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20篇)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20篇)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分數的意義。考慮到如果讓我自己概括分數的意義,概念中“一份”我也會把它納入到“幾份”中去,讓學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這一概念幾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各個分數的產生,使學生在回顧的過程中感受、理解、提煉出分數意義的模型,結合教師的板書補充,逐步形成分數的意義。而對於分數單位的教學,我是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之後,讓學生通過看書,再通過嘗試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裏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之後,學生勢必會有一些發現,再請學生概括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的個數與分數分子、分母的關係,使學生在數學技能方面得到發展。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20篇)

在設計練習時,我着重圍繞本課重點既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書本上的習題,也設計了一道綜合性、生活化、滲透數學思想的習題。前兩道練習分別是書中的“練一練”和“練習六第3題”,第三道“鋸木頭”問題的設計考慮有三:一是適度綜合了書中練習六第2、3、4三題。首先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中理解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其次是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分數,“單位1”的量變化,所對應的數量也隨之變化。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到“單位1” 的量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分數所對應的數量的變化的。二是發展學生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其實也滲透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是滲透數學思想,極限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想象,體會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四是滲透數學文化,通過最後出示莊子書中的一段話,讓學生初步接觸這個數學故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藴。學生數感的發展需要專項的訓練,但更需要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長期的、適時地滲透進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更是如此。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但是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為整體呈現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展不夠。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2

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都達到預期的設想。特別是學生對周長的概念充分理解,我覺得在教學周長時我調度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而且在周長意義理解上層層遞進。細細解釋:“指一指”讓學生體驗“邊”的封閉。“摸一摸”讓學生感知邊和麪的關係。在這兩個活動中,學生明白“邊”“線”,明白從哪裏起就到哪裏結束才是一週的長度。這兩個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周長表現,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畫一畫”從生活中實物化的周長過渡到圖形化的周長(即描出來的線),“説一説”將周長外顯的概念形態(物化的周長、描出來的周長)內化為無形的語言概念,促成周長概念的進一步昇華。其次 , 我覺得較為成功的是周長的測量和計算。

本節課讓學生掌握計算周長的方法是其中一個重點。我事先準備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圖形,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計算,這樣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並幫助總結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最後,在測量有曲邊的圖形周長時,藉助細線,很自然地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從實際問題出發,創設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通過實例計算,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又通過大量的數學練習,使學生在計算中發現,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形歸納運算法則,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數學的轉化思想。本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本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但學生的認知水平畢竟存在差異,從學生的練習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有理數的運算法則,但還有些學生在將減法轉化為加法時,總弄不清該減去哪個數的相反數,有的甚至把被減數也改變符號,特別是減去一個正數時,往往又再加上該正數,如誤解— — = — + 。因此,教學還需要不斷的探索,不斷完善。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有專家對新課程的專題分析講座;對課例的講解;也有課堂實錄,通過學習,收穫不少,受益多多。現將學習感受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理念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有意義的學習能誘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因此為了使學習變成有意義的學習,首先學習材料必須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使學生感到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對生活實際和數迷的發展都是有用的。

三、教學過程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師儘量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相研究。學生通過在小組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大膽發表見解,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在日常的教學中提倡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交流等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有個性的過程。

四.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髮展和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從重功能。

五、要致力於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係,為此,需要教師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個方面共同努力。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4

我讓學生體會可以用對摺的方法來製作對稱圖形。如果説第一次的動手操作是體會運用所學的知識,那麼這一次的動手操作就是讓學生體會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創造——自己製作出美麗的對稱圖形。這一次的動手操作是讓學生在原有的認識、運用的基礎上,進入體會和運用的層面,是一次體會創造的過程。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於生活,學以致用。只有讓數學走進生活,學生才會願學、樂學。在教學中,引入對稱圖形,我注意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對稱圖形的蹤影,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從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本節課我充分體現了這個理念。從學生在生活中聽説過“對稱”的基礎上提供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折一折、説一説、“做”一個對稱圖形等活動,使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徵由模糊到清晰,由粗略感知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對稱圖形是“對摺後邊沿完全重合”。這些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逐步深入地體會對稱圖形的特點。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

這節雖然是數學課,但是它所涉及的領域遠遠超出了數學學科的範圍,與美術、美學都有交叉。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知識——對稱圖形,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對稱美,感受到數學中處處存在着美。數的美,形的美;對稱的美……本課正是從數學角度指導學生認識這類圖形,瞭解其特點,但無論是起始部分的導入,還是研究學習部分……無處不在滲透一個字---美!

