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突出富民便民兩條主線 創建高效務實服務型政府

突出富民便民兩條主線 創建高效務實服務型政府

突出富民便民兩條主線

突出富民便民兩條主線 創建高效務實服務型政府

創建高效務實服務型政府

中共烏敦套海鎮委員會

近兩年來,烏敦套海鎮黨委在基層組織建設中,堅持以帶領和組織羣眾增收為重心,以方便羣眾和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為宗旨,以羣眾的滿意程度為標準,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從而形成規範運轉、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真正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幹部作風轉變,工作方法轉變,羣眾生活提高。

一、 以民為本 創建便民服務政府

1、 面向羣眾 組建五支隊伍

為最大程度地方便羣眾辦事,讓羣眾少走路、少花錢、少耗時,能到户辦的事不到村,能到村辦的事不到鎮。鎮黨委將服務窗口前移,根據幹部的崗位職責和專業特長,成立了科技服務下鄉、文化服務下鄉、醫療服務下鄉、政策法律服務下鄉、政務服務下鄉五支工作隊。在先做好公示的前提下,對於救災款物、退耕還林草補貼、糧食補貼等都由幹部親自送到農户家中,或以自然村為單位定點發放;小規模的科技培訓,由技術人員帶着設備、資料到農户家中舉辦;政務活動儘可能通過電話聯繫,讓幹部深入基層,上門服務。宅基地審批,林木採伐、計生指標審批等事項,均可通過電話聯繫,由工作人員3日內上門辦理,辦結後將有關手續送到農户家中;民間糾紛處理隨叫隨到,上門調解;中心衞生院每個週日都由院長帶隊,組織各科室資深大夫到各村農户義診,免費為羣眾進行b超、x光檢查;信貸發放和回收,也由信貸員上門服務。通過工作隊進村到組入户為羣眾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樹立了良好的公僕形象,受到了羣眾的歡迎。

2、方便羣眾 建好一個窗口

鎮黨委着力把便民服務廳建成羣眾滿意的窗口,為保證服務質量,設立“一樓、兩廳、十二室”,即政務服務樓、政務公示廳、便民服務廳、農民服務室、督察室、導政室、信息室、農牧業服務室等,實現一站式辦公,高效快捷服務;全鎮設立十三處政務公開欄,實施政務活動陽光操作,自覺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制定完善了首問負責、責任倒查追究、羣眾聽證質詢等十二項制度,用嚴格的制度約束幹部行為;公開辦事程序,辦事時限,辦事責任人,收費標準,辦事服務大廳實行不間斷、無缺位服務,每縫農曆一、四、七集貿日集中辦公,每個辦公日至少有一名領導監督辦理,設立一站式辦公統計表和便民告示,每件政務的辦理情況都詳細登記,由承辦人、辦事羣眾、值班領導簽字備案,跟蹤隨訪。印發了《便民聯繫冊》、《幹羣連心卡》,開通了便民服務電話,讓幹部成為羣眾的貼心人、主心骨;實行黨員掛牌服務,幹部佩證上崗,增強宗旨意識,踐行執政為民。

3、服務羣眾 做到六個轉變

通過服務型政府建設,鎮黨委實現了“六個轉變”:一是過去羣眾有事上政府,現在是羣眾有事幹部下基層,這是“便民”,體現了“羣眾利益沒小事”;二是過去我“收税”,現在我“創税”,這是“利民”,體現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三是過去主要抓“三難”(計生、收費、大會戰),現在主要抓“三化”(產業化、城鎮化、工業經濟),這是“富民”;四是過去我叫你幹,現在我幹給你看,領着你幹,幫你致富,給你實惠,這是“扶民”;五是過去管理無限,服務有限,政府什麼事都管,但又什麼事都管不好,服務只侷限於口頭上,現在是管理有限,服務無限,把不該管的事交給經紀組織和中介人,把服務落實到行動上,這是“為民”;六是過去主要抓內部經營,現在主要抓外部環境。過去政府的經營活動產權不明,責任不明,機制落後,不但不盈利,多數都賠錢,現在主要抓投資環境的優化,吸引客户,招商引資,藉助外力,發展工業,拉長農牧業產業鏈,使農民轉變“唯農是種”的觀念,從田間向工廠轉移,從農村向城鎮轉移,這是“移民”。

