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高中語文評課稿

高中語文評課稿

評課稿是聽課後需要點評的評語,那麼該如何寫呢?以下是公文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評課稿模板。歡迎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評課稿
高中語文評課稿模板一:

談《定風波》一課

對於高中生,一堂真正的語文課,應該讓他們見“所未見”的東西,聞“所未聞”的東西。應該汁多肉豐,讓他們在這堂課中真正汲取到知識的、文學的、情感價值的和人生觀方面的東西。

總體上説,張老師所講蘇軾的《定風波》,有三個可説之處:

1、對新課標的研究有深度。尤其是在體現新課標中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表現突出。

2、注重課堂的實效性。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並做到讓每一位學生一節課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3、師生交流充分且教學過程流暢。對教學過程的詳細琢磨和精心設計,表現了教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純熟的駕馭能力。

張老師所講的內容是蘇軾的《定風波》,內容很少,全詞僅僅62個字,而對於蘇軾,大家又都很熟悉,如果僅僅就這首詞來賞析的話,這堂課就會沒有厚度,不夠充實;而如果我們一堂課交給學生很多的話,對所交的所有內容學生都只會識其皮毛,難求甚解。

張老師的課,抓住蘇軾的曠達重點講透,讓學生在學了這首詞,真正理解了蘇軾的曠達之後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讀懂其他同類的蘇軾的詞。把課堂賞析部分分成這樣幾步: 先讓學生領會到蘇軾面對眼前風雨的從容;再讓學生領會到蘇軾面對人生風雨的從容,在講述這一點時重點介紹蘇軾坎坷多磨難的經歷,讓學生看到蘇軾經歷的風雨之多;經歷這麼多的磨難為何還能做到從容應對呢?自然引導學生看到了蘇軾“無風雨夜無晴”的人生境界,即曠達思想。

至此,主旨畢現,但就此停止的話,學生對於蘇軾的曠達依然停留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是不深入不透徹的。於是在此處張老師借用蘇軾的其他詞句讓學生看到蘇軾“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其君”的一面,讓我們看到一個渴望建功立業心繫天下的蘇軾。聯繫蘇軾經歷的重重磨難和環海沉浮,讓學生領會到蘇軾的曠達實質上是歷經磨難志不得伸的滄桑,是忍下眼淚亮給我們的堅強。那麼到此學生應該能夠真正理解蘇軾的曠達了。而且學生又見到了蘇軾不少其他的詞句,知識面擴寬了,課堂也豐厚了。

如何使課堂流暢自然,循循善誘,逐步加深?在備課中,我做了多種設計,也做了多個否定。河蚌痛苦的眼淚孕育了閃亮的珍珠,蘇軾一路坎坷一路歌,閲讀蘇軾中思路逐步清晰。

高中語文評課稿模板二:

1、教態:馬老師表現出端莊自然、精神飽滿的姿態,慷慨激昂的語勢給學生以振奮,那不時寫在臉上的笑意,又極具親和力,拉近了與學生間的距離,利於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2、情境創設:這幾節課的情境創設,應該説是各具特色,如,夏老師的激情創境,蘇芊老師的漫畫創境,張蕾老師的發揮學生自主性的調查報告創境等,既體現出情景創設手法的多樣性,又反映出執教者個性而嫻熟的情境創設能力。

3、學科特點:幾位執教者都突出了“讀”這一語文課堂教學標誌性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強化朗讀,教師適當的範讀,給學生以示範,並且能通過聲音把學生帶到文章情境中,進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賞析,凸顯了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因此,我覺得以後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範讀還是必要的。這一方面,夏輝老師特別突出。

4、教學目標的確立:執教者能從課標出發,立足教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既具體明確,具有針對性,又突出重、難點,使得教學目標確立合理、落實明晰且達成度高。李楊老師的《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課目標設置合理,並且整節課緊緊圍繞着當堂的目標來進行。從導入感知--聯繫文本--體會作用--總結歸納--實戰演練,到最後的補充説明,課堂容量大,學生接受知識多。馬振丹老師的《小狗包弟》,課堂樸實,實實在在,沒有任何玄虛。注重當堂知識的歸納總結和落實,講解細緻。

5、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一點在六位執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體現,體現出課堂教學資源的豐富性。

6、問題設計:一節課問題設計得如何,一定程度上關乎學生能否學有所獲。從這幾節課不難觀出,執教者在問題設計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開去,又兼顧學生的認知特點,遷移拓展,有深度且環環相扣。在落實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同時,均體現出學習手段創設的有效性。

7、學生活動、課堂氛圍:六位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參與時間,參與熱情高,學生善傾聽,能合作,體現出參與的廣度和深度。課堂突顯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創設出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體現了互動的多維性。吳靜老師的《邊城》、蘇芊老師的《庖丁解牛》、張蕾老師的《裝在套子裏的人》都體現出了這一特點。

高中語文評課稿模板三:

1.課堂上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用起來了。

2.教師能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3.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能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工合作,會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5.教師能按照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的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髮展性目標的實現。

6.新的課程觀認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新教材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教師能善於用教材去教,能依據課程標準,因時因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注重聯繫社會變革和學生的生活實際。

7.課上出現了教學內容泛化的現象,教材備受冷落,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學科味不濃。

8.教師能合理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具有發展性和激勵性。

9.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教師讓學生自學;學生能夠自己表達的,教師鼓勵學生去表達;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做。

10.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解放學生的耳,還解放學生的腦、口、手。

11.教師能有效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

12.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以探究為特徵的研究性學習,使接受與探究相輔相成,學生的學習境界更高,學習效果更好。

13.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既不形式化,又具體、誠懇。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以恰當的方式指出糾正。

14.以新的課改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以自己的教學行為來詮釋自己的教學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

16.教師的一句“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促成了知識的整合,體現了多元的價值取向,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整體性發展。

17.課上得很成功,給人耳目一新,無論比指導思想、課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新的理念,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本質:

18.做到重組教材,力求讓學生經歷探究學習的全過程。

19.探究活動的設計,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

20.留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標籤: 高中語文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mnx8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