看到數學課能給孩子們帶來歡樂,我的心情很好。學生不在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都很活躍,都很主動,都很積極,接受知識也很快。孩子學得快樂,學得紮實。我看到了學生的聰明、活潑、自信。也使我看到了新課改的燦爛前景。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5

每每與孩子閒聊時,總會時不時地聽到孩子們説:“老師,你看,這棵樹多高呀。” “老師,我長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 “老師,國小的操場比我們幼兒園的大。”等等。每當這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問問:有什麼辦法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們的答案是多樣的。有用尺子,繩子、木棍等量,還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來量。所有的這一切都説明了孩子對測量有一定的興趣和認識。因此大班數學活動《測量遠近》,正好符合了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徵,幫助幼兒嘗試藉助工具測量周圍物體,進一步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因為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現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 儘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麼樣把語言説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含糊的地方。就因為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準確,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一定要儘量把話説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歡轉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略了口頭的能力。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説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情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單,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狀況”的時候,也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靈活”。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準備。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6

此次自備展示課,我教學了百分數的應用第一課時,這一例題看上去很簡單,好像就是把前面學過的分數用百分數來表示,但是我想:這兒的百分數應用題並不是把“增加(減少)幾分之幾”改成“增加(減少)百分之幾”那麼簡單,這節課內容還需要結合具體生活情景理解它的真正含義,這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下面把自己教學後的幾點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系統複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百分數應用一的主要內容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這一課的難點問題是幫助學生理解“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如果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求百分數便是容易多了。而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擺在我面前的大問題,為了很好地完成這節課的教學,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沒有采取直奔主題的方法,而是採用了銜接方法,雖然在複習階段用了將近10分鐘的時間,但收到的效果卻很好。比如,在讓學生用這兩個數學信息提出有關百分數應用題時,有複習時的內容鋪墊,學生自然就會想到提出“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的這樣的百分數應用題,學生不會感到突然,解題思路自然就有了方向。

二、藉助線段圖,找準單位“1”,尋求、理解解題思路。

怎樣理解“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了百分之幾?” 這一問題學生容易想到的是書的第一種方法,先求出多的體積,再去除以單位“1”的量。對於第二種方法學生,一是很難想到,二是對“-100%”的理解,就是要把計劃的看作1去減,這一點對分數意義理解不深入的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一知半解。要想很好理解第二種方法,關鍵還是要藉助前面的線段圖,直接用兩個量求出冰的體積是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再結合熟悉的思維求多想減,想到用現在的減原來的,結合圖想到原來的量是單位“1”,就是100%,繼而用減求出問題來。從課堂的實際過程看,在辨析“增加百分之幾”是不是也可以説“減少了百分之幾”這環節上,學生意見分歧,我並不急於給學生下結論,而是讓學生按照例題自己畫線段圖,獨立分析解決。讓學生也體會一下這兩題在畫圖中的共同點與細微區別:共同點是都是先畫單位“1”量,再畫比較量,區別是例題先畫的是水的體積,而此次先畫的是冰的體積。兩次圖中所標單位“1”的位置是不同的。這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圖中直觀的體現,很大的幫助了更多的學生理解解答的方法。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7

(1)、.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發展。教學時就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百分率時,我應該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組交流,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説生活中的百分率,説出它們的意義,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並且讓他們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有許多數學知識,以促進他們更好的學習數學。