二、 完善機制 創建效能服務政府

1、大膽創新 把幹部推向市場

烏敦套海鎮黨政機關、事業站所共有在職幹部136人,農村税費改革,鄉鎮重心工作轉移,明顯表現機構雍腫,人浮於事,同時政府也承受着巨大的財政壓力。而這些幹部,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知識和政策法律意識,想問題全面,看問題準確,社會誠信度很高,有較強的資金實力,積累了很多應對市場挑戰的經驗。這些因素,決定了幹部能夠成為民營經濟的帶頭人,或發展成為民營經濟的主力軍。為把這些人才資源開發好,運用好,鎮黨委、政府遵循漸進性、專業性、實效性原則,在穩定並加強涉農服務以及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必須的事業站所的基礎上,圍繞減員增效,積極推行事業站所改革,實行事業站所企業化管理,將幹部推向民營經濟主戰場。站所工作人員在完成業務職責的前提下,發放60—80%工資,不再承擔鎮內中心工作,放開搞活,推向社會,運用市場規則,拓展服務空間,通過政策驅動,讓幹部發揮潛能,發展自己,輻射地區,帶動羣眾,最終達到富己、富民、富鎮。兩年來,全鎮已有87名幹部放開搞活,融入市場,從事社會化服務。現在,這些幹部內引外聯,廣泛分佈於特色種養、勞務經濟、中介服務、生態經濟、個體經營等各領域,個人收入從五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同時,培育並形成了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的主導產業--玉米制種業,成立了玉米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引資625萬元,建立了2.5萬畝生產基地,20名幹部負責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指導與服務,可使全鎮人均增收200元;40名幹部帶頭改變傳統養殖模式,成立了養羊協會和養羊技術服務中心,帶動形成了兩個養羊專業村,一個優質種羊示範小區,推動了肉羊產業開發,羊存欄達5.6萬隻。

2、嚴格獎懲 實行服務與利益掛鈎

鎮黨委鼓勵和支持幹部通過有償服務,增強服務的生命力,建立服務長效機制,真正將計劃經濟體制下被動的應付式服務,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在經濟利益驅使下主動的積極的服務,使服務質量與個人經濟效益連為一體。制定獎懲機制,實行完成業務職責和發展民營經濟雙百分責任制,將發展民營經濟做為考評、任用幹部的重要指標。幹部帶頭搞工業,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10萬元以上,或招商引資一項10萬元以上,或自辦企業年税金500元以上的發百分之百工資,年納税1-3萬元的,另獎勵税金的10%,招商引資10萬元以上的獎勵2000元,50萬元以上的獎勵10000元,100萬元以上的獎勵30000元,對發展民營經濟有特殊貢獻的幹部,推薦為科級後備幹部,公務員及事業站辦所幹部招商和從事民營經濟效果與第十三個月獎金掛鈎,與年終評優獎勵掛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評聘兩條線,不從事民營經濟的不聘職稱,機構改革時不予聘用。通過服務與利益掛鈎,調動了幹部主動服務的積極性,消除了服務報酬的大鍋飯,服務形式的錯位、越位與缺位現象得以扭轉,服務的內容和效果變得具體生動,幹部能夠丟掉權利,放下架子,端正態度,追求服務效能。

