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日月潭教學反思(通用23篇)

日月潭教學反思(通用23篇)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台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教過之後有一些體會如下:

日月潭教學反思(通用23篇)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

在自主感悟的過程中也存在着“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沒找到着重點進行訓練,沒有注意到運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還不是低年段教學的主要方法。在理解重點詞語上,我更多的是灌輸給孩子們“這詞語什麼意思”上,我覺得老師應該引導孩子們去理解,並相信他們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孩子們。在學生的朗讀能力、説話能力和積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夠,應當要讓孩子多讀多説,主動讓孩子探究,創設情境、薰染、範讀,各個方面去引導孩子的表達能力、讀文捕捉信息的能力,體現出“讀、説、背”的培養;強化本課四字詞語方面,也應該要讓孩子在朗讀中、説話中去不斷地鞏固積累,這是知識的獲得,力求一課一得。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3

《日月潭》是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寶島台灣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台灣,是因為它“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力求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並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中國台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中國地圖讓學生們感知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接着喚起孩子們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感情,回憶“潭”字和齊讀課題。

2、複習生字,四字詞語的鞏固,指導書寫。

【在導入和複習的環節上,我做了比較周全的準備,上的時候也比較輕鬆自如,孩子們當時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

二、運用抓重點詞品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進行課文講解:

1、結合圖片、日月潭俯瞰地圖和神話故事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2、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我聽説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麼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衚衕。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在這節課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同時努力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試着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同時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但由於讓學生的品讀的句子較多,顯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説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留下這美的烙印。我想課文美的地方較多,如果重點抓住一兩處美景深入體會,更能讓學生形象的感悟美景,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從而得到一定的語言積累。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4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我讓學生看圖,想象一下,什麼時候的日月潭也會很美很美?孩子們在文本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合理想象。有的説:“日月潭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閃閃,山上燈光閃閃,水中也是一閃一閃,真迷人。”“大霧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整個天空一片朦朧,對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

此外,實踐積累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標,它能為學生以後的閲讀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雋文。在教學中,我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教給他們積累的方法,同時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實踐運用。相信,學生的“好詞佳句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本節課環節的設計應該是很清楚的,條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為離我們這裏比較遙遠,有的景色學生的體會還不到味。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5

1、在時間準備中不夠充足,也沒有提前試講,當真正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緊張,特別是當課件亂了的時候,變得慌亂起來,心理素質不過關,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因為作為一個老師緊張是要不得的。

2、課堂氣氛不活躍,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3、教學目標沒有完全落實,尤其是有感情朗讀、背誦這兩個目標上引導得很少。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説,語文課需要花大部分時間在朗讀上。在整堂課的學習上,我讓孩子們進行朗讀的環節比較少,目標中的有感情讀,似乎在整堂課中都有所忽視,沒有真正落實目標。

4、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6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台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我在第二課時預設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隱”、“築”、“晰”等6個字,會寫“展”、“建”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3—5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看圖介紹寧波的一處景色。

根據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教學過程的:首先談話導入,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然後自然地過渡到學習3、4描寫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的自然段。用你熟悉的記號標出表示時間的詞語。然後用一個大問題貫穿整堂課“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感受。在講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感悟,讀出問題,自己解決一個難點“隱隱約約”,教師只做引導。在學習中午太陽高照時,抓住“清晰”這個詞進行理解、感悟。在學習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句子時,抓住重點詞“朦朧”,讓學生找到比喻句。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然後遷移運用,把書中的好詞好句用到看圖説話中,介紹寧波的景色。最後一個環節的寫字指導中,我出示的是兩個同是半包圍結構的字,但在書寫中又有所不同。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時候我注意以下幾點:

一、讀思議練重實踐。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以簡單的教學環節貫穿起聽、説、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這節課我基本上做到了這一點。課堂上,根據學習內容和任務的需要,引導學生用多種讀書方式。讓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邊讀邊思考,邊讀邊討論、交流,鼓勵學生一次一次地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從文本中獲得信息,提煉觀點,表達思考的所得。如:“自由讀第3段,想一想蝙蝠在夜裏是怎麼飛的?有什麼特點?”“默讀4——6自然段,思考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怎麼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怎樣?邊讀邊勾畫,填寫試驗報告單。讀完後讓學生交流、討論,這每一步的教學步驟,把讀書的權力還給了學生,以生為本,以文為本,讓學生充分地閲讀,靜靜地思考,大膽地練説,在讀思議練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發展了思維,訓練了語言,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得以深化。