(2)、.精心設計練習環節,讓學生感覺到學數學的樂趣。練習這一環節中設計了讓學生根據班級同學情況編一道百分數應用題的開放練習,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學生所提的問題就不再像許多課本上或課外練習書上常看到的“男生佔全班的百分之幾、女生佔全班的百分之幾”,有的學生説先調查一下班級中同學們參加興趣小組的人數,再算一算參加興趣小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有的説統計一下班裏有多少同學家中有養牛,算一算養牛的家庭佔全班家庭總數的百分之幾,也有的説統計一下我班的獨生子女數,算一算班中家庭做生意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確實體現了當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時,它必將煥發生命的活力,學生也將真正享受數學帶來的快樂。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8

透過小數乘法的教學,學生明白了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即:先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得出積,再看兩個因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積的位數不夠,要在積前用0補足後再點小數點。

這時有一道決定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道題是決定“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必須是四位小數”。對於這道題,大家眾説紛紜,結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學認為是對的,意見歸納如下:

書中關於小數乘法計算法則説:“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兩個因數一共有4位小數,那麼積肯定是四位小數。

有的同學認為是錯的,意見歸納如下:

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如果積的末尾有0,那積就不是四位小數,如0.125×0.8的積本來是0.1000,但因小數末尾的零能夠省去,便得到積為0.1,於是就出現了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不必須是四位小數的狀況!

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同意見,我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我提醒同學們,數學講究嚴密性,處理後的積不能與原先的原始積混為一談。做1.25×0.08時,我們先用125×8=1000,然後看因數當中一共有4位小數,於是就從積的右面起數出4位點上小數點!而不是先去零後,再數位數!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點上積的小數點時就已經確定了一點:積是四位數!雖然為了書寫簡便,在不影響積的大小的狀況下,我們根據小數的性質將小數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於沒有。我們在決定小數乘法的積是幾位小數時,要根據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對原始的積進行決定,所以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必須是四位小數。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9

第一節課紀老師努力創設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學環境,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導學生合作探究周長的計算方法,力求讓學生經歷科學發現的完整過程。紀惠玲上完一節課,我們馬上在葉福泉老師的指導下共同探討。李維準老師接着上了第二節課,針對紀老師上節課的不足處怎樣引導學生猜想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他做了一個簡單教具:細繩一端綁着一個物品,甩動成圓形,細繩短,圓小,圓的周長就小,細繩長,圓大,圓的周長就大,體會細繩也就是半徑與圓周長的關係,從而體會到直徑大周長就長,直徑小周長就短的道理。而其他的教學細節也更趨完美了。下午,我接着上第三節課,壓力真的是很大。為了解決上午兩節課精彩有餘練習不足的弱點,我大膽使用了計算器,由於計算周長用到圓周率3。14,同學們算起來數字大計算繁難。使用計算器後,節省了較多的時間,同學們進行的練習更全面深入了。對新課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總結我上的這節課,先讓學生認識圓的周長再通過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並求出它們的比值,得出圓周率;然後通過圓周率和圓的周長的關係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指出:應根據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水平的變化來完善教學方案,實行最佳組合。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遵循國小生的認知規律,把所學的內容按照從直觀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安排。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0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由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七年級一班部分同學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七年級二班的總體就會稍遜一點,整體都呈現一種狀態。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今天,結合一些在教學中的具體例子,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製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課中,由上節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老師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説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才説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啟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老師所説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綜合式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們議論CT技術、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然而,學習了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以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現代醫學的CT技術竟然和切蘿蔔類似。

四.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悦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課堂教學應當走過這樣的過程,“學什麼?……為什麼學?……怎麼學?……用在哪?”學生要學習新事物,除了自身對新事物的興趣外,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學習的價值。如教學《探索規律》這一課時,傳統的教法是直接給出日曆的規律,然後應用這些規律件進行相應的練習,而新的教學方法卻安排了比較充實的實踐、探究和交流的活動。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日曆的套色方框中的9個數之和與該方框正中間的數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對其他這樣的方框成立嗎?這樣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問題提出後,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在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後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得到了日曆中的規律,同時體會了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會了學習的功效,整個過程讓學生動口,又動手,適時地進行動手操作活動,而教師只從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而學生學習主人的姿態、使其主動參與操作、討論、彙報交流、提問、質疑、爭論的全過程,提高其分析問題,辨別問題,創新發展的能力。

