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

作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作業,是對課程意義重建與提升的創造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深化過程,其設計思路應當適度開放,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貼近學生心理的特點,增強實踐性、探索性,促使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主地獲得新知。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通用20篇)

新課程提倡“突出學生主題,尊重個體差異”的基本理念,它指出,課程的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新知、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學習方式的個性化,對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學科知識必須通過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逐步轉化。新課程下,學習方式的個性化

在學完PEP4“Whattimeisit?”一單元后,要求學生製作一張宣傳珍惜時間的海報,A等作業為編一個關於合理安排時間的英語謎語或歌謠;B等作業為仿照書上,配圖描述自己的一日;C等作業為將老師所給的插圖配以一句話説明。學生的作業五花八門,精彩紛呈:有的是“Tick,tock,tick,forbreakfast,drinksomemilk.…”,以歌謠形式出現的海報;有的做了“It’s6:’up,’Wow孩子們發揮特長,盡情施展才華,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提高。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2

這學期來,我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七年級學生基本上沒有英語基礎,面對新教材感到很不適應,難以進入學習角色,覺得學習任務重、負擔重。這就是説七年級年級教師面對的基本上是“零基礎英語”的學生,因而,學生感到不適應、負擔就是很正常的。

2、使用的新教材雖然説是國中起點(零起點)教材,但顯然教材的預備篇內容少,所用課時少,不能彌補學生國小未學英語之不足。

3、全套新教材剛開始使用,教師尚處在初始的實踐探索之中;教師接觸的新教材也只是第一冊,對國中教材的全貌沒有整體上的感性認識;新課標、新教材所要求的觀念、方法和教師頭腦中原有的觀念、方法尚處在初步磨合階段。

4、由於以上方面的原因導致全學期課時偏緊,教師感到教學任務重,教學課時少,教學進度很難完成,並擔心兩極分化現象會提前出現。

學生學習上出現的困難是客觀存在,教師的擔心也不無道理。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其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積極主動的應對新課程、新教材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新問題。

二、對存在問題的思考和認識

1、教師對新課標、新教材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對新課標提出的各級目標的認識尚不足。七年級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中突出對學生的語言技能和知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進行培養。這裏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怎樣利用學生已有的語言技能?怎樣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應用技巧?應該採取怎樣的英語學習策略;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等。以文化意識為例,新教材要求通過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以便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要求注重激活學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識,並由淺入深地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培養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和融合的認識和理解的敏感性,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鑑別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學會在實際情景中恰當而靈活地運用英語語言。

對新課標、新教材的理解與認識是實現新的教學理念、思想、方法和目標的基礎。

2、教師對教材的彈性認識不足。教師應該明確,以前的教學是帶着知識走向學生,而現在新課標的要求是帶着學生走向知識,前者是我把知識給你,你來學,來接受,後者是教師想出一些儘可能適合學生的辦法讓學生掌握認識,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反映在教材的處理上,前者給了你綱,給了你教學全部內容,你可以將教材用夠,剝爛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後者給你的教材僅是一個適應於教學的一般性材料,教師需要精細加工。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在諸如教育資源,學生生源、師資水平,英語教育現狀也是不平衡的,所以教材不強求一律,各校可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根據各自的條件選用教材或者在教材選定後根據各種因素增添和刪減某些材料。一句話,彈性的使用教材,這樣就使教材具有了開放性,而不是原來的封閉形式了。

新教材給教師和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十分廣闊的活動空間,它給了我們一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因地制宜”的自由度。但目前我們尚未體會到這一點,因而遇到一個知識點,就生怕學生漏掉,就要擠出時間來講清楚、講透,這樣自然的就會感到教學任務重,教學課時少,教學進度難以完成。

3、教師缺乏用辯證的觀點看待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關係。教學過程中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學生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課標目標要求的最重要的主體。二是教師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課標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

4、教師對教學內容與活動二者有機統一問題的處理尚嫌不當。現在有的課堂活動看起來花樣形式較多,但是與教學內容的關聯處理顯得很生硬,有串聯活動之嫌,使用的結果可能沖淡主題,給課堂教學帶來負面影響,會使課堂管理失控,給一些頑皮學生提供“玩”的機會。

教學內容與活動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課堂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更好的實現課程目標,換句話説就是通過“動”來達到“學”,是“動”中“學”(learningbydoing),而不是為了“動”而“動”,為“學”而“學”,所以課堂不應是活動串聯起來的遊戲。

三、關於七年級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1、教師要自覺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

