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思想彙報 >思想彙報精選 >

黨的三中全會思想彙報範文

黨的三中全會思想彙報範文

尊敬的黨組織:

黨的三中全會思想彙報範文

黨的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新的科學發展觀,本質和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根本目的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那麼,以人為本的大學科學發展觀,就是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全面協調大學內部不同羣體的人與人、工作與工作以及當前與長遠之間的關係,保證大學的可持續發展。

這種大學發展觀是對見物不見人、求量不求質、求形式不求內容、求局部不求整體、求當前不求長遠的片面發展觀的否定。我國高等教育的毛人學率已從1978年的1.4%增加到xx年的19%,在校大學生已達xx萬人。幾年來的大學擴招,使高等教育快速進人大眾化時期,很多學子有了進大學的機會,初步緩解了國民的高等教育需求與供給不足的矛盾。但是,我國大學在快速發展中,卻出現了許多與科學發展觀相悖的問題。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大學改革與發展的強大動力。筆者認為,依據科學發展觀,目前我國大學應進一步處理好如下十大關係。

一、知識、能力與全面發展的關係

大學科學發展觀強調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由於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教育主要是傳授知識,把學生獲取知識的多少作為衡量教育成敗的主要標準。“知識就是力量”的名言已深人人心。隨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大學教育必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潘懋元教授講:應當承認,對於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知識與能力都是重要的。但知識、能力一般都屬於智育範疇,在全面發展教育中,智育是基礎,但不是全部。把不全面的知識質量觀或能力質量觀帶進21世紀,既不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不利於個人在現代社會中可持續發展。

因此,必須把傳統的知識質量觀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質量觀,轉變為包涵知識、能力在內的全面發展質量觀。所以説,按照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要求,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新時期大學的一個嶄新課題。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是互有聯繫又各有內涵的矛盾統一體,只有使之學術視點辯證統一,才能全面協調發展。知識是形成能力和素質的基礎,但知識並不等於能力和素質;素質的提高,又將促進知識的更快掌握、擴展,促進能力的更好發揮與發展。大學應加強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各類專門人才。

另外,大學培養的高級人才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中堅力量,是創建人類文明社會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而人類文明社會的“設計師”若缺失創造物質文明的科學知識或創造精神文明的人文知識,自然使社會文明進步處於畸形狀態,延緩其發展。《歐洲大學憲章》提出大學要進行的改革應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

綜上所述,大學要把科學教育、人文教育與素質教育統一起來,實行全面發展教育。科學教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結合之所以需要,是由人才培養模式所決定的。大學要培養的人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是既能創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確享受生活的人。高質量的人才需要有科學技術專業知識,還有另外一面,人對生活的理解、善於調節人生的酸甜苦辣,主要靠人文精神的修養。不論科學技術如何發展,人永遠不會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維與感情。

所以大學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達到人才素質的和諧與均衡發展的目標,必須下決心改變: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術視野不寬,學術基礎不牢;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全面素質培養與基礎訓練不夠;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的現狀。加強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並努力使二者真正融合,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之目的。

二、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關係

我國《高等教育法》第31條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此即要緊密圍繞培養人才這個中心,開展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大學從單純的培養人才到開展科學研究,再到直接為社會服務,這三大職能的重要程度也跟其產生的順序相一致。大學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本身就是知識信息的創造與加工;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方面就是知識信息的傳播,也是通過教學相長刺激科研靈感與發展科研能力的動力;而大學利用其人力資源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優勢,所進行的高科技產業開發和為社會上的企業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技術諮詢與服務則是知識信息的共享與應用。因此,大學是能夠很好地整合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的這樣一種社會機構。

因此,大學不僅要致力於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和承擔科技前沿重大課題的任務,還應是知識創新、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直接參與並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説,大學不僅要把教學、科研職能提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經濟功能,要使大學實現教學、科研、經濟(包括社會發展)三大職能的一體化。大學不僅是知識傳授和科學研究的基地、更是參與社會變革、乃至於導引社會變遷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各類型各層次大學要依照自己的層次類型處理好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者的關係。無論是應用技能型的、教學為主型的,還是教學科研型的、科研為主型的大學,都要依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在開展知識創新、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基礎上,充分實現大學的三大職能。這是因為現代大學職能的進一步擴展,不僅表現在三大職能賦予了新的內涵和要求,而且更表現在三大職能緊密聯繫,相輔相成,對知識的傳播、加工、創造和應用起整合作用。

大學要從“象牙塔”式的傳統學術領域中走出來,以其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特殊功能,為科教興國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特別是在科學發展觀主導下,高等教育與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密切結合,並不只是一種理念,而是被越來越多的實踐所證實的一個發展趨向。近年來,國內不少大學的產學研結合已經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參與宏觀和微觀決策研究諮詢等方面,也發揮了“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這就足見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科學發展觀要求大學必須確立“知識傳播、知識創新、知識物化融為一體”的大學職能觀。作為“知識傳播體系”,大學要轉變“應試教育”的落後模式,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作為“知識創新體系”,大學要發現、創造新知識,要在多學科的交叉中促進邊緣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形成。作為“知識物化體系”,大學要千方百計使新知識、新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人類創造和積累更多的財富。

彙報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ixiang/jingxuan/pgq46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