五.課堂提問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傳統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師問生答的問答式教學。教師問得淺顯直露,無思維價值,探索的空間太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師問生答,似乎是啟發式教學,實際上是灌輸另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懶得思考,從而導致其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探索性思維就泯滅了,哪裏還有創造能力?在教學時如果能讓學生一直處於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等問題狀態之中,學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觀察事物並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慾望,才會在不同意見或見解的相互碰撞中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創意的做法或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同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與成就感,才能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增強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新教材的優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於哪些調皮學生來説,討論簡直是一種放鬆。什麼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我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我將在下半期的工作中儘量多關注差生,讓他們的學習有所提高。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1

我讓學生體會可以用對摺的方法來製作對稱圖形。如果説第一次的動手操作是體會運用所學的知識,那麼這一次的動手操作就是讓學生體會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創造——自己製作出美麗的對稱圖形。這一次的動手操作是讓學生在原有的認識、運用的基礎上,進入體會和運用的層面,是一次體會創造的過程。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於生活,學以致用。只有讓數學走進生活,學生才會願學、樂學。在教學中,引入對稱圖形,我注意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對稱圖形的蹤影,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從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本節課我充分體現了這個理念。從學生在生活中聽説過“對稱”的基礎上提供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折一折、説一説、“做”一個對稱圖形等活動,使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徵由模糊到清晰,由粗略感知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對稱圖形是“對摺後邊沿完全重合”。這些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逐步深入地體會對稱圖形的特點。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

這節雖然是數學課,但是它所涉及的領域遠遠超出了數學學科的範圍,與美術、美學都有交叉。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知識——對稱圖形,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對稱美,感受到數學中處處存在着美。數的美,形的美;對稱的美……本課正是從數學角度指導學生認識這類圖形,瞭解其特點,但無論是起始部分的導入,還是研究學習部分……無處不在滲透一個字---美!

看到數學課能給孩子們帶來歡樂,我的心情很好。學生不在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都很活躍,都很主動,都很積極,接受知識也很快。孩子學得快樂,學得紮實。我看到了學生的聰明、活潑、自信。也使我看到了新課改的燦爛前景。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2

在這節課當中,充分運用了動手操作這個手段,讓學生弄懂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師生共同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後問:能用圖形來表示雞兔頭和腿之間的關係嗎?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操作活動,但是,在畫圖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歷了一個探索的過程,這時候再介紹假設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實現了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本堂課而言,還存在以下問題;

(1)、在創設完情景引導學生用什麼方法解這個問題時,學生的一些回答,沒有預想到。如有學生認為可以通過數雞和兔的頭或一隻只放出來數從而知道雞兔各有幾隻。説明在情景創設上有漏洞,需進一步完善。

(2)、我在假設之後怎麼驗證結果是否正確分析得較細,但對怎麼假設覺得沒有引導好,過程中出現了學生只假設了雞的只數,然後根據腿的數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數,誤解了題意。

(3)、由於時間練習量不多,最後一個練習題應有多種結果,也沒有一一羅列。今後教學中要緊湊課堂結構,要少講,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於練習。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3

《認識幾和第幾》這節課是區分“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幾”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幾”指的是事物的順序,是其中的某一個。“幾和第幾”是最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使用“幾”來表達的生活經驗較多,而使用“第幾”來表達的生活經驗較少。因此,兩者很容易發生混淆。學生判斷一共有幾個並不難,指出第幾個必須考慮應從哪個方位數起,要難得多,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中,我們應通過大量的活動場景來促進學生對“第幾”的認識和區分“幾和第幾”。

1、教材的主題圖是排隊買票的情境呈現,而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我創設了過渡語:帶學生去動物園玩,進動物園之前要先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排隊買票了。”這一情境,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想參與活動,我還在從中穿插進行禮貌教育。學生在參與中學會了幾和第幾的不同,這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活躍課堂氣氛。這對於一年級小朋友非常管用。接着我又創設第二個情境---照“全家福”,自然引出“做一做”的第二題,由於課前學生對左右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對於這些問題解答還是比較出色的。在我的鼓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再一次高漲。