二、依標扣本學語言。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也是一篇傳統的“老”教材。這篇文章雖然沒有優美的詞句,但課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語言用詞準確。我抓住了文本這一語言上的特點,引導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精煉,如:抓住“無論……即使……也……”體會蝙蝠夜間飛行的靈巧;緊扣“一個也沒響,一根也沒碰着”感受蝙蝠飛行時的敏鋭;抓住“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一句中的“反覆、終於”體會科學家們做研究,有所發明、創造往往要付出艱辛的代價,甚至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同時,在品詞析句之後,很自然地通過朗讀,讓學生把體會到的表達出來。既準確地把握了句意,又巧妙地進行了價值觀的引導,使科普文章的學習也散發出濃濃的語文味。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8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學一開始,我播放低音量的葬禮哀樂,並在音樂中描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總統親自主持了一次特殊的葬禮。葬禮是為一條瀑布——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描述將學生帶入課文特定的情境,學生產生了許多疑問,如人們為什麼要為一條瀑布舉行葬禮?這是一條怎樣的瀑布呢?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就會主動地探索。

二、循音入境,引導想象

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了塞特凱達斯瀑布雄偉壯觀地氣勢。我讓學生閲讀時,找出文中表現瀑布雄偉氣勢的詞語,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等,之後,再讓學生欣賞配樂朗誦。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形象起來,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眼前出現了一條奔流而下的瀑布”“這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

三、圖文結合,激發想象

課文第五自然段描寫了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形態。教學時,我要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描寫瀑布的語句:“它在羣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詞語的基礎上,出示文中插圖,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麼樣子?假如你是慕名而來的遊客,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哪些感受?你會説些什麼?學生彷彿置身於瀑布前。經過一番閲讀、討論,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想象,學生將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過去和現在作了比較,深深體會到了環境污染給大自然,給人們生活環境帶來的嚴重危害。

四、結尾質疑,引導續想

學完課文後,一個學生站起來問:“老師,葬禮是在1986年舉行的,那塞特凱達斯瀑布現在怎樣了呢?“問題一提出,我並沒有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瀑布應該怎樣呢?”學生經過思索後,有的説瀑布可能永遠消失了,它只能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有的學生卻説葬禮喚醒了人們,人們積極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瀑布恢復了往昔的生機與氣勢。通過續想,儘管學生的答案不一,但學生進入了課文的意境,進一步增強了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意識。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9

《莫高窟》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西北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構清晰,敍述具體,文字淺顯。且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預習課文的方法和讀書方法,課前已經佈置學生充分預習了課文。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我結合海量閲讀和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進行大膽改革,主要以學生充分自主交流、品讀為主,深入學習課文。

本節課教學大體分以下幾個環節:

1、檢查預習情況,主要檢查生字掌握情況、詞語理解和對課文內容的概括能力。

2、品讀課文,感受“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這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因此,教學時我運用多媒體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瞭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讓他們銘記:這一切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因為,只有讓學生通過媒體、藉助範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學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體驗莫高窟的美。在瞭解藏經洞時,我適時補充外國侵略者用極少的錢財把數以萬計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的資料,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到那段屈辱的歷史,激起了他們悲憤的心情,並且進行適當地指導朗讀,更能讓他們懂得努力學習,振興國家的重要性。這樣,就完成了“三維目標”之一的情感價值觀目標。

在帶領學生深入走進課文的同時,我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説話練習的訓練。比如: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壁畫上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練習説話。

3、瞭解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和首尾呼應的特點,瞭解2-4自然段的表達方式:先概括再具體然後選擇典型詳細描寫。

4、鏈接閲讀《家鄉的微山湖》。

由於沒有把握好時間,教學沒有完成預期設計的教學任務。 這次教學結束,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

1、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

由於學生預習的不是很好,檢查預習環節用了大概20分鐘時間,用時過長影響教學進度。這時就應該適時調整教學設計,去掉背誦2-4自然段的環節,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就能順利完成。雖然我再快下課時迅速調整教學思路,但只是勉強完成前兩個環節,沒有把精彩之處呈現出來。