2、教師要自覺培養跨學科的整合能力。不斷拓寬知識面,新課標倡導課程的綜合、開放,淡化學科界限。在實施新課程時,教師必須擁有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具備廣博的知識背景。這就需要教師自覺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補充必要的學科知識,努力在多學科的視野之中豐富跨學科的意識和學生經驗。此外,充分教師羣體力量組織教學,開放教學資源,打破原有的獨立封閉的教學形態,培養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以促成適應新教材彈性化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3、建議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對課改,特別是英語課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4、建議七年級起始英語教學能適當增加課時,以便在短期內彌補國小1—2級教學的空缺。目前,大部分國小英語課時安排不足,或者乾脆沒有安排;英語教師師資薄弱,教學經驗偏少,教學設備落後,缺乏有效的評價手段等問題已嚴重影響國小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國小英語教學造成的不良後果將會給國中英語教學帶來更大的困難和嚴重的後果,甚至影響到課標的實施和教改的順利進行,乃至最終給整個英語教育事業帶來難以癒合的創傷。政府要始終盯着教育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各學段要順利銜接、和諧發展。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採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既符合化學的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的發展特點。實驗事實是最具有説服力的,本節課以生活事實設疑,又以實驗事實釋疑,讓學生從直觀、生動的實驗中發現問題,找到自身的知識生長點,但未達到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和分析並通過實驗驗證分析的目的。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高一文科班的學生探索慾望能力不強。實驗探究可以讓學生在具體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問題得出結論,有利於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這堂課的亮點有兩個:一是複習氧化還原反應;二是讓學生自主的去實驗,的確有很大的收穫,學生的熱情也很高,實驗做得也很積極。

但是對圍繞概念模型教學原理而言,這堂課的教學實施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1、如果是全新的概念模型教學,應該直接給出原電池模型,通過不斷變換原電池的組成條件,讓學生在“不變應萬變”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原電池的理解和應用;

2、改變原電池組成條件的設計沒有規律,應由學生設計,並且最好由學生提出,通過“質疑——猜想——驗證——結論”的方式鞏固原電池組成;

3、實驗探究中缺少驗證原電池組成條件之一的電解質溶液

4、師生互動較少

5、教學時間掌握不好,前面所講的知識稍微快些,後面的習題時間稍微長些

6、錯將硫酸溶液歸為電解質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彙報課我發現自身的教師基本功仍然很欠缺,對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將通過資深教師的觀摩課、示範課汲取更多的教學經驗。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4

化學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瞭解化學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具有不同的發展潛能。在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方式過於統一的傾向,要關注和尊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合於自己發展的化學課程。

高中化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模塊,給學生的學習以較大的選擇空間。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各自的潛能,制訂各自的化學學習計劃,自主選擇化學課程模塊;另一方面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的化學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對學生選擇學習課程模塊和安排學習順序給予指導。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三學制)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多邊形內角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數學思考:通過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體會轉化思想在幾何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通過探索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目標:通過猜想、推理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

難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時,如何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

四、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大屏幕、實物投影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º ,那麼四邊形的內角和,你知道嗎? 活動一:探究四邊形內角和。

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學生分組交流與研討,並彙總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個角的度數,然後把四個角加起來,發現內角和是360º。

方法二:把兩個三角形紙板拼在一起構成四邊形,發現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相加是360º。 接下來,教師在方法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作輔助線的方法,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把一個四邊形轉化成兩個三角形。

師:你知道五邊形的內角和嗎?六邊形呢?十邊形呢?你是怎樣得到的?

活動二:探究五邊形、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

學生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再分組討論。

關注:(1)學生能否類比四邊形的方式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能否採用不同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後進行交流(五邊形的內角和)

方法1:把五邊形分成三個三角形,3個180º的和是540º。

方法2:從五邊形內部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五個三角形,然後用5個180º的和減去一個周角360º。結果得540º。

方法3:從五邊形一邊上任意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四個三角形,然後用4個180º的和減去一個平角180º,結果得540º。

方法4:把五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然後用180º加上360º,結果得540º。

師:你真聰明!做到了學以致用。

交流後,學生運用幾何畫板演示並驗證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邊形的內角和之後,同學們又認真地討論起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類比四邊形、五邊形的討論方法最終得出,六邊形內角和是720º,十邊形內角和是1440º。

(二)引申思考,培養創新

師:通過前面的討論,你能知道多邊形內角和嗎?

活動三:探究任意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思考:(1)多邊形內角和與三角形內角和的關係?

(2)多邊形的邊數與內角和的關係?

(3)從多邊形一個頂點引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邊數的關係?