2、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又特意安排了點燈籠遊戲這一環節: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反覆練習,這樣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維,達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整節課的教學任務,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認識幾和第幾”。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第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塗了第四個。

第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係。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第四,做完練習後,其實我還可以有效地拓展開來,比如説:問學生,我們的教室在第幾層啊,我們的教學樓一共有幾樓?你們家住在第幾層之類的話,這樣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這個道理。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4

怎樣上好數學複習課,提高複習的效率,這是每一位數學老師都關注的問題。但往往有很多老師在複習教學中會陷入“做試卷---講試卷---再做試卷”的題海怪圈。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與展開,我認為數學複習課應把“發展為本”作為教學的中心,使各層次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達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通過不斷學習,我認為複習要講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在複習中巧妙地採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學生在複習中不易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在複習課中進一步鞏固基礎、提高能力。下面就我自己所採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深入鑽研教材是上好數學複習課的必要條件。有句話説的好“教材鑽的有多透有多深,教學方法就有多新有多活”。教師在課堂上的遊韌有餘完全得益於課前深入細緻地鑽研教材。在研究教材的同時研究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學習的困難,找最佳突破口,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下經歷學習過程。學生課堂上的輕鬆愉悦與一次次的成功體驗是教師課前花了45分鐘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鑽研時間換來的。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調控好課堂活動。數學複習課的教學和新授課有着本質的區別,複習的量大,練習的內容多,環節雜亂。因此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語言生硬直白、缺少情感渲染,學習形式單調而不豐富,就是問、答、寫、練,一輪又一輪,學生感覺枯燥無味,也容易疲勞,怎麼能對複習內容感興趣並保持積極呢?久而久之,對學習數學喪失了興趣和自信心,為後續學習埋下了隱患。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每一次活動前都要講清要求,使每個學生聽清要求,必要時做出示範。老師沒講清楚學生聽不明白就會出現課堂亂哄哄的低效現象,要做到既能放得出又能收得回。教師在課堂上要密切關注各小組同學參與學習的情況,及時表揚先進,樹立榜樣。

3、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複習數學,理解數學。情境創設要根據課時內容的需要而設計。活動設計要緊緊圍繞課時教學內容的重點,而且要確立一條清晰的主線,用這一根線把各個環節串起來,使課堂教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流暢自然中藴涵着和諧與統一。

4、能動手的儘量讓學生多動手。有人曾經説過:“聽了,一會兒就忘了;看了,就記住了;動手操作了,就理解了。”學生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手是腦的老師,説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所以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是必要的,是高效的。而多數老師在課堂上覺得這樣讓學生動手去做太耽誤時間,不如我自己演示來的快。這是非常錯誤的教學思想。

5、加強教學研究,促進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和相互協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利用集體備課、教研組活動、課題實驗組活動等校本培訓形式搭建共同交流共同發展的平台。對每一課時教學內容可利用課前幾分鐘,大家在一起説一説自己的教學設想,有新穎活潑緊扣教學內容而又容易操作的形式,取長補短相互借鑑,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5

讓學生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和逆定理的運用,對這兩個定理的學習進行以下設計:用數學語言給出條件和結論,讓學生熟悉這兩個定理的條件和結論後,再拿一些具體題目讓學生在情境當中運用這兩個定理。用數學語言敍述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條件:點P是角AOB平分線上的一點,PD垂直OA,PE垂直OB。結論:PD=PE。用數學語言敍述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條件:點P是角AOB上的一點,PD=PE,PD垂直OA,PE垂直OB。結論:點P在角AOB的平分線上。具體題目設計,第22頁第2,3題,第26頁第5題。讓學生看到題目後指出該用哪個定理。

一、成功之處

1、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能夠比較容易的運用這兩個定理。

許多學生學習了某個定理後,遇到相對應的題目往往不知道該用哪個定理,通過一些對應的題目,或者用數學語言給出條件,讓學生得出結論,並説出用的是哪個定理,可以強化學生對定理的運用能力。