2、在學生彙報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時,好多學生站起來僅僅是説了一句話,由於有些學生課前對莫高窟壁畫內容瞭解不深,在練習説話的環節中,出現了內容單調的現象,在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還不到位。

3、課件的設計還要注意細節,如這次的課件背景我選用了紅褐色的模板,在放映的過程中學生看的不是很清晰,影響了效果。

4、另外,學生朗讀水平的培養仍是重中之重。該怎樣朗讀,朗讀這一環節究竟該怎樣穿插在課文中還需要好好去摸索。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好好改進提高,我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反思,自己能從中有所得,為今後的教學添磚加瓦。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0

《這個辦法好》講述了少年毛澤東與小夥伴們上山幹活時,指揮大家分工合作去放牛、砍柴、撿果子的故事。説明做什麼事都應當少花力氣幹出成績的道理。

本文生字較多,會寫的字 7個,我會認得字 14個,再加上是低年級學生。基於這兩個特點我儘量讓枯燥的識字教學“活”起來。

一堂課的成敗,關鍵在於孩子是否對這堂課感興趣,所以我以生字為主體,以多種遊戲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愉躍中學。

識字教學,我倡導在學文和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識字,以自學、合作學、個體檢查、遊戲等多種方法落實識字教學,鼓勵引導學生學會理解運用漢字、詞語。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第一步,初讀課文時,學生邊讀邊圈畫出生字新詞,對生字新詞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第二步,讓學生自主認讀,加深記憶;第三步,採用小組合作做遊戲的方法鞏固記憶生字的音形;第四步,在自主識字的基礎上,教師檢查正音;第五步,利用擴詞、用詞語説話深化學習,達到識字、理解、運用的目標,為下一課時的寫字做好鋪墊。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緊扣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又能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學習課文時圍繞“誰想出的辦法?”“什麼好辦法?”“辦法好在哪裏?”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朗讀評悟課文,感悟辦法的妙處。

教學中,我還注重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拓展中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知道,我們平時進行值日時,也要注意和別人分工協作,這樣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值日任務。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進位的方法。我意在突出以時效為課堂本色,立足於學生的有效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自己思考尋找計算19×19的方法,允許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估算法和豎式計算法,通過多樣算法的展示構建豐富學習的平台為思維碰撞提供機會,讓學生自主交流方法,充分展示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從而創建平等輕鬆的學習氛圍.

我首先複習了與新授教學有關的加法口算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不僅喚起學生的舊知,同時也為新課的教學做好準備。由於本節課19×19乘的順序及計算過程與前面不進位的一樣,只是在計算的過程中出現了進位,所以新課的教學,我主要是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首先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收穫,最後在全班進行集體彙報。從學生彙報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就是在計算準確性方面存在問題,所以在後面的教學中,我重點加強了對旁邊學生計算細心方面的教育。我還充分讓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教學完這個例題後, 我特意出示了一段温馨提示:提醒同學們千萬不要忘記要加上進位的數喲!接着又出了幾題出示了填一填,分層練習,學生填完後並説出計算的方法,目的讓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去感悟,歸納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從本節課看學生參與積極,學習的興趣較濃。由於學生在本學期前一節課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有了這個基礎。因此,本節課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算一算,説一説,想通過讓學生動腦思考、計算歸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讓學生計算“19×19”時,我是有意識的安排四個學生到黑板演,讓學生觀察討論,找到正確的計算方法,這樣就突破了“進位”這一教學難點。然後又出一組改錯題組織學生集體訂正,總結並掌握出筆算方法。學生在鞏固訓練中掌握了筆算方法。

在教學中我體會到,對這一知識的教學千萬不能急,不能光看學生計算出的結果正確與否,還應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簡單的計算,實際上對初次學習的學生來説是挺困難的事情。在教學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其對症下藥。同時,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是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的關鍵。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2