學生結合思考題進行討論,並把討論後的結果進行交流。

發現1:四邊形內角和是2個180º的和,五邊形內角和是3個180º的和,六邊形內角和是4個180º的和,十邊形內角和是8個180º的和。

發現2:多邊形的邊數增加1,內角和增加180º。

發現3:一個n邊形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邊數n存在(n-2)的關係。

得出結論: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三)實際應用,優勢互補

1、口答:(1)七邊形內角和( )

(2)九邊形內角和( )

(3)十邊形內角和( )

2、搶答:(1)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等於1260º,它是幾邊形?

(2)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1440º ,且每個內角都相等,則每個內角的度數是( )。

3、討論回答: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比四邊形的內角和多540º,並且這個多邊形的各個內角都相等,這個多邊形每個內角等於多少度?

(四)概括存儲

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1、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數學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

(五)作業:練習冊第93頁1、2、3

八、教學反思:

1、教的轉變

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現結論後,利用幾何畫

板直觀地展示,激發學生自覺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

2、學的轉變

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層 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課堂氛圍的轉變

整節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徵,教師對學生的 思維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徵。整節課學生與學生, 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為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 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 判斷髮現的價值。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6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思品課的教學工作。八年級思品重在培養學生交往與溝通的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健康的國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思品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現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進行反思如下:

1、對思品課教學內容的認識

思品課不同於其它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功能,其主要功能是“道德學習”,促進學生道德生命的成長。道德生命是在健康、文明、道德的生活中成長與發展的,因此,教育內容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個性成長與學生生活,與社會實踐的關係,使其內容具有實踐性、針對性。一句話,教師要對學生的道德學習加以引導,要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生活,也就是説,幫助學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質量,過積極向上,富有情趣的道德生活。

2、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地位的認識

《思品》課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情境豐富,為學生的自學理解提供了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空洞的説教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且也不符合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不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而且在課前為學生預設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教材,走進生活,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對教學方法的探討

(1)教學過程中,內容的呈現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基於生活(問題)、基於案例(情境)、基於活動(體驗),促使學生在情感體驗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情教材內涵。

(2)充分利用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社會調查,發現問題,在課堂上互相交流探討,形成共識,以指導自己的行為與生活。

4、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突出人文關懷,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優勢,提升學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為學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礎,做好思想支持!

總之,思品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思品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7

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音樂實施反思性教學是教師自覺探索解決音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教師自我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國小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8

實行新課改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在這幾年中,我認真鑽研課改,在組內經常進行集體備課,我們的備課不僅包括備教材,更主要的是備學生,我每節課後經常進行反思,對一些教學案例經常進行思考,長久下來,的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認為一個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並且對教學案例加以分析,這對於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好的教法是開展好教學活動的基本保證,在教學活動中善於總結,善於應用,才能不斷的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熟悉教學內容,能夠做到承上啟下,準確授課。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為準確制定目標奠定基礎。該“會運用”,就要能當堂運用,不能人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讓學生在上課時就明確學習目標,使其學習有方向,激發其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在以後各個環節裏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

例如:在單詞教學中如何變單一為多樣,變死板為生動?我在教授單詞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單詞的使用語境,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這兩個單詞的時候,我分別出示了幾張圖片(一些櫥具和兩位櫥師),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直觀感知,從第一印象開始就對他們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認識,從而避免了對這兩個詞彙的混淆。然後再通過“Heisagoodcook,hehasalotofcookers。“這樣的例句加深學生對他們的理解和運用.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不僅不會混淆,而且還拓展了學生的單詞量。

詞彙方面:現在的新教材詞彙量大,單詞長,生僻詞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但我們又必須讓學生掌握,否則難以適應新教材的要求。那麼我們該採取什麼方式來教學單詞呢?美國學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實踐證明,拼圖法,數字遊戲,單詞接龍遊戲,小歌訣,順口溜等傳統教學方法並不過時,教師再輔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藉助圖片,幻燈片等手段,真正達到重情景,重趣味,重運用,使單詞具有語言的意義,使其在特定的語境中被引出,這樣既便於學生理解,印象也深刻,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適時地加入這些,無疑是一種優化組合的創新,它不但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有在英語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注重檢查。我通過校領導對老師抓鬮隨機抽查進行推門課的形式我運用到了學生的背單詞,我每天在課前把學生的名字揉成團都放在講桌上,讓班長用抽籤的形式進行單詞檢查,這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班裏不背單詞的現象幾乎不見了。再者還可以用打分的形式進行週考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小組的互幫互學的合作意識。

總之在教學中,只要我們能在課上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再加上適當的檢查,相信一定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的。

如何把英語對話教學引入到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現在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是往往學習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英語,還不能開口説英語,而只能紙上談兵.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對對話的理解和運用,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效果並不理想.如我所教授的第二課時的對話在第二天提問時,學生的背誦情況很好,但當我要求他們重新組織一個對話時,效果不盡人意.要麼兩人一組的搭配不合適,按照固定的座位進行操練,有的搭配過於懸殊,開展不了對話;要麼只會運用近期的知識點,稍微久遠的就遺忘.

