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大綱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大綱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大綱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治和行政力量的調控作用。同時,還需要充分認識和積極發揮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調節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關係問題,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因此如何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建設一個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政治制度相適應,與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已經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關係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當前,社會上關於市場經濟對道德的影響問題產生了三種不同的認識:一是道德出現了嚴重“滑坡”,主要表現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二是道德的本質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現為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道德觀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設會干擾市場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把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對立起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觀點都帶有片面性,都是不夠全面的,我們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鄧小平同志一再提醒全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定要堅持,只有搞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不是單純的經濟行為,而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即要應用經濟的手段,也要應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同時還要有思想道德和文化力量的配合。黨的十五大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統稱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這就進一步確定了成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道德建設,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新秩序的建立,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因此,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的關係應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道德問題上的“滑坡”與“爬坡”之爭,不能僅僅歸結為道德問題,而是社會多種問題的綜合反映,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領域,需要綜合治理。總之,對道德“滑坡”的問題不能輕視,對道德“爬坡”的觀點也不能樂觀,而要實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新的道德規範,促進道德進步。

二、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和具體內容

道德建設包括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規範,任何一個社會對人們都有一定的道德要求。社會性質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道德要求也就不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核心。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建設已經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要使這一基礎性工程真正為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提供可靠的倫理底藴,就必須立足於整體,努力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使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相適應,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水平相一致,與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相符合。所以,在道德建設的具體內容上應當特別突出地強調以下幾方面:

1、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和無私奉獻的價值觀。為人民服務,即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又是我們黨長期倡導的倫理道德觀的核心。從新民主主義時期到社會主義時期,這一道德觀在全國各族人民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更使得這種道德有條件成為全社會共同的道德準則。因為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在全體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礎上,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關係,人人都是服務對象,人人都為他人服務。每個人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都享受着別人對他的服務,無論從事那種職業,也無論職位高低,只要認真地從事本職工作,熱心為他人、為社會服務,都是為人民服務。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還應提倡無私奉獻的價值觀,把道德建設推向一個更新、更高的層次。

2、樹立愛國家、愛集體、愛社會主義的義利觀。鄧小平同志從新時期一開始就反覆強調,在改革開放的前提下,堅持講理想、講道德,批判“一切向錢看”的傾向。同時鼓勵人們發揚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發揚顧全大局、誠實守信、互相友愛和扶貧濟困的精神。社會主義道德反對一切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金錢至上、以權謀私、欺詐勒索的思想和行為,表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義”與“利”相統一的價值導向。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在總結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要“形成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權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這是第一次在黨的文件中用鮮明的語言概況義利觀。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要始終不渝地用鄧小平理論教育幹部和羣眾,深入持久地開展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這種社會主義義利觀,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是現實存在着的。就拿我們醫療衞生事業來説,當今湧現了不少象熊永強、趙雪芳、王忠誠這樣的先進典範,他們用博大的愛心留給人們一座座精神豐碑;他們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化成了為病人優質服務的實際行動;他們正氣凜然地抑制拜金主義和利己歪風對醫務界的侵蝕,塑造了人民醫生的純潔形象。他們的事蹟和精神,不就是這種社會主義義利觀的高層次的生動體現嗎?因此,要樹立愛國家、愛集體、愛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就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自覺抵制拜金主義歪風,提倡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

3、提倡艱苦創業的精神。當今,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對温飽的殷切期盼終成現實。但是,要實現小康社會,實現國民經濟“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還要靠我們全民族的艱苦奮鬥。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最重要的失誤,是在經濟得到可喜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沒有告訴人民,包括共產黨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我們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利於克服腐敗現象。

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剛剛取得一些成就,人民生活剛剛有所改善,社會上一些人的勤儉之風就開始淡薄,他們在物質享受上互相攀比,用公款大吃大喝,購買高級轎車,興建高級賓館和別墅,在羣眾中造成極壞的影響。必須提出“高消費、超前消費”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定要破除“金錢就是萬能的”、“消費就是美德”、“享樂就是價值”的舊觀念,樹立起“金錢買不到尊嚴”、“節儉才是美德”、“人生應有所追求”的新風尚。

