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中職計算機評課稿

中職計算機評課稿

中職計算機評課稿1

今天聽了楊老師的一節高三複習課,感受頗深。下面就這堂課談談我個人的體會,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中職計算機評課稿

一、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教學內容整合合理、教學目標明確

一節好課主要來源於好的教學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本節課整合了教材中第一章的主要內容,以計算機系統組成為主線來組織本節課教學,從硬件系統、軟件系統的組成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思路非常清晰明瞭,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便於學生達成認知目標。

二、教法多樣、學法有效

本節課是一節有關計算機系統的專題複習課,楊老師對計算機系統的相關知識進行了回顧、總結提煉構建“網絡化”的知識結構使知識體系融會貫通,最後進行遷移應用以及訓練。

楊教師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學科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特點進行相應指導。(計算機判斷題)

三、教師的教學主體引導作用突出

楊老師在本節課中能合理的設計問題,梳理知識,由選擇和針對性的提問,同時又有對學生的練習做出即時評價和講解;課堂設計目標明確,符合職大學聯考的知識要求。

四、複習目標明確

本節複習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複習的內容精心選擇,合理安排。內容不是太多,練習也沒用一味追求難度。牢牢把握住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並且突破了難點。

五、氣氛和諧、教態親切、過渡自然

教師教學語言清晰親切,處處體現對學生的鼓勵、啟發、點撥,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配合默契,課堂氣氛和諧。

六、值得商榷的一點

計算機系統有馮諾依曼理論(兩點思想和五大部件)引出,板書是否應該有所體現。

中職計算機評課稿2

大家好!我説課的題目是《計算機的硬件設備》。本次説課分6個部分:分別是課程背景、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媒體手段、教學過程、教學反思。

第一部分:課程背景:

本節課是高中信息技術第一冊《信息處理的主要工具——計算機》這一節中的內容,屬於教材的開卷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計算機的硬件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為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部分:教學目標

由於這是一節以瞭解和學習計算機硬件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講授課,而且學生對計算機硬件的感性認識不多,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為1、知識與技能目標。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具體闡述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包括:

①、在觀察實物及動手實踐的基礎上對計算機硬件系統有直觀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實現概念和實物的對接。

②、通過瀏覽站,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競賽分組答題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和概括表達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小組協作和競賽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競爭參與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於這節課是高中計算機課程的開卷篇,而且我校多為農村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瞭解有限,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置為計算機硬件設備的組成及各部件的名稱與實物的對應。難點設置為主機中各部件的名稱及作用。

第三部分、教學方法

1、教法

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滿足不同認知水平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採用了建構主義學習下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資源學習法、創設直觀的實物情境法、帶着問題學習的任務驅動法和通過瀏覽網站自由學習的分層教學法及最後評分所採用的競爭激勵法。

2、學法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實踐操作、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

第四部分、媒體手段

1、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

2、自行設計的站

3、輔助教學課件

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本課所使用的站:為了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更好地體現分層次教學,我將這個網站設計為資源型。站內設有教學導航、各部件的基礎知識、擴展知識、和大家所關注的最新報價。

第五部分、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激發他們本課的學習興趣,在導課時,我拿出主機實物,讓學生們觀察。然後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分組拆機,説出所認識的機箱裏部件名稱。(視頻)在此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觀察、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儘快進入本節課的主題:硬件。這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的接受任務,從而樂學,然後將他們帶入站,加深他們剛才的觀察印象,並且按照教學目標自主地學習。

(二) 分組競賽、導學達標

為了培養學生們的競爭意識,檢驗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完成的效果,在這一部分中我採用了分組競賽的方式,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兩種。並且給各小組計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競爭與合作中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第一層次:必答題部分,設計此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主機方面的問題。學生分組抽題,通過10分鐘左右的時間瀏覽站,學習主機部分的基礎知識,來完成教學目標設置的每一組必答題。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並概括表達的能力。關於這部分問題的設置,我採用了教學輔助課件來展示給學生。

(課件展示)

這個教學課件主要包括主板、外存、CPU、板卡、內存方面的5組問題及所對應的5組問題的答案。5組問題設置的目的是能夠在有效時間內瞭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並加深學生們對正確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視頻片段)

例如我在主板方面設置了兩個問題

1、在主機箱裏找到哪一部件為主板,並説明其作用。

2、在主板中找出CPU、內存條、顯卡、聲卡的插槽。

目的是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主板方面的知識,並能在主機箱中找到這一部件。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我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控制屏幕,使每名同學都能看到該組所回答的問題和展示的實物,從而有所收穫。

第二層次:搶答題部分,設計這部分的目的主要是解決外部設備方面的問題。

由於外部設備比較直觀,學生對這部分的認識較容易。所以這部分我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為搶答題方式。學生通過6分鐘左右的時間瀏覽站,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學習外部設備的基礎知識,之後回答老師提出的搶答題。我在這部分的問題設置上注重基礎、實用。所以製作時,我注重網站的分類與導航,使學生們能很容易地找到想要的東西。在這一部分中,主要?培養學生蒐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競爭參與意識。

(三)談收穫、自由學習

為了充分實現分層次教學,讓每名同學在這節課中都學有所得,我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學生通過5分鐘左右的時間,瀏覽站,自由學習感興趣的知識,然後請同學們説出自已在本節課的收穫。在這一環節中通過知識的回顧、體驗、收穫,自主參與,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個新層次。

(四)、總結歸納

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我對本節課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做以簡單

的總結,並鼓勵學生全面發展,更好的學習信息技術課。

第六部分、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有4個特點。

第一、教學流程設計上符合認知規律。

我採用先介紹主機然後引出外設這一順序,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第二、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通過參與,學生對計算機的硬件特別是主機部分的設備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第三、利用站學習。

這樣做的好處是使枯燥的知識易於理解、掌握而且直觀,通過實物與站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對計算機有了更為系統的認識。

第四、分組競賽答題,體現分層次教學。

通過必答、搶答、自由談收穫,更好的體現分層次教學的特點,學生在這三部分的學習過程中各有所得,解決了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標籤: 中職 評課 計算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0e389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