針對以上所出現的現象,我認為創設情景,營造英語氛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至關重要的.從單詞教學到對話獨立運用,整個過程處處注意創設情景,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道具和肢體動作,進入角色對話.在操練過程中,充分注意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變按照固定座位進行操練的傳統做法,讓學生自由搭配,這樣就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讓好學生做示範,反覆操練,這樣就避免出現好學生越好,差學生越差的現象."每節課不但讓學生張開了嘴,還讓他們爭先恐後的去嘗試,去演練,去表演,極大地幫助他們樹立了學好英語的信心,創設機會讓他們去體驗成功的快樂."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在創設情境時,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習Whydonˊyougetherascarf?一課時,為了達到練習目的,我創設了如下情境:1,父親節快到了,為了感謝爸爸對你的愛,你要給爸爸買些什麼禮物?2,你最好的朋友快過生日了,他邀請了除了你以外的很多人,你很苦惱,不知道該帶什麼禮物去才合適。有了這兩個情境後,學生練習對話的積極性被激發了,達到了練習口語的目的。

因此,英語教學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於開口,勇於實踐,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今後課改的路還很長,我還要進行不斷地教學反思,不斷地進行學情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9

看着學生的寫作能力令我十分擔憂,“如何恰當指導並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一直是我反思的主要能容:

一.要利用好課本和練習題上的寫作訓練,通過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語、句型,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學會避難就易。成文後,要求學生檢查是否存在以下問題:要點有無遺漏,語法、句子結構有無問題(包括時態、冠詞、介詞、單複數、大小寫、代詞等用法錯誤或使用不當),拼寫、標點符號是否正確,格式是否正確,字數是否符合要求,篇章結構是否連貫等。

這樣的指導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謀篇能力和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要抓好基本功訓練

英語寫作就像建築房屋,也需要打好地基------進行必要的基本功訓練。在我的教學中,經常設計如下基本功訓練:

1.造句訓練

(1)基本句型訓練

英語中的五個基本句型應作為寫作訓練的出發點,通過反覆練習力求掌握。

(2) 擴句訓練

在簡單句的基礎上進行擴句。主要是增強詞彙表達的豐富性,儘量使用形容詞與副詞及其同義詞或反義詞,以避免重複。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擴大句式,鼓勵學生利用課文中的句型造句。例如:

The girl likes reading.

The pretty girl likes reading novels.

The pretty girl likes reading novels very much.

(3)“發散思維” 訓練

“發散思維”是指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內容,鼓勵學生百花齊放。例如:表達“他的英語很好。”可用以下句子:His English is good./He is good at English./He does well in English./He learns English well.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增加學生表達同一句子的靈活性,提高應變能力。

2.連句成文訓練

一篇好的英語作文應該句子流暢,意思連貫、邏輯合理、層次分明,這就需要學生運用比較貼切的連詞將句子有機地連接起來。因此,訓練學生辨別句子之間的關係,學會掌握連詞的用法就顯得十分重要。

例如:有這樣一篇文章“I used to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but now I am not afraid of grammar rules . I study grammar by taking notes. I study it by asking my teacher for help .I study grammar by reading grammar books. I think I become interested in English now.”顯而易見,這是一篇初級的英語習作,儘管用到了but構成並列句,也出現了I think引導的複合句,但看上去句式結構簡單,沒有亮點。於是,引導學生做了連句成文練習,上文改動如下:“I used to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but now I am not afraid of grammar rules. First of all , I think taking notes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grammar. Secondly, I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when I am in trouble. If I am free, I often study grammar by reading grammar books. In a word,I think I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now .”這樣一比較,上下文的區別就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對連句成文練習也有了很深的認識。學生們往往會把連句成文練習視作學習的挑戰,“百家爭鳴”,學生躍躍欲試,一比高低,因此,也常常能激發學習的興趣,效果較好。

3.改寫或複述課文訓練

如果學生寫出的英語作文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文理通順,語言準確得當,條理清楚,他們的寫作情緒就會高漲。而改寫和複述課文也是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

(1) 改寫課文

在訓練學生寫作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採用改寫人稱、引導學生把對話改編成短文或歸納課文要點等方法。例如:選用課本上的文章Jane`s Day進行改寫,然後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個個聚精會神地聆聽並對不正確的地方爭先恐後地進行更正和補充。

(2) 複述課文

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心,提取關鍵語句,訓練連句成篇的能力。例如,在學習Mary`s Happy Life後,我要求學生課內複述,並在課外將課文改寫為80詞左右的短文,結果大多數學生都能寫出令人滿意的新作文。這類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總結、概括、變通的思維能力,又鍛鍊了學生遣詞造句、連詞成篇的書面表達能力。