由於這一課是新課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還沒有多大的把握。因此,我把這一課放在了這一單元的最後來講的。《下雪的聲音》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心思的細膩,語言的精妙,讓人讀來回味無窮的散文。作者以獨特的生活視角,用第二人稱的寫法,描寫了自然界中少有人關注的“下雪的聲音”。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對雪的讚美,對春的嚮往,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如何用心感受下雪的聲音,體會作者筆下所描繪的情境,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是本堂課展開教學的重點。首先,我藉助錄音機播放了一些常聽到的聲音,提出“你們聽到過下雪的聲音嗎”引出課題,學生説“下雪沒有聲音呀,我沒有聽到過下雪的聲音”。“是呀,都説落雪無聲,有一個叫金波的,他寫了一篇散文叫《下雪的聲音》,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描繪的情境,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從下雪的聲音裏聽出了什麼?”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大聲讀起課文來,邊讀邊劃出有關的詞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朗讀,讓學生在字裏行間去體會雪聲、雪景、雪情當中。學生在《秋日私語》的輕音樂中讀得更入境了。當我問道“你從下雪的聲音裏聽到了什麼?”一個學生説“我聽到了雪花小聲唱歌的聲音。”

“我聽到了雪花在我的耳邊説着悄悄話。”……這是不是學生有心感受到的。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朗讀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告訴我們:閲讀不是單的朗讀訓練,也不是為了熟悉課文內容機械化地讀,更不是瀏覽式地看。閲讀是一種用心的思考,個性的發揮,情感的體驗。我們在指導學生閲讀的過程中,惟有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聆聽”作者的傾吐,領略作者筆下的人、物、情、景,感受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體驗語言文字在特定語言情境中所展現的生命力。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3

通過這句話,學生可以帶着這樣的幾個問題:“人們為什麼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從那些話可以讀出來?哪些詞句突出了人們對海洋的熱愛、敬畏之情?”去朗讀感悟課文1-3自然段。第二:“今天,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迎來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通過這句話,我們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是什麼力量可以使人類跨入21世紀不再“望洋興歎”。人類從哪些方面開發海洋、利用海洋。學生帶着問題去朗讀感悟課文4-8自然段,就可以多角度體會到海洋的確實21世紀人類的希望,體會到科學的神奇力量。

第二步,引導學生知道要善待海洋。課文的第9自然段中強調了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是這樣來激勵學生熱愛海洋、保護環境、善待自然的:其一,引導學生抓住“不過”、“首先”、“必須”、“只有……才……”等詞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其二,從反面理解內容,做了一個這樣的説話練習“如果人類不保護海洋,不珍惜海洋資源將會( )。”其三、我有蒐集了一些資料做了適當補充,並佈置學生課後繼續蒐集。其四、鼓勵學生愛護環境從身邊做起。

當然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不斷的引導學生注意積累四字詞語,課後還讓孩子做了一個用用書中的詞語練習寫一段話的練習。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4

通過這句話,學生可以帶着這樣的幾個問題:“人們為什麼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從那些話可以讀出來?哪些詞句突出了人們對海洋的熱愛、敬畏之情?”去朗讀感悟課文1-3自然段。第二:“今天,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迎來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通過這句話,我們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是什麼力量可以使人類跨入21世紀不再“望洋興歎”。人類從哪些方面開發海洋、利用海洋。學生帶着問題去朗讀感悟課文4-8自然段,就可以多角度體會到海洋的確實21世紀人類的希望,體會到科學的神奇力量。

第二步,引導學生知道要善待海洋。課文的第9自然段中強調了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是這樣來激勵學生熱愛海洋、保護環境、善待自然的:其一,引導學生抓住“不過”、“首先”、“必須”、“只有……才……”等詞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其二,從反面理解內容,做了一個這樣的説話練習“如果人類不保護海洋,不珍惜海洋資源將會( )。”其三、我有蒐集了一些資料做了適當補充,並佈置學生課後繼續蒐集。其四、鼓勵學生愛護環境從身邊做起。

當然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不斷的引導學生注意積累四字詞語,課後還讓孩子做了一個用用書中的詞語練習寫一段話的練習。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5

本週依舊是人與動物的主題,本節課旋律活潑、簡單,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在學習時同學們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由於調比較高,學生們在演唱時出現了自己降調的問題,由於我及時的糾正了這個錯誤,同學唱得不錯。

