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軍官職業化制度大綱

軍官職業化制度大綱

軍官職業化制度:

軍官職業化制度大綱

軍官職業化: 就是大部分軍官來自正規的軍事院校專業畢業學員,並和軍隊簽署一般不低於XX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服役協議或合同,沒有特殊情況必須服完兵役,不得中途退出,當事人一旦退役政府和軍隊不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當然服役期間政府和軍隊也相應提供能讓當事人滿意的各項待遇。基本上就是參照美國部隊的做法吧。

軍官隊伍的職業化進程始於19世紀初期,它是由下列三個因素所決定的:一是軍事技術的加速發展;二是人數眾多軍隊的出現;三是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鞏固。

1.軍事技術的進步,使軍隊組織結構日趨複雜。到19世紀初,軍事領域所包含的專業已達數百種。這就需要培養一種負責協調各種專業間相互關係的專門人才。同時,隨着軍事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綜合程度越來越高,培養既精通軍事的各個門類、又懂得如何進行協調的人才也變得越來越不可能。這兩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軍事職業化的誕生。從此,軍官作為一種具有特定社會功能的職業,就逐步與政治家和警察拉開了距離。因為像封建社會那樣成為一名既能領兵打仗、又能治理國家、還會維護國內秩序的專家,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2.人數眾多軍隊的出現,導致了將一生都貢獻給軍事職業的軍官的出現。從此,歐洲國家兼管軍事的朝廷大臣以及由貴族大地主擔任的軍事首長開始退出歷史舞台。18世紀以前,主要由終生服役士兵組成的人數較少的軍隊,開始被應徵士兵組成的人數眾多軍隊所取代,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賦予了所有公民為國效力的義務。在服役幾年之後,他們將重新回到原先的平民生活中去。此外,人數眾多軍隊的出現,也改變了傳統的官兵關係。18世紀以前,僱傭兵是軍隊的主體,他們多為社會敗類,是被社會拋棄的階層,他們既沒社會地位,也不被社會所信任。軍官剛好相反,它們出身貴族,擁有特權地位。進入19世紀後,軍隊成分發生了重大變化。士兵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實際上成了全體公民的代表;而軍官隊伍則成為一個按知識和能力標準選拔出來的專業集團,生活在自己相對封閉的世界裏,與社會生活聯繫較少。

3.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在西方國家的最終確立,自然會要求軍隊最大限度地貼近社會。軍隊民主化、軍官實行選舉制,就是這種傾向發展的極端形式。比如,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美國民軍的軍官都是由居民選舉產生的。在法國大革命初期,新型軍隊的軍官也是經選舉產生的。當然,軍官選舉制與軍官職業化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就像按貴族出身來任命軍官一樣,同樣是不合理的。資產階級民主關於社會各階層在包括軍隊在內的所有政治體制中都擁有平等代表權的要求,徹底地摧毀了封建貴族階層在建立軍官隊伍方面的特權。正是由於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在確定軍官隊伍構成上的權力鬥爭,使雙方被迫做出讓步,最終讓軍官隊伍按照新的原則來任用。

特徵 編輯本段

在西方,職業人員通常是指那些所從事的工作具有某種社會功能的人員,如衞生、司法、教育、軍事等。因為他們的工作是整個社會運轉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軍事職業人員負責為公眾提供安全保證等。一般來説,職業人員都具有三個顯著特徵:一是稱職(擁有專門知識、受過專門培訓);二是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歸屬感(屬於某一社會羣體)、自制和自我完善能力。同時,這三個特徵又各有其具體內容。軍官職業具有任何職業都具有的上述三種特徵,但每一種特徵根據服兵役的特性又具有自己的特點。

1、稱職。稱職與否是衡量職業化程度的一種尺度,也是社會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它要求從事某種職業的人應遵從社會文化傳統,具備熟練運用所學知識造福於社會的能力。要做到稱職,職業人員必須要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豐富的學識。

軍官要具備軍事職業所需要的素養。首先是要接受廣泛的人文教育。因為在歷史的任何一個時期,組織和使用暴力的方法都與社會文化有着密切的聯繫。軍事知識就像法律知識一樣,與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和心理學等領域相互交叉,並與自然科學緊密聯繫在一起。軍官要對自己的事業有一個起碼的瞭解,就必須通曉相關領域的知識,並能在自己的軍事生涯中熟練地運用這些知識。就像律師和醫生一樣,軍官要經常與人打交道。這就要求他必須深入地瞭解人的本性、人的行為動機,而這些只能通過廣泛的人文教育才能獲得。因此,如果説接受人文教育是從事醫生和律師職業前提的話,那麼它也應當成為職業軍官培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2、責任感與使命感。這指的是所從事職業的社會重要性,以及這種職業所具有的壟斷性。它要求職業人員對待所從事職業不能等同於一般的就業,而要比普通人多付出一份社會責任。因此,作為職業人員應當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服務於社會和忠於使命作為就業的主要動機,而不能將獲取報酬作為主要目的,否則他就不是一名真正的職業人員。

就像其它職業人員一樣,軍官愛軍習武的主要動機是出於對自己所選擇職業的熱愛,以及通過履行職業來造福社會的責任感。在西方發達國家,軍官並不屬於高收入的職業,然而它仍然吸引着大量優秀青年從軍報國,原因就在於此。可以説,在任何國家物質刺激對軍官的職業動機都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選擇軍官職業的人,不同於向僱主提供勞務的僱工,誰給的報酬多就為誰服務。同時,他們也不像因一時的愛國熱情而從軍的義務兵,缺乏持之以恆地不斷完善自我、熟練掌握管理軍隊的知識與技能的願望。

3、“歸屬感”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願望。職業人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作為某一社會羣體成員的“歸屬感”,或稱“團隊精神”。擁有某種職業的人,會始終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社會功能羣體的成員。這個羣體具有特定的道德規範和效率標準。這與非職業人員有着較大不同。這種“歸屬感”是職業人員在特定氛圍中長期合作共事的結果。出於這種“歸屬感”,職業人員通常都具有在職業生涯中加強自我約束、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職業水平、追求職業發展的願望。

對於一名軍官來説,他指揮的軍事單位越大,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就越高。一個只能帶領一個摩步排的軍官,他所具備的職業素養是較低的,最多也就是剛剛邁入職業化的門坎。而一名能指揮一個空降師或核動力潛艇的軍官,他就是一個具有高度素養的職業軍官。能夠指揮有陸、海、空軍部隊參加的合同戰役的將軍,他的職業素養就達到了軍事生涯的頂峯。

美國的軍事專家認為,軍事職業化的基本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説是通用的,不受地域、時間變化的影響。可以説,優秀的職業軍官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所具有的職業素養是相同的。同樣,在19世紀確立的軍官職業化標準,到20世紀和21世紀也仍然適用。職業知識和技能標準是超國界的,它是聯繫各國軍官的紐帶,儘管各國軍官在其它方面存在着這樣和那樣的差異。

標籤: 大綱 軍官 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m767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