以上這些練習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再創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4.背誦範文並仿寫訓練

我們都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學英語也是如此。對學生來説,英語寫作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而語言的內化是語言輸出的基本保證。所以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一直堅持讓學生朗讀背誦部分課文。首先朗讀可以增強語感,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能夠感悟英語語言的習慣表達,還可以使學生記住優美的語句,繼而創造性的運用文章中的詞彙。國中生背誦範文後仿寫,可使文筆流暢,寫作速度加快,寫作能力大大提高。

三、 面批點評訓練

對一些學生來説,個別輔導式的面批效果很顯著。面批時,老師要與學生交流,並對其進行寫作指導,指出習作中優點和錯誤及修改方案。因此,面批不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還能培養師生感情,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這主要分兩類:

1.典型錯誤文章

老師精心挑選學生習作中的“錯誤百出”的文章,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由師生共同修改,特別是時態錯誤及漢語式的句子,指導學生各抒己見,找出錯誤改正,學生學會了細心認真,意識到了自己寫作中的錯誤,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2.佳句展示文章

老師要認真摘錄習作中的佳句,挑選優秀的佳作,並註明作者,通過課堂展示,使這些寫出佳句佳作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在以後的寫作中積極嘗試創新,也使其他學生從中借鑑,取長補短。

總之,英語書面表達的訓練是綜合能力的訓練,要將大量的多種訓練貫穿於課堂聽、説、讀、寫的全過程,要讓學生明白寫作過程不僅要有“苦功”,還應有“巧功”,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練,堅持不懈,才能克服寫作這一薄弱環節,達到“下筆如有神”的效果。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0

遊戲教學在國中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傳統遊戲的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一方面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 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為“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場班際拔河比賽中,因教師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這種由於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接受,情緒非常惡劣。對於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教師要主動地向學生説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並提供再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力。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可知與際關係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聯繫。國小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1

國中語文的閲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它是和其他知識全面綜合運用的過程,是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思想認識水平的綜合反映。所以,長期以來這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實際上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掌握得並不好,尤其是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生。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本人一直思考着這麼一個問題,即為什麼在教學中花費了很大力氣進行語文閲讀的訓練,卻總是達不到基本過關的要求呢?學完這些視頻後,反思這個問題,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得到徹底改變。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雖然早就形成了共識,但真正去實施的教師並不多,它只是成為了一個口號,直流於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對老師形成一種依賴,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發揮,只是一個接收知識的囊袋而已。因而我們還要多學,多研究學生的心理。

二,是教學方式單一。也許我們還沉於老習慣中。語文閲讀教學目前採用的大多是接受式學習,而且是採用被動式地接受學習,學習主要是接受現成的知識,思考不夠,理解不充分。教師就算設計問題,也是要引導學生從嘴裏説出自己所需要的結論,但不盡人意,學生很少有真正的語言實踐。學生只能按照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思路去思考。國中學生直接閲讀文章和思考感悟的時間少,不能夠積極去思想,去理解探究,努力形成自己的看法。所以學生的閲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自然閲讀題失分也就多了。

1、教師觀念的改變。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相信學生,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知識為中心”的教育方式改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多渠道教學”、“培養能力”的新的教育思想,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出發,歸宿於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變,但是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師的引導能力在這時尤為重要。這樣,就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2教學方式的改變。閲讀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閲讀教學中要正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自主學習不能流於形式,應當讓學生髮表意見,充分尊重學生想法,挖掘其閃光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2

在教學中,我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温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3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創設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外面的世界》,我創設了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今天,鼕鼕小朋友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裏去逛一逛,她説‘她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她買了哪些商品?”接着看圖觀察思考。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九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圖畫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

另外,我再用圖畫展現形象,產生美感,把學生引入情境。利用音樂產生美感,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境界。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下面我還是以《外面的世界》為例,在學生們認識了九種商品名稱以後,但要讓學生學會分類,且瞭解自選商場購物的方便,我又創設了情境:老師成了“快樂自選商場的總經理”,並告訴同學,今天卻不快樂了,因為商品賣不出去,所以現在想聘請三位優秀的售貨員,重新將商品擺放整齊。接着就請三位同學當售貨員來給黑板上的九種商品分類。並説出理由。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很快明白自選商場的東西是分類擺放及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闢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比本領》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裏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説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還是以《比本領》為例,由於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首先來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然後再選擇相應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製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人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