這首歌比較適合作為視唱曲目,但由於學生的視唱水平比較低,還不能自主的進行視唱,所以我採取了教唱的方式,隨着學生的視唱水平逐漸的提高,我將逐漸的放棄這種方法,讓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視唱。

這首歌中的難點部分為休止符的演唱,這是我處理的不太成功的地方,在我提醒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做得很好,可是脱離我的提醒,學生們就會忘記。這是我以後要注意和研究的問題:如何加深學生對難點的印象。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6

我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閲讀是學生個性話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整堂課上,我特別強調閲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我強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對話訓練中,我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角色,讀出自己的感受。正因為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如在朗讀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嬌”、“嘮叨”、“沉不住氣”等詞的意思,朗讀訓練較紮實。

整堂課很好地落實了“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在與學生的對話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並能通過重點句子的朗讀表現出來。過程和方法:通過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躍躍欲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情感態度和價觀: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於鍛鍊,才能健康成長。

當然,在朗讀訓練方面,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善於模仿,不願意深入鑽研,導致朗讀的層次性不夠明顯,體會不深刻。如在朗讀筍芽兒鑽出地面這段話時,感情變化不明顯。筍芽兒的心情、小草弟弟説話時的語氣沒有很好的區分。

2、《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知識是為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轉化,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即語言直覺。那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呢?我們經常發現: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是有聲有色,可在課後學生的朗讀又是很平淡呢?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7

<陳太丘與友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但它卻是學生進入中學以來,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在構思這篇課文的教案之初,一個重要的理念已經明確,那就是,規範學生養成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具體包括,學會看課後註釋,養成圈點勾畫的習慣,反覆誦讀,根據上下文揣摩,推理文意,學會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等等.因此,對以上理念的貫徹和實行應該説是貫穿本課教案設計的始終.具體來説,就是要求明確,反饋明確,落實明確.教學準備完成了,但教學課堂是千變萬化的,因為課堂教學設計只是我單方面的行為,如何有效地貫徹,還要看學生們的反應和配合.

T月2H日的課上好後,我覺得令人滿意的地方是,教學過程比較順利,沒有出現打擾課堂學習氣氛的意外,教學輔助設備也運轉正常.重要的是我所設想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學生得到了一個較完整的學習文言文的過程,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我想不足的地方也是很多,比如,在自讀要求這一環節上,我提出的要求比較詳細,但在接下去的教學環節中並沒有逐一落實到位,只是抓住了認為比較重要的部分,這樣給有心的學生造成一種老師教學前後照應不周的,比較粗放的印象.還有對於學生的提問,涉及面還可以更廣一些,要加強課堂是所有學生的課堂的觀念,不能光為了熱鬧和順暢就只提問思維敏捷善於表達的學生,那些沉睡着的,羞怯的,敏感的心靈更需要老師在課堂上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機會.還有一個小地方也不得不提,文中的元方,課下注釋為陳紀,學生的回答是非常正確的,我當時心裏想的是元方的父親陳太丘的名字-陳實,當學生回答是陳紀時我當即予以反駁,但馬上我腦子轉了過來,是我錯了.我想這雖然是個小插曲,但也給我一個警示,對待課堂教學的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都要認真仔細,都要有充分的準備.

雖然聽課專家組裏的校長和諸位高級老師給了我一些好的評價和鼓勵,我還是始終覺得我有很多的不足和要繼續學習的地方,一個明顯的感覺是如何讓自己的教學有特色,如何更深地挖掘教材,如何在國中語文的知識體系框架下,逐堂課逐學期逐學年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知識要求.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一個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機會.我將力求自己做到學校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和目標:隨堂課要像公開課那樣準備那樣上!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8

我採用“問題學習法”,讓學生閲讀課文後,根據自己的理解,通用自己已有知識,研究課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帶着問題不斷尋找所需信息,互相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對於個別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通過啟發、引導,幫助學生找到答案。

學生通過嘗試、探索之後,明確了“問題”,不僅在思路、思維上得到了梳理,思想感情上得到了錘鍊,而且在教師清晰、準確、簡潔、優美的語言示範下,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語文教學要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要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教師必須運用現代思維方式來把握教學,尤其要強化素質、能力、智力、感情四方面意識。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我做了一次有意義,令人欣喜的嘗試,我相信,只要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創新教法會有更多的收穫。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9

