定期限內按照出資額的15%向上市公司分配固定利益,不足部分由A公司補足,多餘部分由A公司享有。從該協議分析,上市公司對B公司投出的資金雖然從形式上表現為股權投資,實質上主要承擔的是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並沒有承擔被投資單位的經營風險,因此應分類為長期應收款等債權類資產。

(二)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合併日的確定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通常發生於同一集團之內,因此判斷該業務或股權的控制權轉移時點有時會存在一定爭議。從20xx年報披露情況看,在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為對價進行企業合併的情況下,大部分交易中以上市公司股份發行的當天作為合併日,也有以上市公司股份發行的當月初或當月末,或以董事會改選當期的期末作為合併日的情況。儘管選擇期初或期末作為合併日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實務操作的需要,例如為了合理界定合併日前後期的利潤等,但從披露情況看,公司普遍對控制權轉移作出了不同的判斷。

合併日的判斷原則與購買日一致,即控制權轉移的時點。在發行股份收購股權的企業合併案例中,控制權轉移判斷涉及的幾個重要日期按先後順序排列通常是:(1)股東大會批准日,代表企業合併合同或協議已獲股東大會等內部權力機構通過;(2)證監會等部門批准日,代表合併事項已獲得相關部門的批准;(3)資產交接日或股權過户日,代表參與合併各方已辦理了必要的財產權交接手續;(4)董事會改選日,代表購買方實際上已經控制了被購買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享有相應的收益並承擔相應的風險;(5)上市公司股份發行日,代表購買方已支付了購買價款。在上市公司股份發行日,合併方通常能夠全部滿足判斷控制權轉移的條件,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將其判斷為控制權轉移日,但不排除實務中有控制權轉移的時點在合併方股份實際發行日之前或之後的情況。

(三)以發行股份為對價的企業合併中合併成本的確定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合併成本是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一般情況下,對於購買日存在公開報價的權益性證券,其公開報價提供了確定公允價值的依據,除非購買方能夠證明權益性證券在購買日的公開報價不能可靠地代表其公允價值,並且用其他的證據和估價方法能夠更好地計量公允價值時,可以考慮其他的證據和估價方法。

從年報披露情況看,上市公司計算企業合併成本的依據包括購買日股票的收盤價格、以估值技術確定的股票價格和被購買方資產的評估價格三種。一般情況下,在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到購買日之間時間間隔較長,並且在此期間股票市場整體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的情況下,如果作為合併對價發行的股票同時帶有較長的限售期和嚴格的限售條件,可以採用適當的估值技術確定公司發行股份的價值,並據此計算企業合併成本。如果確實無法選擇適當的估值技術可靠確定公司發行股份公允價值的,也可以考慮以購買日被購買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企業合併成本。

五、所得税相關問題分析

(一)所得税相關披露情況

20xx年上市公司所得税費用共4,680.22億元,較20xx年增加1,500.79億元,實際所得税負擔為21.08%,較20xx年下降0.77%。20xx年有1,898家公司確認了遞延所得税資產,遞延所得税資產期末餘額為2465.03億元,較20xx年增加741.68億元,同比增長43.04%。20xx年有816家公司確認了遞延所得税負債,遞延所得税負債期末餘額1,209.66億元,較20xx年增加154.32億元,增長14.62%。

(二)所得税相關會計問題

所得税相關的會計問題主要包括所得税率的判斷和對補繳前期税款的會計處理。

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例,個別公司20xx年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已到期,20xx年度需要複審,公司在編制20xx年年報時需要估計暫時性差異在未來轉回年度的適用税率,並據此計算相關遞延所得税。對所得税税率的判斷屬於會計估計,公司應根據年報編制時可以獲得的可靠信息,結合實際情況對是否能繼續獲得税收優惠進行估計,即根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關於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税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及其他相關規定的理解判斷未來期間適用的税率。如果後續情況證明公司的會計估計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只要公司在編制前期報表時並不存在錯誤,相關影響均按照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20xx年年報中,部分公司涉及由於税收稽查等原因補繳税款的問題。如果是因為在過去納税的過程中出現了漏交、計算錯誤等差錯引致當前的補繳,且影響重大的,應按前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原則,追溯到差錯發生的期間;如果是由於資產負債表日後政策變化(例如資產負債表日後新出台或者新修訂的税務政策),則不屬於前期會計差錯,應將補繳税款計入當期。

六、非經常性損益情況

非經常性損益是客觀評價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監管指標。從20xx年年報披露情況看,非經常性損益對上市公司整體損益影響不大,但對個別上市公司的盈虧仍具有實質性影響。

(一)對上市公司整體損益影響不大

20xx年上市公司淨利潤合計為16,471.8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合計為15,637.22億元,非經常性損益淨額合計數為834.58億元,非經常性損益淨額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比例為5.07%,該比例較20xx年度的7.42%下降了2.35個百分點。多數上市公司20xx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對財務業績的影響不大,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小於50%的公司有1,681家,佔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為81.52%,其中影響小於10%的公司有1,088家,佔比52.76%,非經常性損益在上市公司整體上不屬於主要收益來源。

(二)對個別公司的盈虧產生較大影響

20xx年有175家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佔淨利潤比例的絕對值在50%以上100%以下,占上市公司整體的8.49%;其中ST類公司為24家,佔全部ST類公司的13.95%。206家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佔淨利潤比例的絕對值在100%以上,占上市公司總數的9.98%;其中ST類公司為88家,佔ST類公司總數的51.17%。20xx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194家公司當年淨利潤由盈轉虧,12家公司由虧轉盈。

從近三年的情況看,2,062家上市公司中近三年均依靠非經常性損益實現盈利的有27家,佔公司總數的1.31%;其中ST類公司為10家。

對於20xx年虧損的公司,20xx年有168家公司實現盈利,其中有84家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為虧損。

(三)主要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從影響金額看,非經常性損益主要集中在“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和“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三個項目。這三個項目合計713.62億元,佔20xx年非經常性損益總額的85.51%。

從公司的影響面看,“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出現的頻率最高,有1,995家公司涉及此項目,占上市公司總數的96.80%;其次是“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有1,906家公司涉及,占上市公司總數的92.48%;再次是“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有1,814家公司涉及,佔全部上市公司的88.02%。

通過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的公司和ST類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均主要集中在“債務重組收益”、“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三個項目。其中20xx年扭虧為盈公司債務重組收益共53.93億元,ST類公司債務重組收益共81.12億元,佔該類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總額的比例均超過5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zhidao/pl3v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