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説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為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例如我在教學《小馬過河》一課時,我就採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小組合作自制頭飾、道具,進行故事情節表演。小組間再展開比賽。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自主學習。最後師生再共同評選出最佳表演獎、最佳創意小組。因為要表演,學生得仔細揣摩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從更深一層理解課文內容,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採用演還採用訪一訪。因我校有小記者團,那麼作為教師就應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創造鍛鍊的機會。

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才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4

八年級年級教學較之七年級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首先八年級年級的教材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七年級的課本共有12個單元。而八年級只有10個單元,並且多了閲讀理解部分。其次八年級年級的語法知識點增多,難度也有所提高,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潛力和閲讀潛力都有新的要求,這就對教師的要求有了新的提高。

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難點。我認為這是教學中對教師最重要的要求。如果無法很好的把握重難點。則會對重點知識的講授蜻蜓點水,導致學生也無法分清重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超多的時間花費在零散知識上,而忽視了重之之重。教師為了更好的把握重難點就要認真的研讀教材,仔細研究教學參考,並且做好教學反思,從同學們的錯誤中反饋自己的失誤,不斷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語法講解必須要清楚,透徹。在講解重點語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舉例子,並且要學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講解過程中。

三、應加強學生的對話強度,鼓勵不開口説英語的學生開口。有些學生是對自己不自信,是因為以前對話的過程中,出現失誤卻被老師尖刻的言語刺傷,所以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應微笑着讓他坐下,然後再糾正錯誤。有些同學的對話可能會脱離現實生活,但只要開口説英語就要鼓勵。

四、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整個課堂是學生在開口説而不是老師在乾巴巴的講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後一部分,閲讀部分。要使同學們在默讀的前提下做課本上要求的練習題,也能夠確定幾個話題,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鍛鍊他們用英文思考的潛力,運用所學語言的潛力。課文部分教材給出了一篇文章然後學生進行閲讀,並且每篇文章後面都有若干個問題,在這一部分必須要讓學生在默讀的前提下獨立完成回答問題。鍛鍊他們的應試潛力。

五、八年級年級英語教學單詞仍然是基礎。我個人認為就應打好學生的單詞基礎。在講授的過程中能夠讓同學們記它們的同義詞及反義詞。並且讓同學們自己造句。

六、培養學生們的課文背誦潛力。嚴格要求學生要背誦下來課文。這樣能夠培養他們的英語語感。

總之,最重要的是教學技巧要靈活,教學要紮實。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5

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一直是語文教學工作者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但其實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好好反思。比如,針對七年級這樣一個特殊的年級,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尷尬”的問題。七年級是一個過渡期,從這時候開始,識字不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説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閲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和相關能力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閲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七年級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很難適應,對寫作感到非常盲目,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而新的課程改革又強調要突出體現語文的人文性,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面對新課程的改革,我們需要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完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所以,語文課從來都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了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教學的根在於聽説讀寫,是聽説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説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看似是一節很成功的課。可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看,在這堂課上老師講的東西他們是不是真的都吸收理解了呢?對於教師而言,這堂課的目標是不是真的達到了,是不是落到實處了呢?我曾就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篇課文都快學完了,我點一些學生起來讀課文,他們讀得結結巴巴還不説,竟然還有一些很常見的字詞都不認識。於是,我只好花大把的時間在每一次新課前指導他們預習,可是後來抽查仍發現學生字詞不會讀的現象,追其根源才知道,原來有部分學生連漢語拼音都不會認不會讀,這其中也有上課發言很積極表現還比較好的學生,於是我不得不感歎,他們國小的語文課到底是怎麼上的?難怪學生上課都不願意開口回答問題。我覺得,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再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

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説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雖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但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後馬上接受下來並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於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説有創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説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説啥就説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長期“不假思索地説”、“無根據地説”、“任意地説”、“編造着説”、“不負責任地説”,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使他們很迷茫地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課堂高效高質,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每一堂課學生都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標有任務有條理地進行,從而完滿地結束。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閲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甚至有時候都沒把握準方向和重點,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氣氛活躍,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不動就安排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結束了這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常看到如下場面: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彙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於形式,未落到實處。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語文課“心動”比“行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講教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四、倡導探究性學習,但不能無度開放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

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在探究性閲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閲讀活動。語文的探究學習不同於科學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探究只會浪費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發散思維,不注重整合和優化,開放無度,天馬行空。如有一位教師執教《三峽》時給學生提出瞭如下探究問題:1、在三峽地區我們國家正在建設一個什麼工程?2、就你掌握的資料看,這一工程有什麼作用?3、這一工程對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有何影響?4、假如爆發戰爭,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5、你知道我國黨和國家三代領導集體是如何關心和重視這一工程的?這幾個問題在師生的互動、交流、爭論中佔了整個課堂的三分之二。這樣的“探究”看起來有“深度”和“廣度”,也很“開放”,但實際上是曲解開放,遠離文本,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將語文課上成了“資料課”、“環保課”、“綜合課”。