豐子愷先生漫畫作品我很熟悉,今天帶着我的學生學習了一篇他筆下的文學作品《白鵝》,學生對先生的藝術所欽佩。此文幽默風趣,使人百讀不厭。他筆下鵝的形象活靈活現,意藴更是深刻。文中,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大量運用了對比等手段從叫聲、步態、吃相中表現鵝的高傲。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先讓同學們在課外進行預習,以便能更好地在課上理解和學習。本節課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和地域特點,設計了《白鵝》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現在靜下心來反思這一節課,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説:

上課開始的課堂導入還是比較順利的,我先出示了一個老字“鵝”,考查學生讀課文的細心程度。在第一、二段的學習中,同學們也能很快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以及整篇課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展開描寫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不僅連接了第一段的內容,還為我們引出了:鵝的高傲是從“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也能很快地體會、理解中心句及過渡段的作用。

學習第三自然段的過程中,讓我比較滿意的是,學生理解白鵝叫聲特點的詞語時,他們能夠體會出白鵝的叫聲,不僅聲音大,很兇,而且還很嚴肅,説明他們能夠理解“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等詞語的意思了,從白鵝叫聲的特點中也感受到了鵝的高傲,在我們進一步地學習交流中,學生們還能夠自己分析出:從“養鵝等於養狗”看出鵝很忠誠;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句子看出鵝對陌生人敢於厲聲呵斥,非常地勇敢和盡職,本段的重點是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明貶實褒的寫作方法,作者表面寫鵝很高傲,叫聲很大很兇,實際上是在讚揚它的勇敢和盡職,要告訴學生不能只從字面上去理解課文,要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愛白鵝,讚揚它的思想感情。

在第四自然段步態的學習中,根據鴨子和白鵝步態的特點進行表演的環節,變靜止的學習為動態的表演學習,改變了學習方式,同學們都很感興趣,高興地在自己的位子上表演起來,大家表演完後,又請了兩位同學上台表演,請其他同學評一評,整個的課堂氣氛很好,我也能夠了解學生對詞語把握的情況,大部分同學感受到了作者的觀察仔細和用詞的準確。

反思:本課安排學生實踐活動時間多、形式多,功能多,訓練密度大,每項活動目的明確,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積參與,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掘,課堂因此而充滿了生命活力。

在教學中,也感到因學生較多,沒有使每一位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課文讀的少一些。在指導讀中還有所不夠。整節課感到是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0

在本節課的授課中,我感覺以下幾點比較滿意:

1、課件教學中在探索圓和圓的位置關係、探索兩圓相切時的對稱性、探索兩圓相切時圓心距d和兩圓半徑R和r的數量關係時多次運用flash動畫展示,給學生以直觀感受,便於學生理解,同時,增加上課的生動性。

2、授課方式採用分組教學,對課程內容提出問題後先要學生在小組內動手交流並整理所獲得的信息內容,然後在課堂上展示組內成果,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對練習題的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4、授課中貫穿了觀察、猜想、驗證等過程,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的探索過程,“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落實比較好。

但在本節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在學生分組活動中,個別學生不能參與進來,今後教學應該多加關注學困生。

2、教學語言應該注意更加規範。

3、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不應該只關注回答結果,也應該關注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用恰當的語言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成功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本節課應該再加大練習量,進一步落實“知識與技能”的目標。

本次課初備時,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在一起研討,楊玉芬老師對我的授課過程中,學生作品展示提出很好的建議:在沒有實物投影的情況下,讓學生通過粘貼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申衞青教師對我的授課程序進行調節指導。李秀捧老師對學生的探討問題進行進一步設計……

初備方案發佈於網上,又得到教研員王老師、風帆郝老師、列電張老師、我校楊老師、馬坊楊老師等多位老師的指導點評,我又在此基礎上對方案進一步加工。

授課後,各位教師直述己見,讓我認識到自己需要繼續努力.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更注意到學生的活動和參與情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只是課程的設計者,在授課時適時引導,使盡可能多的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可以採取小組之間競爭評比打分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合作交流、積極發言等各方面的參與情況。當學生回答問題後,無論回答的結果如何,要進行不同程度的關注:對回答結果清晰、正確者給予鼓勵;對回答不準確或不正確者,在其他學生糾正的同時也要給予積極參與、回答問題積極方面的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同學都體會成功的喜悦、參與的必要。