2、注重分析思路,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注重書寫格式,讓學生學會清楚的表達思考的過程。在證明的選題上,注意了減緩坡度,循序漸進。在開始階段,證明方向明確,過程簡單,書寫容易規範化,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體會例題的證明思路及格式,然後再逐步增加題目的複雜程度,小步前進,每一步都為下一步做準備,下一步又注意複習前一步訓練的內容。通過精心角平分線的證明問題,減緩學生幾何證明的坡度。

二、不足之處

1、學生缺乏具體的自主探究幾何的機會,只是培養了學生的幾何證明思路。

2、沒有理論結合實際生活。教材有通過確定集貿市場的位置的問題引出“到角平分線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的結論,使學生看到理論來自實際需要。但是教學上並沒有體現。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6

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是分數乘整數意義的擴展,記住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不困難,但讓學生理解算理難度就比較大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鞏固和進一部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教學中我主要是採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直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並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總結。首先在複習中,通過直觀演示,引導學生依次折出長方形紙條的1/2,再取1/2的1/4和3/4,並讓學生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個過程,初步感受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接着以2/3×1/5、2/3×4/5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後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後在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是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教學中我充分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推理等活動,通過例題的直觀操作,通過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理解了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初步掌握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在探究活動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分析、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的過程,進一步發展了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我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相結合。

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課教學中就顯得尤其重要了.縱觀教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着不同的層次,例如分數乘法前兩節課中是利用具體的實物圖形,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分數乘法第三節課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接下來的分數乘法應用中,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後,再從直觀變為抽象,也就是要講“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使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

經歷探究過程,優化互動生成。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新的理念説明:數學教學活動將是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學本課時力圖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究算法——舉例驗證——交流評價——法則統整等一系列活動中經歷“分數乘分數”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這裏關注了讓學生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力真正還給學生後,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在兩個班的上課中,關於分數乘分數法則都有不同的驗證和説明的方法出現,這些方法遠遠超出課前的預設。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的更主動,潛能發揮到了極至。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7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記數的結果,又是記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所以,“10的認識”是認數教學中關鍵的一課。本節課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 從動手操作讓孩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10個一是1個十是建立新舊計數單位聯繫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孩子後續學習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內容。教學時我讓孩子數小棒,邊數邊擺當數到9時停頓以下在擺一個,問孩子:有幾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這是馬上指導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讓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給孩子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直觀的小棒及捆小棒的過程作依託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後又用計數器,知道孩子邊撥珠邊數數,進一步鞏固滿十進一的十進制關係。

二、 通過實際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列舉了很多與10 有關的例子,如:10 個手指、10個腳趾、10個同學站一隊、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過讓學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數學就在身邊。

三、設計利用刻度尺,讓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讓學生知道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接着我設計了小朋友喜歡的水果圖,讓學生説説喜歡吃哪些水果,體會從左數排第幾,從右數排第幾……. 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並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四、最後我特意設計了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的情境,課件展示,讓學生倒數10、9、8……(發射)。這樣不但讓學生體現在我們生活中10以內數字應用很廣泛,增強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8

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心對稱知識時一方面要用這一知識作類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軸對稱概念對中心對稱概念的干擾,在教學中本課在揭示了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加強了和軸對稱圖形的辨析,並在練習中掌握它們的區別,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

同樣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這兩個概念又充滿了辨證關係,當把某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圖形就是中心對稱圖形;如果把這個圖形的組成部分看作兩個圖形,則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成中心對稱。所以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其概念是相對而言的。這兩個概念有助於學生辨證思維的培養,同時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繫的正確理解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在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後,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明確這是中心對稱圖形,接着將圖形標上字母,並把兩個三角形塗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把這個圖形看作兩個三角形,動畫演示讓其中一個三角形繞一點旋轉180度與另一個三角形重合,從而揭示兩個圖形關於某一點成中心對稱的概念,這樣通過動畫讓學生明白了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概念之間的區別

像這樣運用直觀形象的演示來演繹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還的比較好的。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19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於理解和接受。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對此,談一談我在執教《6和7的認識》一課時的幾點做法。