閲讀是富有個性化的行為,閲讀過程充滿了創造。閲讀教學應該依據教材內容設計開放性的話題,培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個性閲讀能力。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當然,教師在進行開放性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開放要有利於師生在閲讀實踐中與文本發生深層的有價值的對話,有利於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於進行科學方法、健康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滲透,有利於學生體驗母語的優美和運用母語的實踐。

五、倡導對話,但不能遠離“根本”

對話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師生關係。(李鎮西)

《語文課程標準》引進了“對話理論”,認為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

下面是一位教師在教學《三峽》設計的“對話式閲讀” 教學與過程,就較好地體現了對話式閲讀的內涵與特徵。

1、創設對話的良好氛圍。(1)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峽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飛奔的船隻和悽異的猿嘯等自然風景,引領學生親歷課文意境;(2)還可以利用課文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意韻之美。

2、創設對話的主導問題。譬如:回溯三峽的過去,細看三峽的現在,展望三峽的未來,你想到了什麼?

3、設置刺激參與對話的話題。包括:(1)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如:《三峽》先寫山後寫水,是如何寫山的?又是如何寫水的?為什麼要這樣寫?(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如:《三峽》語言凝練,雖然只有幾百字,卻能繪盡四季景色,羅列山水猿嘯,為什麼能達到這種效果?(3)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如:《三峽》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屬於自然描寫,這是否與本文寫景的宗旨背離?你有什麼看法?(4)師生與作品的對話。如:酈道元寫三峽風光,大部分筆墨放在寫水,水是課文的重點,那麼為什麼要先寫山後寫水?能否調整一下順序,或者只寫水?

4、培養學生在對話中的創造性。譬如:通過討論我們今天應當怎樣開發和利用三峽?這一問題,在充分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可見,真正的“對話式閲讀”應該是對話主體間視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對話主體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

而實踐中,我們往往對“對話”的內涵理解不透,認識膚淺,甚至歪曲。課堂上貌似平等的對話,但實際與《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對話還有不少距離:一是話語霸權嚴重,對話機會不等。課堂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貴族,一部分學生淪為對話的奴隸,師生的對話成了“課堂上的孤獨行為”。二是注重發表和説話,忽視傾聽和交流。學生間不能夠有效地通過對話互相補充、共同提高,教師也難以及時抓住對話中閃現的教學契機。三是不重讀書,只重對話。往往學生只讀了一兩遍書教師就展開議論、組織交流,導致對話的質量不高。四是對話到底,方式單一。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閲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邁一小步,就會變成謬誤。” 傳統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地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地走進新課程。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6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我在教學《當兵的人》這首歌時,就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

一、導入的環節,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為了誰》深深吸引學生,接下來指導學生欣賞並理解歌曲是在什麼時候什麼背景下為誰而作的,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歌曲的興趣。

二、學唱歌曲,我以“兵”為線索展開教學,採用了聆聽與思考相結合的方式。在初聽歌曲時,我出示問題:歌曲的情緒特點是什麼?復聽時,提問:歌曲的體裁是什麼?就課堂實效來看,這些問題對學生而言難度並不大。現在想想,如果當時能夠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劃一劃4/4拍的指揮圖示或者利用學校現有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將會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這也是本課的不足之處。當講解“進行曲”這一概念時,我採用了體驗式教學的方法,讓同學們邊踏步邊演唱,從而更真切地感受進行曲的的特點。但這教學環節美中不足的是歌曲的音調對部分同學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我當時能夠根據學生的聲線及時作出調整,應該會取得更好的實效。

三、拓展的環節可以説是本節課的亮點:我為同學們播放了國慶60週年閲兵式的視頻片段,還伴有背景音樂,而背景音樂正是本單元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進行曲。我設計意圖是:一是想通過聆聽,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進行曲”的認識,加深印象;二是想通過視頻,使學生更為直觀地目睹軍人那種高大、威武的形象,激發他們對軍人的崇敬之情。緊接着,我又讓學生欣賞歌曲《當兵幹什麼》,目的是讓學生對和平年代的軍人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也就更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在身心愉悦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種平等、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感知,我積極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來理解和表現音樂的美。此外,在本節課中,我注重提倡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鼓勵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層層遞進的環節中,學生自然、愉快地掌握音樂知識,體驗到音樂的魅力。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7

一、曉知以理,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

二、複習中紮紮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

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國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降低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三、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近幾年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國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8

九年級學生即將面臨着畢業,學習任務緊,時間有限,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時間,建立條理有效的課堂架構,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為當務之急。