4、將道德建設同熱愛本職工作和熱愛科學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道德建設落到實處,一是要吸引全社會成員廣泛參與,在參與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規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能形成一種和諧協調、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局面。二是堅持以育為本,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確立具有本職業特徵的道德準則 和規範,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使道德建設成為全體職工的內在需要和自覺行動。三是熱愛科學技術。本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目前我國正處在進行全面改革時期,科學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將在根本上決定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是關係民族振興的大事。因此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發展科學,用科學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服務,就成為社會主義社會對每一個公民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市場經濟對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着重大影響,發展科學技術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努力學習科學技術,工作中講究科學,提高效率,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對技術的刻苦鑽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道德建設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無論是特區還是內地,各單位對加強道德建設都有比較完善的措施和方案。如煤科總院上海分院,他們通過抓載體,結合形勢進行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教育活動,開展了凝聚力工程、形象工程、星期六教育工程,大力宣傳分院各方面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事蹟,辦起了“夢林圖書樓”,等活動,使每一位職工都有一種責任感和榮譽感。煤炭總醫院在抓道德建設方面,制定了比較系統的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守則,開展了共產黨員佩帶標誌上崗,建立和完善社會監督機制,聘請了院內外監督員30名,在醫院十大服務窗口和各住院病區開展全程規範化服務,同時還利用舉行報告會、座談會、參觀、為孤殘兒童獻愛心,為患者送温暖,放映大型錄像片《偉人鄧小平》、《周恩來外交風雲》,觀看電影《孔繁森》、《大決戰》,請老紅軍講傳統、上黨課等多種活動進行醫德醫風教育,使大家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加深了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解。

那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究竟怎樣具體去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教育灌輸。

良好道德的養成,必須靠教育來灌輸,靠教育來培養和樹立。所謂教育灌輸就是要對全體職工有目的、有系統、經常反覆地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以及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大家印在腦子裏,並自覺地作為行動準則。結合學雷鋒、學先進強化全體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意識。灌輸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強制性灌輸如印發道德手冊、有組織的理論教育學習、考試。另一種是疏導性的教育,如開展講座、研討、文娛節目等,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2、環境薰陶。

積極向上的環境,可以使人精神振奮,工作熱情高漲,有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要把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培養教育工作,遵守以道德為榮,違反道德可恥的風氣,形成人人講道德,按道德規範辦事的良好風氣。

3、制度約束。

任何道德建設都離不開制度,因為道德、紀律與 法制是以不同形式提供調節社會成員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國家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所以沒有制度的約束行為就無所可遵循。所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式,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全體人員一進入社會和工作環境,就置於嚴格的制度約束之下,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4、榜樣引導。

榜樣引導,應從兩方面做,一是領導幹部和黨員要以身作則。鄧小平同志説:“搞精神文明關鍵是以身作則”。在他看來端正社會風氣的關鍵是端正黨風,如果每個黨員都以身作則,我們的一切事情就都好辦了。這種以身作則以示範的途徑和方法,在道德建設上是必須的。二是抓典型榜樣。動用和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使全體人員耳濡目染,近有所學,遠有所追,起到鼓舞和鞭策作用,進一步增強道德教育的力度和效果。

由此可見,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社會生活是複雜的,利益關係是多層次的,這就決定了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多層次的,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歷史遺留的和長期“左”的思想影響,更多的則是新舊體制交替時期,政策法規不配套,管理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道德建設的任務還是艱鉅而迫切的。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處於關鍵時期,新舊道德交鋒相當激烈,有些舊的道德觀念已被否定,新的適應市場經濟的道德觀念還沒有完全確立,從一定意義上説,道德素質的提高要比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更為困難。所以要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和道德水平,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我們共產黨人長期的努力和不懈地追求,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實踐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凝聚十二億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在道德建設上開拓新的思路,取得新的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owmp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