在問題的設計上,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問題難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既要有梯度又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二要考慮到題量的適度,加大練習量,更好地落實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授課時,更要注重數學語言的規範運用,加強學習,進一步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1

我所執教的《烏塔》是一篇獨立閲讀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學這篇課文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閲讀有主見的見解,並願意與大家交流閲讀感受。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的,設計的幾個環節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效果比較成功:

1、自讀自悟,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研讀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成長故事,從頭至尾隻字未提對小姑娘的評價,因此需要學生研讀課文。從故事中去體會小姑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設計了替小姑娘的老師用中文給小姑娘打個來中國學習轉學評語的情節,激發學生從課文中的小姑娘的行為、語言中去體會小姑娘的特點。

學生興趣很大,當了一回老師給學生評語,聽課的老師也反映這情節設計是本堂課一個亮點。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主見的見解,並願意與大家交流閲讀感受,設計了一個小小辯論:一個未成年孩子該不該獨自遠行?這一個環節意在檢查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程度,和交流閲讀後主觀的見解。

(當時一節課容量太大,討論不是很成功,只有三個同學發了言,但第二節課繼續時,課堂生成特別活躍,正反方同學脣槍舌戰辯駁得有理有據,特別當大部分同學提出不安全,萬一被人綁架了怎麼辦?每人都有智斗的方法去對付。最後周瀅琰同學一句話切中要害,歐洲是一個文明的地方,不會出現上述擔心的情況,博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4、設計回答校長的一個問題,使中國的國小生樹立了自信,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中外兒童各有所長,也各有差異。

5、最後作業拓展題: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聽聽家長成熟的見解,以便增長知識,使自己更加成熟。

不足的地方有:

⑴ 獨立閲讀課文,研究課文時要不讀全文,可讀重點段來理解,以免佔有課堂時間。

⑵ 學生質疑的詞語放在後面的研讀課文中去理解。

⑶ 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多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讀去悟。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2

《竊讀記》是中國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教學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二是讓學生在閲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我抓住中心句“我恨快樂,也很害怕——這種竊讀的滋味。”引導學生去理解、體會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三是讓學生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閲讀的興趣。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主要把握這幾方面進行設計、組織教學的。其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品讀文章詞句理解文章內容,感受“竊讀”滋味的動作心理描寫及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並通過聯繫學生的實際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受到了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了學生閲讀的興趣。但學生只停留在了知道哪些是動作描寫,哪些是心理描寫,如何對人物進行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進行準確生動的心理描寫,怎樣將學到的描寫方法學以致用,怎樣遷移到學生的作文當中這一點感覺還是指導得不夠到位,有的學生還是沒有掌握這些描寫方法。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3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節的重點是應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並從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證明過程,難點是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本節課是基本不等式的第一課時。

在新課講解方面,我仔細研讀教材,發現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如何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如何用好基本不等式,需要學生理解六字方針:一正二定三等。這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尤其是“定”的相關變化比較靈活,不可能在一節課解決。因為我把這部分內容放到第二節課。本節課主要讓學生掌握“正”“等”的意義。

我設計從例一入手,第一小題就能説明“積定和最小”,第二小題説明“和定積最大”。通過這道例題的講解,讓學生理解“一正二定三等”。然後再利用這六字方針就最值。這是再講解例二,讓學生熟悉用基本不等式解題的步驟。然後讓學生自己解題。

鞏固練習中設計了判斷題,讓學生理解六字方針的內涵。還從“和定”、“積定”兩方面設計了相關練習,讓學生逐步熟悉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

課堂實施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包括課前預習,例題放手讓學生做,還有練習讓學生上台板書等環節,都讓學生主動思考,並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展示典型錯誤,及時糾錯,達到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是:複習引入的例子過難,有點不太符合文科學生的實際。且複習時花的時間太多,重複問題過多,講解瑣碎;例題分析時不夠深入,由於擔心時間不夠,有些問題總是欲言又止。練習題講解時間匆促,沒有解釋透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ern9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