為了把握好課堂教學,我不但在課前從多方面積極準備,精心策劃,而且注重每一節課堂教學後的反思,並把這種反思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具體做法可概括為:“明確目標、體驗模仿、活學活用”三步教學法。

一、明確目標

教學目標是每一節課所要完成教學任務的核心和靈魂。只有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加以正確的方法指導,同學們對自己的複習活動才有一種方向感、使命感,也才能減少盲目性,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學們在完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後,也就完成了總的目標,從而完成了整個教學任務。

二、體驗模仿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活的語言,英語也不例外。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作為載體,那種語言也就失去了活力,成了死的語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能向學生傳遞一定的信息,儘量將英美人士表情豐富的顯著特點表達出來,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引導他們去模仿。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在聽、説、演、用的過程中努力地去體驗語言、感悟語言,從而對語言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型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方式深化語言的習得過程,讓學生接觸、運用並充分理解所複習的語言材料,進而引導他們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

三、活學活用

我向來反對同學們學習時死板教條、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而且久之大部分同學也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我總是鼓勵同學們創造性地使用語言,學生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演示、討論等方面只要存在着合理的方面,或者有所發揮或創新,我總是適時地給予合理的肯定和評議,以便引導他們主動地投身於教學活動並參與競爭,主動地使用英語,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另外,及時的對所學知識進行盤點、理清思路,使所學知識縱橫交織,密集成網,幫助學生們建立龐大的知識網絡,也能優化學習方法,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通過“明確目標、體驗模仿、活學活用”三步,不僅使學生對課本內容掌握得更準確、更牢固,而且達到了英語課堂上“個個參與,人人有機會,充分用英語進行‘談、説、評、議’等言語表達活動”的目的,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19

我對國中政治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首先,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繫及橫向聯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裏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現在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識。他們知道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知道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政治也是豐富多彩的,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政治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政治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政治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温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繫各學科的知識)。政治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繫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政治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政治也是息息相關。再次温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政治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信息。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政治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政治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政治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中英的語教學反思 篇20

週一晚上,兒子的學校召開家長會。我不想錯失良機,要親自去了解兒子在班裏的表現,瞭解班主任對兒子的評價。會上,班主任開始點名批評家作表現差的學生,我很自信,這裏面絕對不會有兒子的名字。接着表揚作業清楚,字跡端正的學生。縱使兒子的字不夠漂亮,可我還是豎着耳朵聽,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沒有。我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不受表揚就説明已經被批評了。

我已無心於家長會。我開始思考我的家長會,我該怎麼做?作為家長的我深知兒子有眾多的不足,但仍然想聽到讚賞的話語。那我們的家長何嘗不是這樣呢!回想去年家長會:家長們剛下班,有的來不及回家,匆匆趕往學校;有的顧不上吃晚飯,忍餓來到學校;有的全身髒兮兮,也沒來得及洗個澡……我開始下定決心,不能讓家長深受打擊。在家長會上要多表揚學生,儘量不點名道姓。批評可以私下裏。

家長會那天,臨近放學,我提醒孩子們:“回家別忘了讓爸爸媽媽來學校開家長會。”話音剛落,十幾個孩子就爭着搶着説:“老師,老師,我來畫黑板。”我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這後面的黑板報我不是已經指定幾個孩子出了嗎,怎麼……幾個機靈鬼看出了我的不解,指了指前面的黑板。我明白了,他們是想在父母面前露一手。整整兩個多小時,他們畫了又擦,擦了又畫。感謝孩子們,幫了我大忙,要不等我想起裝飾黑板時,又得手忙腳亂了。

六點半,陸續有幾個家長準時來到了教室,可我忘了表揚。對於遲到的和遲遲未到的家長,我表示理解,但忘了鼓勵下次能儘早安排好時間。

會上,我首先請家長欣賞前後兩塊黑板,雖然不是很漂亮的,但那都是孩子們自己的傑作,上面還掛着孩子的大名。家長面帶微笑地看着,此時他們一定打心眼裏喜歡自己的孩子。可當我與家長聊起孩子的家作時,一兩個從來不幫孩子檢查作業的家長提出孩子的字不夠漂亮,孩子在家作業非常不用心,學習沒有進步……殊不知,孩子就是孩子,如果在家都能那麼自覺,會學習,還需要我們老師、家長做什麼。為了讓幾個極其不負責任的家長認識一下自己,我還是點名表揚了一些學習認真,進步較大,家長在家也非常用心輔導的孩子,並狠狠批評了幾個作業經常不做,且家長從來沒有盡到監督、檢查義務的學生和家長。事後,我很後悔,為自己的一時之快又傷了許多家長的心,他們的心裏一定不好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nqyde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