一、 生活需要數學,讓數學走進生活。國小生年齡雖小,但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也會有着數學因素的內容。如果我們教學時讓數學走進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挖掘出數學因素,並充分應用於教學,就能化難為易,使學生接受認識。周玉仁教授曾經説過:"數學教學要講來源、講用處",讓學生感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在孩子們眼裏,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學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因此,要聯繫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1、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

一提"數學"二字,人們總是認為數學最貼近我們的就是計算,卻忽略了數學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為了激發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內因,首先就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我在教學這節課時就設計了“生活中的數”這個環節(片段二),讓學生仔細地看,充分地説,使學生不僅認識6、7這兩個數,還體驗到生活中原來有那麼多的數,為什麼平時我們沒有注意到呢?由此,引起學生的重視,將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的思維不拘於本課的教學內容,思維得以拓展。

2、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其實,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幫助學生學數學,並不需要我們刻意去設計。例如本課中,教材就利用了一個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面“師生打掃教室”來開展學習(片段二)。這雖是一個普通的情景,但藴涵着濃烈的師生之情,以及講衞生,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齊心協力互相幫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讓學生體會這種和諧的氛圍,再進入主題,數出圖中人、物的數量,在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的同時,也注重生活傳遞給我們的情感體驗。這樣設計遠比開門見山直接數數、認數效果要好的多。

3、讓學生在生活中用數學。 數學源於生活,更要應用於生活,從而體現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在學生對6和7的序數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後,設計了“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片段三),這個環節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通過這個遊戲,既加深了學生對基數、序數意義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在第3個問題拋出時,學生的發散思維令人吃驚,有的學生從老鷹開始數,有的學生從雞媽媽開始數,還有的學生是倒着數的,出現了多種數數方法,而這些靈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師引導學生髮現遊戲中也有數學問題,併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把整節課推向高潮。

總之,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承。只有密切聯繫生活和已有知識經驗,才能學好數學。而學好數學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創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與能力。"生活經驗 (解決)→ 數學問題 (獲得)→ 數學知識(解決) →實際問題"。

二、 數學學習需要活動,讓數學活動進入課堂。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做遊戲,在《6和7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以活動貫穿始終,有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片段一)、還有培養觀察的能力、協作精神的數學遊戲,通過遊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習氣氛,讓知識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但是,活動的頻繁安排有時也會使課堂顯得雜亂。試講時,我安排了擺小棒、數算珠、塗點子圖、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反而使學生眼花繚亂,減弱了活動的熱情。

因此,我捨棄了數算珠的活動,將塗點子圖、填尺卡設計成小組合作學習,既節約了時間,又豐富了活動的形式,並將小組合作學習緊接在“擺小棒”的環節之後,使操作活動相對集中,避免雜亂,零散。另外,數學活動具有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如果失去了數學思考,活動則毫無意義。我設計的這兩個活動主要想讓學生通過塗、填等活動感受6、7的大小關係,滲透知識點的教學。新課程改革象一股春風,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教師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鑽研,努力探索,為新的課程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20

針對自己在本節課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誤的地方,我也接受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意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以下的措施:

1.在講課的細節處理上。口頭語要去掉,如“咱們班同學”改為“我們班同學”,語言不帶口頭禪,導入部分要儘量簡練、清晰。學習目標中遇到的詞要儘量換成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在黑板上貼的圖片紙的兩半採用不同的顏色,對比更明顯。

2.在課堂組織中,要利用“兵教兵”給孩子更多發言和展示自己的機會。

3.課堂的時間安排上,要把時間分配好,留有彈性的時間,這樣課堂時間才能利用的更充分。

4.針對每節課的重難點,都要好好把握,講的方法和用的時間都要準備好,備充分。如對於本節課講對稱軸時,這塊處理的不好,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發現、總結,要比我直接説出結論效果好的多。

5.在講課過程中,課件始終是和講課內容一致的,注意把握,對課件也要很熟悉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是我在這節課中的一些反思和體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精心備課,認真講課,把自己的課教好,把班級管理好,做一個認真、負責、踏實工作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dv83oj.html
專題