3、落實“四限” 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烏敦套海鎮黨委根據幹部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細化了服務方式,制定並落實了“四限”工作制度,即限時、限地、限事、限費。讓幹部直接面對羣眾,使服務更具實效。在服務過程中,簡化手續,限定時間,不推諉。能直接辦的事不帶回來,能當天辦結的事不隔夜。複雜的事項不超過三個工作日。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服務不受作息時間約束;深入基層,限定地點,不繞彎。鎮設服務大廳,村設便民服務室,村婦聯主任和記帳員為便民工作聯絡員。明確具體事項的辦理地點,不能自己方便,羣眾麻煩;明確權限,限定事項,不越權。服務職責要想得周到,辦得圓滿,管理權限盡量壓縮,不能擾民;政務公開,限定標準,不濫收費。所有收費必須有相應部門文件規定,並以羣眾能夠接收和理解的方式公示,在此基礎上,能免的則免,不能免的則減,不能減的則緩。凡具有彈性的收費,只公開收費下限,並按最低標準收取。

三、 優化環境 創建利民政府

1、問計於民 走好羣眾路線

為實現好廣大羣眾的根本利益,鎮黨委擴大民主,堅持走羣眾路線,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一切工作尊重羣眾的意願,重大決策均由羣眾直接參予。幹部在下鄉服務過程中,既要把服務和方便帶下去,又要問計於民,把羣眾的意見和建議帶上來。不論是個別走訪,還是召開會議,都要收集、歸納羣眾的意見和建議。鎮黨委成立了由羣眾代表、黨員代表、老幹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的議政小組,長期對政務活動進行監督和評議,定期召開會議徵求意見,隨時進行溝通了解情況,重大事項到場聽政質詢。鎮黨委聽民聲,順民意,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形式主義。如退耕還林草項目,六開項目,德援項目,新城鎮區建設等,都由羣眾提出,羣眾決策,政府落實,充分發揮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讓利於民 制定出台發展優惠政策

為加快民營化、工業化進程,鎮黨委立足當地,制定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降低紅山創業門檻,讓每一個有發展願望的羣眾都能夠有所為,並通過政府的大力扶持,達到有所作為。在鎮區南側籌建了佔地300畝的產業化園區,由政府出資,先期解決了交通、供電、給排水、通訊等問題,給投資興業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凡在紅山創辦民營企業,可以先發展,後規範,你投資,我服務,你發展,我服務。政府協調,現場辦公,所有企業都由副科級以上領導負責聯繫,證照半個月之內辦結,落實收費最低制、首犯不罰制。工商、國税、地税、公安、交警、土地、防疫等執法執紀部門實行服務承諾制度,為經濟發展作導航、亮綠燈。對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萬元,或年創税金1萬元,或安排就業15人的企業主,政府出資給於2000元以上的獎勵。這些舉措,繁榮了紅山經濟:原有企業不斷擴大規模,新增企業60多家,業主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工商税收也增長了80%以上。

3、創利於民 依託城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

鎮黨委實施小城鎮發展大戰略,從2002年起,全面啟動小城鎮綜合開發、建設工程,拉大城鎮框架,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城鎮品位,促進社會發展。僅用兩年半的時間,投資700萬元,開通了東西出口,城區面積擴大一倍;完成紅山路、新城街硬化工程,硬化18米寬路面3100延長米,硬化面積55800平方米;完成主街兩側人行道硬化工程,主街兩側人行道鋪墊彩磚20000平方米;完成新城集中供水工程,徹底解決了鎮內5000口人飲用健康純淨自來水問題;完成農網改造工程,淘汰了陳舊、安全性能差的老設備,滿足了鎮內用電需求;完成鎮內排水工程,街區不再污水橫流,淨化了環境;新建貿易市場24000平方米,取締了馬路市場,改變了過去髒、亂、差現象;另外,投資300萬元開發住宅樓3900平方米,40户居民即將喜遷新居。現在,鎮內已形成了一街一路連三區的格局,小城鎮一改往昔,實現了硬化、亮化、美化、綠化、淨化,優雅的環境,給居民帶來便利,生活質量提高,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環境的改善吸引了投資,蒙涵脱水蔬菜、前何地毯、佳成醬油、陽光紙業、興發飼料等企業先後入駐紅山,紅山工業逐步興起。

經過兩年多的開拓進取,全鎮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特別是小城鎮建設,提高了城鎮品位,繁榮了地方經濟。2001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今年有望達到2400元,財政收入2001年25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450萬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qpg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