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為廣東降低異地大學聯考門檻點贊,網友期待漣漪效應

為廣東降低異地大學聯考門檻點贊,網友期待漣漪效應

對於廣東數以萬計的隨遷子女來説,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時刻:廣東自XX年起全面放開異地大學聯考,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隨遷子女可在粵參加大學聯考。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佈的最新消息,異地大學聯考報名條件進一步放寬,其中居住證不再要求連續3年,合法租房者也屬有“合法穩定住所”。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曾透露,目前全省高二在讀的外省户籍隨遷子女有4萬至5萬人,其中相當部分將在廣東大學聯考。

為廣東降低異地大學聯考門檻點贊,網友期待漣漪效應

為廣東降低異地大學聯考門檻叫好

體現政策情懷

廣東省將於明年實施異地大學聯考之所以值得一書,是因為該省大大降低了報考門檻。譬如,原來規定自有住房才屬於“合法穩定住所”,就難倒了大多數外來人口——如今房價這麼貴,一般打工者哪能買得起?現在這個問題不復存在了,租房也屬於有“合法穩定住所”。無疑,報考門檻的降低,將會使一大批隨遷子女也能沐浴在異地大學聯考的陽光之下。

廣東省是外來人口大省,眾所周知,一個地方的外來人口越多,異地大學聯考的“負擔”越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越難。廣東省能降低政策門檻,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要知道,雖然廣東省教育考試院表示,異地大學聯考放開不會影響户籍考生的錄取率,但實際上,若把門檻抬高一點,隨遷子女報考人數少一點,廣東户籍考生的錄取率顯然會提高。這個簡單的道理誰都懂,也正因為如此,廣東省異地大學聯考門檻不升反降,才尤其令人稱讚。

讓更多隨遷子女共享本地大學聯考資源,體現的是胸襟,是擔當,更是情懷;是對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是善待外來人口最實在的舉措。廣東的發展也需要這些外來人口的貢獻,户籍居民將因此受益。一個針對外來人口的好政策,所釋放的不僅是善意和温情,而且會釋放出“合作共贏”的活力。(晏揚)

示範教育公平

異地大學聯考的矛盾集中在處理原住民與外來就業人口的教育資源分配和利益關係上。廣東通過引入國外高校招生、調整招生配額等方式,充分考慮了近年考生數量和招生錄取率的變化,使户籍考生的錄取率有了保障,在有效處理人口與資源的矛盾的基礎上,抓住時機推動改革,併兼顧循序漸進的後續改革規劃,體現了開放、務實和追求公平的政策理念。

當然,放在教育公平問題的大背景來看,廣東開放異地大學聯考只是一小步,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任何涉及教育公平的改革都必然會影響現有的利益格局,它需要打破特權觀念,需要原有利益羣體做出讓步。希望作為開放前沿地區的廣東省在這方面繼續發揮出更大的示範效應。(劉國強)

有利於打破教育壟斷

由於在其他一些省份的改革中,折中和困厄均在所難免,所以廣東此番的舉措令人振奮。針對隨遷子女大學聯考問題,過去曾有人提議採用“重學籍、輕户籍” “異地考試,原地錄取”的方法,但地區之間難相通氣,且無此權限,所以未得實行。並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大學聯考自主命題改革漸成趨勢,離此想法只會漸行漸遠。在《通知》中,廣東省教育廳同樣是堅持對隨遷考生進行“內部消化”的傳統,同時堅持對廣東户籍與非廣東户籍作出區分,特別是《通知》提出階段性放寬政策的設想,這有助於保護本省生源的利益,化解矛盾,保證政策的進一步推廣。同時,“內部消化”所需要的名額,一方面通過向教育部申請來增加,另一方面通過同本省的高校協商而實現定向分配上的增加。在這裏,《通知》給我們上了一堂既簡單又不簡單的算術課。之所以簡單,是因為隨遷子女數量的增加,既然要求教育部增加名額來消化這多出來的人數,這就如同在方程式的兩邊同時進行加法運算,“同時”也就勾銷了它的壓力。之所以不簡單,是因為教育廳對本省家長、考生承諾不增加競爭風險,抬高的競爭比率不由他們來消化,這等於説,只要能夠在更高的平台上統籌、計算隨遷子女的考生數量,受他們影響的競爭率和資源分配比率實質上也是不變的。

所以,在保持教育資源的分配格局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發揮教育部的綜合統籌能力應該是關鍵。(施經)

還須盡力增加錄取指標

要讓異地大學聯考開放順利推進,當前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強調對隨遷子女的學籍管理,廣東開放異地大學聯考,放寬對居住證、合法居住地的審核,是正確的,因為這和隨遷子女本身無關,開放異地大學聯考,重點在連續三年或者更長年限的學籍,即隨遷子女是在廣東省內求學,不是學籍空掛,要避免學籍掛在廣東,本人卻在外地讀書,在大學聯考時再到廣東求學的問題,這不是異地大學聯考,而成為了大學聯考移民。

二是盡力增加大學聯考錄取指標,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廣東盡力增加省內院校的錄取指標的同時,由國家教育部門出面協調全國各地的大學,尤其是重點大學,逐漸增加在全廣東省的錄取指標。這是在全國範圍內推進大學聯考公平的要求,也為推動廣東省這一流動人口大省的異地大學聯考創造條件。根據國家大學聯考改革實施意見,我國要逐漸縮小各地的錄取指標差距,對於廣東來説,只有增加重點大學的錄取指標,才能給廣東户籍考生和隨遷子女更公平的大學聯考升學機會,而要增加全國重點大學在廣東的錄取指標,這靠全廣東省的力量還比較難以辦到,必須由國家教育部門統籌協調。也就是説,推進異地大學聯考,不僅是廣東省教育部門的事,也是國家教育部門的事。國家有必要根據在廣東參加大學聯考的隨遷子女人數變化,增加在廣東的大學聯考錄取計劃。

當然,這只是在現行大學聯考錄取制度之下的措施。從長遠看,我國要全面解決異地大學聯考問題,必須深入推進大學聯考錄取制度改革,實行基於全國統一測試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考生在全國各地可不分户籍地報名參加統一考試,再用統一測試成績去申請大學,大學獨立進行錄取,這樣,大學聯考就擺脱了户籍限制,從現在的分省報考、錄取,變為全國範圍內的自由報考、自主錄取。這應該是我國大學聯考改革努力的方向。(熊丙奇)

期待產生漣漪效應

廣東的做法佐證了這樣一個事實:欲突破異地大學聯考的改革,有時候地方管理者的決心比制度技術等東西更重要。若以外來人口和隨遷子女數量而論,有幾個城市能比廣東更多?若以協調外來考生和本地户籍學生的大學聯考利益而論,又有幾個城市比廣東面臨的壓力要大?當廣東推出全面放開異地大學聯考的具體舉措,這隻能證明,放開異地大學聯考的難度此前被誇大,或者是過於陷入放開的技術困境中。

為更多的隨遷人員子女打開大學聯考大門,既有利於教育公平,還必將促進人口的合理流動,積聚更多的優秀人力資源。距離全面放開異地大學聯考尚有一年,廣東的當務之急是儘快完善相關的制度環節。譬如,爭取更多的大學聯考錄取名額,既不損户籍人口大學聯考利益,又令外來子弟有平等的錄取機會;再譬如,放開異地大學聯考也要打擊大學聯考移民。作為旁觀者,我們等待廣東全面放開大學聯考制度的穩健推進,期待它能夠衍生出更多的漣漪效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jkdm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